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称为日本“怪才”导演的北野武,他在日本影视圈是何地位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足立区,日本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
北野武被誉为是日本鬼才导演,足以证明北野武在日本有着超高的地位。北野武是黑泽明唯一认可的甚 至可以说是钦点的接班人。 黑泽明被称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其执导的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等奖 项。曾经有媒体采访北野武是否真的是黑泽明交托的接班人。
黑泽明评评价他是和卓别林一样的奇才。
2. 世界著名的电影奖项有哪些
戛纳电影节(坎城电影节)金棕榈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它与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及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
柏林电影节金熊
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从1952年开始颁发。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金熊像雏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于1932年设计而成的,自1951年开始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并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
商业电影节奥斯卡小金人
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简称学院奖),世界著名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拓展资料:
中国电影大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创办于1962年,是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1964年与1976年曾停办。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金马奖至今已举办五十四届,参赛作者主要是华语发音或华人制作的影片。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于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颁发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香港电影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三大电影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简称华表奖,全称:政府优秀影片奖,创办于199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是中国(内地)电影界的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华表奖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进行评选。2009年起加设优秀境外华裔演员、导演奖,以鼓励港澳籍电影人。
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由周恩来总理发起的电影大奖。百花奖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百花奖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于1981年创办,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金鸡奖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事业家共同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2015年,金鸡奖全新开放政策,凡是在大陆取得龙标(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都可以参加金鸡奖评选,不再具有地域保护。
戛纳电影节
3. 除范冰冰外,还有哪些中国人曾是戛纳电影节评委
戛纳电影节是现今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三大电影节之一,并且可以说是之首。通常能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的人或作品,都是一些比较有知名度,对影视界贡献比较大的人,或者是有着深刻意义,对这个社会有着启示和预警作用的作品。戛纳电影节的奖项有非常多,包括导演、男女演员、作品、团队等等奖项,奖项多了,自然也就需要比较多的评委。参加戛纳电影节是每个明星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担任戛纳电影节的评委,更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殊荣了。
大家都在热议范冰冰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的事情,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中国人曾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呢?
1、舒淇。舒淇也曾担任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是62届的。舒淇担任评委我认为还是很说的过去的,虽然她是艳星出身,但是,舒淇的演技确实不是盖的,她演过的《西游降魔记》里面那个在月光下翩跹起舞的镜头,简直是美翻了; 《刺客聂隐娘》也演出了聂隐娘的帅气、利落和气势;《寻龙诀》更不用说了,她对八一所流露的爱意,在最后以为八一死掉的时候的那种绝望,都深深感染了人。
此外,还有杜琪峰、吴宇森、徐克、姜文、杨紫琼、杨德昌、陈凯歌、巩俐也都曾经担任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虽然人们褒贬不一,但是,这毕竟是替中国争光的事情啊。
4.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哪些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如下:
1959年,田琛的《荡妇与圣女》成为首部正式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
20世纪60年代,李翰祥的《倩女幽魂》(1960年)、《杨贵妃》(1962年)、《武则天》(野段粗1963年)三度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燃宏廷布景和服饰获得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的《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大陆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屠居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杨德昌凭《一一》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杜笃之)、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法语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巩俐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的《江城夏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片《蓝莓之夜》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是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梅峰凭《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是继王小帅凭《左右》在柏林国际电颂镇影节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杨紫琼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10年,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凭《天注定》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15年,贾樟柯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成为首位获得金马车奖的华人导演;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2018年,魏书钧的短片《延边少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提名奖。
