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評價電影《星球大戰8》
2018年的伊始,對於鐵桿星戰迷來說,可以說是「本命年」了,新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保持一貫高水準科幻片的基礎上,徹底顛覆了星戰系列前七部的傳統套路。
不只是電影,星戰系列擁有強大的周邊衍生系統,漫畫、小說、游戲、畫冊、玩具、同人等等,堪稱全球大眾文化航母級現象,因而《星球大戰8》的上映再度掀起觀影高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大家對這次的星戰口碑卻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影評人方面爛番茄打出了90%的新鮮度,而觀眾方面卻只有50%,但很多星戰老粉表示不接受,不喜歡,認為其背離了傳統星戰精神。
評論兩極分化對《星戰8》來說,是福也是禍,畢竟巨大爭議性客觀上也為一部電影帶來了更多的關注。那麼這部星戰到底是如何在觀眾群中投下這顆炸彈的呢?
⑵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星球大戰》系列目前共有七部電影,流行的觀影順序有兩種,一種是按劇情發展順序觀賞,一種是按觀感體驗更優化進行觀賞。
基本觀影順序為:
1.《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Star Wars:Episode Ⅰ-The phantom Menace)1999;
2.《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Star Wars:Episode Ⅱ-Attack of the Clones)2002;
3.《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Star Wars:Episode Ⅲ–Revenge of the Sith)2005;
4.《星球大戰1:新希望》(Star Wars:Episode Ⅳ-A New Hope)1977;
5.《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Star Wars:Episode Ⅴ-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6.《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Star Wars:Episode Ⅵ-Return of the Jedi)1983;
7.《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2015.
⑶ 電影《星球大戰8》主要講了什麼
《星球大戰8》承接了《星球大戰7》結尾的故事線索,《星戰7》的最後,蕾伊在荒僻的海島上找到了天行者盧克。
故事情節的矛盾讓影片增加了戲劇沖突性,在此之上,人物性格矛盾更為這部星戰增加了看點。其中最矛盾的人物絕對是凱洛·倫。迪斯尼星戰新系列中凱洛·倫的人設大體來源於星戰系列小說《原力傳承》,其中韓和萊婭的兒子傑森·索羅,也曾經是盧克的學生,後來墮落為西斯,稱達斯·凱拉斯。所以新電影中的墮入黑暗面的本·索羅並不只是天行者阿納金的弱版重現,其人物在星戰宇宙中早有淵源。《星球大戰7》中凱洛·倫的登場效仿達斯維達的黑武士風格,武藝高強而冷酷決絕,甚至在最後殺死了勸說自己回到光明面的父親。
一個人具有陰暗面的同時就將具有光明面,正如前6部星戰中的阿納金,但是過去星戰從敘事和大部分人設來說,總體仍是黑白分明的二元論,這一部中,黑白的界限首次變得模糊而備受質疑。最好的例證就是凱洛·倫,電影中他內心的陰暗面被斯諾克引誘、利用和放大,而他最痛恨、卻也最脆弱溫暖的一面來自於至親家庭。《星戰8》中凱洛·倫的形象較之《星戰7》更為豐滿。
可見,《星戰8》否定了正傳的傳奇、英雄的事跡。當年見證盧克從貧苦農民成長為絕地大師、見證萊婭從高貴公主變成起義先鋒、見證漢·索羅從黑幫爪牙變成情義漢子的星戰迷,難免很難接受這樣的結局
⑷ 星戰系列電影播放順序
一、前傳:
1、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1999年)
2、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2002年)
3、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2005年)
二、正傳:
1、星球大戰4:新希望(1977年)
2、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1980年)
3、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1983年)
4、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年)
5、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年)
三、外傳:
1、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年)
2、游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2018年)
(4)starwars2018電影擴展閱讀:
1980年代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
1990年代末開始他拍攝了最初的三部曲前傳的故事。同時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為六部系列。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暑期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而中間的那一年則將上映插曲電影。
⑸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什麼時候上映,好看嗎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是由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萊恩·約翰遜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領銜主演。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結尾,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霍斯尼亞主星之後所發生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1月5日在中國上映[1]。
中文名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外文名
Star Wars: The Last Jedi
出品公司
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美國)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地點
英國松林製片廠
拍攝日期
2016年2月15日-
導演
萊恩·約翰遜
編劇
萊恩·約翰遜
製片人
凱瑟琳·肯尼迪
類型
科幻、動作、冒險
主演
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
片長
150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12月15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⑹ 星球大戰現在出了幾部了觀看順序是什麼
目前為止共8部電影真人電影,一部動畫電影,三部電視電影,5部動畫連續劇,上千部游戲漫畫和小說。
觀看順序我只能說隨你喜好吧,目前僅限8部真人電影的兩種比較多的推薦順序分別是
按劇情時間順序的1、2、3、外傳1、4、5、6、7
和拍攝時間順序的4、5、6、1、2、3、7、外傳1
⑺ 星戰系列電影觀影順序是什麼
星戰系列編年史
除去兩部外傳及衍生的相關電視劇和動畫片之外,星球大戰系列目前共有9部。
前傳、正傳及後傳三部曲,按時間順便來計算,正傳三部曲最先拍攝,然後才是前傳和後傳。
按觀影順序來排列則是:
前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
正傳三部曲:《星球大戰4:新希望》《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
後傳三部曲:《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星球大戰 9:天行者崛起》
小程序天天影屋
⑻ 星球大戰有幾部
目前星球大戰共6部。
《星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1999)
《星戰前傳2·克隆人進攻》(2002)
《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2005)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1983)
《星球大戰4·新希望》(1977)
《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1980)
《星球大戰6·絕地大反攻》(1983)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6)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2018)
看《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故事?
