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發條橙》
《發條橙》是1972年上映的一部犯罪科幻片,是一部視角奇特,表達主題另類的影片。鬼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用電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高端的問題,該不該因為人的惡而剝奪他的選擇權,讓他成為一個溫順沒有反抗沒有脾氣的人。
影片中的主人公阿歷克斯是一個有著嚴重暴力傾向的少年,年少時便因輪奸、殺人被判監禁14年。他為了早日出獄,在監獄接受了「厭惡療法」,通過持續的觀看色情暴力視頻,讓觀者對這些行為產生生理的反感。終於,阿歷克斯變成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被釋放出獄。
出獄後的阿歷克斯並未獲得更好的人生,監獄生活讓他失去了家庭的認可,過去的仇人、街頭的流浪漢對他拳腳相加,在他求援時遇到的竟是曾經被他殺害的女人的丈夫,於是他被非法監禁,成為別人對抗政府的武器。
終於他再次回到
Ⅱ 發條橙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阿利斯(馬爾科姆•麥克道爾)是一位無惡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邊聽貝多芬的交響曲**性,某次他進入一所別墅搶劫一番後,打殘了該別墅的主人——一名小說家,並用特殊喜好蹂躪了其妻子。後來因為殺了一名單身女子,阿利斯入獄並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療,出獄後,他對淫樂之事產生徹底的厭倦。
但當阿利斯回到家時,周圍人群沒改變對他的舊看法,在種種歧視的重壓下,他跑到郊外一所別墅想喘口氣,不想這所別墅正是他以前搶劫過的小說家的那所。而作為反政府組織首領的該小說家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軟禁了阿利斯。當這件事暴露小說家被捕時,其手下為了對抗政府,揚言要把阿利斯恢復原來的性情,完全不理一旁的阿利斯大叫「我完全好了」
Ⅲ 發條橙子
《發條橙》,庫布里克1971年作品。
影片之初,是一張臉的特寫。它邪惡得理所當然,嘴邊有一個微笑,象是在欣賞自己。然後鏡頭退出去,近景,中景,全景。超現實風格的裝置中彌漫著性與毒品的氣息。這達利夢境式的場景,是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天堂。惡之花盛大開放,肆無忌憚。而庫布里克的風格,不是揮霍、頹廢,在審判缺席的末日,他依舊是冷靜,平衡,絕對的精確。他的誇張與諷刺絲毫無損於庄嚴。——這是一出庄嚴的歌劇。獻給絕無感傷的絕望。
1、敘事
這個作品,以嚴謹的三個組合段展開敘事:亞歷和他的三個同夥的惡行。懲罰與治療。惡行的回報及亞歷的「痊癒」。
第一部分是對亞歷對惡行的精確復述。他們毆打老人,強奸婦女,入戶施暴。這種惡是沒有邏輯前提的。亞歷是純粹的惡的化身。無功利的惡。在他的身上,沒有任何道德感,約束與負疚。暴力與性是快感的唯一來源,影片中沒有任何溫潤的人類的感情存在。在文明的頂端,人回到了原欲。佔有身體的是「惡」帶來的快感,佔有精神的是對「惡」的欣賞,他們驅馳在這條無歸之路上,由越來越快的加速度引領著,沖向崩潰的懸崖。在這里,「惡」成為生命的鴉片,它推動著人的陷溺,而展現出升騰的幻象。在惡習的空檔,連亞歷也感到疲殆,但他得在越來越升級的惡中,維持著快感的巔峰。這些少年人的惡,提醒人對「生命」的戒心,這種成長力的暴虐。——而社會機制,即是對於「人性」的,壓制與規訓。
於是第二部分,亞歷先是進了監獄,然後進了醫院。監獄是直接的以暴制暴。人在這里,失去了一切尊嚴,作為665321而存在。它目的不在於也不可能使一個罪犯「改過自新」,它只是將人性的惡制度化,以制度的惡,統領人性的惡。而醫院的治療,是間接的以暴制暴。慾望與身體原是相互呼應的,——身體慾望的滿足,產生快感,推動著下一輪的慾望的競逐。而這種療法把兩者對立起來了。在葯物的作用下,慾望與身體指涉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與葯物的惡心感使身體無所適從,這種難以忍受的分裂狀態強力抑制了惡欲。對於惡,無論是監獄與醫院,都沒有提供善的希望。它們有不同的面目,但內核是一致的。這是政治的解決之道。是歷史的中心法則。
