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票价有规定吗
电影票价一般根据电影产地和类别分,
像:终结者,变形金刚,冰河世纪,算进口大片,在北京上海这种一级城市票价100左右。按照城市大小和居民收入逐步减少价格,另外根据电影院的设备不同,票价也不同,(电影院也分星级)基本就是装修好的,票价贵,同一个影院的不同影厅的价格也会有差别,
还有就是进口大片和国内的大片(大制作大投资),都有最低票价限制:30元或者25元。
现在电影院都是归属电影院线的,电影院线会和电影发行方定立票价。按说电影院自己不能擅自定价。但是……有的地方管理不同吧!
『贰』 有些地方规定电影票价最高不得超过25元,最低不得低于10元,这两种做法是什么价格政策会引起什么后果
(1)25元属于价格上限,10元属于价格下限。
(2)当影片好时,25元价格会引起观众人数太多;当影片不好时,10元价格会使观众太少。
(3)不利于电影业发展。
『叁』 北影节电影票再遭爆炒,还有人拍卖电影票,怎样打击黄牛行为
被众人关注的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进行门票网上销售时,许多影迷还没来的及开抢,就已经发现电影票已售罄。而不久在各种二手网站上,转卖热门北影节电影票的信息比比皆是,原本七八十元的电影票,有的甚至被炒到2500元一张。
以至于有人调侃到,看场电影比看一场演唱会还贵,而造成这种情况出现,和黄牛抢票、囤票有很大关系。凡是影迷、歌迷关注活动,很多都有黄牛贩子,想从中牟利。
三是加大对黄牛打击惩罚力度。黄牛行为惩罚力度轻,犯错付出代价低,让黄牛贩子有恃无恐,还想继续铤而走险。对于黄牛哄抬票价行为,一经发现,可以将个人信息纳入相应购票黑名单。
可以建立统一购票数据比对平台,让一些购票二次转售网站加入进来,通过数据共享,对存在贩卖各种节目活动票行为,纳入疑似黄牛贩子库,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肆』 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
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提价10%的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解释分析: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1.5=15%/10%,15%是需求变动百分比,10%是价格变动百分比,所以这道题明显是想降低需求,因此只需要提价10%,就能相对应的降低需求。
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5、产品单价大小。单价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弹性小,单价大的高档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6、需求影响价格。
『伍』 请问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电影本身和市场两方面分析
票价分析
短期内票价下调不可能
电影是属于大众的娱乐。据悉,世界各国电影票的定价准则是:单张电影票的合理价格,约相当于本国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0~1/100。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高票价”,相当于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左右。8元票价热反映了观众对平价电影的渴望。
票价为什么那么高?电影院有一肚子苦水。
大多数影院已由事业单位转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庆春电影大世界总经理刘敏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影院租房经营的成本大,票房收入的40%要支付给发行方,40%用来支付房租费、水电、员工工资等,剩下的20%要减去损耗费。影院的容量有限,就是上座率很高,票房利润也有上限,现在的电影院几乎是微利。”
电影票价不仅和影院有关,还涉及制片、发行、院线等环节,因为他们都在总票房中获取利益。
2000年,中国的电影院曾发生过“5元票价”风波,成都的影院率先把中外影片的票价降价为5元,一时大小影院场场爆满,各地方院线效仿,但遭到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影片发行公司的抵制。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电影处副处长罗永祥说,短期内电影票价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供片机制的单一化造成发行垄断,是票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专家分析
平价电影离我们有多远
很多业内人士不看好平价电影院。有业内人士说:“电影消费不是必需品,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讲究服务的档次。真正想在电影院里享受那种视听震撼的,不会在乎花上几十元。而低收入的人就是价格低也不会经常光顾。”
他认为,现在杭州的影院实行“不同时间不同价格,不同人群不同价格”,推出了老年人专场、民工专场等优惠活动,票价结构基本适应不同阶层的需求。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说,如今网络、家庭影院、数字电视等多元娱乐形式兴起,消费者的选择很多,看电影可以不通过电影院。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电影票价的弹性需求很大。票价低了上座率自然提升,总收入也能提高。票价既要满足市场经营的要求,又要符合观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寻找这个平衡点考验企业的创新经营能力。
刘敏健认为,降价不一定能激活电影市场,现在消费者已不是纯粹为了看电影,目前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走进影院,更多的是为了社交、享受。影片的质量、影院的环境设施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表示,制约当今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根本问题是:电影市场和电影院线开发,与13亿多的总体人口规模不相称。中国电影票价市场,还处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期,电影票价过高等诸多无序、无奈而有悖于市场规律的现象难以避免。
罗永祥认为,压低票价还得“治本”。只有当影院达到一定的数量,竞争更激烈,发行渠道更多样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新华社专稿
有此娱说
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疯抢8元电影票,挤出的是电影票价居高不下的水分。电影不能自筑门槛,变成所谓的贵族艺术,离开了公众,电影的发展就难免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只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影院就会发现,除了那些较有影响的大片之外,平常电影院里还不是稀稀落落,有的一场电影才十几个人,别提满座,就连半数也达不到。如果票价都像杭州这家电影院这次降下来那样,又何愁拉不回观众,如果观众上座率大幅提高,又何愁票房上不去。还是那句老话: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禾刀
票价低了谁看盗版
在我看来,众多市民疯抢8元低价票的事实,起码打破了电影界人士的某些论断:什么盗版碟太多,观众不愿进电影院;什么高价票就是为了减少损失,是盗版逼出来的……
盗版对电影肯定会有所冲击,但这也跟电影院与盗版市场争夺观众的力度不够有关。观众到底是喜欢看盗版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正版?这一“挤”的结果不言自明。如果电影票价降到绝大多数观众可以承受的标准,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盗版碟呢?如果各大影院能天天搞8元优惠,何愁争不过盗版? 网友
『陆』 一家影院垄断了一部电影在一座小城的上映权,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如下: 成人的需求曲线: P A =1
(1)MRA=-2qA+16
MRB=-qC+10
MC=Q/3=(qA+qC)/3
由于实施价格歧视
MRA=MRB
得出 qA=6,qB=6,PA=10,PB=7
TR=102
(2)
手机打字太麻烦
禁止价格歧视 即PA=PC,求出P,TR
对TR求导
MR=MC
即可算出
『柒』 影院经理回应春节档票价偏高,你怎么看待票价偏高这件事
此次票价定价如此之高有以下原因:
『捌』 电影院规定最高票价25元,最低票价15元,你认为这样定价方法是否合理,会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学角度
如果这些价格是政府规制所致,或是物价局的规定,则必须实施。如果是电影院的自主行为,则这种限价不利于提高上座率和利润。
最低限价,又称地板价格,会导致当影片人气不足时无法通过降价来提高上座率。
最高限价,会导致电影院不愿意引进高档次的大片,也损害了消费者的需求。
『玖』 900万人因春节档票价太贵被劝退,电影票为何越来越贵了
『拾』 网上购买电影票为什么被限制购票
摘要 也是有可能,如果是操作频繁了,建议过一段时间再去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