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的妈妈演员
《俄罗斯妈妈》是2016年上映的电影,由Choi Won-joon-I导演,Rina、Kim Do-hee等主演。
❷ 寻找一部俄罗斯关于母亲的电影
说的不是苏联,应该是东德!
中文片名 再见列宁
原片名 79 qm DDR
更多中文片名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英文片名 Goodbye Lenin!
片长 121 min / Argentina:112 min
国家/地区 德国
拍摄日期 2001年9月6日 - 2001年11月30日
上映日期 德国 Germany 2003年2月13日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克里斯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阿历克斯,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阿历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统一社会党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墙还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阿历克斯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这方小世界里历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
❸ 找一部电影,大概是俄罗斯的,是恐怖片,内容大概说女主角的父母争吵然后她母亲杀了父亲,女主角最后是开
遗落之地 我很喜欢的一部恐影~
简 介
本片是西班牙另类导演纳乔·塞达的另一部恐怖片。 遗落之地的剧照(2张)故事讲述一名备遗弃的孤女玛丽在犹豫多年之后,毅然踏上了旅程,决心回到那个已经废弃多年的俄国农场,去调查她那不为人知,自己也没法记起的童年生活。在那里,一些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了:农场上的房子是玛丽去世已久的母亲留给她的遗产,当玛丽踏进这所房子之后,那些在腐朽的墙里隐藏已久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苏醒了,玛丽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经历。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本应成为过去的家庭秘密开始渐渐地浮出水面……
视频:http://www.56.com/u11/v_MjYwMzUyMzU.html
恐怖片吧欢迎你~~~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898921.htm
❹ 俄罗斯恐怖电影尤伦卡,其中母亲是谁扮演的
俄罗斯恐怖电影尤伦卡,其中母亲是安娜·卡尤齐茨扮演的。
安娜·卡尤齐茨参演的电影有:
1、尤伦卡 (2009)
2、Ivan Groznyy (2009)
3、Otkuda berutsya deti? (2008)
4、Sinie nochi (2008)
5、Landysh serebristyy 2 (2005)
6、Okhota na asfalte (2005)
7、敢死连 (2004)
8、Dunechka (2004)
9、Moya Prechistenka (2003)
10、44年8月 (2001)
11、Kamenskaya: Stechenie obstoyatelstv (1999)
(4)俄罗斯有关母亲的电影扩展阅读:
尤卡伦内容介绍:
厌倦了都市的枯燥和紧张气氛,正当盛年的大学教授安德烈瓦伦迪诺维奇(Marat Basharov 饰)携女友伊娃和其女儿萨琛妮卡来到一个偏远小镇居住,他在当地的女子教会小学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校方专门把萨琛妮卡安排在安德烈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这一切都让他备感满意和幸福。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在上班的第一天他便陷入焦虑之中。他所负责的班上曾有一名叫索妮卡的女孩跳楼自杀,班上的学生则对这起事故三缄其口。
他发现这里的女孩子从来不玩芭比娃娃,她们玩的是真人。不久他更目睹一起校园暴力事件,挨打的女孩却不愿安德烈介入。
疑惑和忧虑让安德烈有意识地去探究原因,结果发现,这群长着天使般面孔的女孩子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邪恶的秘密……
❺ 好像是俄罗斯的一部战争电影,是关于一对母女找她丈夫的电影,他丈夫是个士兵。电影名字是什么
八月八日 Август. Восьмого(2012)
剧情简介 · · · · · ·
影片故事讲述一位离异的母亲为了和新男友共度周末,不得不将宝贝儿子交给当兵的前夫代管。谁知,前夫执行任务的地方却爆发激烈战事,令儿子也身陷战区、命运未卜。母亲于是只身前往,要救出孩子脱离险境……
看错。。。
❻ 俄罗斯电影《回归》讲述了什么
剧情简介
伊万和安德烈与母亲在俄罗斯北部一个小镇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离家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归来,打破了两兄弟的和谐生活。他们既对这个陌生的父亲充满怀疑和好奇,又对当年他突然抛开母亲而耿耿于怀。
第二天,父亲带着他们去到一个地方找寻一些东西。在路上,小伊万开始表现出对父亲的不满,认为他们没有父亲的生活也过得很愉快。他们来到一个大湖,父亲带领两个孩子做了一艘小船,驾船来到一座神秘的小岛上。
父亲和两个孩子分开,两个孩子出去捉鱼,父亲去找些东西,孩子们回到与父亲约会的地方时已经非常晚了,父亲大发雷霆,愤怒地责备哥哥安德烈,伊万哭着爬上一座高高的废弃的铁架上。父亲怕他发生危险也追了上去,结果父亲失足坠亡。