第三部分,接受完懲罰與治療的亞歷重返世界。他的內心沒有任何改變,只是失去了作惡的能力。於是暴行重演了一遍,只是舊時的施暴者成了此刻的受虐者,角色互換,規則依舊。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鏡子。換了一個角度,從個人的惡照向了普遍的惡。於是惡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讓人存不得僥幸之心。這種惡不因為它復仇的理由,就變換了性質。當惡只能如是螺旋往復時,終極的旨歸如此虛妄。不由人不在震驚中,生出絕望與惶惑。——而庫布里克如此強大,他能夠在全無希望中保持著穩定,沒有一點情緒化的波動。他對人性的洞見使他有微微的嘲諷,而這種冷笑,對的是政治而非人。他有一種難以言述的冷靜,在影像與聲音的盛宴之後,保持著不動聲色的,絕對的客觀。
《發條橙》讓我想起基斯洛夫斯基的《殺誡》。在陰霾之中,基氏同樣沉靜地說他的故事,但他有如是多的,痛苦與同情。一個人道主義者的無果的追問,深叩向人的心靈。在人的暴力與制度的暴力中,他的沉痛,是慈悲的回響。在《殺誡》里,暴力有它虛弱的質地,這種虛弱,因為有反省,有罪責。但《發條橙》是更純粹的,亞歷的惡,簡直是響亮坦盪的。它被這樣孤立出來,放在審美中加以觀照,煥發出一種怪誕的光采。
這個影片的敘事者,亞歷,常常地讓觀眾注意到他的聲音。在平和的,「你的朋友,卑微的旁述」中,他沒有痛苦。沒有反省。影片的結尾。當政治的惡劫持著個人的惡,當內政大臣擁抱著亞歷時,鎂光燈閃爍,鮮花簇擁。亞歷扮出來的笑混合著邪惡與無辜,他又幻想了。惡的交媾中,紳士淑女們戴著白手套,優雅地鼓著掌。
這是無可去處,庫布里克所能給文明的,一記耳光。
2、影像與音樂
《發條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它的電影語言是華麗的盛大的,充斥著非凡的想像力,然而它又是極精準的,沒有任何任意隨意的痕跡。它是一個寓言。影像與音樂,都呼應著這個寓言的要旨。它從人與歷史中來,而通過儀式,形成象徵。
在這個作品中,對暴力與性的描述是極度直白的。但恐怕這些場面,給人的心靈的震驚更甚於感官的刺激。第一組合段的幾個場景:科露娃奶品店、荒廢的賭場、作家法蘭的家,還有健康農庄,場景的設置都有濃重的超現實風格,陳設怪異,色彩濃烈,充滿性暗示。而亞歷們穿戴著的陰莖形狀的假面,突出胯部的衣裝,是更為直露的形象。但性在這部影片中,卻並不是核心。它只是暴力的一個必然形式,或者說惡的原初動力。是一個先在的概念,一個形勝於質的存在。在如此刻意的場景之中,暴力被儀式化了。彷彿舞台之上的載歌載舞,惡被賦予了美的形式,生成了艷異的花。
惡在儀式中,升華而為藝術。通過誇張與抽象,它突破了感官的邊界。廢棄的賭場象一個荒頹的華麗劇院,少女在舞台上受到凌辱。在一個樂隊中心的視角上,攝影機記錄下的,是戲劇,不是現實。庫布里克使人一剎那間忘卻了道德,而在惡與美中目瞪口呆。在藝術中,審美的原則優先於道德的原則,更不用說對於庫布里克,道德不是標准,只是存在。他逼迫著「人」直面「人性」,讓不安壓過了快感。在儀式中抽象出來的惡,從感性直指內心。
河邊的那一段暴力場面。拍攝得何其「唯美」。柔和的光調,水清天藍,而亞歷彷彿在靈感的趨使下,完成了一段完美的傑作。幾個短鏡頭(特寫,全景,客觀鏡頭,主觀鏡頭)的剪接自然,流動,天衣無縫。合著音樂的節奏,亞歷的手杖成了樂隊的指揮棒。於是觀眾也在庫布里克的天才下分裂:恐懼與贊嘆混合在一起,蝕骨銷魂。
藝術提供了另一種觀察、感受與思考的方式。亞歷與兩個姑娘的性愛場面,在加速播放中失去了誘惑,代之以幽默。而檢查療效的那一場真是大巧若拙,簡單而荒謬的深刻。亞歷在聚光燈下做著真實的表演,展示一個惡棍不能作惡的痛苦,而鏡頭一轉,是內政大臣與亞歷一樣的讓慾望扭曲的臉。此刻,儀式與現實是統一的。平面的影像,通過視覺,卻可以直抵思想的深處。
而音樂是這部電影的上帝。它是一出輝煌的MTV。
惡與音樂的聯姻,是庫布里克的驚世駭俗的創造。他將魔鬼與天使在視聽上合為一體,在藝術中,善惡泯滅。這當然也還是有理論可以作為佐證。弗洛伊德認為,利比多是人的根本驅動力。「本我」受到「超我」的制約,利比多可能以藝術的形式得到升華的體現。那麼亞歷與貝多芬,是起跑線上並排的兩個人。他們一個聽命於本我,讓惡發展到極致,另一個將力比多化成了藝術創造力,讓藝術發展到極致。這種藝術,推枯拉朽,席捲天下,以萬物為芻狗。亞歷在聽第九交響樂時生出的幻想,彷彿是原子戰爭中的世界末日。
