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學友電影全部電影有哪些
1、《猛鬼差館》1987年
該片劇本是劉鎮偉與王家衛兩個人一個晚上寫出來的。張學友飾演警局裡的一名不相信鬼神的小警員。現代時裝警察打僵屍,這個概念十分新鮮,並結合了驚悚、喜劇元素,張學友的喜劇天賦已初露崢嶸。
2、《旺角卡門》1988年
這是大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張學友在該片中大改戲路,實現了突破,飾演一個不學無術,並總是給大哥「劉德華」添麻煩的「爛仔」小弟。張學友憑借本片表現,首次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3、《喋血街頭》1990年
這是吳宇森導演根據個人經歷改編的半自傳體影片。被評價為是一部比《英雄本色》還要出色的動作經典。張學友搭檔梁朝偉,飾演為人有情有義的「輝仔」,而梁朝偉的角色「阿B」,原型就是導演吳宇森本人,所以,張學友演繹的其實就是吳宇森的朋友。
張學友的演技在本片中展露無遺,與梁朝偉的對戲絲毫不弱,甚至略占上風!張學友也因本片首次獲得第1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雖未最終獲獎,但對於剛剛步入影壇不久的張學友來說,入圍已實屬不易,也算是得到了業內專業人士的肯定。
4、《咖喱辣椒》1990年
柯受良執導,張學友、周星馳主演的經典動作喜劇!片中,張學友、周星馳的雙男主、雙雄戲份十分搶眼,喜劇笑料頻出,精彩不斷。也成為後來很多影片跟風效仿的模式。
5、《笑傲江湖》1990年
張學友在徐克執導的《笑傲江湖》中飾演「假扮林平之」的東廠太監歐陽全。張學友憑藉此反派角色,獲得第2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至此,張學友僅用短短4年時間,就完成了1次最佳男主提名,1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次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等多項大獎!
6、《倩女幽魂3道道道》1991年
張學友再次搭檔梁朝偉,出演《倩女幽魂》經典系列影片,在片中飾演為人義氣的燕赤霞,並演唱了電影主題曲《道道道》。
7、《阿飛與阿基》1992年
還是柯受良,還是梁朝偉!還是雙男主、雙雄戲份,這部戲被譽為柯受良導演的最佳電影。張學友飾演阿基,該片延續了《咖喱辣椒》的成功模式,並且實現了超越,成為該模式下最佳的一部。
片中,阿飛和阿基愛上同一個女人的橋段非常經典,演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三角關系。
8、《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年
又一部《咖喱辣椒》成功模式電影,還是張學友主演,看來製片人認定張學友最適合這種「雙男主」模式的動作喜劇了。張學友飾演一個「神槍手」警察,正直善良又不失幽默。本片完成度也非常高,只是搭檔弱了些,也是一部經典。
9、《妖獸都市》1992年
這絕對是香港電影史上的一部「神片」!此類魔幻題材在香港來說非常新穎,當時第一次看時,有一種「震撼」的感覺,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推出續集,打造「妖獸宇宙」了。片中,張學友搭檔黎明,飾演一個半人半獸的特警警員。
10、《超級學校霸王》1993年
在這部王晶力捧張衛健的喜劇片中,四大天王來了三個!張學友飾演掃把頭,造型另類搞笑,在一眾群星中表現搶眼。
Ⅱ 張學友獲獎
1984年:第一屆香港十八區全港歌唱比賽,在20,000多名參賽者中勇奪第一
1985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1994年: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年:獲得台灣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首位獲得此獎的非台灣歌手
2001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
電影獎項
198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門》 導演:王家衛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頭》 導演:吳宇森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人間道》 導演:徐克,程小東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傲江湖》 導演:徐克
1990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導演:徐克
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黃飛鴻》 導演:徐克
199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1994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200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康城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敬業演員大獎《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如果·愛》 導演:陳可辛
其他榮譽獎項
1995年: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的華人歌手
199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獲選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首位獲得此獎的歌手
Ⅲ 張學友演過的十部經典電影都有什麼
也許年輕人對張學友的印象一直都是歌神的存在,但是,熟悉老一點的歌迷都知道,歌神的能力可不僅僅只是歌神,很多網友們調侃到,歌神是被唱歌耽誤的影帝。
說真的,歌神如果真的長期在影視圈中發展,拿影帝是盡早的事。
好了,話不多說,一起來盤點一下,歌神張學友的十部經典電影。
《旺角卡門》
這部電影一上映,大家都紛紛感慨,好久沒有這么多香港演員大牌雲集的電影了,而歌神同樣也是很久都沒有出來拍戲了。
他老了,變得不一樣了。
歌神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有喜感了,這幾年來,他出演的電影,反倒是充滿了不少的壞壞的樣子。
不得不說的,時光真的是飛逝,眨眼間,歌神也老了,觀眾們也老了,年代也變了,以前港片的味道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那麼,看了歌神出演過的這十大經典電影,大家覺得哪一部才是最經典的呢?
