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學堯的工作經歷
1945 年東北光復後,國民黨反動派同日偽殘余分子勾結,妄圖破壞「滿映」,愛國職工在中共長春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護廠斗爭,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劉學堯積極參加了護廠斗爭,並被選為東影的美術科科長。當時,電影廠無法進行攝制影片活動,便組織演出了魯迅的《阿Q正傳》、巴金的《家》、曹禺的《原野》等話劇,他擔任了舞台美術工作。不久,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國內戰,長春形勢惡化,「東影」遷到黑龍江省興山市。由於父母年邁,無人照顧,加上他對共產黨只是有個蒙矓的認識,便沒有去興山,而到哈爾濱市的一家紡織廠擔任紡毛技師。後來,他對革命逐步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於是,在1948 年,他又趕到興山,重新回到東影。
❷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是因何去世的
劉學堯大師過世不是因為生病。也不是因為其他事情意外過世,而是正常的過世,根據長影集團發布的消息來看,說是劉學堯大師8月31日逝世,享年99歲,因此我們從說的這番話摳字眼也能知道,因為其他情況過世是不能用享年這個詞的,只有正常過世才會用。
1922年,劉學堯出生於哈爾濱市,18歲進入專科學校美術系學習,19歲擔任學校美術課的美術助理,可以說是年少有為,之後他又在東北電影公司做美術師。1946年,劉學堯入職長春電影製片廠擔任美術師,東北電影製片廠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只不過東北電影製片廠是經過一系列變動之後才成為了長春電影製片廠。
劉學堯大師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處女作就是《橋》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切都還不發達,劇組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很多,比如環境問題,還有布景問題,都是影響拍攝的重要因素,身為劇組美術師的劉學堯,用自己過人的天賦幫助劇組,順利拍攝完成。
老一輩的藝術家和現在的藝術家比我覺得還是老一輩厲害多了,並不是說在專業水平上老一輩的就一定比現在的強,只不過論藝術的操守那以前的老藝術家確實是強的太多了,只有這樣做出的電影才是一部藝術品。
作為一個老一輩藝術家,無愧於金雞獎授予的終生成就獎的稱號。劉老的過世是電影界的損失,但是生老病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❸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是什麼時候去世的
2020年8月31日晚,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
1922年,劉學堯出生於哈爾濱市,18歲進入專科學校美術系學習,19歲擔任學校美術課的美術助理,可以說是年少有為,之後他又在東北電影公司做美術師。1946年,劉學堯入職東北電影製片廠擔任美術師,東北電影製片廠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
劉學堯一生辛勤工作,留下了很多電影,比如《白衣戰士》、《衛國保家》、《劉胡蘭》、《黨的女兒》、《竇娥冤》、《黃河飛渡》等等,他質朴真實的美術風格為人津津樂道。2013年,第29屆金雞獎授予他終身成就獎的榮譽。
(3)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擴展閱讀
劉學堯的美術設計風格: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劉學堯逐漸形成了質朴、自然、環境特色鮮明、真實感強的特點和美術設計風格。1955年的影片《神秘的旅伴》,是他在藝術創作上走向成熟的標志,他在長白山地區四道溝高度還原了雲南邊境和密林小路場景,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
1956年,他在丹東和長春設計加工了《上甘嶺》的外景,獲得了與在朝鮮前線拍攝相同的藝術效果,大大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
❹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曾獲得過哪些獎項
享年99歲的劉學堯老師於2020年8月31日晚間逝世,在2013年第29屆金雞獎中曾授予劉學堯老師終身成就獎。
他們都是電影界珍貴卻又無法挽回的財富,希望他們一路走好!
❺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曾擔任過哪些電影作品的美術師
劉學堯是長故事片《橋》的美術設計師,1949年這部《橋》被譽為“開創了新中國電影美術設計之先河"。以下介紹以下劉學堯的主要作品。
1988年,66歲的劉學堯負責電影《飄忽的影子》美術製作設計,這也是他最後一部主要作品。2020年8月31日,被譽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的劉學堯去世,享年99歲。
❻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去世了
是的,據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方微博消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於2020年8月31日晚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據悉,劉學堯的告別儀式將於9月2日上午9時在長春息園B108舉行。
劉學堯原籍山東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8年擔任東影(長影前身)美術師,參加了人民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橋》的美術工作,在沒有特技攝像的情況下,採用「透視」和「縮尺」手法,在攝影棚內完成了「大部隊過江」、「工人搶修橋梁的高空作業」兩場重頭戲的拍攝。
(6)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擴展閱讀
劉學堯的參與作品:
從影生涯中,劉學堯留下了《白衣戰士》《劉胡蘭》《葡萄熟了的時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嶺》《黨的女兒》《邊寨烽火》《小姑賢》《竇娥冤》《牆頭馬上》等40多部經典的影視劇、戲曲片。
如今,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三樓的長影經典影片美術氣氛圖展區,還能看到由他親手繪制的《邊寨烽火》《上甘嶺》《黨的女兒》《劉胡蘭》等影片的美術氣氛圖。
