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壓瘡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

壓瘡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

發布時間:2022-06-26 05:12:54

1. 預防醫學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

預防醫學在護理中的應用:
人體疾病的自然發展史,可以分為病理形成前期和病理形成期兩個階段。病理形成前期:疾病刺激物作用與機體,機體產生防禦反應,互相抗爭。病理形成期:措施得當,疾病得以控制;不及時採取措施,疾病惡化,最終衰竭死亡。
預防措施可以從疾病發展的任何階段介入,根據個階段的特點與內容,劃分為三級預防策略:
1、一級預防:處於病理前期,以病因預防為主,針對致病因素,採取預防措施。
2、二級預防:已進入病理形成期,但處於疾病階段「三早預防」。
3、三級預防:疾病已發展到嚴重和晚期階段「對症治療」。
預防醫學在護理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護理人員從心理的角度去幫助病人;從營養調整方面去影響病人及家屬;還能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去提醒健康保持的必要性;從「預防為主」的觀念去幫助病人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提高生命質量。
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病的預防及護理,更有力的說明護理工作中預防的重要性。
一: 高血壓的預防及護理:
1.調整心態:
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心情郁悶時,要轉移一下注意力,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來鬆弛自己的情緒。最忌情緒激動、暴怒,防止發生腦溢血。
2.控制飲食:
應節制日常飲食,少吃脂肪、甜食、鹽。多食蔬菜水果。飲食以清淡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調方式來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飲暴食。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超過6克,(鹽能使水分瀦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切忌大便乾燥(高血壓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發生腦出血、心絞痛)。
3.戒煙:
煙鹼(尼古丁)可收縮微細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喝酒尤其喝烈性酒對身體有害無益。
4.勞逸結合:
如從事高度緊張的工作,要掌握好對情緒的調節,注意勞逸結合,爭取多休息,不適宜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負重、長跑、搬運重物應予禁止。但輕體力勞動是可以的,長期卧床並無好處。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睡前用溫水浸泡腳,避免看緊張恐怖的電影、電視
5.堅持運動和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減肥、維持正常體重,可改善血液循環,減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壓降低。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一種既簡便易行,又非常有效的運動方式。
6.堅持定期體檢:
普通人尤其老年人,每年應堅持體檢1次,注意查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以及心電圖等。平時還應了解自己的血壓,經常測量血壓,盡量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
二、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預防壓瘡主要在於消除其發生的原因與誘因,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到七勤,即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勤交班。還應養成在床邊交接病人皮膚情況的習慣。
1.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1)鼓勵和協助卧床病人經常更換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時可將間隔時間縮短。翻身時應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動作。
(2)病人身體空隙處墊軟枕、海綿墊,可使用氣墊壓、水壓等,從而降低骨突出處所受的壓力。不宜使用可引起潰瘍的圈狀墊,如橡膠氣圈和棉圈。
(3)對使用石膏、夾板、牽引固定的病人,要檢查襯墊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適當。還應隨時觀察局部和肢端皮膚顏色改變。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3)床鋪要經常整理,及時更換被服。
避免潮濕、摩擦、尿便等刺激及分泌物多的病人應及時擦洗;不可讓病人直接卧於橡膠單(或塑料布)上,嚴禁使用破損的便盆。
3.增進局部血液循環

2. 壓瘡的分期分哪幾期每期的特點是什麼.要如何護理

壓瘡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並發症,如果人長期睡在床上不調整姿勢,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醫護工作中的一大難題。一般來說,壓瘡是指身體局部組織持續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是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致變性、潰爛和壞死。

最後是潰瘍期,這一時期應該解除壓迫,清潔創面,祛腐生新,促其癒合。同時,必須根據傷口情況,按外科換葯法給予相應處理。常用生理鹽水、3%過氧化氫等溶液沖洗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再外敷抗生素(根據創面細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並用無菌敷料包紮。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應對三期的護理方法,還可以輔以物理療法,比如紅外線燈照射、雞蛋內膜覆蓋、白糖覆蓋、局部氧療等,這些物理療法對於壓瘡的治療也是很有效果的。

3. 壓瘡相關護理診斷

1.意識障礙 與腦出血、腦水腫有關。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與意識障礙、偏癱有關。
3.潛在並發症:腦疝、上消化道出血、壓瘡