音樂是藝術中最抽象的。它遠離文字與形象,且寄寓於時間,過往不復。然而無形無質的空氣的振動,卻直接地作用於人的身體與內心。是亞歷在第九交響樂的伴奏中施惡,還是第九交響曲在亞歷的施惡中顯形?命運成了「惡」的虛空的靈魂。原欲是無可逃脫的,社會是無可規避的。文明走到盡頭。收獲的,只有形式。美。
寫完這段文字,精疲力盡。
向著人性、慾望、思想的深處求索。需要一顆強大的,冷靜的心靈。我猶豫著不肯去重讀《發條橙》,因為明白,自己必被捲入黑暗的渦流。庫布里克是偉大的,因為他如此堅定,面對惡,面對絕望,他還是掌控著節奏,譜出盛大的樂章。——這個片子,有著如此有力,穩定,而又豐富精微的節奏。《發條橙》的美,也是施虐的美,讓人臣服。
劇名:發條橙
------------------------------------------------------------------
做種日期:2006-1-17 01:02:48
------------------------------------------------------------------
大小:4359 MB
------------------------------------------------------------------
種子:發條橙bt下載
------------------------------------------------------------------
簡介: 發條橙.全新D9轉制D5數碼加長版
Ⅳ 犯罪片《發條橙》從X級刪改為R級,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電影前期主角的張狂和壞,導演把性還有暴力,都拍的很仔細,之後就是他在監獄受到的那些非人的待遇,出獄後,當他失去他的爪牙時,他受人欺負的無奈,痛苦,掙扎還有懦弱都表現出來,他的行為完全是在人家的控制之下做出的,而且只能任人擺布,完全反抗不了。前後形成劇烈的對比和反差。
《細思極恐》該劇講述了一幢老舊的大廈的地下車庫經常出現各種恐怖事件,車庫內已拔出鑰匙熄火的車卻突然失控撞死車主,原來停在此車位上的車連帶其內的一對情侶自此失蹤,天坑裡也沒有任何蹤跡;有數名業主的車莫明在C區的牆上撞毀,車主喪生牆面卻完好。這些事件嚇壞了來此停車的眾多業主,大廈日漸人丁冷落。大廈管理員聘請探靈小分隊一探究竟。這才了解到數年前,曾經有一個母親不堪追債,與其孩子一起在此地下車庫C區上吊身亡。
《細思極恐》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tTnmnKGEo4DgfFk1R2mCQ
Ⅳ 誰能介紹一下 發條橙 這部電影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其它譯名: 發條桔子
發條橙子
發條橘子
類 型: 科幻 / 犯罪 / 音樂 / 劇情
導 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編 劇: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Anthony Burgess
主要演員: Paul Farrell
Carl Duering
艾德里安娜·科里 Adrienne Corri
John Clive
馬爾科姆·麥克道爾 Malcolm McDowell
Patrick Magee
麥克爾 貝茨 Michael Bates
Warren Clarke
上映日期: 1971-12-19
國家地區: 英國
影片相關信息
對 白: 英語
顏 色: 黑白/彩色
音 效: Dolby Digital / Mono
片 長: 137分鍾
級 別: 美國:X / 美國:R
IMDB評分: 8.3/10
IMDB編號:0066921
出品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us]
Polaris Proctions
Hawk Films Ltd. [gb]
發行公司:
Warner Home Vídeo [br]
Warner Home Video [us]
