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唐人街探案2的看感作文500
電影《唐人街探案2》觀後感 當看完《唐人街探案2》後,整個電影院的人都陷入爆笑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陷入了沉思。 這是一部集推理冒險搞笑新奇於一體的電影,他的難度在於既要讓人覺得很搞笑,又要讓人覺得動了腦,還要讓人覺得有深度。 要照顧這么多觀眾的口味,可以說這部電影的野心很大,難度也很大。 然而這部電影用了三個恰到好處的人,把「搞笑」「推理」「人性」三個話題集合在了一起。 擔當主題「探案」的,就是劉昊然飾演的秦風,他是個少年天才,在世界偵探排行版中排行第二。少女們嚮往的白衣少年的智慧和美好在他的身上暴露無遺,加上一張迷倒中年武林大師的姑娘臉,讓這個角色在本劇中的形象十分豐滿。
② 如何評價電影《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探案》我覺得還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我並不明白拍攝手法或劇情要求之類的,但就是覺得這種電影看起來比較舒服。
如果這個 電影只是到這樣那麼他就是一個不錯的燒腦偵探喜劇,但他的最後卻被升華了,最後主角與幕後黑手對話,以及明明是一切過錯的元兇卻沒有付出代價的少女,這在我國以往的電影之中是不存在的,可以說這個電影為我國的電影打開了一個不同的方向。
③ 《唐人街探案》講了什麼如何評價有什麼觀後感
昨天晚上看得點映,作為本格推理粉,看起來各種HIGH。國內的推理電影終於開始不會一提到推理只知道福爾摩斯了,就憑這一點,和「消失系列」或者「不二神探」之類的推理劇情比起來,就高出了許多。雖然電影中有些台詞涉及的推理梗眾多,所幸我在這里做一個梳理,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補充。
1、 暹羅連體人。出自埃勒里•奎因 的國名系列之一《暹羅連體人之謎》。暹羅,是對泰國的古稱。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這對表兄弟作家。他們的創作時間長達半個世紀,作品多達數十部,全球銷量約計兩億冊;他們曾五獲埃德加•愛倫•坡獎;他們的四部「悲劇系列」和九部「國名系列」作品被公認為推理小說史上難以逾越的佳作。悲劇系列和國名系列均有中文版。作為一個普通的推理小說粉,埃勒里•奎因的名字是絕對繞不過去的,秦風能提到暹羅連體人,表明自己是推理小說的鐵粉。
2、 歌野晶午。日本本格推理小說作家,國內引進作品目前只有《櫻樹抽芽時,想你》和《春,夏,然後是冬》。電影中提到歌野晶午的推理橋段來自他的《密室殺人ゲーム王手飛車取り》(《密室殺人游戲1.0》)的一個短篇《求道者密室》,犯人在被害人的天花板內潛伏一個月,可惜這本小說目前並沒有中文版本,只能依靠一些論壇的劇透泄底。這也表明這部電影的編劇真的是推理鐵粉。3、 傑克•福翠爾以及《遺失的鐳》。這位屬於推理小說界的宗師級人物,出生於1875年,他最著名的作品為「思考機器」系列,電影中所說的《遺失的鐳》的短篇小說就出自這個系列,該系列小說國內出版社已經引進。順便說一句,傑克•福翠爾夫婦於1912年搭乘泰坦尼克前往美國時遇難,這也是推理小說界非常大的損失。4、 青崎有吾以及《體育館殺人》。傑克•福翠爾屬於本格推理的老宗師,這位青崎有吾就是小鮮肉了,以《體育館殺人》獲得鯰川賞時,他只是一位21歲的在校大學生。《體育館殺人》屬於標準的本格作品,作為小說,文筆描寫、人物刻畫都很普通,但是對於謎題的設置和解密的演繹都是非常驚艷。這部作品是由豆瓣的網友翻譯的,很希望國內能更重視這位作家啊。在電影里,秦風將《體育館殺人》泄底了,如果怕劇透的話,可以提前去豆瓣看一下,一晚上就可以看完了。
5、 周浩暉以及《死亡通知單》。這屬於本土推理作品,但是只是在秦風的書架上留下了一個鏡頭。所以大家要是有興趣的也可以去讀一下。
6、 福爾摩斯。電影最終還是沒有拋開福爾摩斯,編劇借秦風之口說出了福爾摩斯的那句名言: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這句名言來自《四簽名》。
7、 東野圭吾、《白夜行》以及最終的逆轉。最終的逆轉其實有可能是在致敬《白夜行》,但這只能留給大家在看完電影後探討了。但小蘿莉最後的邪惡笑容,是2015年本土電影給人影響最深刻的鏡頭。就憑這個鏡頭,我希望小蘿莉張子楓明年可以電影節封後。
總的來說,從偵探電影的角度來看,《唐人街探案》有情懷有情節更有各種推理粉心照不宣的梗,簡直是一封寫給本格推理的情書,希望他能堅持下去。期待續集。祝願《唐人街探案》票房大賣。
④ 唐人街探案電影作文300字
