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美国控制盗版电影的效果

美国控制盗版电影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2-09-05 00:39:16

⑴ 电影盗版的管制难在哪里盗版对如今的中国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

盗版是对中国电影产业伤害最大的问题,九十年代我们曾在这个问题上载过大跟头,经过十来年时间才缓过一口气来。如果不是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的时候,按照成熟市场的模式,顺带将影院建了,那么至今中国电影产业仍将是在一片漆黑中行走,根本见不着光。

电影盗版管制的难点:

1,制片厂

因为之前电影总赔钱,制片基本是靠国家补贴拍电影,很多人就起了心思,给盗版商卖片源了,而且是痼疾难返,形成了产业链。导致最后电影上映要给其叫保护费,如果没事先打过招呼,这批人能在你电影上映前就让你电影的高清版满天飞。而且,还往往掌握海外电影引进权利,在内部获得利益之后,导致了国外的电影反而能在放映前不会出现盗版,由此可见其影响性。

盗版对如今的中国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

1.培养大批的电影观众

由于生活水平低下,根本没钱买电影票,而盗版的发展使人们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为当今的电影市场培养了大批的电影观众。

2.压制了国内电影的发展

本来就落后的国内的电影产业,需要补更多的课才能跟的上。也导致现在很多人喜欢好莱坞,对国内电影的不满和歧视。

⑵ 如何打击盗版(全面一些)

你可以借鉴一下美国是怎样打击盗版的

美国如何打击盗版为了加强打击盗版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宣传我国打击盗版的成果,考察美国打击盗版的情况,受美国电影协会(MPA)的邀请,前不久,全国“扫黄”“打非”办组团一行6人到美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交流团先后到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访问了纽约警署、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恩姆逊学院影视传媒系、美国电影协会华盛顿行政总部和洛杉矶业务总部、迪斯尼公司等。参观考察了美国书刊音像店等文化设施。其间,美国电影协会在华盛顿总部与考察交流团进行工作会谈。

这次考察交流时间很短,可谓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接触面也有限,但也管窥到了美国打击盗版及反淫秽色情出版物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对淫秽色情出版物和盗版的处理方式方法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了解这些异同对我们更好地组织“扫黄”和打击盗版工作有积极的意义。笔者接触的情况中印象深刻的主要有:

1.对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制裁的法律严厉。这是美国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处理与我国有重要不同的地方。淫秽色情出版物在美国对成年人是相对开放的,但不能向未成年人传播。对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者有严格的法律和处罚措施,比我国的法律要严厉得多。据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白领犯罪调查部的负责人讲,联邦法律和纽约州法律对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给未成年人者,每制作传播一张(幅)图片(像)要判5年徒刑,最高可判125年徒刑,可见处罚之重。在当前新技术条件下,美方感到网上传播淫秽色情图像是网络管理的最大难题,联邦调查局和纽约警署充分合作,对网上“制黄”“贩黄”问题予以严厉打击,已查处了多起网络传播淫秽物品大案。

