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ustin bieber出席的所有頒獎禮和每次所獲獎項
Justin Bieber 出道2年總共獲得64次提名,其中58次拿獎
公告牌音樂大獎(Billboard Music Awards)
最佳新人(Top New Artist):Justin Bieber
最佳社會藝人(Top Social Artist):Justin Bieber 公告牌音樂大獎
最佳流媒體藝人(Top Streaming Artist):Justin Bieber
最佳數字流媒體藝人(Top Digital Media Artist):Justin Bieber
最佳流行專輯(Top Pop Album): Justin Bieber - 《My World 2.0》
最佳流媒體視頻(Top Streaming Song [Video] ):Justin Bieber ft. Ludacris - 《Baby》
粉絲最愛大獎:Justin Bieber
全美音樂大獎(American Music Awards 它和Grammy Awards 、MTV Video Music Awards 被稱美國音樂三大獎項)
年度藝人(ARTIST OF THE YEAR):Justin Bieber(VMA史上最年輕獲得此獎項的藝人)
最具突破藝人(BREAKTHROUGH ARTIST):Justin Bieber
流行/搖滾類(POP/ROCK)最受歡迎男歌手(Favorite Male Artist):Justin Bieber
流行/搖滾類(POP/ROCK)最受歡迎專輯(Favorite Album):Justin Bieber - 《My World 2.0》 MTV音樂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
第27屆:最佳新人錄音帶:Justin Bieber - 《Baby》
第28屆:最佳男歌手錄影帶(BEST MALE VIDEO):Justin Bieber - 《U Smile》
MTV電影大獎頒獎禮(MTV Movie Awards)
2011-The Best Jaw Dropping Moment Award(最驚人時刻):Never Say Never
MTV歐洲音樂大獎(Europe Music Awards)
2010-最佳男歌手:Justin Bieber
「PUSH」最佳歌手:Justin Bieber
2011-MTV Voices Award(新設慈善類獎項,首位獲獎人):Justin Bieber
Best Pop最佳流行歌手:Justin Bieber
Best Male最佳男歌手:Justin Bieber
全美青少年選擇獎(Teen Choice Awards)
第12屆-最佳男藝人(Choice Music: Male Artist):Justin Bieber
最佳流行專輯(Choice Pop Album): Justin Bieber - 《My World 2.0》
最突出男歌手(Choice Breakout Artist - Male):Justin Bieber
夏季最佳音樂男歌手(Choice Summer Music Star - Male):Justin Bieber
13屆-最佳男藝人獎:Justin Bieber
最佳反派演員:Justin Bieber - 《犯罪現場調查》
最佳推特(Twitter):Justin Bieber
加拿大MuchMusic音樂錄像帶大獎(International Video by a Canadian)
第21屆-加拿大最佳國際錄像獎(International Video by a Canadian):Justin Bieber ft. Ludacris - 《Baby》
樂迷最喜愛錄像帶(UR FAVE Video):Justin Bieber ft. Ludacris - 《Baby》
樂迷最喜愛新人獎(UR FAVE New Artist):Justin Bieber ft. Ludacris - 《Baby》
第22屆-樂迷最喜愛藝人:Justin Bieber - 《Somebody to Love》
加拿大年度國際錄影帶:Justin Bieber - 《Somebody to Love 》
兒童選擇獎頒獎禮(Kids Choice Awards)
第24屆-最受歡迎男歌手(Favorite Male Singer):Justin Bieber
最受歡迎歌曲(Favorite Song):Justin Bieber - 《Baby》
全英音樂獎(British Record Instry TrustAwards)
國際最具突破藝人:Justin Bieber
鄉村樂錄音帶大獎(CMT Music Awards)
年度最佳合作錄影帶:Justin Bieber ft. Rascal Flatts - 《That Should Be Me》
格萊美音樂獎(Grammy Awards) 入圍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專輯提名名單
2011年洛杉磯全明星名人賽MVP(最佳)
Ⅱ 跪求!!歷屆MTV電影頒獎典禮的中文字幕!!謝謝了
幫不了
Ⅲ 第19屆MTV電影大獎頒獎典禮最佳接吻獎那個 《平民窟的百萬富翁》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叫什麼名
第19屆獲獎的是《暮光之城:新月》
Ⅳ 誰能告訴我歐美地區有哪些電影的頒獎典禮比如MTV電影獎,還有其他的都幫我列出來,謝謝!!