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us]
華納兄弟公司(義大利)Warner Bros. [it]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ar]
一個英國的十幾歲的小混混亞歷克斯被警察送進了監獄。在那裡他為了縮短行期,答應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一樣送去為一項叫做「厭惡療法」的充當實驗品。這項計劃是政府為了在監獄里騰出位置給政治犯而提出的。通過「厭惡療法」,獄警們認為亞歷克斯的暴力傾向總算是被「治癒」了,於是亞歷克斯被放了出來。但是出獄後的亞歷克斯發現自己被舊朋友們所屏棄,連家人親戚都不願意接受他,而他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暴力。最後,垂死的亞歷克斯成了以他為成功範例大力鼓吹的政府的一個大傷疤。他夥同一群同伴一起沖進了一個小說家的住所:他寫的書(名為《發條橙》)為政府使用荒唐的「厭惡療法」辯護鼓吹。
《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最初在美國發行的時候,發行商堅持將小說描寫亞歷克斯長大後最終放棄了暴力,並結婚生子的最後一章刪去了。而伯吉斯始終對這一章耿耿於懷,認為沒有這一章,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一直不滿意美國版的《發條橙》,不管小說或是電影。
當庫布里克看完這部小說後,他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斥資20萬美圓買下了它的版權。帶著僅2百萬美圓的預算,庫布里克開始了電影《發條橙》的拍攝。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庫布里克借鑒了許多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
《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
《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不順利,它被歸罪為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兇。於是,庫布里克請求華納公司停止《發條橙》在英國的發行。英國也在國內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Ⅵ 介紹一下《發條橙子》這部電影
名稱:發條橙子 A Clockwork Orange
放映時間:137分鍾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主演: 梅爾康·麥德威 Malcolm McDowell
柏翠·梅吉 Patrick Magee
麥克爾·貝茨 Michael Bates
出品:WARNER HOME VIDEO
上映時間:1971年
影片簡介
在不遠的未來社會里,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在阿歷克斯率領下到處尋歡作樂,他們惹事生非,到處打人。還沖進了作家亞歷山大夫婦家,輪奸了作家的妻子。一次,阿歷克斯失手殺人,卻遭手下報復被趕來的警察逮捕。阿歷克斯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為了縮短刑期,阿歷克斯自願去做「厭惡療法」實驗品。結果,阿歷克斯在實驗結束後成為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
出獄後回到家的阿歷克斯發現家裡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禍不單行,流浪街頭,又遭到曾經遭到自己痛打的人的報復。而自己原來的手下更把阿歷克斯帶到郊外毒打折磨。最後,奄奄一息的阿歷克斯爬到一戶人家前,他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作家亞歷山大的住所。亞歷山大決定利用阿歷克斯報復,意圖推翻現任政府……
