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電影《情聖》
情聖,可以說2016年末到2017年的票房黑馬,在看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它「黑」在哪?
《情聖》這部片子是新瓶裝老酒,新瓶主要是導演在敘事上有創新,演員來自許多出名但都不大紅的實力拍喜劇演員。老酒指的的這部片子是翻拍自1984年法國電影《紅色女郎》。
其實這部片子才是真正的諷刺,這部片子的成功一半是笑點,一半是劇情引發的社會共鳴和反思。但是這部片子是改變自80年代法國的片子。如果劇情沒有光有笑點,它還是黑馬嗎?
這部電影的成功才是最大的諷刺!中國的編劇們你們在哪裡?
② 十部笑到肚子疼的電影
1.《人在囧途》
徐崢+王寶強,絕對無辜的搞笑組合,這對活寶會在熒幕面前把你逗得人仰馬翻,影片距離今天快十年了,依然是那時候的經典之作,故事情節很貼近生活,裡面的搞笑自然,每個情節場景我們都覺得熟悉,這無疑給老百姓們一碗心靈神湯,還記得春節時在家看,大人小孩都跟著樂,笑的人肚子疼。
我說走錯門了,你們信嗎
2.《人在囧途之泰囧》
囧系列第二部,但和前作劇情沒有任何聯系,徐崢+王寶強+黃渤的三人組合,還記得這一部片子成為當年票房神話,記得當時很多影評都從專業角度叫板影片怎麼怎麼的,但小編覺得,喜劇喜劇就是讓大家樂呵樂呵,如果一部片子讓你看之前沮喪,看完影片心情是歡快的我覺得這就是一部好的喜劇片,最重要的是他能帶給你快樂,能讓你心情愉悅。
三囧
3.《瘋狂的石頭》
寧浩導演神作。這是一部齊集了郭濤、徐崢、黃渤、王迅、劉樺等等眾多喜劇演員加持的喜劇大戲,同時也是黃渤的成名作,到現在只要一想起黃渤劇中的手機鈴聲、王迅對寶馬車LOGO的解讀(BMW~別摸我)、郭濤的罵人、道哥(劉樺)被戴綠帽子時的反應……,隨便一個鏡頭就會讓你我笑的肚子疼。有人說這是那個年代可以媲美周星馳老師的作品,也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兩桿大煙槍》,可見大家對作品的認可度。
濤哥生氣了
4.《瘋狂的賽車》
寧浩導演瘋狂系列續集,但故事劇情和第一部完全不同,黃渤+徐崢——同樣的笑點不斷,比起石頭更上一台階,寧式黑色幽默繼續深化,話不多說,小編要告訴那些喜歡喜劇片的朋友這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片子。
社會我渤哥
5.《瘋狂的外星人》
黃渤+沈騰+徐崢三大喜劇演員湊在一起會激發出怎樣的化學效果?絕對笑的肚子疼的喜劇大片。寧浩出品,必是精品,這可以說是2019年最好看的喜劇片了,對於喜愛喜劇片的影迷來說這絕對是大家喜歡的口味。瘋狂系列第三部仍然通過結構和敘事製造笑點,比那些只會講段子的電影高級了不知多少倍,我一直覺得也許寧浩就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瘋狂的外星人》劇照
6.《落葉歸根》
趙本山+宋丹丹+郭德綱,影片通過兩個農民工之間因為一句承諾,民工老趙為使好友老劉死後「落葉歸根」,一路上歷經艱難將老劉屍體運回老家的故事。通過講述兩個小人物的悲歡,看世間人情冷暖,影片笑點很多,趙式幽默加上劇情搞笑,為我們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搞笑喜劇片。
跟牛比耐力
7.《心花怒放》
寧式黑色幽默繼續上演,但影片似乎又不是全部為了喜劇鋪設劇情,就像豆瓣網友評論說的:「這是一個輕飄的小品,囊括了中年危機、大齡剩女、故作的激情,已經過氣的雲南艷遇」,一路南下一路嗨,好基友艷遇不斷,搞笑不斷。尤其是雷佳音一口一個「我尼瑪」的說教,笑的人直不起腰。
《心花怒放》劇照
8.《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影片大咖雲集,港式無厘頭搞笑,直到現在來看,還是喜劇片類目經典中的經典,也讓我們看到一貫認真演戲唱歌的張國榮,搞笑天賦竟然是那樣的自然,行雲流水,這么多年過去了,斯人已逝,但他在香港影壇、樂壇以及影迷心目中的地位一直長期不變。絕對值得觀看的影片,喜歡的影迷可以看看。
9.《大話西遊》系列
周星馳製作,這本身就是一個保證,這個系列是絕對的經典,多年以後影片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無厘頭搞笑的巔峰之作,影片中的很多台詞,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以前看的時候,電影里真正隱含的意思我都不懂,但當我慢慢長大,經歷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再回顧這些,我能領悟到星爺電影里人生的真諦,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紫霞仙子經典鏡頭
