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背後的故事:電影《上甘嶺》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
導演小傳
沙蒙(1907-1964年),原名劉尚文,河北玉田人。1933年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開始參加左翼戲劇活動,曾加入新地劇社、上海業余劇人協會等團體演出話劇,並在《十字街頭》、《都市風光》等影片中扮演過角色。抗戰爆發後入上海救亡演劇三隊、抗敵演劇二隊。1940年到香港, 1942年到重慶加入中國藝術劇社。1944年赴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教員兼魯藝實驗劇團團長。1948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後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
代表作:《趙一曼》、《上饒集中營》、《上甘嶺》、《汾水長流》等。
圖為電影劇本,它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沙蒙為寫劇本去了三次上甘嶺。劇本寫了兩年多,拍攝用了將近一年時間。
上甘嶺戰役是朝鮮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歷時四十三天,我志願軍與敵軍對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終以我方勝利結束。這場戰役,雙方力量之懸殊、戰斗之激烈、傷亡之慘重、彈葯消耗之多都是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圖為上甘嶺一角。
劇組請來了當年親歷過上甘嶺戰役的一個連長趙毛臣做軍事顧問,全程參與拍攝,就是為了「真實」。布景、煙火、彈葯、錄音,無一不接近真實,故事情節絕大多數也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圖為編劇之一、也是導演之一的林杉(1914-1992年)當年做的采訪筆記。
主要演員幾乎都來自部隊, 「高保成」啊,「徐林格」啊,這些名字都是老電影觀眾心中最親切的回憶。高保成(1926-2004年)塑造的連長形象有血有肉,最令人難忘。「張忠發」(下)的形象來自許許多多像張計發、趙毛臣這樣在上甘嶺戰役中浴血奮戰過的連長。
上為張亮扮演的通訊員楊德才,在影片的結尾,他捨身堵住了敵人的槍眼。在上甘嶺戰役中有許多英雄的事跡可歌可泣。捨身炸地堡、挺身堵槍眼,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在以往的宣傳中,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黃繼光(1930-1952年)(下)。
扮演陳德厚的劉磊是主要演員中唯一來自志願軍部隊的。當年拍片的時候,志願軍尚未從朝鮮全部撤出。劇組還找來了好多志願軍戰士參加拍攝,他們經歷過戰火與硝煙的洗禮,對戰爭的殘酷有著切身的體驗,演起戲來感覺真摯自然。
上為片中女衛生員「王蘭」的主要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戰士的生存環境特別惡劣,女衛生員們遇到的困難更令人難以想像。下為「王蘭」的扮演者劉玉茹,來自哈爾濱話劇院,她只演過這么一個電影角色,卻被千千萬萬的觀眾所記住。
沙蒙對插曲的創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對喬羽說:「我的片子將來沒人看的時候,這首歌照樣有人唱,你就寫這種歌出來就行。」 喬羽和劉熾繼《祖國的花朵》後再度合作,經過許久的醞釀,《我的祖國》誕生了。圖為詞曲作者喬羽、劉熾(1921-1998年)和演唱者郭蘭英。
《上甘嶺》是中國電影中最早將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一部片子,她巨大的感染力使一代又一代觀眾為之熱血沸騰。
演職員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黑白14本
職員: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矛 導演沙蒙/林 杉 攝影周達明 美工劉學堯 作曲劉熾 錄音陳文淵 軍事顧問趙毛臣 副導演荏蓀 特技攝影王玉如 特技設計蔡光 劇務主任武愚 助理導演董吉 深 作詞喬羽 獨唱郭蘭英 指揮陳維文 合唱指揮秋里/金正平 演唱中央樂團合唱隊、中央實驗歌劇院合唱隊、新影樂團合唱隊 演奏新影樂團/長影樂團
演員:高保成(張忠發) 徐林格(孟德貴) 張亮(楊德才) 李樹楷(師長) 劉磊(陳德厚) 劉玉茹(王蘭) 白英寬(毛四海) 田烈(炊事員) 張健佑(步話機員) 張鳳翔(政委) 張巨光(參謀長) 王楓(三營長)
電影連環畫《上甘嶺》部分內頁欣賞
謝謝欣賞!
