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村裡有情況是電影還是電視劇

村裡有情況是電影還是電視劇

發布時間:2023-06-27 19:39:36

Ⅰ 何冰演村裡惡霸借村裡的鏟車不還,是電視劇還是電影 叫什麼

何冰霸著村裡鏟車不還是電影《第 一 書 記》
第一書記》是由陳國星執導,楊立新、徐帆、何冰等人主演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 支 部 第 一 書 記沈浩,克服種種困難,帶領小崗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Ⅱ 有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村裡有四兄弟,有個是當村長,有個是村裡的會計,在村裡稱霸,我記不到名字咯

應該是《光榮的憤怒》!主演:吳剛。

劇情:某縣柳鎮的上街村裡有四個無惡不作的兄弟——仗勢欺人的賭徒熊老大、魚肉百姓的村會計熊老二、無法無天的村長熊老三和色膽包天的假冒偽劣軸承廠廠長熊老四。這四大惡人以公謀私、橫行霸道,已成為當地的一股團伙惡勢力,村民們對其所作所為恨之入骨,背地裡稱其為「四人幫」。剛剛走馬上任的村支書葉光榮在了解了真實情況後,表面上雖仍對四兄弟應付自如,實則暗自下決心為百姓除去這四害。

呵呵,實在雲南黑井拍攝的!講方言!

Ⅲ 求一部電影 內容是一個村子有日本人遺留的毒氣彈泄露 後來是 山的 柴火葉可以解那個毒氣

那不是電影,而是連續劇,99年的一級恐懼,又名黑菌
詳細單集劇情可以參考網路

劇情:
1999年,秋。
中國,東北農村,十八里坡村。
農民趙長祿和祁有順在河灘上挖出了一個密封的小盒,他倆以為挖到了寶貝,不敢聲張,又埋在石堆里,晚上悄悄去取出來,打開一看,裡面只是兩個裝著臭水的玻璃瓶子,兩人大失所望,隨手把瓶子扔掉。從此,這個村子的噩運開始了:先是這兩人奇怪而突然地死去,死狀非常恐怖。接著,村裡的豬、雞、鴨也都離奇地死掉,死的人越來越多,然後村裡的情況引起了當地公安局的重視,發現這是一種嚴重疫情……但此時,這個城市正在搞招商,疫情不能對外宣布,而且對村民也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
每個小時都在死人。恐懼情緒已超出了常人所能忍受的極限。死去的人是無辜的,活著的人則更加無辜,他們有權利保全自己的生命。政府和解放軍何嘗不想這樣?可為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們不得不含著淚包圍了十八里坡並實行了嚴密地封閉。短短48小時,每個人的承受力都行將崩潰。防疫站年輕女大夫季香肩負如山的重任,分分秒秒都在尋找和研製能夠消除這種病菌的辦法,自己最終卻沒能走出十八里坡。村支書趙小駒帶領12名黨員在近千名群眾中往來奔走,安撫民心。關鍵時刻表現出的非凡氣概和英雄壯舉令人感到那面黨旗仍是那麼鮮艷和明亮。生與死的關頭是對人性最直接和最真實的考驗,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做出明確選擇,不容你有絲毫地迴避。留下,還是跑出去?活著,還是死去?為我,還是為你、為他?既緊張又沉重的節奏帶著巨大的懸念把故事推向高潮。當塵埃落定,人們驚懼的目光尚未離開那沖天的大火——一抹人道主義的光輝帶著溫暖的色調給全劇塗上了一層極富審美的藝術之光。

Ⅳ 最好的農村題材電影電視有哪些誰主演

改革開放後,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涌現了一大批膽大創業的農民,在創業路上的艱辛和農村誠真的愛情故事。我們的文藝創作者和電視人製作了反映農民生活題材的電視劇又多又精彩,在我看過的電影電視里印象最深的電視劇有1一《鄉村愛情》有趙本山,於月仙等主演。

2一《女人當官》有閆學晶,李菁蒿等主演。

3一《黃土高天》有董勇,王海燕,王偉,嵇波等主演。

4一《當家的女人》有王茜華演。

5一《初婚》有朱銳,林繼東,劉威,林麗雲主演。

6一《平凡的世界》有張弘,伊智玄,田潤生,汪節雲演。

7一《二叔》有於小光,李芯逸,史可,何翯主演。

8一《女人進城》有潘紅艷主演。

9一《阿霞》有宋小寧,張立,范燕華演。

10一《暖春》主演有田成仁,張妍,赧洋,於偉傑等。

這些好看的影視劇及演員在全國觀眾,特別是農民觀眾心中,記憶深刻,影響長遠。

一一一謝謝一一一

1 電視劇:鄉村愛情:

