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書籍具體有哪些
一、中國電影電視史(26部)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1、2),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少白《影心探賾》,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少白《影史榷略》,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陸弘石、舒曉鳴《中國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 星《中國電影藝術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舒曉鳴《中國電影藝術史教程1949-1999》,中國電影出版社
孟犁野《心中國電影藝術史稿1949-1959》,中國電影出版社
丁亞平《影像中國:中國電影藝術1945-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
翟建農《紅色往事:1966-1976的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饒曙光、裴亞莉《新時期電影文化思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編《新時期電影10年》,重慶出版社
任仲倫《新時期電影論》,上**藝出版社
倪震《改革與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尹 鴻《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北京出版社
高小健《中國戲曲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酈蘇元《中國電影理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賈磊磊《中國武俠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
盧非易《1949-1994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遠流出版社
郭鎮之《中國電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藝兵、黃望南《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飛寶、張敦材《台灣電視發展史》,海風出版社
回復
2樓
2011-09-12 21:11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二、世界電影電視史(15部)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烏利希"格雷戈爾《世界電影史1960年以來》(第3卷上、下)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莉斯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世界電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易斯"雅各布斯《美國電影的興起》,中國電影出版社
理查德"麥特白《好萊塢電影:1891年以來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華夏出版社
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任遠、彭國利《世界紀錄片史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埃里克"巴爾諾《世界紀錄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夏爾"福特《法國當代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芝芳《當代俄羅斯電影》,文化藝術出版社
若昂"貝納爾"達"科斯塔《葡萄牙電影史》,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袁華清等《義大利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岩崎昶《日本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學智《日本電視》,中國電影出版社
山本喜久男《日美歐比較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回復
3樓
2011-09-12 21:1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思君思國思美人
最佳攝影
6
發覺LZ很博學啊
回復
4樓
2011-09-12 21:1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阿虎0000
最佳配角
11
演員的自我修養?、
回復
5樓
2011-09-12 21:14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三、世界電影理論與思潮史(7部)
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游飛、蔡衛《世界電影理論思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帕特里克"富爾賴《電影理論新發展》,中國電影出版社
尼克"布朗《電影理論史評》,中國電影出版社
基多"阿里斯泰戈《電影理論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亨"阿傑爾《電影美學概述》,中國電影出版社
葉"魏茲曼《電影哲學概說》,中國電影出版社
回復
6樓
2011-09-12 21:14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四、影視理論、美學與批評(47部)
張紅軍《電影與新方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
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上海大學出版社
陳犀禾、吳小麗《影視批評理論與實踐》,上海大學出版社
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錦華《鏡與世俗神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道新《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郝 建《影視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 川《電影史學新視野》,學林出版社
李顯傑《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江華等《影視人類學概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保羅"霍金斯《影視人類學原理》,雲南大學出版社
B"日丹《影片的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蒙太奇》,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並非冷漠的大自然》,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愛森斯坦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邵牧君導論《電影理論文選》,中國電影出版社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員》,中國電影出版社
丹尼艾爾"阿里洪《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國電影出版社
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
貝拉"巴拉茲《可見的人/電影精神》,中國電影出版社
魯道夫"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
伊夫特"皮洛《世俗神話》,中國電影出版社
斯坦利"卡維爾《看見的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
歐內斯特"林格倫《論電影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
諾埃爾"伯奇《電影實踐理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羅伯特"艾倫、道格拉斯"戈梅里《電影史: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影出版社
查希里揚《銀幕的造型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
雷乃"克萊爾《電影隨想錄》,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里斯汀"麥茲《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三聯書店
克里斯汀"麥茲《電影的意義》,江蘇教育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托馬斯"沙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廣播電視出版社
陳犀禾《當代美國電視》,復旦大學出版社
曲春景《中美電視劇比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約翰"塔洛克《電視受眾研究:文化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尼爾"波茲曼《娛樂致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勞拉"斯"蒙福德《午後的愛情與意識形態》,中央編譯出版社
羅傑"希爾福斯通《電視與日常生活》,江蘇人民出版社
穆迪《電視的影響與兒童電視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冉華《電視傳播與電視文化》, 武漢大學出版社
赫爾曼、麥克切斯尼《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回復
7樓
2011-09-12 21:16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有的
回復
8樓
2011-09-12 21:16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表示以上書籍我大多隻是看過簡介而已。
回復
9樓
2011-09-12 21:17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六、電影電視專業雜志(11種)
《當代電影》、《電影藝術》、《世界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卷》;《中國電視》、《中國廣播電視》、《電視研究》、《當代電視》、《現代傳播》、《南方電視學刊》
學習電影必讀書目
丹尼艾爾 阿里洪:《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版。
喬治 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年版。
斯坦利 梭羅門:《電影的觀念》,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版。
唐 利文斯頓:《電影和導演》,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版。
魯道夫 愛因漢姆:《藝術與視知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卡雷爾 賴茲,蓋文 米勒:《電影剪輯技巧》,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版。
魯道夫 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版。
李 R 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古拉德 米勒森:《電視和電影照明技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王樹薇:《色彩學基礎與銀幕色彩》,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
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年版。
周登富:《電影美術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鄭洞天:《電影導演的藝術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張會軍:《電影攝影畫面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版。
鄭國恩:《電影攝影造型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年版。
呂志昌:《影視美術設計》,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
姚國強:《影視錄音》,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回復
11樓
2011-09-12 21:20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PICC
手機屏都裂開了花,你咋還能笑出花? 全國網點,上門維修,在線索賠,立即投保只需30元!