(一)A級國際電影節(排名有先後之分) (歐美的為abcdfgj)
a.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b.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c.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d.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e.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f.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g.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h.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i.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j.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k.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二)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
(三)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四)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Ⅳ MTV MIAW獎是什麼獎
是由MTV所舉辦的年度電影頒獎典禮。典禮中也穿插主持人和官方電影片段組成的電影惡搞片段和音樂表演。
入圍名單由MTV電影大獎創辦人Joel Gallen的Tenth Planet Proctions內的特別小組所選出。得獎者則由觀眾決定,目前的投票方式是透過MTV官網的線上投票。
Ⅵ 歐美MTV頒獎是什麼求詳細介紹,百度百科不到誒
MTV音樂獎(音樂錄影帶大獎)在全球多個國家均有頒獎典禮,比較有影響性的有:MTV美國獎,MTV歐洲獎,MTV亞洲獎,MTV非洲獎,MTV拉美獎。
MV就是以前人們常說的MTV,即音樂電視,是英語Music Television的縮寫.2001年的8月1日,全球音樂產業界的風雲人物都聚集在美國紐約,來舉行一場"MTV20周年"的隆重慶典儀式。因為,就在20年前的這一天,美國華納阿克邁斯公司在有線電視網上開發了一個新的電視頻道--Music Television,"MTV"由此而正式命名,也有人將之譯成"音樂電視"。隨著創辦者約翰·萊克呼籲大家"搖滾起來"的一句開場白,這個24小時播放的熱門流行音樂的電視頻道便誕生了,與此同時,一種嶄新的表達流行音樂的形式也被創造出來。然而,即使到了1983年,MTV傳到歐洲和日本並受到超乎想像的歡迎之後,人們還沒有意識到MTV對流行音樂產業所產生的變革意義。
MTV頻道的誕生是個時代的標志,它是流行音樂產業高度發達的產物。它不僅標志著流行音樂步入了一個"高度影像化"的時代,而且標志著所謂"後電視"(post-TV)的一代觀眾的開始出現。
追本溯源,MTV的歷史雛形可以找到好萊塢的音樂片,配有電影視像的電唱機,搖滾音樂影片等等,而五十年代早期形成"流行音樂錄影"其實是它真正的起源。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將音樂形式加以影像化的表達和闡釋,這種視覺化形式利用的就是視聽審美的"通感"效果。早在1956年1月28日,埃爾維斯·普萊斯利首次在美國電視上亮相,便導致了全美國的哄動與騷動,足見電視帶給音樂觀眾的視覺沖擊力之巨大。從藝術形式上來說,所謂MTV就是將音樂形式與電視畫面形象相結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其中,音樂的節奏變化、旋律流動乃至整體風格一般是與鏡頭表現(畫面的切換、色彩、動感、節奏的變化)大體相配合的,從而力求達到一種視聽互動的效果。這樣的方式一般會增加音樂的沖擊力和感染力,但同時也易於給音樂形象套上定型化的樊籬。為了增加表現力和即刻感,MTV吸納了電影的鏡頭轉切運用、美術的設計加工、舞蹈的姿態表現、表演的動態敘事的各種表現手法。"音樂電視將三種交迭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演出--以各種方式改編舞台表演和音樂演出的電影;敘事或'概念'--吸收傳統好萊塢電影、紀實電影或電視演出,但總是進行高度壓縮、因襲時尚;視覺性展示--吸收廣告圖示、好萊塢的音樂片,以及傳統的和實驗性的影片。" 早期的MTV更加註重的是表演,以此為基礎將音樂與演唱個體或樂隊的舞台形象融合起來。而今的MTV卻更重在敘事或表達"概念",或者在MTV中再現一段生趣盎然抑或悲傷憂郁的故事,或者表達一種抽象的生活理念和倫理觀念,而這二者往往是相互交織的。一句話,MTV就是--"看得見的音符"。