『貳』 電影插曲經典老歌專輯有哪些
《映山紅》、《蝴蝶泉邊》、《延安頌》、《Sealed With A Kiss》、《Yestoday Once More》
『叄』 60年代的經典老歌 ···哪個高手給點歌名 不要歌手的
歌曲有很多,例如:
社會主義放光芒(故事片《探親記》插曲)劉淑芳
汾河流水嘩啦啦(故事片《汾水長流》插曲)王愛愛、孟貴彬
人民公社是金色的橋梁(電影《天山的紅花》插曲)中央廣播合唱團 哈買提領唱
一條大道在眼前(齊唱)中央廣播文工團合唱團
社員都是向陽花(女聲獨唱)郭蘭英
社員心向共產黨(女聲獨唱)
李雙雙小唱(女聲獨唱)郭蘭英
毛主席來到咱們農庄(女聲獨唱)鄧玉華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女聲獨唱)鄧玉華
俺是公社的飼養員(女聲獨唱)徐桂珠
公社的山,公社的水(女聲齊唱)
請到我們山莊來(女聲獨唱)陸青霜
不忘階級苦(女聲獨唱)曾新芳
三八作風歌(齊唱)中央樂團合唱隊、中央廣播文工團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男聲合唱)
聽說咱邊防軍下了山(男聲獨唱)新疆軍區戰士馮金發
女飛行員之歌(故事片《女飛行員》主題歌)空政文工團
為女民兵題照 (為毛主席詩詞譜曲)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
打靶歸來(男聲獨唱)賈世駿
五好紅花寄回家(表演唱)總政歌舞團合唱隊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台灣(齊唱)
一定要解放台灣(齊唱)
雷鋒,我們的戰友(故事片《雷鋒》主題歌)中央樂團
學習雷鋒好榜樣(齊唱)戰友文工團歌舞團合唱隊
革命熔爐火最紅(女聲獨唱)鄧玉華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故事片《地道戰》插曲)鄧玉華
情深誼長(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選曲)鄧玉華
洗衣歌(歌舞曲)西藏軍區政治部文工團
洗衣歌(銀星藝術團)傅奇等
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黨(合唱)中央廣播合唱團
建築工人之歌(故事片《青年魯班》插曲)中國鐵路文工團歌劇團
工人階級硬骨頭(齊唱)上海合唱團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齊唱)
歌唱第三個五年計劃(齊唱)中央廣播文工團合唱團
焦裕祿啊,我們的好書記(女聲齊唱)空政文工團歌舞二團合唱隊
高舉革命大旗(齊唱) 上海合唱團
一代一代往下傳(合唱)沈陽音樂學院合唱隊
我們走在大路上(合唱)總政文工團、中央樂團
『肆』 汾河流水嘩啦啦的原唱
汾河流水嘩啦啦的原唱是吳雁澤。
吳雁澤經典歌曲《汾河流水嘩啦啦》原人原唱,唱的太好聽了!恩寵於自然的神奇,賜予我們陽光空氣,賜予我們山水花草,賜予我們衣食住用,賜予萬萬千千能夠供養我們生命世世不息的源泉和力量……第二杯酒,敬父母:感謝父母的生育之恩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源。
汾河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搭昌凳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庄鄉西嶺村。
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伍』 哪部電影插曲是打靶歸來
no,這首歌並不是老電影的插曲,而是紀錄片插曲
這里還有很多...
