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歌曲「送別」(長亭外,古道邊------)是什麼影視作品裡的插曲
一、《城南舊事》
二、擴展知識:
1、電影簡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2、歌曲簡介:《送別》是弘一法師出家前所作送別歌,也是送給摯友許幻園的歌曲;曲調極為優美、非常好聽,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3、歌詞欣賞:《送別》 弘一法師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② 送別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千王之王之重出江湖。第八集就有《送別》。1996年的電視劇
③ 《送別》這首歌最早出現在哪一部電影
《送別》最早是1983年的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城南舊事》講述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英子與「瘋」女人秀貞成為朋友。
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3)2015深圳電影送別擴展閱讀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④ 《送別》是那個電影插曲
故事片《怒潮》插曲
資料
http://z..com/question/83467463.html?si=7
⑤ 《送別》 曾作為什麼電影的插曲
《送別》這首歌有很多版本,李叔同的《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⑥ 有一部電影插曲是《送別》,講述一個小女孩跟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民國時期,畢業典禮上的出現的插曲~~
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出自林海音(城南舊事)的插曲,詞作者是李叔同,《送別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夢見家和母親》。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
⑦ 送別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歌
城南舊事
⑧ 跪求一部電影名講的是一個老師要走了全班同學都依依不捨來到火車站唱起《送別》場面非常感人....拜託了...
《送別》
⑨ 《送別》--電影《城南舊事》插曲
陳綺貞的《送別》 http://www.bingling.net/blog/UploadFiles/2008-3/42213325010.mp3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