演員:趙本山,王小利,畢暢,小沈陽

唐建軍,於月仙,王小寶,蔡維利,劉小光,賀樹峰。

2 電視劇:劉家媳婦

演員:閆學晶,吳其江,李靜,王紅梅。

3 電視劇:麥香

演員:傅晶,章賀,王偉,沙景昌,趙雅莉。

4 電視劇:雙喜臨門

演員:潘長江,於子玲,肖光奕,張大靜,陳嘉男。

5 電視劇:初心

演員:吳京安,丁柳元,徐永革,宋禹,蘇麗。

6 電視劇:櫻桃紅

主演:趙本山,沈春陽,宋小寶,小沈陽,關婷娜。

7 電影:村戲

主演:李志兵,梁春柱。

8 電影:親愛的

主演: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

9 電影:刻在石墨上的勛章

演員:劉佩琦,鍾萍,姚擴,胡宗元,徐爽。

10 電影:夏天的拉花

演員:倪萍,高露,李忠翰,關曉彤,王茜華。

第一部《知青家庭》

主演:任程偉,李琳,楊梅

《知青家庭》與梁曉聲寫知青題材突出時代傷痕的「重口味」不同,龔國鈞在創作時,著力點放在了「從1976年到2000年,蘇州知青的農村生活、返城生活困惑,家庭婚姻矛盾、創業成功後子女變成富二代卻與家庭越走越遠」等方面。雖然涉及的一些 社會 問題沉重而深刻,可表現手法卻輕松幽默充滿了正能量。因此《知青家庭》被譽為是全國首部反映「知青家庭生活」題材的電視劇。

第二部《鮮花盛開的村莊》

主演:蘇可,李梅可,康曉熙,熊睿玲,李燕生,廖健

《鮮花盛開的村莊》是一部反應 社會 注意新農村的題材的連續劇,講述了川西平原的柳蔭村已經進入了小康生活後的種種趣事。劇中,李梅可飾演的李芙蓉,是村中長相俊美的寡婦,家中沒有丈夫幫襯,她只能默默當起了女漢子,包攬所有家務活的同時,也不忘女人愛美的天性,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

第三部《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主演:劉佩琦,劉蓓,席與立,句號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描寫四川偏僻山村葫蘆壩農民許茂一家的命運遭遇,回顧了合作化以來農村生活的曲折,反映了「文革」後期群眾與「四人幫」的較量。1975年「四屆人大」召開,鄧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各條戰線傳來了整頓的喜訊。原縣委宣傳部長顏少春來到葫蘆壩住在許茂家。許茂是土改積極分子、合作化時的作業組長,但長期「左」的政策使他變得孤僻自私,在集市上他竟壓價買下別人用來付葯錢的食油,再高價售給他人。

第四部《夢想越走越近》

主演:梁愛琪,於曉光,宋佳倫,張洪傑,黃曉娟,劉亞津,於藝璇

在《夢想越走越近》中,於曉光飾演了一個性格直率、有正義感,又受過良好教育的農村青年趙家平。在接拍這部劇之前,於曉光剛剛完成了抗戰大劇《終極使命》的拍攝,原本打算休息調整一下的他推掉了多部戲約,當得知《夢想》是在自己的家鄉丹東取景時,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家鄉。他言語中也流露出對家鄉的真情實感,「能在自己家鄉的山水中拍戲,為家鄉做一點貢獻,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第五部《幸福滿院》

主演:吳軍忱,張洪傑,史可,李大強,何翯,關小平

紹勇苦於自己的夢想無人理解,卻意外得到了初戀情人吳秋玲的支持,事業上的惺惺相惜使兩人遭遇來自各方的誤會。李繼田與吳老二同時鍾情村醫桂蘭,李吳兩家由於家庭農場和 情感 危機演變得勢同水火。農場的壯大一波三折,招弟最終理解了紹勇的堅持,秋玲與招弟哥哥招彬也收獲了他們的幸福。農場豐收使村民受益,年夜裡紹勇宣布按股分紅讓一家人喜氣洋洋。

第六部《櫻桃》

主演:宋小寶,沈春陽,趙本山,小沈陽,趙海燕,紅孩

小沈陽因走上春晚而被億萬觀眾所認可,成為目前國內一線明星。無論是票房還是代言直逼最高價位。而沈春陽自從與小沈陽「解體」,小沈陽單飛以後,沈春陽在二人轉演出方面更是顯得冷靜。更有媒體報道說,夫妻之間由於地位懸殊,沈春陽經常獨自支撐家庭。多次發出微博表示「我一生為了小沈陽,生活和事業的偶像是小沈陽。」

第七部《油菜花香》

主演:顏丹晨 ,印小天,王麗雲,梁天,沈丹萍,范雷

《油菜花香》製作質量佳、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得到了電視劇金牛獎的認可,導演武洪武獲得金牛獎最佳導演獎、顏丹晨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王麗雲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共三項獎 新農村電視藝術節金牛獎代表了老百姓的心聲,展示了新時代魅力新農村的面貌。《油菜花香》的獲如此殊榮,也使得它在網上獲得一片贊譽聲。

第八部《女人的天空》

主演:蔣欣,王凱,黃曉娟,程皓楓

一部以新農村建設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作品《女人的天空》正在熱拍。導演是曾成功執導熱播劇《闖關東》《情系北大荒》的著名導演張新建。與其他農村題材電視劇作品相比,該劇的內容已經從帶領農民致富的傳統農村劇模式中走出來,重點講述農村富了之後如何持續發展。同時,該劇還添加了倡導環保、勵志商戰等 時尚 元素。

當今國產電影粗製濫造,商業化十分嚴重,提到票房都是商業大片,農村題材根本不受重視,提起農村題材,人們就會覺得土,不想看。殊不知,農村題材才是真正的真實感人,能真正的打動人心,體現人情世故,下面喵喵為大家整理了十部農村題材的生活電影,你都看過幾部呢?