廣告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延伸閱讀
1、《導演功課>,馬梅大衛著,曾偉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費里尼對話錄》
3、《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論斯科塞斯》
5、《法斯賓德論電影 》
6、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
7、《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8、《伯格曼論電影》
9、《文德斯論電影》
10、《希區柯克論電影》
回復
12樓
2011-09-12 21:22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延伸閱讀
1、《導演功課>,馬梅大衛著,曾偉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費里尼對話錄》
3、《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論斯科塞斯》
5、《法斯賓德論電影 》
6、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
7、《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8、《伯格曼論電影》
9、《文德斯論電影》
10、《希區柯克論電影》
回復
13樓
2011-09-12 21:22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詩詩的內內
miaoqiushiliu
最佳配角
11
演員的基本修養
回復
14樓
2011-09-12 21:2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其他著名著作簡介:演員的自我修養
《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建立演員創作體系方面的宏偉意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和第三卷有著有機的聯系,因為第三卷是第二卷的直接繼續。第二卷和第三卷都為我們接受"體系"的中心部分一第四卷中所敘述的創造舞台形象等問題作好了准備。可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沒有把第三卷和第四卷寫完,因此這兩卷書的出版,僅僅是把為這兩卷書而准備好的手稿材料發表出來。這一次版本附了一些備考性質和教學研究性質的註解。做出這些註解,是企圖使讀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部著作的一系列特點上,並且企圖表明,《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里所提到的某條原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導演和教學活動的各個不同階段是怎樣演變著的;《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表演技術方面的一些最後的發現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等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俄國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個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於莫斯科。1877 年在家庭業余劇團舞台開始演員生涯。1885年取藝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末與莫斯科一些文藝界名流創辦藝術文學協會及附屬劇團,逐漸完成了從業余演員向專業演員的過渡。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見,決定創建新型的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1898年10月莫斯科藝術劇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執導的歷史悲劇《沙皇費多爾·伊凡維奇》宣告成立。一個月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丹欽科聯合執導的契訶夫名劇《海鷗》獲得轟動性成功,標志著一個新的現實主義戲劇流派的誕生。十月**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藝術風格有了新的變化。在導演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熾熱的心》和伊凡諾夫的《鐵甲列車14-69》時,給舞台演出充實了新的時代精神。[1]
而1999年周星馳與張柏芝合演的喜劇之王則擴大了本書在中國的知名度。
回復
15樓
2011-09-12 21:28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世界電影史》是一部在歐美電影史論界廣有影響的世界電影史著述,也是一本在西方國家十分暢銷的電影教科書,美國許多大學的電影系和傳播系均以此書作為教材。此電影史論浩繁淵博,系統周詳,上至電影誕生,下至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劇情(故事)影片、紀錄影片、先鋒實驗影片三大塊來綜述百年電影發展史。
本書電影史的體系架構相當具有自己的獨創性,除了電影藝術、電影美學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等著風格、電影大師等方面的系統論述之外,本書對電影工業的發展也有資料詳盡的獨到論述。本書無論在電影史的整體外觀,還是在某些特殊細節上都提供了對電影史形貌的新穎見解,不僅是一次對世界電影歷史的生重新整合,也是對世界電影研究學術史的一次系統探索和批判。 本書從三個原則性問題介入電影的歷史: 1.電影媒介是如何被運用,即電影語言是如何逐步產生、發展、成熟並規范化的? 2.電影工業的環境——電影製作、發行與演映的狀況如何影響電影媒介的發展? 3.電影藝術的世界性潮流與電影市場的國際化趨勢是如何出現的?