两个孩子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湖岸,就在他们启动汽车,打算把父亲的尸体装进去时,父亲的尸体连同那条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演员
1、安德 - 弗拉迪米尔·加林
2、伊凡 -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3、父亲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4、母亲 - 娜塔莉亚·维杜维娜
创作
在剧本的最初版本中,电影的动作原样是对遥远过去的记忆-根据剧情,大约40岁的两个兄弟阿奇尔(Archil)和大卫(David)坐在房子的阳台上在纽约,回想起他们童年时的故事。
据导演说,这张照片是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拉多加湖上拍摄的。“位于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所有领土都是我们的领土。一个月我们爬上,跑遍了所有的海岸,都至少好奇,好玩的地方,选择点进行拍摄-泽列诺戈尔斯克,维堡,普里奥焦尔斯克,Sosnovo“。
2004年,发行了摄影师弗拉基米尔·米舒科夫(Vladimir Mishukov)的相册,该相册被称为《归来》。
❼ 苏联英雄母亲和他的九个儿子
叶皮斯季尼雅·费奥多洛夫娜•斯捷潘诺娃
叶皮斯季尼雅 (1882.11.18-1969.02.27)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俄罗斯女性,家住库班地区一个偏远的小居民点。生前她获得了“苏联英雄母亲”称号,死后被授予苏联“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季马舍夫斯克市,有一座外观引人注目的高大建筑,在这座建筑的正面,人们可以看到由彩色马赛克拼成的九幅巨幅壁画。壁画上九位英姿飒爽的青年人栩栩如生。这座建筑同时也是斯捷潘诺夫英雄家族的博物馆。
季马舍夫斯克市立斯捷潘诺夫九兄弟壁画
尽管马赛克壁画创作于苏联时代,可英雄们的形象、衣饰却是按照东正教的教规描绘的。九个人的名字也都篆刻在画面上:亚历山大、费奥多尔、巴维尔、瓦西里、伊万、伊利亚、亚历山大、菲利普、尼古拉。
斯捷潘诺夫家族博物馆
在城市广场竖立了一座青铜纪念碑“母亲”,一位慈眉善目、头戴俄式头巾的老奶奶坐在长凳上,满怀期望凝视远方,等待孩子们归来。
英雄母亲叶皮斯季尼娅·斯捷潘诺娃
斯捷潘诺夫家的一个房间(博物馆)
在十月革命后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内战期间,他的长子亚历山大•斯捷潘诺夫(1901-1918)因为家人帮助红军而被哥萨克白军枪杀。
费奥多尔•斯捷潘诺夫(1912-1939)少尉1939年在哈勒欣河(诺门罕)战役中,为保卫祖国边境而牺牲。费奥多尔从小就立志当兵,在克拉斯诺达尔指挥员训练班结业后,被分配到外贝加尔军区服役。据报道,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率领一个排向日军进攻,英勇牺牲在阵地上。费奥多尔获苏联政府追授“勇敢奖章”
1941年6月21日,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伟大卫国战争爆发,老妈妈剩下的七个儿子都上了前线。
巴维尔•斯捷潘诺夫(1919-1941)就读于基辅炮兵学校。叶皮斯季尼娅收到的第一份阵亡通知书,就是巴维尔在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中战亡。
伊万•斯捷潘诺夫中尉(1915-1942)于1942年在白俄罗斯牺牲。他毕业于军校,曾与芬兰白军作战,任机枪排排长。1941年,他在作战中被俘,逃跑后找到在明斯克附近活动的游击队。他是作为游击队员与德寇作战时牺牲的。
瓦西里•斯捷潘诺夫班长(1908-1943),1943年12月在尼科波尔的德国战俘营里被法西斯枪杀。他是第9集团军106步兵师的班长。曾在1941年的克里米亚争夺赞卡战斗中被俘。逃离后,他先加入地下组织,再加入游击队。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幸再次落入法西斯分子魔掌。
伊利亚•斯捷潘诺夫(1917-1943) 1937年入伍,毕业于萨拉托夫军事学校,第250坦袜喊克旅旅长,在波罗的海战斗时负伤,他先在罗斯托夫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然后回家在母亲身边继续养伤。恢复健康后告别母亲,重回前线。他先是指挥坦克旅参加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后在库尔斯克之弧战役中阵亡。
小亚历山大(1923-1943)(为纪念1918年牺牲的大哥,取了大哥的名子)。萨沙(昵称--译注)在家里被称为小手指,因为他是斯捷潘诺夫家最小的儿子。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亲自用迫击炮摧毁了两个机枪掩体。1943年秋,身为一个步枪连的连长,他所在部队第一批强渡第聂伯河。小亚历山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顽强地守住了通往基辅要道河右岸的登陆场。红军战段昌士们击退告燃野了六次猛烈攻击,当所有的战友全都阵亡后,小亚历山大一个人打退了当面之敌的第七次进攻,当一群法西斯匪徒逼近萨沙时,他拉响了剩下的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小亚历山大·斯捷潘诺夫壮烈牺牲后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小亚历山大 (左 苏联英雄) 伊利亚 (右 坦克旅长)
菲利普•斯捷潘诺夫(1908-1945)战争期间在一个步枪团服役,1942在保卫哈尔科夫的惨烈作战期间被俘。在战争结束前三个月惨死于德国的一个战俘营。
尼古拉•斯捷潘诺夫(1903-1963)战争期间曾在高加索和乌克兰地区英勇作战,多次身负复重伤。期间,一次战斗中尼古拉受了致命伤,部队甚至给老母亲发出了阵亡通知书
二战期间上战场八个儿子,只有一人活着归来
