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吸引力法则中的电影--秘密
我刚刚看完 感觉很好 分电影和书籍《秘密》(The Secret) 作者:朗达·拜恩 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I S B N : 9787507419887 原文作者:Rhonda Byrne 译者:谢明宪 类型:心理学 ☆励志文章·智慧故事·生活鼓励·人生感悟·真情关怀·潜能开发·成功彼岸 经典立志文章,励志成功人生箴言,鼓励人的话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秘密…… ◎创下美国赛门?舒斯特出版史单月再版破200万本、四个月销量破500万本纪录。《出版人周刊》预测《秘密》将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 ◎横扫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洲……各大排行榜第一名,并发行30国语言。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赖利·金强力推荐。 ◎荣获「诺提勒斯书奖」(Nautilus Book Award)。 ◎ 其他中文片名:心想事成的秘密 ◎ 其他外语片名:The Secret: The Law of Attraction ◎ 时长:90 min ◎ 地区: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官方网站: http://www.thesecret.tv/是Prime Time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一部纪录片,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动用许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加上精彩的故事演绎和精美的影片制 作,极具说服和震撼力。 但是,正如其片名“秘密”所称,该片和创造人生的秘密一样,不为大多 数人所知。 《秘密》是一套卓有成效的潜能开发系统,其主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神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幸福、健康和财富!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不仅知晓这一秘密,而且极力推崇并加以应用:莎士比亚用诗、贝多芬用音乐、达·芬奇用绘画来加以表达;苏格拉底、牛顿、柏拉图、爱默生、歌德、雨果等大师,则在阐述道理和著述时与人分享这一伟大秘密。 如果有位很成功的人跟你说:[你想不想知道我成功的秘密?]比如说川普,那位富豪好了。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想!是什么?快告诉我!!] 如果宇宙跟你说:[你想不想知道宇宙中成功的人的秘密?]你要怎么说? 当然是[YES!!] THE SECRET 秘密,这希望任何一位想成功的人,想富有的人,可以想尽办法拿到影片及书本,了解这宇宙中最大的秘密! 注:《秘密》朗达·拜恩版本,这个是主流的秘密版本,而华侨出版社的柯里尔的《秘密》不是主流版本。 内容简介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沉默了许多年,一些最伟大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都因运用这个秘密而获得了生命的成功。 你将了解你可以掌控,却隐藏、受困了很久的力量。当你开始运用它时,会惊讶给你的人生带来的喜悦转变。 《The Secret 秘密》是一本注定属于伟大的心灵励志书。本书作者朗达o拜恩是澳大利亚电视工作者,有一年,父亲突然去世、工作遭遇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活即将崩溃时,意外发现了隐藏在百年古书中的秘密。这个秘密零星地存在于各种口述的历史、文学、宗教与哲学之中,更藏在人与世界的各个互动层面,每个人自身都存在着自己所不知道的能量。作者还发现,许多当今的佼佼者早已了解并运用此秘密。因此,作者不禁疑问:“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呢?”于是,作者决心组织一个团队披露这个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她发现,洞悉这个秘密的人,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并且现身说法告诉你: 幸福、快乐、健康、金钱、人际关系,这个秘密都可能给你。了解这个秘密,你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大千世界里,我们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 作者简介</B> 朗达·拜恩(Rhonda Byrne),就像每个人一样,朗达已经走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上。