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认为欧洲最伟大的导演是谁
希区柯克排在第一,马丁·斯科塞斯名列第二位,他的暴力美学获得肯定,“他电影中的那些街头场面,令人看得热血沸腾”。排在第三位的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随亚洲电影在好莱坞的崛起,不少亚洲导演也登上榜单。其中吴宇森排在第85位,他的《夺面双雄》被评为“既结合了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元素,又不失个人风格”。王家卫排在第94位,评语是“作品中有独特的色彩美学,营造出浪漫的狂想世界”。其他入围的亚洲导演还包括排在第11位的黑泽明、第25位的宫崎骏、第41位的李安及第76位的沟口健二。
名单上唯一的女导演是拍摄过《迷失东京》的索菲亚·科波拉。给她的评语非常独特,“做演员她表现垃圾,但作为导演却很有主见,她的作品能打破固有框框,展现出她勇敢、冷傲及爱幻想一面。”
『贰』 德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电影导演,以前的,现在的,都有哪些
01玛莉布朗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年出品)
该片是由德国新电影大师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编导的一部最为出色的影片。在1979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奖和纽约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法斯宾德1945年5月31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1967年加入“行动剧场”,1969年拍了第一部剧情长片《爱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一鸣惊人地获邀参加柏林影展,展现他天才型的艺术天份。同年他只花9天时间拍成第二部电影《Katzelmacher》,该片赢得了德国电影奖最佳艺术成就等五项大奖,从此成为当时德国最受瞩目的新导演之一。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导演,身兼编剧、演员、制片、剧场经理、编曲、设计、剪接和摄影等多个职位,在14年的拍片生涯中,总共执导过41部电影,死时才37岁。虽然他的电影里经常出现同性恋,变性人,强奸,乱伦,虐待等镜头,很多画面不堪入目,但他的作品能持续不懈地、勇敢地批判社会对弱势族群的压迫和不公平对待,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精湛掌握,使他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02锡鼓(The Tin Drum又保铁皮鼓 1979年出品)
该片导演沃尔克•舒伦多夫(Volker Schlondorff)是德国新电影的新锐,他坚持了荒诞、讽刺的基调,如小奥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边,吃着滚烫的烤土豆,接着他的外公用卓别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来,瞒过了追捕的士兵,而他的外公正在裙下和安娜做爱,并有了他的妈妈安妮。整个影片充满了类似的表演和情节。这种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影片显得极端丰富。将成年人的世界诠释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哑剧。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镜头等,为影片的荒诞和怪异增加了深度。《铁皮鼓》是他的精心之作,该片于1979年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80年又获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
03 堕落街(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年出品)
该片由尤里•埃得尔(ULI EDEL)导演,他真实地再现了1978年9月发生在德国的一名可爱的少女沾上毒瘾后的恐怖遭遇。因此影片一经公映,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性的社会效应,并创造了当年德国电影的最高票房记录,最终获得了德国电影最高奖——金碗奖。
04 嘉芙莲娜的故事(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 肉体的代价 1975年出品)
该片是新德国电影四杰中的玛格丽特•冯•特洛塔和他的丈夫施隆多夫合作的成名作品,也是他们的最佳作品之一。玛格丽特•冯•特洛塔的作品还有《克里斯蒂娜•克莱吉的第二次觉醒》(1978)、《姐妹们,或幸福的平衡》(1979)、《玛丽安妮和朱丽安妮》(1981)、《彻底疯狂》(1983)、《罗莎•罗森堡》(1986)、《三姐妹》(1988)、《非洲来的女人》(1990)、《悠长的寂静》(1993)、《诺言》(1995)、《罗森斯特劳斯的女人们》(2003)、《其他的女性》(2004)等。她以表现女性之间的政治关系见长,善于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紧紧抓住历史中的个人,使既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她被称为德国新电影之女首领。
05 赤裸(Nackt 2002年出品)
该片导演桃瑞丝•戴利(Doris Dorrie)毕业于太平洋大学,之后赴美国学习表演、戏剧和电影,1983年开始从事导演。她的作品以表现男女间的裂缝,特别在探索女人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情感的忠诚和性爱的愉悦,以及建立持久的爱情的不幸方面独树一帜。因此被称为“聚焦两性裂痕的德国女导演”。《赤裸》是她的成熟作品,当年曾角逐威尼斯金狮奖。
06 走出寂静(无音曲/沉默背后Jenseits der Stille 1996年出品)
《走出寂静》是卡罗琳•林克的一部少见的感人佳作。她以感性的情调、细腻的手法、佳妙的镜头以及杰出的演员,描述了拉拉从依附家庭到发现自己的成长历程,突出了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坚冰,达到相互间理解这个主题,使观众在两小时内为她的影片而如痴如醉。该片不仅获得了高票房,还获得东京国际影展1997年最佳影片及最佳剧本奖,德国电影金带奖最佳女主角、最佳配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芝加哥影展金徽章奖,温哥华影展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影片奖。
07暴力启示录(The End of Violence 1997年出品)