2.联邦调查局和警察机构是美国打击有组织盗版犯罪的主要机构。据纽约警署有组织犯罪控制局副局长马特拉苏(Alfred J.Materaso)先生和该局稽查队长罗杰斯(James K.Rogers)先生的介绍,按照分工,美国警察机构主要是配合联邦调查局查处有组织犯罪,包括打击盗版犯罪,联邦调查局则是打击盗版的主要机构。在美国,图书的盗版案很少,音像领域(美国没有VCD流行)盗版主要是录音、录像带,其次是电脑软件的盗版。所以,警署和联邦调查局把打击有组织盗版的主要目标放在录音、录像带和电脑软件领域。据悉,在美国有一些人专门到电影院录制母带,然后到工厂翻录制作录像带,再拿到市场销售牟利。目前,纽约警署抓获的最大的盗版工厂规模是2小时可做501个拷贝。在美国,有组织的盗版犯罪往往有黑社会背景,盗版所获暴利存在洗黑钱的问题,所以打击有组织的盗版犯罪一般与打击黑势力、洗黑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因为盗版行为一般在工厂进行,对于有组织的犯罪,警署与联邦调查局可以共同查处。查处时一般是先穿便衣去调查,摸清来龙去脉,先抓贩卖的、送货的,最后直捣盗版工厂。有时,也通过“线人”,这些“线人”通常是警署和联邦调查局情报站的长期雇员,这些雇员都要登记,并定期给其费用和通报有关情况,如纽约警署现就有10名“线人”,给“线人”的奖金根据报告案情的大小而定。对于售卖盗版制品的店铺,一般通过深入调查,都能追查到源头并一网打尽。追查来源时就把其盗版工厂的注册地址全部摸清,一旦确定其有盗版行为,就可通知银行冻结其户头和资金周转,查封其保险箱。这是近年来采取的打击有组织盗版犯罪的有效方法。

3.打击盗版的力量雄厚,手段有力,成效显著。如纽约警署共有5万人,包括4万多警察和近1万名文职官员,其中4000多人负责打击有组织犯罪,有240多人负责打击盗版。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并拥有多辆警车、直升机、巡逻艇、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必要时有搜查住所、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保险箱等各种权力。由于执法手段强有力,尽管不断有盗版犯罪发生,但只要查实,打击往往都很有效。1999年,仅纽约州就破获41个盗版录音录像带的工厂,查收5000多台录像机,查封500多家售卖盗版的店铺。

4.对盗版的定罪量刑有严格的规定。在调查盗版犯罪时,一般要把其与有组织犯罪联系在一起,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法院判决一般要考虑以下情节:a.有无暴力行为;b.有无牟利;c.以前有无犯罪记录;d.是什么性质的案件。在法院判案过程中,一般被侵权人要提供因盗版而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证据,以使法官掌握可靠的受理依据,没有版权持有者的支持,法官是没法判决的。

5.对盗版犯罪的判处法律法规很严,但司法实践上还是以对被侵权人的赔偿为主,刑事处理为辅。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白领犯罪调查部的负责人多佛(William H.Duff)先生介绍说,对于盗版犯罪的处理,由于美国是英美法系,又是高度法治国家,所以盗版的处理都由法院判决,没有“行政处罚”。根据联邦和纽约州的法律,盗版犯罪轻则判4个月以上,重则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但司法实践中很少这么重判,除向被侵权人赔偿外,大多判几个月以上强制劳动。现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正在查处的有24个重大盗版案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软件的盗版案件和与美国电影协会纽约办事处联合查处的电影录像带盗版案。

6.打击盗版不仅是联邦政府的职责,而且也是各知识产权协会的主要任务。如美国电影协会、商业软件联盟、美国出版商协会、美国唱片业协会、美国独立制片协会、美国音乐家协会、美国电影游戏协会等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业协会为了保护各自成员的利益,都舍得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协助政府打击盗版。如美国电影协会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设有办事处,聘请法律顾问,监察市场,一旦发现制作、销售盗版产品的情况就向联邦调查局和警署报告请求查处。查处过程中,协会帮助取证,并向法院起诉。协会还设有奖励举报金。据陪同考察访问的美国电影协会纽约办事处主任仙龙(Shinon)先生介绍,曾有个举报人举报,发现一拥有100台翻录设备的工厂复制盗版产品,查证属实后,电影协会给予其2500美元的奖励。2000年,单在纽约该协会就共向举报人发了5万美元奖金。仙龙先生说,奖金一般数量不大,因为一次给过多的奖金,喂得过“饱”,举报人以后就不来找我们协会举报了。

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和“扫黄”是国际性工作。尽管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民族心理习惯等不一样,特别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识有差异,但都存在着“打盗”和“扫黄”的课题。笔者感触颇深的是,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执法机构和手段坚强有力,再有行业协会的积极配合,加之一般民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强烈,有高度的法治环境,这是打击盗版易见成效的关键,也是我们可资借鉴之处。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的出版物市场上的确很难发现盗版品。