從唱片銷售的角度看,作為MTV前身的"流行音樂錄影"就是美國唱片公司為了推銷歌曲與歌手的廣告片。MTV直接繼承了這種商業功能,播出它的最初的商業目的就是推銷或繼續傾銷唱片公司的錄像製品,這就是所謂的"打歌",該過程從屬於流行音樂產業的宣傳和消費的環節。顯然,無論對歌壇巨星還是對新星新秀來說,經過MTV宣傳的歌手或樂隊的唱片總要更加深入人心。唱片公司深諳此道,它們直接與MTV頻道做交易,將唱片銷售與收視率直接掛鉤。還需補充的是,電視只是一馬當先的音樂媒介,整個音樂產業還要依賴媒體間的彼此協作。這種"媒體間的相互依賴既出於經濟需要,也出於文化需要。周六早上的兒童節目整個是圍繞著流行音樂工業發展起來的,它為'先睹為快'新的錄像片提供了一個專門的陳列櫥窗。這些節目的內容是圍繞著所有那些老一套的流行音樂活動--和歌星通電話,訪談,最新單曲,希望之星選秀賽,等等--編排起來的。這顯示了今天的大眾傳媒之間的互補效應。"
然而,單單憑借唱片公司的力量來製作MTV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MTV頻道開播之初,誰能想像該電視台只擁有120首歌曲的錄像帶,就算在全播完也頂多能維持半天。這就需要MTV頻道自己也參與進音樂創作之中,採取一種自產自銷的形式以贏得巨額的廣告收入。這樣,唱片公司與MTV頻道的製作部都會來生產最新流行歌曲的音樂電視,然後將之外賣給或內部轉給電視台,亦即(在仍擁有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將"播放權"出讓給電視台。但是,流行音樂產業的運作到此還遠遠沒有結束,電視台進而將電視觀眾作為商品賣給廣告商。這樣,以觀眾為中介,電視台是播出MTV的直接生產者,而廣告商則是相應的消費者。此時,電視台產出的並非是產品,而是在兜售MTV頻道的廣告播出時間。廣告商購買的正是這種播放時間(MTV的廣告時間),而在實質上卻是憑借電視台來購買觀看的觀眾。因而,"收視率"成為是否盈利的唯一指標,只要收視率上升,單位時間的租賃費用就隨之升高,廣告商也就會趨之若騖。事實也正是如此,在MTV播出後不久,廣告客戶就發現了這種廣告節目形式的新穎和普及,而唱片公司也非常願意通過這種形式來宣傳唱片,二者的共同支撐使MTV頻道得到了飛躍的發展
中國音樂電視的概念起源於十年前,因為開放的年代,音樂電視作為完整的外來文化的載體,無一例外的和其他外來文化概念一樣,進入了中國。應該說,進入中國是一次強行的起飛,並沒有經過培養和鋪墊的過程後,自然進入的。正因為如此,十年的過程,音樂電視在中國起到一個非常大的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我認為,這十年的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熟悉和認識MTV的功能和操作手段,同時,積累第一批音樂電視作品。這個大概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第二階段也花了兩三年。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礎上,音樂電視出現了一批精品,一批代表時代性、民族化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這批作品奠定了音樂電視在中央電視台各電視頻道播出中的作用,比如,進入了春節晚會,比如進入了重大的欄目。第三階段,在這一個階段由於央視和有關電視台專門開辟了音樂電視的欄目和頻道,有一批固定的生產製作人員,有一批定期向觀眾發布音樂電視的欄目,所以,也形成了強烈的競爭機制。這時期出現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風格定位。這個時間又過了兩三年。嚴格地說,進入了21世紀後,中國音樂電視相對進入了比較冷靜的階段。我認為,這個階段預示著下一步的騰飛。總之,通過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國音樂電視經歷了從零到有,從國內到國際的過程 .
