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卢米埃尔对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路易·卢米埃尔原是一位摄影师,因此,他没有为完成自己的电影机而去长期研究“走马盘”的必要。他的影片具有一种特别的风格,即它们是一种有系统的“活动照片”。 1895年摄制了将近12部影片的路易·卢米埃尔是以业余摄影家(这些业余摄影家曾使他所经营的照相器材厂发了财)的方式来选择他的影片题材的。但他的摄影技术却很精湛。他是当时杰出的摄影师之一,擅长快速摄影,对于主题的组织和构图都具有杰出的见识。 路易·卢米埃尔的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可以说是一部宣传片,曾在讨论法国照相企业发展问题的讲演会上公开放映过。片中那些头戴羽帽、腰系围裙的女工们和推着自行车走的男工们,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影片在表现工人以后,接着表现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工厂,然后司阍把工厂大门关闭起来。 卢米埃尔这位里昂的工业家还把他的工厂中一些别的题材摄成影片,如:《木匠》、《铁匠》、《拆墙》等等。此外他还非常喜欢摄制一些业余摄影家的主题,即表现家庭生活的安静乐趣。属于这类主题的影片有:《婴儿的午餐》、《金鱼缸》、《儿童吵架》、《海水浴》、《玩纸牌》、《下棋》、《钓虾》等等。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时又象无意中拍下来的一部描写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纪录片。卢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在银幕上能够看到象自己一样的生活,或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这些家庭场面,有一部分是在萧塔镇上卢米埃尔的父亲的一所漂亮房子里拍摄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①在萧塔曾拍过《烧草的妇女们》,很成功地利用浓烟的效果使放映出来的活动形象产生一种纵深感。路易·卢米埃尔在那里拍摄的《出港的船》,是一部在摄影方面很成功的作品,背光的反射作用,赋予海浪以一种立体感,独出心裁、非常巧妙地设计的构图把两位卢米埃尔夫人和他们的婴儿安排在画面的上角,使画面带有浓厚的诗意。
『贰』 卢米埃尔在电影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功绩是奠定了什么
卢米埃尔在电影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功绩是奠定了纪实主义美学。
卢米埃尔兄弟采取的是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地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卢米埃尔最初拍摄的短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现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车的旅客、劳动中的妇女、划船出海的渔民、登岸的摄影师和街头行进中的警察等等。
(2)卢米埃尔电影节怎么样扩展阅读:
主要发明:
1、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经过自己的创造,于189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灵活轻便的手提工“活动影戏机”。这是一种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机器。
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内有使35毫米片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器的转动机构。它备有一个摄影镜头,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
2、三色照片
1907年6月10日,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三色照片制作工艺。这种在法国他们家开办的工厂里研制出来的方法是以利用被拍照的景象的三种分离的影像为基础的。
三种影像中的每一种,被使用适当的滤色器,来制作基本红、绿、蓝中的一种颜色的底片,然后将微粒网屏放在三色底版上,当网屏被加在上面,并使灯光照射它们时,出现的是全色图像。
『叁』 路易·卢米埃尔的作品特点
在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就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方面: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
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厂大门》,是以设在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自己家的工厂作为背景,拍摄下来的工人下班的景象。当工厂的大门打开,系着围裙的女工们和骑着自行车的男工们有说有笑地从工厂里出来,随后,厂主乘坐着一辆由两匹马拉着的马车驶进工厂,大门又重新关上。平凡的形象,活动的人群初次出现在银幕上,令人们感到万分惊奇。而那自然、朴实的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景象,即使是今天的人们看上去,也会被其朴素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在以后的作品中,卢米埃尔更是以那些普通的劳动者作为拍摄对象,热情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比如:《木匠》、《铁匠》、《拆墙》、《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员》(四部)等等。
家庭生活情趣
萨杜尔曾对这些影片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时又象无意中拍摄下来的——部描写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记录片。卢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同自己一样的生活,或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这些富有情调和诗意的影片,洋溢着家庭生活的情趣,同时充满了资产阶级的闹情逸致。
