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动漫电影解析PPT

动漫电影解析PPT

发布时间:2022-11-21 01:36:56

❶ 动画片的起源与发展(幻灯片的最好)急急急!!!

动画的故事(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于十七世纪阿塔纳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这个人是个耶稣会的教士。所谓“魔术幻灯”是个铁箱,里头搁盏灯,在箱的一边开一小洞,洞上覆盖透镜。将一片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通过玻璃和透镜,图案会投射在墙上。魔术幻灯流传到今天已经变成玩具,而且它的现代名字叫projector,投影机。魔术幻灯经过不断改良,到了十七世纪末,由钟和斯桑(Johannes Zahn)扩大装置,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旋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18世纪末,魔术幻灯的灵趣在法国风行起来,戏法越变越多,因为灯光的关系,影子可以互溶,加上一些小道员,所以刚死的可怕的政治人物投射在一片白烟中、镜子里、布或玻璃上,还会动,还有骷髅身,调整这些透镜就可以弄得满室阴气森森鬼影幢幢。
早期伟大的动画家是温瑟麦凯。麦凯不是发明动画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的艺术潜能的人。他于1867年生于美国密西根,早年曾为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后来进入报社当记者和画插画,并成为知名的漫画专栏画家。他最著名的“小尼摩游梦土”(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首刊于1905年,其中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幽默的趣味表现、丰富的想像力和气派的空间调度,树立了作品的特殊风格。他从事动画的缘由事出偶然,他的儿子把每个星期天连载漫画剪下做成指翻书,这个游戏启发了他。之前他也一定看过布雷克顿和科尔的动画短片,1911年,麦凯做出生平第一部动画影片,内容取自“小尼摩”漫画中人物的逗趣动作,及其经历的陆离怪事,他亲手一格格着色,动画从此有了颜色,五彩缤纷。此外,麦凯更擅长在平面动画中营造三度空间的流畅动线,观众甚至以为他参照了真人演出的影片。后来,麦凯又完成了《蚊子的故事》(The Story of a Masquito),除了表现角色动作外,还具备了故事的结构。
1914年,麦凯推出影史著名的代表作《恐龙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他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安排成互动式的情节,一开始恐龙葛蒂随从麦凯指示,从洞穴中爬出向观众鞠躬,表演时顽皮地吃掉身边的树,麦凯像个驯兽师,鞭子一挥,葛蒂就按照命令表演,结束时,银幕上还出现线画的麦凯骑上其背,让葛蒂载着慢慢走远。
这部动画史上的种子电影,用墨水和宣纸所画的画超过五千张,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整体感流畅,时间换算精确,显示了麦凯不凡的透视力。
麦凯不仅是一位表演艺人而以,他对戏剧效果的掌握也有充分的体认。在创造了《恐龙葛蒂》之后,他接着做了可称为影史上第一部以动画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雅号之沉没》(The Sinking of the Lusiitania)。他将当时悲剧性的新闻事件,在舞台上逐格呈现,特别是将船沉入海中,几千人坠入海里,消失在波涛中的画面,以动画表现,让观众十分震撼。为了重现当时的情景,他画了将近25000张的素描,这在当时可说是创举。
总言之,麦凯在发展多重角色的塑造,结合故事结构和通俗趣味,以及暗示三度空间的画面美学风格上,他的努力不可忽视;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发展全动画(Full Animation)(注七)观念的人。而他以一个漫画家专业的素养,为动画开辟的路线,也预告了一个美式卡通时代的来临。
在美国,由于布雷克顿和温瑟麦凯的成功,动画片厂也如同卡通动画角色般的逐渐兴起。1913年,第一间动画公司在纽约设立,拉乌巴瑞(Raoul Barre)为他的动画片钉子(pegs),发展了第一套固定绘画的系统。J.R.布莱随后跟进,改编泰迪罗斯福(Teddy Rosevel)的漫画卡通,制作一系列《说谎上校》(Colonel Heeza Liar)的冒险故事。早期有许多卡通是由流行连环漫画搬上萤幕,譬如《马特和杰夫》、《疯狂的猫》,原本就是观众喜爱的人物,现在动了起来,宛如真人,更增添其魅力。