10《功夫》
似乎把這樣的影片歸結為喜劇片不太恰當,但星爺的搞笑全球華人都知道,所以04年星爺的《功夫》橫空出世,標志著星爺作品達到一個巔峰,影片中有太多太多導演想要表達的觀點,小人物的成長,殘酷的現實生活,一方凈土的包租樓,黑惡勢力當道,但又不失溫暖的結局等等。有網友評論:即使再過一百年的時間,也是不過時的經典影片。周星馳這個被稱為喜劇之王的男人,為我們拍出了太多太多的經典喜劇片,我們應該感謝他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堅持。
③ 周星馳的第一部無厘頭電影
周星馳電影作品一覽(附點評)
1988
《霹靂先鋒》處女作品、憑借本色表演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慣性表演狀態
1989
《龍在天涯》配角的巔峰表現
《義膽群英》差強人意
《流氓差婆》與吳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轉型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表演雛形、喜劇天份初露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表現平平,但已被觀眾認可
《咖喱辣椒》完全蓋過張學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師兄撞鬼》慣性表演狀態
《賭聖》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頭把,開始與吳孟達拍檔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的一個大佬》因《賭聖》一片而大賺,但周星馳的表現一般
《賭俠》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馳名聲大噪
1991
《整蠱專家》新題材喜劇影片、與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無厘頭表演定型
《逃學威龍》暑期強檔、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
《賭俠2上海灘賭聖》鞏俐、方季惟分飾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馳已成票房保證
《情聖》與毛舜筠演對手戲,但主角過多,「星」味平平
《豪門夜宴》客串
1992
《漫畫威龍》開始有人懷疑周星馳到底能堅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
《逃學威龍2》有滑鐵盧之稱
《審死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記2神龍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武狀元蘇乞兒》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四名
這是「周星馳年」,徹底佔領香港市場
1993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說這將是周星馳的最後一年
《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馳反攻
《濟公》慘敗
1994
《破壞之王》慣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入選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國產凌凌漆》與袁詠儀擦出火花,無厘頭表演完全成熟,與羅家英合作備受認可
1995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第二次轉型,效果尚可,皆入選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無厘頭+浪漫 主義+想像力,與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繼續嘗試轉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觀眾接受一般
