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业恢复,老剧纷纷复映,是没有新作品了吗
大家都知道,随着疫情的好转,很多电影院都选择复工了。电影院复工之后,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少有新电影放映,放映的都是一些老剧,是因为没有新作品了吗?其实并不是因为很多导演都知道,在这个节骨点,如果放映新的影片的话呢,票房肯定是不容乐观的,还不如滞后等到完全恢复之后再放映才可以赚更多的钱。
一、没有导演会选择 在这个节骨眼去冒险。没有哪个导演会在这个节骨眼去冒险,他们辛辛苦苦投资那么多去拍摄的一部电影,如果选择在这个冷淡的节骨点放映的话,那票房肯定是亏的,谁会愿意去做亏本买卖的,所以电影院才一直在放映那些老剧。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疫情的缓解,电影院开始逐步复工了,但是很多电影院都选择放音老片儿不是放映新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导演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放映新的片子。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⑵ 首部春节撤档影片恢复上映,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电影院的影片得到恢复上映,证明了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人们可以去电影院观看电影。
⑶ 疫情之下,电影院的“重映之门”开启得有点晚
时下的电影市场再度打开了“重映之门”。去年首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年“520”重新上院线,出人意料地收获3906万元票房,不仅夺得周票房冠军,还打破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创造的国产影片重映首日票房纪录。
《我要我们在一起》之外,2020年首映的《魔法鼠乐园》《阿里巴巴与神灯》《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将在5月底、6月初重映;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将在5月28日重映;2019年首映的《白蛇:缘起》,和2021年首映的《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及《雄狮少年》将在6月份重新上院线。
老片重映不是今年才有。前两年,为了给复工后的电影院“暖场”,《天堂电影院》等一批经典老片都曾重现银幕,《阿凡达》就是在去年3月重映时拿到了3.7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留下了“经典永流传”的佳话。不过,和以往多为高口碑影片重映不同,今年的“老片重映”画风突变,《我要我们在一起》豆瓣评分只有6分,居然在“520”成绩喜人。这不禁让外界警觉:重映影片的门槛是否变低了、是否在给烂片制造机会?老片重映,是偷懒之法还是救市之策?
举措:
密钥延期 春节档影片仍在映
今年3月以来,受疫情反复影响,电影市场的几个重要档期都纷纷遭遇了新片的集体撤档,清明档、五一档、“520”档都遭到疫情搅局,而北京和上海两大票仓也一度停摆,至今没有恢复。猫眼数据显示,5月24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为66.17%,比前一日减少了130家,而大盘票房则只有815万。可见各维度的数据并不尽如人意。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全国影院营业率达到80%,片方才愿意上新片搏一下“前程”。而近两个月来,上映的一些中外新片表现都比以往打了太多折扣。
在市场和人气接近冰点的情况下,如何让观众愿意走入影院成了难题。很多影片选择了延长密钥的方式,拉长上映时间,在填补市场空缺的同时,也给自家票房带来一定累积。目前,3月18日上映的《新蝙蝠侠》密钥延期到6月17日;4月29日上映的《坏蛋联盟》延长上映至6月28日。此外,《精灵旅社4》《月球陨落》《神秘海域》《花束般的恋爱》也都纷纷延长在中国的映期。国产影片方面,《奇迹·笨小孩》《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等也纷纷宣布延长放映期。甚至,在购票平台上还可以看到春节档的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狙击手》依然在坚守——两部片子的上映日期将延长至7月3日。
重映影片多部老片二度上线
与此同时,“老片重映”也适时登场了。重映影片省去了制片成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帮助影院维持一定的客流。在前两年的疫情期间,就有重映影片的身影——2020年,《战狼2》《流浪地球》《狼图腾》《中国合伙人》和《何以为家》以公益放映的方式助力电影市场。而在2021年,影院全面复工的前20天里,国内院线上映的44部影片中有29部为重映电影,数量占总片源的65%以上,票房也占复工后票房的44.5%。
