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成為編劇
因為編劇和一般作家最大的區別是作家不需要考慮影片製作成本和當今可以採納的拍攝和製作技術,但一個專業編劇是要考慮的,雖然強大的製片公司或者製片人可以用資金彌補,優秀的攝影師和剪輯師可以用鏡頭和切換掩飾,但他們也期望一個可以「拿來主義」的劇本。因此,你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
1. 電視、電影、廣播、漫畫、游戲都需要編劇。
2.成為一名編劇最重要的特質:生活觸覺敏銳。
3. 學編劇可直接報考設有編劇專業的藝術院校,但這是最下策!藝術院校的本科編劇專業畢業生多半不成氣候。刻板的教學令學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大陸的教育永遠以《雷雨》為典範,香港編劇則數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韋家輝的《義不容情》,以兩套截然不同的方式製造一批又一批的寫字工匠。
4. 生活閱歷對一個編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過早。先在生活里浸泡幾年,或先拿個其他專業的大學文憑,再轉編劇專業最劃算。編劇是可以自學成才的,資訊爆炸的年代,看電影看電視就是最好的學習途徑。也可以從寫小說入手,但要注意小說與可改編小說的區別。
5.香港台灣的影視製作已經向大陸轉移,編劇專業是最奇缺的人才。他們最喜歡的是在歐美及港台影視作品中浸泡的新一代很多有成就的編劇和導演放眼大陸尋找接班人,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傳播出去。對有天分的人才,他們並不計較你拿什麼備鍵文憑,最重要有熱誠和有"料" 。
6.教材可以自己學習。但一個故事必須由你自己完成,在對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難無疑是對生活的體驗,而不是自己看書沒人指導。
7.很重要的一點,你的段落(或者叫場景,幕)必須在你的描述下有鏡頭感,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們的最終產品靠讀者自己的想像完成,而電影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個鏡頭。所以對畫面,構圖的美術要求一個專業的編劇是要有所積累的。
8.當然就故事本身,很大仿仔巧的方面還是文學那一套。除了編劇技巧的書以外,還是廣泛閱讀文學作品比較有效,最好還能找到與戚備之對應的影片,去對比對故事的選擇和改編。此處推薦可比較的幾個作品「馬語者」,「冷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教父」。
9.你要想辦法進入那個圈。現實的問題,有很多編劇,但是被改編或應用成電影的還是少數。很多人沒有渠道。
最後推薦幾本相關著作(迅雷上有下載):《作為文學的電影劇本》(美,溫斯頓),《電視與銀幕創作:從創意到簽約》(美,布魯姆),《電影語言》(法,馬爾丹)。
最後衷心祝你成功。
另外,我記得《看電影》雜志以前有個小欄目《21天寫劇本》,比較早了,但是很實用,不妨找找看。
2. 電影剪輯視頻怎麼製作
1.首先,你需要從一些視頻網站或軟體上下載你想要的視頻。比如像愛奇藝、優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然後將你所需的視頻下載後保存在電腦里。
2.愛剪輯,其他的視頻剪輯軟體也可以,這里以愛剪輯為例。打開軟體後,填寫上片名和製作者,然後點擊確定。
3.點開添加視頻。
4.點擊打開視頻後會出現如下界面,輸入你想截取的片段,然後點擊確定配音秀的片段最好不要超過兩分鍾。
5.有些上視頻有水印,如果想去除,點擊疊加素材,去水印,然後點擊添加去水印視頻。
6.然後會出現如下界面,接著就把紅框的范圍拉大,拉到你想去水印的地方,同時你也可以選擇水印的樣式。
7.然後導出視頻,大小就是720×404(16:9),此格式就是配音秀視頻的標准格式。
8.然後再把製作的配音素材傳到自己的抖音視頻裡面就可以了。
3. 影視剪輯書籍推薦
1、剪輯的語法
豆瓣評分:7.2
簡介:這是一本簡明直觀的基礎剪輯教程,涵蓋剪輯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從介紹最基本的鏡頭類別開始,分析怎樣選擇剪輯點和轉場時機,總結出四十六條常用的剪輯原則,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各類剪輯技巧和方法並最終用於實戰。全書圖文並茂、案例豐富,深入淺出地展開每一個剪輯話題,便於翻查、容易上手,是每位電影愛好者、剪輯初學者和從業者的書櫥必備手冊。
