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夏日插曲

電影夏日插曲

發布時間:2023-05-09 14:34:39

Ⅰ 求關於英格瑪·伯格曼的資料

伯格曼是世界電影藝術史上絕對頂級的大師,這個人,開辟了現代主義者里電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一些復雜的電影語言手段去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

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1937年,伯格曼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他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他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余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44年伯格曼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阿爾夫·斯約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1948)、《渴》和《監獄》(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電影藝術上成熟起來。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沖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1977年伯格曼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伯格曼電影作品一覽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獲獎情況: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電影年譜: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瑪·伯格曼誕生在瑞典的烏普薩拉。父親埃里克是斯德哥爾摩一個教堂的副牧師,他的母親名叫卡琳。
1920年,3歲,全家遷往斯德哥爾摩。
1922年,5歲,妹妹瑪格麗特誕生。
1924年,7歲,父親埃里克被任命為索非亞皇家醫院牧師。
1934年,17歲,上高中。暑假期間以交換學生身份來到德國圖林根市。游覽柏林。
1937年,20歲,通過大學入學考試。
1938年,21歲,服兵役,接受短期軍訓。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劇《遠航》(文恩);《幸福的佩爾的旅行》和《奧洛夫老師》(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歲,請求進入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歲,離開斯德哥爾摩大學。。
1942年,25歲,9月,他創作的舞台劇《潘趣之死》上演。進入電影公司。
1943年,26歲,在瑞典電影公司編劇部門工作。3月,同艾絲·費希爾結婚。
1944年,27歲,根據自己高中生活寫成的電影劇本處女作《苦惱》由阿爾夫·斯約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歲,7月,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作品《危機》。與第一任妻子離婚。隨後與愛倫·林德斯特洛姆結婚。女兒愛娃出生。
1946年,夏天,執導電影《雨中情》(又名《男人與一把雨傘》)。11月,導演加繆的舞台劇《卡利固拉》,獲得成功。兒子揚出生。
1947年,導演3部舞台劇。導演廣播劇《玩火》和《荷蘭人》(斯特林堡作品)。編導電影《慾望島》;導演電影《黑暗中的音樂》。
1948年,編導電影《港口的呼喚》和《監獄》。
1949年,導演電影《三種奇怪的愛情》;編導電影《喜悅》。
1950年,編導影片《夏日插曲》;導演影片《不該在此發生》。與第二任妻子離婚。
1951年,編電影劇本《離婚》。與甘·哈格堡結婚。兒子小英格瑪誕生。
1952年,編導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為他編導的電影:
(同時還在從事舞台劇和廣播劇編劇、導演,從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43歲。《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是聖經典故)。同鋼琴家謝比·拉雷特結婚,謝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第五次結婚。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如果一個人生就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那樣的靈魂,究竟是有幸還是不幸?

伯格曼終生處於內心混亂、糾葛的狀態。這些混亂和糾葛有來自具體的因素,比如情感紛擾、工作壓力、緊張或疏離的人際關系,等等,但更多的時候,他的混亂和糾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質地本身就是混亂的,糾葛的,也可以說,他的基因就是如此,於是,他在生命的每一個點上都站不穩,愛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穩、天倫之樂的溫馨、站在榮譽頂峰的輝煌,都不能固定他。

這樣的生命個體是相當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亂和糾葛,成就了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一生持續不斷的創造能力,為世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我們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雖然我們的感激對他絲毫沒有作用。

伯格曼的電影自不必多說,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煉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認為,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貫通這兩個藝術領域的人。這幾乎可以說他擁有兩個大腦。很多年前看過伯格曼的自傳《魔燈》。這是一部具有世界聲譽的自傳傑作,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自傳之一。前段時間,又看了廣西師大出版社「電影館」叢書推出的《伯格曼論電影》,在這部以其電影作品為經、個人心理歷史為緯織成的自傳性論著中,我讀到了這樣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時光中漫遊,事實上我一直住在夢里,偶爾探訪現實世界。」

「懷著幼年時期的飢渴,我投身於自己選定的媒介,幾十年來昏亂地供應夢想、感官經驗、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經衰弱、受約束的信念和純粹的謊言,始終不厭倦。」