《百變星君》是當年周星馳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裡面摻雜王晶的成分,屬《整蠱專家》的延續,無厘頭+電腦特技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重復無厘頭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頗得好萊塢口碑,也是周星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1997
《1997家有喜事》與《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馳在喜劇表現上優勢不明顯
《算死草》無厘頭表演進入死胡同,帶出葛民輝的喜劇才華
1998
《行運一條龍》痛苦的無厘頭,但在導演手法上有不少進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劇之王》第三次轉型,深入喜劇表演形式,自編自導自演
《千王之王2000》拋開無厘頭,深入細致的喜劇表演完全蓋過主角張家輝
喜劇之王周星馳的漫漫星路歷程
拍了近50部戲、賺了過億身家、得過金像獎、被尊為一代喜劇笑匠,周星馳忽然開始探索演技是什麼。一個演員要執著嗎?要堅持嗎?要捱窮嗎?一個人如何在堅持信念的原則下成就事業和愛情?《喜劇之王》顯然是周星馳「有話要說」之作,這一次周星馳提出了很多問題,塑造了一個忠於自己但為人所輕的小人物,放棄了以往那種「哈-哈-哈-哈」招牌笑,開始轉變到笑中有淚、自嘲他諷的成熟方向。周星馳銳意突破,不斷求新。他成功了。
這就是喜劇之王周星星的漫漫星路:
第一階段:你就是無厘頭(1990-1994上半年)
周星馳在1990年以前的作品中演的大多是一些小角色,雖然《霹靂先鋒》讓他拿了金馬獎,但他在片中仍未有搶眼的演出。在1989年的《龍在天涯》中,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到拍時裝動作片的李連傑身上;在張徹先生重出江湖的《義膽群英》中,周星馳被身邊一大群明星淹沒。直到1990年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周星馳才算「扶了正」。這部以迷戀漫畫的少年誤打誤撞入黑社會,經歷生死之劫後退出江湖為主要情節的」後江湖片」,是周星馳風格形成的重要轉折點。影片中的幾大特徵,在周星馳以後的作品中都有似曾相識的出現。
1.人物特徵:小人。小人指的是小人物,雖有許多平凡人身上的閃光點,如本性善良,但也有大量庸俗的惡習,如好色,不負責任,無清晰的道德標准。
《一本漫畫闖天涯》中主人公原是一位愛看漫畫的侍應生,因無意中救下黑幫老大而躋身黑社會,於是他可以泡原來他不敢泡的女歌星,去他原來沒錢去的夜總會,對於黑社會的販毒「事業」,他則「貴在參與」。這些特徵,在《鹿鼎記》中發揮到了極至。
2.劇情特徵:小人得志。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搞笑,這些小人都能戰勝對手,甚至贏得愛情。原來一切屈辱與辛酸,在大結局時都會化為成功的喜悅。《一本漫畫闖天涯》結局雖然主人公退出江湖,但影片以大段情節描寫黑社會的風光和兄弟友情,其效果就是強調入黑社會後的主人公「一步登天」之態。影片主人公「一步登天」往往不是通過努力而得的。」賭聖」系列片中主人公成功的因素是他有特異功能,《新精武門》中主人公則有力大無比的右拳。
3.個體戶特徵。這也是與80年代香港喜劇片有最大區別的一個特徵。80年代港產喜劇片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群體合作。從許冠傑、麥嘉的票房巔峰作品 「最佳拍檔」系列,都是講究主人公們群策群力或斗氣冤家,分工明確,搞笑規范(大多數是你一言,我一語)。周星馳開創的90年代喜劇片則全是「個人表演」 了。雖說有吳孟達這位「一流陪襯」做輔,但主人公在解決問題時無須靠「綠葉」幫助,自己就可以「搞定」。
4.喜劇特徵:反諷。周星馳喜劇片最大的特徵是反諷,包括對政治、文化、社會習俗、傳統人文甚至友誼愛情的挖苦與嘲弄,帶有強烈的發泄氣氛。如被廣泛引起國內影評人爭議的《唐伯虎點秋香》,女主角秋香出場時根本沒有傳統概念上的「艷驚四座」的風采,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初見她時並不以為她很美麗,直到秋香身邊出現了一群不堪入目的「醜女」時,唐伯虎實在忍受不了「醜女」之丑後,方知秋香這個「矮子中的高個矮子」的美麗。