譯者為兩位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師:梁麗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師,電影學博士。羅振寧,北京電影學院基礎部外岩改語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此書的精華之處,在於裡面強調的好剪輯6要素,信息、動機、鏡頭構圖、攝影機角度、連貫、聲音,都貫穿了整本書,做到環環相扣。剪輯的時候,要問自己問題(希望觀眾看到什麼,觀眾不能看到什麼,自己希望觀眾看到什麼),調動觀眾的情緒和思維。使觀眾參與到故事,不斷思考,從而對整個影片產生興趣。剪輯並沒有對與錯,所以每次剪輯都要有充足的理由。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書籍是完全可以的。
2、看不見的剪輯
豆瓣評分:7.8
簡介: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電影剪輯世界的幕布,以充滿趣味性的筆觸展示了剪輯這門神秘藝術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輯世家的鮑比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電影剪輯世界的幕布,以充滿趣味性的筆觸展示了剪輯這門神秘藝術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輯世家的鮑比·奧斯廷運用自己浸淫專業領域多年的實踐經驗和諸多世界一流剪輯師的作品為案例,分門別類地闡釋了剪輯師究竟施展了什麼樣的魔法,來使觀眾對電影篤信不疑。
本書有一個既是缺點又是優點的地方,前面各種基礎知識、關鍵名詞和技術史的闡述,雖然佔了目錄四分之三,但在總篇幅上卻只佔了頁數的四分之一而已,簡明扼要的入門課程後,兩百多頁的類型片鏡頭分析才是精華所在。而裡面用做案例的片子,沒有看過,無法領略其中分析的精妙之處,所以,這本書的合適讀法是:找來書中提到的幾部片子,先看一遍,然後看書,看裡面對於相關片斷的分析,然後,找到相關的片斷,看一遍,然後,再看書,對著書一點一點分析。
3、眨眼之沖棗畢間
豆瓣評分:8.1
簡介:本書匯集了著名剪輯師沃爾特·默奇極具創造性的、多層面的思考,可以說這對過去的剪輯觀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戰。默奇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貫穿其間的既有美學上的追求也有實際操作上的考量。他對很多議題提 出了自己的見解,例如剪輯時、做夢時、現實生活中影像的連貫性與非連貫性,判斷好剪輯的標准,眨眼的動作既類似於剪輯時的畫面切換又是出於一種情感暗示,等等。
譯者:夏彤,畢業於北京大學,從事過地震監測、機器翻譯、廣告創意、國際文化交流等多項工作,自加拿大艾米利•卡爾藝術大學(Emily Carr University)電影系畢業後,作品多次參加國際電影節並獲大獎。2007年應邀在中央美術學院電影系任教至今。
4、影視剪輯
豆瓣評分:8.3
簡介:一本說得透徹、看得明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影視剪輯教材。《復旦博學•當代電影學教程:影視剪輯》適用於電影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新聞傳播學專業師生,也適用於相關專業研究者、電影業余愛好者。從內容的與時俱進程度、觀點的獨特性方面,《復旦博學•當代電影學教程:影視剪輯》在眾多同類書中脫穎麗出。
該書論述和講解多以當代電影為例,選擇的是人們所熟悉和了解的影片、隨著技術的進步散芹,過去不常用到的剪輯方法在今天已司空見慣。本書一改過去的教材在技術介紹方面的滯後性,介紹了很多剪輯、方面的新方法、新理論,對於當代電影研究者、工作者來說,顯得尤有意義。第二版主要增加了有關紀錄片剪輯的內容,補充了一些最新影片案例,另外做了文字上的修訂。
5、剪輯聖經:剪輯你的電影和視頻
豆瓣評分:7.4
簡介:本書是國內引進的第一本將剪輯技術和藝術以及工作流相結合的影視教材。作者以好萊塢剪輯師的視界,將膠片和數字剪輯技術娓娓道來,不僅讓讀者了解剪輯的全部流程,還以從業者的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諸多有用的建議和技巧,讓讀者少走彎路,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譯者:黃德宗,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媒體技術與藝術系,碩士。影評人,以筆名魔小肥在雜志、報紙、網路媒體發表影視評論文章五十餘萬字。