4. 壓瘡的護理措施

患者出現壓瘡的情況,會因為失去皮膚的保護屏障很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所以壓瘡的護理首先要注意局部的清潔衛生,可以經常用碘伏進行局部的消毒,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外塗-素創芙清褥瘡生肌膏-,促進恢復。其次,對於壓瘡的護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經常翻身。患者長時間一個姿勢不動,就會導致局部組織受壓而出現症狀加重的情況,所以要經常翻身或者做局部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壓瘡的護理措施
1、加強基礎護理:保持床位平整、清潔、乾燥,保持病員皮膚清潔,做到勤擦洗、勤更換,勤翻身、勤按摩,勤檢查,保持病房溫度、濕度適宜。避免尿液、潮濕刺激,指導患者正確使用便盆,避免生拉硬拽。
2、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對長期卧床患者,用氣墊床,並製作1m×1m糜子墊,糜子性味甘,平,微寒,無毒。不用加工,洗干凈晾乾裝入棉布中即可,放於氣墊床之上,置於患者的受壓部位,可有效預防壓瘡發生。
3、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有效指導患者及陪護人員增強主觀能動性,加強健康宣教,做到與患者主動配合,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增強其抵抗力和組織的修復能力。
4、高危人群護理:對女性消瘦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好發部位重點檢查,重點指導,嚴格交接班制度。
5、採取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對壓瘡及時除去病因,增加翻身次數,防止局部繼續受壓、防受潮,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後,用-素創芙清褥瘡生肌膏-敷創面再加紗布覆蓋包紮,每天1~2次。
壓瘡的預防控制
1、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1)常換體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每1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等動作。
(2)保護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空隙處:墊軟枕/海綿墊/氣墊等,必要時可用支被架抬高被毯。
(3)使用石膏、夾板、綳帶:襯墊平整、松緊適度,仔細觀察。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皮膚乾燥,不直接卧於橡膠單上。
(2)床單、被褥清潔、平整、乾燥、無碎屑。
(3)便器無破損,使用正確。
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1)全背按摩:50%乙醇
1)由骶尾部開始,沿脊柱旁向上按摩,至肩部後環形向下至尾骨止;
2)由骶尾部開始沿脊柱按摩至第7頸椎處。
(2)局部按摩:蘸少許50%乙醇,以手掌大小魚際肌緊貼病人皮膚,作壓力均勻的環形按摩,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每次3~5分鍾。
4、改善營養狀況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膳食。適當補充礦物質,如口服硫酸鋅,促進慢性潰瘍的癒合。

5. 發生壓瘡最主要的原因

壓瘡是局部和全身因素綜合作用下,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局限性組織破損和壞死。病因一般可以分為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兩種。
外在因素
1.力學因素
引起壓瘡最主要原因是局部組織受持續性壓力,特別是身體骨頭粗隆凸出處,皮下脂肪較少,摩擦力較大,是最容易也是最早發生壓瘡的地方。如長期卧床或坐輪椅,石膏內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皮膚受到長時間的壓迫,均會引起壓瘡產生。
2.環境因素
皮膚經常受到潮濕等物理性刺激,使皮膚的抵抗力降低,在受到持續性壓力時容易發生壓瘡。常見於大小便失禁,長期受尿便等刺激的人。
內在因素
營養狀況、年齡、機體活動運動功能、機體感覺功能、自身疾病等因素也與壓瘡的發生密切相關。在臨床上,如果患者產生了腦血管病變,比如腦梗塞、腦出血或者腦部受到了外傷,導致患者出現四肢的活動障礙,需要長期卧床,可以導致壓瘡的發生。患者如果發生了脊髓的病變,導致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害,也可以導致四肢癱瘓,患者需要長期卧床,從而導致壓瘡的發生。

發生了壓瘡以後,需要進行局部消毒,以及應用去腐生肌的葯物等方法來進行治療。

6. 簡述易發生壓瘡高危人群

1.力學因素物理力的聯合作用:造成壓瘡的三個主要物理力是壓力、摩擦力和剪力。壓力:卧床病人長時間不改變體位,局部組織持續受壓在2h以上,就可引起組織不可逆損害;摩擦力:可見於夾板內襯墊放置不當、石膏內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病人長期卧床或坐輪椅時,皮膚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剪力:與體位密切相關。是由兩層相鄰組織表面間的滑行而產生進行性的相對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壓力相加而成的。2.理化因素刺激:長期受壓的皮膚經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種滲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質層受到破壞,皮膚組織損傷,易破潰和感染。3.全身營養不良或水腫:常見於年老體弱、水腫、長期發熱、昏迷、癱瘓及惡病質的病人。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內在因素。4.受限制的病人使用石膏綳帶、夾板及牽引時,松緊不適,襯墊不當。

7. 壓瘡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力學因素:造成壓瘡主要是壓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種力聯合作用所致。①壓力:持續性垂直壓力是引起壓瘡的最主要原因。壓力超過4~4.6kPa持續2~4小時,即可引起壓瘡。②摩擦力:易損害皮膚角質層。③剪切力:與體位有密切關系。 (2)局部因素:局部經常受潮濕或排泄物刺激。\t(3)全身營養不良或水腫:如長期發熱及惡病質等患者,易導致壓瘡的發生。\t(4)其他因素:石膏綳帶和夾板使用不當。

