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達院線有多少塊銀幕
萬達在全球電影終端共計有13780塊銀幕,年度總票房40億美元,佔全球10%市場份額,其中在中國擁有359家影院、3164塊銀幕,預計2016年度觀影人次將達2億,佔中國總票房14%。
「全球銀幕總數到年底將達14000塊,穩坐全球最大放映終端的頭把交椅。」
B. 中國電影票房突破550億的原因
2017年的全國電影總票房成績讓人眼前一亮。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某種意義上來說,2017年的中國電影發展態勢步入理性軌道。
C.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將達到490億嗎
據報道,10月20日上午10時中宣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五年來,中國電影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涌現出像《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狼圖騰》《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戰狼2》等一批「三性統一」、兩個效益俱佳的優秀影片。
據統計,連續三年以來,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國產電影的份額當中,青年人才所代表的中國電影新力量的創作已經占據了份額的60%以上,2016年底,我們的票房達到了492.83億,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兩位數的上升。
希望中國影視行業可以持續的發展下去!
D. 票房與泡沫齊飛的年代,如何看待中國影視行
如果只看總票房這個數據的話,美國的情況似乎也未見得太好。根據票房網站Box OfficeMojo的數據,2016 年北美的總票房為113.72 億美元,比 2015 年高出了 2.2%,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中國總票房的增幅。
然而僅僅比較總票房這一個數據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單銀幕產出這個數據更能反映出電影行業中影院和觀影人群之間的供求關系,而從這個數據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的泡沫化程度顯然要比美國更高。
目前,中國的銀幕數 41179 塊已經超過了美國的 40759 塊,如果按照中位數來計算 2016 年中國的單銀幕票房的話,那麼中國的單銀幕票房為 125 萬元,與 2015 年的單銀幕票房 159 萬元相比,下跌超過 20%。
反觀美國,2016 年美國電影市場的單銀幕產出為 28.2 萬美元,而 2015 年的這個數字則是 27.8 萬美元,還略有上升。
將這兩組數據進行對比的話,一個容易得出的結論就是,美國電影市場上,銀幕的供應量與需求大致匹配,而在中國銀幕數量的增長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際需求。
由於前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擴張速度非常快,導致出現了一波建設電影院的浪潮。但隨著電影市場擴張速度減慢,這些新的建設項目沒有辦法這么快地做出針對性的改變,所以導致銀幕增速遠超票房增速。2016 年中國銀幕增速達到 30%,是票房增速的十倍以上。
這對於影院的經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畢竟每一塊銀幕的運營成本並不會因為票房的減少而減少。影院需要在票房以外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來彌補票房降低造成的虧空。
一般說來,影院的非票房收入大多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食品、飲料、貼片廣告、衍生品收入等等,但對於中國的電影院來說,這些似乎都還沒有形成一個足夠的規模。
萬達一直為自己的「非票房收入」而自豪,根據萬達院線在 2016 年 6 月發布的半年報,商品銷售、貼片廣告、影院廣告、電影投資營銷這些收入大約為票房收入的 46% 左右。相比之下,被萬達收購的AMC院線的非票房收入(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食品和飲料的銷售)大約是票房收入的 58% 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比較並不十分精確,因為萬達院線的財報中計入了AMC院線、Hoyts院線等海外電影院的財務數據,因此 46% 這個數據是海外院線和國內院線平均下來的結果。不過,這反而意味著國內的這些電影院的非票房收入佔比要比 46% 更低,也就是說萬達的非票房收入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美國電影院較為成熟的會員制度也能夠幫助他們獲得更高的非票房收入。Regal 通過建立核心會員項目、開展特色活動、提升觀影舒適度等吸引會員的方式,會員收入佔到了收入來源的三分之一;而AMC 則通過社交媒體積攢人氣,建立網站與開發移動應用,成立同行業第一個會員項目 AMC Stubs,自 2012 年來,AMC 的銀幕數下降了 0.5%,但觀影人次和單銀幕產出都增長了近 3 倍。
不過話說回來,電影院賺錢的辦法也就這么一些。再怎麼跟美國人看齊,目力可及的前景就擺在那兒。這個行業要真繁榮,歸根到底還是上游內容端的事情。別的咱不提,2016 年的電影都拍成這樣了,要指望電影院能賺錢,也實在是太為難人家了。
E. 截止2016年年中國有多少家電影院
根據已公布數據,目前大約在5000家左右。
電影局發布數據:2014年,中國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長近3家;新增銀幕5397塊,日均增長15塊,目前全國銀幕總數已達2.36萬塊。可以類比的是,2013年中國新增影院數量約900座,新增銀幕5077塊。