导演兼编剧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片中描写了暴力的外在表现,有着针对加利福尼亚娱乐业的用心,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现代社会里的暴力问题。这位在戛纳、柏林等电影节上屡获殊荣的德国名导,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新作品,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喜爱,并获得德国电影导演金奖,使他在世界影坛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是“新德国电影学派四杰”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旺盛的创作力仍能保持至今。
08 罗拉快跑(又名疾走罗拉 Lola rennt 1998年出品)
导演汤姆•提克威13岁就进入电影界工作,34岁编导及配乐、拍摄了曾获得德国六项大奖的《罗拉快跑》(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世界电影、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提名、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他在创作上的反传统和形式上的时尚气息,使该片声誉极佳被誉为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该片的故事情节简单,故事还重复了三遍,可是主人公在每次奔跑中的动机、动作和结果却出人意料地不同,给观众提供了无穷的趣味。同时从这样的人生遭遇中,引发的深刻的哲学思考。
09诱惑性假期(Love in Thoughts 又名少年不羁的烦恼 2004年出品)
擅长营造气氛的导演阿奇米•冯•博里斯(Achim von Borries)在优雅浪漫、诗情画意的上流环境中,将青春男女爆发的迷情与狂情,以及对情色的放浪和欲望的执迷,演译出枪杀和自杀事件再现于银幕之上。该片曾轰动一时,成为德国当年最为成功的影片,此后获邀参加了20多个国家的影展。此外,他还有作品《再见列宁》(2004年)、《 想像之爱》(2004年)等作品。
10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Das Kabinett des Dr.Caligari,1920年出品)
该片导演罗伯特•维内创作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以其独特的风格,创造性地将感性的形式,理性的内容统一于该片之中,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在世界电影史上被推崇最多的影片之一。虽然,他的影片比新电影浪潮要早了数十年,但是他所创作的影片的表现主义风格和所塑造的疯狂和幻想、残忍和固执相结合的卡里加里博士形象,对西方恐怖片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不仅成为电影表现主义的开山之作,而且其影片风格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由此可见,他的电影创新和形成的导演风格与新电影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所以,在遴选新浪潮精品电影中,对这位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导演加上几笔,以缅怀他对世界电影的贡献。
『叁』 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排行榜
美国权威电影网站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NEY(简称TSPDT)评选出20名最伟大的亚洲导演,来自日本的黑泽明、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包揽前三名。不过中国导演总计10人全部上榜,占总量的一半
黑泽明被誉为“电影天皇”,尤其四五十年代在世界影坛中大放异彩,他执导的作品如《罗生门》、《七武士》、《用心棒》、《乱》等不仅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中荣获奖项,还向全球观众输送了三船敏郎、志村乔这样的表演大师。
来自中国香港的王家卫排名第四,位居中国导演之首。拍戏缓慢,台词意识流的王家卫无论拍摄任何题材都能让观众一眼辨认出这是他的作品。与杜可风的搭档也让王家卫的影片总是充满一种后现代的迷离气质。他的风格不仅在亚洲范围内独树一帜,也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体系下的导演。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的导演巴里·詹金斯就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是王家卫的铁粉。
榜单中除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大导演张艺谋、李安、陈凯歌之外,还有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导演悄然入榜,他就是费穆。出生在上海的费穆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多国外语。由他拍摄,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被誉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生不逢时,费穆的一些其他作品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很多肯定,其中《小城之春》就是一部被低估的传世之作。战火和操劳让费穆的生命停留在45岁,但他留下的艺术遗产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附完整榜单:
1.黑泽明
2.小津安二郎
3.沟口健二
4.王家卫
5.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6.萨蒂亚吉特·雷伊
7.侯孝贤
8.杨德昌
9.宫崎骏
10.阿彼察邦
11.成濑巳喜男
12.张艺谋
13.李安
14.贾樟柯
15.大岛渚
16.蔡明亮
17.费穆
18.今村昌平
19.陈凯歌
20.胡金铨
『肆』 谁能列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导演的所有电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作品:
变形金刚电影版 Transformers (2007)
侏罗纪公园4 Jurassic Park IV (2007)
父辈的旗帜 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
怪物小屋 Monster House (2006)
"The Pacific War" (2006)
Horrors of War (2006)
When Worlds Collide (2006)
Disturbia (2006)