Ⅳ 張學友拍第一部電影叫什麼
張學友的第一部電影《霹靂大喇叭》
洪金寶
姜大衛
Ⅳ 張學友是歌星也是演員,他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叫什麼
張學友在娛樂圈裡擁有很高的人氣,他不僅僅只有一位歌星,而且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那麼你們對於張學友出演的第一部影片叫什麼,有了解過嗎?說到張學友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是《霹靂大喇叭》,雖然張學友在這部作品中只是扮演了一個小角色,所演的戲份就是警界小卒張定其。但是,張學友出演這部作品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看到了張學友那股十足的拼勁。
張學友在娛樂圈裡是非常優秀的,他不僅僅只是一位歌星,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當年他出演第一部電影《霹靂大喇叭》時,還經歷過這樣的一個曲折的經歷。雖然張學友經歷了這么多次的重開,但是他依舊能夠堅持完成,這樣的執著精神,他在娛樂圈裡面必然也會很成功的。
Ⅵ 《海關戰線》陣容官宣,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其實在這部戲里,對這部電影來說,大家確實很好。我們都很期待這部電視劇的上映。因為無論是主演陣容還是電視劇潮流,這部電視劇都很有魅力,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更多有意義的地方,讓人心動。所以,我們希望這部電影早點和我們見面。你應該看到的,對我們看過的海關戰線這部電影來說,主要是講述的故事之一。調查某人時,捲入了黑市武器走私的故事,最後在泰國和英國合作,調查了背後的重大秘密。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他們在裡面的發展還是很好的。我們也很喜歡。正因為如此,我們和這兩個人的動作都非常棒。不管怎樣,我們應該也很喜歡他。總之,我們能看到的是,這些人非常厲害。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對作用的劃時代發展。他們期待著更好的發展。
Ⅶ 張學友的詳細簡歷
張學友張學友,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稱譽。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根據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張學友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計總銷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張。張學友能夠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音樂和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並在今年以爵士樂的風格發行了新專輯,同樣受到歌迷認同。截止06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已達1.2億張之多,為華人之首!亞洲第一!
