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导演李翰祥导演电影有哪些
火烧圆明园,竹夫人,佛跳墙,垂帘听政,大军阀,武松,乾隆下江南,声色犬马,杨贵妃,杨乃武与小白菜,瀛台泣血,王昭君,嬉笑怒骂,
『贰』 这个图片是李翰祥执导的哪部电影
导演作品
五十年代
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举行的“国语片展映式”上荣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
1955年《雪里红》、《水仙》、《马路小天使》、《黄花闺女》
1956年《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春光无限好》、《安用儿》、《丹凤街》
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全家福》、《给我一个吻》、《杀人的情书》、《妙手回春》
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儿女英雄传》、《倩女幽魂》
六十年代
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最佳录音 邝护、最佳剪辑 姜兴隆 )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
1963年《一毛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
1965年《西施》(获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四季花开》
1969年《扬子江风云》(即《一寸山河一寸血》,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富贵花开》《鬼狐外传》
七十年代
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骗术奇谭》
1972年《骗术大观》、《只爱鸳鸯不羡仙》、《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风月奇谭》
1973年《牛鬼蛇神》、《骗术奇中奇》、《北地胭脂》、《风流韵事》、《一乐也》
1974年《金瓶双艳》、《声色犬马》、《丑闻》
1975年《港澳传奇》、《倾国倾城》(获奖影片)、《捉奸趣事》
1976年《瀛台泣血》、《洞房艳史》、《拈花惹草》、《骗财骗色》
1977年《风花雪月》、《乾隆下江南》、《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佛跳墙》
1978年《乾隆下扬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销魂玉》、《军阀趣史》、《鬼叫春》
八十年代
1980年《乾隆与三姑娘》
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2年《武松》、《三十年细说从头》、《乾隆皇君臣斗智》
1983年《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香港演员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4年《火龙》(著名女演员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八旗子弟》
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
1989年《金瓶风月》、《敦煌夜谭》
九十年代
1993年《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莲》
1996年《火烧阿房宫》(四十集电视连续剧)[3]
『叁』 李翰祥导演作品
李翰祥导演作品:
1、《雪里红》
《乾隆下江南》是1977年由李翰祥执导的香港喜剧片,刘永、李昆、姜南参加演出。故事取材于乾隆下江南之野史以及民间传奇。乾隆十六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扬州,为体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卫一人微服出访。
『肆』 邵氏电影最好看的几部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牛鬼蛇神》是记录一段时间,一个地方每个人生活的各种技能,有秀才遇兵,有道理说不清,主要是诈骗手段。《大军阀》记录了战争时期军阀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风月奇谭》思路广,欢乐多。有趣精致的电影,让人捧腹大笑,赞美编剧的巧思。服装和风景都很精致,对话也很精彩。演员们很漂亮,演技也很好。
《倾国倾城》“倾国倾城”加上李翰祥这名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部制作精良品牌的浪漫片。出乎意料的是这是一部宫廷历史剧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宫剧。
美术场景的华丽在记忆中感觉超窗帘和燃烧。香港导演的魅力在于在狭窄的棚子里创造奇迹和幻觉。在紫禁城拍摄真实场景时,李翰祥独特的优势无法凸显。
《三少爷的剑》是楚原拍的最好最时尚的武侠片;属于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阵容很强。当时邵氏几乎一个大牌客串,可以数星星玩;
男主尔冬升英气逼人,把狄姜二人给比没了。女主余安安也很漂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墨镜的东邪西毒。