要强调的是在打击盗版工作中特别是打击有组织的盗版犯罪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协同作战,加大力度,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美国,各知识产权工业协会主要任务之一是维护协会成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如美国电影协会在全球设有60多个办事处用于监督对美国电影盗版。我国打击盗版工作也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维权作用,以此作为政府打盗版的“耳目”和参谋。有关协会也要增强维权意识,设立维权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

我国现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是转型阶段规范出版物市场的非常办法。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打击盗版成果显著,社会各界给予充分肯定,也引起国外传媒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关注。尽管如此,出版物市场还是不太平,淫秽色情出版物及盗版品还远没杜绝,新情况、新问题不时冒出来。我们要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依法管理出版物市场的有效做法,借鉴其中适用于我国的部分,深入开展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要逐步健全法制,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为出版物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不断创造条件;同时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被侵权人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对盗版行为人人喊打、使其无处藏身。

⑶ 在美国使用盗版被其他人发现后是否有问题

抄袭美国《保护知识产权法案》规定,禁止未经获得版权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转载、上传、下载和使用非自身原创的资源。去年赴美国某大学读商科的周同学,日前刚拿到法院的一审判决,他将面临25万美金的罚款,或选择在美国服5年牢狱。起因是他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在论坛上传了一个OFFICE办公软件。事发
当天,学校网监就找到他进行查证后报警,一周后,警方起诉了他。若不提起上诉,也不想在美国服刑,年仅18岁的周同学必须在交纳25万美金的罚款,才能获
批回国。与此同时,他也遭到退学处分。

⑷ 美国如何打击盗版

交流团先后到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访问了纽约警署、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恩姆逊学院影视传媒系、美国电影协会华盛顿行政总部和洛杉矶业务总部、迪斯尼公司等。参观考察了美国书刊音像店等文化设施。其间,美国电影协会在华盛顿总部与考察交流团进行工作会谈。 这次考察交流时间很短,可谓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接触面也有限,但也管窥到了美国打击盗版及反淫秽色情出版物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对淫秽色情出版物和盗版的处理方式方法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了解这些异同对我们更好地组织“扫黄”和打击盗版工作有积极的意义。笔者接触的情况中印象深刻的主要有: 1.对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制裁的法律严厉。这是美国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处理与我国有重要不同的地方。

⑸ 美国电影的特点

1)、好莱坞的大公司
在1900年的时候,好莱坞还只不过是离洛杉矶市中心十几公里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洛杉矶原来属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被纳入美国版图后才成为美国的城市。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买下了这里的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如今,好莱坞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诸如日落大道、贝弗利山庄、圣费尔南多河谷、圣莫尼卡和马利布海滩等享有盛名的地方,这些地名都充满了现代神话。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从1909年开始,著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当时,美国电影的中心在东部,纽约是大本营。从此以后,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来这里拍片,开始了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到1928年,已经形成了"八大影片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八大电影公司是: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