Untitled Ukrainian Holocaust Project (2006)
Red Sun, Black Sand (2006)
慕尼黑/慕尼黑惨案/复仇 Untitled 1972 Munich Olympics Project (2005)
艺伎回忆录/一个艺伎的回忆 Memoirs of a Geisha (2005)
佐罗传奇/蒙面侠苏洛2:不朽传奇 The Legend of Zorro (2005)
世界大战 War of the Worlds (2005)
"Into the West" (2005)
"Into the West" (2005)
幸福终点站/爱你无国界/机场客运站 The Terminal (2004)
Double Dare (2004)
Imaginary Witness: Hollywood and the Holocaust (2004)
Medal of Honor: Pacific Assault (2004)
Empire of Dreams: The Story of the Star Wars Trilogy (2004)
Cecil B. DeMille: American Epic (2004)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Inside 'The Terminal' (2004)
The Kennedy Center Honors: A Celebra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2004)
A Legacy of Filmmakers: The Early Years of American Zoetrope (2004)
Saving Private Ryan: Re-creating Omaha Beach (2004)
Steven Spielberg and the Small Screen (2004)
Survivors of the Shoah: Visual History Foundation (2004)
Voices from the List (2004)
"The Ultimate Film" (2004)
'Duel': A Conversation with Director Steven Spielberg (2004)
2nd Irish Film and Television Awards (2004)
Artifact from the Future: The Making of 'THX 1138' (2004)
The Cutting Edge: The Magic of Movie Editing (2004)
The Force Is with Them: The Legacy of 'Star Wars' (2004)
Why History Matters: A Dialogue with Students (2003)
'Catch Me If You Can': Behind the Camera (2003)
Medal of Honor: Allied Assault - Spearhead (2003)
Aventure Spielberg, L' (2003)
Behind the Ears: The True Story of Roger Rabbit (2003)
Burma Bridge Busters (2003)
A Collaboration of Spirits: Casting and Acting 'The Color Purple' (2003)
The Color Purple: The 'Musical' (2003)
Conversations with the Ancestors: 'The Color Purple' from Book to Screen (2003)
Cultivating a Classic: The Making of 'The Color Purple' (2003)
Indiana Jones: Making the Trilogy (2003)
Medal of Honor: Rising Sun (2003)
Robert Capa: In Love and War (2003)
美国梦 In America (2002)
逍遥法外/我知道你是谁/捉智双雄/猫鼠游戏/神鬼交锋/有种来抓我 Catch Me If You Can (2002)
王牌大贱谍3:金盟友 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 (2002)
黑超特警组2 Men in Black II (2002)
少数派报告/未来报告/关键报告 Minority Report (2002)
The 54th Annual Primetime Emmy Awards (2002)
The Robots of 'AI' (2002)
神采公路 Interstate 60 (2002)
The Sound of 'AI' (2002)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2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2002)
Deconstructing Minority Report: The World of Minority Report (2002)
Deconstructing Minority Report: Precog Visions (2002)
Minority Report: The Players (2002)
Minority Report: The Story, the Debate (2002)
Price for Peace (2002)
XIX Winter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2002)
AI: A Portrait of David (2002)
AI: A Portrait of Gigolo Joe (2002)
Creating AI (2002)
Steven Spielberg: Our Responsibility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2)
"Broken Silence" (2002)
Jaws: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2)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Tom Hanks (2002)
Medal of Honor: Allied Assault (2002)
Brian De Palma, l'incorruptible (2002)
The E.T. Reunion (2002)
Who Is Alan Smithee? (2002)
Reflections of Evil (2002)
Medal of Honor: Frontline (2002)
幽浮入侵 "Taken" (2002)
Prelude to a Dream (2002)
AI/FX (2002)
AI: From Drawings to Sets (2002)
Dressing 'AI' (2002)
The Music of 'AI' (2002)
香草天空 Vanilla Sky (2001)
侏罗纪公园3 Jurassic Park III (2001)
进化 Evolution (2001)