兩次數據公布,都並沒有提及中國電影院的總數目,但可以參照去年各大擬上市院線公司所採用的數字——2013年,中國可統計票房影院總數達到3849家。
F. 2016年全球電影票房總收入386億美元是真的嗎
3月22日,美國電影協會發布年度電影市場統計報告說,2016年全球電影票房總收入緩慢增長,比2015創造的全球總票房紀錄增加1%,達386億美元,再創新高。
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說:「電影票房收入的持續增長表明影院依然是人們欣賞精彩故事的首選場所,電影業的持續繁榮是因為該產業在包括製作、發行及放映等各個環節不懈創新,不斷把新故事搬上銀幕。」
G. 票房增長趕不上銀幕數量 電影院線要走向何方
我國電影行業五年來高位增長的態勢宣告結束,2016年的票房僅為457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7億元,增幅僅為3.86%。從整體來看電影市場表現疲軟,而具體到影院與銀幕的票房產出上,更能直觀地反映出電影市場的現狀:單個影院的票房產出同比跌幅達到17%,而單塊銀幕的票房產出跌幅則達到了20%。眼下,電影院線經營狀況堪憂,盈利紅線已經岌岌可危。
近年來,休閑方式的改變讓觀影人數迅速增加,各個城市中基本上算是影院林立。競爭的激烈讓院線為了爭奪用戶不得不採用低價戰術,開辟電商、網上渠道,30元左右的票價只買到9.9元的特價,這樣一來,影院的票房利潤就得不到保證,真的是「比紙還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院線投資分析報告》的分析,2016年我國銀幕數量增長了近萬塊,但是電影票房只是增長了17億元。顯然票房增速並沒有跟得上銀幕數量的增長,因此從市場格局來看影院整合將會成為下一步的主要音符。
而在這一背景下,影院整合的浪潮已經逼近,下一階段安靜一會有大量的影院面臨倒閉與收購,這是市場經濟使然。
眼下中國內地已經擁有了40917塊銀幕,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屏幕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從票房增長情況來看,2016年也就第一季度延續了2015年的穩增長,後面的9個月里有5個月的票房都是負增長的。
這種倒掛的現象著實讓大家看不懂,眼下我國票房已經進入了中低速增長期,但是電影院建設步伐卻沒有停止。參與者越來越多,市場卻出現了萎靡,單個影院的盈利水平必然會出現下滑。
影院建設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銀幕產能過程將會成為必然。而且如今電商作為渠道方已經不再補貼票款反而從中間抽成,院線為了吸引人流只能自己出錢補貼,影院的盈利前景堪憂。
縱觀我國電影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曾將的「IP」算得上是個避風港,只要找一個有市場基礎的書名,改編成一個故事,再配上一大堆明星,投入影院就能換來高額的回報。但是這種模式也在迅速消耗著消費者們的熱情。
那麼對於電影院線行業經營者來說,想要在這一片慘淡之下有所作為,只能對自身戰略進行調整。例如眼下不少玩家都在進行同業並購,在擴大自身品牌規模的同時為下一步院線升級做准備;同時也有一些實力強勁者如華誼兄弟自建高端影院品牌,蘇寧則走向個性化、智能化影院,國美則玩起了VR影院,功能化、高端化成為了院線領域的一抹亮色。
顯然,當下影院投資增長依舊,只是投資者們的訴求變得更加多元。有的是以影院帶動商業人流,有的則是要構建產業鏈閉環。再這樣的背景下,院線領域將再起波瀾。
《中國電影院線投資分析報告》參考資料: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609081654478920.html
H. 2016年全球電影票房總收入是多少
在3月22日,美國電影協會22日發布年度電影市場統計報告說,2016年全球電影票房總收入緩慢增長,比2015創造的全球總票房紀錄增加1%,達386億美元,再創新高。
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表示,電影業的持續繁榮是因為該產業在包括製作、發行及放映等各個環節不懈創新,不斷把新故事搬上銀幕。
I. 2016我國電影票房已居世界第二是怎麼回事
3月25日,10餘年來,電影改革不斷突破原有體制束縛,簡政放權,使電影產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電影主管部門陸續取消了「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電影製片單位以外的單位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審批」等10項行政審批。
電影簡政放權取得了顯著成效。2005年,我國故事片產量220部,全國票房20億元。到2016年,國產故事片772部,全國票房492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城市主流院線銀幕數41179塊,躍居世界第一,活躍的電影拍攝主體達千餘家。
J. 全國大概有多少家電影院
2016年中國電影院線市場份額、影院數量、銀幕數量
我國院線為電影發行放映體制的主體,票房分賬比例高,占據整個電影產業渠道端的重要位置。我國的「院線制」於2001年起在國家行政引導下起步,引入市場化機制,由院線直接對接發行製片單位,確立了院線為電影發行放映的主體渠道地位。在政策推動下,我國院線行業穩健增長,截至2015年我國影院數量達到6,484家,2012-15年復合增速21%;銀幕數量達32,487塊,2012-15年復合增速為35%;2015年城市院線數也從2002年的30家增長到49家。我國院線及影院同屬於放映環節,位處產業鏈中下游,院線與影院之間的關系實際分為資產聯結和簽約加盟兩種,目前國內大型院線在不斷提高自有影院及資產聯結方式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