『伍』 邵氏电影,男的是打铁的,女的是卖尿壶的,谁知道这个电影的名字啊
《风月奇谭》
本片为李翰祥的经典风月作品,全片由三段奇谭组成。《捉奸记》:瓷器厂老板捉奸不成,反被奸夫所害,官打四十大板。
『陆』 李翰祥执导的《红楼梦》电影是哪一版
李翰祥执导的《红楼梦》电影是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1996年12月17日),外号“李黑”,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
1948年先后在大中华、长城、大观等影片公司任广告绘制员、布景师。1949年入永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后任演员。1954年起任导演,1955年独立编导影片《雪里红》。
系列作品:
1960-1961规划《倾国倾城》系列作品,以一部四段式影片,集合林黛、李丽华、尤敏、乐蒂分饰古典美人王昭君、杨贵妃、西施、褒姒;后因杨贵妃部分服装、布景预算超出太多,决定分为局部独立作品,并由《杨》片原班人马加拍《武则天》,以消化服装布景;
《褒姒》与《西施》因故搁置,《王昭君》则延宕经年,于1964年上映。1963年,《杨贵妃》在台上映为1963年度票房总冠军,并获颁第一届金马奖多项大奖。
因黄梅调影片大受欢迎,邵氏公司授意李翰祥任总策画,率新进胡金铨、高立、王月汀及李之同侪何梦华等四位导演开拍四部彩色阔银幕黄梅调电影,由李监督脚本、服装、布景、道具等。
李任总导演,加上朱牧、田丰、胡金铨、刘易士、宋存寿等人分组抢拍《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上映后,年度票房总收入八百余万新台币的纪录。十月三十一日第二届金马奖于台北举办,《武则天》获颁优等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颁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李翰祥
『柒』 李翰祥拍过的所有电影
倩女幽魂》《江山美人》《火烧圆明园》《垂廉听政》《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十年细说从头》《大军阀》《军阀趣事》《乾隆皇与三姑娘》《徐老虎与白寡妇》《风月奇谭》《声色犬马》《金瓶双艳》《风流韵事》
『捌』 推荐一下李翰祥最好看的片子
独臂刀是张彻的。李翰祥的电影大致分为三类,宫廷片比较景点的有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等,还有就是讽刺诙谐片,比如大军阀、军阀趣事等。你所说的风月片就多了,比如《风月奇谭》《声色犬马》《金瓶双艳》《风流韵事》等等
『玖』 李翰祥的主要作品
时间名称备注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国语片展映式”上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1955年《雪里红》1955年《水仙》1955年《马路小天使》1955年《黄花闺女》1956年《窈窕淑文》1956年《移花接木》1957年《春光无限好》1957年《安用儿》1957年《丹凤街》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1958年《全家福》1958年《给我一个吻》1958年《杀人的情书》1958年《妙手回春》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1959年《儿女英雄传》1959年《倩女幽魂》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
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1963年《一毛钱》196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
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1965年《西施》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四季花开》1969年《扬子江风云》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
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9年《富贵花开》1969年《鬼狐外传》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1970年《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 1970年《八十七神仙壁》1971年《骗术奇谭》1972年《骗术大观》1972年《只爱鸳鸯不羡仙》1972年《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1972年《风月奇谭》1973年《牛鬼蛇神》1973年《骗术奇中奇》1973年《北地胭脂》1973年《风流韵事》1973年《一乐也》1974年《金瓶双艳》1974年《声色犬马》1974年《丑闻》1975年《港澳传奇》1975年《倾国倾城》获奖影片1975年《捉奸趣事》1976年《瀛台泣血》1976年《洞房艳史》1976年《拈花惹草》1976年《骗财骗色》1977年《风花雪月》1977年《乾隆下江南》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1977年《佛跳墙》1978年《乾隆下扬州》1978年《子曰食色性也》1979年《销魂玉》1979年《军阀趣史》1979年《鬼叫春》1980年《乾隆与三姑娘》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1982年《武松》1982年《三十年细说从头》1982年《乾隆皇君臣斗智》1983年《火烧圆明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1983年《垂帘听政》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火龙》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86年《八旗子弟》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1989年《金瓶风月》1989年《敦煌夜谭》1993年《金瓶梅》1993年《情人的情人》1993年《少女潘金莲》1996年《火烧阿房宫》(40集电视连续剧) 《八旗子弟》 .... 导演