中文名: 張學友
外文名: Jacky Cheung
別名: 歌神、七仔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61年7月10日
職業: 歌手、演員
畢業院校: 北角官立小學,崇文英文書院
經紀公司: 天星文化娛樂公司
代表作品: 93年 吻別 ,94年 祝福 ,07年 在你身邊,05年 《如果·愛》
主要成就: 截至2000年唱片總銷量6千萬張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
亞洲最具影響力五十人(時代周刊)
妻子: 羅美薇(1996年至今)
出道日期: 1984年
學歷: 中學預科
身高: 1.76米
體重: 145榜
目錄[隱藏]
個人信息
歌手生涯嶄露頭角
低潮時期
四大天王時期
巔峰時期
演員生涯
開創紀錄
個人作品音樂專輯和精選
個人演唱會
音樂劇
創作曲調
創作歌詞
電影作品
唱片詳情
成就及榮譽主要成就
音樂獎項
電影獎項
其他榮譽獎項
現有頭銜
工作
參與娛樂節目
他人評價
家庭成員
貼吧相冊 個人信息
歌手生涯 嶄露頭角
低潮時期
四大天王時期
巔峰時期
演員生涯
開創紀錄
個人作品 音樂專輯和精選
個人演唱會
音樂劇
創作曲調
創作歌詞
電影作品
唱片詳情
成就及榮譽 主要成就
音樂獎項
電影獎項
其他榮譽獎項
現有頭銜
工作
參與娛樂節目
他人評價
家庭成員貼吧相冊
[編輯本段]個人信息
生肖:牛 祖籍:天津 嗜好:游泳、網球、唱歌 鞋碼:8.5 (42.5號) 掌握語言:廣東話(粵語) 、英語、國語、基本日語 家庭成員:爸媽、一哥、一妹、太太及兩個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音樂類型:流行音樂 音樂劇 演奏樂器:吉他 唱片公司:上華唱片(環球唱片子公司) 性格特點:性格隨和,被大家稱作「好好先生」。重情重義,曾資助好友柯受良完成飛躍黃河的壯舉。梅艷芳逝世後,由於財產糾結問題,梅艷芳的部分醫葯費由張學友秘密先墊付。 初戀年齡:20歲 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圈中好友:梅艷芳、梁朝偉、張國榮、庾澄慶、羅文、曾志偉、黃家駒、柯受良、張惠妹、林憶蓮、劉嘉玲、陳慧嫻、周星馳、陳淑芬、區丁玉、周潤發、郭富城等。 座 右 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首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歡的城市:香港、東京 喜歡的口味:甜 喜歡的運動:游泳 喜歡的動物:馬 喜歡的食物: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牛肉 喜歡的電影:《Shinning 》 喜歡的顏色:白色 喜歡的地方:家 喜歡的國家:中國 喜歡的書籍:佛書 喜歡的歌星: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的演員:周潤發、羅伯特·德尼羅 喜歡的休閑方式: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類型:科幻影集 喜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喜歡的休閑出處: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喜歡的旅遊地點:東歐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最難忘的事情: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 (當時參賽歌曲:大地恩情)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獲獎作《男人四十》
[編輯本段]歌手生涯
嶄露頭角
張學友自香港崇文英文書院畢業,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直至1984年憑著一曲《大地恩情》,從20,000餘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的冠軍。 其後他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成為旗下歌手,並發行第一張唱片《Smile》,在香港銷量高達20萬張,成為當時香港樂壇新人中的佼佼者。張學友在當時被認為是「正派歌手」關正傑的接班人,他在此後的歌手生涯中亦多次被選定為公益事業和政府機構主唱主題曲。1986年他推出的第二張唱片《遙遠的她AMOUR》依舊熱賣,銷量高達20萬張,其中《月半彎》一曲更成為經典的粵語流行歌曲之一。另一粵語經典流行歌曲《太陽星辰》亦在同期推出。 出道後僅兩年,張學友就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舉行第一次演唱會,接著在1987年在紅館舉行一連6場(1987年8月1日至8月6日)的個人演唱會,獲得成功。低潮時期
但是,1987年亦是張學友歌手生涯中最低谷時期,新推出的唱片銷量一落千丈,在1988年的香港幾大音樂頒獎禮上,此前被認為是新人領袖的張學友一無所獲。此時他開始酗酒,媒體亦多次傳出不利於他的新聞,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89年。對於他的低潮期,外間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根據近年他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資料,當時是由於年輕氣盛,在一夜成名後曾經迅速迷失方向,對於前途抱有悲觀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他在事業方面的放棄與被放棄。
四大天王時期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並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鞏固了自己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在這期間,他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亦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華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新力博德曼作品),成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兩曲(皆為寶麗金作品)。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台「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台「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於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占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巔峰時期