❷ 我要做一个宫崎骏漫画电影的PPT文件,怎样可以做得更活泼更新颖呢

我在宫崎骏吧里帮过一位童鞋同样的问题,我就在这复制粘贴了
一、介绍性的资料
1、宫崎骏映画馆
2、宫吧的大全 http://tieba..com/daquan?kw=%B9%AC%C6%E9%BF%A5
3、腾讯的专区
4、网络 网址就不贴了,我觉得网络不错,内容很全。
二、图片类资料
1、还是宫吧的 http://tieba..com/%B9%AC%C6%E9%BF%A5/tupian?fr=ala0
2、刚看到的帖子 http://tieba..com/p/1288112967
三、作品分析性的资料
这个不好找呀,因为很少有人会耐下心来写上千字的文章来分析和评论宫老的作品。跟别说客观科深入了。我推荐一本书和两档CCTV的节目
1、《与梦飞翔宫崎骏——动漫 梦想 还有往日的纯真》
你在 超星读书网 搜索这部书
这本书下载后只能由超星自己的阅读器才能打开,楼主看完后就自己写稿吧
2、鼎鼎大名的《第十放映室--寻找梦幻岛-映像宫崎骏》
上集 http://tieba..com/f/shipin/p/7e264b2264873c2b125a9a14-1?kw=%B9%AC%C6%E9%BF%A5
下集 http://tieba..com/f/shipin/p/208a2137775ca3821669623e-1?kw=%B9%AC%C6%E9%BF%A5
3、这是本人的帖子了,嘿嘿
CCTV电视指南 数字飙榜之宫崎骏十大动画电影
http://tieba..com/p/1250442455
好了,就这些了