怪物史瑞克/史瑞克/史力加/怪物史莱克 Shrek (2001)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
The Making of 'Band of Brothers' (2001)
Zehn Gebote der Kreativität, Die (2001)
Intimate Portrait: Holly Hunter (2001)
兄弟连/战火兄弟连/战火兄弟情/诺曼底大空降 "Band of Brothers" (2001)
The Making of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2001)
Beyond Jurassic Park (2001)
The Making of 'Cape Fear' (2001)
The Beginning: Making Episode I (2001)
Semper Fi (2001)
浪迹青春 Rennie's Landing (2001)
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人生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2001)
美国影史百部佳片 AFI's 100 Years, 100 Thrills: America's Most Heart-Pounding Movies (2001)
R2-D2: Beneath the Dome (2001)
We Stand Alone Together (2001)
勾魂时分 Lost Souls (2000)
危机四伏 What Lies Beneath (2000)
American Beauty: Look Closer... (2000)
Lawrence of Arabia: A Conversation with Steven Spielberg (2000)
Medal of Honor: Underground (2000)
Men in Black Alien Attack (2000)
Shooting War (2000)
Chuck Jones: Extremes and In-Betweens, a Life in Animation (2000)
A Holocaust szemei (2000)
31st NAACP Image Awards (2000)
鬼入侵 The Haunting (1999)
From Star Wars to Star Wars: The Story of Instrial Light & Magic (1999)
Forever Hollywood (1999)
"Biography of the Millennium: 100 People - 1000 Years" (1999)
The Making of 'Amistad' (1999)
People Profiles: Steven Spielberg (1999)
Medal of Honor (1999)
The Unauthorized Star Wars Story (1999)
The Unfinished Journey (1999)
Intimate Portrait: Laura Dern (1999)
Wakko's Wish (1999)
Titus (1999)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A Look Inside (1999)
佐罗的面具/黑侠佐罗 Mask of Zorro, The (1998)
拯救大兵雷恩/雷霆救兵/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彗星撞地球/天地大冲撞/末日救未来/天摇地动/天摇地动 Deep Impact (1998)
消失的1945 Last Days, The (1998)
一百年一百部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1998)
Into the Breach: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断锁怒潮/勇者无惧 Amistad (1997)
黑超特警组 Men in Black (1997)
Michael Jackson: HIStory on Film - Volume II (1997)
Locusts, The (1997)
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The (1997)
龙卷风 Twister (1996)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Clint Eastwood, The (1996)
鬼马小精灵 Casper (1995)
小狗波图 Balto (1995)
Making of Steven Spielberg's 'Jaws', The (1995)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Steven Spielberg, The (1995)
Making of 'Jurassic Park', The (1995)
仁心仁术 "ER" (1994)
世纪电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石头城乐园 Flintstones, The (1994)
Class of '61 (1993)
侏罗纪公园 Jurassic Park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1993)
深海巡弋 SeaQuest DSV (1993)
Trail Mix-Up (1993)
We're Back! A Dinosaur's Story (1993)
Tiny Toon Adventures: How I Spent My Vacation (1992)
Visions of Light (1992)
Here's Looking at You, Warner Bros. (1991)
虎克船长 Hook (1991)
Wish for Wings That Work, A (1991)
美国鼠谭第二集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 An (1991)
回到未来III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 (1990)
回到未来II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 (1989)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圣战奇兵(1989)
Empire of the Sun 太阳帝国(1987)
回到未来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The Color Purple 紫色(1985)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魔宫传奇(1984)
E.T.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法柜奇兵(1981)
