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其地位很不错的,有很多影史经典都是法国拍的,像天使爱美丽 、放牛班的春天、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布拉格之恋都非常好。而且很多好莱坞导演都是从法国走出来的。
法国是世界电影的发源地,是世界艺术电影的百年老字号。法国电影是艺术,浪漫,高端的象征,在好莱坞的全球攻略背景下,法国电影已成为民族电影独立与抗争的象征,法国的电影节则成为世界艺术电影寻梦与追梦的天堂。
『贰』 你对法国电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数··
30年代 1超现实主义电影 在电影诞生的二十余年后,伴随着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卡努杜为电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战带来的各国电影市场相对隔绝,“先锋”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电影领域,做为一种媒介,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对梅里爱以叙事为基础的视觉幻像)被统一到了人传递自身的渠道之内,这期间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做为培育出印象派电影的法国来说,顺势发展出超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值得意外。 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尔和法国的让·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尔借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便利降临巴黎,在那里首先结识了一批绘画的朋友并尝试着指导戏剧,经过三年超现实主义气氛的浸润,他和达利以类似凯鲁亚克后来“自动写作”的方式创作《一条安达鲁狗》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并且这种倾向贯穿布努艾尔一生的创作,使他的多数作品都可以做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探讨的范例。 总的来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学说,并且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相同,皆是文学、美术领域的先锋艺术运动的扩散与综合。 2诗意现实主义 在三十年代的传统剧情片创作中,诗意现实主义是股最重要的倾向,这个名称并不准确,以当时惨淡的国家经济为背景,这些电影中弥漫着困顿伤感的声调,讲述的都为找不到希望的悲观故事。 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让·雷诺阿以及马赛尔·卡内。演员让·加宾主演了几部最重要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卡内的《雾码头》在诗意现实主义贯常的封闭之中融入了飘忽的气氛,用蒙蒙雾气给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剧式传统电影带来了神秘的清新气息。 40年代 1刚硬 雅克·贝克、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虽然主旨与趣味向去甚远:贝克的犯罪题材电影、布列松带有宗教禁欲感的极简主义作品、塔蒂冷漠讽刺现代生活的喜剧,但表现手法上,都遵从克制的原则,减少了主观音效的使用,镜头与人物的距离更灵活,对话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点构成了四十年代法国电影的主要风貌,仅从电影业内部的影响探讨,这是以雷诺阿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电影衰落后必然的颠覆(过渡的过程在贝克身上尤其明显),虽然诗意现实主义的悲观调门被多少保存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愿意认为冷酷和失败才是世界的真相。 2独立公司 在谈论“新浪潮”时,梅尔维尔一直是无法越过的一环,这取决于梅尔维尔的制片公司对后来的特吕弗们深远的影响。1949年,梅尔维尔自筹资金拍摄了《大海的沉默》,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上映后取得成功,为他自己的制片公司持续运作创造了条件,成为“新浪潮”诸将津津乐道的摆脱大制片厂取得经济艺术双重独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对白不多,情节靠画外音推动,从风格上来说是标准的法国四十年代作品,梅尔维尔在后来的创作中将刚硬冷峻的风格一直维持了下去。 3类型片 法国的好莱坞式类型片正式成型于四十年代,乔治-亨利·克鲁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鲁佐出道于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达到个人事业的高峰。擅长拍摄压抑而具讽刺性的恶棍人物惊险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称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国电影业新导演大量涌现的潮流。新浪潮产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独立制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赞电影理论的崛起;三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分别从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新浪潮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年轻导演摆脱制片厂体系,绞尽脑汁筹集影片拍摄资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开来,无论遗产、房产、朋友间的集资以及国家或企业资助,都成为谱写银幕诗篇的弹药。