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上播放4k電影,除了電腦主機配置外,顯示屏是不是要一定是4k的電腦顯示屏
這個是必然的,如果題主的主機配置可以播放4k視頻,但是顯示器這些輸出設備不支持4k的話,那題主看到的畫面也只能是該顯示器的最高畫質顯示,一般也就是1080p畫面,大概也就是所謂的1k
⑵ 4k解析度需要什麼配置
4k需要的配置是很高的,如果想用CPU直解至少需要i5以上,內存配置至少4G,不過這樣雖然可以流暢播放,但是內存占段升用至少臘迅百分之80,並且不能進行其他操作。要想不佔用過多內存,至少i7至尊加上6G內存。
實測:
1、e6700+3850顯卡,卡頓嚴重,無法觀看。
2、i33220+7750顯卡,有卡頓,不能連續看。
3、i52500k(前端匯流排103,小超)核心顯卡,能夠順利播放,只是cpu在90%左右,有時候到99%。
想比較好的看4kx2k電影,至少是2014年intel高頻率4核的配置。另外,使用同樣解析度顯示器的話,需要用dp介面輸出視頻。
更多關於4k解析度需要什麼配置,進入:握局老https://m.abcgonglue.com/ask/f77c3c16158387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⑶ 請問以下電腦配置需要加什麼顯卡才能用4K顯示器請高手指點,謝謝!
只要是DP介面的顯卡就支持支櫻者持4K 3840*2160解析度輸出的。
1, 3840*2160解析度為4K高清輸出,對顯卡要求高,一般來說,都是要有 DP介面的顯卡就支持,HD7850,GTX760這些顯卡都支持4K高清的。
2,當然,有的中低端顯卡也是支持的,GTX650這款顯卡,只要用4K顯示器的原裝HDMI線接顯卡的HDMI介面,也同頃橘樣支持4K高清的,這只是例外,一般來說還是最好用 DP介面的雀頌團為好。
⑷ 用1080p解析度的筆記本看4k電影會卡頓嗎
不單單看解析度,還要看電腦的各方面性能。
首先用1080的屏幕看4k,會不會卡不是因為屏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4k視頻的碼流較大,電腦硬體的壓力比較大,需要更強大的解碼和運算能力,所以如果性能不好的機器確實會卡頓,只要是性能足夠就不會卡頓。
簡介:
首先呢,看電影對顯卡沒什麼要求,只要不是太爛的配置是不可能卡頓的其次,1080p的屏幕就算播放4k電影,屏幕上呈現出來的也只是1080p,沒有意義啊最後,關於屏幕,一定要買100%sRGB的。我最開始用的是一個13年的thinkpad,屏幕是45%NTSC的(聯想的祖傳渣屏幕),後來又搞了個surface laptop2,屏幕是100%sRGB的。
說一下個人感受,兩個屏幕差距還是很明顯的,100%sRGB明顯要比45%NTSC的看著顏色鮮艷,看慣了100%sRGB以後再回去用舊的屏幕整個都是灰濛蒙的各種不舒服。綜上所述,預算比較緊張的話就1080p了,但無論如何一定要100%sRGB色域的。
⑸ 4K144Hz高性能顯示器推薦
Ciao Bello,我是老房。
關於顯示器解析度和刷新率的重要性相比大家早已清楚。越高的解析度,單位面積里顯示出的像素點就越多,畫面更細膩;越高的刷新率,單位時間內顯示的幀數就越多,畫面更順暢。
近幾年新出的大多數旗艦手機甚至中段機型早已實現了"雙高",但顯示器由於尺寸較大,"雙高"產品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動輒五六千的售價著實勸退不少消費者。近期專業游戲顯示器廠商泰坦軍團推出了新品 27 寸顯示器 P2SA2V ,實現了 4K 解析度和 144 Hz 刷新率的旗艦級配置,而首發價格只有不到 3000 元,性價比十足。老房也在第一時間拿到產品,一同和大家分享下入手體驗。
一、開箱及外觀
泰坦軍團顯示器的外包裝設計相當的簡介明了,無論是「Titan Army」的 Logo 還是簡介的文字描述,都表達了一個核心思想「這是一台專業級的游戲顯示器」
在背面直接標出了 P2SA2V 的 6 大核心賣點:144Hz、UHD 4K 解析度、16:9 寬屏比例、護眼不閃屏、Adaptive-Sync 技術以及 Game Plus 游戲助手。
簡單開箱,配件主要包括顯示器支架和底座、電源線以及一根 PD 視頻線。