循着这个探索之旅,她凝聚了一个超强的团队,从作家、神职人员、教师、影像工作者、设计以及出版等相关人员,把这个秘密推在2007年5月,《The Secret秘密》作者朗达o拜恩Rhonda Byrne被《时代杂志》列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在新一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创造者和巨擎人物”评选中,更是惟一以作家身份与路易威登总裁、任天堂首席游戏制作人宫本茂以及百事可乐公司总裁、苹果公司CEO史蒂夫o乔布斯名列全球13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本书贡献者:《心灵鸡汤》作者坎费尔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格雷博士、企业家亚萨拉夫、思想家贝奎斯、财富训练师布劳尔、整脊医学权威迪马提尼医师、家居设计师戴蒙、TUT创意公司创办人杜利、超理性财富课程创办人道尔、《塞多纳术》作者多斯金、奇迹先生古德曼、量子物理学家海格林博士、励志演说家哈利斯、物理学家琼森博士、财务策略师朗梅尔、潜能开发师妮可丝、卡耐基传人普克特、潜能开发专家雷、理财专家希尔莫、励志作家席莫芙、营销专家维泰利博士、心理学家维特利博士、畅销书作者沃许、物理学家伍尔夫博士。 目录 </B>前 言 感 谢 秘密的揭露 秘密的法则 秘密的运用 强效的方法 金钱的秘密 关系的秘密 健康的秘密 世界的秘密 你的秘密 生命的秘密 书中人物小传
② 电影the secret 讲述的是什么
目前只知道是个恐怖类型的电影
③ thesecret秘密电影
朗达拜恩《秘密》,影响力最大的只有一本(作者:朗达拜恩)
电影影响力最大的也是一部,叫thesecret,其他电影也有《秘密》原创团队的导师参与拍摄,比如theopus等,所以在国内出现秘密1、秘密2、秘密3的说法。
④ 《The Secret秘密》说的是什么怎么那么多人推荐。。。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伟大的秘密……
有史以来全世界只有1%的人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第一次揭露。这个秘密已经沉默千百年,所有最伟大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功成名就的终极秘密完全揭露!
《The Secret 秘密》是一本注定属于伟大的心灵励志书。本书作者朗达�6�1拜恩是澳大利亚电视工作者,有一年,父亲突然去世、工作遭遇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活即将崩溃时处,意外发现了隐藏在百年古书中的秘密。这些秘密亘古以来存在于各种口述的历史、文学、宗教与哲学之中,更藏在人与世界的各个互动层面,每个人自身都存在着自己所不知道的能量。作者还发现,许多当今的佼佼者早已了解并运用此秘密。因此,作者不禁疑问:“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呢?”于是,作者决心组织一个团队揭露这个只有1%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她发现,洞悉这个秘密的人,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并且现身说法告诉你:
幸福、快乐、健康、金钱、人际关系,这个秘密都能给你!了解这个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这个秘密都能给你!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大千世界里,我们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
⑤ 求美国电影the secret秘密(讲关于吸引力法则的的一部电影纪录片)上的背景音乐名字 最后5分钟左右的那首
"Water
Sonata
with
Boy
Choir"
Composed
by
Stephen
Edwards
"Wheel
Of
Misfortune"
Artist:
Jim
Dooley
Played
in
the
beginning
when
Bob
Proctor
says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before
he
reveals
The
Secret
"Purple
Reign"
Artist:
Jim
Dooley
Played
at
visualizing
done
by
Olympic
athletes
"Great
Beast
of
Wisdom"
Artist:
Mars
Lasar
"Mirage
of
Hope
(chilled
mix)"
Artist:
Hemstock
and
Jennings
"Serengetti
Bliss"
Artist:
PAPA
J
Album:
Africa
Beatz
"Free
Play"
or
"Portuguese
Fisherman"
Artist:
Harry
Gregson-Williams
Album:
Soundtrack
of
the
movie
Passionada
"Hope
City"
or
"Foodplay"
Artist:
Harry
Gregson-Williams
Album:
Soundtrack
of
the
movie
Passionada
Played
when
the
Miracle
man
Morris
E.