1. 秋菊打官司

這部影片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出一口氣,討個說法向村長踢傷丈夫的事情提起復議並訴訟。影片藉助「民告官」的故事,贊頌了農村婦女的自尊、自強、自信以及法治觀念的覺醒,並給觀眾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課,十分具有意義。

2. 光棍兒

這部影片演員用的都是顧家村的演員,講述了四個無所事事的光棍兒為對象,揭示當地光棍兒的生活故事。貌似簡單的故事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時而觸目驚心,影片在網路上播出後就引起熱評,被觀眾稱之為「荒誕又荒涼的現實」。

3. 紅高粱

這部影片以抗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在經歷曲折後經歷一家酒坊。但在抗日戰爭時期,女主角和酒坊伙計因參與抗戰運動而被虐殺。影片塑造了一大批中國老百姓的形象,歌頌了他們敢生敢死,敢愛敢恨的民族精神影片中的各種「紅」表達了陝北人的熱情與豪爽,呈現了中國農民向上的積極狀態,是一部經典的老片子。

4. 白鹿原

這部影片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影片削弱了國共兩黨的沖突,注重表現了這一百年來農村 社會 的生存原則被破壞和動搖的一個過程,是一部經典的農村題材電影,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看過。

5. 活著

這部影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男主人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影片中的個人生活的苦難通過 歷史 的背景下,體現出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和時代的荒謬,張藝謀用諷刺的手法,給觀眾展現了那個時代里的生離死別,風風雨雨的農民家庭。

6. 天狗

7. 一個都不能少

這部影片講述了關於農村、貧困及文盲的問題。影片中所有的演員都是新人,他們以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一個感人的故事。看似很荒誕的劇情,播出後卻改變了女主角的命運,但卻沒有改變一個貧困山區落後的教育面貌,沒有改變 社會 的現實,讓人覺得十分悲涼。

8. 我的父親母親

這部電影以自傳的性質講述了對父母感情的回憶。在那撲面而來的鄉土情懷中,用珍貴的回憶將一個平凡的愛情故事,變得浪漫抒情,張藝謀也在片中表達出了懷舊的情緒,來成就了農村女孩的淳樸與可愛。

9. 孫子從美國來

這部以皮影戲的傳承與保護為生活原型的電影,講述了布魯克夫母在參加藏羚羊活動時將小洋人布魯克交給老楊頭照顧。經過曲折的碰撞與包容以及人性化的關愛,最終老楊頭和布魯克成為老少朋友,是一部包裹著溫暖與幸福的電影。

10. 心迷宮

這部影片改編自發生在河南鄉村的真實故事,講述了在中國的某偏遠山村,因一具莫名出現的屍體而引發的一連串離奇的怪事。影片在看似平凡的鄉村裡構築了暗潮湧動的事件,一個掙扎與善惡人性間的「心迷宮」,變得扣人心弦。

好看的農村題材電影有:

《俊俏媳婦開明婆》、《胖嬸進城》、《砸掉你的牙》、《村官過大年》、《村支書張仁和》、《荔枝紅了》、《果果的秋天》、《柳兒彎彎》、《那山、那人、那狗》、《工錢》、《秋菊》、《一個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舉起手來》、《飛來的女婿》、《山楂樹之戀》等等

我作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我感覺《 不是鬧著玩的》 這部河南方言的電影比較好,不能說這部電影拍攝技術多好,但我覺得農村電影好不好主要是不是接地氣。若說方言電影小眾,也可以,語言生態的差別加上創作限制,使得銀幕中的方言電影少之又少,但另一方面,方言電影以其強烈的區域文化特徵,帶給觀眾的新鮮和刺激卻是巨大的

《不是鬧著玩的》 是由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6月推出的一部喜劇類影片,該片由盧衛國執導,李易祥、曹隨風,楊佳寧等主演。該片根據真實事例改編,主要講述了富裕了的河南農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拍攝成一部電影的故事。以全本的河南方言,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河南人的幽默天賦,90分鍾的影片,觀眾近百次的大笑,絕對稱得上是方言類型的喜劇佳作,也堪稱小成本影片中的「大」作。 另還有第二部《就是鬧著玩的》。

《女人的村莊》

主演:王茜華,閆學晶,黃曉娟,於莉紅,杜肖雄,吳雲飛

故事發生在東北某村,村裡的男人都到城裡打工,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下,賺了大錢的他們衣錦還鄉。村婦女主任王紅艷帶領著全村婦女迎接自己丈夫的到來,可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賺了錢的男人們抖起了威風,原本平靜的生活鬧得雞犬不寧。王紅艷不堪忍受丈夫李大可的氣,決定自力更生,帶領馬玲等婦女進城打工,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進城奮斗的路可謂波折不斷,王紅艷等人卻不畏困難、頑強拼搏…

《暖村》

主演:孫桂田 郝洋 魯園 齊如意 田成仁 於偉傑 許娣

一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裡,活潑善良的女娃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護下,過著雖不富裕但卻快樂的生活。小花娘就快生了,她爹為了多掙些錢去了黑煤窯打工。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小花爹被埋在了坍塌的煤窯里,小花娘也因為急火攻心加上淋雨引起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從此小花和瞎眼多病的奶奶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懂事的小花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支撐著瀕臨解體的家,小花的眼淚和萬般努力,最終沒能留住唯一的親人奶奶,小花從此成了孤…