《八旗子弟》 .... 编剧
《缇萦》 (1970) .... 编剧
《潘金莲》(1964) .... 导演
《武松》 (1982) .... 导演
《武松》 (1982) .... 编剧
《倾国倾城》(1975) .... 导演
《倾国倾城》 (1975) .... 编剧
《佛跳墙》 (1977) .... 导演
《乾隆皇与三姑娘》(1980)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导演
《酷男之恋》 .... 导演
《儿女英雄传》 (1959)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编剧
《风流韵事》 (1973) .... 导演
《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1) .... 导演
《声色犬马》 (1974) .... 导演
《乾隆下扬州》(1978) .... 导演
《雪里红》 (1956) .... 导演
《乾隆下江南》 (1977) .... 导演
《金瓶双艳》 (1974) .... 导演
《北地胭脂》 (197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监制
《火烧圆明园》 (1983) .... 监制
《金瓶风月》 (1991) .... 美术指导
《敦煌夜谭》 (1990) .... 作词
《一代妖后》 (1988) .... 编剧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导演
《浴室艳尸》(1952) .... 置景
《结婚廿四小时》(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别让丈夫知道》(1952) .... 美术(制作设计)
《玫瑰花开》 (1951) .... 美术指导
《嫦娥》 (1954) .... 导演
《窈窕淑女》 (1957) .... 导演
《雨夜歌声》 (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雪里红》 (1956) .... 编剧
《金凤》 (1956) .... 编剧
《黄花闺女》 (1957) .... 导演
《黄花闺女》 (1957) .... 编剧
《翠翠 》(1953) .... 导演助理
《马路小天使》(1957) .... 导演
《笑声泪痕》 (1958) .... 编剧
《笑声泪痕》 (1958) .... 导演助理
《安琪儿》 (1958) .... 导演
《给我一个吻》 (1958) .... 导演
《丹凤街》(1958) .... 导演
《丹凤街》 (1958) .... 编剧
《全家福》 (1958) .... 导演
《春光无限好》 (1957) .... 导演
《妙手回春》 (1958) .... 导演
《杀人的情书》 (1959) .... 导演
《貂蝉》 (1958) .... 导演
《水仙》 (1956) .... 导演
《水仙》 (1956) .... 编剧
《江山美人》 (1959) .... 导演
《杨贵妃》 (1962) .... 导演
《一毛钱》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监制
《神仙·老虎·狗》(1961) .... 其他
《凤还巢》 (1963) .... 导演
《倩女幽魂》 (1960) .... 导演
《手枪》 (1961) .... 导演
《七仙女》 (1963) .... 作词
《七仙女》 (1963) .... 编剧
《情人的情人》 (1994) .... 导演
《火龙》 (1986)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编剧
《火烧圆明园》(1983) .... 导演
《火烧圆明园》 (1983) .... 编剧
《一代妖后》 (1988) .... 导演
《西大后》 (1988)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编剧
《大军阀》 (1972) .... 导演
《大军阀》 (1972) .... 编剧
《金瓶风月》 (1991) .... 导演
《金瓶风月 》(1991) .... 编剧
《武则天》 (1963) .... 导演
《武则天》 (1963) .... 编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导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编剧
《后门》 (1960) .... 导演
《敦煌夜谭》 (1990)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编剧
《貂蝉》 (1958) .... 导演
《冬暖》 (1968) .... 导演
《王昭君》 (1964) .... 导演
《西施》 (1965) .... 导演
《缇萦》 (1970) .... 导演
『拾』 谁知道周星驰电影中常演丑角的那家伙叫什么名字
周星驰电影搞笑配角大全!