Goodman
practices
to
breath
"Trailblazing"
Artist:
Steve
Jablonsky
Played
right
before
the
end
before
the
credits
in
The
Secret(在结尾字幕出来前演奏的,应该是你要的那首)
"Journey"
Artist:
X-ray
dog
Played
at
the
credits
(出字幕时演奏的)
"Red
Heat"
Artist:
Brian
de
Mercier
Played
at
when
when
you
see
all
the
torches
⑥ 找一部电影
《秘密》(The Secret)
作者:朗达·拜恩
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I S B N : 9787507419887
原文作者:Rhonda Byrne
译者:谢明宪
类 型:心理学
☆励志文章·智慧故事·生活鼓励·人生感悟·真情关怀·潜能开发·成功彼岸
经典立志文章,励志成功人生箴言,鼓励人的话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秘密……
◎创下美国赛门?舒斯特出版史单月再版破200万本、四个月销量破500万本纪录。《出版人周刊》预测《秘密》将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
◎横扫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洲……各大排行榜第一名,并发行30国语言。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赖利·金强力推荐。
◎荣获「诺提勒斯书奖」(Nautilus Book Award)。
◎ 其他中文片名:心想事成的秘密
◎ 其他外语片名:The Secret: The Law of Attraction
◎ 时 长:90 min
◎ 地 区: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官方网站:http://www.thesecret.tv/
是Prime Time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一部纪录片,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动用许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加上精彩的故事演绎和精美的影片制 作,极具说服和震撼力。
但是,正如其片名“秘密”所称,该片和创造人生的秘密一样,不为大多 数人所知。
《秘密》是一套卓有成效的潜能开发系统,其主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神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幸福、健康和财富!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不仅知晓这一秘密,而且极力推崇并加以应用:莎士比亚用诗、贝多芬用音乐、达·芬奇用绘画来加以表达;苏格拉底、牛顿、柏拉图、爱默生、歌德、雨果等大师,则在阐述道理和著述时与人分享这一伟大秘密。
如果有位很成功的人跟你说:[你想不想知道我成功的秘密?]比如说川普,那位富豪好了。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想!是什么?快告诉我!!]
如果宇宙跟你说:[你想不想知道宇宙中成功的人的秘密?]你要怎么说?
当然是[YES!!]
THE SECRET 秘密,这希望任何一位想成功的人,想富有的人,可以想尽办法拿到影片及书本,了解这宇宙中最大的秘密!
注:《秘密》朗达·拜恩版本,这个是主流的秘密版本,而华侨出版社的柯里尔的《秘密》不是主流版本。
《秘密》影片:《秘密 the secret》,在优酷搜索“《The Secret 秘密》”即可在线看!
⑦ the secret中的事是现实真事吗
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虚构。
它是一本注定属于伟大的心灵励志书。作者是澳大利亚电视工作者,有一年,父亲突然去世、工作遭遇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活即将崩溃时处,意外发现了隐藏在百年古书中的秘密。这些秘密哪些是真的,你可以自己去经历。
thesecret是PrimeTime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一部纪录片,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动用许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加上精彩的故事演绎和精美的影片制作,极具说服和震撼力。
⑧ 如何评价电影《消失爱人》(the secret)
本片属灵魂系电影,导演以其见长的情感刻画和细腻的笔触,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凄美的人鬼情。像黄真真的前几部电影一样,感情细腻,思维敏感,对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到了丝丝入扣的地步。
《消失爱人》描绘了一场中国式的“人鬼情未了”的情感纠葛。通过一对夫妻阴阳两隔时的痴缠,来展现超越肉体,直击内心,震撼灵魂的爱情。特殊的人物设计,给电影染上了一丝惊悚。在这个诡异的故事中,黄真真导演用她独特丰富的女性视觉,为其注入了极富生活化的温情元素,戳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讲述了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黎明饰演的凯峰与王珞丹饰演的秋捷原是一对伉俪,他们兴趣相投,感情深厚婚后的一切都美好的无以复加。然而所有的爱恋、甜蜜都因为一次登山意外戛然而止。凯峰从此形影相吊,浑浑噩噩,每天都沉迷与酒精的刺激中无法自拔。他一天天的消瘦颓废,可即使如此也无法减轻对妻子的思念。可是突然有一天,消失的爱人回来了!他欣喜若狂可心中的欢喜还不曾退去,一系列的困难却接踵而至。为了留住爱人,他们必须共同面对无法想象的挑战。
其实灵媒的一句话就是影片的核心,“只有真正爱她的人才能看见她,不爱她的人看不见,而且不能让她知道自己是灵魂,否则她就会很快消失”。无论是剧情悬念,还是主题,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把这句话理解吃透了,这个庞杂的故事也就变得清晰了。最简单的道理往往能说明最复杂的问题。爱人灵魂的回归也让我们见证了爱情的伟大,一个人你要你去想她就一定能见到她!