《女人當官》

主演:閆學晶,李菁菁,王曉曦,

秦衛東

楊桂花的丈夫孫有為在城裡打工,聽到楊掛花競選村主任的消息,極為不支持,決定帶上在城裡打工的男人們回村阻止楊桂花當選。王紅粉聽到消息立刻報告給楊桂花,楊桂花號召村裡的女人們各顯神通,把自家的男人們都給馴服了。選舉時,王胡和胡勝使出渾身解數都沒能阻止楊桂花,楊桂花以高票當選村主任…

首先是電影

1.《紅高粱》

2.《我的父親母親》

3.《最愛》

4.《光棍兒》

5.《哈嘍樹先生》

6.《喜盈門》

7.《男婦女主任》

8.《老井》

9.《光榮的憤怒》

10.《村戲》

電視劇

1.《鄉村愛情》系列

2.《美麗的田野》

3.《插樹嶺》

4.《一村之長》

5.《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6.《劉老根》

7.《馬大帥》

8.《喜耕田的故事》

9.《希望的田野》

10.《暖冬》

推薦一部《遙望南方的童年》是易寒執導,講述了關於留守兒童,當下農村普遍現狀的一部電影

大家好,我是QYD棟棟,很高興在這里認識大家,我也是做影視領域的,希望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學習。剛才我看到這位朋友問農村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有那些,我可以告訴你,有很多的,我看的幾部電影農村題材的就不錯,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吧

第一:《不是鬧著玩的》這就是一部農村的電影它是由盧衛國執導,李易祥、曹隨風,楊佳寧等主演的,主要講的是農村的幾個年輕人為了把農村發生的事情拍成電影,動搖了全村的人,期間也是笑料不斷,精彩無限,當然了,困難也是重重的,最終克服了困難,完成了電影的拍攝,這是一部值得大家看看的喜劇電影

第二:《就是鬧著玩的》這是距《不是鬧著玩的》有一部喜劇電影,由盧衛國執導,李易祥、王彤、於謙、岳雲鵬、曹隨風等人出演。這次新加入了我們都熟悉的於謙老師,和岳雲鵬,主要講的是,《不是鬧著玩的》上映成功後,農村的鄉親們都很高興,就天天給我們的主角送劇本,其中一個農村朋友為了上春晚,排節目著魔了一樣,我們的主角就為了他,在農村搬演一場農村春晚的故事,期間也是笑料百出,大家可以去看看

Ⅳ 有一部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內容是河南話的村裡農民拍電影的故事抗日的,那部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不是鬧著玩的》

《不是鬧著玩的》,電影長90分鍾,是一部純粹的「河南製造」,劇中所有演員都用河南話對白。該片根據真實事例改編,主要講述了富裕了的河南農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拍攝成一部電影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點在於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電影放映員蔡有才(李易祥飾)四處借錢拍攝一部以日本鬼子進村無惡不作為題材的電影,因是第一次拍電影,他在找演員、拍攝過程中鬧出了不少笑話,不僅為拉贊助大力減肥,還「假戲真做」差點釀成火災,影片笑場上百次,「笑果」十足。

Ⅵ 小時候村裡有了第一台電視時全村老小都跑去看,當時放的什麼電視劇

《我們家的第一台電視》

1972年,我的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父親因病退休。我的弟弟因在農村表現優異,僅插隊一年,就在1969年被招工進了地質隊。為了豐富父親的退休生活,我弟弟1975年託人從內蒙古鄧口縣給家裡買了一台32吋黑白舊電視機,波蘭造,這也是我們家屬院第一台電視機。這條消息不脛而走,一到夜晚,我們家的大二居室就被鄰居擠得滿滿盪盪,吳嬸家八個孩子,王嬸家七個孩子…,最少的寶強家也已有了四口人。只有我們老父親享受特殊待配隱遇,他在床上躺著看電視,並負責用旋鈕調節聲音。也曾在室外播映過,但因院落狹小而曲折,不利於父親看電視,還是移到了室內。

這個機子有個毛病,畫面緩慢下移,和映屏不同框。一個完整的畫面,過一會兒就變成了上下兩部分,只見額頭不見下巴。老父親著急了,用雞毛撣子的把敲打電視機的上部,圖象畫面和映屏就同框了。於是老父親就多了項任務,過幾分鍾就把電視機敲打幾下。

那時的電視只有一個頻道,大部分時間沒有節目,一有節目就要圍坐一堆人。有時候播映足球節目,揭鄰的老太太多不感興趣,她們評論說:"這么多人搶一個球,半天還踢不進一個,真沒有意思。"只有我的老父親還看出了些味道,遇到臨門一腳他也把腳擺一下,有一次還把一茶缸水灑了一床。

我記得哪一年演了一部舊版電視劇《敵營十八年》,過去我們看電影從沒見過這種形式,由演員張連文主演,共演了九集。主人公江波以其大智大勇在敵營卧底,為推翻江家王朝蓄積力量。大家看得那個專注,夜來所有的目光都和映屏同時閃爍。以後我們給含兄父親更新了一台大彩電。他說:"電視這玩意兒,還是人多看起來熱鬧,現在電視在普及,也沒了從前的心勁。"後來電視頻道多了,父親夜裡睡不著覺,總是等到這個頻道喊再見,那個頻道喊再見時,才悄悄睡去。