《中國電影史》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百年的中國歷史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而國內的和國際的戰爭、政權的更替、制度的**或變革等社會的激化狀態,則成為百年中國電影歷史背景的主要特徵。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中,中國電影都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和藝術特點。分時期、分階段地對中國電影的生存狀況、藝術形態進行了描述,對出現在中國電影歷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和現象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論述和闡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中國電影史發展脈絡 內容介紹本書把中國電影史看作是一部由電影藝術、電影工業等等多維體系組成的綜合史,全書分為十二章、五十四節,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
電影劇作理論和電影學理論著作:一、《詩學》亞里斯多德
二、《李漁 》
看了這本書,你不得不驚嘆清代的李漁確實稱得上是位天才。他總結出來的戲劇理論堪與亞里斯多的《詩學》比美。在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中,他針對具體的創作中的選材、情節處理、結構方式、情節主線與副線的關系、創新、人物性格把握、人物語言的寫作等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創作原則來。其中很多原則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相當的真理性。如果你能將這本書與亞里斯多的《詩學》對應著讀,肯定會有更好的效果。這部書對中國戲劇影視創作的影響非同小可。例如夏衍所著《電影劇本寫作的幾個問題》一書就分明受到《閑情偶寄》深刻的影響。
《閑情偶寄》中國戲曲理論專著,是我國最早的系統的戲曲論著。清代李漁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 ,後收入《 笠翁一家言全集 》 。《閑情偶寄》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 、種植 、頤養等8部,內容較為駁雜,戲曲理論、養生之道、園林建築盡收其內。而涉及戲曲理論的只有《詞曲部》、《 演習部 》、《聲容部》,故後人裁篇別出,輯為《李笠翁曲話》。
三、《美學》黑格爾
沖突理論是戲劇創作的最根本原則,也是電影創作中影響深遠的理論。第一個明確提出「沖突律」的人便是黑格爾。他所總結出的以沖突為布局依據的思想指導今天也還沒有什麼理論上的突破。如果你讀了勞遜的《戲劇與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和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就會發現,他們的理論全都是建立在黑格爾戲劇美學所提出的原則之上的,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超越。
黑格爾的《美學》是西方美學史上具有別時代意義的宏篇巨著。 《美學》,原是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和柏林大學期間所作的「美學講演錄」,後整理成書,在黑格爾去世後四年,於1835年出版。 黑格爾的美學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基礎上的。黑格爾認為,他研究美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激藝術創作,而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藝術」。《美學》的中心線索是黑格爾為美下的定義「美是理念的感性顯觀」並以此認識為基礎前提上所進行的論證。當然,這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後期的哲學家很多人不贊同黑格爾的觀點,但黑格爾美學的歷史和里程碑意義卻無法抹殺。 《美學》第一卷 黑格爾[1]是整部著作的總論,也可以說是核心前提,後面的幾部都是對第一卷的一種藝術史的驗證。它大體上談了幾個部分的內容。首先指出「理念就是概念與客觀存在的統一」,黑格爾把藝術確定為絕對精神的體現,它是絕對精神的第一個階段。。緊接著論述「理念的最淺近的客觀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種美就是自然美」,但他否定自然美崇尚藝術美。後面談「理想「的特點以及論藝術家創作的一般規律。 從方法論的角度,黑格爾把他的辯證法運用於美學。他認為最高的實在也是一個運動的、動態的過程,充滿著矛盾和對立,不能用抽象的概念來理解和論證實在,常人的抽象思維只能孤立靜止地理解存在的事物,只能單獨地思考它們的特殊的階段和對立,而不能思考對立面的統一。既然一切存在物的真理只存在於理念之中,理念是唯一真正的實在,那麼正確的方法必須論述實在的所有矛盾,並表明它們如何調和、保存於一種協調一致的整體中。