本片除了用大量的画面来描写男女主情感之外,还用几件小事像观众展示了浓烈的亲情。闺蜜情,兄弟情,父子情,都很细致感人。黎明与王珞丹的搭配虽然有年龄的差距可看起来也还可以。男主深情木讷,女主俏皮可爱,天王这次的表演算是内敛中的大爆发张弛有度。听说这是林俊杰的荧屏首秀,现在看来也算成功,表演清新洒脱,虽然部分表情让人感觉有刻意为之之嫌,可总归是瑕不掩瑜玉值得鼓励!
本片可以定义为爱情片中的悬疑片??!国内这种题材的首秀,也算中规中矩。最后吐槽几句,这电影之前一直用《消失的爱人》宣传让我以为是翻拍,结果和那部经典的电影木有一毛钱关系,临上映又改名,让人蜜汁摸不着头脑。男女主CP感不强,王珞丹需要好好把演技磨磨了演啥都一副米莱即视感~( ̄▽ ̄~)~ 最后的对白冗长且毫无意义,有拖延时间之嫌。还有啊整个电影节奏实在是有点慢啊,让我分分钟有想快进的冲动,当然了电影院是不允许这么干滴。这种慢调调的文艺电影还是不太合适我(๑><๑)。
⑨ 有关一部叫做《The Secret》的美国电影
你说的电影确实就叫《秘密》
还有几个名字叫《灵魂转移》或《灵魂附体》
我当年看的时候,这部电影给我很深的印象!
后面好象有部韩国电影也模仿了这部电影.
只不过把女儿和妻子,换成了兄弟两个.结果韩国的那部电影貌似比<秘密>还火- -! 名字我就不说了,免得哈韩族又喷我!
刚帮你找了下 ,你说的这部电影的在线看地址,速度非常不错!
http://6.cn/watch/9060409.html
希望你满意!
⑩ 有一部纪录片the secret,看过的人你们觉得怎样
豆瓣评分8.0 以下摘自豆瓣
这是一篇“好事多磨”的文章,因种种原因,在博客上发过两次又删除了,现在重新贴上来,可惜以前朋友们的很多精彩评论。
此外,这篇文章已被一本书《<秘密>的秘密》引为序言,这本书我暂时还没拿到手,但看内容提纲是披露了《The Secret》这部所谓纪录片的很多内幕,如果对《The Secret》《吸引力法则》《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等电影和书很感兴趣的话,这本《<秘密>的秘密》相信值得一读。
如果只说个人观点的话,我认为《The Secret》这部电影是一部精神传销片。
————————————————
愿你心想事成!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常给别人发这样一句祝福语。但现在,这个很普通的祝福语变身为“零星的在一些古老的传说、经典和哲人的口中出现过”的“至大的秘密”。
这是最近一部煞为流行的影片《The Secret(秘密)》的宣传辞。这部影片自称“纪录片”,但在我看来,它并未记录什么事实,而是以超级传销式的风格,用一个又一个“哲人”和“成功人士”一遍又一遍地宣扬“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是这部影片对心想事成的新诠释,“你的想法是有一定频率的能量波,而它会引起具有接近频率的能量波的共振。”于是,如果你有一个糟糕的想法,你就会吸引具有类似想法的人,以及具有同频率的宇宙中的能量波,而最终你会收获一个糟糕的结果。相反,如果你有美好的想法,你最终就可以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
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理念,我在看电影时偶尔也会感到热血澎湃,但当看到影片上一个严重秃顶的男子说“我们能到达任何地方,能做任何事情,一切都能达成”时,我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很想问他:“老兄,你能让自己的秃顶长满头发吗?”