❸ 电影解说PPT一般怎样布局

电影解说PPT1般首页先介绍电影的内容和梗概,然后再进行电影内部的细节和图片安排,最后是感谢语

❹ 关于日本动漫的ppt

唱K小鱼仙
故事内容
七海露芝亚是七个美人鱼王国之一北太平洋国的公主。小时候遇到的一个在海中遇难的男孩并且用珍珠救过他,于是现在要要回自己的珍珠而来到人间。来到人间的露芝亚和偶然相遇的冲浪少年堂本海斗遭到了海中水怪的袭击。原来海斗就是以前露西亚救过的男孩。对海斗怀着朦胧爱慕的露芝亚用珍珠的力量变身,手持麦克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将水妖们打败了。。。
北太平洋海域——粉红真珠美人鱼公主七海露芝亚(Lucia)
南大西洋海域——浅蓝真珠美人鱼公主宝生波音(Helon)
北大西洋海域——绿色真珠美人鱼公主洞院丽奈(Rina)
南极海海域——紫色真珠美人鱼公主加琳可伶(或者香莲)(Karen)
北极海海域 ——蓝色真珠美人鱼公主加琳诺爱儿(Noel)
南太平洋海域——黄色真珠美人鱼公主夏美可可(Coco)
印度洋海域(前)——橙色真珠美人鱼公主织本沙罗(Sara)
印度洋海域(后)——橙色真珠美人鱼公主织本星罗(Seira)
姓名:七海露芝亚(七海露亚,七海露西亚)
英文名:Luchia
身份: 北太平洋粉红珍珠人鱼公主
身高:156cm
生日:1989年7月3日星期一
星座:巨蟹座
血型:O型
所属海洋:北太平洋
爱好:唱歌
专长:制作串珠饰物
喜欢的科目:家政科
讨厌的科目:数学科
喜欢的颜色:粉红色
喜欢的花:大波斯菊
喜欢的食物:虾
变身口号:粉红珍珠歌声
讨厌的食物:葡萄干
喜欢的男孩类型:保护型
喜欢的人:堂本海斗
日版声优:中田あすみ
中版声优:桃宫甜西子
个人专歌:~MOTHER SYMPHONY~、~Splash Dream~~恋はなんだろう~ LEGEND OF MERMAID、
姓名:堂本海斗英文名:Kaito
身份:彭达拉莎族次子,海都的弟弟
身高:172cm
生日:1989年11月21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B型
爱好:滑浪
专长:滑浪
喜欢的科目:体育,数学
讨厌的科目:社会科
喜欢的颜色:蓝色
喜欢的食物:炖肉
讨厌的食物:青椒
喜欢的女孩类型:坦率型
喜欢的女孩:七海露芝亚
日版声优:岸尾大辅
简介:原处第一部时,堂本海斗不知道七海露芝亚原来是一条人鱼,所以一直对七海露芝亚的人鱼型发生了爱的变化,但是由于七海露芝亚的人鱼形态没有在海上出现,对在陆地的七海露芝亚产生了好感,她好像人鱼形态的七海露芝亚,所以喜欢她,但由于与海都之战是,海斗发现原来露芝亚是他回忆的那条人鱼,最后两人彼此相爱,但因为第二部的海斗遇见米迦勒,封印了自己的记忆,所以遇见了美嘉留,忘记了七海露芝亚,但好景长长,最终恢复记忆,用爱打倒了米迦勒,美嘉留重生,从此海斗与露芝亚两人相亲相爱~~~~
姓名:宝生波音波音 萌女
英文名:Hanon
身份: 南大西洋浅蓝珍珠人鱼公主
身高:152cm
生日:1989年5月24日星期三
星座:双子座
血型:B型
所属海洋:南大西洋国
爱好:购物
专长:化妆
喜欢的科目:国语
讨厌的科目:体育
喜欢的颜色:浅蓝色
喜欢的花:樱花
喜欢的食物:芝士蛋糕
讨厌的食物:纳豆
喜欢的男孩类型:成熟型
喜欢的人:海月太郎老师(先,第一部喜欢的)和白井渚(后,第二部喜欢的)
日版声优:寺门仁美
个人专歌:~Ever Blue~、~水色の旋律~
姓名:白井渚
身份:(初中)一年级学生
身高:152cm
生日:1991年
喜欢的女孩:宝生波音
日版声优:日下ちひろ
姓名:洞院丽奈(洞院丽娜)
英文名:Rina
身份: 北大西洋绿色珍珠人鱼公主
身高:163cm
生日:1989年9月2日星期六
星座:处女座
血型:AB型
所属海洋:北大西洋国
爱好:看书
专长:打扫和洗衣服
喜欢的科目:数学科
讨厌的科目:没有
喜欢的颜色:绿色
喜欢的花:百合
喜欢的食物:斋菜
讨厌的食物:高级料理
喜欢的男孩类型:稳重型
喜欢的人:滨崎雅宏(第二部出现)
日版声优:浅野まゆみ
个人专歌:~Piece of Love~、~Star Jewel~
姓名:滨崎雅宏
英文名:Masahiro
身份:滨崎财阀的贵公子,高中生(有钱人的儿子)
爱好:飙车和拳击
专长:飙车和拳击
喜欢的颜色:绿色
喜欢的女孩类型:成熟型
喜欢的女孩:洞院丽奈
日版声优:古岛清孝
名称:加琳可伶(加琳香莲、加琳卡莲)
英文名:Karen
身份:南极海(南冰洋)紫色珍珠人鱼公主,诺爱尔的孪生妹妹
海洋:南极海(南冰洋)
生日:1986年2月14日星期五
年龄:16
星座:水瓶座
所属珍珠:紫色珍珠
变身口号:紫色珍珠歌声
喜欢的男孩类型:善良型
喜欢的人:阿昴
日版声优:小暮英麻
个人专歌:~オーロラの风に乘って~
起初不接受露西亚等人
因为以前的误会,她认为因为莉娜的错,她的姐姐诺爱儿被海都抓走,而莉娜却独自逃到人间去了。
在第26集时真正与七海露芝亚等人见面,并总在七海露芝亚等人遇到危险时从水妖手里
救出了他们,并和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名称:阿昴
身份:英国调查队人员
喜欢的人:可伶
名称:加琳诺爱尔 (加琳诺爱儿、加琳诺威尔)
英文名:Noel
日文名:ノエル
所属海洋:北极海(北冰洋)
身份:北冰洋蓝色珍珠人鱼公主,可伶的孪生姐姐
生日:1986年2月13日 星期四
星座:水瓶座
所属珍珠:蓝色珍珠
爱好:看书、看侦探小说(第二部)
喜欢的颜色:蓝色
血型:O型
高度:169cm
专长:唱歌 、侦探(很少成功)
喜欢的科目:音乐
讨厌的科目:无
喜欢的花:薄荷
喜欢的食物:海藻
讨厌的食物:无
喜欢的男孩类型:爱自己的人
喜欢的人:何楚坚
香港声优: 谢洁贞
日本声优: 永田亮子
个人专歌:Rainbownotes(中文称:彩虹笔记)
一开始便被凯斗捉了的人鱼公主诺爱儿
她是因为要救洞院莉娜,所以被捉。
她和可伶是一对孪生姐妹,但是因为自幼特殊的命运自小被分开在地球的两端出生.
名称:夏美可可(图右)
英文名:CoCo
身份:南太平洋黄色人鱼公主
年龄:17
珍珠:黄色珍珠
海洋:南太平洋
生日:1984年8月7日星期二出生
星座:狮子座
血型:A型
身高:169cm
喜欢的颜色:黄色
爱好:唱歌
专长:唱歌
喜欢的科目:美术
讨厌的科目:无
喜欢的花:兰花
讨厌的食物:无
喜欢的男孩类型:跟自己投契的人
喜欢的人:梁峻铭(中国大陆)
日本声优:新井里美
名称:织本星罗(图左)
英文名:Seira
身份: 印度洋新橙色珍珠人鱼公主,沙罗的后代,圣凯瑟琳的重生体
生日:2004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创世纪
海洋:印度洋
日版声优:喜多村英梨
喜欢的人:天幕雨令
个人专歌:~Birth of love~、~Beautiful wish~
名称:织本沙罗
英文名: Sara
身份: 印度洋橙色珍珠人鱼公主,星罗的前一代
海洋:印度洋
生日:1981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星座:人马座
喜欢的人:海月太郎,
日版声优:植田佳奈
个人专歌:~Return to the Sea~
姓名:海月太郎
身份:音乐老师
喜欢的女孩类型:成熟型
喜欢的人:沙罗
姓名:海都
英文名:Gaito
身份:彭达拉莎族长子,水妖的首领,海斗的哥哥
喜欢的人:沙罗
日版声优:岸尾大辅
姓名:希宝
英文名:Hippo
身份:封印之匙守护者,露芝亚的监督者
简介:原本是一只负责守护封印锁匙的龙马,但因为在看守时睡著,给沙罗有机可乘偷去封印锁匙,放了海都出来,所以他就变为一只企鹅来帮露芝亚她们收拾海都。但由于他留在人间的时间长,所以他的魔法有时亦会出现失效情况,变做一个美少年。
喜欢的人:由里
日版声优:伊东みやこ
姓名:天城理人
身份:美嘉留的哥哥
日版声优:水岛大宙
姓名:天城美嘉留(天城米儿 天城美佳琉)
英文名:Mikaru
身份:天城理人的妹妹,海斗的救命恩人,跟第二部米加勒有关系
喜欢的男孩类型:保护型
喜欢的人;海斗
日版声优:新谷良子
个人专歌:~明日が见えなくて~
姓名:米加勒
英文名:Mikeru
日版声优:皆川纯子
个人专歌:~翼を抱いて~
姓名:依叙露
喜欢的人:海都
绝招:水龙攻击
姓名:艾莉露
喜欢的人:海都
专长:制作器材去攻击敌人(但没有一次成功)
姓名:玛丽亚
喜欢的人:海都
绝招:使用冰块攻击
姓名:由里
喜欢的人:海都,希宝
绝技:弹奏钢琴及放出高压水柱
简介:水妖成员之一,而年龄亦最小的一个,她有时在攻击前会做准备。
在25集与希宝相遇,并渐渐喜欢上了他
姓名:诗诗 和 美美
英文名:Sheshe & Mimi
原身:灯笼鱼
绝招:唱歌(但两首歌必须两人合唱,否则歌曲会对目标无效。)
日版声优:土屋実纪、下屋则子
个人专歌:~暗のBAROQUE-バロック-~、~黑の协奏曲~concerto~~
姓名:Alala
日版声优:仓田雅世
个人专歌:Star☆メロメロHeart
姓名:兰花
日版声优:小岛めぐみ
个人专歌:~花と蝶のセレナーデ~
姓名:lady bat (蝙蝠女)
日版声优:小林早苗
个人专歌:~暗黒の翼~
七海尼歌娜
北太平洋的人鱼
她是露西亚在人类世界的姐姐
在人间开了一间珍珠澡堂
她是没有珍珠的, 但是唱歌也很好听呢