MTV電影大獎是MTV全球音樂電視網設立的一個國際性電影獎,與奧斯卡等學院派獎項不同的是,它不以評委眼光來評定影片,而完全靠普通觀眾投票來決定獎項的歸屬。這種觀眾說了算的特點,也使得MTV電影大獎本身就帶有相當強的娛樂性,並且一向以其熱烈輕松絕對吸引眼球的氛圍著稱。在這里,被提名者得獎與否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影迷們有機會和心目中的偶像齊聚一堂,一起欣賞精彩的歌舞表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MTV電影大獎的獎杯也是娛樂到底,形狀是一桶金色的爆米花,爆米花是觀眾看電影時最常吃的一種零食,如此獨到的設計正彰顯了MTV電影大獎的與眾不同由於這項大獎的獎杯被設計成美國觀眾看電影時必備的爆米花桶形狀,所以這項大獎也被稱為「金爆米花獎」。
不過今年還為頒獎,以下是去年的結果。
2006盡管有《金剛》、《星戰前傳3》這樣的超級大片入圍,但喜劇電影《四十歲處男》和《婚禮傲客》還是各獲得了五項提名。最終《婚禮傲客》成為最大贏家。該片女演員伊拉-菲舍爾獲得最佳突破表演,《婚禮傲客》捧走了分量最重的「金爆米花」最佳影片獎,歐文-威爾遜與文斯-沃恩兩位男星因為在片中成功飾演了一對活寶而被評為最佳銀幕搭檔。
《斷背山》的男演員傑克-格倫哈爾則戰勝了奧斯卡影後瑞茜-威瑟斯朋,獲得最佳表演的殊榮。同時他還獲得最佳親吻獎。
著名笑星金-凱利獲得「MTV世代獎」,以表彰他「活力四射、魅力無窮」的演藝生涯。在金-凱利超過二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給人們帶來了無數歡樂。但是他始終卻沒有受到奧斯卡的青睞。因此MTV決定將代表個人最高榮譽的「MTV時代獎」頒發給金-凱利。當晚身著白色燕尾服的金-凱利,帶領數十位白色天使帥氣無比的出現在台上。
與奧斯卡等學院派評獎活動迥異,MTV電影大獎的結果完全由觀眾投票決定,而且包括「銀幕英雄」、「銀幕惡棍」、「最佳打鬥」等趣味獎項,充滿「大眾娛樂精神」。被譽為「平民奧斯卡」的MTV電影大獎。
Ⅶ MTV電影大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MTV電影獎回顧第1屆MTV電影獎第2屆MTV電影獎第3屆MTV電影獎第4屆MTV電影獎第5屆MTV電影獎第6屆MTV電影獎第7屆MTV電影獎第8屆MTV電影獎第9屆MTV電影獎第10屆MTV電影獎第11屆MTV電影獎第12屆MTV電影獎第13屆MTV電影獎第14屆MTV電影獎第15屆MTV電影獎第16屆MTV電影獎第17屆MTV電影獎第18屆MTV電影獎第19屆MTV電影獎第20屆MTV電影獎第21屆MTV電影獎第22屆MTV電影獎第23屆MTV電影獎第24屆MTV電影獎第25屆MTV電影獎第26屆MTV電影獎第27屆MTV電影獎第28屆MTV電影獎第29屆MTV電影獎第30屆MTV電影獎
Ⅷ 2012年MTV電影獎頒獎典禮
從左至右是:
安迪·薩姆伯格 (Andy Samberg)
莉頓·梅斯特 (Leighton Meester)
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
開場樂隊唱的歌是:
Fun.樂隊的We Are Young (Feat. Janelle MonáE)
是他們《Some nights》專輯裡面很火的一首歌曲~
Ⅸ MTV電影大獎的基本簡介
MTV電影大獎是MTV全球音樂電視網設立的一個國際性電影獎,與奧斯卡等學院派獎項不同的是,它不以評委眼光來評定影片,而完全靠普通觀眾投票來決定獎項的歸屬。 由於這項大獎的獎杯被設計成美國觀眾看電影時必備的爆米花桶形狀,所以這項大獎也被稱為「金爆米花獎」。這種由觀眾說了算的特點,賦予了MTV電影大獎強大的娛樂性,營造了熱烈輕松絕對吸引眼球的氛圍。在這里,被提名者得獎與否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影迷們有機會和心目中的偶像齊聚一堂,一起欣賞精彩的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