马库斯·洛是洛氏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于1920年收购了米特洛制片公司,后来又收购了高德温公司,最后与路易斯·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建成米高梅公司。洛氏公司保留了电影院部分,米高梅公司则负责制片厂。在洛氏去世和尼古拉斯·申克担任董事长之后,塔尔伯格重新成为制片人。塔尔伯格于1936年去世,3年后,米高梅公司推出《乱世佳人》。1973年,米高梅公司受到财政上的限制,不得不放弃发行并减少生产。1981年,柯克里安控制了金融集团泛美公司所有的联美制片公司,组建了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1985-1986年,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老板特德·特纳收购了制片厂,后来又卖给了柯克里安,只保留了影片库。1990年,意大利人姜卡尔洛·帕雷蒂和他的控股公司帕泰通讯公司在时代-华纳公司的帮助下,收购了米高梅公司。1989年,米高梅/联美公司占有6%的市场份额。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明星制片厂老板阿道夫·朱克尔于1916年收购了拉斯基故事片公司,几经更名之后,于1930年改名为派拉蒙-帕布里克斯公司。它的实力由于利用了华尔街的信贷收买了一些电影院而大大增强。1932年,曾发生导致公司破产的严重的金融危机。1933年到1936年,派拉蒙公司在巴尼·巴拉班的领导下重整旗鼓。1946年,公司的利润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3900万元。当时,派拉蒙公司被最高法院强制卖掉其所属的电影院。从1971年起,弗兰克·雅布兰斯、罗伯特·埃文斯、马丁·戴维斯、弗兰克·曼库索相继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作为的四大公司,派拉蒙1989年占有14%的市场份额,并试图收购时代-华纳公司,但在一场官司后失败。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维廉·福克斯的福克斯影片公司于1917年在好莱坞成立。1927年,公司投巨资开发福克斯有声电影工艺,与反托拉斯法发生法律纠纷。1929年,华尔街爆发金融危机后又遇到财政上的困难。威廉·福克斯去世后,公司于1935年与达里尔·扎纳克和弗兰克·申克的20世纪制片公司合并,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81年,福克斯公司被石油大王马文·戴维斯收购,他把一半股份出让给了澳大利亚报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福克斯公司于1989年处于第六位,占有6%的市场份额。

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

华纳斯兄弟于1923年组建华纳兄弟制片股份有限公司,1925年吞并维太格拉夫公司,并投资其子公司维泰丰公司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开发的音响技术。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1927)耗尽了萨姆·华纳的心血,他于同年去世。华纳兄弟公司于50年代转向电视片生产。1957年,杰克·华纳只保留了华纳公司的少量股权,1967年,华纳公司被七大艺术制片公司收买,1969年又被金尼国民服务公司收购。伯班克的公司由史蒂芬·罗斯领导,重新命名为华纳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其电影、唱片和电视部分保留华纳兄弟的名字,由特德·阿什利负责。1983-1984年,华纳公司曾陷于严重的财政危机。在特里·西默尔的领导下,由于《小妖精》和《蝙蝠侠》等影片的成功,公司恢复了元气。1989年,华纳公司在八大电影制片厂中排名第一位,占有19%的市场份额。此时,时代公司合并进来,成为时代-华纳公司。

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 简称RKO)

雷电华公司是好莱坞八大公司中最年轻的公司,1928年由戴维·萨尔诺夫和约瑟夫·肯尼迪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合并几家公司后成立。沃尔特·迪斯尼、奥逊·威尔斯和塞尔兹尼克等独立制片人都曾加盟雷电华公司,并未公司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8年,公司被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所控制。1955年,雷电华公司被一家轮胎公司的子公司托马斯·奥尼尔的通用远距无线电公司收购,把几百部影片的摄制权让给了可口可乐公司。1958年,在女演员露西尔·鲍尔的主持下,在德西露制片厂内开始恢复生产电视片。由于公司领导人的决策不利,致使雷电华公司最终从好莱坞消失。

环球公司(Universal)

卡尔·莱姆利在合并了几家企业后于1912年创建了环球制片公司。1936年莱姆利去世后,环球公司被一个财团收购。摆脱了30年代的财政危机之后,环球公司于1946年与国际制片公司合并。1962年,环球国际公司被美国音乐公司收购。从1976年起,内德·塔南、弗兰克·普赖斯、西德尼·申贝克相继领导环球公司。环球公司1989年处于第二位,占有17%的市场份额。1990年环球公司被日本的松下公司以6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

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

1919年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查理·卓别林、玛丽·璧克馥和格里菲斯创建,由海勒姆·艾布拉姆斯领导,1926年起由约瑟夫·申克领导。经过彻底的改组后,阿瑟·克里姆和罗伯特·本杰明于1951年取得了联美公司的领导权。1967年,联美公司被金融集团泛美公司收购。