1 苦菜花開閃金光《苦菜花》 2 冰山上的雪蓮《冰山上的來客》 3 珊瑚頌《紅珊瑚》 4 牧羊曲《少林寺》 5 草原牧歌《草原上的人們》 6 西沙我可愛的家鄉《南海風雲》 7 贊歌《東方紅》 8 滿懷深情望北京《創業》 9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紀錄片插曲」 10 小燕子《護士日記》 11 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雷鋒》 12 讓我們盪起雙槳《祖國的花朵》 13 我愛你,塞北的雪「紀錄片插曲」 14 共產兒童團歌《紅孩子》 15 賣報歌《報童》影視名歌(六) 1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鐵道游擊隊》 2 英雄贊歌《英雄兒女》 3 綉紅旗《江姐》 4 打靶歸來「紀錄片插曲」 5 游擊隊之歌《東方紅》 6 四渡赤水出奇兵《槐樹庄》 7 九曲典河《苦菜花開》 8 嫂子頌《趙尚志》 9 軍民團結一家親《紅色娘子軍》 10 看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洪湖赤衛隊》 11 手拿碟兒唱起來《洪湖赤衛隊》 12 數九寒天下大雪《洪湖赤衛隊》 13 黃河邊兩個老鄉對唱《黃河大合唱》 14 世世代代銘記毛主席的恩情「紀錄片插曲」 15 延安頌《永不消逝的電波》影視名歌(七) 1 知音《知音》 2 媽媽教我一支歌《小街》 3 烏蘇里船歌「紀錄片插曲」 4 我們是黃河泰山「紀錄片插曲」 5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青春》 6 汾河流水嘩啦啦《汾水長流》 7 在太行山上《風雪太行山》 8 蝴蝶泉邊《五朵金花》 9 我們美麗的祖國「紀錄片插曲」 10 花香鼓舞《花香鼓舞》 11 紅霞《紅霞》 12 漁家姑娘在海邊《海霞》 13 故鄉是北京「紀錄片插曲」 14 大實話《焦裕祿》 15 大江東去浪淘沙《大浪淘沙》影視名歌(八) 1 送別《怒潮》 2 大別山上杜鵑花開《吉鴻昌》 3 兄妹開荒《兄妹開荒》 4 父老鄉親《太陽島上》 5 糊塗的愛《創業》 6 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哈爾濱的夏天》 7 毛主蒿的話兒記心上《地道戰》 8 我為祖國獻石油《創業》 9 知心的話對黨說《奪印》 10 清粼粼水來藍瑩瑩的天《小二黑結婚》 11 願親人早日養好傷《沂蒙頌》 12 黨啊!親愛的媽媽「紀錄片插曲」 13 滿江紅《岳飛精忠報國》 14 鄉戀《三峽傳說》 15 中國永遠輝煌「紀錄片插曲」
『陸』 老電影插曲原唱30首
30首原唱老電影插曲分別是《九九艷陽天》、《敖包相會》、《英雄贊歌》、《駝鈴》、《邊疆處處賽江南》、《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蝴蝶泉邊》、《草原之夜》、《洪湖水浪打浪》、《紅星照我去戰斗》、《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汾河流水嘩啦啦》、《紅梅贊》、《映山紅》、《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絨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牡丹之歌》、《媽媽留給我一首歌》、《送別》、《我的祖國》、《小燕子》、《知音》、《延安頌》、《雁南飛》、《北京的金山上》、《婚誓》、《緬桂花開十里香》、《幸福不會從天而降》。
1、《九九艷陽天》
歌曲《九九艷陽天》,是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這首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電影歌曲在創作時,其歌詞大量運用了民間的素材和民歌中賦比興、問答和重復等表現手法,讓整首歌曲充滿活潑的生命力,有著堅實的生活基礎。
歌曲的旋律優美動聽,曲調活潑委婉,歌詞真摯淳樸,充滿著濃郁的地方風逗鋒味和民歌情趣,讓人百聽不厭,過耳不忘。
『柒』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捌』 汾水長流的歌詞
電影《汾水長流》主題歌
作詞:喬羽 作曲:高如星
演唱:吳雁澤
汾河流水嘩啦啦
陽春三月看杏花
待到五月杏兒熟
大麥小麥又揚花
九月那個重陽你再來
黃澄澄的谷穗好象是狼尾巴
九月那個重陽你再來
黃澄澄的谷穗好象是狼尾巴
誇的做早陪睜銀是汾河好莊稼
喜的是農純蠢村現代化
千家萬戶奔小康
富裕道路大圖畫
新家那個新業新天地
再不困守那單門獨戶舊呀舊籬笆
新家那個新業新天地
再不困守那單門獨戶舊呀舊籬笆
打開小門舊籬笆
社會主義前程大
一馬當先有人闖
萬馬奔騰趕上他
人心那個就象汾河水
你看那滾滾長流日夜向前無牽掛
人心那個就象汾河水
你看那滾滾長流日夜向前無牽掛
『玖』 誰是汾河流水嘩啦啦的原唱
汾河流水嘩啦啦 電影《汾水長流》主題歌 吳雁澤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