1941 一九四一(1979)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第三类接触(1977)
Jaws 大白鲨(1975)
追杀(1971)
姓名:Steven Spielberg
译名: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生日:1947年10月28日
出生地:美国
星座:天蝎座
作为从70年代好莱坞电影创造性发展中出现的最为重要的人物,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改变了电影制作的方法和内容。三部由他执导的电影(1975年的《大白鲨》,1981年的《E.T.外星人》和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一直以来都位列全球十大卖座电影。他之前的制片公司“安培林娱乐公司”也因制作多部热门电影而闻名于世,其中包括1984年的《小精灵》,1985年的《回到未来》和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然而他惊人的成功却使他持续多年不被认同为艺术家。除了票房市场,斯皮尔伯格和许多富有创造力的同行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像奥逊· 威尔斯一样,他因早熟而被赞美和批判;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样,作为处理情感的大师,时而被赞扬时而被咒骂;又像杰思·弗兰科,被批评说不知廉耻的多愁善感。然而,斯皮尔伯格精神上最重要的前辈却是沃特·迪斯尼,一个认真制作“琐碎”娱乐并将自己塑造成为品牌的创造性人物。
六十年代:初涉影坛
斯皮尔伯格从未上过电影专业学校。靠着自学,他在16岁的时候就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达两个小时的科幻电影《火光》,并得到菲尼克斯当地一家电影院的同意上映一晚。他的短片,1969年的《安培林》引起环球公司的关注,斯皮尔伯格得到一纸合同,从而导演了他的处女电视电影作品《夜间画廊》(NBC,1969),其中包括了大牌的琼·克劳馥和罗德·塞林。而后他继续磨练自己的技术,执导每周一集的系列剧,包括有《科伦坡》和《马可斯·威尔比大夫》还有其他三部电视电影。其中一部电视影片《决斗》(ABC,1969)在欧洲播出之后,取得了评论和商业双方面的成功。
七、八十年代:名导诞生
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剧情电影,1974年的《横冲直撞大逃亡》预示着斯皮尔伯格后来所拍摄的作品中对家庭的强调;而他的舞蹈般的汽车追逐设计和对悬念和喜剧事件的熟练操作,也使他成为受人关注的导演。由于缺少市场,这种有趣的和刺激的特征只有惨淡的电影票房。尽管如此,斯皮尔伯格的第二部电影《大白鲨》使他成为现代电影的先驱。这部由新进导演和一班无名演员和一条故障不断的机器鲨鱼构成的电影使斯皮尔伯格进入了好莱坞顶级电影导演行列。
他在1977年拍摄了著名的电影《第三类接触》。在接连两次的轰动之后,斯皮尔伯格尝试了一部巨额预算的喜剧。1979年的电影《1941》讲述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加利福尼亚某个小镇里的一群妄想者的故事。虽然电影最终还是赢利,但他感到这部电影是一次纵容之下的巨大失败。接着,斯皮尔伯格选择了跟着乔治·卢卡斯工作,在1981年完成了电影《夺宝奇兵》,这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电影将由哈里森·福特扮演的人物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勇敢的冒险者印地安纳·琼斯推向世界,使之成为詹姆斯·邦德之后最受欢迎的银幕英雄。在制片的过程中,斯皮尔伯格厌倦了精确的外景镜头,于是他尝试放松自己并为编写了一部关于几个小孩子和一个迷路的外星人的个人小电影。这为他最为著名的电影作品《E.T.外星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斯皮尔伯格对艺术和商业的关注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显著的转折,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制片上。除了继续印地安纳·琼斯的故事,他所选择导演的项目与他往常的本质相违背。在电影《紫色》和《太阳帝国》之后,他在1989年执导了电影《直到永远》,他的第一部浪漫主题电影。电影还同时包含了情感义务、浪费和死亡率等问题。尽管1989年电影《圣战奇兵》打开新的局面,将地点转移到了欧洲,并将重点转移到琼斯的家庭动力学上。由于动作场面设计缺少创意,哈里森·福特和肖恩·康纳利之间尖刻的父子善意玩笑成了电影的亮点。
九十年代:技艺日趋成熟
90年代斯皮尔伯格再次将导演工作摆在首位。改编自麦克·格灵顿的恐龙灾难小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诞生,再次回归到斯皮尔伯格以往的冒险主题。这部电影是一次电影特技的突破,同时以令人惊叹的动作设计自夸,虽然人物形象罕有的浅薄了。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具票房侵略性的电影之一。在巴黎处理《侏罗纪公园》的后期制作之后,他又到波兰拍摄备受期待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这部根据托马斯·肯尼利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布克奖获奖小说拍摄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给斯皮尔伯格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最具敬意的关注。电影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七个奥斯卡金像奖奖项,同时赢得了一亿美元的国内总票房。至此,斯皮尔伯格被广泛的推崇为世界电影大师之一。
在观众的强烈要求和呼喊声中,斯皮尔伯格重回熟悉的电影特效领域,于1997年带来了《侏罗纪公园》的续集《迷失世界》,这次仅仅只是在改头换面地重复优秀的原作故事。之后斯皮尔伯格在同年带来了一部机智的历史题材电影《断锁怒潮》,根据一个关于奴隶船上造反并后来引发美国内部法律斗争的真实故事改编。在精心的布景之下,电影因对中央航路的描写和奴隶悲惨生活状况的刻画而著名。第二年,斯皮尔伯格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题材,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成为了他最受赞赏的电影之一。这部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将历史事件小说化,描述一个特别小分队被派往寻找四个服兵役的兄弟中唯一一个生还者的故事。电影因对战争场面毫无保留真实重现而备受赞扬。电影在七月推出之后,评论家们立刻将电影选为年度最佳之一。而电影后来赢得了超过两亿美元的票房,并获得了11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虽然电影成为最佳电影奖的大热门却没有获奖,但是斯皮尔伯格还是捧回了一个最佳导演奖。