所以思維就必須從最簡單、抽象和空洞的概念開始,前進到比較復雜、具體和豐富的概念,前進到總念,這就是黑格爾辯證法的認識。 他對美有一個宏觀的定義「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他所說的理念就是最高精神和最高的實在。他認為美就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等的統一。這種統一是通過藝術的感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黑格爾說:「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觀存在里與它本身的這種協調一致才形成關的本質」。理念是唯一絕對的實在,整個世界都是理念自我認識、自我實現的過程,美和藝術也是理念自我認識、自我實現的一個環節、一種表現。所以黑格爾美的定義是「美是理念的感性顯 《美學》黑格爾現」。他認為理念的發展有幾個階段,在邏輯階段,理念僅僅作為抽象的、純邏輯的概念而存在,不具備任何物質的或經驗的內容,通過純粹抽象的概念、范疇之間的轉化和過渡,它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到具體。在此階段,理念採取了自然的物質形式,在背後決定著自然從機械性經物理性到有機性的發展,有機體的最高階段是人,隨著人的出現,絕對理念又要進入自我否定,從自然進入精神,從而進入精神階段。在精神階段,理念戰勝物質,回復到與它本身相適應的精神的形式,返回自己的家園。由於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自我否定,也即否定之否定,所以它既不是邏輯階段的純粹抽象的思維和概念,也不是自然階段那種受物質束縛的受動的東西,而是概念與自然的統一,具有豐富的內容。如果說邏輯階段是抽象的存在,自然階段是自在,它們都沒有認識到它的本質,沒有達到自我意識和自由的最高水平,在其中思維和存在、主體與客體都沒有同一,或者不能說一切對立都充分調和了,那麼只有在理念演化的精神階段,它才把自己的本性向自己顯示出來,作為自在自為的存在,認識自己、實現自己、回復到自己。主觀精神(從本能到理性的個人意識)、客觀精神(包括法、道德、法律的社會意識)、絕對精神(藝術、宗教和哲學)是精神階段又經歷了三個小階段。黑格爾把藝術確定為絕對精神的體現,它是絕對精神的第一個階段。作為理念,它是絕對自由的,但它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只是感性形式中的理念,所以是一種較低級的顯現。正因為如此,藝術將會揚棄自己,轉化為更高的宗教和哲學階段,這體現了絕對精神發展的必然性:在它之後的宗教與哲學更深刻地把握了真實的理念。黑格爾認為美學研究的范圍是藝術,美學的正當名稱是「藝術哲學」。藝術美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因而它高於自然美。「藝術美的職責就在於它須把生命的特別是把心靈的生氣灌注現象按照它們的自由性,表現於外在的事物,同時使這外在事物符合概念。」黑格爾指出,藝術創作就是使思想感情外化為作品,成為可以從中認識自己的…』心靈既是「作為自然物而存在」,又是「為自己而存在」,它「觀照自己,認識自己,思考自己」,「只有受到生氣灌注的東西,即心靈的生命,才有自由的無限性」。因此,只有涉及這較高的境界而產生出來的美才是真正的美,這就是藝術美。黑格爾認為詩是藝術的最高階段,戲劇又詩的最高階段,在詩中,精神的方面已完全從感性物質中解放出來,精神和物質的分離使作為理念的感性顯現的藝術自我取消了,詩既是一切藝術的解體也是向另一個更高的領域即宗教的過渡。 黑格爾的《美學》在美學研究中運用了辯證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的觀點,它以「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個定義為中心,強調了藝術與人生重大問題的關系,並且深入地討論了藝術的理性內容和藝術的發展史,史無前例地拓寬了美學研究的范圍。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的美學的最高成就,對現代美學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四、《戲劇技巧》貝克
貝克的這本書是戲劇編劇理論的經典之作。應該將它與布輪退爾的《戲劇的規律》、亞卻的《劇作法》和勞遜的《戲劇與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聯合在一起讀,便能看到它們之間的承上啟下關系。
五、《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
好萊塢有一種被人們泛稱作「電影編劇手冊」式的書籍。這類書的寫作目的十分明確:知道初學編劇的人入門。這些書沒有什麼文化理論深度,所有的內容都很僵死,尤其顯得匠氣。但它們也有優點,那就是可操作性很強。《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便是這種書中最最典型的一本。它是流行與好萊塢的編劇教材。通過它,你可以了解到美國人是如何學習電影編劇的。