当然,个人所能够负担拍摄成本仍是以设备的成本普及为前提,此后的几十年,由于技术发展,资本独立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大型电影制造企业影响力不断下降,最终将走向消亡与转型(日本的情况尤其突出)。 一般意义上的新浪潮导演,以五十年代《电影手册》的几位撰稿人为主,雷乃、瓦尔达等左岸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左岸派”,左岸派与新浪潮互相交错之处甚多,无法划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体偏右,但戈达尔无疑是个异类,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数时候态度柔和甚至暧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尔达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跟新浪潮的距离更短,相对左岸派依附文学的形势探索,戈达尔不过更偏重音乐以及美术而已。故此我们很多时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为一谈,在这一语境下,“新浪潮”的含义趋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上命名电影盛世的惯例,比如后来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纪录片与半纪录片 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纪录片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除开新闻作用为主的战争纪录片,制作者更在意自身视角的表达。拉摩里斯和让·鲁什是这一期间重要的导演(还应算上一般归为左岸派的克立斯·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来自以儿童为主人公、赋予动物或非生命体人格的半剧情半纪录电影,和后来基亚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这些篇幅不长的杰作画面充满诗意;鲁什五十年代末开始在非洲拍摄用人类学目的介入的纪录片,摄影基本为手提轻便机,时常有鲁什与主人公讨论以及解说的画外音,和今天的《动物世界》栏目非常类似,和鲁什联系紧密的一个概念的是“真实电影”,真实电影与同时期出现的直接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者会刻意引导、调动被记录者的情绪,介入并影响观点的发展,大部分时候,真实与直接的区别被归入欧洲和北美的地域划分,然而就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真实电影数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园之风 在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业中,以乡村为故事背景的优秀影片集中出现。让-保罗·拉帕诺和克劳德·贝里是突出的两个代表,拉帕诺借助稍强却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树丛之类典型象征物上烘托怀旧的浪漫情调,贝里的视线则要悲观一些,使用乡村风光营造反差的美感。候麦则在第一部长片之后便将主要阵地转向精挑细选的田园舞台,做为一位大力探讨男女情感关系的导演,纯粹的背景无疑能为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辈导演,比如布列松,这一时期也来到了乡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潮席卷全球,法国政治电影无论质量数量都无法与她的欧洲近邻意大利相提并论。这期间法国最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腊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摄影相对通俗而剪辑凌乱的风格讲述政治阴谋、当局迫害。发展到七十年代,法国政治电影水准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类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当时法国电影独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种族问题的《无辜的强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层面多线叙事;戈达尔在因为车祸暂时离开故事片拍摄与1968年之间先后组建了“维尔托夫小组”和“声音影像”两个拍摄小组,用抽象但又强烈的语气阐述政治问题的关节所在,形式更灵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国于七十年代开放了电影拍摄的尺度,直接导致情色电影大批涌现。贾斯特·杰克金凭借虚妄封闭感中充溢幻想气质的作品在这一潮流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运用达到泛滥的地步,但也确实人为制造出了甜蜜的触感。而另外一些导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触争议的巴贝特·施罗德,更借助开放的机会推出了虐恋题材的作品来达成先前受禁止的计划。总的来说,法国导演对于裸露的兴趣止于维持人物关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导演中,有几位和新浪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耳濡目染新浪潮诸将的创作,是新浪潮着力不一的学生。克劳德·米勒曾经担任特吕弗的副导演,某些时候被视为特吕弗的继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们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温柔的点醒对游戏规则的蒙昧认知。六十年代进入《电影手册》的安德列·泰西内则用优雅的笔触描绘年轻人蜕变的过程。这一批导演的心态跟手法普遍比较柔和。