动漫电影《烟花》剧情分析

片中主人公及川奈砂的家庭对她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觉得自己妈妈对婚姻感情太不慎重,所以对她的决定不能认可。作为家长来说就应该更加注意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无论是学校或生活等安排上不能对孩子过于武断。还是应该多做沟通增进了解,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影响。毕竟孩子三观在学生时代还在塑造过程中,如果错误的三观定型后很难改过来,未来容易害人害己。当然有观众可能认为女主人公有点水性杨花,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爱情并没有深刻的概念。所以片中女主人公找人一起私奔实际上不算爱情,只是找一个搭伙的小伙伴而已。远走他乡不在家人身边找个可靠的人相伴也是人之常情,不用上升到绿茶势利等道德层面。

也没有太多感人的部分。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但是之前讲述的情节中的穿越有点无聊,画质也不如《你的名字》。整体我感觉故事略微平淡狗血没有太让我感动的地方,只是结束时歌曲比较好听。

故事告诉我们青春就像瞬间爆炸的烟花只有一次,所以有什么梦想就去勇敢实现。烟花不用在意它是圆的还是扁的,青春也不用顾忌太多否则会留下遗憾。

❻ 介绍电影的ppt怎么做

介绍电影的PPT其实还是挺好做的。就从你选择的电影开始入手,拍摄电影的人员、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想法、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想法等等。只要把这些都写上了,其实就差不多了

