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 《锈与骨》:生活逼我们面对现实,我们只能勇敢前行
这是一部可看性、艺术性俱佳的影片;这是一部表现真实生活与真切情感的影片;这是一部看清自己即便深陷泥潭,还要追寻波光粼粼的希望的影片。
欧洲电影常见平静的表述手法,每个镜头都精心设计,每个画面都色彩丰富,即真实又诗意。缓慢的节奏,人物朴实细腻的眼神与对话,将两个不幸的心灵,不完整的躯体恰当的碰撞在一起,恰好的奏出救赎的乐章。整部影片没有因为生命的不幸而过多的表现爱心与怜悯,反在舒缓的节奏中关注人物的内心与情绪的释放,真实地表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变化。也透漏出导演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和理解。
导演试图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渲染一丝轻松的浪漫情怀。所以使用大量光晕镜头,让角色看起来更美更柔和;所以漂亮女人尽管失去了双腿,依然和常人一样有性爱的需求并且很享受。
女主马里昂·歌迪亚2008年凭借《玫瑰人生》夺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次素颜出演一个被虎鲸咬断双腿,内心敏感,骨子傲娇的美丽女人,自然细腻的表演为本陆敏片的一大亮点。高超的三维模型渲染和后期合成技术将女主截肢后的效果做的如假包换,看的人心撼动,完美的呈现了电影里女主这一角色。
阿里是个很操蛋的男人,确切的说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大男孩。他暴躁,他穷困潦倒,他气走了老婆,当他发怒时会对只有五岁的儿子很粗暴,甚至将孩子的头撞到桌角都无动于衷,仅凭这一点他就真够操蛋的。阿里说话不会顾及别人,做事不会考虑他人,他甚至有点坏但骨子里还有善良的基因,他真的还没长大。
需要多久的时间大男孩才能长大?鬼知道!
而阿里,当他疯了一般地在冰面上敲碎了双手的骨头,当他救起掉进冰窟窿里的孩子,当他在医院里绝望地苦等了三个小时后孩子终于苏醒,当他在医院走廊里对电话那端的斯蒂芬妮哭着说出“我爱你”时,他仿佛真的长大了。或许一个男人心智的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又或许就在一夜之间。
不经历生离死别,不经历苦难就是很难长大。
当阿里在打黑拳时倒在地上满脸是血,当他模糊的双眼看到斯蒂芬妮的义肢站在眼前,他又有力气继续打下去了。
阿里锈迹斑斑的躯体和灵魂,在遇到失去双腿的斯蒂芬妮后,慢慢被洗净了。
曾经,她最喜欢别人对她投射的目光,就像无数个聚光灯打在她身上一样,她站在舞台的中央,她是那么骄傲。她有着天使和魔鬼都妒忌的面容与身材,不俗的职业,无忧无虑的生活,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可是生活总会有让人猝不及防的时刻,甚至无法闪躲。一次表演事故终结了她热爱的事业,身为虎鲸训练师的她被虎鲸咬断了双腿,不得不截肢。她所有的一切瞬间崩塌,大好年华的姑娘无法面对熟悉的亲友,孤寂与绝望中想起了曾经帮过自己的陌生人。
阿里一副聊漫不经心的样子,没有同情,没有小心翼翼,没有不疼不痒的安慰。正是这种置身事外却又淡如水的关心,让斯蒂芬妮感到自在,才会有继续的接触。
在陌生又简单的阿里面前,她自然地跟他一起踏出房门去接触许久不见的天日,她自早茄枝然的被他抱到海里自由地游泳,她自然的跟他一起上床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理需求。而正因为和阿里的深入接触,让她感觉自己活过来了,她在轮椅上起舞,在阳光下做着熟悉的训练虎鲸的手势,她逐渐有了存在感。
活着、成长很平常,重点是活的有尊严,正因为这份尊严和平等让她在经历了生命的痛之后有了重生的呼吸。她去见了老朋友们和伤害过她的虎鲸,她可以坦然的面对一切。
只要心理伤痛慢慢恢复一切都好办。身体的不完整只要靠先进的医疗辅具就能克服,虽然双腿截肢,但她的残肢很长,以她的身体条件和欧洲发达的医疗仿生科技,生活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并没有那么难,更何况有保险支付昂贵的义肢费用和生活费用,已经纳春非常完美了。
