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好的荷蘭歌與荷蘭電影
比較有名的介紹幾部
軍官與男孩 For a Lost Soldier (1992) 8.5
導演:Roeland Kerbosch
主演:Maarten SmitAndrew KelleyFreark Smink
這部是同志題材,不過是波拉圖式的
人體蜈蚣 The Human Centipede (First Sequence) (2009) 4.3
導演:Tom Six
主演:Akihiro KitamuraDieter LaserAndreas Leupold...
這部片說明荷蘭人也滿BT的,看了胃不舒服的恐怖片
穿牛仔褲的十字軍 Kruistocht in spijkerbroek (2006) 6.9
導演:本·桑伯加特
主演:Michael CulkinAlexander De'Ath簡·德克萊爾...
很好看的穿越電影,少年+冒險
阿姆斯特丹的水鬼 Amsterdamned (1988) 7.2
導演:Dick Maas
主演:莫妮卡·梵·德·馮Huub StapelSerge-Henri Valcke...
毛皮里的維納斯 Venus in Furs (1995) 7.3
導演:Victor Nieuwenhuijs
主演:安德烈·范·諾德Claire MijnalsRaymond Thiry...
有名的SM小說改編的電影
北方小鎮奇談 Noorderlingen, De (1992)
導演:亞歷斯·馮·華麥丹
主演:傑克·沃特斯安妮特·馬爾赫畢Rudolf Lucieer
風格獨特
荷蘭之光 Hollands licht (2003)
導演:Pieter-Rim de Kroon
很美的記錄片
⑵ 關於抵抗荷蘭殖民統治的電影
因為前幾天我看了大陸和台灣的Facebook表情包大戰後,心裡十分心酸。然後重新看了一些相關影視作品。希望可以喚醒民族團結的信念。
電影《鄭成功》趙文卓飾演鄭成功
最令人激動的是鄭成功指揮艦隊圍攻殖民者統治的台灣城的情景。鄭成功站在船上揮手指揮,在他的指揮下,將士們正向赤嵌城的敵人發起了猛攻,有的在放火炮,有的在射箭,而台灣各族人民正在幫助鄭成功的軍隊搬運軍火等物資。在城下的海面上是許多被鄭成功軍隊擊中的、正在斜沉的兵艦……這激動人心的場面,使我心潮難平。因為這是歷史,是血的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在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中,維護了祖國領土主權的完整,立下了卓越的功勛。他的事跡和現在的一些「台獨」分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值得深思。
電視劇《國姓爺傳奇》趙樹海飾演鄭成功
我記得這部戲真的不錯, 現在回味起來 有種回到那個年代的感覺 無意識的聯想起還住在胡同大雜院的感覺 那個時候 沒有網路 天天守著電視 有好看的電視劇 就會一集不落的端著碗在看 哎 時光流逝 現在的小孩子們怕是再也不會有那種感覺了。
⑶ 求 2014荷蘭電影 《男孩》 百度雲資源 謝謝!
《男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男孩》Jongens(2014)同性劇情片電影。15歲男孩西格(GijsBlom飾)性格溫順,喜愛運動。他剛入選校田徑隊,經過一個夏天的訓練,將和小夥伴們一起參加全國比賽。馬克(KoZandvliet飾)是西格的接力隊友,兩人關系親昵,玩耍和練習都在一起,慢慢生出曖昧的情緒。清澈湖水中,兩個男孩情不自禁的接吻,好像發生了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發生......因為叛逆飆車的哥哥,西格認識了鄰家女孩傑西卡(LotteRazouxSchultz飾)。可是和她在一起,並不像和馬克那麼愜意,馬克看他的眼神更讓他揪心。為什麼喜歡一個人卻不能表達?西格需要時間來理清頭緒。
⑷ 找幾部荷蘭的電影給我
《本能》都知道的吧,在好萊塢也算闖出一片天地了。 《角色》《波蘭新娘》成為第一部在鹿特丹影展贏得觀眾票選獎的荷蘭電影,同年《失落的行李》在柏林贏得最佳歐洲電影藍天使獎,《摩洛哥式婚禮》,談不同社會與世代的貞操觀念;《最後的狩獵》談英國庄園狩獵儀式的式微,《黑色的眼淚》描述一個失聯的古巴樂團團員重新整合,七、八十高齡的老歌手還能在舞台上高歌熱舞。
