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爷撩妹喝啤酒是什么电影
作者:宅少
来源:宅总有理(zmrben115)
1
多少年过去后,当人们回看文艺史,发现小鲜肉们抖颜值、卖风骚的渣演技被时间彻底掩埋后,人们深切怀念的,仍是葛优葛大爷在近20年爱情片中展现出的出色撩妹技巧。
2010年后,别看爱情片和爱情剧都忍不住拉一帮鲜肉给流量充值,想在电影院里勾起女粉丝的尖叫,但要说起哄女孩儿高兴,撩动妹子们的芳心,顺道让观众跟着笑得前仰后合。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早在1988年的《顽主》里,葛优饰演的杨重就把马晓晴饰演的手绢姑娘刘美萍给聊得“无法自持”。那是文艺鼎盛的80年代。小伙子大姑娘们都喜欢看书、看展、哲学、美学,葛大爷自然懂得如何取悦对方:
张口就戳中了妹子的心豁:
刘美萍顿时就被大爷的魅力感染,引为人生中唯一的贴心知己、人生导师:
一转眼,就开始眉目传情:
搞得尚未成名的葛优无法撤退:
靠着这一重要角色,葛大爷当仁不让地拿下当年金鸡奖,迎来事业转折。
但葛大爷只会逢场作戏,撩完就跑了吗?并不是。到了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里,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真诚、热心的李东宝,为多少内心充满迷惘的当代青年排忧解难,指引方向。直到现在,网上还流传着他的金句:
而当年,李东宝在“流星撞地球世界即将毁灭”之际对戈玲的一番表白,就足以证明咱们大爷耍起嘴皮子来,能把姑娘迷成什么样:
《编辑部的故事》毕竟还不是纯粹爱情片,跟戈玲的表白,也不过牛刀小试。
真正展现全画幅的撩妹身手,还是在1998年的《不见不散》里。跟女主徐帆见头一面,葛大爷饰演的男主刘元,就被一位相处多年的哥们儿无情拆穿了“真实面目”。
一看就是一位久经情场的老手:
当徐帆遭遇困难,去他的车房借宿时。表面上是在教育人家,其实是故意把话题往“下流”方向引,以此来试探两人亲密的边界:
先来批判(赞赏)一下姑娘的身材:
注意葛大爷细腻的表情。
这似看非看、故意低眉不看对方的眼神,显然是一种含蓄的、绅士的战术性试探。
果然,扭头,又撩了徐帆一道:
跟姑娘因为命运的戏弄分手后,葛大爷为了见对方一面,还特意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一见面,葛大爷戴着一副墨镜,上来就摸:
装成瞎子,来段儿诗朗诵:
还趁着装瞎,说了心里话:
气氛,差不多都点到了;情话,撩得也差不多了。紧接着,再故意给徐帆卖个破绽:
姑娘虽然生气了,可是两三句话把气给哄下来,这一套组合拳打完,不就亲密了许多?
你看,这一回私密空间,就可以动手动脚,渐渐奔向“哥们儿对你有意思”的主题了:
高,实在是高。
但光有这些虚头巴脑的小手段也不行,90年代的姑娘,不比80年代卖手绢的刘美萍,不是你念两句尼采、佛洛依德就能解决的。
咱们葛优葛大爷,焉能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还是得替徐帆办实事。
帮忙弄钱,帮忙弄事业:
广泛撒网、诱敌深入、装疯卖傻、以虚击实、知己知彼、顺势而为、出其不意…
我都要忍不住替葛大爷战术后仰了。
2
当然,像《不见不散》里这套“油滑”的组合拳,是一般男青年驾驭不了的。但葛大爷的拳路色彩缤纷,并不止一家。到了1999年的《没完没了》里,葛大爷虽然饰演一个怂头怂脑的小司机,追债间隙,依然不忘撩妹。
这次葛大爷就一个招儿:暖。
将吴倩莲饰演债主妹妹从医院绑架后,眼瞅着姑娘犯病,亲自给人家试针:
趁着姑娘去洗澡,给人家现扎了条裙子:
一番浪漫情调,把吴倩莲给迷得:
而“伺机而动的臭贫”,永远是葛大爷打动各方面军女孩的杀手锏利器。
吴倩莲让他假扮男友,他得卖个乖:
孤军深入,步步为营,直取芳心。
等到吴倩莲终于忍不住问:
葛大爷顿时“李东宝”上身:
就这嘴上功夫,岂是那些只会卖弄五官和扭曲演技的小鲜肉们能比的?咱们大爷,一手暖,一手贫,精神、物质两手抓,两手都硬。即便是在鲜肉横行的2010年,头上稀疏的头发寸草不留,撩起舒淇,还不是手到擒来?
跟人家一见面,就直奔主题:
眼看相亲不成,曲线救国,先做酒友。
其实说穿了,是为了解救姑娘芳心。
夸人,那都只是常规操作了:
明知道舒淇饰演的笑笑心有所属,他还是奋起直追,丝毫不因为世俗的阻碍而退却。
这时候的葛大爷,早已练就了“菩萨心肠,金刚手段”,什么暖呀贫的那都是形似有招却无招…跟姑娘摆起脸来,一身“坏男人”气派。
当“被小三”的笑笑问:
葛大爷瞬间皮笑肉不笑:
尤其最后撂下的一句大杀器,说这话时那种老道、蛮横、久经沧桑、见过情场大场面的口吻,不比鲜肉们空有皮囊的霸道总裁强?
你看舒淇都给问傻啦:
可扭过头去呢?还不是拿自己的肉身当马凳,给了姑娘一个公主似的台阶下:
哪个姑娘受得了这一句:
所以啊,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头10年里,多少的鲜肉变成了东去的流水,多少的颜值散作了昨日的烟花,我们葛优葛大爷,却一直坚挺,一路斩获了多少美女的芳心,拥有了延绵不绝的长达近30年的爱情。
如果真的评选片场界“中华艳福第一人”,葛大爷必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无论是《甲方乙方》里鬼马精灵的刘蓓:
还是《不见不散》里心怀高远的徐帆:
抑或是《大腕》里干练英武的关之琳:
还是《没完没了》里柔弱甜心的吴倩莲:
再到《非诚勿扰》里忧伤倾城的舒淇:
睁开你们明亮、智慧的双眼,看看上面这些故事结局吧,看看葛大爷的艳福吧,诸位。
咱们大爷哪次不是拥美人入怀了?