『叁』 为什么电影诞生于法国
电影发明接近诞生在法国。电影贡献积累,主要源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首先,电影被发明前有几种技术支撑。运动的认识,人眼看到流畅运动图像最低是每秒16幅。19世纪的时候,有几种光学仪器被推向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诡盘”和“走马盘”。它们通过使用一些略有差异的画片造成运动幻觉。后来电影活动放映机、留声机便是爱迪生、迪克生发明的了。早期的拍摄和放映电影体系是由德国人斯科拉达诺夫斯基兄弟马克思和埃米尔发明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放映系统使电影成为了一种国际商业事务。美国设计制造放映系统和摄影机也拓展了电影业发展。卢米埃尔早期《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的放映是相当成功的。后来主宰法国电影的公司就相继出现了,百代和高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法国电影工业的龙头老大。
『肆』 法国电影的特点是什么
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
法国电影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著重于气氛的创造。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A.卢米埃尔和卢米埃尔﹐L.两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制成了一种既可用于放映,又可用于拍片和冲洗底片的活动电影机。
(4)电影与法国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23~1933年间出现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的电影没有主题,没有情节,纯粹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游戏,追求奇异效果的怪诞表演。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予先锋派电影以双重的打击。对白片出现以后,摄制影片的费用大大提高。
法国早期有声电影质量很差,是一些歌剧和游艺节目的纪录。拍摄时,摄影机被固定在隔音的小木板房里,结果使移动摄影完全消失。
1934年摄制的喜剧片《最后的亿万富翁》,由于讽刺独裁,被当时控制托比斯公司的戈培尔禁止上映。维果在1933年根据他对童年的回忆拍了《零分的操行》,因片中有小学生造反的镜头也被禁映了10年。
『伍』 美国电影与法国电影的主题色彩和拍摄手法的区别
美国偏向于类型电影,法国偏向于艺术电影。美国类型电影一般会选择冷色调,法国电影一般会选择暖色调。拍摄手法上美国偏向于短镜头快切,法国偏向于长镜头叙事。
『陆』 法国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和电视剧
热门法国动作电影法国动作电影欧洲动作电影动作电影
<这个杀手不太冷 >9.5|6293人评价 冷面杀手与无邪萝莉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
收藏 <源代码> 9.4|21972人评价 真正的穿越大片,8分钟创造一个世界
收藏 < 天与地 >9.2|711人评价 永久的胜利是在心中赢得,而非在一片土地上。
收藏 <刺杀肯尼迪 >9.1|860人评价 肯尼迪是怎么死的,或许这永远都是个迷
收藏 <暴力街区13> 9.1|4771人评价 不怕白道有黑警,就怕黑道有跑酷,老鼠怕猫?那是谣言!
收藏 <大饭店> 9.1|721人评价 这个法国老头非常眼熟,记得他和狮子赛过跑
收藏 <偷天换日 >9.1|2213人评价 MINNI是一部性能卓越的好车,由于这部电影,我对这个确认至今
收藏 <第五元素> 9.1|2657人评价 吕克贝松的幽默和悲观是需要注册的
收藏 < 猎杀U-571 >9.0|1193人评价 德国车牛,潜艇更牛,怎么炸都炸不沉
收藏 < 的士速递>3 9.0|1233人评价 史上最酷炫的出租车,滑稽可爱的司机,法式喜剧合我口味
收藏 <黑郁金香> 8.9|97人评价 改编自大仲马经典作品,重现法国的传奇英雄
收藏 < 三剑客 >8.9|58人评价 大仲马经典原著改编,三剑客的传奇故事
收藏 < 的士速递 >8.9|1079人评价 奥斯卡影后歌迪亚早期作品,法国式喜剧
收藏 <的士速递>2 8.8|616人评价 的士司机搭档辣妹女警VS日本山口组,看谁更牛
收藏 <的士速递4> 8.8|1694人评价 痴傻的警察,没脑子的局长和法国式的调侃
收藏 <杀手十三> 8.7|703人评价 刺杀总统版《谍影重重》,政治阴谋连环上演。
收藏 <侠盗魅影> 8.7|696人评价 吕克·贝松编剧,侠女佩内洛普·克鲁兹劫富济贫
收藏 < 暴力街区13:终极 >8.7|3181人评价 B13区五大帮派首领率精英30人跑酷小队徒手攻占法国总统司令部
收藏 < 星际之门 >8.7|1147人评价 它开创了一种从科幻电影到剧集的先河
收藏 < 的士女王 >8.6|1858人评价 美版《的士速递》,女猪脚开车很不赖
收藏 < 疑云密布 >8.6|121人评价 摩根・弗里曼、莫妮卡・贝鲁奇揭示人类最丑陋本性
收藏 <血溅13号警署> 8.6|958人评价 警匪一家亲,大难临头各自飞
收藏 <单刀直入> 8.6|2244人评价 法式好莱坞动作大片,情节紧凑全片无尿点
收藏 <夺面解码 >8.6|741人评价 城堡,舞女,炼金术,皇室,神探,妓院...跟随着凶手去旅行
收藏 <夺狱困兽 >8.6|1308人评价 老子在里面卖命,你TM在外面杀我家人,给我一个不灭你的理由
收藏 <巴黎谍影> 8.5|1616人评价 吕克贝松出品,约翰特拉沃塔的法国谍战
收藏 <不朽> 8.5|798人评价 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朽的只是内心一丝正义
收藏 < 法外之徒 >8.5|662人评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建国大业”
收藏< 猎豹行动> 8.5|494人评价 困守一隅拼死反击的枪战片,节奏快,场面激烈,值得一看。
收藏 <空中决战 >8.5|1022人评价 幻影2000神秘失踪只是一次恐怖袭击的序曲
收藏 <特种部队>2011 8.4|1331人评价 艰辛的营救之旅,人性的伟大与残缺同在!