政治、文化、新闻
卢米埃尔和他所培养的摄影师们,还将摄影机镜头对准了那些具有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实事新闻等方面的内容和状态进行拍摄,表现出了他们开阔视野和广泛兴趣。比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新的船下水》等等。这些影先以不同的景别、角度,准确地拍摄出那个时代异国政治、文化的色彩与特征。同时,就今天而言,这些作品也是人们了解、认识上世纪末的最直观、最真实可信的例作。
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户外实景拍摄是卢米埃尔作品的主要特征。在这一部分作品中,卢米埃尔更出色地表现出了一个摄影师的才华和他对电影的思考。作品:《出港的船》、《火车进站》、《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演》,以及由卢米埃尔的两个摄影师分别拍摄的两部影片《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和《威尼斯景象》等等,真实、自然地“抓住了生活实景”,记录了人类所生存的富有魅力的自然空间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状态。在影片《出港的船》中,出海的人迎着冲向岸来的一次次波浪,艰难地把船划出去。画面右上角,站在堤坝上的卢米埃尔夫人和孩子,迎着海风向划船人挥动着手帕,衣裙也随风飘动。卢米埃尔使用逆光拍摄,使整个画面诗意盎然。在这一部分影片中,摄影机位的安排和画面构图的处理上都十分的考究,卢米埃尔更多的运用景深、移动摄影等方式进行表现,使他不愧为赢得早期电影最出色的摄影师的美誉。
在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不足50部的短片中,他还为人们显示出电影所具有的创造不同的表现手段、不同的叙事形式的可能性。其中,
《代表们登陆》被称作是“新闻片”:1895年6月,法国摄影协会议在梭园河上的维尔市召开一次照相会议,卢米埃尔便将与会代表离船上岸的瞬间拍了下来,井在24小时之后,影片和代表们见了面。为此,卢米埃尔被称作为新闻片的先驱。
《消防员》被称作是“记录片”:这部由《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每部一分钟》4个片段组成。受当时的放映设备、胶片长度的限制,只得将作品分切开来。而后再将作品重新连接起来,结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地点拍摄下来的里昂街头消防队员救火、救人的动人情景,却形成了一种“蒙太奇”形式,产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
“有名的《水浇园丁》是一部蕴含着噱头的、萌芽状态的喜剧片”:影片取材于一套连环画,规模很小但包含着许多的喜剧因素,是“后来出现的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型”。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还可以发现其它不同样式的表现,比如:《假膝行人》就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追逐片”的雏形;而由卢米埃尔的摄影师梅斯吉希拍摄的《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华盛顿、尼亚加拉瀑布),又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旅行片”的先声,等等。
艺术形式
在形式上,卢米埃尔的影片,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的。当然,这里不包括以后的几部由卢米埃尔的摄影师们借助于交通工具拍摄的、具有移运效果的影片。在卢米埃尔的“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的表现形式中,《火车进站》是最为典型的一部作品:摄影机架在站台上,朝着远处延伸的火车轨道。站台上空无一人,景深处一列火车迎面驶来,火车头驶出画左沿站台停下,旅客们上下火车,其中有一位少女在摄影机前迟疑地经过,并露出自然、羞涩的表情。火车离开站台驶出画左,影片结束。在这部影片中,物体与人物时远时近,不同景别的视觉变化,形成了纵深的场面调度。这恰恰是人们今天通常使用的“长镜头”的拍摄方法,即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下来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连续体。有意思的是,让一吕克·戈达尔在他的影片《卡宾枪手》(1962年)中,对《火车进站》做了又一次幽默的模仿。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在景深镜头的运用上《代表们登陆》和《假膝行人》等,同样是极其富有特点的作品。
卢米埃尔的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运动,他无意让“活动电影”成为一种叙事艺术。梅斯吉希曾谈到:“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主要是表达人类的心灵。至于电影,它所表现的乃是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电影机的拍摄范围之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这段话既准确地概括了卢米埃尔的电影观念,同时也体现了电影与生俱来的记录的本性。
可是,对于这一点电影理论界和电影史学界开始给予应有的重视,却是50年代以后的事情。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和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主张从“电影本体论”出发,深入探索电影美学,并将卢米埃尔“活动电影”所具有的“当场抓住的自然”的“照相性”,视为电影的本性。从此,人们对于卢米埃尔的影片才有了更为恰当的评价。尽管电影艺术的历史深受传统艺术的影响,不断地向着探索“人类的心灵”的方向发展。然而,卢米埃尔的“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这一点,却为我们研究电影美学奠定了更为广阔的、更为科学的基础。