3
一望可知,20多年来,葛大爷能从手绢柜员刘美萍,一路撩到空姐笑笑,不是拥刘蓓入怀,就是牵吴倩莲的手,这完全得益于一部又一部出演冯小刚的电影。
从由王朔小说里的《顽主》杨重算起,再到王、冯一起写的《编辑部的故事》,再到冯小刚把王老师那套臭贫磕继往开来,葛优才笑傲20年,撩动着各个时代美女们的心弦。
某种程度上,葛大爷也成为冯、王二人的化身,替这俩兄弟在电影里过瘾,从30出头一直浪到“苍孙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马未都说过,王老师是个还原生活的能手。只要是生活里发生的事,他能给你以极强的感染力和共情力写出来。当初,他写“纯情故事”登上文坛,大部分剧情都有原型。他自己也在四卷本文集的序言里承认过。
可见葛大爷早年在电影里撩妹的那些手段,也差不多是从生活中挪用的。
「这大概是苍孙们的内心想法」
1985年,《当代》杂志刊登小说《浮出海面》。署名“王朔&沈旭佳”。沈姑娘就是王老师的时任女友,后来的老婆。那个年代,能发表文章,多大的体面啊。王老师直接把署名分了一半,这要是搁现在,相当于开公司分股份,哪个姑娘不动一回心?据马爷回忆,王老师当初追沈旭佳也是玩命。大晚上10点还在舞蹈团的宿舍赖着不走,人家洗完澡,把脸盘塞床底下准备熄灯。马爷都臊得慌了。我们王老师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
“再聊会儿,再聊会儿。”
后来在《我是王朔》这篇访谈里,王老师也追忆过和沈姑娘的纯情往事。
那时王朔没正经工作,全指着写小说了。沈姑娘前途大好,却对各路大款不闻不问,认定了王朔是自己的盖世英雄。两人最早是巧遇,各自留了电话,说没事儿约约。后来相约去玉渊潭游泳(据说还是裸泳),背完了所有外国名人后,就袒露心迹了。这期间,王朔叫上马未都去看沈姑娘跳《屈原》,台上沈跟男演员脸对脸下腰时,他醋意大发地说:
“估计丫亲了个嘴儿。”
遥想当初,两人都没钱。一个指着写小说,一个指着留京。出去吃饭都不敢多点菜,生怕吃冒了。有一次沈姑娘在北展演出,后台的大衣、手表全让人顺走了,跟王老师出去压马路,经常歪着脖子看人家手表上的时间。直到《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发表,王朔口袋里才宽裕一些。1988年,四个电影一起开拍,王成了初代京圈核心,彻底扬眉吐气。
就在前一年,他跟沈姑娘结了婚。
相比之下,冯小刚其实算不得“撩妹高手”,甚至跟女孩儿一对一单练的时候经常找不到话说。他能追到徐帆,有王朔一半功劳。
「当徐帆年轻的时候」
冯小刚见徐帆最早是在北影厂放映室,大家一起看《大撒把》。也是王朔小说改的。男主葛优,女主徐帆。看的时候,冯不知道徐坐身后,跟人说这女主角演得真不咋地。扭头才看到当时还一脸水嫩的徐老师。1993年一天夜里,冯小刚突然给徐帆所在人艺宿舍打电话,接通后说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谁。
徐帆说,你是冯小刚吧?
约姑娘出来,冯小刚一嘴的能说会道就点不着火了。吸取教训后,第二回他叫上了王朔,两人一起去人艺。拿他自己回忆录里的话说,希望这次步子迈大一点,迅速把关系搞庸俗。找到徐帆后,就说请她吃饭。徐帆当晚要看《火神与秋女》,说去不了。冯小刚就没话了,要拉王朔走。还是王老师久经沙场,说,你要听她的,下回你还约不上:
“直接给她拉上车再说。”
于是两人以送妹子看演出为名,把徐帆“绑架”到了向阳屯一个饭馆里。徐帆一路叫哥哥,以“跳车”威胁,哥哥们没搭理。冯小刚本来心都软了,一瞅王朔,满脸泰然,也就咬牙拉到了馆子里。一坐下,自己干了半碗白酒要向徐帆赔罪,喝完直接就晕倒在桌子上。
还跟人嘱咐呢:
“一定把我妹妹安全送回宿舍。”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躺在徐帆的腿上哼哼唧唧,把妹子的胳膊都枕麻了。
这段听起来,就有那么几分像是《不见不散》里爱给姑娘留电话的刘元了。
后来,冯和徐一起提名金鸡,去广州参加电影节。在机场时,他逮着谁跟谁介绍说徐帆是自己女朋友,弄得徐帆哭笑不得。上了飞机,本来跟徐帆坐一起的冯巩主动跟冯小刚换了座位。徐帆对冯小刚说,谁是你女朋友哇?你怎么不问问我愿意不愿意呀?
冯小刚不顾周围人的目光,答曰:
“我正式通知你,从现在起就是了。”
4
搞文艺的人撩妹嘛,当然不能那么粗野,是要往姑娘心豁里面塞情话的。贾科长说赵涛是自己的缪斯,每部电影都要使涛姐,连《海上传奇》这样的纪录片都没忘了缪斯露脸。拍过《爱情麻辣烫》的张杨导演,连跟自称三毛转世崔女士ONS一下,敷衍情话也是诗意。在那篇爆文里,崔是这么写的:
姑娘问:“何为思念?”
导演答:“日月,星辰,旷野雨落。”
“可否具体?”
“山川,江流,烟袅湖泊。”
“可否再具体?”