需要注意的是,泰坦軍團的電源線並不是常見的「電飯煲」插頭,而是圓形插孔。變壓器獨立出來,沒有集成在顯示器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顯示器的重量,在安裝以及調節使用的時候更輕鬆些。
底座支架的安全非常簡單,直接把支撐桿放進底座中,擰緊螺絲即可,無需藉助其他工具。
然後安裝顯示器,首先將顯示器背板安裝槽對准支架的卡口,然後直接鬆手放下顯示器即可自動卡緊,同樣無需外部工具。
完成形態見下圖。
黑色的背板、黑色的支架,整體來說,泰坦軍團 P2SA2V 顯示器看上去還是比較穩重。支架的上下兩端輔有紅色飾條點綴,也多了一份專業感。
三根支架的支撐性挺穩,不過畢竟是款 27 寸顯示器,前方的兩根支撐腳還是有點長。顯示器也支持 VESA 支架掛裝,也就是常見的夾在桌子邊上的顯示器支架,可以減少底座佔地面積。不過 P2SA2V 顯示器為 75*75 規格,無法直接使用常見的 100*100 規格,必須搭配配件才能夠安裝。
如果不在意悔裂雀底座佔地面積,那泰坦軍團的這款底座也的確是夠用了。其支持 120mm 上下高度調節,左右 20° 幅度碧早調節,5° 的前傾和 20° 的後仰。
此外還可以旋轉 90°,把顯示器垂直立起來。
豎屏使用,在查看文檔文件以及觀看一些豎屏視頻的時候最有用,一覽無余的可視面積最大化,豐富了顯示器的使用場景。
二、細節及功能
再來看下泰坦軍團 P2SA2V 顯示器的介面。
P2SA2V 提供的介面可謂相當豐富。
上圖,從右至左分別為,DC 電源介面、極源宴為先進的 3.5mm 耳機介面、雙 HDMI 2.1 介面、DP 1.4 介面、Type-C 介面、USB-B 介面和兩個 USB-A 介面。
兩個 HDMI 2.1 和一個 PD 1.4,泰坦軍團 P2SA2V 的視頻信號輸入介面相當豪華,都是目前高標准協議的介面。而且還支持 DSC 技術,也就意味著不再像某些老型號那樣需要雙 PD 才能滿足同時 4K 和 144Hz ,單個 PD 介面就能實現。
通過 USB-B 介面連接電腦上的 USB-A 輸出口,可以直接在顯示器上讀取 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插拔使用更快捷;也可以連接鍵盤、滑鼠等設備,免去了 USB 介面不夠用的尷尬。
而 Type-C 介面更可以提供高達 65W 的供電輸出,直接給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設備進行充電,也節省了一個充電頭,桌面布置也更整潔。
操作按鍵位於顯示器右下方底部,也就是白色的電源指示燈。
五個按鍵分別為電源開關、返回鍵(快捷鍵 1)、上下選擇鍵(快捷鍵 2、3)和菜單鍵(確定鍵)。快捷按鍵默認為視頻輸入源選擇、顯示情景模式和 Game Plus 輔助準星,都可以在菜單中更換調整。
顯示器背面還設置了 RGB 彩條,支持多種彩光模式,更為游戲提供了炫酷的沉浸感。
其實泰坦軍團 P2SA2V 還自帶立體聲揚聲器,電腦系統中選擇顯示器音頻輸出再通過 3.5mm 插孔接上耳機,能大大減少所需耳機線的長度,再也不用擔心玩到激動的時候一不小心拉扯掉耳機線了。
三、顯示及體驗
泰坦軍團 P2SA2V 是一款專業的游戲顯示器,在 4K 高解析度、144Hz 高刷新率和 1ms MPRT 之外還配置了 Adaptive-Sync 自適應同步技術,開啟後能有效解決畫面的撕裂現象,同時又不像「垂直同步」那樣太吃顯卡性能。
高刷新率對游戲體驗,甚至對電腦的使用體驗來說都非常重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3D/FPS 眩暈症」了,也就是很多朋友們在玩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或 3D 游戲的時候會感到頭暈惡心,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游戲中快速變化的場景和不連貫的畫面(低幀數)對神經造成的影響,提高顯示幀數可以使得畫面更流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減輕 3D/FPS 眩暈的感覺。
我們來做下對比,以下對比圖均為正常速度拍攝,然後慢速回放對比觀察。
