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九節中國長春電影節頒獎晚會嘉賓有誰
http://www.zqzone.cn/show/mp3play/swf/2.swf?file= http://flash.zqzone.cn/petzqzone13/xiahuan138.mp3&width=150&songVolume=100&backColor=ff0080&frontColor=000000&autoStart=true&repeatPlay=false&showDownload=false
❷ 宋江波的介紹
宋江波,男,1954年9月出生。籍貫長春,漢族,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現任吉林動畫學院電影學院院長,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國家一級導演。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吉林省電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理事、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執委。原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總導演。2000年獲全國文聯百名青年優秀藝術家、2001年獲吉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二十世紀藝術金獎、2006年被授予吉林省高級專家。
❸ 宋江波的電影作品
《城市假面舞會》獲長影小百花獎優秀影片特別獎;
《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獲長影小百花優秀影片特別獎;
《離婚合同》1991年第三屆哈爾濱冰雪節電影藝術銀杯獎;長影小百花優秀影片獎;
《蔣築英》1993年國家廣電部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女演員獎;1993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大學生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獎;長影小百花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燈塔世家》1998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吉林省的長白山文藝獎
《毛澤東與斯諾》2001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第五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銀杯獎;第八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吉林省長白山文藝獎;長影小百花優秀故事片獎。
《走向太陽》獲吉林省「五個一工程獎」;2004年平壤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特別獎
《燦爛的季節》2004年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主演劇雪獲優秀女演員獎;俄羅斯「阿穆爾之秋」國際電影節優秀導演獎;第八屆長白山文藝獎作品獎; 《任長霞》2005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獎;吉林省的長白山文藝獎 《大道如天》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指定向建黨八十五周年重點獻禮片吉林省的長白山文藝獎
《倔人呂尚斌》2007年被中宣部、廣電總局確定為向黨的十七大獻禮的重點影片;
《潘作良》2010年獲全國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榮獲2010年中美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金天使獎;被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定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國產獻禮影片;第13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提名;
《鐵人王進喜》2012年第四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優秀影片獎」,最佳編劇獎《飄逝的花頭巾》《女歌星的故事》《離婚喜劇》《血色玫瑰》《紅飄帶》《重歸杜鵑》。
❹ 十一屆長春電影節閉幕式節目單!
1、歌曲《春天花會開》、《燭光》 任賢齊;
2、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瞿穎、霍思燕、金巧巧、劉孜、車永莉、姜宏波;
3、歌曲《和你一樣》 李宇春;
4、歌曲《我的中國心》 蘇有朋、佟大為、黃曉明、聶遠。
❺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歷史沿革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是在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基礎上建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斗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曾因長春國共內戰遷至黑龍江省鶴崗市一段時間。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
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2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黑龍江省鶴崗市)。在一所小學校里搭設「廠房」,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同時調出大批幹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1947年,廠長袁牧之提出「東影」的任務是「堅持製片生產,建立雛形,培養幹部,組織發行,催促國外訂貨」。解放戰爭時期,東影攝制了17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使用膠片30萬尺,有三名年輕的攝影師在戰場上犧牲:張紹柯,犧牲時30歲;王靜安,犧牲時27歲;楊蔭萱,犧牲時24歲。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 。
東影根據當時電影市場被美影片占據的狀況,進行了各類片種的試制。從1947年到1949年,他們創下了中國人發電影事業的六個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遷回到長春現址,攝制了《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決定,東北電影製片廠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也就是這一年,影片《祖國的花朵》,《平原游擊隊》,《董存瑞》出品發行。