以上四個特徵基本可以概括周星馳1990-1994上半年以前的作品風貌,由於他影片的這些特徵與香港民眾在這段時期內的情緒與需求有相關、相通之處,加上周星馳影片的商業元素異常豐富(他的許多作品是與」商業片王」王晶合作的),從此,周星馳便成為了票房新寵,屢破票房紀錄。
第二階段:百變星君 (1994下半年-1999)
許多人看周星馳的影片只講究「好笑不好笑」,這未免太小看他了。1994年的《國產凌凌漆》一片中,他的名字正式出現在導演欄內,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以後的周星馳影片看作「周星馳作品」。
1995年的《西遊記》上下集雖然由劉鎮偉執導,但其中可以看出周星馳風格的變化。在影片中,觀眾無法看到一個固有的周星馳,搞笑工作全部交給了羅家英,自己則演一個一心專注於隔世情緣中無法自拔,在影片最後終於割捨人間情感,走上取經之路的全新概念的孫悟空。這部影片有幾個非常有趣的變化,是周星馳過去影片中沒有的。
其一,情感危機。周星馳過去的影片中是沒有愛情的,雖然有追女仔情節,但那是為了搞笑,愛情是速食與無味的。但《西遊記》下集中的愛情卻是沉痛、沉重的。當片末周星馳扮演的孫悟空肩上扛著金箍棒,手中不停地吃著香蕉,以我們熟悉的他一貫玩世不恭的步伐走在西行之路上時,我們沒法笑。
其二,笑料轉移。周星馳在影片中根本放棄了搞笑,笑料主要集中於唐僧等其他角色上,周星馳則專演」情聖」。《大內密探零零發》中,張達明與羅家英搞笑,《食神》中谷德昭與莫文蔚搞笑,周星馳則專心表現一些別的東西。《零零發》片末靈靈發與妻子、岳父等人設計誘敵,在真相大白後皇帝頒發最佳表演獎,周星馳扮演的靈靈發以為自己會因在誘敵計中的出色表現而獲獎,但「最佳男主角」卻給了他岳父,而且由他妻子道出他的表演浮誇等弊病。這段明顯是對現實周星馳遭遇的反諷,在影片中嵌得恰到好處,自然合理。
其三,小人特徵消失。周星馳過去影片中的「小人得志」的特徵正在消失。
《西遊記》中的至尊寶最後失去了愛情,《大內密探零零發》最後也只不過完成了個任務,《食神》則更為大膽,影片開始時周星馳已是個「小人得志」式的人物,貪財近利,令人生厭。後來由於谷德昭的出現使他淪落街頭,直至最後在「食神大賽」上,他雖廚藝高超但終未奪冠。《食神》不是一部簡單的闡述「得而失,失而復得」的影片,它所探討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和1994年的《九品芝麻官》相比,雖然兩者都有改邪歸正描寫,但《食神》更注重於剖析與反思人性。
這些特徵的產生與周星馳參與影片製作不無關系。由最初的純表演性的「無厘頭」風格已漸漸轉向淡化「無厘頭」表演,個人化意識更強烈的整體表現。《食神》大結局中壞人已不由周星馳解決,而由神仙操辦。很明顯,周星馳已經厭倦過去的經驗,想使自己的影片成為一種言之有物的產品。這種求新求變的意識,很有當年古龍大俠寫武俠小說時想求新求變的影子,絕對令人欽佩,這也是令我喜歡周星馳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階段:喜劇之王(1999至今周)
星馳返樸歸真,開始嘗試笑中帶淚的喜劇形式,不再完全受制於票房要素的限制,甚至開始玩深刻。代表作《喜劇之王》,《千王之王2000》。
《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馳在1999年的第二部電影,也是他與王晶繼五年前《百變星君》後的第一次合作。這兩個香港最擅搞笑的人湊到一起,簡直是對九十年代喜劇片的總結,事實上也是。周星馳在片中的戲份雖不多,但很足,相形之下張家輝失色不少,尤其是他的笑,一樣沒有用招牌,但與《喜劇之王》類似的是,有很多滄桑與無奈在裡面,如果你是影迷的話,你應該注意到在《喜劇之王》結尾播放拍攝花絮時,周星馳看著眾人玩鬧時的笑容。這里有種心態的變化, 10年的時間催化了周星馳的喜劇感覺,至於具體到什麼程度,用他的話解釋:過去我講,屎啊!或者,你吃屎啊!再或者,請你吃屎啊!那麼現在想試點兒新東西,我說:「這句話不夠8個字嗎?」「這句話夠8個字?」「哈-哈-哈-哈-」。-零零九
④ 怎麼看待電影《情聖》的評價褒貶不一
肖央閆妮版的《情聖》從整片來看比預期中的好很多,作為喜劇來說非常合格,但劇情與人設又有不少槽點存在,我想這應該是《情聖》的評價褒貶不一的主要原因吧。
再就要說說槽點了,劇情人設實在太「直男癌」了,雖然明白編劇想要設定的是「浪子回頭」,但是劇中女性角色設定真的很讓人窩火。閆妮的角色幾乎「來者不拒」,男主出軌不成暴露後劇情都集中在他有多麼後悔,女人似乎只有感動原諒的份兒。整個劇情都充滿了對女性的不尊重,當然這也是我的個人看法。