書是供所有人使用的:為那些以前從沒有過寫作實踐的人,也同樣為那些在自己的寫作方面沒有獲得過多少成功而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基本寫作方法的人。小說家、劇作家、雜志編輯、家庭主婦、生意人、醫生、演員、電影剪輯師、廣告片導演、秘書、廣告商和大學教授等等,全都上過這個班並從中獲得過收益。本書的目的是使讀者坐下來,並從有選擇、有信心、有把握的地位出發來編寫一個電影劇本。他可以完全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寫作中最難的事就是要知道寫些什麼。當你讀完本書時,你將確切知道寫一個電影劇本要做些什麼。至於你是否要寫,那是你自己的事。寫作是件個人的事——你或者寫,或者不寫。
悉德·菲爾德(Syd Field),美國著名編劇,製片人,最暢銷的電影編劇著作作家。著有《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從構思到完成劇本的具體指南》。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自1982年首版以來已被譯成16種語言,在世界250多所大學用作教材,《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是續篇,進一步揭示了劇作的奧秘和技巧。他曾在全球許多國家任教,現在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劇本審稿人以及編劇顧問。 悉德.菲爾德的書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的「電影文學」教育,他--或者說「他們」好萊塢--把電影編劇工作技巧化和技術化了,使得所謂高不可攀的「電影文學藝術」,變得易於學習、分析和領會,所以這本書和它的姊妹篇自翻譯出版以後受到國內電影工作者和編劇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六、電影劇本寫作的幾個問題
夏衍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戲劇、電影劇作家。由於他有著豐富的創作實踐,所以他在談編劇經驗的時候總會用十分通俗的語言講解十分專業化的問題。那些經驗都是有很強的創作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而且,他的理論總是具有中國特色,一點沒有拉了外國人的大旗作虎皮的意思。
七、電影藝術 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
《電影藝術》第1版面世於1979年,此後歷經七次修訂,早已成為電影學領域公認的標尺性著作。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這樣能幫助讀者在了解一部電影時,不再是以過往觀影經驗所累積的慣性直覺方式,去感受影片技術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將電影看作如同詩歌、建築、音樂與舞蹈等其他藝術一般,是一個創作者在凝粹創作意念之後,執行到影片膠卷上的完整呈現。
⑵ 影視作品中的聲音形式有哪些
電影聲源的種類分為三種形式:人聲、自然音響、音樂。
一、人聲
人所發出的由音調、音色、力度、節奏等因素所組成的聲音以及人的話語。是人類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聲音手段。
二、自然音響
除了人聲以外,在電影時空關系中所出現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環境中的一切音響或雜訊。有時群雜聲亦起自然音響的作用。
三、音樂
從純音樂形式轉化而來的電影視聽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它被納入了電影的時空關系之中,從而獲得一個為純音樂所不具備的電影空間,因此其性質完全不同於純音樂。
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聲源處於事件或敘事空間的音樂和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的音樂,前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在音樂課上唱的《小麻雀》或《離別歌》,後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片頭出現的管弦樂隊演奏的「離別歌」。
⑶ 電視與廣播聲音系統的不同
電視聲音符號系統的構建一方面移植了廣播藝術聲音,另一方面亦受到電影聲音的滲透,其運用的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同廣播和電影並無二致。在電視符號系統構建之初,因有廣播藝術聲音的完整移植,電視聲音系統處在有序狀態,其互斥的內在機制並未發揮作用。國內電視學術界普遍認為「電視是廣播的延伸」,「廣播電視」經常並舉,可見電視聲音系統對廣播聲音系統的完整移植。然而,當電視畫面系統功能不斷地侵入聲音系統,產生較大范圍的互切邊緣區域後,電視聲音系統的互斥機制便產生了作用,具體表現就是以朱光烈為代表的「主聲論」者向「主畫論」發起詰難。聲畫關系的論爭,打破了元初的和諧,直接將電視敘事符號系統導入一種無序狀態。
⑷ 跪求 過去老電影 電視劇里 國民黨女播音員聲音 做鈴聲用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電影)