首先是 30Hz 刷新率,也就是每秒 30 幀。
上圖可見,在高速移動鏡頭的畫面中,低幀為了能讓顯示表現出更為連貫,只能模糊畫面,欺騙人眼。不僅畫面缺少細節,大量的模糊鏡頭也會讓人頭暈眼花。
上圖 60 幀相同的場景畫面,因為每秒能夠顯示的內容多了一倍,所以在細節上相對豐富了不少。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在旋轉的時候身後場景的移動是「一頓一頓」的,仍有些不太流暢。
最後為 144 幀畫面,相對低幀數畫面表現更為流暢,動作更為自然,游戲體驗也就更為舒適。
前面提到過,P2SA2V 顯示器還有個游戲助手功能,也就是可以直接在屏幕中央顯示準星...
如上圖所示,這瞄準就太方便了,還提供了多種樣式選擇。
尤其是在 FPS 游戲中使用狙擊手一類的角色,不開鏡就能瞄準。不過略有點作弊的感覺,用不用還是看玩家自己了。
除了高分和高刷,在色彩上泰坦軍團 P2SA2V 顯示器也有著專業的配置。其擁有 100% sRGB 色域、支持 HDR 400 、內置多種色彩模式,適用於不同的使用場景。
上圖為電影、閱讀、護眼等快捷場景的對比。
針對不同游戲類型設置的不同顯示模式,在亮度、色溫、色調等方面都為相應的游戲類型做了優化。同樣的 HDR 模式也配置了 HDR 標准模式、HDR 模式、HDR RTS/RPG 模式以及 HDR FPS 模式,設置不可謂不豐富。
泰坦軍團 P2SA2V 顯示器還有一個非常使用的功能,就是多輸入源(信號)同屏顯示,支持畫中畫顯示功能(PIP)以及雙畫面顯示功能(PBP)。
上圖只是演示,比如 PD 介面連接台式機、HDMI 介面連接筆記本電腦,那麼就能夠直接在一個顯示器里顯示兩台機器的內容。兩種工作都不耽誤,同步進行提高效率。
四、總而言之
技術進步對消費者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價格的下降。作為一直主打性價比的泰坦軍團,這次在 27 寸 4K 144Hz 大屏高分高刷顯示器領域的激進售價,也為消費者大大降低了升級視覺觀感的門檻。
加上優秀的色彩表現、分屏顯示、多場景模式,在娛樂游戲之餘,也增加了使用場景,提升辦公效率。
缺點就是外接支架掛裝需要額外准備配件,USB-B 轉 USB-A 連接線也沒有隨機提供,有些不方便,如果能在包裝中直接提供就更好了。
⑹ 一台電腦輸出4k畫面需要什麼顯卡
4K電影不是單靠顯卡的,視頻也是對CPU的一大挑戰,
1. e6700+3850顯卡,卡頓嚴重,無法觀看。
2. i3 3220+7750顯卡,有卡頓,不能連續看。
3. i5 2500k(前端匯流排103,小超) 核心顯卡,能夠順利播放,只是cpu在90%左右,有時候到99%。
結論:想比較好的看4kx2k電影,至少是2014年intel高頻率4核的配置。另外,使用同樣解析度顯示器的話,需要用dp介面輸出視頻。
其實放4K電影沒有太大意義,完美支持4K的顯卡只是個噱頭,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而已4K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還有部分數字電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謂有農村電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
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像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還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
由於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目前,一般的顯示器和顯卡不能支持到這么高的解析度。
⑺ 電腦達到什麼配置可以播放4k電影
4K電影,即解析度達到4K的電影:4K=4096×2160像素。
電腦達到下面的配置可以播放4k電影:
1、需要擁有解析度達到4K的顯示器。
2、需要有一塊性能強勁的顯卡,顯卡需要符合以下標准:
最大解析度達到4K;