1993年推出第二張國語唱片《吻別》,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海外市場大熱,全球范圍內共賣出了400多萬張,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令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最高峰。該張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別》、《情網》、《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輝主唱;粵語版為《分手總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國語唱片《祝福》,依舊熱賣。張學友亦在當年舉辦了其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1994年推出EP類型粵語唱片《餓狼傳說》、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和國語唱片《偷心》,其中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並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各有發展,並分別獲得了廣泛認可和成功。而張學友被多數人認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時期四人當中獲得音樂獎項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張學友連續在世界各地進行了100場次的巡迴演唱會,包括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成為了第一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演唱會的亞洲歌手,並於同年推出了一張銷量驚人的唱片:《真愛-新曲+精選》,主要曲目有《真愛》、《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和其他精 選舊作。《真愛-新曲+精選》成為華人音樂歷史上第一個累計銷量達到鑽石唱片的專輯,並獲得IFBI的認證,《真愛新曲+精選》至今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張,為歷史銷量最高華人唱片。同年他獲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兩個獎項,分別是「全球銷量最高亞洲流行樂歌手」以及「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大獎,並由第一代007邦女郎烏蘇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頒獎。並因此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連續多次獲得I F PI 最高銷量大獎。1995年舉辦《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破了100場記錄。1996年再次獲得「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大獎,並於同年與相戀多年的羅美薇走入婚姻殿堂,在其結婚後宣布暫時息影,專注於音樂事業的發展,並開始策劃大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另外與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指揮家葉詠詩合作舉行數場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會。此音樂會的演唱部份收錄於《愛與交響曲》專輯(管弦樂團樂曲演奏部份沒有收錄)。 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亦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最大的時期,尤其是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張學友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或者媒體的關注,包括美國《時代雜志》。美國最具權威的音樂雜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而開始關注香港流行音樂。 1997年,張學友參與策劃、導演並主演了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上演42場。當時在香港造成相當的轟動,至今仍是香港音樂劇場次的記錄保持者,並在2005年推出國語版。張學友在音樂劇公演前亦有奔赴美國紐約學習音樂劇理論課、舞蹈以及試音。在美國時他曾表示:「香港一人開演唱會已有十多年歷史,觀眾看演唱會的熱情已不如從前,而音樂劇的出現對於觀眾及藝人來說將是一項突破。我認為我的事業發展,到今天是一個時機,可以讓人們認同我做的舞台劇的時機。」《雪狼湖》的故事情節是一個貴族的兩姐妹被一個普通園丁的個性所吸引,故事較為通透。包括張學友在內主角共有3位,而曾曾經飾演過女主角的藝人有林憶蓮、陳嘉璐、陳松伶、陳潔儀、湯燦、許慧欣等。有一些批評者認為《雪狼湖》中的表演成分過於靠攏流行音樂。2005年,張學友參與由陳可辛導演的歌舞電影《如果·愛》,其在電影中有部分歌曲運用了西方的歌劇唱法,獲得廣泛的好評,在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更是得到了來自專家的好評。《雪狼湖》後,他亦有對傳媒表示將開始籌備另一部音樂劇,並將重心轉向幕後製作。 