1994年的秋天,斯皮尔伯格、唱片业巨头大卫·格芬和迪斯尼前任执行总监杰佛里·凯森柏成立了一家新的多媒体娱乐公司,命名为“梦工厂”。这个羽翼未丰的工作室的第一批电视作品只获得有限的成功;只有迈克尔·J·福克斯的作品《旋转城市》(ABC,1996-)获得成功。其他作品,像讲述男子情谊的喜剧《Champs》(ABC,1996)和情节老套的警察喜剧《高度警戒》(ABC, 1996-97),都是来去匆匆。尽管梦工厂的第一部主要作品《末日戒备》(1997),讲述核战威胁的电影只获得一个普通的票房成绩,但是工作室也随着自己出品和与其他公司合拍的多部热门电影而逐渐成形,其中包括有《拯救大兵瑞恩》、《史莱克》、《魔戒》、《角斗士》、《银河访客》、《美国丽人》、《美丽心灵》、《拜见岳父大人》和《少数派报告》等电影。
新千年:精彩非凡
斯皮尔伯格在电视方面也有所成就。他作为执行总监的成功电视作品包括有,流行医学戏剧《急诊室的故事》(1994-),巨额投资的科幻频道电视连续剧《劫持》(2002)和同样受欢迎的《西部风云》(2005)。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电视作品是 HBO电视连续剧《兄弟连》(2001),斯皮尔伯格连同汤姆·汉克斯一起制作推出10集火爆的系列,使《兄弟连》获得了一堆艾美奖,也赢得了评论和大众的喝彩。
然而通过摄影机进行电影拍摄依旧是导演最高的热情,斯皮尔伯格继续探索着商业背景下自身的才能范围。虽然他无法将自己制作受众欢迎的电影敏感性,与他的偶像,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更为黯淡和哲理性的观点结合起来,当他选择拍摄电影《人工智能》(2001),这个库布里克已然沉思了超过十年的童话般的科幻寓言时,电影却华丽的失败了,尽管其中有一些引人注意的瞬间、震撼的视觉效果与海利·乔尔· 奥斯蒙和裘德·洛的精彩演出。但是当斯皮尔伯格改编拍摄菲利浦·K·迪克的科幻短篇《少数派报告》(2002)并选用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汤姆·克鲁斯时,他又一次引起了爆炸性的轰动。作为一部快节奏、激烈和引人注目的惊险电影,《少数派报告》是斯皮尔伯格多年来最为贫乏和简陋的电影作品,尽管片中有丰富的科幻服饰,并展现岀导演仍傲立于动作冒险的电子游戏风格的新浪潮的尖端。同一年,导演又执导《猫鼠游戏》,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成功,这部电影斯皮尔伯格不只在写实和怀旧双方面重现60年代的布景,还耐心的教会迪卡普里奥展露最迷人的和最成熟的表演。
导演第三次与汉克斯重新组合时是为了《幸福终点站》,虽然该片有着奇妙的瞬间,总体而言它是导演较为人工感觉的作品之一。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斯皮尔伯格翻拍H.G.韦尔斯的科幻经典《世界大战》(2005),在熟悉的故事上加入当代的编写,同时从他早前的最好元素寻找灵感,包括韦尔斯的小说,电台节目和50年代的电影版本,当然也少不了引人入胜的特技编排设计。
2005年底,斯皮尔伯格投入到他酝酿已久的电影《慕尼黑》,导演和两位主要的剧本作家埃里克·罗斯还有后来的托尼·库什纳紧密合作,以求在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事件里达到平衡对待,避免随时可能偏向事件中任何一方特殊利益集团(特别是以色列,摩萨德和巴勒斯坦的领导人)。尽管外界不少批评电影中的政治色彩和描写的心理状态,但这部电影,无疑成为他的大师级作品之一,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成功。获得多个奖项的提名,其中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与此同时,一年将逝,随着派拉蒙影业收购梦工厂,斯皮尔伯格以另一个宠物项目结束了公司运作,而梦工厂最终也无法长成羽翼丰齐的电影公司。
『伍』 世界4大电影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坛以来,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电影的写实风格殊途同归,并且极大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
奥森·威尔斯,《大公民》似乎成为所有影评家们的最爱,总是在各类评选中名列第一.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一开始就成了四十年代兴起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先驱,1960年的《奇遇》以新颖独特的风格和极富现代感的思想内涵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而《红色沙漠》更被誉为电影世界中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其中的红色是“如此绚烂丰盛,带着如此令人心神不安的美”。他一生所获得的各种影坛荣誉超过150个,其中获五个威尼斯、四个戛纳、一个柏林和一个奥斯卡奖项。
黑泽明:日本“武士”化身的黑泽明在他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他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东方的启示”。黑泽明以88年的兢兢业业完成了自己的“东方启示录”。
费里尼:意大利艺术电影之巅
作为五次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艺术家,费德里克·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费里尼更是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
此外,希区柯克;大卫·里恩 ;库布里克;小津安二郎都曾入选过世界十大导演
『陆』 西方著名导演及其作品
1、希区柯克 在电影界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其经典之作是:《后窗》、《西北偏北》、《惊魂记》。
2、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被称为“电影奇才”,其主要作品有:《大白鲨》、《夺宝奇兵》、《E.T.》(又称《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3、詹姆斯·卡梅隆 在影迷眼里他是无以伦比无所不能的大导演,主要作品有:《食人鱼2:繁殖》、《终结者》、《异形2》、《深渊》、《终结者2:审判日》、《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末世天使1》、《重返俾斯麦战舰》、《深渊幽灵》、《深海异形》、《化身》。
4、特德·科特切夫 主要作品有:《假期惊魂》、《学徒》、《达拉斯猛龙》、《第一滴血》。
5、乔治·卢卡斯 主要作品有:《星球大战》系列、与斯皮伯尔格合作的《夺宝奇兵》系列。
6、罗兰·艾默里克 主要作品有:《独立日》《后天》《哥斯拉》《史前一万年》《星际之门(星际奇兵)》
先说这么多,俺要吃饭去了,呵呵
『柒』 大家好,有谁知道新德国的代表导演和他们的代表作吗,谢谢呀!