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1924年由乔·布兰特和哈里·科恩、杰克·科恩兄弟在1920年成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基础上创建。在1927年至1939年间,由于弗兰克·卡普拉的领导,哥伦比亚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3年,公司被爱伦·赫希菲尔德和戴维·贝格尔曼收购。1982年,公司杯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任命英国独立制片人戴维·普特南为董事长。1987年,哥伦比亚公司与三星公司合并时普特南离任。哥伦比亚公司于1989年成为第三大制片公司,占有15%的市场份额,同年被日本的索尼公司收购。

2)、好莱坞的历史和现状

美国早期电影全是无声电影,常被称为默片时代。默片时代的电影多是喜剧,最著名的喜剧演员是查理·卓别林。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已经成为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

1923年,有声电影问世,给好莱坞带来了滚滚财源。

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1931年,当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看到这尊金像时吃惊地说:"它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此,奥斯卡这个名字就传开了。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奥斯卡奖分为两大类:成就奖和特别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外语片等。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种电影大奖中,奥斯卡奖无疑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30年代初,美国已经度过的经济危机,好莱坞也开始了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从30年代初开始,洛克菲勒财团与摩根财团就开始了对好莱坞控制权的激烈争夺,到1935年,两大财团基本上控制了好莱坞的八大公司。而找到了经济后盾的好莱坞制片公司,也开始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创造并发展的类型片、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深受观众欢迎。好莱坞在它的黄金时代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其中,《乱世佳人》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具魅力的经典之作;《公民凯恩》也总是名列历年的"十大影片排名"之中。其他如《一个明星的诞生》、《红衫泪痕》、《绿野仙踪》、《呼啸山庄》、《关山飞渡》、《费城故事》、《蝴蝶梦》等,在取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同时,也都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也以电影为武器展开了与纳粹的斗争。在所有反法西斯影片中,以1942年底华纳公司拍摄的《卡萨布兰卡》最为著名,其女主角英格丽·褒曼也因此蜚声世界。此外,亨利·方达主演的《血雨腥风》、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以及《纳粹间谍的自白》、《希特勒的子孙》、《纳粹党徒》等影片,也都深刻地揭露了纳粹的丑恶面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国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调查"混入到美国电影界的共产主义分子"。非美活动委员会于1949年10月20日开始审讯,"好莱坞十君子"被判入狱。一大批导演、制片人、演员和编剧被列入了黑名单,使他们沦为无业人员或流亡国外。这场风波整整持续了十年,使好莱坞元气大伤。此外,50年代电影的普及也对好莱坞造成了冲击,使好莱坞经历了长达30年的危机。这一时期最优秀的影片是《教父》,它被誉为"自《公民凯恩》以来最出色的美国影片"。

70年代末,好莱坞再度出现新的曙光。从这时开始到整个80年代,《克莱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坠入情网》、《金色池塘》、《雨人》和《为黛茜小姐开车》等影片,表现了普通大众对家庭伦理的关注,将严肃的社会主题纳入到了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来,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是这类影片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

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七八十年代好莱坞涌现出来的两位导演奇才。乔治·卢卡斯将喜剧片、西部片的类型与高科技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令几代人痴迷的《星球大战》系列。斯皮尔伯格在80年代拍摄了《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印第安纳琼斯》)、《紫色》和《太阳帝国》,90年代又拍摄了《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

在经历了80年代电影体系的趋向完善之后,90年代一开始好莱坞各大影片公司到达了它们的收获期。从199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十部左右票房超过亿元的大片。90年代好莱坞既获商业成功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影片有:《沉默的羔羊》、《漂亮女人》、《阿甘正传》、《狮子王》、《辛德勒名单》、《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等。