“万物是你,无可躲。”
不过这充其量就是攒辞藻的水平,还没能深入灵魂。曾几何时,网上流传着一张从电影《无穷动》里截出来的洪晃大姐的台词,那撩妹手段之犀利,号称“中国mind fuck第一人”,直接把张导的湖泊山川摁在地上摩擦:
这段“mind fuck”一传开,网友纷纷猜测说的是前夫陈凯歌,害得洪老师还亲自上微博辟谣,说是剧中台词,别当真,不要对号入座。但抛开此事,洪晃还对前夫评价过一句:
“就丫那张嘴,再无聊的事都能给你侃出花来,你不佩服都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洪晃被陈凯歌迷住了。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里,比起冯小刚、王朔这种贫嘴,陈导才是那代文艺工作者里的“女人缘王者”。冯、王还需要葛大爷在电影里替他们过干瘾,而洪晃的原话是:
“我跟陈凯歌好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嫉妒。真是一种特别不好的感觉,突然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女人喜欢他,我就晕菜了。到最后,我甚至有泼妇的欲望。之所以要离开这个婚姻,就是因为它会把我最恶劣的一面带出来。”
陈导当初有多迷人,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他毕业北京四中,往来间都是些雄心壮志、指点江山的同学。在北影读书时,他一米八的大高个儿,是篮球队的主力,还是全班读书最多、最广的人。毕业后没几年,家里就堆满了《纽约客》和各种原版书。自打学生时代起,就一直熠熠生辉。
放在今天,妥妥的偶像剧男主。
关于洪晃的身世,之前我写过。人家住史家胡同,祖父是跟鲁迅打笔仗的大学者章士钊。她妈章含之,曾任毛的英语老师。章士钊是章含之养父,章含之的亲生父亲,是中华民国陆军上将陈调元之子。她爸洪君彦,北大经济系的教授。后来爸妈离婚,她妈嫁给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洪晃成了乔的继女。
1974年,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派出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洪晃位列其中,年仅12岁。她跟罗斯福夫人、肯尼迪夫人是校友,跟鲍勃·迪伦的的女儿是同班同学。1986年,全国人民还吃不饱、陈凯歌连一件几十块钱的皮夹克还买不起时,25岁的洪晃成为一家外资企业南京代表,年薪高达7万,还是美金。
也就是那时,洪晃看到陈凯歌拍的《黄土地》,立马就悸动了。人家是看西方电影长大的,依然被陈导的才华折服。拿洪老师自己话说,那时挣了钱,很希望跟艺术沾上边。陈凯歌拍《孩子王》时,她就跟前任丈夫Andrew去外景地探班,回去后,就看Andrew不顺眼了。而陈凯歌带给她的都是什么呢?一个叫《毛主义者在纽约》的剧本,充满了洋气、深邃的后现代风格。即便凯歌很穷,攒钱才买得下一件皮衣,洪晃全然不在意。
「这大概是洪晃的真实想法」
1989年,洪晃和陈凯歌在纽约市政厅登记结婚。一个德国小朋友给当的证婚人。
然而结了婚,洪晃才知道自己是被艺术冲昏了头脑,两人根本不合适,谈谈恋爱还行,做个情人也可以,要做夫妻就是扯淡了。
《霸王别姬》筹备期间,两人势同水火,在处理感情遗产。没多久,陈凯歌就搭上了当时另一位国民美人,倪大主持。虽然两人的爱恋长期出于秘密状态,但据说陈父葬礼上,倪主持以未婚妻的身份出现。然而这段令当事人伤感的岁月最终只留下一地眼泪。
佳人没能等到才子的一纸婚书。
那时候,陈凯歌已经从戛纳归来,靠着《霸王别姬》摘下了金棕榈上的叶子。若要是像洪大姐说的80年代就有许多女人围绕,这时陈导的魅力更是万丈红尘都压不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身北京四中,陈导从小到大还是受了一些同学往来非富即贵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家世不凡的陈红做一生知音。陈红的外叔公唐天际,是开国中将,做过总后勤部副部长,不是一般人。至于陈红老师的美貌,看看琼瑶的《水云间》和《大明宫词》就知道了。
「当陈红年轻的时候」
1995年,陈凯歌和陈红在聚会上相遇。当时凯歌是中国最具盛名的导演,陈红见了,一点也不扭捏,反而显出红色血统的高傲,给陈导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拍《风月》时,本来选了台湾女演员王静莹,王拍完40个镜头,实在不入戏,凯歌就打算换人。恰好,陈红在离拍摄地苏州不远的浙江乌镇赶拍电视剧《霜叶红似二月花》,陈红也曾来探班,陈导就有意试戏。万万没想到,陈红试戏后不久,就有人写匿名信告到了投资人徐枫那里。
当时,上海《文化电影时报》聊过这件事,还别有用心地管它叫个什么“黑函事件”。结果并未引起波澜。最后陈导找了巩俐。
这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也真是小看了我们凯歌导演。怀揣艺术野心,尤其刚拿到金棕榈,人家会给女演员开后门吗?人家后来追陈红,是带她去看坂本龙一的演唱会。
以陈凯歌满腔的文艺内涵,在美国见世面的洪晃都抵挡不住,陈红估计更晕。更难能可贵的是,恋爱后,陈凯歌从一代名导变成宠妻暖男,即便是当着媒体朋友的面也是一口一个“红红”。这份肉麻,谁顶得住?
5
人嘛,都是历史环境的产物。同样是第五代领军人物,由于出身问题前半生一直信奉“夹着尾巴做人”的张艺谋,就不像凯歌那么高调,也很难让一帮女人为他吃醋变成泼妇。
关于老谋子日后对巩皇有无情话绵绵,不得而知,反正在首任妻子肖华的回忆录里,他走的是低调、温柔的暖男路线。
张艺谋和肖华是中学同学,两人因办黑板报日渐亲密。张导表达爱意的方式,都是含蓄、内敛的。一次肖华骑新车到学校,他特意凑上去提醒,说你新车不要放外面,晒久了不好。两人是班干部,张艺谋没收了同学东西,不直接交给老师,而是开完干部会后,悄悄交给肖华。为了接近肖华,他还跟家里人撒谎,说眼睛不好使,希望调座位。
为避免引起大家的注意,特意要求调到肖华身后而不是同排。当时骗家长,老谋子下血本,直接把视力表给背了一遍。
后来,两人插队。张艺谋动不动就去找肖华,一会儿送日记本,一会儿送鲁迅的书。那时,两人确定了关系。张艺谋亲对方一下,两人都害羞得面对面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再后来,两人回城进厂,张艺谋又是送时髦的毛线,又是送自己亲手画的纪念邮票,还特地在邮票上设计了两人的生日,可见心思细腻。
为了画那批邮票,张艺谋天天熬夜,就为了赶在肖华的生日前画出来。
如此纯情的表达,焉能不俘获芳心?