大家千万别误解我在歧视秃顶男人。其实,我前额的头发也有日益减少的倾向,所以我只是很关注这一点罢了。
警惕不自觉的心想事成
不过,话说回来,我相当赞成“心想事成”这句话,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简单道理,是在3年前的一天。
当时正近傍晚时分,我独自走在广州滨江东路上。这是大有斩获的一天,有几件工作和生活上的重要事情进展顺利,我心情舒畅,而周围的一切景色也看上去是那么宜人。但突然,我看到一条运沙船在珠江上缓缓滑过,船的尾部拖着一条长长的油污带,在落日余晖中五彩斑斓,分外刺眼。
看着这一幕,我悲从中来,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话:这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
这句话蹦出来后,我吓了一跳,纵然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仅仅与我没有直接关系的一条船的污染,竟可以立即摧毁掉几件与我息息相关的重大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并令我得出一个如此悲观的大结论,我这是怎么了?!
安静地沉思了一会儿后,我才捕捉到了这个自动念头出现时我的稍纵即逝的感受——我洋洋自得!
那一刻,我看上去似乎处于忧虑中,但其实我非常得意,这种得意感仿佛在说:看,我武志红多聪明,我早就预料到,世界是无可救药的,瞧,这艘运沙船不就证明了我的预见能力!谁有我这样的眼光!
我这种心理机制,用心理学的术语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我对某一事物做了预言,那么,我就会努力在这一事物上实现这个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我早就知道,但第一次深深地理解它的真切含义,还必须经由这种亲身体验。有了这一体验后,再审视周围的世界,发现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
一个女子,看上去温柔贤惠,同时也很能干,是一位小有地位的公务员,但她却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原来,她的老公很暴力,经常打她。她受不了,离婚了,但第二任老公又是如此。约40岁时,她再一次离婚。
这时,她对男人绝望了,想单身下去,因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过,有一个男子喜欢她很多年了,这时继续对她穷追不舍,而且这个男人据说没有暴力史,别说打女人,连和女人吵架的事都没干过。
又爱自己,又是好男人,那还有什么好挑的,她心动了,嫁给了他。但刚结婚两个星期,她给她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哭诉说,她又被打了。
朋友们赶过来,自然对男人一通斥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多不幸,你又说爱她,那为什么这样对待你最爱的女人……但这次来的朋友中有一位心理医生,她没有加入谴责男人的队伍,而是问,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告诉我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魔鬼,而魔鬼般的细节一出来,所有赶来的人都鸦雀无声。
原来,两人先是吵架,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
男人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从不打女人,今天怎么能和你吵成这样,我都纳闷。
女人不信,说:你就是想打我,你打呀打呀,你不打就不是男人!