伯格曼還說,「我一向對混亂和秩序之間難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興趣。」但是,「如果有很長一段時間,你都覺得自己在鋸一根支撐你全身重量的樹枝時,你也會感到害怕的。」

不,事實上,伯格曼從沒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這是他從世上所有靈魂混亂糾葛的人中間脫穎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電影、他的文字,每一頁上都印著一個水紋字樣:「不怕」。他在這「不怕」之上,疑惑、沮喪、疲憊、憤怒、傷心,甚至害怕。然後,他又在這些東西之上努力、努力、永遠努力。他同其他同樣生命質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被混亂和糾葛所控制,進而一天天貧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歡他的一句豪言壯語:「我始終有能力把惡魔放在戰車前。」事實上,他做到了。

Ⅱ 求:電影《夏天,有風吹過》的插曲 New Summer的歌詞

The summer wind, came blowin' in
from across the sea
It lingered there, to touch you hair
and walk with me
All summer long, we sang a song
and strolled the golden sand
Two sweethearts, and the summer wind
Like painted kites, the days and nights went flyin' by
The world was new, beneath a blue umbrella sky
Then softer than, a piper man one day it called to you
And I lost you, to the summer wind
The autumn wind, and the winter winds have come and gone
And still the days, the lonely days go on and on
And guess who sighs his lullabies through nights that never end
well my fickle friend, the summer wind
that old summer wind
talkin' 'bout the summer wind
the summer wind

Ⅲ 《夏日樂悠悠》中有哪些插曲

1、《海底之心》

《海底之心》是由林俊傑與Angelababy的合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天愛作詞,林俊傑作曲,發行於2011年9月,是影片《夏日樂悠悠》的插曲。

2、《Love U U》

《Love you you》是林俊傑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俊傑作曲、林天愛作詞、蔡政勛編曲,是電影《夏日樂悠悠》的主題曲。收錄在林俊傑2011年發行的專輯《學不會 Lost N Found》中 。

3、《丘比特的蝦米》

2011年出品的電影《夏日樂悠悠》插曲,歌名《丘比特的蝦米》,詞曲林天愛,演唱林天愛。

(3)電影夏日插曲擴展閱讀:

《夏日樂悠悠》是由馬楚成執導,彭於晏、Angelababy、朱雨辰、周揚主演的一部青春浪漫愛情電影。該劇講述了兩對男女在一個美麗海島上所經歷的不可思議的奇妙緣分 。該片已於201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一對來島上旅行結婚的情侶郝常(朱雨辰飾)和蘇菲亞(周揚飾)讓游樂樂興奮異常蔽鋒,然而因為夏察並粗米的出現,使游樂樂白白損失了一大筆生意,其與夏米的關系也變得空前的緊張。心懷愧疚的夏米決心贖罪。