“虽然,卢米埃尔兄弟依然认为自己是制造家、科学家,而不是艺术家”。他们使用“活动电影机”拍摄和放映影片,更多的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学发明及其机器的性能。他们始终没有改变“风吹树叶,自成波浪”的记录景致的方法和目的。但是,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却无可否认的存在着一种潜能,即电影可以运用于叙事,可以变为一种讲故事的工具。因此,电影便很快地被艺术家们所利用。
『肆』 法罗岛电影节是啥电影节
法罗岛电影节是卢米埃尔电影节。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卢米埃尔兄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经过自己的创造,于189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灵活轻便的手提工“活动影戏机”。这是一种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机器。
法罗岛电影节
电影节是一项旨在推动电影艺术发展,提高电影艺术水准,奖励有价值、有创造性的优秀电影作品,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平台的重要艺术活动。
电影节通常设立各类奖项,对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创作者给予奖励。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
『伍』 69届戛纳电影节举办中心场馆叫什么
法国戛纳电影宫卢米埃尔厅是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举办中心场馆。
戛纳电影节是法国于1946年首度举办于城市戛纳,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
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共有1869部报名,最终21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 。2016年5月11日-22日在法国戛纳举行,该届戛纳电影节闭幕式22日晚在电影宫卢米埃尔厅举行,5月23日凌晨,为期12天的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
『陆』 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这天公开放映电影的什么被称为电影之父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柒』 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和乔治梅里埃的影片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卢米埃尔兄弟:采取的是更为现实主义的态度,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
乔治·梅里爱:用一种重夸张的动作、手势,不重表情的表演来扮演无声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欢的自然光线构图。他把摄影机架在舞台对面的套间里,然后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戏剧。
乔治·梅里爱人物经历:
1895年,卢米埃尔的电影首映时,梅里爱也花了1法郎走进了“印度厅”,他马上就被这些“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忍不住要拿出两万法郎购买“电影机”,但遭到了婉言回绝。
34岁的梅里爱年轻气盛,立志经营电影,就从伦敦的光学家那儿买来一台由罗勃特·W·保尔制造的摄影机并开始拍摄电影(这台摄影机能装用爱迪生“KINETOSCOPE”规格的胶片,接着他和两位工程师一起,在他剧院的工场里几经改进,终于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摄影机,并于1896年申请了专利)。
他先是模仿卢氏兄弟(les freres Lumiere)和爱迪生,所拍的80多部短片都无新意可言。1897年,他在自己美丽的庄园用8万法郎建筑了摄影场之后,才开始注意到特技摄影,并逐渐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
『捌』 为什么电影在卢米埃尔的时代还不能称为一种艺术
不够。
这部电影是一部纪录片,他为了进行的是记录,才是主要,并不是艺术。
路易·卢米埃尔,男,是一位化学家和大企业主,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1895年2月13日他们兄弟俩获得了电影专利证书。这包括了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银幕。在研制放映机时,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得到启示,采用抓片爪抓胶片,以两个扇形瓣组成圆盘遮片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胶片间歇通过片门的问题;他们还设计了每秒钟16个画格的放映速度,解决了放映画面的清晰度问题。这样,“活动电影机”就宣告诞生。
『玖』 国际四大电影节对入选影片都有什么要求
一、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而已,和中国的“华表奖”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个本土的电影奖项,但从他没有“最佳外语片奖”来看他也不是国际性的,而电影节的定义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
20176eaaccc7cd98d109d21"/>
戛纳国际电影节初期,是由各国选送自己的电影来参赛。1972年,总代表莫里斯·贝西(Maurice Bessy),电影节主席法伍尔·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会毅然决定戛纳电影节自此将是参赛影片提名的唯一决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围内提名参赛影片。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很快被其他的电影节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