收藏 < 企业战士 >8.4|297人评价 城市惩恶扬善7人组
收藏 < 蛇> 8.4|81人评价 法国惊悚动作片,以血还血
收藏 < 车神 >8.3|641人评价 引擎的轰鸣声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收藏 <黑帮团伙 >8.3|153人评价 加入黑社会前必看电影
< 极速骑手 >8.3|299人评价 四位轮滑侠横行巴黎街头,只为惩罚城市黑手党
『柒』 有哪些推荐的法国电影
呐喊娱乐
知道合伙人娱乐行家 2018-09-16
德国作品一向以表意晦涩、构思严谨而闻名,也许许多人都被好莱坞的绚烂特效所吸引了目光,被英国俊美的演员勾走了魂魄,对德国作品了解的少之又少,但不得不说,德国推理片还是有不少极其出彩的。
《再生门》
这是一部由著名演员麦德斯·米克尔森主演的推理惊悚片,讲述了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哀痛之余发现一扇可以回到过去的“再生门”,他回到过去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却又发现在不断的杀死自己。整部电影充满了转折与惊悚,在主人公的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充满了意外,让人猜不到结局。主人公更是在失去女儿的悲痛、和发现能够重回过去的“再生门”、再到意识惊天秘密之间转换的十分自然。
《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这是一部关于网络安全的电影。从影片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讲述了网络攻击与防守的故事。影片结尾十分出彩,出人意料,但细想整个故事却又在意料之中。它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的框架结构也十分独特。
《香水》
这是一部极具变态色彩的推理剧情片。影片中的变态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残忍手段制作香水,尺度大的惊人,但也正是这种非常出格的手法促使了这部电影名声大噪。
《窃听风暴》
这也是一部口碑响当当的德国推理剧情片。讲述了战争中监视与窃听的故事,紧张刺激的剧情氛围让人一度喘不过气来,剧情步步紧逼,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一次次的瓮中捉鳖,都是这部影片豆瓣得分8.8的依据与保障。
《M就是凶手》
这是一部1931年的老电影,黑白画面的构造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影片讲述了连环凶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标注并抓获的故事,也许抓获的过程很是惊险,但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的亮点在于黑白两道的对决,对于社会的安全究竟是法律的保障更为靠谱还是需要强势力量的介入才能让人安心?这是一个八十多年前就被重视的问题,也许至今仍让人费解。
17 2
下一条回答
周围人还关注
报考学历
app网络
什么是网球
微商代理起步技巧
口红怎么涂好看
火影忍者全集下载
修手表
衣服批发部
1
『捌』 哪些电影跟法国历史上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相关吗
我能相当最经典的一部就是大导演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只是这是部年代久远的黑白电影。
『玖』 近年来法国电影产业为什么快速发展
电影作为法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法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更与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和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息息相关。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使法国电影产业能取“财”有道,摆脱对票房的完全依赖,获得可持续发展。
制片公司投资风险小
据法国国家电影中心提供的数据,制片公司是法国电影的主要投资方之一,平均出资额占电影总投资的25.1%。但实际上,制片人通常并不需要支付这么多资金。这个数字只是电影拍摄之前制片人提供给国家电影中心的预算,而预算总额往往都高于实际投入,因为预算总额包括10%的额外预算,额外预算完全是为了备用,一般用不着。另外,根据法国的有关法律,投资电影的企业还可以享受最多50%的增值税减免优惠。这样算下来,制片公司的实际投资远远低于最初的预算数额,甚至不及电影总投资的17%。这意味着制片人的投资风险很低,因此在法国很少有制片公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