吴孟达
所谓“戏骨”是指那些演戏基本已经达到戏我两忘,人戏合一之境界的演员们,有句话常来形容这样一种人,说他们“浑身上下都是戏”。周星驰电影中的“戏骨”则以吴孟达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吴孟达,1953年1月2日出生,祖籍福建省厦门,1971年,考进无线电视台第三期艺员训练班,从此开始其演艺生涯。不需要任何统计,亦可肯定吴孟达在周星驰作品里拥有无数个记录,譬如出镜率最高的配角、合作时间最久的演员、最具知名度的绿叶等等。他与周星驰最早的合作要追溯到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其中周星驰饰演了一名“宋兵乙”,即一出场即被杀掉的那种龙套,而吴孟达当时的待遇要比他好一点点,出演一个稍有戏份的丐帮“彭长老”。
自打《赌圣》开始,吴孟达就成为周星驰身边不可或缺的超级绿叶,亦是含金量最高的搭档。你可以说他是永远的配角,也可以称他为周星驰身边的超级大龙套。一旦离开周星驰,吴孟达亦都很难迸发出不一样的光芒。起码在这两年,他基本上没有演出过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有记者曾经让周星驰形容一下生活中的吴孟达,周星驰说:“他其实是很孤独的。”这一点,尤其与周星驰本人相似。
陈百祥
别名“阿叻”的陈百祥出身自乐队Loosers(前身是温拿乐队),后来成为香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漫画威龙》是他与周星驰合作的第一部电影,随后在《鹿鼎记》中他是与韦小宝烧黄纸的把兄弟多隆,在《唐伯虎点秋香》他则是妙趣横生的祝枝山。他还在《武状元苏乞儿》、《龙过鸡年》中充当友情客串。也有人将他排在吴孟达之后,称为“周星驰身边二号绿叶”。
葛民辉
大名鼎鼎的香港另类演唱组合“软硬天师”的成员。《行运一条龙》里的他尚可算是有为上进,《算死草》中他则是冤大头兼幸运儿的何欢。作为一个有追求的艺术青年,他还执导过好几部不知所云的实验电影,例如《四面夏娃》、《龙火》、《初缠绵后之二人世界》等。
黄一飞
黄一飞十六岁即进入戏班跑龙套,先后曾混迹于多家电视台。凭借《少林足球》中出位的大师兄,他获得了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金紫荆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他在许多周星驰电影中都常有客串: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他饰白云城主叶孤城;在《国产零零漆》中饰死囚;《百变星君》中饰星君老爸;《破坏之王》中饰茶餐厅老板;《审死官》中饰阿福;《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中饰七品县官等。
黄秋生
黄秋生唯一一次在周星驰电影中出演的人物,就是《济公》中一身大疮的九世乞丐朱大种。这两年黄秋生经常演一些很酷的角色,几乎让人忘记了原来他也是很会搞笑的。
罗家英
粤剧名伶,八岁即开始戏曲演出,1973年正式担纲,演出《蟠龙令》,自此参与不少大戏。他以《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国产零零漆》中的达文西最为内地观众熟知。他曾凭借《我爱厨房》的演出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钟镇涛
被称为“阿B”的钟镇涛与陈百祥一样,最初也是温拿乐队的成员之一。从八十年代开始,他在电影中常常以老实正直的傻小子形象示人(代表作《表错七日情》、《上海之夜》等),被香港影评人石琪称为“在港台影坛绝无仅有”。在周星驰电影《新精武门》和《漫画威龙》中,他所扮演的潇洒哥,同样也是无人可以取代的经典人物
梁家仁
作为七十年代末出道的功夫明星,他曾在许多电影中扮演过英雄人物。但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他却只能演一些类似二百五的角色,以衬托周的英明神武(他与周星驰最早的合作是无线电视剧《孖仔孖心肝》)。《龙的传人》里他是周星驰的师叔毛仁性——听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什么货色;在《唐伯虎点秋香》里,他是卤莽的武状元。他还在《逃学威龙之龙过鸡年》,《审死官》中有过出色演出。
苑琼丹
她曾在《唐伯虎点秋香》出演过“风华绝代的石榴姐”,但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则是“老鸨又是我”,在《九品芝麻官》以及《大内密探零零发》中她均以老鸨形象示人,以至于被影迷称为“老鸨专业户”。作为无线电视台的基本演员,她在电视剧中的形象要丰富得多。
张达明
虽然个头儿不高,可他被称为香港最具有演技实力的几个人之一。张达明曾经做过编剧,教过人演戏,还在电台作过DJ,身份十分复杂。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他饰演霉运当头的皇帝,当他面对那群如狼似虎的后宫“佳丽”时,所流露出悲怆的表情尤其让人绝倒。
秦沛