父親看電視至多十年時間,就離開了人間。他要是能夠看到今天的電視業這么發達會是多麼高興。一路走來,我們和父輩比較起來,感到多麼幸運。他們把 健康 和熱血貢獻給了共和國,早早地在長天的遠方安眠。懷念父親,把理想寫在晴空里,寫在電視中。

咸陽人

看到這個話題,就特別能引80年以前,在農村出生人的深深回憶,對於在晚些年出生的人來說,農村的生活條件已經有了改善,電視機就增多了,完全沒有了這樣的印象。 在農村的80年代,也是電視剛剛興起的時代,那個時候還都是黑白電視,現在還記得14英寸的,就是大的電視了,有不少都是12英寸的,村裡面有電視的人家極為少數,那時候電視在農村可真是一個稀罕玩意,特別是對於一些當時的孩子來說,寧可不吃飯晚上都要去看電視。

記得當年村裡面第1家有電視的,那時還是在外面常跑著做生意的一個人,他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台電視,當時就引起了全村人的轟動,很多人跑過去看稀罕,特別是村裡一些上了年歲的人,看到這樣的電視,就會圍著電視四周看上一遍,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盒子竟然會有人出來,有的人還納悶這些人是怎麼出來的,現在想想真的很 搞笑 。 在農大小的時候, 也正是霍元甲剛剛上映的時候,那個時間村子裡已經不止是一台電視了,但是位數也並不多,也是有了第一台電視之後,間隔了一兩年,村裡又相繼增添了兩三台電視 ,每天去看電視的人都要擠滿院子,不管是天冷還是天熱,有電視的人家就會早早的把電視搬到院子里,因為房子裡面是無法容納這么多人去一起觀看的。

那個時候由於信號不好,常常需要一個人在那不斷的轉動著天線,當轉到比較清晰的時候,看電視的人不約而同的喊叫了,好了!好了!那種焦急的情緒生化耽誤了每一個鏡頭。那個年代還經常有停電的現象,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每個村子總有輪流著停電,一旦培老廳停電了,那些等著看電視的孩子,簡直就像是熱鍋里的螞蟻,他們會顯得非常焦躁,於是就會結伴搭幫的跑好幾個村子裡面去看電視。 現在還記得,當年因為村子裡面停電,為了看陳真傳,於是十幾個小孩子結伙就跑到了另外的一個村子裡去看電視,在去往看電視的路上,突然冒出來幾條狗,嚇得我們到處亂跑,我家鄰居的孩子還被狗咬了一口,那個年代也並沒有打破傷風針的這種概念,咬就咬了也無所謂,還是繼續看完了電視才回去。

想起當年跑著看電視的情景,現在還能夠感受到當年的那種心情,那個年代孩子們都是過著簡單的的生活,但是卻玩得非常的開心,現在仍然能夠感覺,那個時候是一種簡單而幸福的日子。 如今再也不用跑著看電視了,家裡面都有了大彩電,但是現在卻基本上沒有了看電視的興趣,手機已經差不多快把電視給替代了,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變化,當年跑著看電視的時代也都留在了一代人的記憶里,說給後人聽感覺就像是在講故事。

85年看八仙過海,差點搭上小命!

二年級收完麥子後的一天傍晚,一大群孩子等在鄰村北頭一家有電視的人家門口,聽說晚上正片開始後就開大門。但是,大家等到月亮高高升起,這家也沒有開門。於是乎,這家人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黃世仁、大地主,被大家小聲罵了個祖宗十八代!

正當大家焦躁無奈之際,忽傳南頭濤妮兒家院子里正放電視。大家急奔南下,晚了是擠不進院子的!

濤妮兒家西臨大路、南對胡同,西牆和南牆皆為高不足一米的籬笆,籬笆門在南。跑得快的,都拐進胡同從大門魚貫而入,我們幾個跑得慢的,落在後面干著急!

在遠處,我邊跑邊看清了院子里黑壓壓的人群和電視畫面,牆西是一片平整地面,周圍有幾個麥秸垛,在明晃晃的月光下,黃色地面像鏡子一樣平整,農村長大的應該知道,一看就是剛收完麥子的打麥場,我當即決定穿過打麥場,跨過籬笆,直接跳進院子搶佔有利地形!心裡還嘲笑跑在前面的一群笨蛋,竟然沒發現這個捷徑!看誰有我快!

正想著,得意著,我已經跑到了打麥場邊上,一步踏上去……撲通!!

天啊!卻原來是生產隊廢棄的養豬圈的大糞坑,積滿了一大池子的雨水,月光下,黃橙橙的泥水平整如鏡!

我一步踏了進去,水漫到了脖子,浮在水面的幾只鴨子驚嚇得嘎嘎亂飛起來。跑在我後面的幾個小同學,緊急剎車,都差點掉進去。岸上離我最近的東子,快速伸手,把我拉了出來!

我全身濕透,很涼,心想應該回家換衣服,而且被這么多人看到掉在水坑裡,太丟人了!但是,回家的念頭一秒不到,我就擠進了院子里,站在濤妮兒家的雞窩上,哆哆嗦嗦地看完了這集《八仙過海》。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想起來了那時候村裡剛剛通電,村裡首富買回來一台黑白電視機大家一起看電視的趣事!

