Ⅰ 個人投資這部電影,需要多少錢呀
普通人投資電影,一般根據電影的成本,和演員題材陣容方面都有所不同!一般電影大概在5-10萬就可以參與!如果是大IP製作,像『「唐探」系列「囧」系列電影因為有原始IP效益,這類電影基本上散戶只能對接第一出品方,需要大資金證明!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Ⅱ 主演電影票房分紅比例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輪伏鎮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臘粗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2)電影第一出品方出資比例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廳彎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Ⅲ 投資電影如何對接第一出品方投資門檻高嗎
出品方一般來講只有一個出品方,而聯合出品方則是表示有多個出品方,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的區別在於投資的多少,出品方投資佔比大,聯合出品方只是投資者之一,聯合出品方參與投資。而出品單位就是一部影片的出資主體。
在投資之前我們需要讓對方出示該部電影的廣電局備案,廣電局備案上面寫的是哪一家公司,哪一家公司就是該部電影的出品方,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就要和其簽署紙質合同,投資申購金也是匯入出品方公司對公賬戶,達成投資協議。
Ⅳ 電影投資為什麼會有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可以參與投資
由於國內電影市場高速增長,國家對於電影產業的大力助推,全民參與電影投資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所以市面上有很多面向大眾的電影項目。那麼電影投資中的出品和聯合出品方有什麼區別,都可以參與電影投資嗎?
我們自身也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
Ⅳ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Ⅵ 影視投資具體怎麼分賬的
投資者分賬部分: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投資者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Ⅶ 你好李煥英版權賣給誰了
今年的春晚比往年更熱鬧,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原以為《唐3》會成為春晚的大贏家。最後,《你好,李煥英》以53億的票房成為最大的黑馬,也是春晚最受歡迎的作品。
截至影片上映第38天,總票房已突破53億元,成功超越《神奇女俠》,賈玲也被評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如果第一部作品能如此成功數隱,賈玲導演可能是大陸電影史上的第一人。那麼你好李煥英電影版權轉讓是真的嗎?
隨著影視投資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電影市場,這也吸引了一些犯罪分子乘虛而入。他們製造了層出不窮的影視投資陷阱。面向公眾的投資套餐很多,有的用APP軟體、官方賬號或網站非法集資,嚴重干擾了數衡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甚至讓不少老百姓對電影投資產生極大的疑慮。
也有一些人以電影製作公司的名義轉讓電影的版權份額,但他們根本沒有版權。讓很多新手投資者相信,這是一個正規的電影投資渠道。因為紙質合同和企業賬目是真實的,所以剛接觸電影投資的人很難看穿。
如果投資者想避免受到這些名義上的公司的影響,他們需要知道什麼是第一生產者,什麼是共同生產者。
只有當我們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們才能避免一些其他的風險。
第一出品方是影片的主要控制者,也是投資主體,投資比例最大,擁有影片的製片權、版權和使用權。負責電影製作、投資及基金招募。
聯薯畢廳合出品方只是電影投資的投資人之一。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以公司的形式從第一出品方那裡認購電影份額。主要目的是電影上映後按投資比例享有分紅權,沒有絕對版權。
為什麼第一個出品方要轉讓股份給其他人認購。是因為缺乏資金嗎?
當然不是。第一個製片人也是為了票房。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你看的人越多,票房就越高。製片人將部分電影份額轉讓給外界,擁有電影份額的投資者自然會通過自己的社交圈來宣傳電影。
Ⅷ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佔多少
我就說幾點,上面回答說的稅金和電影專資的比例都對,但是院線拿不到5%的票房,現在院線只能拿到大約2%,甚至很多院線都只拿到1%。然後院線目前對於影院的排片已經無法影響,尤其是簽約加盟的私營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