2002年張學友開始舉辦了一連超過5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命名為《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此次演唱會張學友延續1999年的《友個人演唱會》,繼續注重整體音樂效果,並將大部分的經典歌曲重新配樂,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好評。演唱會於2003年在香港舉行壓軸篇,並發行CD以及DVD。 2003年,其利用沙士期間的賦閑創作大量歌曲,並於2004年年初發行其個人的第一張 完全創作唱片《Life Is Like A Dream》,唱片中一些歌曲亦有特別意義,如單曲《給朋友》是唱給其2003年在不同時期分別去世的好友張國榮,梅艷芳,柯受良等人,《講你知》則是其為其妻子羅美薇創造。唱片在香港推出後獲得一致好評,其中《講你知》,《給朋友》等曲更是曾經一度占據各大排行榜榜首。 2004年秋,其與拍檔杜自持共同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合作一場公益演唱會《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演唱會大部分歌曲均是選擇其他歌手原唱,張學友翻唱,由於只上演一場,所以在演唱會結束後並未引起轟動。直到演唱會的CD與DVD發行後,銷量一路長紅,更令許多樂迷感嘆張學友演繹的他人音樂的能力之強令人刮目相看。唱片在2004年年底亦獲得IFBI國際唱片協會的香港唱片最高銷量大獎,而久未出席音樂頒獎典禮的張學友亦罕見的出現在頒獎現場領獎。 2006年11月,多哈亞運會組委會在亞運會的官方網站上宣布邀請四名歌手出席於12月1日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張學友是其中之一。張學友在最後一個表演環節與在數萬名鼓手的伴奏下唱出主題曲《Together Now》。組委會當時以「The most popular Asian performer in the world, from Hong Kong, China - Jacky Cheung!」(「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亞洲歌手-來自中國香港的張學友!」)來介紹張學友出場。一般來說,他此前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有影響力的歌手,但在西亞國家卡達方面邀請其成為如此重要活動的主題曲演唱者後,可以看出其知名度及影響力亦已覆蓋整個亞洲地區。 2007年8月,他所舉辦的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世界各地舉行共105場,再破他的演唱會場數紀錄。 2008年5月,張學友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香港區火炬傳遞活動,手持來自雅典的奧運聖火奔跑200米,成為代表香港的火炬手之一,亦是演藝界其中一位代表。 2010年4月,張靚穎、張學友與原唱K』naan合唱南非世界盃足球賽中文版主題曲《旗開得勝》。
[編輯本段]演員生涯
張學友在電影演出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現。到目前為止,他共出演60多部電影,並曾在2002年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另分別於1988年和1990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並曾多次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馬獎上提名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他的戲路廣泛,可飾演動作片、喜劇、文藝片、正反派等角色,且片酬不高,所以又被許多香港電影界人士稱為「最具價值性」和「最物美價廉」的實力派演員。 張學友的第一部電影是自他步入歌壇後的第二年,受邀主演由洪金寶導演的港產電影《霹靂大喇叭》,此後曾出演多部商業電影。他在演技方面開始受到矚目,始於1988年出演由王家衛導演執導的《旺角卡門》,戲中他飾演一位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古惑仔,演技獲得電影業內人士一致好評,更以此角色摘下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張學友在其電影生涯中一帆風順。於1990年出演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在片中飾演東廠走狗林平之/歐陽全一角,受到專業人士和觀眾的認可,並在當年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而後他亦演出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喋血街頭》,電影當中的角色「細輝」是吳宇森專程為他量身打造的。他在片中與梁朝偉配合默契,雖然在香港票房慘敗,但其後在多個國家上映反應良好,尤其在美國,在贏得票房的同時更被許多影迷封為吳宇森的經典電影之一。1993年,張學友演出改編自《東邪西毒》的喜劇電影《東成西就》,與梁朝偉、張國榮等人合作並獲得成功。同年,演出電影《太子傳說》,自這個時間他逐漸當上第一男主角,同期的主要作品有《新邊緣人》。值得注意的是,張學友與梁朝偉在1990年代早期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默契,日後兩人更加成為密友。兩人曾合作過的電影有《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亞飛與亞基》、《喋血街頭》、《東邪西毒》、《東成西就》等。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梁朝偉轉向文藝片市場,而張學友亦在其電影演員的巔峰時期,淡出電影市場開始專注於音樂事業。 2001年,他復出拍攝由許鞍華導演所執導的電影《男人四十》。這部電影被認為是1995年許鞍華獲得成功的電影《女人四十》的翻版作品。張學友在片中出任男主角,並在當年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稱帝。2004年獲邀拍攝陳可辛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將音樂元素帶入電影中,獲得成功。 2007年6月30日張學友獲提名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掌印及簽名。
