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亞洲第一個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電影人
亞洲第一位是黑州知跡澤明先生(猛碼我個人認為晚得了,要不是日本發動戰冊並爭的原因,早在七武士出現後二十年時就該有了),世界第一位則是卓別林先生(也是最年輕的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人之一,只四十歲出頭)
㈡ 義大利第一位獲奧斯卡男主角獎是誰
羅伯托·貝尼尼
廳枯羅伯扮握洞托·貝尼尼(義大利語:Roberto
Benigni,1952年10月皮神27日-),義大利國寶級電影導演與電視劇演員、喜劇演員、劇本作家,義大利共和國榮譽勛章獲得者,全世界第一位源於非英語電影的奧斯卡影帝。
1997年,其自編自導自演電影作品《美麗人生》取得非凡成功,奪得199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獎項。
㈢ 世界上第一個奧斯卡獲獎的是誰
第一屆影帝 埃米爾·強寧斯 1884----1950
埃米爾·強寧斯 Emil Jannings
男, 生於1884年7月23日 瑞士 羅爾沙赫
逝世於1950年1月3日奧地利 星座:獅子座
生平:埃米爾·強寧斯,本名Theodor Friedrich Emil Janenz,德國著名演員,德國默片黃金時代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劉別謙導演的影片《杜巴里夫人》(Dubarry, 1919年)是其電影成名作,隨後他還在許多經典影片中有精彩演出,如茂瑙的《最卑賤的人》(Der Letzte Mann, 1924年)、《浮士德》(Faust,1926年)、《塔度夫》(Tartuffe,1927年)、杜邦的《雜耍場》(variete,1925年)、斯登堡的《藍天使》(1930年)等。
1926年,強寧斯從「派拉蒙」得到一紙優厚的合約,前往美國,1929年,由於在影片《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斯登堡導演拿做譽)和《肉體之道》(The Way of All Flesh美國,1927年)中的出色表演,他獲得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由於強寧斯在頒獎前即要返回歐洲,獎座被提前頒出。
納粹上台後消段,留在德國的強寧斯成為其狂熱的支持者,並積極參與納粹電胡和影宣傳。戰爭結束後,失意的他皈依天主教並加入奧地利國籍。1950年,身患癌症的強寧斯在家中辭世。
㈣ 奧斯卡歷史上有多少以外語片為背景拿到影帝或影後的人,如何評價他們的演技
第1名《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恐怖的陰影籠罩著卡薩布蘭卡。在當地一條不十分顯眼的街上有家「里克酒店」,老闆叫里克·勃蘭,是人人喜歡去的神悶社交場所。某天晚上,從德國集中營逃了出來的抗擊納粹的進步運動領液枯袖、捷克愛國志士維克多·拉羅斯偕同妻子伊爾莎來酒店避避風頭,伺機前往美國。警察局長雷諾特和納粹少校特拉瑟來到夜總會。
㈤ 歷史上集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的第一人。叫什麼啊
歷史上第一個拿到國際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大滿貫的演員是:傑克·萊蒙 (Jack Lemmon,1925年2月8日-2001年6月27日)。
傑克·萊蒙4歲時就登台演出。
長大後,雖考入哈佛大學,卻對學業毫無興趣,全部精力都投在戲劇俱樂部的演出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萊蒙應征在海軍服役。
復員後,雖當上了葯劑師,其興趣仍然在戲劇表演上,寧可拿微薄的酬勞,也要上台演出。他曾一天連演7個短劇,5年內一共參加了400多個戲的演出。
1953年,萊蒙在百老匯上演喜劇《周到的服務》,受到好萊塢著名導演喬治·顧柯賞識。後者邀請他參加《你會遇到這樣的事》一片的拍攝。
兩年後,萊蒙在影片《羅伯茨先生》(Mr Roberts)中扮演巴爾維海軍少尉,盡管是為飾主角的大明星亨利·方達等配戲,卻把這個輕佻放盪的人物演得十分成功。
結果,萊蒙首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同時還被評為「明日明星」第一名。他一躍成為好萊塢著名的性格演員。
㈥ 有哪些獲得奧斯卡男主角獎2次或2次以上的演員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象徵著一位演員在世界電影領域取得的最高成就,也是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項。它是每一位好萊塢明星所夢寐以求的,有些演員更是將它視為畢生的目標。下面就為大家盤點兩奪奧斯卡小金人的幾位電影達人:
優秀的演員因為好萊塢這個大舞台被世界認知,好萊塢則因為擁有那樣優秀的演員而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㈦ 第一位獲得奧斯卡影帝的華裔演員是尊龍嗎
是尊龍。
尊龍(JohnLone)豎圓,原名吳國良,1952年10月13日出生於香港,美籍華裔男演員,畢業於美國戲劇藝術學院。
1981年,憑借舞台劇《F.O.B.》和《鐵路與舞蹈》獲得第25屆奧比獎最佳表演獎。1984年,主演科幻片《冰人四萬年》。
1985年,主演犯罪片《龍年》,並憑借該片入圍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獎。1987年,在傳記片《末代皇帝》中飾演溥儀,並因此入圍第4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劇情電影男主角獎。
(7)奧斯卡電影第一達人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81年,自導自演了舞台劇《鐵路與舞蹈》,他還負責了該劇的舞蹈編排和作曲;同年,尊龍憑借《F.O.B.》和《鐵路與舞蹈》獲得第25屆奧比獎最佳表演獎。
1985年,主演由邁克爾·西米諾執導的犯罪動擾山作片《龍年》,飾演傲慢的華人黑幫頭目喬伊·泰。
1988年,主演由阿蘭·魯道夫執導的歷史片《輝煌時代》,飾演一位巴黎藝術收藏家。
1997年,客串出演由古巨基、莫文蔚主演的愛情電影《熱血最強》。
2001年,與成龍、克里斯·塔克共同主演動作片《尖峰時刻Ⅱ》,尊龍在片中飾演舉止優雅、詭緩纖中計多端的伏蒼龍幫老大里基·唐。
2007年,與溫碧霞搭檔主演的古裝輕喜劇《康熙微服私訪記5》播出,尊龍飾演康熙皇帝。
㈧ 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是誰
他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