本片獲1971年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獎。是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代表作品。
Ⅶ 《發條橙》為什麼可以成為庫布里克經典的代表作
電影《發條橙》是著名導演庫布里克在1972年創作的傳世之作。
《發條橙》當年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影片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英國則直接禁止此片在國內上映,直到2000年才被解禁。
《發條橙》這部電影無論在鏡頭語言的表達,還是主題意蘊的挖掘上都堪稱「教科書級」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才讓這部電影歷經半個世紀,仍被視為影史經典之作。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作者:劍神彈棉花(網路知道認證行家)
Ⅷ 世界電影史上的三十部冷門神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1、《控方證人》 世界影史最偉大的懸疑片, 這是一部偉大且空前的電影。影片改編自 阿加莎·克里斯蒂 的同名小說,比利懷爾德導演,首先相信所有人對 阿加莎·克里斯蒂 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作為世界「推理文學三巨頭」,阿加莎的名字早就成為了文學史上難以抹去的焦點。影片上映至今已逾六十年,卻仍沒有一部能超過甚至堪比它的懸疑片出現。縱觀世界電影百餘年 歷史 ,它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它的出現不僅將整個懸疑類型片的檔次抬高,更樹立了近半世紀懸疑片所通用的模式典範。
2、《切腹》私以為最能代表日本的曠世作, 談電影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導演小林正樹。作為日本的電影巨匠,小林正樹不僅是與黑澤明、市川昆、木下惠介齊名的「日本影壇四騎士」,更是亞洲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小林正樹最具風採的就是敢於用民族性元素、 社會 性寓言,對日本的帝國主義、極權制度進行反思性的抨擊。同樣,這部《切腹》也有關於反極權的剖析,影片借復仇的主題,不僅講述了時代變革下武士道的幻滅,更大肆批判了極權制度下的草菅人命。
3、《生之欲》黑澤明天皇被低估的現實神作, 講述了一個身患絕症市民科科長,臨死前結束自己三十年公務員渾渾噩噩「木乃伊」生活,然後選擇獨自跟迂腐的體制抗衡,只為尋找人生最後意義…感人肺腑發人深省,力薦再力薦!
4、《桃色公寓》 六十年前辛辣的荒誕喜劇鼻祖, Baxter(傑克·萊蒙 Jack Lemmon飾)是紐約一個大公司的小職員,他的單身公寓經常被公司的高層們用去當作幽會的場所,Baxter也因此獲得不少升遷的機會。Baxter暗戀著公司的電梯女郎Fran Kubelik(雪莉·麥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飾),這天他終於鼓起勇氣約了她晚上一起去看一出戲劇。然而Baxter等了一晚卻未見Fran的蹤影,原來Fran是公司的高管有婦之夫Jeffery Sheldrake(弗萊德·麥克莫瑞 Fred MacMurray飾)的地下情人,本片獲1960年奧斯卡十項提名,贏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大獎。
5、《恐懼的代價》可能是影史最牛的懸疑片了, 無以復加的驚險酣暢顫栗、無以復加的技法節奏剪輯,驚險刺激絕對讓人嘆為觀止。戛納柏林雙最佳實至名歸,亨利·喬治·克魯佐超神了。該片講述了一家石油公司因大火焚燒油井,急需硝化甘油來滅火,在重賞誘惑下,四個落魄男人冒險運送硝化甘油途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在當年斬獲金棕櫚獎跟金熊獎。影史唯一一個!!!!