顯存達到4GB,解析度越大,越吃顯存;
顯卡位寬至少256Bit;
GPU頻率達到1100MHz以上;
顯存頻率達到6000MHz以上。
3、其他硬體達到主流水準:
處理器解碼能力高於主流產品(≥I5);
硬碟空間足夠大,能放得下電影(一個120分鍾的電影接近100G)。
(7)電腦配什麼顯示器看4k電影擴展閱讀
海信4K激光影院電視突破了三大技術難關:首先採用了高處理能力光學引擎,其處理能力比2K激光電視產品提高了300%,從而做到了對830萬束光線的精細控制,實現830萬像素的圖像表現。
其次,4K激光電視需要高解析度鏡頭設計,海信4K鏡頭做到了每毫米光學解析度達到186束光線。
第三,4K激光電視製造要做到微米級物料控制精度及鏡頭裝調精度,海信4K激光影院電視採用了高精度製造工藝,機械加工達到了接近極限值的10微米精度,鏡頭裝調精度達到5微米,誤差不到一根發絲直徑的1/20。
⑻ 頂級4k高清,什麼樣的電腦硬體配置才可以播放
播放視頻需要目前i3以上的CPU,2G以上顯卡,8G內存。
解析度有3840x2160和4096×2160像素2種規格。數字電影稱之為4K超高清數字電影,其中晶元有西格瑪8756,全球領先晶元Sigma Designs,在國際消費電子CES展上發布了最新帶有SMP8750晶元的新型HEVC(H.265)。
電腦的配置,是衡量一台電腦性能高低的標准。主要由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機箱、光碟機、鍵盤、滑鼠和散熱系統決定。
硬體方面:
最核心的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運行速度越快。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響應速度。
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類型。
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越大的硬碟存的文件就多,首先硬碟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
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軟體方面:
最主要的是操作系統,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最後就是原版Windows Vista運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 7速度要快,以此類推。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8)電腦配什麼顯示器看4k電影擴展閱讀
顯示卡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計算機的圖形輸出,由顯示卡連接顯示器,才能夠在顯示屏幕上看到圖象,顯示卡有顯示晶元、顯示內存、RAMDAC等組成。
這些組件決定了計算機屏幕上的輸出,包括屏幕畫面顯示的速度、顏色,以及顯示解析度。顯示卡從早期的單色顯示卡、彩色顯示卡、加強型繪圖顯示卡,一直到VGA顯示繪圖數組,都是由IBM主導顯示卡的規格。
VGA在文字模式下為720*400解析度,在繪圖模式下為640*480*16色,或320*200*256色,而此256色顯示模式即成為後來顯示卡的共同標准,因此通稱顯示卡為VGA。
而後來各家顯示晶元廠商更致力把VGA的顯示能力再提升,而有SVGA(SuperVGA)、XGA(eXtended Graphic Array)等名詞出現,顯示晶元廠商更把3D功能與VGA整合在一起,即成為所貫稱的3D加速卡,3D繪圖顯示卡。
⑼ 播放4k電影的電腦配置要多高
⑽ 下載了4K的藍光原盤每部電影80G,要用什麼電腦配置才流暢
一群菜鳥亂出注意。
你要播放4K流暢,核心是硬體解碼支持。如果硬體解碼支持,100多的電視盒都能流暢播放4K,一堆賣電腦的還各種配置瞎起鬨。
直接上大招
英特爾核顯編碼支持
A卡包括核顯
N卡
不管你買啥u,啥顯卡,核心是他支持硬體解碼4K就行,最好是也支持4K 10 bit,支持8K,那就能用很久了!