黃宗虛信沾(1899年-1976年),出生於廣東台山白沙西村永安村。1904年,五歲的他即隨父親移民美國華盛頓州。他畢生拍攝了135部電影,導演過三部電影,總共獲得過11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1953年,黃宗沾櫻數拍攝的電影《玫瑰刺青》摘取差頌輪了第28屆奧斯卡「最佳攝影」金像獎;1963年,黃宗沾拍攝的《赫德》一片,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金像獎。他是首位榮膺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他的事跡載入了美國《不列顛網路全書》,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電影攝影師之一。 (中新網)
㈨ 小李子得奧斯卡影帝是哪一部影片
小李子得奧斯卡影帝的影片是《荒野獵人》。
奧斯卡影帝:
既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奧斯卡金像獎獎項之一,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內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男主角。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粉絲昵稱小李子):
1974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美國影視男演員、製作人。2016年憑借電影《荒野獵人》獲得第73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19年12月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男演員」。
人物評價:
萊昂納多保持著前進的動力,他做到了角色在情感和心理上的真實化表演,無論它是如何的醜陋,幼稚或是令人費解。通過他的臉龐,他的眼睛,他占據了整個屏幕,就像一個默片演員,他知道如何運用它們,也知道如何運用他的身體;他對於表演的收放有著天生的感悟。
萊昂納多是個內心非常注重隱私的人。他也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很重視自己地球公民的身份,如同他對自己表演的重視。他會努力並謹慎地運用自己的知名度來喚起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同時,他是一位激情四濺的學生。他不會停止學習和研究。
他能夠很好地分析自己的角色。自己琢磨研究以便做得更好,他同時也是個藝術家,能挖掘展現角色最深層次的東西。
㈩ 獲得奧斯卡影帝最多的男演員是誰
獲得影帝次數最多的有很多,是兩次: 第五屆 第十九屆 弗雷德里.馬什Fredric March(1897-1975) 獲獎作品:《化身博士》 36歲 《黃金時代》 50歲 馬什初登舞台便顯示出極強的表演天賦,能詮釋各種類型的角色。1930年以《皇室家庭》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其後以《化身博士》滲滾和1946年《黃金時代》兩度登上金像獎影帝寶座。此外,他也兩度獲得舞台劇托尼獎,直到60年代淡出影壇,1975年病逝 第十屆 第十一屆 史賓塞.屈塞Spencer Tracy(1900-1967) 獲獎作品:《船長的勇氣》 38歲 孤兒樂園》 39歲 屈塞曾9度榮獲奧斯卡提名,並是影史上第一個連續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經常與凱瑟琳.赫本搭擋演出,兩個人共同演繹了長達26年的生死之戀,直到屈塞去世。屈塞一生共主演了60多部影片,是少數的贏得觀眾認可的同時也被評論界贊譽的男演員之一。 第十四屆 第二十五屆 加利.庫柏Gary Cooper(1901-1961) 獲獎作品:《約克中士》 41歲 《正午》 52歲 加利·庫柏是美國四、五十年代景著名的影星.演活了奉行自我原則,在無意識中成為英雄的平凡人物?代表作為《正午》、《悲愴》等。他一生從影30餘年。拍攝影片上百部。每年都能有1、2部受觀眾歡迎的影片。曾三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這在好萊塢電影史上是不多見的。 第二十七屆 第四十五屆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2004) 獲獎作品:《碼頭風雲》 33歲 《教父》 51歲 在《碼頭風雲》之前,白蘭度曾獲得過4次奧斯卡提名,《教叢高余父》系列成為影史經典,更讓他在第45屆奧斯卡上再次封帝。晚年的白蘭度仍活躍在影壇上,但是歲月正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第四十八屆 第七十屆 傑克.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1937-) 獲獎作品:《飛越瘋人院》 39歲 《貓屎先生》 61歲 按理說,並不出色的相貌不足以讓他在好萊塢獨占鰲頭,但他的多才多藝和寬闊的戲路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其表演近乎怪誕瘋狂,但又不乏柔情與人情味,尼科爾森從影的多年拍片60多部,並是影史上提名最多的男演員 五十二屆 第六十一屆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1937-) 獲獎作品:《克萊默夫婦》 43歲 《雨人》 52歲 除了他令人難忘的表演外,達斯汀·霍夫曼打破了英俊小生一統好萊塢的局面,證明性格演員同樣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他被公認為是世界影壇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演員,始終位於好萊塢一線巨星之列,共獲奧斯卡提名7次,2次勝出 第六十六屆 第六十七屆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1956-) 獲獎作品:《費城故事》 37歲 《阿甘正傳》 38歲 這位儒雅嚴謹的新好男人,是影史上繼史賓塞·屈塞以後第二位連續兩屆榮獲奧斯卡影帝的紀錄保持者,響當當的實力派,他的每一部片子都既叫好又叫卒,是毫無爭議的當代美國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獲得影後次數最多的就一位 凱瑟琳.赫本念粗(第六屆、第四十屆、第四十一屆、第五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於2003年逝世。赫本的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曾4 獲奧斯卡影後桂冠、8次獲提名,是得獎次數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她獲獎的四部影片分別是《艷陽天》(1933)、《猜一猜誰來 赴晚宴》(1967)、《冬天的獅子》(1968)和《金色池塘》(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