全書按照剪輯工作流共分3 個階段,每一階段又分為兩個部分。階段1:建立和組織項目;階段2:剪輯;階段3:完成。該書為讀者提供了各類有用的表格、工作報告和預算表。正文之後附有信息詳盡的工作指引、資源列表與術語表。該書適合影視愛好者、影視行業從業人員、影視專業學生以及所有希望了解剪輯工作奧秘的讀者閱讀。
6、電影語言的語法
豆瓣評分:8.4
簡介:全球暢銷三十餘年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被公認為討論導演、攝影、剪輯等電影影像畫面組織技巧方面最詳密、實用的經典之作。從實踐出發闡明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電影語言,為「用畫面講故事」奠定基礎。近500幅機點陣圖、故事板貫穿全書,幫助讀者一目瞭然地理解電影語言。
譯者:周傳基,資深電影人、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家學會會員。他是著名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的老師、是中國著名的電影教育家。已出版專著《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影片讀解》等。
對我來說真的漲了不少知識,看電影很少會注意到鏡頭這個概念。對於專業的學生,這應該是本好的教材,作者真的是列舉了差不多所有的拍攝情況下的鏡頭安排剪輯技巧。作者一再強調了一點,就是「不能滿足於已論證過的簡單的公式,而是做出巧妙的變化來加以改進」。匠人+想像力=藝術家。「優秀的影片是在案頭產生的,而不是在攝影棚產生的」-希區柯克
7、拉片子——電影電視編劇講義
豆瓣評分:8.3
簡介:學習影視編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拉片子。拉片子就是對每一個鏡頭畫面和每一句台詞進行細致觀摩,全面掌握影片中的情節內容、藝術風格與各種技巧。優秀影視劇作品是學習編劇法的生動教材,它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示範和豐富的創作經驗。本講義採用拉片子的方法,通過十部教學片、一部電視劇,示範拉片子的方法,講授編劇基礎理論和劇本寫作基本技巧,介紹戲劇性電影與敘事性電影的不同結構方法。
很詳細的從各種影片類型講如何拉片子,戲劇性影片,敘事性影片,西方影片,東方影片,電視劇。每一章完完整整的拉幾部經典影片,所以每個細節都體現的很到位,是編劇掌握影片結構,掌握編劇技巧不可少的一本書。這本書比較厲害之處在於,它貫穿著古代戲曲研究方式,是一部中國本土的編劇著作。
4. 有哪些關於電影方面的書籍可以推薦
《世界電影史》第二版。以時間順序從電影出現到現代電影的發展,重點分析了特定年代某些地區或者國家的電影發展背景以及情況。我覺得最棒的是裡面列舉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電影作品,簡直可以當一本工具書來用。而且還有很多珍貴的插圖。無論是電影愛好還是專業需求,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鍵時刻還可以拿來當板磚做防身武器。
5. 一部好電影,關鍵取決於導演還是編劇
現在很多電影電視劇一出爐就被大面積吐槽,都導演沒拍好,編劇怎麼樣,這里我要好好普及一下導演和及編劇的作用。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導演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然後傳播的人,通常是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拍好以後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記住哦,他的作用是搬上熒屏。
一部好的電影關鍵不是取決於導演還是編劇,更多是取決於觀眾,導演拍的是觀眾想看的,編劇寫的是觀眾想看的,最終就是買賣的關系,觀眾不買賬,再好的電影都會被埋沒,所以觀眾才是決定這部電影好壞的人。再來說兩者誰的作用大,兩者對於一部電影都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因為每一部劇都是他們的心血,相信他們兩者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