游樂樂和夏米在一次出海過程中遭遇意外,結果竟然見到了和兩個人都很熟識的一個故人,這時候,游樂樂和夏米才發現彼此的敗鎮關系並非原本以為的那麼簡單。

Ⅳ 求電影。。。這幾天沒事可做。。看會電影,。不知道看什麼 請大家幫我推薦點吧嘿

紀錄片
1. 羅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那努克》(美國1922)
2. 路易斯•布努艾爾《無糧的土地》(西班牙1932)
3. 阿倫•雷乃《夜與霧》(法國1955)
4. 吳文光《流浪北京》(中國1990)
5. 羅恩•弗里克《天地玄黃》(美國1992)
6. 王兵《鐵西區》(中國2003)
7. 羅斯•考夫曼和澤娜•布里斯克《生於妓院》(印度2004)
8. 張揚《後革命時代》(中國2005)
9. 張麗玲《含淚活著》(日本2006)
10. 邁克.摩爾《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美國2009)
科幻電影
1. 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美國1968)
2. 埃里克•布雷斯《蝴蝶效應》(美國2004)
3. Richard Schenkman《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美國2007)
4. 吉爾•克蘭《微光城市》(美國2008)
5. 羅伯特•贊米基斯《超時空接觸》(美國1997)
6. 羅蘭•艾默里克《獨立日》(美國1996)
7. 蒂姆•伯頓《火星人玩轉地球》(美國1996)
8. 約瑟夫•魯斯納克《十三度凶間》(美國2001)
9. 那奇歐•維加隆多《時空罪惡》(西班牙2008)
10. 李鉉升《觸不到的戀人》(韓國2000)
情感電影
1. William Wyler《羅馬假期》(美國1953)
2. Jean-Pierre Jeunet《天使愛美麗》(法國2001)
3. 布拉德•塞伯寧《天使之城》(美國1998)
4. 伊萬•薩姆埃爾《兩小無猜》(法國2003)
5. 尼克•卡薩維蒂《戀戀筆記本》(美國2004)
6.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美國1994)
7. 萊奧•卡拉克斯《新橋戀人》(法國1994)
8. 郭在容《我的野蠻女友》(韓國2001)
9. 傑里•朱克《人鬼情未了》(韓國1990)
10. 菲利普•考夫曼《布拉格之戀》(法國1988)
戰爭電影
1.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現代啟示錄》(美國1979)
2.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美國1993)
3.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美國1997)
4. 特瑞•喬治《盧安達飯店》(英國2004)
5. 羅曼•波蘭斯基《鋼琴家》(法國2002)
6. 梅爾•吉布森《勇敢的心》(美國1995)
7. 奧利弗•西斯貝格《帝國的毀滅》(德國2004)
8. 雷德利•斯科特《黑鷹墜落》(美國2002)
9. 奧利佛•斯通《野戰排》(美國1986)
10. 保羅•范霍文《黑皮書》(荷蘭2006)
恐怖電影
1. 彼得•傑克遜《群屍玩過界》(紐西蘭1992)
2. 馬里奧•巴瓦《撒旦的面具》(義大利1960)
3. 威廉•弗萊德金《驅魔人》(美國1973)
4. 安東尼•沙弗尼《異教徒》(英國1973)
5. 喬治•A•羅梅羅《活死人黎明》(義大利1978)
6. 葉偉民、錢文琦、馬偉豪《怪談協會》(香港1996)
7. 大衛•R•艾里斯《死神來了》(美國2003)
8. 米凱爾•哈弗斯特羅姆《幻影凶間 1408》(美國2007)
9. 馬庫斯•尼斯佩爾《德州電鋸殺人狂》(美國2003)
10. 亞歷桑德羅•阿曼巴《小島驚魂》(美國2001)
喜劇電影
1. Rajkumar Hirani《三個傻瓜》(印度2009)
2. 傑拉爾•烏里《虎口脫險》(法國1966)
3. Jamie Uys《上帝也瘋狂》(: 波札那 1980)
4.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幸福終點站》(美國2004)
5. Rajkumar Hirani《黑道大哥再出擊》(印度2006)
6. 埃米利•阿朵里諾《修女也瘋狂》(美國1992)
7. Martin Dennis《布萊克書店》(英國2000)
8. 蓋•里奇《兩桿大煙槍》(英國1998)
9. 羅伯•萊納《當哈利遇到薩莉》(美國1989)
10. 佩頓•里德《好好先生》(美國2008)
電影導演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義大利)
《情事》(L'Avventura,又譯為《奇遇》或是《迷情》),1960年
《夜》(La Notte),1961年
《蝕》(L'Eclisse,又譯為《慾海含羞花》),1962年
《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年
《放大》(Blowup,又譯作《春光乍現》),1966年
《中國》(Chung Kuo - Cina),1972年
《雲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又譯為《在雲端上的情與欲》),1995年
《愛神》(Eros)的其中一段〈欲〉(Il filo pericoloso delle cose),2004年

英格瑪•伯格曼(瑞典)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 Det (1957)
莫妮卡在夏天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夏日插曲 Sommarlek (1951)
處女泉 Jungfrukällan (1960)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1963 《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
1976 《卡薩諾瓦》(Fellini's Casanova)
1980 《女人城》(City of Women)
1989 《月吟》(The Voice of the Moon)

基耶斯洛夫斯基(波蘭)
《十誡》(The Decalogue) 1988
《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藍》(Blue) 1993
《白》(White) 1994
《紅》(Red) 1994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蘇聯/法國)
犧牲Offret(1986)
鄉愁Nostaghia(1983)
潛行者Stalker(1979)
鏡子Zrekalo(1975)
索拉里斯Solaris(1972)
安德烈•盧布廖夫AndreiRublyov(1969)
伊萬的童年IvanovoDetstvo(1962)