虽然在撩妹的手段上,老谋子不像王朔那么“自信飞扬”,耗到女生宿舍熄灯都不走,不像王的基友冯导那么会“擅自做主”,但在婚姻结局上,这帮人也算是殊途同归。也许是历史转型期的缘故,也许是圈子风气的感染,反正这帮导演看来看去领的都是同一款剧本。
这个剧本,王老师自己也写过。名字就叫《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也就是冯导拍《甲方乙方》前因“精神污染”名义被枪毙的那个。后来改编成了电影《一声叹息》。
「《一声叹息》里出轨男人的心声」
这次,主演不是葛优,是离过婚的张国立,饰演一个作家。徐帆老师,演原配,刘蓓演个大学生第三者。故事讲一个作家在原配和第三者之间痛苦辗转。要非说这剧本有原型,那大概就是沈姑娘和徐静蕾之战的战争。
1992年,王老师出了文集,也成为影视圈的领头羊。这时,他遇到了“邋遢帅”的徐静蕾,引为一生知己。他和沈姑娘之间的裂隙,也就此产生。对此,王老师内心充满愧疚,痛苦之情,直至多年后写《致女儿书》还溢出纸面,恨不得拿自己当千古罪人鞭笞。后来给冯写《非诚勿扰2》,李香山临死前说的那些话,仿佛都是王老师的心里话,尤其那句:
“屡次被人爱过,也屡次爱过别人,到头了还得说自己不知珍重,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有得罪过的,暗地与我结怨的,本人在此也一并以死相抵了。”
不知沈姑娘看了,会是什么心情。
6
至于冯小刚,他追求徐帆时,不知道跟前妻张娣办了离婚手续没。反正跟徐帆结婚,是1999年的事。第二年9月,由《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改编的《一声叹息》上映了,里面演原配的徐老师有句台词是:
“别人跟我说,你们文艺界挺乱的…”
对了,演大学生第三者的刘蓓,也嫁给过一位第五代导演。那就是拍《大明王朝》的黎叔。后来黎结识另一位女演员,就跟刘蓓离了。《一声叹息》里有段情节,说第三者去见原配,“懂事”的女儿泡了一杯盐水,递给第三者。第三者接过杯子,强忍着喝下去。
后来刘蓓接受采访,不禁黯然道:
“当初演的时候,我根本不懂那杯盐水里包含了多少的辛酸苦辣、喜乐哀愁,只想怎么能演出这一杯水的咸。如果今天再让我演,我一定是另外的演法。我曾是给人家那一杯盐水的人,也曾是喝了这一杯盐水的人。当你想到,你曾经也就是那一杯盐水,然后当你喝下去的时候,千万别说太咸,别说太早…”
联想到后来刘蓓跟张若昀的爸结婚、离婚、又复婚,再回头看这段采访——
我只能说的是: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当年“为人低调”的张艺谋。跟巩皇谈恋爱,居然没有走到一起,不愿给人家一纸婚书,引来佳人百般委屈。巩皇还好点,至少后来有个归宿。前人肖华的委屈,可能就大了不少,否则不会在1992年出版的《往事悠悠》里历数那些岁月哀愁。
那本书里,肖华怀着满腔哀伤说,自己曾为张艺谋放弃上大学,放弃一个大好前途,在张考北影年纪超标之际,还通过自己的姐夫、《中国烹饪》杂志摄影记者王涤寰的关系,把老谋子的摄影集送到时任文化部部长黄镇手里,这才帮丈夫破格录取,上了大学。
字里行间就是一个字:爱。
结果去了北京,张艺谋回家觉得肖华不够洋气,还让她烧掉自己写的情书。更令肖华感到痛苦的,自然是拍完《红高粱》,张艺谋跟她摊了牌。最终,两人解除夫妻关系…
此后,张艺谋走向国际,成为一代文艺标杆。
肖华则留在西安,独自老去。
多年后,也不知他还能不能想起,为了逗她开心,老是给她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讲的最好的、最令她难忘的,是意大利作家路易吉·皮蓝德娄的《西西里的柠檬》。
记得当初《深夜食堂》里有句台词,叫:
其实比不上王老师现身说法,在电影《一声叹息》开头独白里写的那句:
“有些事一开始是喜剧,最后却成了悲剧。”
▬▬▬▬ ● ▬▬▬▬
今日排名,看到自己的头像私信我进吃瓜群
Ⅱ 马里奥与路易基RPG(中文版)详细攻略
十字键——控制移动方向
A B X Y——分别控制马里奥,路易基,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
START——进入or退出菜单
L——返回指令(用于逃跑和升级加点处等)
R——切换动作指令
动作一览:
(1)4人行动时,A和B分别控制马里奥和路易基的跳跃,若在跳跃后,再按X or Y则能使小马里奥或小路易基从其背上再次跳跃,作用是顶高处的砖块。站立不动时按X or Y,则能扔出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有的地方,高处的入口只能容纳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进入,则需要此技。
(2)马里奥和路易基行动时,用R可以切换指令,这时A是两人合体变为球,移动速度增加;若是球碰到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则可使他们变为扁平状态,可以穿过极矮的通道,也能被风吹起来。
B则是空中旋转,可以在高平台之间来回移动;若在这种状态下碰到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则可使他们旋转飞起,且下落时变得十分缓慢。
(3)小马里奥和小路易基行动时,用R亦能切换指令,这时A则使小马里奥挥动铁锤,除了能打碎挡路的木箱和打开墙壁上的机关外,还能攻击敌人造成数回合内昏迷;B则能使两人潜入地面,能够进入平常状态进入不能的地方。
游戏中需要解谜的地方很多,所以要看清地形,灵活运用以上动作。
(2)路易基电影院扩展阅读:
马里奥与路易基游戏内容:
主角是兄弟俩,马里奥与路易基,第一次把游戏做成两人一起冒险。而且还是RPG,面对这样的改变,是否合适呢。FAMI通给出的37分已经给我们最明确的答案。公主总是游戏的倒霉人物,这次也不例外。在城堡被人偷去声音,可怜的马里奥只好再次重装上阵,同时拉上自己的弟弟路易基,刺激的冒险又开始了。
Ⅲ 路易吉洋楼8楼的火灾布景怎么打败电影里的鬼
来到8楼摄影棚楼层,这关是拍电影的主题我们继续按照路前进。
把电视照射,进入电视,拿到开门钥匙。里面坐着一个鬼怪导演,电梯按钮也在它的手上,我们只要把它找到喇叭就可以得到按钮。
Ⅳ 求 午夜开放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午夜开放》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PEim1Pe2LbxHbRx24rJxmw
该片讲述了为了拯救其危在旦夕的剧院,路易吉仅有一夜时间去寻找一只能登上舞台表演的黑猩猩的故事。
Ⅳ 路易鬼屋3攻略是怎样的
1.里面坐着一个鬼怪导演,电梯按钮也在它的手上,我们只要把它找到喇叭就可以得到按钮。
前面有4个电视,
2.先进入4号房间,操作路易吉开机,傀易吉进去摄像头里面,去捡起瓶盖,然后出来。
3.路易吉拿起瓶盖,进入电视回到外面,把瓶盖放下来,然后我们进入1号房间,把1号房间的电视打开,然后出去把瓶盖捡起来,通过电视带着瓶盖进入到1号房间。
4.然后路易吉开机,傀易吉拿着瓶盖进入电影,把瓶盖扔进井里面,之后有一个鬼拿着装满瓶盖的水上来。
5.然后带着装满水的瓶盖出去再进入2号房间按照套路,傀易吉进入电影,把装满瓶盖的水倒进花苗,之后爬上去,拿到火器。,下去收拾掉鬼怪就可以出去了。
6.拿着火器进入3号房间,这是一个消防房间,收拾鬼怪的房间是按ZL+ZR,先吓掉它们手上的工具,之后就抱摔可以了,火器上点火就可以出去了。
7.最后进入4号房间,烧掉蜘蛛和蜘蛛网,拿到红色喇叭就可以出去交给导演,进入boss战。
8.Boss是路易吉打小怪兽,我们要等待怪兽发出气功波的时候,我们同时操作分身吹向怪兽自身,连续三次就可以了,之后就简单了,拍完这部片就能得到电梯按钮了,顺利通关。
Ⅵ 路易基洋馆害羞幽灵官方名字
《路易基洋馆》害羞幽灵官方名字叫:害羞幽灵王。
巨大的害羞幽灵,是害羞幽灵们的大王。曾经败给路易吉而被关起来,因贾素妍才得以解放。
贾素妍
莱斯特度假酒店的老板。她把路易吉一行人引诱到酒店来,其真实身份谜团重重。
Ⅶ 路易吉洋馆8层火把如何取得
按照套路,傀易吉进入电影,把装满瓶盖的水倒进花苗,之后爬上去,拿到火器.,下去收拾掉鬼怪就可以出去了.