从左至右依次:费奥多尔、尼古拉(生还)、巴维尔、小亚列山大、瓦西里、菲利普、伊利亚、伊万
在整个战争期间,叶皮斯季尼娅都在门口等着,仔细看着路过的人的脸,口中喃喃自语:“我儿子回来了吗?” 遗憾的是,只有尼古拉一个人活着从前线归来。随着他的到来,叶皮斯季尼娅有了继续活下来的希望,也许其他的儿子也会回来。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她失望了。
唯一幸存的儿子,虽然从战场上中活着回来,但他受了重伤,身上带着无法取出的弹片。他因伤早逝,历史学家将他与自己英雄兄弟们排在了一起。
在所有的孩子中,只有瓦丽雅一个女孩幸存下来。她学成毕业后后作了一名职业教师,嫁给了内务部人民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战争中被疏散。
儿子尼古拉去世后,叶皮斯季尼娅迁到顿河-罗斯托夫女儿的家。在女儿的家中,她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她照顾孙辈,还经常受邀到当地学校上培养勇敢精神课,给学生们讲述儿子们的英雄事迹。
叶皮斯季尼娅·费奥多罗夫娜•斯捷潘诺娃的生平,儿子们的功绩,经学者作家和记者之手传遍了苏联。比如,阿列克谢·布斯特罗夫的《俄罗斯母亲》(1979年)和维克托·科诺夫的《叶皮斯季尼亚》(1998年)。
导演帕维尔·鲁萨诺夫在《文学报》以叶卡捷琳娜·洛帕季娜在《文学报》关于斯捷潘诺夫家族的文章,拍摄了纪录片《一个俄罗斯母亲的话》(the word of one Russian mother),这部电影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奖项,后来在蒙特卡洛电影节(Monte Carlo Film Festival)上被评为最佳影片,获得了最高奖。许多文章和笔记可以在苏联和俄罗斯的各种报纸上找到。库班记者阿纳托利·马卡连科一生致力于研究母亲的动人事迹。
叶皮斯季妮娅老奶奶于1969年去世,享年87岁。1977年,她被追授卫国战争一级勋章。
斯捷潘诺夫这个英雄家族的薪火将继续下去。根据2020年的数据,这个家族已有11个孙子、17个曾孙和20多个玄孙。
2010年拍的一张斯捷潘诺夫全家福
编译: 黄大林
文章出处:俄罗斯网站
https://kulturologia.ru/blogs/270521/49954/
❽ 一部与乌克兰内战有关的新电影讲述一位母亲去战争区救自己的儿子
楼主你好
是电影《八月八日》
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是与乌克兰无关
绝对就是这部电影
有图有真相求采纳
http://ke..com/link?url=2Y3IqC-_-_4_pFiPwAabaEjIl-
❾ 俄罗斯电影的俄罗斯电影历程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优秀影片有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母亲》、《土地》等。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苏联的一批作家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作曲家开始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转而从影。20年代电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辑、节奏和群众场面上,30年代则转向剧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运用语言、音乐、歌唱、音响等表现手法。苏联第一批有声影片中较好的有《迎展计划》和首次搬上银幕的古典戏剧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根据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继该影片后出现了一系列较好的革命历史影片,有《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❿ 电影 八月八日 是真实的战争么 电影里就这么屠杀平民 这不跟鬼子一样
电影八月八日不是真实的战争,是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五日战争为背景。
八月八日也叫做《穿越火线》是由贾尼克·法伊济耶夫执导,斯维塔兰娜·伊万诺娃、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尤里·库琴科、马克西姆·马特维耶夫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是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五日战争为背景,透过母亲的视角,讲述战争背景下一位年轻母亲只身奔赴战场历经九死一生救出儿子的故事。该片于2012年2月21在俄罗斯首映,2013年9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0)俄罗斯有关母亲的电影扩展阅读:
八月八日中感人至深的母子深情配以真枪实弹的战争场面,以及孩子眼里的机器人大战给观影的观众们带来全然一新的体验,影片在呈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时又不失温情,令观影的不少家长很感动,电影融入亲情题材,结合很到位。
该片在母亲营救儿子的点上,做得非常卖力而到位。能让一个什么技能都缺失的年轻母亲,干出这么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事情,剔除刻意的痕迹,搭设合理的铺垫,形成一套完满的自圆其说的框架,是非常有难度的。
该片在牺牲整体节奏的基础上,圆满的完成了用情感来代替叙事的艰巨任务。使得故事的说服力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的夸张都几乎寻觅不到,所有的桥段过度几乎都做的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