3)、美国电影的经济学透视

几十年以来,美国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在80年代初期之前,美国电影出口一直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电影出口开始下降。另一方面,从1953年开始,美国电影进口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对这种进出口相背离的趋势可以解释为美国电影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美国电影进口和出口之间这一差距的弥合反映出其贸易更加趋向平衡。

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1948年的《贝鲁特协议》规定取消教育用视听材料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关税,许可证和数量限制。1950年的《佛罗伦萨协议》注重对知识产品如图书、期刊和报纸等的自由流通。然而,这些国际协议没有包含娱乐性文化产品或文化特征。事实上,《关贸总协定》(GATT)和《经合组织无形标准》(DECE code of Invisibles)都批准了电影放映保留配额,以保持各国的文化身份。各国为保护其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把文化主权问题作为主要理由提出来。从实质上讲,文化主权(Cultural Sovereignty)并不是关于艺术产品本身的消费问题,而是关于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选择问题。政府会运用价值判断来促进、刺激国内文化产品的消费,因为这些文化产品表达了本国的价值观和文化。例如,加拿大和美国享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如作为共同语言的英语(虽然接近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主张把法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作为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和作为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恰恰因为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加拿大人认为他们的文化主权受到的最大危胁来自美国文化产品的支配,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Morris,1978)。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一些进口国抱怨市场规模的不平衡,如人口因素,为美国生产商提供了享有规模经济的机会。这样,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使美国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因而,从90年代初开始欧洲和加拿大就一直关注美国电影的文化影响。在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就对进口美国电影施加配额(Feldman and Nelson ,1977)。随着德国把自己的电影用来进行宣传,其对美国电影的限制越来越升级。实际上, 现在《关贸总协定》和《经合组织无形标准》都批准保留电影配额以维护各国的文化身份。根据Wildman和Siwek,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录像制品施加了贸易壁垒(Wildman & Siwek,1988)。美国在文化产业中也一直使用有限的贸易壁垒,主要是关税壁垒。与欧洲国家不同,加拿大采取政府补贴或投资生产的方式来促进其国内电影业的发展,而不是以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文化产生业(Feldman and Nelson ,1977)。然而根据Wildman 和Siwek的研究认为面对外国竞争,本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并不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通过对意大利和拉丁美洲的电视节目生产和贸易统计数据的研究,他们提出发展商业电视是增强当地节目制作者和电影生产者实力的关键。他们声明,外国竞争所削弱的仅仅是国家控制和拨款的媒体(Wildman and Siwek ,1990)。

wildman 和 siwek还认为,对电影和电视节目贸易的限制,特别是数量上的限制,会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从正常渠道得不到满足的这部分需求,便常常由盗版来满足( wildman and siwek,1988)。新的复制技术的方便快捷和卫星传播使盗版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最近,美国电影出口协会向美国商务代表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大部分国家都存在录像带盗版现象。美国电影出口委员会估计盗版使美国从与加拿大的贸易中受到的损失大约在2500至5000万美元之间,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Wildman和siwek认为录像盗版是由没有知识产权立法的国家和对现有版权法执法不力造成的(wildman and siwek,1985)。例如,198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利用电视录像设备在家庭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复制广播电视节目是合法的(Vogel ,1986)。

产品和市场特点

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明星制"一直是美国习惯运用的电影产品分化的一种手段。在"大片"依靠明星出演这个意义上来说,因为大牌明星稀缺,这样的大片也就很少。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每一家主要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是靠一部或很少几部电影来获得其利润。到80年代末期,每年发行60至80部主要电影,但有一部电影的片酬达到三百万以上美元的实力的明星不到25个。到1997年,有些明星的片酬达到2000万美元之高,这就造成了电影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相应地,各种大片的票房收入占了全部电影票房收入的一半。