今年继《我要我们在一起》“520”重映成功后,“老片森嫌缺重映”的接力棒还在继续。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将在5月28日重映,该片去年十一档上映,豆瓣7.2分,在目前的国产青春片中可谓品质优秀,轻松幽默而又颇有治愈能量。此外,2020年首映的《魔法鼠乐园》《阿里巴巴与神灯》《小美人鱼的奇幻此辩冒险》已在预售。万达电影日前也与中影股份联合发起“万达电影点播影院”项目,6月的放映主题为“国漫崛起未来之光”,重映的四部老片为《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和《雄狮少年》,其中《白蛇:缘起》于2019年首映,另外三部影片均于2021年首映。
思考:
让电影市场热闹起来需要什么
由于《我要我者含们在一起》在豆瓣的低评分,也因此,有舆论担忧“重映”潮之下,很多烂片会卷土重来,造就烂片的2.0时代。但其实,忧心似乎是没必要的,不妨用积极的角度来对待这件事。《我要我们在一起》重映的票房成功并不能掩盖一切。
而且,目前是电影市场的“非常时期”,市场不振,观众的心理需要特别的慰藉。如果能在老片的存库中挖掘出一些新的关注点或曾经被市场忽视的“遗珠”,如果能找到与社会当下心态更为紧密的影片,不失为一种值得鼓励的尝试。
再者,《我要我们在一起》并没有因为重映成绩好就能够摇身一变成为“经典”。数据显示,《我要我们在一起》在“520”后便迅速降温——5月21日,该片的票房就被当时上映了23天的《坏蛋联盟》超过。它的“昙花一现”只是因为击中了年轻群体的某种情绪,其成功并不足以从此拉低观众的审美和智商。
目前,6月份的片源依然不够丰富,最受期待的新片是《侏罗纪世界3》。无论是新瓶装旧酒的老片还是新片,能够让电影市场热闹起来既需要影片的实力,也需要对于市场的敏感契合。相比于某部影片的成败,电影市场目前的关键是调动起创造力,在人气难以聚拢的情况下,让观众对电影依然有热爱。
个案观察
《我要我们在一起》为何能跑赢“520”
今年的“520”档期,老片《我要我们在一起》作为“重映影片”登场。该片是去年“520”档期的主打影片,抛去影片口碑不谈,这部影片的“重映”是动了很多心思的,而不是直接拿来重新上映那么简单。
首先,这部影片在选择上就很讨巧,对于年轻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一点在艰难的五一档得到了印证——青春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虽然豆瓣只有5.5分,但依然能够一路领跑,夺得今年五一档票房冠军;《我要我们在一起》去年的上映成绩也不错,票房突破3.2亿。面对当下巨大的生活压力,年轻群体观看电影时更喜欢“直给”、简单。此时进影院就是为了卸下一些重负,甚至放弃思考,这样的影片反而能让他们彻底放松。
其次,《我要我们在一起》通过新鲜的议题重塑了这部影片的观看价值,影片的营销话题主打的是“去年陪你看电影的人,今年还在吗”“电影可以重映,我们能不能重来”这种契合年轻人心境的煽情语句显然能够点燃心绪,让观众成为“有故事的人”。影片还利用谐音梗,在5月20日13点14分上映,发布“520,我要你们1314在一起”。之后,又陆续推出“要我爱你(15:20)、依旧爱你(19:20)、爱你爱你(20:20)”等特别场次。这些,显然让这部影片的重映变得具有“仪式感”。
再者,莫文蔚演唱的影片主题歌《这世界那么多人》,经过一年多来的广泛传唱,已经成为这几年来流行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首电影金曲,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也吸引了部分观众进影院。
最终,豆瓣6分的《我要我们在一起》重映3天,出人意料地收获3906万元票房,不仅夺得周票房冠军,还打破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创造的国产影片重映首日票房纪录。
⑷ 疫情复工后票房破50亿,对电影行业意味着什么
今年的上半年可以说是影视行业寒冬中的寒冬,所有人除夕前都等着春节一波大片袭来,结果疫情到是先来了,所有的电影院被迫停止营业,截止到7月20日,整整停顿接近6个月,损失超过300亿元。最近终于迎来一个好消息,疫情复工以来,票房终于突破了50亿元大关,其中光八佰一部电影贡献了其中的半数票房,接近26亿,要知道复工以来,影院每场的位置是间隔的,每一场允许观看的人次是不足原先的一半的,但八佰仍然交出了相当不错的票房。
⑸ 《人生大事》上映,被赞后疫情时代必看治愈佳作,你怎么看
由韩延监制,刘江江编剧并执导,朱一龙领衔主演,杨恩又特别介绍出演,王戈特邀主演,刘陆、罗京民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全国正式公映,此前电影在淘票票和猫眼点映开分均高达9.7。片方同步释出“光满人间”版手绘海报,片中人物集结在“上天堂”殡葬店前,和煦的阳光笼罩着面带笑意的每一个人,传递出影片抚慰人心的治愈气息。
该片用三哥与小文这对非血缘的父女故事,涵盖了与原生家庭和解、与陌生人相处、面对亲人离世等情感话题,令人要倍加珍惜平凡生活里的温情瞬间,是一部在后疫情时代下,能抚慰人心、教人学会面对离别和生死的佳作。观众表示:“我在影院跟着里面的人物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疫情以来,我们对生活的不顺也好、生命的脆弱也罢,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和感悟,这部电影正好呼应了现实,它真的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⑹ 如何看待疫情下《囧妈》《花木兰》等电影转战流媒体
疫情之下的流媒体都是在获得“强制性”的流量入口。有的公司本身就做的很棒了,比如Netflix、Disney、。但由于各自的商业逻辑和商业变现手段不同,都会有各自的问题。相对来说,那些变现业务是纯靠会员费的在此时此刻会更加平稳,而且内容强的公司在疫情过后客户的留存率会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