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後來撤消。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製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 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 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 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像《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 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從1947年5月---1949年7月,東影先後派出了32支攝影小分隊深入到前線、工廠和農村,拍攝了大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編輯了十七集新聞記錄片《民主東北》,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新聞記錄片,它不僅生動反映了東北解放戰爭、華北解放戰爭的面貌,而且真實記錄了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的部分實況。影片成功向海外發行,於1950年獲捷克卡羅維?發利第五屆國際電影節記錄片名譽獎。
《民主東北》記錄了大量的寶貴史料。優秀攝影師張紹柯、楊蔭瑩和王靜安為此犧牲了生命。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許多「第一」由長影創造。例如:
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影片生動揭露了蔣介石賣國內戰和獨裁的丑惡面目,歌頌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由陳波兒編導,1947年11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影片描寫了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內戰,但在人民力量打擊下,最終失敗,好似鱉在瓮中一樣。它的攝制完成,揭開了人民電影美術片的製作史頁(由朱丹編劇,方明導演兼動畫設計,1948年12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影片對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細菌戰、撲滅鼠疫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作用,同時開創了科教電影創作的歷史,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袁乃晨編導,1948年夏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影片生動表現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實可信,演員的表演自然樸素,表演藝術家陳強在片中飾演一位老農民,這是他初登銀幕之作。後曾扮演《白毛女》中的黃世仁,《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以演反派而著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1949年5月拍攝完成。影片第一次以工人為主角出現在銀幕上,具有鮮明的主題思想,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導演王濱,1951年成功制導了影片《白毛女》。美術設計劉宇光,1946年畢業於「滿影」電影專科學校,曾任長影第一任美術科長。相繼在《黨的女兒》、《上甘嶺》、《火焰山》、《神秘的旅伴》、《大渡河》和電視劇《少帥春秋》等影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
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從此,東影開始大量譯制蘇聯影片,為後來的譯制工作奠定了基礎。影片由袁乃晨導演,他是中國翻譯片的開拓者。1949年5月譯制。 1997年,媒體出身的趙國光接任廠長,原吉林省體育彩票中心主任劉麗娟任主管經營副廠長。1998年,長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首先是開展土地置換,將長影老廠區21公頃土地以3億元價格賣給長春國信集團。同時提出「一廠三區」的計劃和「不拍賠錢片」的口號。隨後,貸款3億元加上自籌資金共6億元,建設長影世紀城。此後,長影又分別成立了由副廠長韓志君和宋江波牽頭的影視公司。並與吉林電視台合作成立了長影影視頻道。
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集團」。
2005年初,長影以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精簡人員。同時,大型旅遊項目長影世紀城竣工並投入運營。同時, 長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群愛好電影、志向相同的年輕人立志通過網路把長影精神傳遞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長影集團劉總曾這樣評價:「長影世紀城現今無論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超出原來的預期。遊人明顯遞增,收入和社會影響力也在明顯提高。國家領導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後評價也很高。前不久,曾蔭權到長影世紀城,他說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我們是一個鼓勵。」對於長影的未來,劉總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長影打造成為中國的電影產業集群;第二,打造一個亞洲比較有影響的,比較有特色的影視旅遊勝地,成為一個世界的電影娛樂中心。」
2010年,中國電影走入又一個春天,長影的新一輪春潮也正襲來。
❻ 長春電影節2016嘉賓名單
第12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提名名單
最佳華語故事片提名
《中國合夥人》
《歸來》
《白日焰火》
《激戰》
最佳編劇提名
刁亦男《白日焰火》
鄒靜之《歸來》
阿來《西藏天空》
周智勇、張冀、林愛華《中國合夥人》
最佳導演提名
刁亦男《白日焰火》
陳可辛《中國合夥人》
張藝謀《歸來》
劉傑《青春派》
林超賢《激戰》
最佳男主角提名
廖凡《白日焰火》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張家輝《激戰》
董子健《青春派》
陳道明《歸來》
最佳女主角提名
鞏俐《歸來》
桂綸鎂《白日焰火》
秦海璐《青春派》
胡麗芝《索道醫生》
最佳男配角提名
佟大為《中國合夥人》
安志傑《救火英雄》
馮紹峰《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余皚磊《白日焰火》
彭於晏《激戰》
最佳女配角提名
杜鵑《中國合夥人》
郭虹《無人區》
李菲兒《激戰》
郄路通《青春派》
索朗卓嘎《西藏天空》
最佳青年導演處女作提名
郭帆《同桌的你》
陳思誠《北京愛情故事》
最佳攝影提名
趙小丁《歸來》
潘耀明《掃毒》
董勁松、劉強《白日焰火》
杜可風《中國合夥人》
謝忠道《激戰》
最佳音樂提名
尼古拉斯·艾瑞拉《掃毒》
陳其鋼《歸來》
金培達《中國合夥人》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金旭、PARK Young Soo《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吳炫輝、鄒志盛、譚啟昆《掃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