.

我們村裡的首富,當年也是靠手藝吃飯的,憑實力成為村首富的!他的老婆是婦女主任,也是村裡讀書最多的女人,她從來沒有下地干過活,田都包給別人種!首富他有一手修補家用廚具的手藝,那年代誰家的東西壞了都是找他修理!比如燒水壺爛了,炒菜的鍋爛了,煮飯的盆子爛了,都是找他修補!一個燒水壺一個煮飯的鍋,農村人能用二十年,就是不斷的修修補補!在我家裡現在還有一口鍋子我媽說比我年紀還大,現在依然還在用,上面就留下了好幾個修補過的痕跡!

.

他還特意建了一個小小的修理房,在裡面燒火把鐵燒的通紅,然後用一個工具撈出來擠一滴在爛的鍋盆上,再用一個錘子快速的錘打,就把爛的位置給補上了!那時候村裡最常聽見的就是那鐵錘敲敲打打的聲音!我們附近方圓十里只有他一個這樣的手藝人,那時候大家爛了的東西都會找他修補,經常半夜了還能聽到那鐵錘敲打修補的聲音,他是靠手藝成為了村裡的首富!

.

90年我們村裡通電的,剛通上電後不久,他就買回了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在這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買回來大家都去看稀奇,大人小孩都圍著看,就連一向不愛湊熱鬧的我爸都跟著去他家看了一回熱鬧。把他家房間擠得滿滿當當全是人,首富為人很好,不管多少人來看都是笑嘻嘻的!大家都好奇這么個玩意怎麼會說話還會唱歌呢? 只要開關一扭開就會發出聲音,畫面一出來就有人在裡面說話,把大家樂得團團轉!



那時候的電視機還有兩個天線,有時候有些台信號不好,滿是雜音和雪花,就需要用天線去調,左右上下一直調,直到調到一個比較清晰的畫面就固定下來!電視機剛剛買回來那陣,不管電視里放的是什麼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

那時候還小,但是已經有記憶了,我記得是放的封神榜,每天晚上吃過晚飯,碗一放就立刻跑去村首富家,他家的女兒和我同年,我們兩玩的好,她總是給我留一個她身邊的位置給我和她坐一起!

.

後來附近村的人有些也晚上過來看,一間屋子已經坐不下去了,連窗外都站滿了人,首富看到人實在太多了,就拉了一條長的電線,每天晚上6點左右就把電視機搬到屋外來,外面就是一塊很大的空地,站個百來個人沒有問題!

.

那時候電很不穩定,經常沒電,或者是電量不足開不起電視機,只能開一個25瓦的電燈泡,昏黃的燈光下,一大堆人靜靜的坐著等電穩定,有時候等到晚上很晚電都不能穩定看不了,只好嘆氣回家睡覺!

.

記憶很深刻的是封神榜大結局的那天晚上,白天媽媽安排我去地里幹活,給地里的莊稼澆水,需要用桶在水渠里打水提到幾米外的地里去澆,我為了能夠早早的幹完活,拚命的提水奔跑著到來來回回澆水,平時可能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幹完,那天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澆完了!然後趕緊回家洗澡,就跑去了首富家准備看電視!

坐下來之後才發現,一雙手特別痛,手掌上都冒出來了好幾個水泡!

.

那天晚上大家都在祈禱千萬不要停電啊,首富把電視機搬出來,外面已經坐了一堆人了,後來附近村的人都趕了過來,大家都跑來看大結局,連一向不怎麼看電視的媽媽也來了,整個屋外就像放露天電影一樣,小小的一個電視機,擺在正前方,聲音開到最大,離得遠的都聽不到了,大家都自覺的不吵不鬧不說話保持安靜的看!



那是我記憶里一次最多人一起看電視的場面了,後來村裡有些人家裡也開始買電視機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那種電視機擺在屋外一起看的場景了!

.

不得不說封神榜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視劇,在那個年代真的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村裡老老小小的人每天都准時等著開播!那時候人的演技都是真表演,蘇妲己演的狐狸精,不但人漂亮還演出了那股子媚勁兒,以至於從看封神榜開始,罵人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詞了,狐狸精這個詞大概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30年過去了,只有在小時候看過一次,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劇中很多的人物和劇情, 我記得還出了很多關於封神榜的卡片 游戲 ,封神榜的一些玩具,在整個童年裡,封神榜占據了很長時間,直到後來出的【新白娘子傳奇】出來,大家又開始追新白娘子傳奇了!

.

後來隨著外出打工熱潮來襲,村裡的年輕人都開始往外走,到了外面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外面花花世界裡有大大的彩色電視機,有講著異地他鄉方言的節目,而在外漂泊的人,為了生活而忙碌著,已經沒有什麼時間看電視!

.

那些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第一個願望就是給家裡買上一台電視機,讓自己在家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們可以不用再去別人家就可以看電視!

.

再後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村首富第一個去了市裡買房,帶著全家都搬到了市裡居住,從那以後那間曾經熱鬧非凡的房子就空了下來,那屋裡坐滿人窗外站滿人看電視的場景再也沒有了!

.