Ⅷ 请问关于影视术语的英文缩写
ABERRATION 像差
摄影影头因制作不精密,或人为的损害,不能将一点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聚焦于底片感光膜上的同一位置,使影像变形,或失焦模糊不清。
ABSOLUTE FILM 绝对电影
一种用抽象图形来诠释音乐的影片。由德国羊肠小道前卫电影导演奥斯卡费辛格于1925-1930年首创。
ABSTRACT FILM 抽象电影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电影术语以及解释
ACADEMIC EDITING 学院式剪接
一种仔细依循电影剧情发展过程的剪接方式。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因这种剪接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接本身的注意,有时也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最常用的剪接方式之一。
ACADEMY APERTURE 影艺学院片门
由美国影艺学院推行的一种电影片门规格,主要是用于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此种规格宽高比例为1.33:1。亦称ACADEMY FRAME。
ACADEMY AWARDS 奥斯卡[font=Arial]金像奖
美国影艺学院于197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颁给表现杰出的电影工作者。每一个奖项最多有五个提名。个人项目奖,可以提高演员或电影工作者的身价。
ACADEMY LEADER 影艺学院导片
依据影艺学院所设定的标准,连接在放映拷贝首尾的一段胶片。导片中含有一系列倒数的数字、放映记录和其他信息,便于放映师装片和换片。导片不仅有保护影片的功能,同时可使放映机从起动到第一格画面到达放映机片门之前,达到正常的放映速度。
ACADEMY MASK 影艺学院遮片由影艺学院规画出来的一种遮掩摄影机部分片门的装置。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 SCIENCE 美国影艺学院(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大陆)
成立于1927年,宗旨是“提升电影媒体的艺术品质,提供电影工业不同部门及技术的普遍交流,促进动技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代表作,追求其既定的多元化目标”。该学院最知名的是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 STANDARDS 影艺学院标准
指美国影艺学院所订立的技术规格,以在电影工业界推行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包括:影艺学院画面(ACADEMY FRAME),影艺学院导片(ACADEMY LEADER),影艺学院遮片(ACADEMY MASK)
ACCELERATED MONTAGE 加速蒙太奇
一种剪接的技巧,目的在于增强动作在影片中的加速度效果。在电影剪接中,常常是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来处理追逐场面的高潮。原理是将发生过和的每一个连续动作的画面予以减短,或跳过去不用,造成节奏加快的视觉效果。
ACE 美国电影电视剪接师协会 AMERICAN CINEMA EDITORS的简称。
美国一个专业的电影电视剪接师组织,每年为评选的最佳影片剪接颁发EDDIE奖。
ACTION 开拍
在拍片现场,导演用来命令演员开始表演的口头用语。
ACTION CUTTING 表演场次
为了便于影片的拍摄,通常将影片分成独立的场景进行拍摄,上一个场景常包括下一个场景的开头,以保持剧情的连戏。
ACTION FIELD 表演区
摄影机镜头所能摄入的区域。
ACTION FILM 动作片
泛指以快节奏动作制造趣味的电影,如西部片、功夫片、警匪片,但某些强调动作的闹剧也可包括在内。第一部广受欢迎的动作片是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
ACTORS STUDIO 演员工作室
1947年,由伊力.卡山、劳勃.路易斯和雪莉.史劳复在纽约成立的职业演员训练场所。曾对1950年代的美国戏剧和电影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著名演员如:马龙.白兰度、保罗.纽曼等均出於此。
ACTUAL SOUND 真实声音
在一场戏中,声音的来源由演出实况而产生,例如演员的念白、街上的环境声音,都是真实声音。
ACTUALITE 纪实片
一种纪录片式的影片,起源于法国卢卡埃兄弟的早期作品,如《工厂下班》(1895)。
AD LIB 即兴台词
未写在ADAPTATION 改编
将故事、小说、戏剧或其它适合透过电影媒体来处理的作品搬上银幕。
AERIAL SHOT 高空镜头
从飞机或直升机上拍摄的镜头。
AGENT 经纪人
在授权下,代理他人发言和做决定的人。在好莱坞,经纪人通常可抽取百分之十的佣金,甚至分享影片利润。
AGIT-PROP 政治教育电影
俄文AGITATSIYA-PROPGANDA一词的缩写,原意为鼓动、宣传,是一种教育群众,宣扬政治理论和政治理想的工具。
ALEATORY TECHNIQUE 即兴技巧
指影片的全盘或部分内容透过即兴状况来发展,没有事先架构的意念与形式。如罗勃.阿特曼的《婚礼》(1978)。
AMAMORPHIC LENS 变形镜头
一种可以使宽幅度的场面,被压缩入标准的画面区域的光学透镜。1927年由亨利.克瑞雄根据中国的哈哈镜而发明。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在1953年拍摄《圣袍千秋》时,第一次使用这种镜头。
AMBIGUITY 暧昧性
电影在表达意念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双重或多重意义,造成不定向的指涉和更为复杂、矛盾的结果,就叫暧昧。由于这种暧昧性是以多重意义为基础,有时亦译作“多义性”。在电影中,暧昧性的产生可来自影像、剧情、剪辑、声音和表演等元素,有时也建立在这些元素的对比关系上。剧作家路易吉.皮蓝德娄是戏剧暧昧手法的先驱,代表作为《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美国电影学院
创立于1967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宗旨是“保护美国电影的传统,并促进其艺术发展”。