[編輯本段]開創紀錄
1992年:發行粵語專輯《真情流露》,至今保持香港地區銷量最高記錄40萬張,並由此加冕「歌神」。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台灣地區唱片銷量記錄,亦是華人音樂歷史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全球400萬張,當年世界第二,至今累計銷量已達2600萬張)。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新加坡唱片銷量最高記錄。 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售價高達450.00新加坡元,創造了華人歌手演唱會票價的記錄。 1995年:發行國語專輯《真愛新曲+精選》至今保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唱片銷量記錄。 1995年:在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共舉辦了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平均3天多一場,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 1997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音樂劇《雪狼湖》連續不間斷的上演42場,至今保持香港演出場次紀錄。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共舉辦105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經由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成為系列演唱會舉辦場次最多的歌手。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音樂專輯和精選
1985年:《Smile》、《遙遠的她AMOUR》、《局外人/交叉算了》 1986年:《情無四歸》、《相愛》 1987年:《初吻/炸彈》、《在我心深處》、《JACKY張學友》、《張學友87演唱會》、 《意亂情迷》 1988年:《張學友國語精選集》、《昨夜夢魂中》、《給我親愛的》、《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1989年:《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年:《似曾相識 (張學友的初戀故事)》、《夢中的你》 1991年:《情不禁》、《一顆不變心》、《愛你多一些精選》 1992年:《張學友91演唱會》、《真情流露》、《愛火花》 1993年:《吻別》、《我與你》、《忘記他EP》、《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祝福》 1994年:《學與友93演唱會》、《餓狼傳說》、《張學友Jacky Cheung 24K Gold 金藏集》、《一生跟你走作品集》、《偷心》、《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年:《三年兩語》、《擁友》、《過敏世界》、《真愛新曲+精選》 1996年:《友學友95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演唱會 》、《愛與交響曲》、《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年:《不老的傳說》、《雪狼湖Citibank信用卡張學友珍藏版EP》、《雪狼湖》、《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年:《釋放自己》、《不後悔》、《友情歌歲月精選》 1999年:《有個人》、《走過1999》、《友個人演唱會》 2000年:《Touch of Love》、《Jacky Cheung15 十五年音樂精選》、《當我想起你EP》、《友情歌:張學友1995-2000世紀情歌金選》 2001年:《學友_熱》、《天下第一流》、《903 ID Club 拉闊音樂會》 2002年:《他在那裡》、《張學友新曲+精選》 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張學友4 in 1珍藏集》、《張學友1985-1999大碟全集》、《張學友1987-1999演唱會全集》 2004年:《Life Is Like A Dream》、《Black & White》、《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環球巨星影音啟示錄 - 張學友》、《環球百花齊放 - 張學友》 2005年:《雪狼湖 (國語版)》 2007年:《在你身邊》 2010年:《Private Corner(私人角落)》
個人演唱會
1986年:《張學友,呂方86雙星香港演唱會》 1987年:《張學友87香港演唱會》 1991年:《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演唱會91》 、《浪漫情感演唱會》 1993年:《學與友93世界巡迴演唱會》 1994年:《台北祝福演唱會》、《The Best of Jacky Cheung》 1995年:《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 、《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 1996年:《香港管弦樂團-愛與交響曲音樂會》 1998年:《音樂無疆界演唱會》 、《樂來月有勁演唱會》、《903 idclub拉闊音樂會1998》 1999年:《友個人99世界巡迴演唱會》 、《走過1999演唱會》、 2000年:《完全學友演唱會》 2001年:《903 idclub拉闊音樂會2001》 2002年:《2002好久不見音樂會》 2002年-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4年:《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 2007年-2008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中國大陸巡迴名稱為《張學友好久不見中國巡迴演唱會》) 2010年:《Private Corner Mini Concert(小型音樂會)》 2010-2011年:中國巡迴演唱會和歌迷見面會!