❼ 劉學堯的介紹
長春電影製片廠美術師。哈爾濱人,1922年2月出生於哈爾濱市。1940年進入長春市的偽滿映電影專科學校美術系學習。自1941年起先後擔任滿映美術課美術助理、設計師、東北電影公司美術師。1946年進入興山電影製片廠(長影前身)擔任美術師。他曾擔任過第一部長故事片《橋》的美術設計,後又擔任《上甘嶺》、《邊寨烽火》、《竇娥冤》、《火焰山》、《直奉大戰》和《少帥春秋》、《長夜春曉》等三十多部影視劇的美術設計。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2013年09月28日在《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得終身成就獎。
❽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去世,享年幾歲
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於2020年8月31日晚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據悉,劉學堯原籍山東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8年擔任東影(長影前身)美術師,參加了人民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橋》的美術工作。
在沒有特技攝像的情況下,採用「透視」和「縮尺」手法,在攝影棚內完成了「大部隊過江」「工人搶修橋梁的高空作業」兩場重頭戲的拍攝。
代表作還包括《白衣戰士》《劉胡蘭》《葡萄熟了的時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嶺》《黨的女兒》《邊寨烽火》《小姑賢》《竇娥冤》《牆頭馬上》等40多部影視劇、戲曲片。
(8)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1922年生於哈爾濱市。小學讀書時,最喜愛圖畫課,又由於他是獨生子,母親不準他到戶外同其他孩子玩耍,因此繪畫便成了他少年時代唯一的樂趣。
中學時代,美術老師高仰山非常器重和喜愛他,經常借給他一些美術書籍,輔導他練習作畫,假日里還常帶著他到風景秀麗的松花江畔或公園去寫生,這不僅增加了他對繪畫的興趣,而且為他奠定了良好的美術基礎。
當他中學畢業後,正好他父親到一家電影院當廚師,他便經常溜進去看電影。這個電影院有個電影廣告畫師,每次上映新片時,就要畫出一批廣告畫進行宣傳。這些廣告畫深深吸引了他,他常常蹲在那裡看這位畫師作畫,一看就是半天,心裡充滿了對畫師工作的羨慕。
後來,碰上滿洲映畫協會招收學員,他滿懷希望地報名投考,被錄取了。經過一年的學習,1941年,他在「滿映」當了美術助理。
1943年,他開始獨立擔任美術設計工作。
1948年,他又趕到興山,重新回到東影。
❾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的簡介是怎麼樣的
劉學堯(1922年2月28日-2020年8月31日),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長春電影製片廠美術師。
1922年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0年進入長春市的偽滿映電影專科學校美術系學習。自1941年起先後擔任滿映美術課美術助理、設計師、東北電影公司美術師。1946年進入興山電影製片廠(長影前身)擔任美術師。
他曾擔任過第一部長故事片《橋》的美術設計,後又擔任《上甘嶺》、《邊寨烽火》、《竇娥冤》、《火焰山》、《直奉大戰》和《少帥春秋》、《長夜春曉》等三十多部影視劇的美術設計。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2013年09月28日在《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得終身成就獎。
(9)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擴展閱讀
劉學堯的藝術風格
從1957年開始,他又先後完成了《邊寨烽火》、《黨的女兒》、《錫城的故事》、《黃河飛渡》、《竇娥冤》、《烽火列車》、《牆頭馬上》、《景頗姑娘》、《平原游擊隊》、《風雲島》、《闖王旗》、《大渡河》、《白奶奶醉酒》等影片的美術設計工作,逐漸形成了質朴、自然、環境特色鮮明、真實感強的特點和風格。
他善於同各種藝術風格的導演合作。他同水華、林農、王家乙、馬白魯、朱文順、劉國權、張辛實等許多導演都合作過,其中同林農合作的次數最多。在每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不但盡力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且還能較好地體現導演的意圖,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❿ 劉學堯去世原因是什麼
劉學堯大師過世不是因為生病。也不是因為其他事情意外過世,而是正常的過世,根據長影集團發布的消息來看,說是劉學堯大師8月31日逝世,享年99歲,因此我們從說的這番話摳字眼也能知道,因為其他情況過世是不能用享年這個詞的,只有正常過世才會用。
劉學堯大師這一生都貢獻給了電影事業,而且給我國的電影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學堯大師是哈爾濱人,1922年出生的他在年輕的時候在藝術這一塊展現了絕佳天賦,18歲學習美術,僅僅過了一年後就成為了老師的助理,這種天賦怎麼能不強呢,憑借著過人的天賦畢業之後的劉學堯大師也順利的進入了東北電影公司,隨後又做了東北電影製片廠的美術師,在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東北電影製片廠和東北電影公司是兩家公司,
1922年,劉學堯出生於哈爾濱市,18歲進入專科學校美術系學習,19歲擔任學校美術課的美術助理,可以說是年少有為,之後他又在東北電影公司做美術師。1946年,劉學堯入職長春電影製片廠擔任美術師,東北電影製片廠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只不過東北電影製片廠是經過一系列變動之後才成為了長春電影製片廠。
劉學堯大師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處女作就是《橋》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切都還不發達,劇組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很多,比如環境問題,還有布景問題,都是影響拍攝的重要因素,身為劇組美術師的劉學堯,用自己過人的天賦幫助劇組,順利拍攝完成。
老一輩的藝術家和現在的藝術家比我覺得還是老一輩厲害多了,並不是說在專業水平上老一輩的就一定比現在的強,只不過論藝術的操守那以前的老藝術家確實是強的太多了,只有這樣做出的電影才是一部藝術品。
作為一個老一輩藝術家,無愧於金雞獎授予的終生成就獎的稱號。劉老的過世是電影界的損失,但是生老病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