02《唐人街探案》電影完整版哪看}港是一部面}向大眾的電影,想看喜劇的會爆笑,想看動作片的能感受到命懸一線的緊張感,喜歡懷舊的能夠重溫很多港iqgb/
⑤ 唐人街探案觀後感作文
《唐人街探案》由陳思誠自編自導,陳祉希擔任製片人,王寶強、劉昊然、佟麗婭、陳赫、小沈陽、肖央、張子楓等主演的一部喜劇、動作電影。影片講述了唐仁、秦風必須在躲避警察追捕、匪幫追殺、黑幫圍剿的同時,在短短「七天」內,完成找到「失落的黃金」、查明「真凶」、為自己「洗清罪名」這些「逆天」的任務的故事。唐人街探案電影觀後感900字昨天看了陳思誠新作《唐人街探案》,本來抱著爆米花電影的心情去的,但是出乎意料的驚喜。喜劇和懸疑的結合其實是很微妙的事情,稍微把控不好就會覺得很莫名其妙,但是本片除了開頭的喜劇效果顯得有些生硬以外,其他地方都自成一派,頗有融會貫通之勢,尤其往後越精彩,到最後扣人心弦,時而節奏緊張,時而讓人捧腹大笑。結局也是頗為出乎意料,最後真凶黑化時的莞爾一笑,留下了無窮的懸念,太妙。再說唐人街文化,其實近年來消費這種海外文化的片子不少,國民消費力上去了,也都會對出國遊玩的需求不斷上漲,所以很容易產生共鳴。但與先前徐崢的《泰囧》不同,前者更側重泰國本土的風水人情,更像是一部旅遊觀光導航,而《唐人街探案》,更多的是在表達底層華僑漂泊在外的一種亞文化,泰國從早年的印度教到如今的佛教盛行,夾雜這中國人帶來的道教文化,在片中都無處不在,盡管片中一個泰國的標志性建築風景都沒有出現,可是從走廊盡頭的十字架,現場的降魔佛像,唐任手上的八卦指針,等等太多細節,你一眼就能看得出,這里是文化混雜的泰國唐人街。天才少年總是惹人愛,秦風和唐仁的動作戲搭配起來確實有成為好IP的潛質,只是秦風的口吃設定有些突兀,有點刻意討你笑卻沒踩在點上的尷尬。好在秦風的一張英俊鮮肉臉拯救一切,還有佟麗婭萬年美艷無邊,這點不能不給滿分。黃蘭登和坤泰這一對警局歡喜冤家,設定和演員都太到位了,兩人每次有對戲的時候都能引來全場鬨笑。盡管黃蘭登的鼻子磕了五六次反復出現,但是還是會笑出聲。坤泰幫秦風看完錄像偽裝成在看片的時候,肖央和陳赫的喜劇天賦盡顯無疑,隱約看到了未來兩位新的喜劇大師的身影。其他配角的演技也出奇的精彩,小沈陽,趙英俊,桑平的三人組逗比無極限,金士傑老師的老派黑幫風也在舉手投足間全在飆戲,和王寶強的搞笑雙人舞也渾然天成好不刻意。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潘粵明本次的亮相,看慣了他玉面書生的養子,要不是看演職人員表,根本認不出這個陰郁沉默又兇狠的兇手就是潘粵明。不過也是因為演技到位,再看她養女的眼神中,就知道這場案子沒有他是兇手這么簡單。不過唐仁和秦風最後那段話說的真好,「人們只願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真相。」比起鏟奸除惡,善惡終有報的這種三觀正到不行的片子,陳思誠本片里設置的結局,也算是他自己一點小小的私心吧,這樣才更像是真實生活。
⑥ 看完電影唐人街探案2後的感想作文
唐人街探案第一部中引用了《周易·系辭》中的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道也。」 可以說,導演拚命想傳遞一個道家觀點「善與惡如同陰陽兩儀,相依相存,又相互轉化。」 而《道德經》則始終貫穿第二部,而在電影的一開始就引用了道德經的原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謂的道就是變化的規律,道第一次變化生出了太極,第二次變化生出兩儀陰陽,第三次變化生出了八卦,於是一次又一次的變化生出了天地萬物。 醫生是個善良的人,拯救了千萬的人,而當他身染癌症加上妻子逝去時,他轉變成為了殺人兇手。 宋義本身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妹妹的遇害,實施了完美犯罪。他千方百計隱藏自己,卻在拯救秦風的那一瞬間暴露,讓自己的順風車殺人被秦風看破。 正如秦風和醫生最後的辯論,道的本質與86版西遊記沒有關系,而是與人心中的獸性和神性互相轉化有關。 所謂人性是介於神性和獸性之間的,如果單純偏向了那一邊,人就會異化就會崩潰。 而善良的人,聖賢般的神性占內心大部分比重,而當善良的人被傷的很深時,他可能會感染上黑暗,雖然黑暗可以讓他不再懼怕黑夜,當也會讓他的內心被邪惡蠶食。 電影里善良天真的代表自然是王寶強,關於這個角色我們不妨來開開腦洞。 唐仁說過:自己喜歡的人跟人跑了,他實在是想不通啊! 接著唐仁又指著女黑客說:你要小心她,她可以一瞬間就把你的財產捲走。
⑦ 作文我喜愛的戲劇人物唐人街探案