⑤ 《情聖》如何將國外經典電影成功地進行本地化
「好久沒在電影院這么開懷過了」,想必這是很多觀眾看完《情聖》後發出的第一聲感嘆。
爆笑喜劇《情聖》無疑是2017年熒幕上的第一匹黑馬。元旦三天小假期,《情聖》以票房總計接近 1.7 億的成績,力壓同檔大片《長城》、《鐵道飛虎》成為檔期冠軍,並且在臨近春節檔,仍然無視《太空之旅》等好萊塢大片,每日以1000多萬的頑強生命力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最終斬獲6.56億票房。
此前,【話娛】記者專訪到發行界的「老司機」李寧,從發行的角度深度剖析了影片獲得成功的原因。李寧認為,從製作上來看,《情聖》其實不是黑馬,而是斑馬。那麼主創團隊究竟在影片製作上花了哪些功夫,才讓這匹斑馬在眾多大片中實現逆襲。近日,【話娛】記者采訪到《情聖》的導演宋曉飛,與這位新晉導演兼資深攝影師,聊了聊《情聖》創作上的種種。
⑥ 也來談談「三觀」到底正不正(情聖)影評
開頭,我想說,本片還挺能博人一笑,雖然不少影評說「三觀不正」,話說哪個片子被某些人說「正」了呢?國內拍個「湄公河大案」,馬上就有人批評說主角太個人英雄主義balabala,美國的好萊塢大片不更是如此?所以,評分不能全信,不是這個片子「三觀不正」,而是有些人屁股不正。以上是廢話,看了一些評論後的小感想。下面進入主題~
本片被不少人冠以「三觀不正」,那如何的片子才是「三觀正」呢?通過詼諧的方式反應一下中年時代,遇到的婚姻危機、兄弟情誼(此詞稍候評論)、回歸家庭等,為什麼不正呢?夫妻之間的感情問題,歷來也是各路影片所反映的重點,君不見,幾乎所有的「抗日神劇」總會亂加感情戲,還弄得「有模有樣」,真以為抗戰時有那麼多男歡女愛?不過,如果拍出來都是大老爺們,你去看么?就如真男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收視率一樣。電影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如果沒有這些復雜的家庭關系,電影如何繼續?家庭危機是本片描述的一個重點,其實家庭危機並不是洪水猛獸,而有婚姻自主權這一代人,經常會面臨的情況。換而言之,家庭危機的產生,也並不能說兩人關系不好,或者其他,而是兩人每天米面油鹽醬醋茶,慢慢磨去了生活的激情。如何有效避免「中年危機」、「七年之癢」,是現在很大一批電影受眾所面臨的情形。導演還比較准確抓住了這一點,雖然通過這樣的方式,最後還是讓主角回歸了家庭,普通而平凡的一天,這也許才是生活最真的地方。生活原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最本質,最真的還是平淡。
對於裡面的被稱為「直男癌」的兄弟情誼,我想給一個中性評價。其實,對於裡面的某些「掩護」行為,對媳婦撒謊等,本人也不是太喜歡;但是所反映的鐵哥們之間這種關系,卻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也許很多人,對2010年春晚郭冬臨、牛莉的小品還有印象,不也是在反映,好朋友之間的相互「包庇」么?還有某撕逼電影中,只是把男性之間的掩護,換做了女性之間的掩護。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情誼。不過這種撒謊,終歸是不太好的,但是作為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夫妻,對於一些損友,難道會沒有清楚的認識么?對於朋友,就是需要這種「兩肋插刀」的情誼,否則,出了一些狀況後,誰來幫你?人不僅僅要有家庭,還要有一批死黨。
這只是一部113分鍾的電影,如果過於敘述肖瀚和沈紅,敘述倆人的生活,怎麼能展現劇中所需要的那種對立沖突?而且,沈紅給肖瀚收拾行李等細節,也說明兩人關系還是很好的,只是因為結婚日久,產生了一些平淡,才會讓肖瀚想尋找心的「噗通」。
總體來說吧,藝術是要高於現實。雖然影片中有不少細節並沒有交代太清晰,也留有不少「坑」,但是至少在這冬日,在這2016年的末尾,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歡笑。還是推薦大家去看看滴~
最後來點小疑問:
話說,對於YoYo,最後的黑幫大哥過來,不知道是不是她故意安排,有意整蠱肖瀚的呢?劇中YoYo雖然中文不好,但是還可以理解不少東西的,所以個人傾向可能是故意的。
對於艾木和馬麗蓮的感情,在那一個晚上,為什麼馬麗蓮會把花都擺出來呢?這也是我有所疑惑的點,似乎僅僅是為了給兩人的感情一個交代?