音樂劇
1997年:《雪狼湖》 2004年-2005年:《雪狼湖 (國語版)》
創作曲調
《舊信•舊夢》 《這個冬天不太冷(國/粵) 》《過敏世界》《這么近(那麼遠)》《一路上(捉迷藏)》《似醉還未醉》《勇敢的故事》《想劈酒》《躁狂》《Life Is Like A Dream》 《慢條斯理》 《她》 《給朋友》 《寧願做錯》 《講你知》 《搖瑤》 《始終》
創作歌詞
《夜茫茫》 《當我想起你》 《Every time a good time(麥當勞跨世紀廣告歌)》 《想劈酒》《她》《寧願做錯》《給朋友》《講你知》《愛是永恆(國語版)》 《雪愛狼》 《簡簡單單就是愛》 《只要為你活一天》 《懺悔》 《愛是永恆(國語版)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不想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 》《真的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祈求可以共活一天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懺悔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抱雪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Ⅷ 張學友的第一個獎項是哪個
1985 Malaysia Nescafe 星麗獎頒獎、演唱紀念狀及紀念品 1989年4月在日本福岡參加當年的"亞洲藝術節",獲得最佳演繹獎. 1993年<吻別>的月銷量打入了寶麗金唱片公司全球銷量榜十大位置,最高攀升到第三位,是首位打入寶麗金唱片公司全球銷量榜十大的華人歌手,之後的<祝福>,<真愛>等等專輯也相繼打入寶麗金唱片公司全球銷量榜十大.學友1993年推出的《吻別》大碟,全球銷量達400萬張,成為當年"寶麗金"全球十大銷量最高的歌手之一. 1993 Singapore 第一屆醉心金曲獎「最佳歌曲」~ 吻別 1993 Singapore 第一屆醉心金曲獎 「最受歡迎男歌手」 1993 Singapore 第一屆醉心金曲獎「最佳唱片」~ 吻別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 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傳奇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 祗想一生跟你走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全年至愛歌曲「大獎」~ 祗想一生跟你走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至愛男歌手金獎」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至愛國語歌曲金獎」 ~ 吻別 1993 Toronto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全年至愛大碟獎」~我與你 1994 Singapore 偷心專輯新加坡銷量突破八萬張紀念座 1994 Singapore 第二屆醉心金曲獎「最佳金曲」~ 吻別 1994 Singapore 第二屆醉心金曲獎 「最受歡迎男歌手入圍獎狀」 1994 Singapore 第二屆醉心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 1994 Canada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1994 Canada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至愛男歌手金獎」 1994 Canada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至愛國語歌曲金獎」~ 祝福 1994 Canada 多倫多美加華語十大至愛金曲 「全年至愛大碟獎」~ 餓狼傳說 1994 US 美國牆報音樂頒獎禮 「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4 US 榮譽市民證書 1995 US 10月29日三藩市張學友日證書 1995年<紐約時報>稱學友的每一張專輯在亞洲的銷量都達300萬張,超過了麥當那和布如斯.斯布林斯丁.學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開演唱會(首位亞洲藝人). 1995 Singapore 第三屆醉心金曲獎「最佳本地作曲作品」~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1995 Singapore 第三屆醉心金曲獎 「最佳演繹男歌手」 1995 France 蒙地卡羅1995世界音樂頒獎典禮「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6 Singapore 第四屆醉心金曲 「最佳演繹男歌手」 1996 Singapore 第四屆醉心金曲 「亞太區最受推祟男歌手」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北美至HIT中文歌曲排行榜」~ 你的名字、我的姓氐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北美銷售大熱賣」 ~ 愛與交響樂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Karaoke大熱唱(男歌手)」~ 你的名字、我的姓氐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合唱大獎」~ 甲乙丙丁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 「北美華語電視播MTV大獎」 ~ 情書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 「北美國語榜(男歌手)」~ 情書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北美國語榜(男歌手)」~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6 North America 新時代傳媒「北美傳媒互選大熱之星」 ~ 你的名字、我的姓氐 1996 France 蒙地卡羅舉行1996世界音樂頒獎典禮 「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6年美國內華達州與拉斯維加斯市共同定2月17日為"張學友日". 1996年學友為<商業周刊>的封面人物被稱為"新麥克爾.傑克遜". 1996年全球十大華語影星第五名. 1996年入選日本雜志百名最受歡迎的外國藝人之一(港星有14人). 1996年6月份的一份國際音樂市場的雜志(MBZ)將學友作為封面人物刊 1996年寶麗金唱片統計學友的<吻別>專輯在寶麗金唱片公司全球銷量記錄中排行第八位. 1996年澳洲管弦樂團合作同台演出者還有國際知名歌手PaulYoung和憑《風中奇緣》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獎的Vanessa Williams。這兩位國際知名歌手也很欣賞學友,希望和學友合作. 