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狼2是2017年國產片票房的最大的貢獻者嗎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全國電影年度票房用324天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同比增長19%。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62億元,佔比達到52.4%,中外影片票房過億的82部,其中票房過十億的13部。
業內人士表示,好萊塢影片注重的是商業利益,而我們的國產影片除了商業利益之外,還有社會教育責任,電影人如何將二者兼顧、統一,像《戰狼2》一樣,即鼓舞了國人的士氣,又贏得了首屈一指的票房,這是我國電影人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
2. 中國電影票房突破550億的原因
2017年的全國電影總票房成績讓人眼前一亮。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某種意義上來說,2017年的中國電影發展態勢步入理性軌道。
3. 演員陣容如此強大的《攻守道》能取得多少票房
《功守道》是一部微電影,並未進入影院播放,所以沒有票房一說哦。
《功守道》是由文章執導,李連傑監制,洪金寶、袁和平、程小東擔任動作導演 。馬雲、甄子丹、吳京、鄒市明、托尼·賈、朝青龍、向佐、李連傑、劉承羽主演的動作微電影 ,於2017年11月12日在優酷獨播。
該片講述了一個貌不驚人的中年男子路過「華山派」大門時,腦補出自己過五關斬六將奪得武林秘笈的故事。
劇情氣氛幽默詼諧,以推廣宣揚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為主。馬雲和眾多志同道合的武術人一起將太極文化、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3)2017年11月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功守道》這部片名表達的是中國武術不是以進攻為根本目的,而是要用功夫來守住家園,傳承我們的文化。
功守道的文化內涵可以闡釋為「太極智慧合天地之氣,致敬武學守國人之道」,這是基於中國傳統武術所蘊含的內在哲學所延展出來的一種武學形態,也是對太極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配樂製作
關於該片的主題曲《風清揚》,作詞人高曉松其實在2016年寫出來的時候,便想請王菲來合作。後來馬雲覺得歌曲寫得特別好,但是難度太高,自己打了退堂鼓。
該曲定為《功守道》主題曲後,馬雲聯系了王菲,他想請她來獨唱,王菲表示為什麼不一起唱,馬雲和王菲表示怕把這個歌唱壞了,結果王菲回應不會唱壞的,盡管唱,所以馬雲就壯著膽子和王菲合作了一回。
4. 《戰狼2》重映票房慘淡,2天票房6萬出頭,這部電影何以名落孫山
說起《戰狼2》,恐怕沒有中國人不曉得這部電影,上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下到八九歲的孩子,都曾參加過2017年那場浩大的打動中。2021年了,《戰狼2》還牢牢佔領著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冠軍的位置,足以闡明他的優秀。
縱觀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的前三名,《戰狼2》愛國、《你好,李煥英》愛家、《哪吒之魔童降世》經典翻拍。能夠說,這三部電影只看綜合實力,只能是中流,你能夠說他們佔了題材的好加上運氣的提攜,但是無數的事實證明,觀眾不是傻子,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5.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6. 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
1、長津湖(57.74億)
自2021年9月30日公映以來《長津湖》屢破影史記錄,10月5日《長津湖》憑借19.56億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冠軍;10月19日《長津湖》總票房突破50億,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50億的電影。11月24日16時43分《長津湖》正式超越2017年上映的《戰狼2》摘得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同時成為全球影史戰爭題材票房冠軍、全球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7. 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
截至2021年11月25日,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如下:
1、《長津湖》56.95億元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8.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多少元
1月1日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9. 你知道漫威電影宇宙賺了多少票房嗎
從2008年到2017年,漫威電影宇宙已經走到了第三階段,總共上映了15部超級英雄電影。
截止到5月11日,漫威電影宇宙電影全球累計票房已達114.08億美元,成為全球全球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
在全球電影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就有三部漫威超級英雄大片。
它們分別是排名第5的《復仇者聯盟》(15.18億美元)
排名第7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14.05億美元)
排名第10的《鋼鐵俠3》(11.53億美元)
2008年的《鋼鐵俠》開啟了漫威電影宇宙紀元。
短短十年間,讓全球觀眾享受一波又一波的視覺沖擊。
與空洞無聊的好萊塢純爆米花電影不同,
漫威超級英雄大片里關於親情、友情、愛情以及拯救世界的主題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借著硬科幻的外殼,讓觀眾的情感接受一次又一次洗禮。
不管你承不承認,它都是當下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系列電影。
漫威新片《銀河護衛隊2》正在熱映。
之後還將會有《蜘蛛俠:英雄歸來》(2017年7月)、《雷神3:諸神黃昏》(2017年11月)、《黑豹》(2018年2月)、《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2018年5月)、《蟻人與黃蜂女》(2018年7月)、《驚奇隊長》(2019年3月)等多部大片排隊上映。
10. 摔跤吧,爸爸 電影票房多少
1、摔跤吧,爸爸,票房12.9億!超過泰囧(12.67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2017年電影排行榜中(今年未過完,截至到11月),排行第7名。還超過加勒比5、極限特工3、生化6、金剛等美國大片。
摔跤,爸爸!在印度大約6.5億,大約是中國的一半!全世界票房為大約22億人民幣左右!
2、摔跤吧爸爸,是印度在中國最高票房的電影。而中國電影在印度,則沒有這么好的票房。
綜上所述,我們的體育電影,還是跟《摔跤》有差距的。中國只是動作片、喜劇片有高票房,希望中國電影逐漸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