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威尔格·赫尔措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尔格·慧尔指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
如果说艺术家是一个“离群索居者”的话,新德国电影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人物是赫尔措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样,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艺术家。赫尔措格说:
“就因为我是独自一人,而且还将独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难将我的影片归人这里的某个流派”。
1967年,他在希腊拍摄了《生活的标志》一部短片之后,又在萨哈拉拍摄了《法塔·莫尔加纳》(1968年);拍摄了《诛儒也是从小长大》(1968 年);1973年,他到了秘鲁和巴西,拍摄了《阿吉尔——上帝的愤怒》,影片采用传说中纪实手法,描写了1590年到黄金国探险的僧侣阿吉尔的故事。表达了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现实面前的失败。这是一部“妄想和放纵的叙事诗”。1976年,他执导的影片《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记叙了上个世纪一个遭受社会偏见的弃儿卡斯伯·豪译尔的故事,他心理愚钝和反常。这部半记录、半自传体的影片揭露了特权和教会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的虚伪和利己主义。8毫米胶片拍摄的主人公梦境很有特色,成为赫尔措格“最有力量和风格最统一的影片”,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奖。1978年,他还曾重拍了茂瑙的《夜间幽灵诺斯费拉杜》。1982年,赫尔措格导演了《陆上行舟》,主人公梦想在亚马逊河上游的森林里建起一座歌剧院,让伟大的卡鲁素来唱歌,他开始了旅行并在士著人帮助下把行舟搬过山岭。影片在瑰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朴纯真的民风中激荡着艺术家更加执迷、颠狂的心理状态。赫尔措格说到:“我的影片是由于某种强烈的迷恋产生的……”,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孤独和疯狂、异域疆土的自然风光成为赫尔措格影片的一贯的主题。在赫尔措格的影片中,他热衷于刻画那种边缘与孤独的人物,探讨人物“疯狂的迷恋”的心智,在这一点上他与法国“左岸派”电影有近似之处。他的影片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他的电影剧作略欠一筹,一如《陆上行舟》河流中走船,放而不收,削弱了戏剧张力,令观众感到沉闷、拖杏,有时晦涩、难懂。
福尔曼.施隆多夫,
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他曾做过马勒、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副导演,也是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起源于民间传说,叙述了民工拦路抢劫一辆钱车的故事,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会,“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1972年后,他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并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观众层面。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描写一个收容无政府主义者的年轻妇女最终成了舆论界的牺牲品。1976年他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技艺更加精湛”。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阂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他的80年代仍然是丰厚的;《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电影剧作,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锡鼓》等,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物变态心理的描写以及他对文学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国“左岸派”电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对电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对观众的顾及、与电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这些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的其他人明显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国拍片,而这些“超级制作削弱了他的艺术才华”。
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
新德国电影多产的天才法斯宾德是多面手,他曾做过记者、戏剧编剧、戏剧导演。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从舞台转向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栖棚如生的人物形象。1969年一1976年,他总共导演了29部长故事片和一部5集电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电影节轰动的《爱比死更冷酷》“表现了毫无用处的可怜人”,影片中的移动摄影不同反响,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970年《谨防神圣的妓女》把戏剧排演的喜怒哀乐搬上银幕。
1971年,法斯宾德在《四季商人》里讲述了一个无法满足母亲要求的菜商在饮酒后死亡的故事。影片仅用了l1个拍摄工作日,充满风格化与舞台艺术痕迹,法斯宾德的创作风格达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同性恋的主题。1972年,‘法斯宾德仅用了10天拍摄完成了《佩特拉·冯·康德的辛酸泪》。 1973年,他导演《恶梦吞噬灵魂》片中60岁的老妇嫁给了一个年轻的摩洛哥外籍工人,当她能够战胜社会的种族偏见时,却无法克服他们面对的种族差异。 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强权》又一次显示了法斯宾德偏爱的主题,一个同性恋青年被人利用后又被抛弃,惨死街头。1977年导演的《中国轮盘赌》、 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题材的《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1978年与施隆多夫联合导演的《秋天的德国》、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莉莉· 马莲》问世。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 1982年,他在导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欲望》和高度风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莱尔》后离世,年仅36岁。
法斯宾德绝大部分影片的电影语言无大新意,采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模式,是一种传统情节剧。其中最大特点是他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社会的直言批判,他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种种非常态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宾德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倾向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 “电影手派册”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种“乌托邦思想”和“悲观绝望’’也同手册派一样消极。他的影片有时出现‘‘简单化”的倾向,他的社会分析有时也难免“主观”、浮浅”。然而,在新德国电影艺术家中,他的真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威姆,文德斯
这位曾攻读医气和哲学的大学生在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时失败,他在巴黎电影资料馆通过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