⑸ 介紹一些背景是17.18世紀英國、法國、荷蘭的電影,最好是皇室的。
背景是17.18世紀英國、法國、荷蘭的電影有:法國的《聖誕快樂》、《戲夢巴黎》、《瑪戈皇後》、《埃及任務》、《勇敢的心》、《玫瑰人生》《阿黛拉的非凡冒險》、《安娜.卡列尼娜》等;英國電影有:《傲慢與偏見》、《桂河大橋》、《英國病人》、《諾丁山》、《亨利四世》等;荷蘭的電影有《我的女王卡洛》、《黑皮書》、《戰爭中的冬天》、《暴風雨》等
⑹ 推薦幾部荷蘭文藝片
魔法聖嬰
主 演: 朱利亞·奧蒙德 拉爾夫·法因斯 菲利普·斯通 朱莉婭·奧蒙德 拉爾夫·菲因斯
導 演: 朱利亞·奧蒙德 拉爾夫·法因斯 菲利普·斯通 朱莉婭·奧蒙德 拉爾夫·菲因斯
********************************************************************
夢幻格林
演職員表:
Teresa Berganza
Johan Leysen
Halina Reijn
Jacob Derwig
Frank Lammers
Annet Malherbe
Jaap Spijkers
Laura Cepeda
劇情簡介:
《夢幻格林》(Grimm)
導演:Alex van Warmerdam
獲獎:2003年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提名金貝殼獎
荷蘭滴文藝片真的好像不是很多啊。以荷蘭為北京的文藝片算不?《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呃,我是不是有湊數的嫌疑啊~~~~~~~~~~
⑺ 荷蘭有哪些著名的電影
1898年荷蘭拍攝了第一部紀錄電影《國王一家》(導演安德森)。1902年拍攝了短故事片《長褲漢遇險記》(導演穆連斯兄弟)。1910年在哈勒姆創建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攝制了一些紀錄片和短故事片。20年代前後外國影片大量進口,荷蘭電影無力與之競爭,1919年哈勒姆電影廠關閉。
1927年以伊文思為首的一些青年電影工作者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俱樂部性質的「電影-聯盟」。他們不顧警察當局的取制,放映蘇聯革命電影,宣傳世界進步的電影藝術,他們的組織迅速擴大,遍及荷蘭城市。同時他們團結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反對商業電影,賦予電影社會傾向性,並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實驗。這個組織為荷蘭紀錄電影在30年代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礎。1934年,導演G.魯登拍攝了影片《死水》(此片以攝影技巧高超著稱,攝影師A.范•巴爾西和A.盧斯傑克)。伊文思拍攝了《須德海》。其它重要的紀錄電影有《水晶世界》(1934,導演J.穆爾)、《復活節島》(1934,導演Z.菲爾努)、《古老城市》(1935,導演V.突辛斯基)、《氣缸之歌》(1936,導演M.德•哈斯)等。這樣,荷蘭形成了一個優秀的紀錄電影學派。其特點在於探索新的富於表現力的電影手段,以詩意和尖銳的政論性相結合的手法反映現實生活。30年代裡,荷蘭的故事片水平不如紀錄片。1933年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祖國之父》(導演G.傑尼森)。
德國法西斯佔領荷蘭期間,荷蘭的電影生產實際上停止了。大戰後,拍攝了幾部紀錄片,如反映荷蘭抵抗運動的《最後的射擊》(1945,導演Z.菲爾努)和《在路上會同》(1946,導演O.范•涅恩浩夫)。在50年代以後的很長時間里,荷蘭紀錄片和科普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如導演J.穆爾的《從勒文胡克到電子顯微鏡》(1951);M.德•哈斯的《化妝跳舞會》(1952)、《阿姆斯特丹——水上城市》(1957);導演H.范•德爾•哈爾斯特的《我們一起撒網》(1952)、《畜牧神》(1962);B.漢斯特拉的《倫勃朗,肖像畫巨匠》(1956)、《玻璃》(1958)等。這時期生產的故事片主要有反映荷蘭農村生活的《軍樂隊》(1958,導演B.漢斯特拉)、描寫一個少女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遭遇的《珍妮》(1958,導演V.范•海梅特)和喜劇片《同行們,不要喊叫!》(1960,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