每一部《星球大戰》作品的開篇都會出現相同的一句話:「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這句話暗示《星球大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與我們不同的時間和空間。
《星球大戰》里的「銀河系」不是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那裡沒有地球。對我們來說,那是一個河外星系。那個銀河系與我們的銀河系大體遵循相同的物理法則,但有一個顯著區別——我們的銀河系沒有「原力」(The Force)。
原力是《星球大戰》宇宙所獨有的,也是《星球大戰》作品的核心設定。原力是所有生物產生的一種能量場。原力包含一切,穿透一切;原力把《星球大戰》銀河系的萬事萬物聯系在一起。原力與生物的聯系媒介是細胞內的一種被稱為「纖原體」(Midi-chlorian)的微觀生命形式。
纖原體告訴生物原力的意志。那些能利用原力的生物被稱為原力敏感者(Force-Sensitive)。原力敏感者細胞內的纖原體含量遠高於非原力敏感者。原力敏感者有強有弱。原力敏感者可以運用原力實現隔空移物、控制心靈、預見未來、原力閃電等技能。
很多原力敏感者死後能讓自己的意志繼續保持在原力內,對他人產生影響,彷彿幽靈一般。因此,在非原力敏感者看來,原力就像魔法……幾乎無所不能。
如同魔法分為白魔法和黑魔法一樣,原力也分為光明面和黑暗面。光明面往往伴隨著誠實、憐憫、寬容、仁慈、平靜、自我犧牲等正面情緒,而黑暗面則往往從憤怒、憎恨、貪婪、妒忌、恐懼、好鬥、狂妄自大等負面情緒中汲取力量。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如同超級英雄;信奉黑暗面的原力敏感者如同超級反派。他們之間的斗爭構成了所有《星球大戰》作品的主線。
原力敏感者只佔銀河系人口的極小部分。絕大多數銀河系居民都是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他們憑借智慧和經驗,創造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銀河共和國(Galactic Republic)。
銀河共和國是一個實行民主制、聯邦制和共和制的星際政權,囊括了銀河系絕大多數的文明和種族。共和國的和平主要由一個被稱為「絕地武士團」(Jedi Order)的組織維護。
絕地武士團的成員被簡單地稱為「絕地」,都是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在絕地的保護下,共和國和平發展了將近一千年。但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涌動,一群被稱為「西斯」(Sith)的原力黑暗面使用者一直企圖獲得共和國的領導權。最終,一名叫帕爾帕廷(Palpatine)的秘密西斯獲得了成功。
⑼ 星球大戰8什麼時候上映 中國大陸上映時間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是由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萊恩·約翰遜自編自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領銜主演。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結尾,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霍斯尼亞主星之後所發生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1月5日在中國上映[1]。
中文名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外文名
Star Wars: The Last Jedi
出品公司
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美國)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地點
英國松林製片廠
拍攝日期
2016年2月15日-
導演
萊恩·約翰遜
編劇
萊恩·約翰遜
製片人
凱瑟琳·肯尼迪
類型
科幻、動作、冒險
主演
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馬克·哈米爾
片長
150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12月15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⑽ 星球大戰8是最後一部么
星球大戰8不是最後一部
星球大戰8全名叫《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八部,這是一部連載了幾十年的系列電影,講述的是主角們摧毀了宇宙黑暗勢力。而下一部《星球大戰9》也已經在製作當中了,女主角依舊是黛茜·雷德利。星球系列的電影都是一個劇情緊接著下一個,環環相扣,也因此。更加深受廣大影迷喜愛。
(10)starwars2018電影擴展閱讀
著名媒體對星球8的好評:
時代周刊: 電影獨具幽默感和歡樂感。然而,即使使用了誇張的綠幕特效,電影依舊能讓你產生共鳴——這才是最好的特效。
福布斯: 開頭的時候有點不平穩,不過最終找到了落腳點……不是系列中最棒的,也不是最近新片中最棒的,不過仍然值得一看……
Toronto Star: 影片有許多出色表演,使得人物角色更加豐富。導演萊恩約翰遜能在技術之中發現人性,這是他在自己以前作品《環形使者》中就體現出來的。
ScreenRant: 《最後的絕地武士》為「星球大戰」系列開啟了一段更昂貴、更冒險的旅程,融合了不少新鮮的、以及經典的影片元素。
Slate: 這是一部真正美麗動人的電影,看完之後你會禁不住地去討論它的場景和故事線,因為你被銀河系的命運和下一步會發生的事情吸引住了。
參考資料鳳凰網:影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