1971年文德斯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城市里的夏天》,这是“一个犯罪故事的历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惧怕往昔而逃跑。他还拍摄了非情节化、不求表意的《守门员罚球时的焦虑》;这一风格同样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城市》中。1976年执导《时间的进程》,1977年美国演员德尼·霍普在他气氛神奇的影片《美国朋友》中担任主演。1980年,他把美国导演尼古拉·雷依的传记故事搬上银幕,影片记叙了在无尽的公路旅行中电影机械师与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谊与烦恼,这是一部典型欧式风格的公路片。1984年,摘职戛纳电影节的金棕阎的另一部欧式风格的公路片《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他表现了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漠。1985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偶像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纪录片《东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这部充满超现实主义气氛的作品问世。迁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惯常主题,他的电影语言修词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衰落:
同新浪潮电影—样,新一代的德国电影人反对电影商业化,主张“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新德国电影在美学追求和制作方式上有很多与新浪潮相似之处,几百名导演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摄了近干部影片,形成持续不断的创作高潮和声势浩大、历时长久的电影运动。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导演科波拉对旺盛时期德国电影作过安如下的评价:“过去的10年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唯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
然而,70年代中、后期,经济危机已经表明德国电影有衰落,电影市场出现了萧条,德国影片在国内的放映收入几乎无法抵偿制版成本。据统计:其收入仅占全部影片收入的10%,1977年占4%。新电影对资助团体的依赖,使电影艺术受制于这些团体和电视台编辑部,同时也受制于主管这些部门的政治态度。“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由于提供资金过少丧失了影响,已于1976年解散。
1977年,法斯宾德还曾发表了将来只在国外拍片的声明轰动一时,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一些评论家认为“虽然电影导演们对运转不灵的团体和对缺乏评论界的支持表示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在别的欧洲国家或欧洲以外的国家拍摄电影的条件就比联邦德国优越却是使人怀疑的”。法斯宾德于80年代初业已故世,其他三大导演已到国外拍片。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在国外创作上的滑坡现象,证明了评论家的担忧。90年代的德国电影市场完全被好莱坞占领,有着先锋运动表现主义、德国室内剧、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民族电影也已日渐消亡。
『捌』 想要了解欧洲电影应该从哪些导演下手
欧洲电影的导演的话,我建议从贝拉塔尔开始。贝拉达尔是一个非常热爱长征时候的导演,而且鄙视彩色电影,所以他电影全是黑白的,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因为拍电影被匈牙利共产党列入黑名单还坐过牢,但是撒旦探戈这部电影诞生于94年,是当年艺术的最高的电影,远远超过肖申克救赎等
『玖』 请介绍一下电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姓名:雷德利·斯科特
性别:男
原名:
英文名:Ridley Scott
生日:1937年11月30日
星座:射手座
国籍:英国
地域:欧美
身高:171cm
血型:
三围:
嗜好:
生平介绍:斯科特于1937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国的诺萨布兰,毕业于西哈特普尔艺术学院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60年代他就职于英国广播公司,70年代他曾是欧洲商业电视片领域最富创造力的人。涉足影坛的里德利.斯科特很快成了70年代最有希望的导演之一,1977年的《The Duellists》是一部真实再现拿破仑时代的战争题材影片,该片在戛纳电影节赢得了大奖。1979年的《异形》,再次大获成功,成为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奠定了他重量级导演的地位,也为他迎得了科幻、恐怖片大师的美名。1982年他拍摄《2020》(Blade Runner)陷入了麻烦的泥潭,为了影片过于复杂的内容他多次与摄制组发生冲突,最终影片还是遭到了电影艺术家们的抨击,票房也遭惨败,直到90年代早期,这部影片在家庭市场中发行,才重新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幻电影的杰作。
此后斯科特继续他的事业,1986年拍摄了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诡秘怪谈》(Legend)。1989完成了《黑雨》(Black Rain),迈克尔.道格拉斯在片中扮演一名在日本执行任务的堕落警官。1991年,他的《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获得评论界的赞誉,同时赢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影片由吉纳.戴维和苏珊.萨兰登主演,获得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六项奥斯卡提名,影片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斯科特的价值。不过好景不长,1992年的影片《1492:天堂的征服》(1492:Conquest of Paradise)又一次让他走入了低谷,之后的几年中,他一度息影。
1996年,斯科特重整旗鼓,执导了动作片《巨浪》(White Squall),讲述了一群十几岁的男孩在海上的历险故事,影片表现不佳。1997年,斯科特执导影片《G.I. Jane》仍不走运,不得已斯科特暂时当了制片人与他的兄弟汤姆.斯科特(曾于1986年执导《壮志凌云》,1998年执导《国家的敌人》)合作,在1998年他们制作完成黑色喜剧片《Clay Pigeons》后,斯科特再一次回到了导演的位置。2000年他拍摄了《角斗士》(Gladiator),影片由拉塞尔.克罗主演,是一部预算成本达1亿元,长达154分钟的巨作。影片放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评论家大多给予了好评,认为它重现了大制作的辉煌,但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认为它渲染过了头。
音视频:
其它: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黑鹰计划2之黑鹰战区 (2004) .... 导演决斗者 (1977) .... 导演黑鹰计划 (2001) .... 导演伴我雄心 (1997) .... 导演汉尼拔 (2001) .... 导演哥伦布传 (1992) .... 导演角斗士 (2000) .... 导演银翼杀手 (1982) .... 导演异形 (1979) .... 导演诡秘怪谈 (1985) .... 导演怒海骄阳 (1996) .... 导演情人保镖 (1987) .... 导演十六部电影实验短片集 (2003) .... 导演
『拾』 外国导演的介绍!要详细的!谢谢!
1,宫崎骏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毕业于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
2,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籍犹太裔导演、编剧、制片人。1974年,完成了个人首部电影长片《横冲直撞大逃亡》。
3,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1954年8月16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好莱坞电影导演、编剧。1981年,执导首部电影《食人鱼2繁殖》。
3,彼得·杰克逊
彼得·杰克逊,1961年10月31日出生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导演、编剧、制作人。1987年,推出了第一部电影作品《宇宙怪客》;1989年,监制并编导了人偶喜剧片《疯狂肥宝综艺秀》;1992年,编导了黑色幽默恐怖片《群尸玩过界》。
4,昆汀·塔伦蒂诺
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1963年3月27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美国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1985年,撰写了个人首个剧本《船长prechfuzz和凤尾鱼强盗》。1986年,拍摄了短片处女作《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92年,执导了犯罪惊悚电影《落水狗》。
5,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为意大利移民。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
大学读于霍夫斯特拉大学戏剧艺术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获电影硕士学位。1962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