❼ 介绍一部电影的ppt怎么做

可以从电影的创作背景、电影剧情介绍、演员、影评等几方面展开,图文并茂

❽ 动画电影赏析角度

2002年,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这两个耀眼的奖项全部颁给了一部动画长片,出自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之手的《千与千寻》,2005年,宫崎骏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动画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伴随着其低龄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于电影学术视角之外。10年前,宫崎骏以其作品动画长片《幽灵公主》打破动画界为儿童观众制作电视动画短片的时代,红遍亚洲电影院线;10年后,《千与千寻》以动画这一类型片形式史无前例地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这足以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显然动画片作为电影的特殊类型之一,看似单薄的画面、出自画笔或电脑软件的人物也能超出我们想象地成功承载导演试图传达的思想、成功传递人类特有的感情,动画电影在票房与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并逐渐走出浅薄单纯的刻板印象,在审美与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承认。

一、具有分析意义的动画电影及其美日两大风格

根据动画电影的表现风格与文化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动画电影中执牛耳的美国与日本动画电影是两种具有明显不同风格的流派。动画电影的生成机制依赖于人在脑海中的想象与笔在白纸上的描绘,由于背离了传统电影的真实本性,历来以幼稚、简单等刻板印象在各种电影学术视角的边缘徘徊,这种印象的形成与沃尔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国通过系列改编自世界童话的动画电影在全球大众通俗文化中产生的重要影响紧密相关。从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参与的动画电影《爱丽丝在卡通王国》开始,诸如《美女与野兽》、《狮子王》等经典动画影片屡屡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梦工厂等动画工作室出现之前,奥斯卡最佳卡通片奖项长期为迪斯尼所独占。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生产线历来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群,考虑到美国复杂的电影分级制度,动画影片往往回避时事主题与性主题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内容,以改编、创编经典童话故事为主,并且始终贯穿着好莱坞对电影技术的崇拜。如最新卖座电影《功夫熊猫》中,其导演与叙事力量已经完全为CG动画造型所带来的震撼所取代,制作商也坦言其生产路线就是制造“针对儿童的梦幻”,其终极目的是让家长掏钱购票,领着孩子走入电影院享受一次娱乐。

与美国动画电影具有的“儿童化”、“超级英雄”、“3D”等风格关键词相比,日本动画电影就有着更宽泛的路线。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日本社会普及的动画产业如今拥有非常广泛的观众覆盖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电影票房排行中动画电影就占据半壁江山,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种不同目标观众与风格的本土动画电影,特别是知名连载电视动画的剧场版:如以儿童为观看对象的《宠物小精灵》、《哆啦A梦》;还有讲述清纯恋爱内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为观看对象;以及热血格斗主题的《海贼王》、侦探类《名侦探柯南》等以青少年为观看对象;其次才是《美食总动员》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为全球动漫大国,其总人口中视阅动漫的比率高达87%,居全球之冠,动漫产业成为其第三大产业[1];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动画电影就开始了“输出”之旅,而日本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广泛关注与赞誉多要归功于目前日本国内公认的动画界三大权威:宫崎骏、押井守和大友克洋。这“三大权威”所制作的动画电影以构思复杂、思想深邃、主题哲意为共同特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批拥趸,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宫崎骏自《风之谷》后便在亚洲享有盛誉,2002年更是凭借《千与千寻》一举赢得全世界瞩目,其作品就此迈入全球关注的时代。押井守则是以根据日本科幻漫画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画原著改编制作的《攻壳机动队》电视动画片与动画电影成名,在全球范围尤其是美国产生了强烈反响,2004年制作的《攻壳机动队》第二部剧场版《Innocent》在戛纳电影节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杀手》与宫崎骏一齐角逐威尼斯电影节。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创作的连载漫画《阿基拉》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惊艳于西方世界,这部承前启后的作品甚至深刻影响了整个西方的科幻电影思想[2],2004年他制作的《蒸汽男孩》也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展映,并成功在国际市场发行。虽然三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目前从影片国际发行数量、所获国际奖项这些标准来看公认宫崎骏是最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

