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人影視排名第一的是什麼
看你要找什麼了,
美劇是「老友記」
電影是「諜影重重三部曲『
公開課是「斯坦福大學開放課程: 編程方法」
在人人首頁你可以搜索到的
㈡ 中國電影還有幾個板,能成為影視第一股嗎
1、北京電影學院:,在影視業內的影響非常大,在影視人材培養方面一直是國內的領先者,和影視圈的聯系緊密,學生實踐的機會多,外界認可度也很高。 畢業生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明星演員外,遍布影視屆各個行當。在高端技術方面(錄音、攝影、動畫等),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可以說獨占鰲頭。在一個劇組里,你可能遇不到中戲的畢業生,但很難遇不到北電的畢業生,經常能受到師兄師姐照顧。 (特別說明一下:北京電影學院簡稱北電,不是北影,北影一般指北京電影製片廠,雖然一牆之隔,但完全是兩個單位) :文學系、管理系、攝影系、系、錄音系
2、中央戲劇學院:,相對北京電影學院,這個學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質,文化味道濃重。唯一在影視界影響力能與電影學院媲美的學院,畢業生成績斐然,但相比電影學院,中戲更加陽春白雪,和社會聯系少了點。中戲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學校地處北京市中心,能夠更好的感受北京的文化韻味。中戲表演系應該是國內最好的。相對電影學院,中戲更適合潛心戲劇藝術的學生。 :表演系,文學系,系(戲劇),舞美
3、上海戲劇學院:因為上戲學校在上海,而業的產業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戲在業內影響不大,甚至有點默默無聞,主要培養了一些演員,說來奇怪,上戲系的學生都特會演戲。其實,上戲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的,老師水平也高,如果學校在北京,成績肯定不止現在這樣。 :表演系,系,文學系 4、中國傳媒大學:還是叫北廣順嘴,其實中傳不屬於藝術院校,和北京外語學院一樣,屬於語言類大學,影視類教學還不是很專業,大部分畢業生也是在電視台工作。中傳對國內的電視傳媒的貢獻最大,從CCTV到地方台,大部分中堅力量都是中傳的畢業生。中傳的影視類考試專業課比較簡單,通過也容易,但文化課相對較高,適合文化課好(一本線左右),專業課准備不多的考生。 :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廣播電視文學
5、中國戲曲學院: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調的藝術院校了,校址也偏僻(我高考時都不知道這個學校的存在,小城市的孩子啊)。國戲歷史還是很長的,是戲曲界的最高學府吧。很多考生對「戲曲」有點抵觸,其實國戲也有影視類的課程,不過因為影視類專業開設比較晚,目前還看不出前景怎麼樣。學校不出名也有好處,考試競爭小,不過最近這兩年知道國戲的人越來越多了,競爭變大了,不過和電影學院、中戲比起來,還是好考點。 :文學系
6、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是個綜合類藝術大學,美術音樂院系都有一定影響。影視學院的專業也比較全,學校的級別也很高,影視教育方面,南藝還沒出什麼值得說的成績,但近幾年學校好像挺重視的,在全國都設有考點。南藝的專業考試競爭也不大,去試試也許是個機會。
7、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這是一家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有一點民辦性質,這個學校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辦了幾年了,教學經驗有些積累,教師一般都是中戲北電的畢業生,熟悉這個行業。也重視學生素質,招生時不會為了賺錢而盲目擴招,每年招生都不多,教學質量還是有保證的。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里,我目前只這一個。
8、浙江廣播學院:前幾年從專科升到了本科,和中國傳媒大學的教學設置差不多,相當於低一檔的中傳,在南方的電視台里還有一定影響。在播音主持方面還是不錯的,比中傳好考不少,尤其是文化課。
9、北京師范大學:北師大的影視專業開設時間不長,但因為地域優勢,經常和中戲北電進行一些學術合作,進步還是很快的。北師大畢竟是歷史悠久的名校,背後資源豐富,將來的發展潛力很大。(不過這邊學影視學生好像都在珠海分校,考個北師大,在珠海上學,有點不地道)
10、算了半天,本來想湊10個,但實在沒合適的了,先空缺吧,希望有迎頭趕上的優秀影視院校,給喜歡影視藝術的考生更多的選擇。
㈢ 中國電影第一票房是什麼
摘要 截止至2021年4月,中國電影票房第一名是《戰狼2》。
㈣ 萬達影視第一部投資電影作品上映年份
昨天,2010年第一大片《阿凡達》上映,上午10:00本報徵集的20名觀眾,也在南坪萬達影城免費觀看了3D版的《阿凡達》,觀影結束後,所有觀眾一致贊嘆。到前天,《阿凡達》全球票房達到10.18億美元。此次在中國上映,票價也創了紀錄:目前重慶3D版的最高票價為萬達影院的100元,最低也在60到70元。不過細算之後發現,本片其實值回票價。
特效:
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
《阿凡達》的3D特效,被認為是開創了電影技術的新紀元。事實上,這部完全用數字攝影機拍攝成的影片,立體效果確實比以前的3D電影好很多。尤其是影片最後長達20分鍾的人類與納美人大戰,打得天昏地暗,既有戰爭大場面也有個人械鬥,再配以雄渾磅礴的音樂,讓觀眾看得血脈賁張,彷彿置身其中。