還有那塊「單向玻璃」,為什麼會有單向玻璃呢?而且肖瀚在那裡停了那麼久的車,都沒有意識到么?總不能是專門為了肖瀚和YoYo的邂逅而安裝的吧?感覺這也是一個邏輯上的坑。
⑦ 有誰知道電影《情聖》里坐在小沈陽上面的女演員是誰
徐冬冬
徐冬冬,1990年2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
2011年,出演青春愛情片《將愛情進行到底》。2012年,在倫理劇《平凡的歲月》中飾演徐丹霞。
2013年,徐冬冬推出了首支單曲《愛你那麼多》;6月,因在都市職場偶像劇《華麗上班族》中飾演嘉玲,開始獲得關注。
2014年,出演動作愛情片《上海王》。2015年8月,出演動作喜劇片《澳門風雲3》。2016年,徐冬冬出演的懸疑犯罪網劇《餘罪》播出。2016年在電影《情聖》里飾演檯球女郎。
(7)情聖2017電影影評擴展閱讀
參演過的電影
1、《追龍》是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犯罪片,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甄子丹領銜主演、劉德華特別演出、鄭則仕、姜皓文、劉浩龍、胡然、徐冬冬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17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能打敢拼的伍世豪偷渡來到香港為了長久生存之道,他與心思縝密的探長雷洛聯手制霸香港的故事。
2、《大嫂》是由王晶監制、編劇,闞家偉執導,張錦程、徐冬冬、伍允龍等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
該片講述英國殖民香港時期,命運多舛的少女左蘭遇到鐵腕大佬陶天罪後一步步陷入愛情與犯罪漩渦、同時進階為江湖一姐的傳奇故事。
3、《瑪格麗特的春天》是由王寧執導,艾倫、王自健、田亮、胡杏兒、趙文琪、石安妮、徐冬冬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2017年3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三個男人因一場「世紀婚禮」齊聚澳門,一邊為這場豪華婚禮做准備,一邊追求各自女神,而引發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⑧ 2017電影《情聖》里的經典台詞
爺撲她,爺包郵!!
⑨ 如何評價電影《情聖》,這些你一定不知道
一:《情聖》里其實並沒有「情聖」,有的只是精蟲上腦,卻又膽小糾結的中年男人,這個男人身邊還有一群願意不擇手段成其好事的狐朋狗友,一起
鬧哄哄地上演了一出精神出軌的鬧劇。說鬧劇,是因為男人心癢,讓下半身控制了大腦,卻又自欺欺人地以為遇見了「真愛」,家庭事業彷彿全變成了
拖累。可這事兒歸根結底與「愛」無關,不過是明明白白大寫的「性」字,最後好事不成,男人尷尬地被困於酒店窗外,又開始念起平淡生活的好來。
二:在年終歲尾,當《擺渡人》讓觀眾咧開了嘴卻又尷尬得不知所措時,《情聖》終於坦坦盪盪地讓大家笑出了聲。這樣的笑是沒負擔的,新人導演,
不算高的投資,沒有過度的商業算計,也沒有太多野心,他們只是像做一個小品那樣完成了一部簡單卻完整的喜劇。但要知道,在國內,製作一部演員
演技在線,讓觀眾順暢發笑,沒有任何生抓硬撓的及格喜劇,本身就非常不簡單。
搞笑之餘,電影也還是講了一點道理。所有自以為是的生活冒險,到最後卻不及回歸尋常的南柯一夢。生活里沒有那麼多驚心動魄,但一念之差,習以
為常的平淡也會天翻地覆。珍惜當下,懂得平凡是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三:《情聖》是我在2017年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原本我近期並沒有對國產電影有所期待,但因為這部黑馬電影作為一部喜劇標簽的電影近期收