王寶強從大陸去泰國的原因是他新婚的老婆給他帶了綠帽子,並且他老婆偷人的畫面感也太強了,跟打 了馬賽克的專業A片差不多,讓人對主角多了一分鄙視而不是同情。觀眾從來都不同情loser,因為現實 里也是如此。觀眾只膜拜英雄和各路奇能異士。陳導專門為王寶強打造的角色基本成功,但放在《探案 》里的設定是有問題的,一個不會推理老婆跟了別人自稱是唐人街神探的傻吊怎麼會讓觀眾崇拜,尤其 是讓男性觀眾崇拜?誰會去代入一個老婆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的男主角?如果在各路電影里扮演無腦傻吊 就是王寶強的追求的話,我也就不好評論什麼了。最終探案的重任還是叫要給小鮮肉劉昊然,但整個偵 探電影的偵探大梁交給這么一個小鮮肉根本讓人無法相信,除非這是電影版的中國柯南,但是王寶強卻 不是毛利,因為王寶強連暗示都不明白。
⑧ 看電影日記400「唐人街探案」
1.電影唐人街探案迅雷下載鏈接如下:
⑨ 唐人街探案2觀後感1000字
我覺得陳思誠的劇本寫的還是挺好的,相比於一水愛情的商業電影,不是看演員就是看特效。陳思誠的電影的含義還是挺深刻的。
唐人街探案不僅在套路上,總是把兇手放在你最意想不到的人上,你最容易忽略的線索上。而且觀看兩部來說,都是把中國的宗教信仰和當地特色融合在一起。第一部還不是很明顯,只是表現在唐人用尋龍尺,洗澡算日子,可能是因為泰國本身也有自己宗教風俗,不太突出。但是在紐約,中西方文化的沖撞也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一個外國人,信奉道,我想你看得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像一個懂五行,擺祭壇的會是一個外國人吧。哪怕影片中多次說明Y字形切口(解剖常用切口),出現的手術刀。你也不會去懷疑這個影片中唯一的外國醫生吧。ps:當一個老外說出tao proce one.one proce two 的時候,我真的炒雞串戲。
而且兩部都講得是善與惡,每一個兇手,都是受害人。第一部的小女孩,折了一張紙立了起來,她既是無辜的受害者,也是殘忍的加害者。第二部的宋義也是如此。包括第二部的外國醫生,他是信仰的受害者(自己救人無數,老婆和自己卻深陷死亡。)他又是信仰的加害者(為了成仙去殺害別人)。而且第二部卻比第一部更加深刻,是因為第二部不是把善和惡對立了,而是融合了。外國醫生,白天救人,晚上殺人,他是神,也是獸。他說,他救人無數,他是神,為了神,犧牲幾個人又有什麼關系?但是誰又能說清,殺人是為了更好的救人,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再說秦風,這也是我(個人)覺得唐人街探案比某些系列(注意是某些)要好的地方。多數的連續電影都是以時間線為幾部電影想聯系的部分。比如第一部相識,第二部相戀,第三部結婚,這種流水線似的連續電影總缺乏一些趣味。男主角和故事總是停留在一個層次上,三個電影看下來,除了故事內容變了了之外,男主三觀毫無變化。甚至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地方斷層。但是唐人街探案我覺得有點像走樓梯,一步一步的男主的心裡有些變化。當然,男主本身三觀就不太正,在第一部里男主就說了,報考警校是為了完美犯罪。所以在第一部里,他最後得知小女孩是兇手的時候放了他,那個時候的他就不太「善」了,但是那也只是他自己的猜測推理,他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逮捕小女孩,所以他順水推舟放了小女孩。但是在第二部,他依舊放了宋義,他這回不僅有推理,他還有證據,可是他卻依舊明知故問的問宋義:我要不要叫他們(警察)過來?。他這時候已經處在善惡中間了。就像宋義問他:我救你的時候你卻想的這個問題(宋義是左利手),你是神?還是獸?所以宋義和他說: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所以不要看太久。秦風看深淵看的已經不短了時間,他的心裡已經有了變化。所以我很期待第三部的日本,說不定到時候秦風的內心已經分不清善與惡了,說不定自己內心已經有惡了。所以我很期待陳思誠第三部會怎麼寫。
當然這部的笑點也很多,比如王寶強的玫瑰男友,三個人的女裝和go and see 式的中式英語。ps:我帶著我媽和我姑一起去看的,還總問我這些梗什麼意思,很難回答啊。
最後,說一個小小的瑕疵。就是我個人覺得宋義這個人比第一部的張子楓更具有矛盾綜合體,他比小女孩看的深,看的透,隱藏的深想的多,但是我個人覺得肖央沒演出這種感覺(個人覺得),我覺得最後肖央扔粉筆頭?的那個場景沒有第一部張子楓笑的那個演的好。
當然,你問我為啥誇的這么好,是不是水軍,我只能說:昊然弟弟好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