明星制部分地造成了生产费用和市场营销费用居高不下,这就为新企业进入电影行业造成壁垒,最终导致这一产业的高度集中。据估计,在1965至1988年期间,美国前四位电影生产商在北美洲票房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48%至69%之间上下波动。美国电影行业到底是寡头垄断控制下的竞争还是垄断竞争还可以讨论,1965~1988年期间,排行前四位大公司的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n)平均为58.64,而同期的Herfindahl Hyrschman Index指标为1236。(注: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为美国市场集中度指标,从38.2%至39。2%开始,每增加1%的商业市场份额,HHI指标便增加78个点。)这些数字说明。

虽然这一产业中确实存在大公司的市场支配力,但这一行业中独立生产商的数量越来越多,四大公司的构成不断变化,这一切都说明这一产业正在朝着竞争性的方向发展。一小部分独立生产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占有较小的市场份额,如Orion。然而,独立生产商把他们生产的电影交给大公司去做市场营销和发行,因为要想发行成功必须要有大的资金投入和广泛的发行渠道,这些对小公司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大公司则具有这两方面的实力。此外,影剧院的集中度也相当大,有大约40%的影剧院掌握在排名前六位和大连锁影院公司手中。为了加强这一集中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各大连锁公司斥巨资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修建了大批的多银幕的剧院(Vogel,1986)。1982年,全美国共有大约7300家从事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业务的综合性公司,但其中年收入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只有11家(Trade in Service ,1986)。

来自电视和其他娱乐媒体的竞争越来越大,使得电影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应付措施。除了对明星制度进行改进之外。还加大广告投入力度,使电影得以进一步细分,分割电影市场。1980年,平均每部电影的广告成本为54万美元,到1991到增加到平均990年万美元(Motion Pictures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1)。1985年,电影业全部广告开支为大约3.52亿美元,占全部娱乐业广告开支(15亿美元)的17%(leading National Advertisers 1985a)。在美国,娱乐业的广告支出按行业排名第五位(Leading Nationd Aertisers 1956)。正如wildman 和siwek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国内市场的规模是该国公司在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相对优势的外因的话,那么相对优势和巨额成本也只属于那些享有广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wildman and siwek,1988)。

美国电影公司应对与日俱增的竞争的另一条策略是把电影的生产制作移向海外,以便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外国直接投资,不论是流入还是流出美国的投资,增长都十分迅速,从1977年到1993年,美国电影产业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的资产总增长了5.1倍,而同期的销售额仅增长了6.4倍,同时,其他国家在美国电影业的资产增长了271.1倍,销售增长了233.1 倍,然而,绝大部分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似乎都是有价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并且对电影生产和内容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美国人手中。

历史资料显示美国在其他国家子公司的资产和销售额也同样不错。例如,1984年好莱坞主要电影制片公司和独立生产商共拍摄318部电影,其中151部在其他国家拍摄,估计价值达到20亿美元,然而这些电影被认为是由美国子公司"进口"的。一此类似由在美国的外国子公司"进口"的价值达到了10亿美元(office of Technological Assessment ,1986)。虽然这些数据是不全面的,但也显示出在大多数年度,在资产竞争方面,美国也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美国电影产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存在着第二市场或者叫作辅助市场。录像技术的最新发展使这一产业从第二市场获得的收入份额明显增加了。第二市场包括录像带租售、付费家庭录像、网络电视,付费光缆电视和辛迪加组织等。通过"分层的"或时间差销售战略,电影业在各个不同的销售渠道采取随机价格策略(Office of Technological Assesment,1986)。在这一整套销售环节中,电影院是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继之以录像带、付费电视等。第二市场可以连续数十年为像《飘》(Gone with the wind)《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和《星球大战》(Star wars)这类"大片"创造收入。计算机的影像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流行电影胶片原版的损坏或老化,从而延长这些电影在第二市场上存在的时间。第二市场的强劲增长大大增加了电影制片公司的收入,使居高不下的电影制作成本得到了补偿(Block ,1986)。再者,第二市场的存在使电影公司可以瞄准各种市场细分,这样就可以增加产品分化,降低失败风险(Smith and Smith ,1986)。