獲的口碑也還不錯增加了我的獵奇心。看完覺得略污略荒誕略無厘頭,但不影響這是一部在講故事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市場部經理肖瀚在好哥們的幫助下,因為各種誤會輾轉於老婆,女神和女老闆之間的故事。簡單說就是一個年過中年,夫妻生活出現危機,
事業不順的中產階級男人,突然出現了一個年輕貌美,勤奮努力的小明星出現在自己的生活里,然後自己靜靜乏味的生活被打破,想要偷嘗禁果尋求一
點刺激,到頭來不過是自圓其說,身心俱疲的回歸到現實的生活的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尺度偏大,但又剛剛好的把握了笑點,諷刺點以及對都市情感的感悟。在我看來,情侶看完這部電影應該更能明白愛情的生活本質。比較
有意思的這部電影裡面的老闆叫瑪麗蓮。而開場明星優優也以瑪麗蓮夢露的造型出現。整部影片看完後才恍然這部片絕對受了瑪麗蓮夢露那部經典電影
《七年之癢》的影響。
四:在這部影片中其實打動我的有幾個部分。一個是小沈陽扮演的在酒店開房差點被抓回家圓謊的時候穿著圍裙在那裡包餃子的瞬間。作為一個女生,
雖然氣憤於這樣把女人當傻子的圓謊方式,但還是覺得有一種過日子的家的溫暖。後來,小沈陽察覺到好哥們出軌,一邊靠著兄弟情誼和對男人的了解
給予的支持,一方面也提醒到:我准備收山了。偷吃可以,心不能亂。到頭來還是家重要。可是對於當時還執迷中的肖瀚是無法理解的。二個是肖瀚的
家庭。肖瀚有個幸福的大家庭,他的姑姑家人們寵他寵到老年痴呆後要每周給他過一次生日,他的老婆也很體諒很包容,他自己也沒有不厭煩。這才是
一個大家庭最好的狀態。今天在地鐵上和朋友聊到愛情觀被旁邊的一個大爺搭訕,大爺講了很多很實際的東西,其中一點是他反復強調的是嫁給一個人
是嫁給他的家庭。你要看這個家庭的人是不是有愛,尤其是是不是對你有愛。這一點後續可以再討論。第三點就是肖瀚最後一次做關於出軌的夢,旁邊
的女兒告訴爸爸說已經刷好牙可以喝橙汁了,和之前肖瀚和老婆的拌嘴也形成了對比,而肖瀚睜開眼電扇在轉,出門開車有孩子和老婆和自己道別。重
新回歸到正常生活,雖然簡單,但也正是通過這次不同尋常的出軌經歷,才感知到平淡的生活也是幸福。
五:這部影片算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啦。適合情侶看又不適合情侶看。看你能看出什麼苗頭的愛情觀咯。這部影片其實和之前的夏洛特煩惱也是一樣。兜
兜轉轉,總要經歷些東西,才會知道自己本身的幸福。
但回過頭來看,這年頭,還是靠譜最重要啊。奉勸男生們可以偶爾的精神出軌,就像我們女人也會對某些偶像劇中的男主痴迷。但是生活才是王道啊,
肉體還是不要偷嘗禁果了吧。
不知道陳思成現在面對大眾媒體會不會已經疲憊,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也不知道丫丫是否會像馬伊琍,謝杏芳那樣選擇原諒還是抽身離開。希望出
軌毀掉的不是一個孩子的未來,也不會讓女人從此對男人的話失去信任。
六:其實每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團隊!每個女人背後也有一個智囊團 最可怕的就是無間道
七:現在就是個分歧的世界,你看特朗普和希拉里競選的時候,美國人快打翻了天。
咱們國人的激情在政治方面釋放不出去,你懂。所以就在電影呀,娛樂明星,體育什麼的方面釋放。
情聖是男女對立,長城和擺渡人出來也是分歧得很嚴重。
感覺這電影就是妥妥的黑馬。從演員就看的出來,沒有什麼國際大牌,就是單純小成本國產喜劇電影,沒想到會票房好。你看電影的買點很大一部分是
性,小黃段子,就知道電影一開始的「志向」其實很小,就是單純意淫一下,講個有趣的帶點色色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故事,逗觀眾一樂。和張藝謀,
王家衛的追求不一樣。。。用看這兩位的視角來看它,自然會不滿意。
但沒想到豆瓣上的人用很宏大的視角,比如價值觀,女權,男權什麼的來審視它。自然會發現電影的各種不合邏輯之處。比如霸氣女總裁愛上我,性感