當年的14寸黑白小電視機早已退出沒有了,現在的人家裡家家戶戶都有液晶電視,安裝網路,想看什麼台都有,想看什麼節目都有,只是大家早已經不在看電視了!現在的我們只有在記憶里還留著曾經大家擠在一起看黑白電視的畫面。

.

記不得是哪一年了。二伯父家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那應該是村裡第一台黑白電視機了。因為他在縣城工作,條件比較好。



那時的電視機,單調的色彩不說。信號還特別差。看一會兒就要移動天線,不然畫面上都是雪花。人們剛開始也是好奇幾天,就不願意看了。可惜,我真的記不清看的什麼了。可能是一個外國的連續劇吧。

曾記得,集鎮的禮堂里買了一台大屏幕黑白電視機。畫面非常清晰。公開賣票。幾乎附近的村民都曾經看過。應該演的是熱劇《霍元甲》。票價大概一兩毛錢。初一初二貴一些。過去的晚了,只能坐在後面,只看見電視屏幕上的人晃來晃去,根本看不清也聽不清他們在表演什麼,只是在唱主題曲的時候才知道本集結束了。即便買了票,喜歡看的就看一會,不斷的有人過來,又不斷的有人離開。好像幾個小時就這樣循環下去了。



大概90年左右,我家買了全村第一台彩色電視機,是「福日」牌的,十四英寸。父親托一個大城市裡的親戚捎回來的。畫質音質特別好。剛買回來的時候幾乎全村的人都來觀看了。正好是夏天吧,天比較長,悶熱,又沒有多少農活。人們唯一的 娛樂 就是看電視了。畢竟,彩色電視的視覺效果絕對比黑白的好太多。人們當然爭先恐後的欣賞節目了。每天,剛近傍晚,一些小孩子就早早的來我家等待著了。



尤其到八點左右電視劇開始的時候,屋裡,院子里都是人。板凳都不夠用呢。更不要說屋子裡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有些人不好意思打擾,就在門口脫掉一隻鞋子坐在上面。邊看邊裹著旱煙,儼然很享受的樣子。父親還定了一些矮矮的長長的木板凳。人特別多的時候還是不夠坐。有些人來的遲了,只好站在窗戶外邊觀看。比唱大戲都熱鬧。

記得那時候看的是《籬笆,女人和狗》,《唐明皇》等等一些比較長的連續集,人們都特別喜歡。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從頭看到尾。記得演《楊乃武與小白菜》時。演到小白菜受酷刑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抹眼淚。那時的電視連續劇大概是從八點演到十點左右吧。除了開頭和結尾曲,中間也不加廣告,看得真過癮呀!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不知演的什麼節目,畫面上很多好吃的東西。鄰居剛剛五六歲的小女孩看的直眼饞。一個勁的吵著要吃。伸著小手。都哭起來了!大家都不住的逗她。她哭的越發厲害了!她的爸爸媽媽怎麼也哄不住。直到看不見那些誘人的畫面,小女孩才慢慢止住了哭鬧。

一直持續到天冷了,人流才慢慢地減少。後來,村子裡陸續增加了好些彩電。人們的興致才降低一些,家裡才不會那樣熱鬧了。



不過,那些擠一屋子人看電視劇的情景,真的讓人懷念呀!濃濃的親情,濃濃的鄉音,濃濃的,淳樸的民風是值得一輩子懷念的!


我們村出了一名當縣委書記的官。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這位縣委書記關懷疼愛鄉親鄰家,政策傾斜走後門分給我們大隊一台電視機指標。那時,買電視是要有分配指標的。

那是一台19寸黑白北京造的金星牌電視,當時村民一見,別提多高興了。

為了讓全隊村民都能看到電視節目,大隊幹部在村什字那五六尺高的土崖上平整了一塊,底下鋪上磚,專門用來置放電視。下邊平出一個大場地,專門讓觀眾坐或站著看。也就是一個露天電視院吧。還安排住在什字近跟前的一位原來青海剿匪時在部隊當過話務員的復員軍人專職經管電視,封官「電視長」。

每到晚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結束一天的勞動後,便急忙跑到什字去看電視。

有時大家跑去了,電視長的家務活還沒幹完,那些心急的便急忙搭手幫助,以便早幹完早看電視。



說起來好笑,那時電視信號不穩定,熒屏上常出現黑屏、雪花點和幾條閃灼的線,記得大家打趣,用影視名稱謂這些現象。

把黑屏叫《今天我休息》,雪花點叫《看不見的戰線》,把閃灼的橫線叫《永不消失的電波》。

最令人著急惋惜的是正看到緊張處倏忽之間沒信號了,急得頓足跺腳抓耳撓腮的,不停吶喊電視長「快點快點!」

記得那時的香港武打片《霍元甲》太吸引人的,一看時間快要到了,地里幹活的男女社員馬上催促隊長收工,犁地的也早早卸了犁,做好看的准備。有的人,地里回家遲了,顧不得吃晚飯,手裡拿著蒸饃邊吃邊連顛帶跑,生怕錯過某一集。



最令人失望生氣的是天下雨或停電,碰上這天氣和茬口,那懊惱呀真的太大太大,大家不時罵天罵供電站。

有時乾脆不離開,等候電來,那場景真像當年一些沒錢買票的窮人,在影劇院門口等著等著,等看那把門人走後的「解放戲影」。影劇院,影劇快結束時,看門的人便撤離了。

畢竟這時看電視,不比以前看戲看電影,跑十多里路不說,還要花錢買票。

雪天是不怕的,會有熱心觀眾給電視機和電視長打傘。那時下大雪,你不用管,露天電視場和置放電視機的檯子是會有熱心觀眾主動自動打掃的。有的,自家院子的積雪還沒有清理拉倒,便先把電視場周圍的雪清理拉倒了。