網上藍光資源基本都是採用h265壓縮的,mkv或iso封裝的,所以得選支持h265編碼的硬體。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U和顯卡型號,看支持不支持硬解,如果支持的話播放還卡,那就是你軟體問題,換個播放器,打開硬體加速就行。
直接搜U型號,看核顯類型。獨顯的話,至少得圖上面以上的都應該沒問題。
其實如果你是比較新的電腦,譬如這2年配的,只要不是E3神教那種,正常的U帶核顯的都支持硬解4K,N卡950以後架構基本都沒問題,然後就是打開軟體的硬體解碼就行。
補充一點:如果是win10系統,最好在商店裡面搜索 HEVC,安裝下HEVC播放插件,這樣自帶的播放器都能硬解h265的編碼。
如果還想高端一點,支持杜比視界,那就win10商店,再安裝杜比視界的插件,這樣可以支持HDR視頻播放。
(HEVC有一個免費的和一個收費的,注意選擇免費那個安裝就行,杜比視界以前可以安裝,現在有時候會限制區域)
說一下我自己攢的用電腦完美播放
4K+HDR7.1家庭影院的配置啊:
電腦是差不多四年多之前裝的,最近又升級了,現在的配置是cpu i5 9600k;顯卡英偉達960,這個有點老但這是900系列唯一支持4k HDR的。內存8g。用顯卡hdmi輸出到我的功放,注意所有hdmi線必須是2.0以上版本的,否則不能傳輸hdr信號。功放的hdmi輸出到電視的hdmi介面,注意一定是能硬解hdr的電視,當然也必須是支持hdr2.0以上。我的功放是安橋TX-RN555功放,當時在網上淘的港行,比國行便宜了1500多。主音箱是1300塊淘的JBL二手音箱,8寸低音單元。中置、左右、後置低音炮都是漫步者的書架無源音箱,10寸低音炮。電視是tcl一款65寸曲面全生態hdr 4k電視,具體型號不記得了。最後說播放軟體,我用的是最新的PowerDVD19,完美播放80g左右的4k HDR原盤。我現在20多T的硬碟專門收藏4K HDR藍光原盤電影。
首先感謝您的提問,能回答您的提問倍感榮幸;
首先在這里要解釋一下,關於電腦是否能流暢播放4K視頻,主要取決於電腦的硬體和軟體;
硬體:電腦的核心CPU,支持4K解碼的顯卡,RAM大小,硬碟的讀寫速度,以及4K的顯示器 ; 軟體:支持軟體解碼4K視頻的播放器;
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即可流暢播放4K電影,那麼我們就從硬體和軟體方面逐一講解吧。
CPU:作為電腦的大腦核心部件,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有英特爾和AMD主流CPU,Intel推薦i5以上的4核處理器,從您的提問來看,您的電腦應該能滿足這個條件;
顯卡:推薦Intel 、華碩、七彩虹等品牌
RAM:建議8GB以上,推薦金士頓,海力士等品牌;
硬碟:機械硬碟7200R 考慮你下載是4K資源,容量推薦1T以上,還有一種解決方案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方案;固態硬碟250G以上,根據自身預算可以增加;硬碟推薦三星、希捷、西部數據等品牌;
顯示器:因為您是想觀看4K視頻,想達到最好的視覺體驗最好是用4K顯示器,顯示器相對比較便宜,幾百塊-幾千塊選擇空間很大,您也可以買個4K電視當顯示器使用;
軟體:當硬體已經滿足條件後,那就需要找個強大的4K播放軟體,我自己使用兩款播放器:Potplayer播放器 和KMPlayer;兩款播放器都自帶4K視頻解碼工具,使用起來簡單方便;
如果您是4K電影發燒友,還是建議您購買4K播放器,支持原生態的4K資源,讓您視覺體驗HDR技術的魅力,HDR10與Dolby Vision;
同時我也是個4K電影發燒友,歡迎各位影迷留言交流電影資源;
以下是我的電腦配置,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要播放4K電影。那對電腦得配置就要求高了,要高解析度得顯示器。運行速度更快得CPU,好的顯卡,還有速度更快得固態硬碟,最後還要能解析4K電影得播放器才能流暢播放
有4k原盤了,還用電腦看?真浪費了你下的原盤了。用硬碟播放器,要帶藍光導航的,當然要支持4k。外加功放音響電視!
