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著名的電影獎項有哪些
戛納電影節(坎城電影節)金棕櫚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㈡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有別於柏林、坎城和威尼斯三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並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而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民意調查,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這方面固然有地域性的偏愛,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卻是不爭的事實。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取向,由好萊塢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都兼容並蓄,亦未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所作貢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幾大國際電影節之一。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愛好者、電影導演、電影從業人士和全球媒體都可以在為期十天的電影節上觀賞到電影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
多倫多電影節共有17個競賽單元。2008年,共4209部電影報名參賽,電影節期間共播放了來自64個國家的312部影片。每屆電影節,有超過1000家國際注冊媒體進行報導,組織方為每部受邀影片安排兩場公映、至少一場媒體放映。該電影節每年吸引了數千名加拿大和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人士參加。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多倫多電影節一直致力於為電影製作設立標准,將全球各地的電影人才和電影大師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另外,多倫多電影節也是各地電影藝術家交流自己的電影故事的極好的平台。在全球觀眾的支持下,它以成為電影人努力的目標;多倫多電影節正尋求以電影為媒介的技術手段和文化探索發展的平台。
多倫多電影節保持著獨一無二的普及度。熱情的觀眾和導演通過對電影藝術和電影產業的交流促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溝通。
加拿大電影業中的後起之秀對國際電影業有著空前的洞見。全球各地的媒體在電影節上濟濟一堂,掀起了人們對電影和幕後電影人的關注和熱情。同時,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以從大量電影放映和專業的電影節目製作中進行選擇,這樣就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月做出明智的商業抉擇。另外,多倫多電影節還為業內人士和購買商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路。
從多倫多電影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高效工作和奉獻,到它為多倫多這座城市的文化經濟帶來的貢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經為其在國際電影圈內贏得了持久的良好聲譽。
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04年
周星馳執導、主演電影《功夫》
2007年
陳奕利執導電影《天堂口》
2010年
烏爾善執導電影《刀見笑》
2011年
魏德聖執導電影《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日語)
2018年
姜文執導《邪不壓正》、張藝謀執導《影》
2006年
馮小剛執導電影《夜宴》許鞍華執導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2007年
李康生執導電影《幫幫我愛神》
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主演電影《色,戒》
2008年
林書宇執導電影《九降風》
2013年
蔡明亮執導電影《郊遊》
2004年
在奧斯卡獲獎的《雷之心靈傳奇》(Ray)
2006年
《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
㈢ 近三年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
金棕櫚獎
2019年(第72屆):《寄生蟲》奉俊昊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最佳導演獎
2019年(第72屆):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年輕的阿邁德》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最佳男演員獎
2019年(第72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最佳女演員獎
2019年(第72屆):艾米麗·比查姆《小小喬》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㈣ 大洋洲有那些電影節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melbournefilmfestival.com.au/
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每年度都放映一批題材廣泛的各地電影,慶祝電影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並表揚對電影行業的各個領域上作出藝術貢獻的各地電影人。18天內將放映大約300部影片與呈現目前澳大利亞與國際電影的最新動向,為觀眾呈現一系列內容廣泛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短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電影與多謀體電影。 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既新鮮且具爭論性。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Sydney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sydneyfilmfestival.org/
悉尼是澳大利亞聯邦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悉尼國際電影節是澳洲最大的電影節,澳大利亞每年最大的電影盛會,了解澳大利亞電影文化的最佳場所。每年舉辦一屆,每屆評出十部最佳影片和十部最佳短片。1954年開始舉辦,之後每年5~6月之間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其宗旨是放映世界各國優秀的、新的及有創意的影片,使本國觀眾大飽眼福。只有澳大利亞優秀影片方可獲獎。其中以1974年以後頒發的「羅本·馬莫良獎」尤為聞名,該獎授予青年電影製作者。
㈤ 熒幕中的傻大個,現實中的公子哥艾倫,現狀如何
近幾年來開心麻花精英團隊發展趨勢得越變越好,尤其是沈騰和她,只需是著作有兩人名字,便會被網民們瘋狂的適用,兩個人現如今在喜劇片界也是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殊不知,開心麻花精英團隊並並不是這有這兩人,也有許多別的較為出色的知名演員,比如今日要給大夥兒詳細介紹的艾倫。
艾倫艾倫(Allen,1983年4月10日-),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北影,我國大陸男演員。2006年,添加開心麻花精英團隊。2016年,參與大牌明星喜劇片比賽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第二季》,得到決賽季軍。
2018年,憑著《羞羞的鐵拳》得到第九屆國際性華語樂壇電影展金龍獎最好男藝人獎。2021年2月12日,出演的影片《發財日記》上映在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公映。
實際上在圈中像艾倫那樣一位不做作,堅持不懈很多年維持一個步伐的知名演員太少了,終究生活在那樣一個心浮氣躁的演藝圈中,艾倫還能堅持不懈做好自己,用真正的著作吸引觀眾們,確鑿難能可貴。大家喜愛「傻傻的」的艾倫嗎
㈥ 世界九大A類電影節分別是那幾個
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6)2018年澳洲電影節擴展閱讀: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類:
1、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2、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3、地區性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