6、《惡魔》 比希區柯克《驚魂記》還燒腦神作, 德拉薩爾寄宿學校里,女教師克里斯蒂娜和丈夫、校長米歇爾·德拉薩爾感情不偕,德拉薩爾對待他妻子也很粗暴。克里斯蒂娜經過長時間考慮,決定擺脫丈夫,在另一個教師、女友尼古爾的勸說下,她們決定實施一個謀殺計劃……七十年前電影,技法懸念營造都臻若化境,甚至比希區柯克《驚魂記》還要早一些,基本毫無瑕疵,結局更是多重反轉,後世太多懸疑片都借鑒於此。
7、《超脫》電影版「人間失格」,難以比擬, 說實話,我並不推薦你看這部電影。影片所傳達的悲傷冷漠、消極哀怨的人生態度會讓人感到不適,更會刺激到敏感者讓他們陷入沉思與焦慮,最後,所有人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活著究竟還有什麼意義?影片的名字叫做《超脫》,何為超脫?應對超脫於世外的豁達心態;但存活於世的人哪能割裂與世間的聯系,當世俗的人背負著世俗的枷鎖,當世俗的人陷入自我的蒸籠里。 存活於世的人,死亡才是超脫的唯一途徑。
9、《狩獵》探尋人性真正黑暗底色的神作, 其實現在聚焦性侵題材的影片並不少見。在美國有《聚焦》、在韓國有《熔爐》、在中國也有屬於我們的《嘉年華》,而這幾部影片基本都是通過真實視角、白描表達,來揭露人性的罪惡猙獰。當《狩獵》以一場反常規設定給我們提出問題,再以事實的鋪陳將確鑿的答案推翻,其實影片還是以性侵為引,在講述謊言變事實的同時,更控訴了當代大眾的愚昧盲目、以及如何站在道德高地釋放人性惡靈。
10、《瑪麗與馬克思》告訴你自我應該與世界和平相處, 其實影片從表現形式來看確實有些少兒不宜。頗為恐怖的畫面基調、或關於自殺、死亡、病態人格的探討議題,影片在充斥著荒謬、怪誕的風趣同時,更為作品籠罩了一層壓抑的窒息感。但實際上病態也好、自殺也罷,其不過是呈現手法上的幌子。影片所要表達的,則是以寫實手法傳遞人性溫暖及對生活的希冀。
11、《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內斂的溫情、探尋生命意義, 如果《飛屋環游記》中的老爺爺活在現實里,在經歷了膝下無子、妻子逝世、房屋強拆等一系列的打擊後,你覺得他會做什麼抉擇? 而有這樣一部電影或許能給你答案。 劇情里的老人同樣膝下無子也同樣深愛的妻子離世;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打擊後他能做的只有自殺。
12、《愛在日落黃昏後》(三部曲)愛情片中的聖經, 最美好的愛情應該是什麼模樣?這個系列電影似乎給了我們答案,最美好的愛情不僅需要乍見之歡的幸運更需要久處不厭的陪伴。在電影中沒有謊言也沒有背叛,有的只是話癆似的對談、當然還有對性愛直言不諱的爛漫。 聽起來也許無趣而荒誕,但仍改變不了它是經愛情片中的經典。 因為就如同那句台詞所言 「這就是生活,也許它並不完美,但卻真實」
13、《怪談》日本恐怖片的真正先驅! 《怪談》改編自小泉八雲創作的同名小說。小泉八雲,堪稱現代怪談文學的鼻祖,由於《怪談》一書取材民間涉獵廣泛,神鬼、狐妖、雪女驚悚元素不絕如縷,精妙故事裡又蘊含日本傳統文化意境,因此也被評價為日本版的《聊齋志異》。在拍攝中,小林正樹也將《怪談》中虛幻意境渲染到了極致。
14、《發條橙》一部備受爭議的世界級禁片!豆瓣8.5 在電影史上,《發條橙》的地位始終顯眼且窘迫,一方面它鑄就了庫布里克在電影權威獎項的新高峰,其中影片不僅獲得紐約影評協會年度最佳影片獎、更摘得奧斯卡金像獎五項提名,另一方面它又是電影史最被「嫌棄」作品之一,作為電影史上第一部探討人類精神領域的科幻片,當導演對色情、暴力場景大肆渲染,也註定了影片長時間內的「了無音訊」!在美國《發條橙》不僅被定為X級(即嚴加限制級),在多場合被限制放映,在英國它更被認定為是幾件謀殺案的「元兇」!
