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洲三大电影节有什么不同之处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威尼斯电影节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个部分。戛纳电影节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有声望的天才电影集合地。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观众推介。电影节还可使创作者与众多买主接触,展示自己的影片。电影节的内容由电影节理事会在外国影片、法国影片和短片三个委员会的帮助下确定。电影节成立一个由10位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某种规则为影片评奖。 柏林电影节:Berlinale(德文全称Internationalen Filmfestspiele Berlin,简称IFB)又称柏林影展,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展之一(德国柏林影展、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法国戛纳影展、俄国莫斯科影展)。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 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❷ 欧洲三大电影节哪个最难拿
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是国际上非常重要的电影节,每个电影节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评选标准。因此,要说哪个电影节最难拿奖,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偏重艺术与先锋电影,其最高奖项为“金狮奖”。由于其对电影创新的重视和评委构成的多元性,威尼斯电影节对于一些具有实验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更为青睐。
戛纳国际电影节则更着重于艺术性,其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对于电影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更为关注,因此对于一些艺术性强、叙事技巧精湛的作品会有更高的评价。
柏林国际电影节则更关注政治性和社会性,其最高奖项为“金熊奖”。柏林电影节对于那些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的电影更为看重,因此对于一些具有强烈社会意识和政治立场的作品会有更高的评价。
因此,要回答哪个电影节最难拿奖,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电影作品在不同的电影节上都有可能获得高评价和奖项。对于每个电影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其主题和风格的电影节,并在那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❸ 电影节如何赚钱
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节之一,许多电影艺术家和影片都在那里获得了肯定,从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承认。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了。
可是为什么会有人说,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棕榈奖的“金”字是金钱的“金”,金棕榈奖杯上闪耀的是金钱的光芒?为什么会有人说,戛纳电影节已变成了富人的游戏呢?
戛纳电影节是由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举办的,耗时近2周。那么它的预算是多少呢?2000万欧元!这是公开的信息。光走走红地毯,评一评影片,就需要这么多钱吗?这2000万欧元都是怎么花掉的呢?
有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去询问组委会的主席以及其他几位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主席说,他现在正在出一本书,太忙,没
时间来回答问题;有的人说,实在抱歉,这个不属于他负责的工作范围;有的人说,这个是归他负责的,但属于工作机密,不便向外人透
露;还有人说,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有相关的信息呀,为什么还要来问呢?这当然是个装天真的回答。
于是记者只好自己动手去搜集材料。结果没发现“支出”的款项,倒是先发现了“收入”——按照规定,每部参选影片在送选时需要同
时交300欧元的费用,名义是“档案制作费”。每年参选的影片大约是1800部,而且影片字幕制作的费用也是电影的制片人自掏腰包。
接下来,记者发现,电影节举办的5月本来是旅游淡季,电影节组委会平时只有30名工作人员,可是电影节一召开,工作人员一下子变成了1150名。有什么工作需要这么多人去完成,需要这么高的人力成本呢?那就是迎来送往、交际应酬的工作了。这就涉及“招待费”。一旦一部影片入围,该片的导演和演员都会受邀亲赴戛纳。这其中的花费究竟是多少,又都是怎么花的呢?
记者联系到了获得上一届金棕榈奖的法国影片《墙壁之间》的制片人,这位制片人多少透露了一些情况:通常,电影节会为导演提供交通费和两三天的住宿费,如果需要,还会为其配备工作人员。以《墙壁之间》为例,由于该片的相关人员都在法国国内,所以电影节只提供了导演、主演和编剧3个人的交通费和白天的房费,而这3个人夜间的住宿费和团队一行人中其他人的费用则需自理。电影节为其提供的宾馆是档次很高的Majestic酒店,它在电影节期间的房价标准是:客房600欧元/天,套间4000欧元/天。至于Martinez酒店1000平方米
的Penthouse套房,价格更是高达3.5万欧元/天!
电影节最大的合作伙伴和最重要的媒体伙伴Canal+电视台15年来一直独家转播电影节的开幕式和颁奖典礼,而且合同已续签到了2011年。虽然Canal+电视台对其付费多少讳莫如深,但据推测,它每年为报道电影节的投入至少为600万欧元。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赞助商。著名的珠宝品牌萧邦每年免费为电影节提供24K金的价值2万欧元的金棕榈奖杯,女星们也以佩戴全套的萧邦首饰为荣。还有欧莱雅、雀巢、法国航空公司……它们的投入一共是1000万欧元!
此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在法国也不例外。戛纳市长就多次强调要把电影节与经济密切联系起来。以旅馆业为例,戛纳市的旅馆在电影节举办的2周内即实现了年营业额的15%。如果对这个数据详加分析的话,会看到其中因利益驱动而带来的畸形发展——占旅
馆总数不到1/3的高档酒店和豪华别墅赚得盆满钵满,而其他大多数普通旅馆、餐馆的收入却萎缩了15%到20%,因为这些普通旅馆、餐馆的安全和设施等条件无法吸引富豪们一掷千金。
最后推算出的结果是:在电影节星光闪耀的背后,一共是2.5亿欧元的经济利益。
当组委会在预算如何收入和支出时,当媒体在想方设法提高收视率时,当赞助商在计算能有多少回报时,当制片人在惦记一旦得奖会多带来多少票房时,当人们热衷于关注某位女影星穿的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服装和戴着价值多少的珠宝,走红地毯时谁更争奇斗艳,以及她们的八卦新闻时,电影艺术呢?它已沦为了这场金钱盛宴的末座陪客。或者它会干脆转身离去吧,让金钱的归金钱,艺术的归艺术。
❹ 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一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
1、柏林电影节通过影片展播的形式,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以艺术电影居多,商业大片稀少,经济效益不高。
2、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影片交易量位于三大电影节之首,经济效益最大。
3、威尼斯电影节,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近些年逐渐衰落,经济效益最低。
❺ 中美电影节成热门话题,这是一个权威电影节吗
对于生活方面,时代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电影这个行业,可以给很多人不一样的感受,喜欢电影的粉丝很多,甚至不少人为了电影的追求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就出现了电影节这种说法,人们会感到疑惑中美电影节成热门话题,这是一个权威电影节吗?我觉得这个并不是所谓的权威,只是一种人们的爱好所形成的,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看法而已。
不过这也是很好的,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就像薛之谦所说的“这个时代已经足够任何的文明发展起来,并没有所谓的真正的怀才不遇”,就像看电影一样,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一个娱乐的方式而已,但是真正发展起来,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职业,大家可以试一试,真的可以挣到钱的。
❻ 电影节对地方经济文化有哪些影响
电影节对一座城市的文化浸润作用。
对主办城市而言,电影节能够促进旅游和消费。有学者分析过电影节的“微观经济学”: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城市能增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资源。
一座城市的美好,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不断进步,更需要精神与文化财富的同步增长。经济社会越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维度就越丰富,不只是电影,包括歌舞、书画、运动等在内的文化生活形式,都是提升城市活力空间、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以此次电影节为契机,更好地弘扬黄河文化、丰富城市内涵,让时尚创新、影响广泛的文化盛会惠及每个市民,不仅是电影节发展的必修课,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答题。
❼ 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一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
有需要就要市场,有市场就有经济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而三大电影节正好给这一群体创造了一个社交的机会。
也给得奖和入围的电影很好的分了等级和镀了一层金。
而得奖人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得到了自我的实现,广告商也找到了他们喜欢的金子。
而有广告商的宣传,自然有也想找金子的赞助商,....................之后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