記得看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時是伏天,電視劇上演的時間早點,一般這個季節,人等天熱氣消減一點時才下地,天黑實才完來,可這時不行了,那些看不到「再見」出現不散場的電視迷,老早下地幹活,不怕天熱暑酷,目的是提前提早幹完農活,以便不耽誤看電視。



後來,慢慢村裡的人結濟轉好了,好多人家裡買了電視,於是大家再不去什字了,畢竟坐在自家或鄰家的熱炕上看電視舒服多了。

我記得小時候村裡有了一台電視機,那是我村的一個在部隊任營級軍官,通過關系搞到的,聽說費了好大勁。

人們聽說後,一到晚上便拿著凳子不約而同地趕往他家去佔位子;唯恐遲了連站的地兒也沒有了。

那年好像十來歲吧,記得看的第一個電視是美國片《加里森敢死隊》。

你沒有見那場面,那才叫人挨人、人擠人,真正的水泄不通啊。

屋裡太小,沒辦法只好把電視挪到院里,把正屋的方桌抬出來,電視放上面;這樣才勉強都能看上『看眼』。

我人小就鑽過大人的縫隙,擠到最前面,只到電視上出現了雪花,最後才戀戀不舍地回家睡覺。

最早放的國產電視劇好像是《敵營十八年》,港劇是《霍元甲》……

以後電視慢慢地就普及了,也就沒啥當初的新鮮感了。

好像是八二年還是八三年吧,我爸托一個在五交化公司公司上班的熟人,買了一台十四寸黃河牌黑白電視機,當時也是村子裡第一台電視機。每天下午村裡小孩子都端上凳子,早早坐在我家院子里佔地方,等到天快黑的時候大人們陸陸續續都來了,我爸就把吃飯的大桌子放在堂門口,然後把電視機抱出來放在上面。記得那時候只有一個頻道,屋檐下還用竹竿做了天線,有時候信號不好需要不停的去轉動天線。因為只有一個台,想看後面的電視劇就得有點耐心,先要看中央台的新聞聯播,接下來是省台的新聞聯播,最後還有地方台的新聞 節目。記憶中看的第一部外國電視連續劇是日本的《血凝》,第一部武打片是《霍元甲》,第一部港台劇是《萬水千山總是情》,第一部剿匪片是《烏龍山剿匪記》。每一部都看的有始有終,每一部都津津樂道,記憶最深的是每一部電視劇的插曲,音樂一響大家都會唱,一天勞作之後最開心最放鬆的事情,就是能夠看上電視。不像現在,五六十寸的大彩電放在客廳還嫌小,幾十上百個頻道不停的換還找不到喜歡的電視劇,節目越來越精彩,生活卻越來越乏味。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看電視的樂趣。

當時放的電視劇《霍元甲》、《新白娘子傳奇》、《天仙配》、《紅樓夢》、《西遊記》、《粱山伯與祝英台》等等,還有很多的電視劇都非常喜歡看!

我們單位第一台九英寸黑白電視機是看九大召開的新聞。

我姐姐家買了第一台十八英寸彩電時正好播放徐少華演唐僧的西遊記開頭幾集和靳羽西拍的世界各地的記錄片。

我家八六年買的第一台十四英寸彩電是鎮供銷社首次換到的二台彩電之一,售價998元。當時的連續劇是南美智利的《卞卡》。

Ⅶ 有沒有超級苦情農村電視劇或者電影,越看越想哭的,農村的哦

1、《盲山》

《盲山》是由Studio Canal公司於2007年11月23日在中國大陸發行的一部劇情片,由李楊執導,黃璐、楊幼安、賀運樂主演。

該片講述一名女大學生被人販子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才被解救出盲山的故事。

該片通過一位普通山村婦女對自身命運價值與情感的寄託與追求,揭示出若要徹底改變落後的生存狀態便需要人們從愚昧和貧瘠中徹底覺悟。

閱讀全文

與村裡有情況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門電影2020最新電影電視劇自在電影網 瀏覽:922
大電影大電影倒霉熊 瀏覽:58
國產福利小電影qq群2017 瀏覽:688
電影魔幻國外 瀏覽:690
超級巨蟒龍電影美國片 瀏覽:768
邀請我們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879
新加坡上映電影有哪些 瀏覽:288
美國倫理電影排行 瀏覽:817
電影為啥比電視清楚呢 瀏覽:394
電影網推薦哪個網站好 瀏覽:693
喬杉主演電影里的插曲 瀏覽:50
上海大學電影電視學校怎麼樣 瀏覽:722
電影清朝十大酷刑視頻 瀏覽:403
大鵬艾倫新電影 瀏覽:100
1313電影網苦瓜201 瀏覽:535
電腦顯示器畫面像老式電影 瀏覽:842
綸電影日本 瀏覽:908
俄羅斯電影神曲叫什麼 瀏覽:193
邯鄲哪個縣拍過電影 瀏覽:234
破繭威龍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