简单地说,美国电影产业已经通过采用明星制,特殊效果和大规模广告分化了它的产品,既使成本上升也增加了收入。最近,美国电影业已经开始把生产制做移向国外,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利用第二市场试图通过随机价格来增加收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美国电影产业仍然是高度集中的,以致于只有几家大型电影制片公司和连锁影院主宰着这一产业,同时在竞争的状态下也存在着市场的制衡力量。这一行业结构受到巨大的国内市场的支撑,而其国内市场是一个几十年来受到明星制的培育,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这些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很好地说明了美国电影贸易的模式。

⑹ 电影盗版是什么回事既然电影都还没上映,盗版有时怎样得来的

现在市场上的盗版电影光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枪版(也称影版):在电影院偷录的电影,通常效果模糊,质量粗糙低劣,色调黑暗,时有晃动、阴影和杂音,但发行速度极快,只比国外正式上映略晚。
2.碟版: 相对效果好一些的盗版光盘,通常是由国外或者其他正版公司流出,或使用正版发行光盘制作而成。效果与正版光碟基本无二,惟西方影片配音比较低劣,通常整部影片的男女声都由两人配音完成。
3.大碟版: 既高清电影,通常指DVD,也指由DVD转成的质量较高的VCD。

⑺ 盗版的危害是什么

盗版软件的危害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侵犯著作权,危害正版软件特别是国产正版软件的开发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属起步晚的幼稚产业,好比刚出土的嫩芽,如不扶持和保护,就可能被盗版行为一脚踩下去。

2、破坏电子出版物市场秩序,危害正版软件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损害合法经营,妨碍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3、严重影响软件市场的正常管理和税收。盗版软件冲击市场,极大地干扰了正版软件的正常销售,且盗版软件制作商和销售商千方百计逃避管理和税收,会直接造成软件出版、发行方面国家税收的巨额损失。

4、用户得不到合理的售后服务。盗版软件是从非法渠道购来的,用户一旦发现质量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只能自认上当,根本得不到正版软件经营单位那样良好的售后服务,出现损失也无法获得补偿。

5、盗版软件质量低劣甚至传播电脑病毒。从当前市场销售的盗版软件看,携带恶性病毒的也时有发现,可以说盗版软件是电脑病毒的重要来源和传播者,盗版软件自我标榜的“绝无病毒”是不可信的。

6、内容不健康的软件,特别是从境外流入的某些盗版软件,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风气造成危害。前不久有新闻报道称长沙一用户为儿子买了一套英语学习软件,结果打开一看全部是淫秽内容。

正版软件与盗版软件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能保证软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2、无病毒:在正版软件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经过了如下层次的病毒检测:软件研制单位的自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注册检测;母盘生产厂的测试;压盘厂的样品测试;光盘销售主管公司的测试。

3、如果对光盘的种类不称心,在限定期限内,可以更换。

4、如果光盘质量有问题,售后服务单位可予更换。

5、对光盘使用方法不清楚,可以获取OEM渠道售后服务公司的技术支持。

6、网上下载更新。

阅读全文

与美国控制盗版电影的效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天河区有哪些电影院 浏览:937
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美国电影 浏览:453
迅雷色情动漫电影 浏览:505
美国动漫电影台词 浏览:804
火影现代3d电影 浏览:265
什么高校的电影 浏览:985
广州哪个区看电影最好 浏览:455
啥网站可以看韩国电影 浏览:965
电影拍好怎么上平台 浏览:987
有哪些你看过5遍以上的电影 浏览:446
2017青蛙电影院 浏览:812
中国最好的动漫电影十大排行榜2015年 浏览:495
左右3d电影的片源 浏览:571
2017年最新电影达酷 浏览:718
秘密潜入电影有哪些 浏览:692
泰国电影影评 浏览:169
竿虫大电影 浏览:700
广安电影院哪个比较好 浏览:312
韩国电影破案 浏览:565
清风福利电影大全 浏览: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