本名严昌,又名姜昌年,出生于演艺世家,秦沛是他的艺名,由大导演李翰祥所赐。弟弟姜大卫、尔冬升均是香港电影中的出色演员和导演。秦沛的经典角色很多,曾两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称号。在周星驰电影《赌圣》中,他饰演赌术高明的洪爷。在《审死官》中他饰演“官官相互”的八府巡按。
夏萍
因与外国明星柯德莉·夏萍(内地译名为奥黛丽·赫本)同名,她的名字常被香港演艺圈拿来戏谑。她其实是香港资深的老演员,参与过影视剧不计其数。在《九品芝麻官》里,她饰演包龙星的老妈,在关键时刻送上“尚方宝剑”一把。2005年在TVB台庆晚会上,夏萍击败汪明荃获得TVB万千光辉演艺大奖(相当于终身成就奖)。
谷峰
邵氏电影时期的百搭配角,曾多次在李翰祥、张彻等导演的电影中充当重要角色。他曾以李翰祥执导的《武松》中饰演武大郎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在《九品芝麻官》里,他扮演反派常威的老爸,果真是老而弥“奸”。
薛家燕
原名薛家彦,九岁开始拍电影,六十年代粤语片鼎盛时期,她是著名的银幕“七公主”之一;1996年婚姻失败,她凭着无线电视连续剧《真情》中“好姨”一角东山再起;同年,她出演周星驰电影《食神》,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给观众留下深刻了的印象。
黄韵诗
黄韵诗的演技风格独特,连《金枝欲孽》中的“如妃”邓萃雯也称自己曾偷师于她。香港专栏作家林燕妮曾专门为她撰文,称其为“大胆癫”和“细腻演”。在《赌侠II之上海滩赌圣》里她演出的川岛芳子便是这个特点。
吴启华
他虽然在电视圈发展很风光,然而在电影界总是难如人意。在《九品芝麻官》他演包龙星的对头——广州第一状师方唐镜,他在其中相当嚣张,“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打我啊,笨蛋。”当然,“像这种要求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吴孟达在对其一顿暴扁之后撂下这么一句话。
朱咪咪
如果说苑琼丹是老鸨专业户,那么朱咪咪就得算是奶妈专业户了,虽然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她被扶正做了周星驰的老妈,但是她在《审死官》里的奶妈形象基本成为了这一角色的标准,以至于她后来在电视剧中也多次出演奶妈这一角色。朱咪咪还有个歌星的身份——唱片主要销往她的老家,马来西亚。
林雪
从开场时的霸气十足,到猪笼城寨被莫名爆竹引爆,林雪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令人拍案叫绝。熟悉港片的人大都通过杜琪峰电影认识到他。剧务出身的他曾经在片场里做过无数行当:场务、道具、灯光、机工、制片……但他偏却对演戏情有独钟,从《破坏之王》里惊鸿一瞥的龙套,到两度获提名最佳男配角(《枪火》及《PTU》),林雪的经历堪比《喜剧之王》更加传奇和曲折。
元华
在《九品芝麻官》中,皇帝封京门捕头“豹子头”为“高手高手高高手”,这表明用一个“高手”这样的名字,都不足以形容这些厉害角色们。他们往往并不是以演技出众而闻名,而以另一种特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得到这一美名。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元华。 元华七岁便跟随于占元师傅学艺,是“七小福”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武指工作。而一手发掘元华作幕前演出的,是他的大师兄洪金宝。《东方秃鹰》是他最早的一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在与周星驰的合作中,元华亦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比如《龙的传人》里的土地主“大澳周飞鸿”、《漫画威龙》中的大反派、《情圣》里的神经大哥等等。在周星驰最新作品《功夫》中,元华出演神藏不露的高手包租公,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元秋
早年拜在于占元师傅门下学戏的元秋,跟成龙一样是山东人,按辈分算还是洪金宝的师姐。年轻时,元秋同其他武行一样担任过替身演员,偶尔也会在幕前出演。1980年,元秋退出银幕,一心在家相夫教子。但是这场婚姻并未能维持太久。2003年她又被周星驰重新挖掘出来,出演《功夫》中包租婆一角,获得了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郑佩佩
六十年代她因出演胡金铨电影《大醉侠》而成为著名的银幕侠女,《卧虎藏龙》里的碧眼狐狸令她再度声名大噪。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她是那位与周星驰一路掐到“顶多不笑不走路”的华夫人。
徐锦江
美术大师关山月的关门弟子,在八十年代到香港后被麦当雄导演赏识,以《省港旗兵续集》入行,后来曾经拍摄过多部戏。他在《九品芝麻官》扮演的豹子头则勇猛得很,在《百变星君》中他扮演那个疯狂的爱因斯坦式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