她歇斯底里地一直念叨这句话,某一瞬间,男人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拳挥了过去……
男子挥拳前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
洗脑!这个男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因为他一直持有的好男人的逻辑被抹去了,而接受了女人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强加给他的坏男人的逻辑。
女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心想事成!她预言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看似悲观的话是她引以为傲的生存基本,是她对这个世界有控制感的基石,是她自恋——这是芸芸众生最重要需求的重要养料,她需要不断证实这一点,而一旦遇到一个“好东西”,她由此建立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大厦就会崩溃,这会令她不舒服,令她恐慌,所以她会努力将这个“好东西”变成坏男人,那样才能证明她对这个世界的确是有掌控力的。
积极的想法常是刻意对抗
这个女人的故事,以及我的故事,都是从消极一面诠释了“心想事成”。很多人渴望幸福和快乐,但这只是表层的意识层面的,而深层潜意识中追求的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这个世界和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个结若化不开,那么意识层面上无论多么努力地追求幸福和快乐,都可能是没有作用的,反而是越渴望幸福和快乐,就越容易陷在轮回中。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数不清的情人,一个八卦网站很无聊地找到了其中几十个女子的照片,而我做国际新闻时也很无聊地用这些照片拼了一个版,拼着的时候发现,克林顿的情人从面容和神情上看可以很明显地分成两类:酷似希拉里的女强人和酷似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傻女孩。
对此,我想,克林顿是在追求他所渴望的美好情感,他先选择了一个“希拉里”,以为这是他的“正确小姐”,但处得久了,烦了,于是想去寻找新的“正确小姐”。既然“希拉里”不是答案,那么与希拉里完全相反的“傻女孩”该是答案了。但和“傻女孩”处久了,他又烦了,于是又找一个与“傻女孩”完全相反的女强人……
对这一现象,我戏称为“克林顿钟摆”。那些无比渴望理想情人,渴望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的人,很容易陷在“克林顿钟摆”的肥皂剧一般的轮回中。
要解决这一轮回的陷阱,关键不是“心想事成”。《The Secret》称,你若对A不满,那么可以忽略A,而去关注B,你多年如一日地将能量贯注在B上,你就可以实现B,而如果你非和A进行缠斗,你就是在将能量投注到A上,而最终你被A所控制。
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很好。但问题是,所谓的B常常是-A,即A的对立面,这时我们仍然是在与A进行缠斗。
这也恰恰是我们人格(也即自我)建立的核心。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自卑会引出超越的动力来。我自己的观察则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痛苦总是引出对痛苦的逃避来。也就是说,人格中的动力几乎总是和痛苦对抗的。
电影《The Secret》、同名书《秘密》和《吸引力法则》等书,以及由这些概念所引出的培训等都在强调,不去关注消极的A,而可以生出一个积极的B,然后关注这个 B就可以了。但是,从深层的含义讲,任何由小我主动生出的念头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这些念头势必是建立小我的一切体验上的。并且,积极与消极常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积极的念头常是与消极的体验的对抗。
譬如,追求快乐常是与悲伤的对抗,追求欢笑常是对哭泣的压抑,追求性感常是对性冷淡的恐惧,追求卓越则是对自卑的逃避……但是,这些追求都造成了内心的分裂,一个看起来总是超快乐的人,内心中常藏着悲伤,甚至,其意识层面的快乐和潜意识深处的悲伤的分量是相当的。这好比是一个天平,天平这一端的快乐太重了,那一端就要有悲伤与之匹配,这样才是平衡的。
那么,该如何化解人生悲剧对我们的影响,如何从糟糕的心想事成中解脱出来?
承认并接受真相!
我在我的文章中常写到,真相是永远的No.1。人生悲剧的真相会令我们痛苦,痛苦不好受,于是我们很容易去否认悲剧的真相,以此减轻痛苦,并且否认的最常见形式是努力制造“反相”。
例如,爸爸不好,这很痛苦,于是我渴望改变爸爸,但这个愿望没实现,于是我渴望改变和爸爸一样的男人。结果,童年有一个暴力老爸的人,长大后很容易对暴力男人一见钟情。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反相”的执著,是我们非得想完成一次改造梦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子人生中出现了“丈夫打妻子”的四次强迫性重复,第一次是爸爸打妈妈,而后三次是她的三任丈夫打她,最后一任丈夫本是好男人,但她要先把他塑造为坏男人,然后再去玩改造的游戏。
要终结这种消极的心想事成,最有效的办法不是玩一下积极的心想事成的游戏,而是接受真相,即承认自己有一个不好的爸爸,接受这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