除了3D特效外,《阿凡達》的其他電腦特技也非常棒,比如片中高達3米、藍皮膚的阿凡達和納美人雖然是電腦製作出來的,但面部表情完全跟真人一樣逼真。事實上,這些都是先由真人表演,演員的面部表情被電腦悉數捕捉,再由另一套程序轉變成電影中出現的栩栩如生、逼真度極高的外星生物。為了等待電腦技術的成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了14年。所以昨天的觀影結束後,觀眾都覺得阿凡達和那些納美人完全不像電腦人物,簡直就是真人。
沖著迄今為止最高水平的電腦特效和3D效果,這塊至少值30元。
劇情:
一場反拆遷的戰斗
《阿凡達》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為了搶奪潘多拉星球的稀有礦藏而進行「阿凡達計劃」,讓變種人「阿凡達」潛伏到潘多拉土著納美人中當卧底,以便強行佔領納美人的領地。誰知阿凡達在與納美人的交往中,學到了技能,收獲了愛情,也愛上了這個美麗的星球。當人類決定強占納美人家園時,阿凡達挺身而出,帶領納美人絕地反擊。
這樣的劇情算不上新穎,但故事講得還算圓滿,且有一定的吸引力,保守算來,這塊值10元不成問題。
容量:
160分鍾
普通電影的片長一般是90分鍾,而《阿凡達》的長度是160分鍾,幾乎是普通影片的兩倍,所以從容量上講,也完全值回票價。不過不用擔心,雖然長達近3小時,但觀影時完全不會覺得冗長,只會感覺意猶未盡。
導演創意:
想像出了一個星球
「好像做了個夢,現在又回到地球了。」昨天的觀影結束後,很多觀眾遺憾地發出這樣的感慨,也不得不為導演極度豐富的想像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詹姆斯·卡梅隆一直都走在科幻和特效的前沿,《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系列、《異形》、《真實的謊言》……而這次,卡梅隆走得更遠,他甚至想像出了一個星球:潘多拉星球。而且,還為這個星球設計出了完整的生態:納美人、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如仙境般的瀑布山林,甚至還為這個星球創造了一種專門的語言,這種語言是卡梅隆請南加州大學的一位教授花費4年的時間研究出來的,而且,這種語言完全符合卡梅隆之前提出的要求——「有韻律感、流暢、富於感染力」。
這樣一個星球太美了,卡梅隆窮14年之力設計的創意,怎麼也值30元。
影院效果:
3D是最好選擇
電影分很多種,有些可以在家裡看,而有的必須到電影院看,《阿凡達》明顯屬於後者。因為家裡的屏幕完全無法展現《阿凡達》的畫面之美,即使專業的家庭影院設備也無法達到《阿凡達》的音響要求。而如果要去電影院看,最佳效果肯定是3D版,而且還要3D加IMAX巨幕,如果看普通的2D版(即平時看的普通電影),那就等於放棄了1億美元的效果(成本3億美元)。
目前重慶的多家星級影院都提供了優秀的3D音效環境,這塊也能值15元。記者 康延芳
三大看點
1、3000個特效鏡頭
眾多影評人認為特效在這部電影里被運用到了極致。
2、20分鍾激戰
卡梅隆接受采訪時很自豪地說,「片尾20分鍾的戰斗戲凝聚了我一生的精華。」
3、讓人窒息的美景
觀影提醒
1、「頭暈」問題
是3D暈眩症。有此症者屬小眾,大部分人都不會暈。
2、近視者最好戴隱形
因為要戴3D眼鏡,所以近視者最好不要帶框架眼鏡,而是選擇隱形。
3、座位選在中間靠前。
主要影院
3D票價(正價)
保利70
橫店70
萬達90、100
環藝65
UME 70、85
中影80
評論
●影片中有無數美得令人難以忘記的畫面。最後的那場戰斗絕對值回高昂票價。
——《獨立報》
●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3D電影。若干年以後,人們仍然能回憶起《阿凡達》是如何改變了人們的觀影習慣。——《太陽報》
●謝天謝地,好萊塢至少還有一個人知道如何明智地使用2.5億或者3億美元。
——《芝加哥太陽報》
●美國電影協會近日評出了2009年度美國影視娛樂界「重要事件」,《阿凡達》的上映排名第一,上榜理由是影片大量採用3D技術給電影業帶來革命性影響。
——新華網
●《2012》的導演看了《阿凡達》只有磕頭。
——香港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總裁江志強
●這是我們中國電影人要集體目睹的,集體服氣的一次完敗。——導演陸川
㈤ 世上第一部電影是哪部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㈥ 成龍拍的第一個電影是什麼
成龍拍的第一部電影是《大小黃天霸》。
在此之後,成龍也拍了很多電影,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每一部電影的質量都很高。
成龍一生拍演過多部影視作品,他一生以電影為主一共拍攝了94部電影,他出演的每部電影可以說都是經典作品,在娛樂圈中擺弄拳腳的他已經忙活了大半輩子,能堅持到現在很是不容易,而且他拍演的作品大多是以動作和喜劇電影為主,為大家演繹不同的故事,部部都是成龍大哥的得意之作。
㈦ 國內外第一部影視電影和第一首影視音樂分別是什麼
影視電影
國內的:《定軍山》
世界的:《工廠大門》 還有一種比較小眾的說法是英國Louis Le Prince的《Roundhay Garden Scene》1888年 只有短短2秒鍾
影視音樂
國內的: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野草閑花》影片插曲《尋兄詞》又名《萬里尋兄詞》;也有一種說法是影片《良心復活》的插曲《乳娘曲》。
世界的: 額 這個嘛 一定是最早有配音樂的無聲電影里的音樂 但是具體就不得而知了 很有可能沒有為影片專門作曲而是選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曲肖邦門德爾松什麼的 我推測……
㈧ 世界十大電影排行榜,排名第一位的一直是個神話,它到底是什麼