1965年荷蘭政府開始對電影生產給予資助。60年代中期,新一代電影工作者成長起來。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荷蘭當時的社會問題。如故事片《約瑟夫•卡突斯不光彩地返回倫勃朗的國家》(1966,導演W.維爾斯達賓)、《妄想狂》(1967,導演A.狄特沃斯特)等。
70年代攝制的較重要作品有《安澤拉》(1973,導演N.德爾•黑德)、《弗蘭克和愛娃》(1973,導演P.德•拉•帕拉)、《勵柳•穆威》(1971,導演V.維爾斯達賓)、《美味糕》(1972,導演P.維爾胡文)、《火紅頭發的辛》(1974,導演F.韋斯)、《太陽的孩子》(1975,導演R.萬•尼),以及導演J.斯傑林格的影片《來自奈梅根的馬里金》(1974)和《艾爾凱里克》(1975)等。在彩色和技巧方面進行實驗的影片有導演F.茲瓦爾蒂斯的《這是我》(1977)等。在藝術上獲得很大成功的影片有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根據文學原作拍攝的影片《麥克斯•哈韋拉爾》(1976)、反法西斯的影片《女王的士兵》(1977,導演P.維爾胡文)和導演V.維爾斯達賓根據S.費斯特代克的作品改編的影片《1943年田園曲》(1978)。
這期間荷蘭紀錄電影的出色影片有:B.漢斯特拉的《12000000》(1964)、《水的叫聲》(1967),J.菲爾努的《在荷蘭的天空下》(1967)。反映發展中國家的問題的紀錄片有《非洲革命》(1972,導演克爾包斯•喬金)、《邊境的交叉點》(1974,導演F.布洛梅特)等。
⑻ 關於荷蘭的有哪些著名的事情有哪些著名的電影
1.荷蘭的鹿特丹港是世界年吞吐量最大的海港,是整個歐洲最大的中轉站。
2.荷蘭的花卉出口量是世界第一,花卉交易額佔世界總交易額70%以上。
3.由於荷蘭是一個低地之國,所以在用於排水的漂亮的風車是世界上最多的。
4.荷蘭的飛利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電子類產品公司,世界電子類銷量始終第一。
5.荷蘭是第一個充許合法使用安樂死(包括最近剛通過的對嬰兒實施安樂死)的國家。安樂死也是荷蘭一個醫生發明的。
6.荷蘭是第一個充許同性結婚的國家,也就是同性戀合法。
7.荷蘭的40%的國土面積是填海填出來的,填海造地的技術世界第一。著名的澳門港就是荷蘭專家幫助我國填海造地填出來的.。
8.荷蘭是世界第一個造出船的國家早在15世紀荷蘭就造出了船,造船業技術世界第一。
9.荷蘭人,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平均身高均為世界最高。
10.荷蘭被譽為歐洲的天堂,歐洲最長最好最大的紅燈區就在阿姆斯特丹,黃賭毒業極為發達。世界最大的賣淫、賭博、販毒集團都聚集在此,在這條街你可以 看到世界上各種民族各種膚色的賣淫小姐,全是身材很高長得漂亮的,其中很多是各國的職業模特不乏世界小姐。
11.荷蘭的社會組織性是世界上最為復雜的像是一個移民性質的國家,尤其是亞洲移民。大部分有黑社會背景的亞洲人退休跑路都會 選擇荷蘭,這里被譽為古或仔的天堂(看過古或仔的朋友相信有所了解了),但整體國民素質很高。
12.荷蘭為西歐與世界商業往來的門戶,擁有世界最大的船隊之一。
13.荷蘭的畜牧業高度發達,其乳品加工、人造黃油、蔬菜園藝的技術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
14.木鞋的出口量世界第一 。
最後就要說說荷蘭的足球了。荷蘭的國土面積僅為41548平方千米,人口僅為1513.1萬,但其足球明星的出產量卻是世界第一。從克魯伊夫、內斯肯斯、古利特、范巴斯滕、里傑卡爾德、科曼、瓊克,布林德、博格坎普、奧維馬斯.......到現在的馬凱、范尼、羅本、庫伊特、范德法特、范德梅德、哈塞爾巴因克、海遷加、斯塔姆……這些耳熟能詳的球星數不勝數!