1997 Asia HMV亞洲最高銷量男歌手 (97年4 - 7月) 1997年<時代周刊>香港25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藝人還有成龍). 1997年瑞士駐港領事館頒發紀念<雪狼湖>成功公演紀念章. 1997 Canda 加拿大華僑之聲 「我最喜愛歌曲」 ~ 愛是永恆 1998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由張學友命名宇宙中的一顆行星,學友命名為May星(世界上第一個歌手受此殊榮). 1999 London 倫敦國際廣播電台 「世紀最愛男歌手」 1999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99~933 醉心龍虎榜「十大金曲」 ~ 不後悔 1999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99~933 醉心龍虎榜「頂尖金曲」 ~ 不後悔 1999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99 「最佳演繹男歌手」 1999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99 「流行樂壇榮譽大獎」 1999 Malaysia 「RIM大獎」 ~ 不老的傳說 (1996-1998) 1999 World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個人進步及成就獎 1999年馬來西亞媒體評選二十世紀百大華語歌手,學友排第八(前十名的順序依次是鄧麗君,白光,李香蘭,許冠傑,徐小鳳,周璇,譚詠麟,張學友,梅艷芳,張國榮,)學友的評語是:"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歌手非張學友莫屬。" 馬來西亞媒體評選二十世紀百大華語影星,學友排第六十二位. 共有四位藝人同時入選了馬來西亞媒體評選的二十世紀百大華語歌手和二十世紀百大華語影星兩個榜,他們是張學友,白光,張艾嘉,梅艷芳. 而學友是唯一一位同時入選馬來西亞媒體評選的二十世紀百大華語歌手和二十世紀百大華語影星的華語男藝人. 2001 Malaysia 馬來西亞健力士大全「最大大碟模型」 2002年03月張學友被澳洲傳媒封"亞洲天皇". 2002 India 第四屆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2002年拉斯維加斯的本地重要雜志"Showbiz"以"亞洲最偉大歌手沙漠熱唱"來形容他。 2003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03 「十年頂尖榮譽大獎」 2003 Singapore 新加坡金曲獎 '03 「20年來我最喜歡的1993-2002年『醉心龍虎榜歌曲』---吻別」 2003 Malaysia 第三屆金曲紅人頒獎禮「年度十大紅人金曲獎」---禮物 2003 Malaysia 第三屆金曲紅人頒獎禮「最受推崇紅人金曲獎」---咖啡 2003 Malaysia 第三屆金曲紅人頒獎禮「觀眾最喜愛中文演唱會歌手獎」 2003 Malaysia 第三屆金曲紅人頒獎禮「亞洲傑出歌手錶演獎」 2003年日本雜志評選的香港十大明星之一. 2004年MTV全球音樂台入選全年二十大歌手之一(華人歌手有八人)
Ⅸ 張學友獲得的全部獎項
張學友在歌唱事業最顛峰的時期中獲獎無數,其中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一次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1996年度)、三次奪得「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4、1997—1998年度)和四次奪得「金曲金獎」(1991—1993、1995年度);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連續5屆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1991—1995年度)和三次奪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1996、2000—2001年度);於1995至1997年度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連續三屆成為香港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大贏家;於1995至1996年度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全球最暢銷亞洲歌手」和「全球最暢銷華人歌手」兩個大獎;在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他在華語樂壇的成就不僅令他成為「四大天王」之一,也為他帶來「歌神」的稱號,成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巨星之一。他較早期的許多歌曲已經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並為許多後輩歌手和外籍歌手所翻唱。
張學友多次被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音樂雜志-美國的《告示牌》(Billboard)雜志評選為亞洲最傑出的流行歌手。他在2000年度獲得「金針獎」後淡出香港的音樂頒獎典禮,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領獎,近期仍舊能夠在IFPI國際歌手銷量(香港)頒獎典禮中看到他的身影。
張學友在華語歌壇被稱作「歌神」,其影響力與歌迷覆蓋全球華人社會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有他的歌迷協會。九十年代曾經在華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小姐的歌聲,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先生的音樂回盪。」在1990年代的美加地區,張學友推出新音樂專輯時,美加地區的一個普通街區的華人唱片店就可以賣出數千張他的唱片。[9]
張學友亦曾經與許多世界知名音樂人合作,包括美籍華裔音樂家譚盾、美國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英國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等。由於長期保持穩定的高唱片銷量,他曾經連續獲得IFPI唱片銷量最高歌手大獎。
他在1998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次年再獲選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亦由於其聲望良好,張學友在2004年被任命為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名譽大使,2006年年底再次續約,成為高級名譽大使。
Ⅹ 張學友拍電影都得過什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