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医生》为何会如此引起观众的共鸣
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于7月9日上映,这是导演刘伟强继《中国机长》后执导的第二部主旋律电影,一经上映好评如潮,观众直呼“催泪”,评分平台上23万人打出了9.5的高分。可以说,《中国医生》用半叙事、半记录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现抗疫全过程,用真实激起了观众的共情底色。
《中国医生》作为一部半纪实医疗片,将故事发生地聚焦于新冠疫情“暴风眼”金银潭医院,讲述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动人医护故事,通过穿插记录影像、新闻报道串联时间线,完成了一个宏大叙事背景下的医护群像戏。
不同于常规主旋律片着力于爱国热情和苦难展现,《中国医生》将宏大叙事还原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人身上,当生活常态与疫情交织,格外展现出一线抗疫者们的伟大。患有渐冻症的张院长,是个脾气火爆的湖北汉子,他瘸着腿奔走在医院为病人治疗,看着病情恶化的妻子哭到不能自已。文婷医生专业、冷静理智,在混乱的场面中掌控全局,她压抑对女儿的思念,除夕夜仍坚守在一线;她食不知味,因为没有及时救助杂货店老板,无声地颤抖与垂泪。我们曾经在新闻报道中,或多或少了解过这些医生们的英雄事迹,而影片则将他们还原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越是展现他们作为普通人“接地气”的一面,越能体现出平凡人的伟大一面。
如果说,《中国医生》中医护人员是绝对的主角,支线剧情展现的则是普通人与疫情的对抗。通过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电影巧妙地将镜头聚焦到了金银潭医院之外的平民英雄。快递小哥金仔,因为怀孕的妻子没有床位,对医生大声嚷嚷,这是普通人在医疗资源紧缺时的真实写照。妻子住院后叮嘱他注意防护不要接单,他却冒着感染的风险挺身而出,给一个个家庭送去希望的口粮。《中国医生》展现普通人的心路历程,引起观众对平民英雄的共情。
除了对典型人物的刻画,《中国医生》在后半场运用了大量纪实影像与新闻资料,将视角推向了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全城消毒,工作人员昼夜不分摸排调查;大批医疗队与物资运往武汉;火神山医院火速建成……将《新闻联播》的疫情报道作为推动影片叙事的时间线,既保障了真实性,也唤醒了人们有关疫情的记忆与情感。
诚然,《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不够完美,存在着结构松散、配乐过多等一些问题,但在全世界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它用影像还原武汉曾经的日日夜夜,让中国医护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定格于银幕,让中国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精神定格于银幕,成功地用真实引发了人们的共情。
Ⅱ 电影《中国医生》定档了,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中国医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hd57C-QxCjd7RULzj0isMA
电影《中国医生》定档了,这部电影是以去年的新冠疫情为背景,各位医生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候的工作状态和责任。这部作品的上映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医生群体,更好的认识到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内心的强大,也算是为去年的疫情做出了一个合格的答卷。这部剧不管是从内容上来讲还是从演员阵容上来讲都是非常让人们期待的。
Ⅲ 《中国医生》定档7月9号,新电影已获钟南山独家授权
是的,《中国医生》是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抗疫题材医疗片,已获得钟南山院士的独家授权。
据报道,影片拍摄用的全部医院设备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1:1打造,甚至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投入拍摄,拍摄的每一场戏都有亲历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亲临指导,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
袁泉贡献“毁容式演出”
6月22日,电影《中国医生》发布定档预告,目前发布的两款定档海报,中心人物分别是张涵予和袁泉。
袁泉在电影《中国医生》中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为真实还原抗疫工作下的医护人员状态,她贡献了“毁容式演出”:脸颊被口罩勒出压痕,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皮肤被汗水浸泡得发白,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满面倦容,只有眼神依旧透着医者的坚定和勇敢。
据了解,为了拍摄一场重头戏,袁泉曾经连续穿了8个小时的防护服,但她事后表示自己其实没有特别计算过时间,当时只是想尽全力向真实靠近,“一旦穿上那身衣服,进入那个状态,就不会特别留意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