15、《愛爾蘭人》21世紀以來最後黑幫史詩巨制! 相較神作標簽,似乎黑幫史詩作更適合它。畢竟從各方面《愛爾蘭人》都是向《教父》看齊的!在這方面僅演員陣容便窺得一二,演員上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除了找來合作過《好傢伙》《賭城風雲》等多部黑幫片的羅伯特·德尼羅,更請到了主演過《教父2》《聞香識女人》的阿爾·帕西諾與之飆戲。
16、《影武者》 時代模版,中國大片全抄這, 日本戰國時代三雄之首的武田信玄(仲代達矢飾),號稱「甲斐之虎」。他的信條是「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當武田信玄包圍德川軍的野田城,即將直取京都完成霸業時,他被敵人的狙擊冷槍打中,重傷瀕死。臨死前,他留下遺言要部下隱瞞自己死訊三年。先前弟弟武田信廉(山崎努飾)找到的替身(仲代達矢飾),原為竊賊的他面貌和信玄酷似,即日本人所說的「影子武士」,擔當起了重任。基本塑造大片通用模版,尤其是構圖跟分鏡,可以說是超前時代幾十年,張藝謀前幾年的《影》就是模仿的這部。
17、《你逃我也逃》 黑色幽默的真正鼻祖, 二戰期間在被佔領的波蘭境內,一群舞台劇演員在約瑟夫·圖拉和他的妻子瑪利亞的帶領下,同納粹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斗爭——一個間諜帶來了一封可能會摧毀波蘭抵抗運動組織的密信。於是,約瑟夫他們必須竭力去阻止此事的發生,絕對不能讓這封信落到德國人手中。夠戲劇、夠荒誕、夠逗樂。
18、《洞》 越獄懸疑片中的神來之作, 法國犯罪片大師雅克·貝克執導的經典越獄片《洞》,堪稱電影史上關於越獄題材最偉大的影片。這部雅克·貝克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入圍1960年第1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榮獲法國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影片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法國《電影手冊》十大佳片之一等多項殊榮。 步步懸疑,環環相扣。
19、《殺死一隻知更鳥》 同名經典改編的偉大佳作, 芬奇除了是一個慈父,還是當地一名勇於伸張的律師。這天他接到一宗強奸案,被告是黑人羅賓遜(布洛克·皮特Brock Peters 飾),而受害者是一名白人女子。這樣一個案件,在那個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年代,羅賓遜的境況堪憂。即使芬奇找到了他沒有犯罪的證據,也不足以讓人們拋開種族成見。芬奇在法庭上奮力維護事實和法律的公正。獨自對抗整個世界的不公,偉大不朽之作。
20、《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理想主義者的不朽頌歌, 美國的一個小鎮,Jefferson Smith(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飾)是當地的童子軍的首領,深受青少年們的喜愛,被選為新的參議員,來到了華盛頓。遇到了他父親的老朋友,同為參議員的Joseph Paine(克勞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飾),並且迷上了Joseph的漂亮女兒。前半段詼諧風趣,後半段男主獨自對抗整個迂腐國家,國會上讀美國憲法情節成為劃時代經典。
21、《天堂與地獄》日本版《寄生蟲》,卻超前半世紀! 該片由黑澤明執導,三川敏郎主演,該片改編自愛德華·麥克伯恩所著《國王的贖金》,講述了某鞋業公司的專務權藤金吾與綁匪銀次郎之間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比想像中精彩,前半段懸疑後半段上升 社會 問題。
22、《卡比利亞之夜》 如夢如幻、超越時代的印記! 費里尼執導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花街女卡比利亞不斷尋找真正的愛情卻屢屢被欺騙的故事,這部電影屬於費里尼一個分水嶺,而影片中很多橋段設計、藝術手法在如今仍然被引用模仿,適合骨灰影迷觀看。
23、《雨中曲》 影史最偉大的歌舞片,卻毫不枯燥! 算是人生必看經典之一!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為背景,講述好萊塢演員唐與合唱隊女孩間愛情故事,影片雖然是部歌舞片,劇情卻相當詼諧幽默,而歌舞內容更是毫不突兀,其中最經典的雨中獨舞橋段更是成為不朽經典。2006年,該片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2007年,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該片位列第5位。