从电影分析的角度来说,电影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艺术作品,它可以衍生一个在叙事结构上以及视觉、音响上建立意义,并对观众产生特殊效应的文本[3]。虽然传统电影分析的视角并未将动画电影置于其中,电影艺术的论述著作中也常常仅将动画作为一种影片类型寥寥简介,但是以宫崎骏及其系列作品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具有显著的美学特征与导演风格痕迹,具有与商业电影对应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题构思、创作水准、艺术效果、视听音像、目标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经典改编童话动画电影的高度;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高品质作品以深沉的内容哲思与独特的画面风格获得了观众与影评人的认可。如此2002年《千与千寻》才获得了除柏林电影节大奖与香港金像奖以外,当年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纽约电影批评家协会最佳动画片奖、波士顿电影批评家协会特别奖、第30届Annie Awards长篇动画片电影奖、导演奖、脚本奖、音乐奖、第9届好莱坞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纽约电影批评家协会最佳动画片奖、日本电影大奖导演奖动画片电影奖等几乎所有动画电影评选的奖项[4]。这样一部动画电影能超越国界得到艺术与市场同时好评,为动画电影这一常常被电影学术界忽略的类型具有放入电影思想与文化视域进行解析的价值做出了旁证。

二、日本动漫产业语境下的宫崎骏电影赏析

日本动漫产业市场除了数量繁杂众多的印刷出版物,还包括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片和动画音像(录像带、DVD)与周边产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内产品内容无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科幻、灵异、侦探、恋爱、格斗、人际关系、伦理批判、个人奋斗等各种题材与内容的动画产品每天在这些公司中生产出来,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颓废、色情、肉体刺激等充满负面内容的动画作品。在这样一个庞大芜杂的环境内,靠观众以自身脆弱的感知与判断在消费中来辨别动画产品的良莠实在过于勉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宫崎骏、押井守和大友克洋这“三大权威”所代表的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并激励感悟的动画电影作品才得以以标杆的位置竖起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旗帜。“动画电影作品”与立足于短期收益的“动画电影商品”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提倡只观看欣赏权威导演的作品,但是对于日本动画电影的消费与赏析,必须首先选择在内容与思想上有品质与品位,其次是能传递出一定的导演通过世界观、价值观设定所欲表达的创作与人生理念的电影。

对于本文欲讨论的日本动画电影主要代表人物宫崎骏,其作品无论是美学视域还是导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个人主创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后,其个人风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贯延续,并且在这背后还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轮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电影作者论”的命名者、倡导者、实践者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将“三剑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吕弗;电影作者角色的倡导与实践意义始终限定在三个层面之上:通过编导合一赋予导演在影片视听构成与总体风格的掌控权利;将文学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论研究方式实践进入电影评价,以导演作品的视角考察其电影;以导演作为划分并指称电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制片厂的标示来勾勒电影现象与电影作品[5]。“电影作者论”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导演在坚持艺术理想与平衡大众口味之间取舍,持续培育自身的风格。

原作与编剧、编剧与导演在电影作品内容的理解上产生矛盾与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制作人与投资方提出修改意见也常有发生,编导的冲突与磨合在动画领域中主要表现在原作与脚本间、制片人与导演间。宫崎骏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创立之初推出的动画电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据小说家角野荣子的原作改编,因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节,曾被原作者认为有违展现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强烈反对[2],虽然最后双方做出了改编的妥协,但无疑原作者的意图是导演意图的干扰因素之一。或许是出于这一原因,宫崎骏创办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制作了《魔女宅急便》与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两部由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其余作品的原作、脚本、导演、人物设定、分镜全由宫崎骏一人完成,配乐设计也是由合作数十年的老搭档久石让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制片人德间康快、高田熏等人则是以有名的从不干预导演的任何制作工作而与宫崎骏保持了长时间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在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实践了“导演作者”的自觉意识。宫崎骏作品的主要题材与重复主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以《风之谷》闻名于世的关注自然,批判战争与破坏的“环保教父”头衔在其后的《幽灵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复印证;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现的“飞行”场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现风格细腻的水彩写实风格自然景观;绝大多数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龄段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镜头由细致的手绘画面制作…这些主题与表现上的特点已经形成导演本人的独特烙印,成为宫崎骏的个人风格标志。

可以说,即使没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员,宫崎骏及其吉卜力动画工作室通过系列动画影片已经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宫崎骏世界”,打上了本人鲜明的艺术烙印,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为票房的保证,每部影片都是当年日本国内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视的动画形态,只要打破“给儿童看”这个藩篱,导演也能实践自己的艺术意图,甚至由于人物、背景、色彩等画面设定上的自由性还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贯之的方式实践导演个人的主题与风格追求。