再也不期待别人投来的目光,当失去双腿的斯蒂芬妮在绝望中遇到单纯的阿里,让斯蒂芬妮找到了支撑自己的骨头。
不断变化的世事往往让人不能理解,但又必须接受,谁都逃不过命运的纠缠。角色随命运的潮汐不断向前,只能用不断自我认知和成长去面对一切。两个不幸的人相拥取暖,彼此救赎,被腐蚀过后重获新生。
如果斯蒂芬妮没有残疾,那她永远不会给阿里打那个电话,他们也永远不会有哪怕一点点的情感交集。也因这样一个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是最能轻松去面对的,所以有了后面的故事。
影片最终,阿里手掌碎了,但他用碎裂的手骨拿到了金腰带,斯蒂芬妮和他在困境中最终走到了一起,一家三口看起来很协调,过程艰辛但是结果完美。电影终归是电影,这个结局是大多数观众所希望导演给予的。生活已经很残酷了,就在电影里让人们得到安慰吧。
又或许电影结尾那个五岁小男孩的特写镜头里暗藏了另一个结局,那金腰带,那看似美满的一家三口只是在梦里。一个大男孩真能一夜之间 长大成为真正的男人吗?背景性格差异这么大的男人和女人,真的能和谐相处多久呢?或许这是另外的结局。
但是,作为一个庸俗的观众,我还是希望结局是完满的,毕竟现实里的现实真的够够的了。
㈡ 美国电影《崩溃》讲的是什么
大体上讲的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导弹工程师由于太过沉迷学术,致使自己精神分裂,离婚以后被禁止靠近妻儿。在失意之后,想要回家为女儿过生日的他由于自己思维上的种种混乱与各色人等发生了荒唐的故事。他只是希望回家,但回家的路比前进还要艰难。我想这也是作者希望表达的电影主题。作者同时也借电影之口,诉说了自己对社会种种不公的不满。当你看完电影,你会发现电影当中的人物个个都是即将崩溃的,警官,小混混,无法贷款的黑人,男主人公的妻子... ...全片只有男主人公的女儿是一个内心未被尘世污染的角色,或许作者另有深意,只等待着我们去理解了。以上只是我个人看完电影后的理解。
㈢ 意大利大尺度老片,家庭主妇被引诱…
二战时期的法国小城,一段暗涌的纠葛在《玩偶》中悄然上演…
在怀旧怪奇电影公众号上首发的这部1976年的意大利剧情片,由萨尔瓦托雷·桑佩里精心执导,弗兰科·内罗和丽莎·佳丝托妮的精彩演绎,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
艾丽安娜,一位昔日的小镇女神,如今经营着一家药店,生活看似平静。她的丈夫,一位大学教授,沉迷于学术与古董的世界,似乎忽略了妻子的渴望。药店的帮工阿鲁曼,一双狡黠的眼睛洞悉了这个家庭的微妙变化,他的内心酝酿着邪恶的计划。
阿鲁曼一步步试探,从工作中的有意无意接触,到下班后的大胆侵犯,艾丽安娜尽管初时显得勉强,但出于对名誉的守护,她选择了沉默。这沉默背后,是无尽的痛苦和无奈,她的生活开始偏离原有的轨道,被引诱堕入深渊...
《玩偶》就像一面镜子,残酷地映照出美的毁灭:艾丽安娜从端庄的少妇,堕落为一个歇斯底里的荡妇,这个过程如同金玉掉入泥泞,让人痛心疾首。影片将二战的背景融入其中,描绘了底层帮工阿鲁曼如何利用战乱的混乱,对上流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进行无情揭露。
弗兰科·内罗的表演,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霸道演绎是对上流阶级的有力讽刺。而丽莎·佳丝托妮则以她的成熟之美和内心深处的扭曲欲望,勾勒出一个被生活逼迫的女性形象,令人深思。
这部影片,不仅是对一个家庭悲剧的深刻剖析,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有力控诉。它用大尺度的情节,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复杂交织,让人在观影中体验到命运的无情和生活的无常。
㈣ 10部绝望到崩溃的电影
以下是10部绝望到崩溃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