AMERICAN MONTAGE 美国式蒙太奇
一种表达时间飞逝,或故事发展摘要的剪接技巧,始于193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此技巧的特点,在于利用一连串短促的报纸标题镜头告诉观众事情发展。如影片《教父》(1972)。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
成立于1919年,由好莱坞主要电影摄影师成立的同业协会,简称“A.S.C.”宗旨是“促进电影摄影的艺术”,会员采用邀请制。
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美国标准协会
简称“A.S.A”,该协会于1930年开始为电影、摄影及电视,建立技术的标准,即“ASA标准”。该协会于1966年改名为美国标准学会(USA STANDARDS INSTITUTE)
AMERICAN STUDIO YEARS 美国片厂时代
盛行于1925年到1960年,片厂时代的影片,都以高品质的技术来增进其吸引力,吸引广大的观众。电影制作高度分工,摄制过程的每阶段都以生产装配线的方式处理。典型做法是一窝蜂跟拍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且叙述的惯例和公式不断重复,产生许多受欢迎的电影类型:歌舞片、警匪片、西部片、爱情片、喜剧片和剧集。
ANAGLYPH 立体电影
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ANIMATION 动画
逐格拍摄平面图画或立体物体,使它产生运动幻觉的一种电影。卡通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动画,还包括木偶动画、剪影动画、实体动画等。拍摄时,一个动作往往被分解成数十幅图画,然后再以每格1/24秒的速度逐一拍摄。
动画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有关摔角的连续性壁画,以及古希腊陶器上的运动员连续动作。中国的皮影戏则是最早用光影反映在布暮上的动画雏形。
ANIMATION CAMERA 动画摄影机
一种装有停顿马达的摄影机,可单格拍摄,拍摄时装在动画摄影台上,可垂直移动,以改变被摄影的影像大小,或产生变焦的效果。
ANIMATION SCHOOL OF VIOLENCE 暴力派动画
以闹剧或极端暴力的动作为主要喜剧要素的卡通片流派。这种卡通片以德克斯.艾佛瑞的作品为典型。
ANIMATION STAND 动画摄影台
泛指动画摄影师所使用的基本工作器材,包含一架动画摄影机,摄影机支架,以及一个精细构造的平台,以供拍摄动画作品。
ANIMATOR 动画设计
动画影片中负责绘制原画的工作人员。
ANSWER PRINT 校正拷贝
从剪辑完成的原底片印出的第一道有声拷贝,用于解答制片对影片的最后面貌所持的疑惑。
ANTAGONIST 反派角色;
反面力量电影或戏剧中与主角对立,使剧情产生戏剧性冲突的角色或力量。如《星球大战》(1977)中的黑武士,《北方的南努克》(1922)中的原始环境。 ANTI-ABRASION COATION 保护胶片
制片时用于保护影片的薄胶片,以防止影片被划伤或其它损坏。
ANTICLIMAX 反高潮
在电影最后解决冲突时,没有出现观众所期待的情节,使观众感到失望的情节设计效果。如侦探经典作品《大沉睡》(1946)中,自始至终无人了解凶手是谁,就是反高潮的一种手法。
ANTIHERO 反英雄
电影、戏剧或小说中的一种角色类型。他们富有同情心,但以非英雄的形象出现,通常对社会、政治和道德采取冷漠、愤怒和不在乎的态度。《毕业生》(1967)中的达斯汀.霍夫曼和《安妮霍尔》(1975)中的伍迪.艾伦,是现代喜剧中反英雄典型。
APERTURE 片门 摄影机或放映机
镜头后的一个与底片规格相符合的框口,拍摄或放映时,每一个画格经过这个地方要停一下再走,完整地接受曝光或投影出去。亦称 PICTURE GATE。
A-PICTURE A级片
源自美国1930年代的术语,用来指两部同时上映的影片中,品质较佳的那部电影,或是预期有大量观众群的电影。A级片中多半由大明星主演,而且相当讲究豪华的美术布景。
APPLE BOXES 垫脚箱
因在早期电影制作中,常用装苹果的木箱来解决演员或物体高度的问题,故将垫脚箱叫作苹果箱。
ARC LAMP 弧光灯
一种强光灯,由于色温与日光的色温相当接近,常被用来当作室外彩色摄影的照明。 ARC SHOT 弧形运动镜头
摄影机以圆形或半圆形的运动所摄得的镜面。此类镜头可以为一个场面提供多变化的视觉层次。克劳德.李洛许在《男欢女爱》(1966)的结尾,便使用了此类镜头来捕捉重逢恋人的热烈拥抱。
AROMARAMA 香味电影
在电影放映时,为配合影片中的情节,可散发出香味的一种电影放映系统。最早的香味电影是《百老汇之歌》(1929)。
ART DIRECTION 美术设计
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通过布景、道具、服装等的设计,来创造画面造型、地方色彩、时代精神、民族色彩及人物造型等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银幕形象,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组成部门,在电影的分工上由美术指导负责。
ART DIRECTOR 美术指导;
艺术指导原指负责影片中布景设计的人。近来常被称为“制作设计”(PRODUCTION DESIGNER),负责协调灯光、摄影、特效、服装、道具、剪接各组人员的工作设计整体的视觉风格。
ART HOUSE 艺术电影院
指放映不属于商业主流电影的电影院。艺术电影院放映的影片,重视电影本身的品质,较不注重商业吸引力,如当代重要导演的影片、独立制片影片、影史的经典作品,及发行有限的前卫及实验电影。亦称 ART THEATER。
ART THEATER 艺术电影院
指放映不属于商业主流电影的电影院。艺术电影院放映的影片,重电影本身的品质,较不注重商业吸引力,如当代重要导演的影片、独立制片影片、影史的经典作品,及发行有限的前卫及实验电影。亦称ART HOUSE。 ARTIFICIAL LIGHT 人工光
相对于自然光的灯光照明。
ASPECT RATIO 画面比例影像放映在银幕上的宽高比例。国际标准规格为1.33:1,遮幅宽银幕影片为1.85:1。
ASSEMBLE 顺片
剪接的第一道手续,剪接人员根据拍摄进度将每场景的待用镜头,依剧情顺序接成一条带子。接好的带子被称为粗剪拷贝,它可供精剪做基础。
ASSOCIATE PRODUCER 联合制片人;
策划 协助电影制片人制作影片的人。
ASTIGMATISM 像散性
摄影机镜头的一种缺陷,使入射光不能一致地集中焦点,导致影像变形。这种现象在画面的边缘特别明显。
ASYNCHRONISM 音画分立