2、写意的美学追求

写意本是与“工笔”相对的中国画技法,强调以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意境。简言之,写意是以看似简单的笔触体现出描绘对象的精髓。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画面线条都十分简单,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绘原图为基础制作出来的2D画面,画面立体感全部依赖色彩表现,主色调突出,色彩柔和丰富。但所有的宫崎骏电影都以流畅的视觉观感与明亮的色彩成功传达出影片的情绪,令观看者脑海中久久留下那简单却纯净的意境。以任何美术研习者都能具备的技巧绘画制作的电影如何给人们产生观看的愉悦?这就是写意的境界。

动画艺术本身是综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动作、语言、绘画和声音等表现手段。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动画形象上集中表现,构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6]。宫崎骏的写意手法就在于动画形象的整体意境描绘上。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一部绘画作品打动观众的方式在于以画布、色彩等物质事物达到一种平衡的形状,从而组成一个蕴含着画面要素的能动关系、充满着张力与驰力的空间,即所谓的艺术作品的“幻象”[7]。借鉴这种分析画作的观点来分析宫崎骏电影中的画面,即是以色调、角色造型、表情细节、背景设计等合力营造出整体的独特“画风”空间。比如《龙猫》中的大龙猫,以简单的灰色调与毛边椭圆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与富有变化的眼睛和胡子,并添上与巨大身材不相称的小爪子与尾巴这些细节,寥寥几笔背后是深厚的画风积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质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龙猫出现的场景设计在临近森林的农田中或者是树上,以浅绿这种生动活泼的色调为主要背景,既有细腻得连经络都画出来的树叶,又有以简单化高光与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农田,再加入几束阳光投射的光线细节描绘,便将画面衬托的生机勃勃。宫崎骏式“幻象”的营造在于对画面倾注的充沛情感,以写意的手法描绘角色,但是又利用画面的每个细节同时向观众传递关于角色的情绪,因而成功营造出独特的浪漫主义意境。

宫崎骏本人比较排斥电脑技术,他坚持在其制作的动画电影中不使用任何电脑技术,看似简单实则深厚的写意意蕴才是他真正打动观众的美学理念。

3、民族文化的轮廓

同样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将龙猫这一角色与迪斯尼2001年制作的影片《怪兽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个对比;皮克斯在设计表现“毛怪”这一主角时所采取的是全球最先进的3D技术,毛怪身上的绒毛多达300万根以上,为了详细表现出每根绒毛,并且在动作上同时表现出重力感与灵巧度,皮克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专门开发了一种用于建模设计的电脑软件[8]。制作方花了巨大的代价试图表现一只“可以乱真”的怪兽,影片中以毛怪的动作为表现重点,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节安排紧凑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与心理的刻画反而略显牵强。而轮廓化二维化的龙猫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以乡间森林中憨胖可爱的精灵形象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龙猫”一词与“巨大柔软憨胖精灵”建立起了意指链,影片播出后龙猫形象的毛绒玩具在整个亚洲大受欢迎,至今仍在生产。也许这两位主角甚至这两部动画电影的审美差异折射出的也是东西方之间的审美差异,以汉文化圈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历来贯穿“天人合一”的理念,从观看画面时的视觉习惯到把握概念时的认知习惯,东方文化都倾向于从“整体”上着手,具有追求整体和谐的习惯;尤其是宫崎骏的美学理念向来在于以柔美舒缓的笔触营造整体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与意境美触摸观众的心灵。而发轫自欧洲的西方文化则以“人物对立”的理念来统摄其世界观,视觉习惯上关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关心结论,西方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也更习惯接受主角在画面中心不断地行动、打斗。

艺术无时无处不与主体、社会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联系在一起,它总是某种社会文化类型的模型。文化在赋予一个民族以表达方式时,也赋予了该民族观察这些艺术的眼光。在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润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审美特性与个性轮廓。

(1)日本社会与平民主角

在《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是一个强调团体与一致,以“耻感”为道德标准的社会,各自拥有固定的角色与责任、倾向合群低调的人群就像同质的汪洋。低调与寡言的日本人面临着职业与家庭的角色责任,背负着社会既定的压力。“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会,并在此之上置入“国家神道”的信仰核心,个人主义在这个社会是不被提倡的。在这种提倡团队精神与社会规则的社会精神下,我们在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中看不到天赋异禀的美国式超级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学生少女少年,连魔女都是穿着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见义勇为的飞行员也是一头猪(《红猪》);严格来说他们根本不算英雄,他们只是通过战胜生活与心灵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帮助了身边的人也帮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为如此导演在每部影片中并不仅是讲一个故事,而是将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心理细细铺陈开来,让观众目睹着身边的平凡人与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长的荆棘路中发生变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于社会文化性格对个人英雄的摒弃,给观众带来的是心灵的贴近与更多的自我感触。毫无疑问在观感撼动性冲击与心理抚慰式感触间,宫崎骏所选择的是后者。