女神愛上我,溫柔老婆戀著我。。。本來電影就不是為了邏輯對,而只是為了搞笑。。。
喜劇電影能把觀眾逗樂,笑點也不算很差勁,就可以了。
要求邏輯無死角,價值觀又紅又專,那樣再加上苦逼的中年男人出軌題材,那妥妥拍出來是離婚的悲劇。。。。
大多數情況下,能讓人發出內心笑聲的,都是不合常理,沒有邏輯的東西。比如周星馳的無厘頭,很經典就是很沒邏輯,但是大家喜歡看。
但對於這種沒有邏輯,不以價值觀出發的東西,你用價值觀去套,那麼肯定就不滿意。
我當時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女性觀眾們笑的很多,沒有豆瓣上說的那麼嚴重。不過對於女性來說,看男性的yy確實不舒服,就和男性覺得《霸道總裁愛
上我》這種套路也覺得不太舒服。
八:愛情出軌是人類漫長情感發展史的某一個類別,其一直存在。譬如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裡面一個男人同時愛戀幾個女人的故事。最
經典的還是《圍城》裡面方鴻漸輾轉於幾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我看來,愛情裡面肉體出軌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精神出軌。
這部影片中其實最後並沒有肉體出軌成功,肖瀚在意識到對方不過也是個尋求愛情刺激的人後才明白生活中愛情的真諦。精神出軌是要受雙層折磨的。
一方面你止不住的幻想另一個人,一方面要迎合現任。現實就是,大部分男人一生中都會有無數次精神出軌的瞬間,尤其是人多中年,感情變得平淡
後,比如七年之癢啦。多少人都覺得愛情是個圍城。裡面的人想逃出。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你說不好是對自我的追求變高了還是僅僅
是因為情感過不下去了。
⑩ 我為什麼不喜歡《情聖》(情聖)影評
情於何處 聖在何方
文/夢里詩書
低俗曖昧的笑料,固然在《情聖》能隔靴搔癢的博人一笑,但一部犧牲價值觀以中年出軌為引將性作為唯一賣點,且通篇充斥著對女性貶低的電影,又能拿什麼來為人所見愛的美好,自詡「情聖」的噱頭,只是讓人尤感愛情是如此的廉價。
根據好萊塢上世紀八十年代《紅衣女郎》的改編,可電影即拿不出《電話訴衷情》這樣的金曲,也未能使那原本就略顯平乏的故事妙筆生花,《情聖》所做的僅只是一場小品式東拼西湊的改編,可以說其除了將國產喜劇那股尤為做作浮誇的風氣帶入這部電影,做出所謂的本土化外毫無作為,而將所有的劇情發展全部都歸於牽強的巧合,亦可見那尤為敷衍了事的行事態度。
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復雜,說穿了就是一場中年男性荒謬的意淫,假借生活無趣中年危機的借口,實則並無法掩蓋那對婚姻的不忠,而拿出軌來對愛情的調侃與詮釋,即便僅是所謂的精神上的,但仍猶如一盤粘了蒼蠅的菜餚讓人惡心,且電影幾乎用了前部的篇幅來描繪婚姻的不幸和出軌的美好,在最後又裝模做樣的力圖回歸愛的正軌,如此做法自覺才是這部電影最為荒誕的笑點。
其實讓人很難相信在女權意識已然崛起,無數經典佳作已然對中年危機做出充滿人生智慧啟迪的今天,一部根據三十年前改編的中年愛情電影,除了拿會錯意來搞笑,拿女性來意淫外一無是處,不知節制對愛的調侃,看似在逗人歡顏,但其所締結錯誤的價值觀,只會讓更多的人在潛意識中無從去珍視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相較於在《夏洛特煩惱》中被很多人就依然詬病的問題,相信看了這部電影才會明白什麼叫小巫見大巫。
我並無從否認《情聖》是一部能搞笑的電影,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被作為搞笑的包袱,如此對愛情婚姻的褻瀆,情於何處,聖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