電影自開始到現在經歷多年,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從2D到3D,太多的優秀演員讓我們印象深刻,太多的經典作品讓人感動至深,那些熒幕經典多年過去依舊無法超越。世界影史上曾留下太多的經典作品,排在前十的我覺得分別為《肖申克的救贖》、《霸王別姬》、《美麗人生》、《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沉默的羔羊》、《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釜山行》、《綠里奇跡》以及《後天》等。而排在第一的我覺得是當之無愧的《肖申克的救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神話,它在影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三、《美麗人生》。這部劇主要是圍繞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殘忍和踐踏,也弘揚了父愛和對孩子天真的守護,催人淚下。整部電影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且半段是非常輕松活潑,明快開心的男主人公非常的幽默風趣,他從追女主任到跟他結婚都是非常滑稽無厘頭的,後半段就是身為猶太人的他被抓去,深愛丈夫原本為貴族的妻子也跟著去做苦工了,在營房裡面他們瘦骨如柴,每天做不完的臟活累活,而父親為了不讓孩子懼怕而且保留孩子的童真便想方設法哄孩子這是他們玩的游戲,如果勝利將會得到坦克。最終解放了,德國軍撤了,孩子坐著坦克看到路邊的媽媽,高興地說“我們贏了”,然而爸爸卻死在了納粹的槍下。
㈨ 電影的中國電影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電影——1922年由張石川導演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是現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制,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開創電影奇跡的影片《破艙》,是完全一個人攝制的、零成本、即興創作(先拍攝後寫劇本)的電影長片,2013年楊誠俊導演電影。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是20世紀30年代由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譯製片是《團的兒子》,原譯名《小英雄》,楊范、陳涓翻譯,周彥譯制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1950年譯制。
我國與外國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朗斯公司合攝的《風箏》,導演王家乙、羅歇·比果。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6年拍的《祝福》(魯迅著,夏衍改編,桑弧導演),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傳》,編劇李准,導演沈浮,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銀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術師的奇遇》,編劇:王煉、陳恭敏、桑弧,導演桑弧,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編劇:徐進、桑弧,導演桑弧、黃沙,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8至12歲的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雲官、王煉編劇,謝晉導演。
中國第一部現代音樂故事片《震撼》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北京法宣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共同打造而成。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采夫開設了哈爾濱第一家電影院。原址就在道里區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處,這也就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籍俄裔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asky)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海外預售最高動畫片------《龍之谷·破曉奇兵》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第一名:《美人魚》,打破了《捉妖記》2015年創造的24.38億票房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的國產片新科狀元。
㈩ 新上映的電影
新上映的電影:
1、《第一爐香》
《007:無暇赴死》是《007》系列電影的第25部,由米高梅電影公司、環球影業等聯合出品,由凱瑞·福永執導,丹尼爾·克雷格、拉爾夫·費因斯、娜奧米·哈里斯、蕾雅·賽杜、本·衛肖等主演的冒險動作片。
該片講述了隱退的邦德在牙買加過著平靜的生活,直到他的中情局舊友前來尋求幫助,短暫的平靜就此告一段落。他們試圖營救一名被綁架科學家,但這個任務不僅危險度遠超預期,更是將邦德帶上了追蹤配備危險新科技的神秘反派之旅故事。
該片於2021年10月8日在美國上映,2021年10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