羅曼•波蘭斯基(波蘭)
《幽靈》(TheGhost,2008年)
《霧都孤兒》(OliverTwist,2005年)
《鋼琴師》(ThePianist,2002年)
《第九道門》(TheNinthGate,1999年)
《死亡與少女》(DeathandtheMaiden,1994年)
《苔絲》(Tess,1979年)
《怪房客》(TheTenant,1976年)
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西班牙)
回歸 Volver (2006)
不良教育 Mala ecación, La (2004)
對她說 Hable con ella (2002)
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 (1999)
顫抖的慾望 Carne trémula (1997)
窗邊的玫瑰 Flor de mi secreto, La (1995)
高跟鞋 Tacones lejanos (1991)
捆著我,綁著我 ¡Átame (1990)
崩潰邊緣的女人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羅貝爾•布萊松(法國)
1951,《一個鄉村牧師的日記》
1959,《扒手》
1962,《聖女貞德受難》
1966,《巴爾塔扎爾的奇遇》
1972,《夢想家的四個夜晚》
1977,《也許是魔鬼》
1983,《金錢》

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無恥混蛋(2009)
刑房:死亡證據 (2007)
危險關系 (1997)
低俗小說 (1994)
落水狗 (1992)

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墨西哥)
2000年 《愛情是狗娘》
2003年 《21克》
2006年 《通天塔》(又譯:巴別塔)

奧利弗•斯通(美國)
不準掉頭U Turn (1997)
天生殺人狂 Natural Born Killer (1994)
天與地 Heaven & Earth (1993)
華爾街 Wall Street (1987)
野戰排 Platoon (1986)

蓋•里奇(英國)
搖滾黑幫 (2008)
浩劫妙冤家 (2002)
偷拐搶騙 (2000)
兩桿大煙槍 (1998)
接到這份文檔的同學和其他同學互傳閱。
以上約有百部電影,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這對於同學們在影視專業相關知識的積累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假期愉快!

Ⅳ 英格瑪·伯格曼導演影片不包括的()。

英格瑪伯格曼導演影片不包括的是:《第五元素》

人物簡介:

英格仿陸瑪·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2007年7月30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瑞典導演、編劇、製作人。

1944年,編寫個人第一個電影劇本《苦悶》。1946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危機》,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0年,編導愛情片《夏日插曲》。1955年,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夏夜的微笑》獲得第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57年,執導奇幻片《第七封印》,該片獲得第1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960年,執導劇情片《處女泉》,該片獲得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1963年,執導劇情片《沉默》。1969年,執導劇情片《安春核娜的情慾》。

1971年,英格瑪·伯格曼獲得第35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76年,憑借執導的奇幻片《面對面》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978年,拍攝家庭片《秋天奏鳴曲》,該片獲得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備森頃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1982年,憑借劇情片《芬妮與亞歷山大》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劇情片《受祝福的人》 [10] 。1998年,獲得第51屆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2003年,執導劇情片《薩拉邦德》。

2007年7月30日,英格瑪·伯格曼在睡夢中於法羅島的家中安詳地過世,享壽89歲。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夏日插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大禁慾動漫電影觀看 瀏覽:899
兩個媽媽韓國電影簡介 瀏覽:996
哪個平台買電影票便宜 瀏覽:175
電影院檢票員工資多少 瀏覽:413
怎麼帶2歲孩子電影院 瀏覽:135
孫紅雷的愛情電影 瀏覽:838
好看動畫電影搞笑 瀏覽:572
宮崎駿所有動畫電影 瀏覽:693
韓劇火爆驚悚電影大全 瀏覽:547
怎麼卸載暴風看電影 瀏覽:221
張敏演月光是什麼電影 瀏覽:110
周星馳新精武門電影大全集 瀏覽:170
楊冪電視劇電影 瀏覽:5
俄羅斯電影命運的捉弄影評 瀏覽:532
成龍李連傑甄子丹電影的區別 瀏覽:795
美國電影叛變上校 瀏覽:502
霍思燕電視劇大全電影 瀏覽:263
什麼3D電影特效最好 瀏覽:861
北京愛情故事電影預告片 瀏覽:937
電影電視劇拍幾個月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