25、《日落大道》 關於時代的印記,荒誕驚艷! 該片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為背景,講述了一位自戀的女明星因無法接受情夫背叛自己,於是將情夫殺死的故事。懸疑加黑色,對時代的反思,關鍵不無聊很好看。
26、《生活多美好》 人生必看,聖誕節必看!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喬治在聖誕夜喪失信心,准備自殺。於是,上帝派了一個天使,來幫他渡過這個危機。在天使的指引下,喬治看到了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人的人生會變得不幸和痛苦。他由此明白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何在。2006年,《生活多美好》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百部勵志電影」榜首。
27、《卡薩布蘭卡》 不輸《亂世佳人》,愛情聖經!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里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里克與伊爾莎的舊情復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難以抉擇的故事。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
28、《電話謀殺案》 影史最精彩懸疑片之一,希胖巔峰作。 推理作家馬克·哈列第乘坐輪船就要到達港口了,然而湯尼和瑪戈卻各有心思。一年前,瑪戈對於湯尼很不滿,於是就與馬克產生了感情。馬克回到美國後和瑪戈仍然有書信來往。原來湯尼早已知道妻子的秘密,並且要謀奪妻子的家產。然而這場謀殺不到最後誰都猜不到結局!
29、《騙中騙》 局中局中局的鼻祖作,後世都抄這個。 該片講述了詐騙集團小弟胡克和好友康多爾夫一起利用騙局為老大魯薩報仇的故事,而其中環環相扣的騙局跟多重反轉的結尾被後世爭相模仿。
30、《偷自行車的人》 新現實主義經典作,影史十大不朽之一。 二戰過後,羅馬同許多城市一樣,充斥失業和貧困,人們常常為一個工作機會爭得頭破血流,電影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工人的悲涼遭遇,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 社會 狀況。不多說,電影愛好者必看。文藝青年必看。
Ⅸ 《發條橙》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內涵
非常華麗的想觀眾展示了極端暴力和性的融合。同時又賦予主角和影片經典藝術的氣息。影片華麗在交響樂中,在一些戲劇搬的對話和行為中,更在於kubrick引發觀眾的思考中。 這些使得這部影片暴力卻不低俗。我不知道關於內涵是不是侑標准答案,但是這些元素的融合讓影片本身成為一件藝術。
Ⅹ 《發條橙》電影講的什麼
《發條橙》是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所著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62年。
《發條橙》講述了在英國未來社會,一個處於躁動青春期的問題少年,破壞社會,無惡不作,被捕入獄後甘願接受一種新型的「厭悲療法」的治療,重返社會後,卻發現自己已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他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隻「發條橙」。
《發條橙》以政府如何消除社會上的犯罪行為為例,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政府才算是合適的政府,政府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管理社會等當時很急待解決的理論問題。1972年,該小說改編成的同名電影上映。
作品影響
1972年,該小說改編成的同名電影上映,影片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主演。影片曾獲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