(2)自然神灵与和而不同

日本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多种宗教并存[9],与此对应的便是多神的观念。多神观念的源头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界诸神,日本各地可见的神道神社就多出于山岳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岳、河流、森林等自然神灵虽然看起来与现代社会的开发背道而驰,但多神与自然神灵的观念伴随着人类学传承而渗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龙猫》的创作就直接源于宫崎骏本人幼年听过的传说;而《千与千寻》的原片名为《千与千寻的神隐》,“神隐”就是日本文化中用来表示孩子突然不见或失踪的说法,意为被神灵藏起来了;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自然神灵的存在理所当然。

在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残自然的现状,被称为“环保教父”的宫崎骏常常在影片中展现人类对信仰的漠视与大自然沉默的报复,也许不只是对于环境恶化现状的危机感使然,导演更想从自然神灵与现代社会和谐存在的理想图景中召唤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论是《幽灵公主》中人类与森林生灵血淋淋的战争,还是《千与千寻》中各路神灵悠然自得的异世界,“和而不同”是导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设定的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中徜徉的观众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时代。

(3)含蓄深远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说是概括以儒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美术、文学理念的关键词之一。表现在影片的审美领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说又止”的叙事方式,以及传承自“物哀”情结的婉转淡雅气氛的营造。

宫崎骏动画电影常常在120分钟以上的时间里陈述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架构,并安排一段极其复杂的剧情,在人物关系与背景架构交代清楚后,影片便围绕一个核心情节展开,但高潮的铺陈舒缓,主题立意深远,导演有意无意不交代彻底的一些细节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想象空间。如《幽灵公主》中著名的结尾台词“一起,活下去”,又如《千与千寻》中带着些许怅然的千寻离开异世界的脚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载着生机缓缓升空的大树之城等等,没有“从此幸福快乐”的结论让人安下心来,这种欲说还休的叙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细节悬念交代,类似于绘画中的“留白”技法,于空白处留出想象的空间,迈入这处空白的观众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导演的世界,这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直白单调相比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物哀”则是由《源氏物语》在日本社会所开启的一种审美意识,淡淡的哀伤,婉转的情意自公元1世纪以来就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3],就连日本的国花樱花也是充满着繁茂枝头转瞬即逝的哀婉与悲伤,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说《古都》、《雪国》中物哀、风雅、幽玄这一独特美感与日本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浸润在日本文化中的艺术家无不受到“物哀”情结的影响,宫崎骏的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满异域文化的场景设计,影片的情节内容等仍是十足的东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独的机器人伴随着大树上的都市飞向太空,《幽灵公主》中为了各自生存注定要斗争下去的双方,《红猪》中宁愿变猪、常常留给吉娜期望与等待的波鲁克等等情节的安排,充满着无奈与感伤。而体现在人物关系上,导演则常常描绘一种少年少女间的朦胧倾慕或向往之情,人物细腻的表情、目光移动与面红向观众诉说着心中情愫,婉转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说过的情感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有力感染观众,以意蕴取胜。

三、结语

作为人类想象的产生物,动画电影这一类型与传统电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优秀动画电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与意蕴在艺术与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不少动画电影导演还能以独特的作者意识使动画这一形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客观的立场与审美角度出发,在与传统电影平等的视角下对动画电影给予应有的关注与解析。有趣的是,随着全球电影广泛使用进而依赖CG技术,流行商业电影的画面开始有了追求“以假乱真”境界的倾向,也许押井守曾预言过的“所有电影都将成为动画”的时代真的并不遥远

阅读全文

与动漫电影解析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欧美电影血腥的有哪些 浏览:950
2018上半年电影排名 浏览:906
长城电影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222
国外黑帮电影人物 浏览:515
女生说看电影会哭男生怎么回复 浏览:451
阿贡大电影小恐龙 浏览:563
电影保持中立法国电影 浏览:718
2016八月份上映的电影 浏览:471
电脑百度云bt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951
有哪些好看的绝境重生的电影 浏览:358
泰国养小鬼电影推荐 浏览:761
成龙演过的电影及受伤次数 浏览:488
日本有点福利的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903
2018真人版电影大黄蜂日版系列 浏览:705
盐城横店电影城宝龙店学生 浏览:904
光谷电影票团购 浏览:417
开字电影观后感 浏览:598
2017上海电影节期间票房 浏览:971
大傻电影精选 浏览:824
恐怖蛇电影大全 浏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