指影片上的声音和影像不相符。主要是由于音画合成做得不精确而致,如演员的口形与所讲的话不相符(不对嘴)。但有时是为了特别的表现意图而刻意为之。
ASYNCHRONOUS SOUND 非同步声
CAMERA MOVEMENT 摄影机运动
指电影摄影机的运动,目的在于跟随一个动作,或改变被摄场景、人物或物体的呈现方式。
CAMERA OBSCURA 暗箱
一面有小孔的密封箱,箱外景物透过小孔,在完全黑暗的箱内壁上形成颠倒且两边相反的影像。是照相机的最早形式。
CAMERA OPERATOR 摄影师
也称“第二摄影师”,在拍摄时,依从导演和摄影指导的指示,实际操作摄影机。
CAMERA SPEED 摄影速度
指底片在电影摄影机中转动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数(fps)来计算,正常的摄影速度是一秒廿四格。
CAMERAMAN 摄影师
对操作电影摄影机的人的通称。有时亦指“摄影指导”(DIRECTOR OF PHOTOGTAPHY)。
CANDELA 烛光
发光强度的单位。
CANDID CAMERA 偷拍
一种拍片方法,指在真实状况中拍摄真实的人物,而被摄影者并不知道有人在拍摄他们。如《秋菊打官司》。
CANNES FILM FESTIVAL
坎城影展(台) 戛纳电影节(大陆)康城影展(港) 开始于1948年的法国小镇,每年五月举办,在国际影展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所设立的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除影片竞赛外,亦具有电影市场展的重要功能。
CAPION 提示字幕
冠于一场面或一段落前的一个标题或一段文字,旨在交待剧情,引发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心,或指示时间的消逝。现改称为插穿字幕(INSERT TITLE)。
CARBON-ARC LAMP 碳精灯
弧光灯的一种,利用两根碳精棒作为电极,通过电流产生电弧的照明工具。在电影方面,用作拍摄和放映影片的照明光源。
CARTOON 卡通片
动画电影的一种,详见ANIMATION
CARTRIDGE 匣式片盒
内装胶片或磁带的塑胶盒。所装的胶片和磁带,可以透过标准的电视接收器或电影放映机,再现高传真度的影像。
CASSETTE 卡式片盒
内装胶片以便将胶片嵌入摄影机的匣状物。
CAST
1.演员表 出现在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或是演员与剧中角色的对照表。
2.选角 为一部电影中的角色选派演员,亦称“CASTING”。
CASTING DIRECTOR 选角指导
负责为一部影片挑选和雇用演员的人。
CATWALK 栅顶鹰架摄影棚内的悬空支架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接近摄影棚上方的灯具和录音设备。
CC FILTER 补色镜 COLOR COMPENSATING FILTER 的缩写,它由一系列不同颜色的镜片所组成,是冲印阶段调整整部电影统一色调的必备配件,偶尔也在拍摄时使用。
CEL,CELLULOID 透明片,
赛璐璐 用以附着感光药膜的透明片基,通常是用硝酸纤维等原料制成。
CENSOR 电检人员 从事电影检查工作的人员。
CHANGE-OVER 换机放映
指在放映一部好几本的影片时,从一架放映机换到另一放映机,使影片不致中断的手续。
CHANGING BAG 暗袋
一咱密不透光的双层黑袋,有两个袖口,手可以伸进去装卸底片。
CHARACTER ACTOR 性格演员
需要演员以成熟演技呈现独特性格的一种角色,通常并非主角,性格角色多半是由擅于诠释特殊类型,或戏路宽广的演员扮演。
CHARACTER,CHARACTERIZATIONS 角色人物
叙事电影中的虚构人物,有别于饰演他们的演员。
CHEAT 借位
为了在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场景而把演员、道具和布景的相对位置加以改变。
CHINA PENCIL 剪接笔
剪接师使用的一种油性铅笔,可以在工作拷贝上做记录,特别是要做浓、淡等效果时,是剪接室必备的东西。
CHINESE DOLLY 斜式推轨
美国摄影棚惯用语,指摄影机一边向后拉,一边快速横摇拍摄,其推轨与被摄主体呈倾斜的角度。
CHOPSOCKY 功夫片
美式俚语,指港台于1970年代大量生产的功夫电影。
CINCH MARKS 拉痕
影片表面刮痕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影片卷得太紧,表面互相磨擦所造成的。
CINEASTE 电影人
指导演及电影创作人员。
CINEMA PUR 纯粹电影
实验电影的一种,指1920年代德国、法国前卫运动的初期作品。反对电影剧情和故事,提倡利用电影特性提供纯粹视觉和韵律经验。
Ⅸ 路易吉洋馆3和鬼屋3区别
代不但画面与细节与时俱进,动作与场景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借助switch方便分享游玩的特性,本作还大幅强化了多人玩法,不但剧情模式就能双人合作,还有这本地多人的游乐园和线上联机的恐怖高塔模式。俗话说的好:打鬼要用巧克力,捉鬼要用吸尘器。
剧情内容
游戏开场讲述了马里奥、路易吉、桃花公主和奇诺比奥等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古堡酒店度假。毫不意外的,这座从里到外都没一个正常人的酒店,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酒店老板假素颜,伙同害羞幽灵鬼王,把大家统统关进了画里。而侥幸逃脱的路易吉,将和鬼怪犬、哎哟喂博士等同伴一起,展开一场诈子这座巨大的幽灵古堡中层层推进,边抓捕幽灵边解救众人的大冒险。
本作玩法创新
游戏刚上手,最直观的感受除了无论主机或掌机模式下,本作画质比起前代真的突飞猛进了一大截外,场景和任务的各种细节刻画,角色的丰富表情,特别是超级多的物理互助,以及光影效果错渲染的鬼屋氛围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本作延续了系列的基本玩法,绝大多数看似平常的场景中,都暗藏了大量科互动部分与收集要素。玩家边跑图之余,还需要仔细留意每一处看上去有些蹊跷的细节,并灵活运用喷射、暗光灯、吸盘拉绳以及傀儡路易吉等方法来寻找隐藏物品和解开机关谜题。前面机关都还算是开胃小菜,让大家骂那么熟悉游戏的操作和解谜机制。
捉鬼战斗部分
战斗部分除了延续以往的闪光灯亮瞎鬼眼,然后吸尘器吸入再反向拉扯外,本作新加入的摔打攻击所长觉得值得大赞一番。不但让憋屈多年的胆小怂货路易吉一秒变成了真暴君,对玩家来说,一顿拉扯后,尤其是精英怪和BOSS还得拼命躲闪去找套路,这时吸住来个刺激又手感极佳 的摔打,别提有多爽快了!