裡面有很多 國民黨女播報員的聲音 希望能找到你喜歡的
⑸ 怎麼能聽懂電視劇里電報聲音
電影、電視劇里的發電報的聲音是為了電影、電視劇效果而特意加的,實際工作中發電報是沒有聲音的。
實際工作中發電報用的編碼是「莫爾斯電碼」,即是用長短聲來組成不同的字元,你可以學習莫爾斯電碼的基礎知識。
電視劇中的電報聲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為了表示是正在發電報而已。
⑹ 電影中的聲音和畫面哪個更重要
我是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我覺得如果硬要比較一下的話。還是聲音,因為電影的起源就來自於廣播,廣播是用聲音輸出的,畫面給人傳達的內容僅僅在於表面,而電影導演給影片注入的內涵是獨具風格的。聲音包括很多,對話,音樂,音響,更加的渲染電影的主題,突出人物形象,給人以不同的想像和思考,讓人可以集中注意力去聽。大家可以想一下,其實日常我們看電影電視劇的過程中,不去看畫面。聽著聲音,我們都能夠了解劇情的發展。【個人觀點】
⑺ 請問一下大佬,電影中新聞廣播的聲音是什麼做的
先錄好,然後用20塊錢的音響播放出來,就像老收音機一樣,再在一旁錄下來即可
⑻ 將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按某種邏輯標准分類
人物對白,配音,音響,音樂
配器音,自然音,背景音
⑼ 周傳基的論著
《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書)
《電影時空結構中的聲音》(論文)
《論電影剪輯》(論文)
《電影節奏》(論文)
《電影之聲——1982》(論文)
《電影之聲——1984》 (論文)
《論大學電影》 (論文)
《視聽語言》(錄像帶視聽教材,四小時,國家教委中央電教館出版)
《中國大網路全書——電影卷》「聲音」辭條
《電影電視根本不是綜合藝術》(論文,《電影藝術》雜志1994年第10期,
《電視藝術》1995 NR.3)
《電影語言大師》(英文,發表於1995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專刊)
《再論電影中的聲音》(論文,《電影藝術》雜志1997年第2期)
《電影電視中的特寫鏡頭》(論文,《電影藝術》雜志1996年第4期)
《打破軸線,一個中國神話》(論文,《電影藝術》雜志1996年第5期)
講義 軸線(《電視藝術》1994 NR.3)
⑽ 影視學習應該看看什麼
469 職業時裝攝影 19.50
470 電影攝影創作問題 15.60
471 電影攝影機的使用維修 1.65
472 電影攝影師實用手冊 0.60
473 現代攝影加工 95.00
474 肖像攝影 3.10
475 基礎攝影科學--照相工作原理 3.45
476 特種電影攝影 2.35
477 塑型化妝藝術 0.74
478 特技資料譯文集 1.30
479 電影製片手冊 14.90
480 顯微攝影 2.90
481 故事片攝影師的素質和技能 0.50
482 攝影濾光器與影調調節 2.00
483 攝影術語辭典(精) 10.00
484 影視磁帶錄像技術詞典 22.00
485 廣告攝影 21.00
486 家用錄像機技術 4.60
487 電影攝影造型基礎 13.00
488 趣味攝影訣竅技法 4.80
489 最新三維計算機圖形學 14.50
490 攝影構圖 15.00
491 彩色照相沖擴技術 11.20
492 照相手冊 9.80
493 照相化學 8.85
494 電視製作 22.00
495 電視製作大全 50.00
496 怎樣拍攝教學電視片 4.20
497 電視和電影照明技術 12.80
498 電視與視頻工程師手冊 196.00
499 電影技術在影片中應用 1.35
500 電影剪輯技巧 3.30
501 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精) 13.00
502 電影電視技術手冊 3.10
503 獨立製片 17.50
504 錄音 2.40
505 錄音音響學 2.95
506 錄音聲學 15.00
507 動畫的時間掌握 20.00
508 家用錄像機的活用技巧 4.00
509 家用錄像機的娛樂方法 4.80
510 盡情享受音響與錄像 4.50
511 電影放映機技術 2.55
512 放映電工學(精) 3.10
513 銀幕與放映場地 1.20
514 16毫米移動式電影放映 3.90
515 影片使用與維護 3.20
516 影片與放映設備 8.50
517 彩色照相沖擴機的原理與調試 9.20
518 現代攝影加工(精) 110.00
519 現代攝影加工 95.00
520 現代精選影像技術詞庫 60.00
521 電影攝影技巧與理論 11.30
522 電影攝影ABC 11.10
523 電影攝影畫面創作 23.00
524 現代影視技術詞典 130.00
525 廣告宣傳品的電腦製作 26.00
526 新型廣告 20.00
527 創意思路 26.00
528 數字化電影製片 68.00
529 影視技術概論 28.80
530 蒙太奇論 27.00
531 電影放映應用技術手冊 82.00
532 電影攝影入門 16.00
533 肖像攝影經營術 68.00
534 影視製片進度計劃 9.50
535 影視同期錄音 18.00
536 攝影師用光指南 48.00
537 電影攝影入門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