2021年,唐艺的短片《天下乌鸦》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2022年,由中国导演陈剑莹导演的短片《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的创立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5. 第7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有哪些
第7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有评审团主 席: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评审团成员: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伊朗女演员:格什菲·法拉哈尼,德国女含段导演:瓦莱斯卡·格里策巴赫,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美国选角导演:弗兰辛·梅思勒,西班牙导演:卡拉·西蒙。
2022年10月13日,第73届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宣布,柏林电影节将从2023年开始增设最佳剧集奖。2022年2月22日,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宣布,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2023年2月16日至26日举行。2023年2月1日,如拿第73届柏林电影节正式公布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名单。
第73届柏林电影节多部华语片入围
第73届柏林电影节将于2023年2月16日至26日举行。本届柏林电影节也是疫情以来中国电影人为数最多的一次“出海”,十余部华语片入围了柏林几乎全部官方单元。张律执导,辛柏青、黄尧、田壮壮主演的《白塔之光》入围主竞赛单元。
由邬浪执导,李梦、李康生、仁科主演的《雪云》入围奇遇单元;韩帅的新作《绿夜》入围全景单元;田晓鹏导演的动画作品《深海》入围新生代单元;张大磊导演将有两部作品亮相柏林电影节,分别是入选剧集展映单元的《平原上的摩西》和入围短片竞赛单元谈橡誉的《我的朋友》;中国香港导演郑保瑞的新作《命案》入选特别展映单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以上内容参考:金羊网-杜琪峰出任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评委,多部华语片入围
6. 被称为日本“怪才”导演的北野武,他的导演功底到底有多牛
当今世界,好莱坞大片,似乎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部分,但日本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大江健三郎,沟口健二,岩井俊二,北野武等,都是日本相当出色的导演。被称为“日本电影届新天皇”的北野武,与其他人的风格,非常不同。《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秋刀鱼之味》等等,都可以体现出背业务独特的风格。
他的电影获过许多奖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奖等等。足以证明,北野武,他导演的能力了。最后,他被称为日本电气新天皇是当之无愧的。也非常推荐大家去观看与欣赏他的电影,可以让人在电影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情于观念。
7. 韩国电影《醉画仙》的介绍
电影:醉画仙
导演 林权泽
演员 崔岷植
上映年度: 2002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朝鲜语
imdb链接: tt0317234
人物原型:唐伯虎(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江南四大才子)。
剧情简介
19世纪中叶,封建的朝鲜王朝在内外交困中风雨飘摇。遭逢乱世,生为乞丐的少年张承业,遇难街头巧为书画世家金师傅所救并收留。金师傅意外发现少年张承业在绘画方面的天资聪慧,爱才之心油然而生。金师傅将承业推荐给一位乡村画师学画,承业学习刻苦进步神速。可惜好景不长,画师不幸因病去世,承业不得已回到金师傅处报丧。金师傅又将承业荐往当地士绅李应宪家做下人。李府家大业大,藏书藏画颇丰,好学的承业借机在李府悄悄自学绘画。李府千金李小姐天生丽质,性情温婉,但体弱多病,待嫁闺中,她对承业的绘画青睐有加。面对红花美景,羞月佳人,青年承业不禁情窦初开,暗恋心生。可是,出生的贫贱,门第的沟壑,使两人虽近却远,了无姻缘。不久,李小姐风光外嫁,失意的承业于黯然中离开李府。
承业于记忆中临摹的名画渐行其道,引来无数喝采。李应宪登门指承业窥画偷艺未经许可,令承业惶恐不已。然而,同样爱才的李应宪并未加罚于承业,并转而将他举荐到著名的六桥画院继续深造。经画院名师汉师傅的指点和调教,承业画技大进,名噪一方。欣慰不已的导师金师傅为承业起艺名为吾圆。在一次为府台大人贺寿献画的表演中,吾圆力压群芳,技惊当场,令自叹不如的汉师傅颜面尽失。画院同窗怒其目无尊长,恃才傲物,无不对其大加挞伐。内疚的吾圆长跪于汉师傅窗前,以示心中愧疚之意。汉师傅与重心长的告诉吾圆,望他能为后世子孙做个榜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业已成的吾圆开始独行其市,自成一家,求画者渐多。然而,名声鹊起,耽于酒色,囿于喧哗的吾圆却自感在画技与画意上裹足不前,难以进取。狂躁的吾圆一心苦求突破自我,却不觉陷入意志消沉的心魔之境。绝望中他弃家别妓,跋涉山水,行走天地,于风霜雪雨,天寒地冻中找寻画意的真谛,感悟自然的奥秘。
光荫荏苒,时光如梭,久经磨难,执着向画的吾圆终成大器,自创门派,成为甚极一时的绘画大家。上至官宦名门,下至庶民百姓,求画者络绎不绝,趋之若鹜。成名后的吾圆故态复萌,更加肆意枉行,红尘不断。
然而,一个国破山河碎,家贫寸草生的祖国,何以能够庇臣民于水火之中?面对滔天巨变,江山易帜的悲情年代,又何来一片纯净的圣土以供艺术之花长绿,生命长青?随着家破国亡的浊浪翻涌,盛极一时的吾圆终挡不住命运的一炉红焰,在灿烂中灰飞烟灭,不知所踪。而他的画也成为这个曾经的国度,悲情中那最后的一道闪光。
简评
这部影片的最精彩之处,在于它将韩国十九世纪中旬的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借助张承业的生活故事,用电影生动的表达出来。挥毫之间的沙沙纸响,做画时奏乐行酒的庄重仪式,画院里对于中国古画的研修和诗词的推敲,从民间到官宦对绘画的渴求和热爱,以及女人们对于张发自心底的崇拜,都使我们如同置身于那个花前月下,把酒当歌,谈诗论画的时代...
继2000年《春香传》作为首部韩国影片入选第53届戛纳影展竞赛单元,2002年林权泽的另一部影片《醉画仙》一举夺得了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是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令韩国电影再一次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林权泽获奖后的感言是:“我一直在努力将韩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通过电影带向全世界,你们的肯定令我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更加无比热爱。”正是出于对朝鲜民族艺术与文化一往情深的执着追求,才使得这位高产导演的作品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平。画家张承业性格怪异,性情豪放,表现上颇有难度,但是作为韩国影坛宿将的崔民植,他的表演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的诠释出角色层次丰富的内心世界,身形兼备的刻画出这位画坛怪才。片中的男女演员也都专门学习了国画和礼仪,更大程度的还原了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