荷蘭電影 目前比較有名氣的有部叫《黑皮書》講納粹的 很黃很暴力
歷史上的還請看以下摘錄
1898年荷蘭拍攝了第一部紀錄電影國王一家(導演安德森)。1902年拍攝了短故事片《長褲漢遇險記》(導演穆連斯兄弟)。1910年在哈勒姆創建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攝制了一些紀錄片和短故事片。20年代前後外國影片大量進口,荷蘭電影無力與之競爭,1919年哈勒姆電影廠關閉。
1927年以J.伊文思為首的一些青年電影工作者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俱樂部性質的「電影-聯盟」。他們不顧警察當局的限制,放映蘇聯革命電影,宣傳世界進步的電影藝術,他們的組織迅速擴大,遍及荷蘭城市。同時他們團結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反對商業電影,賦予電影社會傾向性,並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實驗。這個組織為荷蘭紀錄電影在30年代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礎。1934年,導演G.魯登拍攝了影片《死水》(此片以攝影技巧高超著稱,攝影師A.范·巴爾西和A.盧斯傑克)。伊文思拍攝了須德海。其他重要的紀錄電影有水晶世界(1934,導演J.莫爾)、《復活節島》(1934,導演Z.菲爾努)、《古老城市》(1935,導演V.突辛斯基)、《氣缸之歌》(1936,導演M.德·哈斯)等。這樣,荷蘭形成了一個優秀的紀錄電影學派。其特點在於探索新的富於表現力的電影手段,以詩意和尖銳的政論性相結合的手法反映現實生活。30年代裡,荷蘭的故事片水平不如紀錄片。1933年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祖國之父》(導演G.傑尼森)。
德國法西斯佔領荷蘭期間,荷蘭的電影生產實際上停止了。大戰後,拍攝了幾部紀錄片,如反映荷蘭抵抗運動的《最後的射擊》(1945,導演Z.菲爾努)和《在路上會同》(1946,導演O.范·涅恩浩夫)。在50年代以後的很長時間里,荷蘭紀錄片和科普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如導演J.莫爾的《從勒文胡克到電子顯微鏡》(1951);M.德·哈斯的《化妝跳舞會》(1952)、《阿姆斯特丹——水上城市》(1957);導演H.范·德爾·哈爾斯特的《我們一起撒網》(1952)、《畜牧神》(1962);B.漢斯特拉的《倫勃朗,肖像畫巨匠》(1956)、《玻璃》(1958)等。這時期生產的故事片主要有反映荷蘭農村生活的《軍樂隊》(1958,導演B.漢斯特拉)、描寫一個少女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遭遇的《珍妮》(1958,導演V.范·海梅特)和喜劇片《同行們,不要喊叫!》(1960,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
1965年荷蘭政府開始對電影生產給予資助。60年代中期,新一代電影工作者成長起來。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荷蘭當時的社會問題。如故事片《約瑟夫·卡突斯不光彩地返回倫勃朗的國家》(1966,導演W.維爾斯達賓)、《妄想狂》(1967,導演A.狄特沃斯特)等。
70年代攝制的較重要作品有《安澤拉》(1973,導演N.德爾·黑德)、《弗蘭克和愛娃》(1973,導演P.德·拉·帕拉)、《勵柳·穆威》(1971,導演V.維爾斯達賓)、《美味糕》(1972,導演P.維爾胡文)、《火紅頭發的辛》(1974,導演F.韋斯)、《太陽的孩子》(1975,導演R.萬·尼),以及導演J.斯傑林格的影片《來自奈梅根的馬里金》(1974)和《艾爾凱里克》(1975)等。在彩色和技巧方面進行實驗的影片有導演F.茲瓦爾蒂斯的《這是我》(1977)等。在藝術上獲得很大成功的影片有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根據文學原作拍攝的影片《麥克斯·哈韋拉爾》(1976)、反法西斯的影片《女王的士兵》(1977,導演P.維爾胡文)和導演V.維爾斯達賓根據S.費斯特代克的作品改編的影片《1943年田園曲》(1978)。
這期間荷蘭紀錄電影的出色影片有:B.漢斯特拉的《12000000》(1964)、《水的叫聲》(1967),J.菲爾努的《在荷蘭的天空下》(1967)。反映發展中國家的問題的紀錄片有《非洲革命》(1972,導演克爾包斯·喬金)、《邊境的交叉點》(1974,導演F.布洛梅特)等
⑼ 好看的荷蘭電影推薦些
噩夢新生
光之後
沉默的軍隊
魚缸
飄洋過海愛上你
⑽ 荷蘭電影的介紹
荷蘭電影是指由荷蘭出品的電影,20世紀60年代,荷蘭電影以生產紀錄片為主;1966—1968年,是荷蘭電影最多產的時期;70年代荷蘭製片業走向穩定,每年大約生產60部影片。至20世紀90年代末,荷蘭電影市場中美國電影佔了86%,國產電影僅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