当彻底接受发生时,我们内心中会自动浮现出一个新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并不是我们主动想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在彻底接受真相那一刹那时所自动产生的,这种想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会在瞬间将我们从对痛苦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譬如,这位女子如果彻底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爸爸之后,她会对改造男人彻底失去兴趣,于是坏男人对她的吸引力就不存在了,她可以把能量从对这一不幸的纠缠中解脱出来。此后,她才有了玩积极的心想事成的游戏。不过,必须强调的是,最积极的“想”,并不是她的心主动想出来的,而是自然浮现的。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29岁时绝望到极点,觉得痛不欲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就在彻底绝望时,奇迹发生了,他在瞬间获得解脱。
埃克哈特•托利的这个奇迹事件,我和一些高人讨论过,他们一致赞同,如果这时他还抱着任何自己主动的念头,解脱就不会发生,只有全然而彻底的接受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我在我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等多篇文章提到的Z的故事,类似于埃克哈特•托利的奇迹,她是在小学四年级想自杀时,而在全然的悲伤中自动获得了解脱。
执著于“心想”就会“失明”
在心理治疗中,与积极的心想事成相接近的术语,一个是“积极赋意”,一个是“积极想象”。但这两个方法都不是忽略消极的A而去发展积极的B,相反都重视与消极的A背后的真我的沟通,并最终促进内心的和谐。
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心想”而诱导别的存在与自己共振吗?宇宙的大能太玄了,我们不谈这个,我们还是谈谈我们与别人的共振吧。
举一下一代情圣徐志摩的例子吧。他认为林徽因是他幸福人生的答案,他无比执著于她。可惜,心想事成并未发生,因林徽因感觉,在徐志摩面前,只有他的“心想”存在,而她自己并不存在,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存在,所以她拒绝了徐志摩。
台湾作家张德芬在她的灵修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心想事成,即你看到的世界和你周围的世界,都是你的心指引你完成的。
这样的看法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来塑造周围的世界的。然而,在我看来,除非我们能感觉到别人的真切存在,否则我们对幸福的渴求就总是一场空。因为,幸福意味着和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系的和谐,而当我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想法时,别人还存在吗?
实际上,积极的心想事成并非是至高的境界。更好的境界,用我的话说就是单纯,用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话说就是空寂和冥想,而用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世界存在着本相,我的心若处于空寂的状态,我的心就是单纯的,而别人乃至万物的本相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我觉察到,这时我就可以做选择,觉察到了善就可以自然被吸引,觉察到了恶就可以自然远离。
并且,“心不动”非常重要,因为心一动了,你看见的就是你的欲念,而不是其他存在的本相了。
有人可能会说,积极的心不是很好吗?对此,我的看法是,执著于积极的想法会形成一个屏障,阻碍你与世界的本相相遇。例如,你总是积极地想着,水真甜,这会让你在喝水的时候总是品尝到甜味。这貌似很好。但当一杯臭水摆在你面前时,你会因为执著于“甜水”的积极念头,而觉察不到臭水的存在。
电影《The Secret》的宣称辞称,吸引力法则是无数名人成功的奥秘,其中包括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是,起码在他们令世界震惊的物理学定律上,牛顿和爱因斯坦并不是先有了念头然后再去论证自己的念头,而是当他们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后自然映现的结果。
我的几位朋友去上过很有名的灵修班。回来后,他们看上去发生了剧变,快乐了很多,但我发现,他们似乎沉溺在一种快乐的飘忽状态,对周围事物的觉知能力下降了很多。这种快乐,就是妨碍他们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的一堵墙了。
所以,心想事成固然不错,吸引力法则固然迷人,但这并非是多么伟大的东西。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加法固然重要,减法更重要,我们必须去认识自己的内心,去碰触那些痛苦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忽略它们。只是,了解它们也恰恰是为了放下它们。正如一颗脓包已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如果你不理会,它会日益严重,而一旦割开它做了清理,它对自己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点了。
美国心理学家亚龙说,他和妻子常玩一个“想象中的晚宴”的游戏,设想要举办一个家庭宴会,专门招待某一类人,结果几十年过去,他们发现,任何一种有问题的人,都可以轻松请满一桌人,而惟独真正快乐的人,却始终凑不齐一桌人。
这说明,掌握一下“吸引力法则”并成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很容易,但想成为亚龙的快乐晚宴上的客人,要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