本作流程设计非常精妙,许多刻意安排玩家反复探索的场景,大概率都会被引导发现新的隐藏机关和要素。有强迫症的玩家真的老难受了,恨不得每经过一处都得翻箱倒柜、挖地三尺搜刮个干净。
各具特色的场景设计
除了丰富到爆炸的隐藏要素,本作最吸引所长的地方,还有基于每个楼层所采用的风格迥异的关卡设计。每次随着路易吉终于打败一个boss获得电梯按钮时,玩家们也会跟随着电梯大门的缓缓打开,而对接下来的场景主题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客房、商场、餐厅、游乐场、音乐厅这种常规配置当然一个不少,植被效果出彩的中庭让人印象深刻,更别提光影气氛渲染到尾的博物馆惊魂夜,和让人拍案叫绝的电影院关卡。本来当发现解谜方法时已经让我惊艳一把了,没想到boss战时居然还来了段特摄安排。
这还没完,千辛万苦拿到电梯按钮,结果又要扮演侦探来一段妖猫大追踪。一口气打完真的佩服设计师的脑洞。
得益于相当贵不错的优化,和巧妙安排的场景加载,本作无论主机还是掌机模式下的游玩体验与流畅度都是非常出色的。而如果碰巧你在现实中体验过类似的古堡或酒店鬼屋,例如动静迪士尼海洋的恐怖之塔,就一定会喜欢上本作为玩家展现出一幕幕小惊悚中又带着几分夸张幽默,光怪陆离的精彩鬼屋世界
谜题与boss战
作为本作流程中的另一大重点:谜题与boss战部分,基本也是老任游戏的一贯思路,属于花样百出,需要玩家动点脑筋。但制作团队也会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法让你不容易卡关,操作难度都不算大,一旦找到方法就能迎刃而解。
解谜的设计基本都比较人性化,只要玩家细心就会发现场景中的提示,并灵活结合暗影光的显形与傀儡路易吉能通过栅栏等特性就能顺利解决。
而boss战也延续了系列的一大特色:不同场景下各具特点的boss们,不但都有着生动且气氛渲染到位的演出刻画,而且没有一个boss的打法相同,都需要玩家们结合场景、boss的套路,以及此前本关铺垫的暗示,先观察再动手,一顿猛摔解君愁。实在不行,哎呦喂博士还会跳出来给玩家提示,手残朋友也不用担心。
作为配合解谜设计甚至boss战一大重要工具人的傀儡路易吉,不但在流程中会大量需要他的帮助,还能让本地2P玩家通过从操作傀儡路易吉,来一起加入合作冒险。游戏越到后期,就会有越多需要充分利用傀易吉能跨越尖刺,栅栏,管道以及2人协力,甚至得 一人去当诱饵的场合。
相比此前3ds复刻版,本作傀易吉不但实用性大大加强,也使得流程和战斗策略设计多样性增加了不少。
多人模式
说完单人模式,再来看看本作被官方重点宣传,同时也以换了热闹氛围来吸引玩家,作为一大参考入手依据的多人模式!游乐场与本地多人对抗,或抓捕幽灵或配合使用大炮打靶,还有泳池中的金币收集大作战。玩家将在数种不同玩法的小游戏中展开竞争。 除了根据游戏规则尽量多抢点分数,还能顺便坑一把对手。
而PVE在线联机的爬塔模式就要紧张刺激多了,4名玩家组队,需要在限制时间内,尽可能互相配合抓捕幽灵。如果是路人局,在不能语音沟通的情况下,大家不但得疯狂跑图抢时间抓住幽灵,还要小心提防场景中的各式陷阱。要是一个不小心被困住,就一边呼救,一般盼望着有队友正好在附近吧。
其实相比花样繁多,时不时就能给玩家一个惊喜的剧情模式,本作的多人玩法算是锦上添花了。本地多人会受客观情况限制,lite玩家尤其明显。在线联机路人局会比较依赖队友们的综合发挥,不过要是能开黑的话,大家呼喊配合分工打怪,场面确实是非常的热闹且欢乐。
综合评价
综合来说,本作在延续系列特色风格和主要玩法的基础上,画面、细节、丰富性与耐玩度都大幅强化。虽然到处打扫房间会略有些繁琐,瞄准操作上手需要适应,更别提这种探索解谜+收集战斗作为重点的玩法类型也未必能对上许多玩家的口味。
但无论是不断吸引着玩家好奇心的各层不同主题关卡,与强大物理互动性所带来的路三光是探索,还是既不会太容易,又不至于劝退,难度恰到好处的揭秘战斗环节。再配合与马里奥性格截然不同,路易吉所特有的独特魅力。如果你喜爱这种风格与玩法,那这座系列中塑造最庞大也最丰富多彩的鬼屋,所带来的乐趣和惊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Ⅹ 路易吉鬼屋3旋转桥过不去
《路易吉洋楼 3》是《路易吉鬼屋》系列第三作,这次作品路易吉将在充满幽灵鬼怪的超豪华大酒店中展开奇妙而又令人捧腹大笑的幽灵冒险,这里为大家带来本次游戏作品的流程攻略——城堡楼层。
6层
一路进入,途中的门需要配合傀易吉在里面拉取红色的开关,然后切换到路易吉进入。
在有地刺的房间同样使用傀易吉和路易吉配合,由傀易吉跨越地刺拉取开关,让路易吉本体过去。
走下楼层后进入战斗,持有盾牌的幽灵要使用吸盘扯走它的盾牌再做攻击。
打开正中间的酒桶,获得钥匙,进入准备室。
扯下最左下角的铁球,路易吉会掉落到地下,此时使用亮光灯点火,吸取旁边的火炬点燃路中间的蜘蛛网,扯下另外一头的铁球开关即可出现新路。
来到升降台室,对着风扇使用吸尘器,可将电梯吸上来,然后让傀易吉喷射风扇,令路易吉下楼。
对着右边的墙壁用暗灯光照射,令门显型。进去后操作傀易吉到机关右边拉下铁球可阻挡机关射击。进去深处可获得钥匙。
进入牢房处,操作傀易吉扯动铁球,让路易吉进去拿钥匙,注意拿到钥匙后会有幽灵捣乱,赶紧使用傀易吉消灭两个幽灵后再扯动铁球尽快让路易吉出来。
进入旋转桥房间,让傀易吉扯动铁球,让路易吉上去吸尘器吸取风车搭路,由于左路桥梁会360度移动,而右边桥梁会卡在正上方,因此将左边桥梁向下后,吹动风车即可搭路。(傀易吉可以到下面的针刺地形去获取金币和宝箱)
进入手推车放置处,用傀易吉将手推车推至挡住机关的位置,左边的推车使用暗光灯令其显型,即可推过来挡住机关。
进入最后的竞技场进行BOSS战,趁其攻击的瞬间用亮光灯照它,然后用吸盘吸住它,左右甩动敲碎他的盔甲,反复进行3次后他就会手持盾剑迎战,这时候只要等它攻击后的硬直进行攻击即可。战后获得7层电梯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