4k解碼有兩個方面硬解和軟解,硬體處理器要求不需要太高端,顯卡必須要有輸出4k畫質介面,DP1.2的介面可以輸出4k60幀,4k藍光原盤電影幀數大部分都是23幀左右,最好用AMD的顯卡,RX560以上,因為A卡有插幀技術需要個顯示器配合可以到60幀,N卡GTX960以上都可以,處理器4核以上就行,主頻不要低於3.0GHz。影響觀影體驗最直接的是顯示器,好的顯示器比主機貴。電影的畫面比例21:9所以顯示器最好也選21:9,目前而言21:9解析度沒有達到4k級3840 2160為4k大部分21:9的顯示器都是3440 1440是2k級,最好的觀影體驗是IMAX,有條件上4k投影儀,沒條件的顯示器就行了!
想看4K電影的話其實入門門檻也不高,主流酷睿i5和銳龍5級別的CPU足以勝任,內存8G也沒問題,硬碟方面是固態硬碟最好,機械硬碟也沒問題,關鍵還是容量夠用,顯卡是近幾年的比如GTX10系或者RX400/500系也基本能支持4K視頻加速,達到這樣的配置流暢播放大部分4K電影是沒問題的。
但是同樣叫4K電影,高碼率和低碼率之間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是低碼率4K視頻,別說電腦了,就算是千元級別的手機都能流暢播放,但是如果是高碼率4K視頻,恐怕就得上至少6核高頻處理器,和支持全硬體加速的顯卡才行,另外,如果你是播放4K原盤的的話,還必須有一台專門的4K播放器才行。
硬體夠了,顯示設備也不能少,雖說1080p顯示器都能看4K視頻,但是總歸會損失很多畫面細節,無法真正感受到4K視頻的震撼,所以一台4K顯示器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最好還是一台支持分區背光和HDR4K電視,比如索尼和三星的高端電視,看4K電影就有非常震撼的體驗。
我的i58400處理器,集成顯卡都可以放,但是話說回來,電腦上看4k真的有意義嗎?我在55寸電視上放都感覺和2k差別不大。
我的配置是洋垃圾雙cpu,intel-w5680,主頻3.2ghz,8核16線程,千兆網路,軟解碼4k電影,120mbps碼率的電影,90分鍾的容量差不多80g,cpu佔用大概25%左右。
也就是說,目前的主流cpu,4核心基本上能軟解碼4k,洋垃圾cpu,起碼6核心3ghz以上才能軟解碼。
具體到型號,amd的ryzen7 1700,intel的i3-9100f基本能滿足軟解碼4k的要求了。
首先,藍光原盤,需要用對播放器,比如ArcSoft TotalMedia,支持章節,菜單,i7-3770,750ti,都能流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