壓瘡就是褥瘡,見於長期久卧的患者,由於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到按壓,再加上自己不能活動、全身血液循環緩慢而形成壓瘡。本病預防的要點是給患者勤翻身,2小時翻身一次,每天做1-2次全身按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血流速度。至少7天用溫水給患者擦一次身體、換一次衣服,患者用的床單、穿的衣服都選擇純棉的,有條件者可以用氣墊床,減少對皮膚的按壓、摩擦。如果患者大小便失禁,在床上排尿後及時給患者清洗干凈,保持皮膚清潔、乾爽,因局部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中容易出現皮膚問題,從而加重壓瘡的形成幾率,讓患者合理膳食、葷素搭配,注意以上這些可以有效的預防壓瘡。

8. 一個患了壓瘡癱瘓了的人,要怎麼對他和他的家人進行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1.2.1 語言教育方法 通過語言的交流與溝通、講解及宣傳護理健康教育知識,增加受教育者對健康知識的理性認識。

1.2.2 文字教育方法 通過一定的文字傳播媒介和受教育者的閱讀能力來達到護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的一種方法。如給患者發放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小處方等。

1.2.3 實踐教育方法 通過指導受教育者的實踐操作,達到掌握一定的健康護理技能,並應用於自我或家庭護理的一種教育方法。如指導患者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等。

2 健康教育內容

2.1 心理指導 頸椎骨折患者伴有脊髓損傷者除損傷部位疼痛,立即出現四肢癱瘓,嚴重時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產生劇烈的心理波動,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氣。脊髓損傷會造成一系列生理和功能紊亂,如體溫異常、胃腸功能紊亂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所以,從入院開始直到出院都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經常運用鼓勵性語言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情緒保持穩定,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

2.2 強調制動 告訴患者及家屬,制動是脊柱骨折恢復的基本要求之一,否則,會引起新的損傷,導致或加重癱瘓[2]。正確的體位對脊柱骨折的治療也非常重要。頸椎骨折者,頸部兩側各放置沙袋一個,翻身時,上下身應在同一軸線上同時旋轉,避免扭曲,引起再損傷。

2.3 顱骨牽引指導 介紹顱骨牽引的目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牽引後床頭應當抬高25~30 cm。屈曲型骨折保持頸部過伸位,伸展型骨折保持頸部中立位。頭部及枕部墊以麂子墊。牽引重要不可隨意增減。如牽引過程中出現伸舌偏斜、口齒不清等,應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防止神經過牽症狀。

2.4 功能鍛煉指導 為防止失用性肌萎縮和關節僵直,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應加強功能鍛煉。要向患者講明鍛煉的目的,使其自覺地配合。應強調功能鍛煉的主動性、適應性、計劃性、科學性和時間性,指導並示範功能鍛煉的方法。如果上肢功能部分存在,可進行護胸運動、握拳運動等主動活動,下肢被動活動每日2次,每次不少於30下,主要為肌肉按摩與各類關節的屈伸活動。

2.5 皮膚護理的重要性 告訴患者及其家屬,由於患者截癱平面以下皮膚感覺已喪失,神經營養功能差,容易發生壓瘡;強調定時翻身和皮膚按摩的重要性;若患者上肢未癱瘓,應激勵並指導他們自己定時按摩受壓部位皮膚,練習床上坐起,搬動下肢翻身,用雙手撐起軀干、抬起臀部,以減少局部受壓。

2.6 飲食指導 截癱患者由於長期卧床,導致腸蠕動減慢,易發生便秘。告訴患者應多吃水果、蔬菜等易消化食物,水果多食香蕉、梨、西瓜等,蔬菜多食芹菜、韭菜、菠菜等。指導每日行腹部環行按摩30~60次,以促進腸蠕動;亦可每日晨起飲250 ml淡鹽水、蜂蜜水或白開水,促進每日晨起排便。

2.7 加強膀胱功能訓練 截癱患者常有尿瀦留現象,應告訴患者及家屬這是由於脊髓損傷後,患者的排尿功能推動大腦及低級中樞控制,從而引起排尿功能紊亂或喪失。當膀胱內尿液積累,壓力升高時,尿液會自行溢出,但患者不能控制排尿,使膀胱內殘留尿液增多,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因此,對患者進行排尿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導尿期間,間斷放尿,日間每2~4 h放尿,夜間4~6 h,若有尿意則感到有尿意時放尿,放尿後按壓腹部,以排出殘余尿。

閱讀全文

與壓瘡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
2018年12月21日新電影 瀏覽:57
魔方日本電影 瀏覽:476
高分東南亞動作電影 瀏覽:291
去泰國打工的電影 瀏覽:811
好看電影推薦青春動作 瀏覽:293
毒舌電影電視劇 瀏覽:539
電影節致敬王家衛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