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电影展现了独立的中国电影美学
张艺谋和王家卫的电影配色一直是很喜欢的,然后个人感觉张艺谋更喜欢大场面 ,王家卫细腻一些,主观的讲,王家卫的每一部电影都觉得是中国电影美学本学了,最后表白我Leslie,盛世美颜。
应该是《香水》吧,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画面冲击到了,特别是结尾部分被男主调制的香水蛊惑的人们疯狂……(此处省略N个字)的时候,真的太美了,完全没有一点色情的感觉,只有美。原谅我贫乏的语言实在没法描述那种美。
Ⅱ 影视艺术具有哪些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自身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的艺术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影视艺术审美的感悟能力。
1.动态的造型性
影视既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时空复合的多维结构使它不仅能够再现运动的客体空间和这个空间中运动的一切,而且能够创造新的银幕(屏)时空存在,并因此使自己成为运动的物质。
2.整体的虚构性和细节的真实性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一创作规律,一方面规定生活对艺术创作的客观制约性,同时也规定了创作主体必须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
3.情节化与故事性
故事和情节是构成叙事类作品的重要元素。著名小说家和理论家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说:“我们对故事下的定义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件的叙述。情节也是事件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简单地说,故事是事件发生的过程,是作品的内容;而情节则是对内容的叙述,是故事进展的因果关系。故事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则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并不等同于故事本身,但在具体作品中,二者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叙事的作用。故事生动的作品,其情节性则强;故事性弱化的作品,其情节性则较差。
4.艺术手段的综合与融会
影视是综合艺术,作为艺术殿堂里的后起之秀,它曾毫无顾忌地吮吸姊妹艺术的营养,比如,它借鉴了绘画、照相艺术的构图和光影,吸收了戏剧、小说的表演和叙述,又从音乐那里学来节奏和流动……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德国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称电影为“杂种的手段”。人们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更是一门杂糅众多艺术样式、元素的艺术新品种。对姊妹艺术的兼收并蓄、吸精纳粹,使影视艺术获得了表现生活的多种艺术手段。
Ⅲ 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哪4种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
(1)直观视象性.
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语言(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于电影的视觉特性绝对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学容器的性质更为重要."
影视艺术所展示的直观视象,几乎可以是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人们能见到的一切,以及人们难以或不可能见到的,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例如,它能将内心活动具象化,可以通过外在物象的变化来反映(如天旋地转,可以用房屋,树木等的旋转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如《魂断蓝桥》中的经典性镜头——女主人公在火车站突遇男主人公时的长达几秒钟的面部大特写).即使是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如伯格曼②导演的《野草莓》,费里尼导演的《8》等,在这方面都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即它是一种"象形符号"式的国际语言.
(2)幻觉逼真性.
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种"影子",一种"幻相",这些形象所组织构造出来的具有统一性的时空,也是一种幻觉,但是它们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影视艺术是以视觉形象的逼真性为生命的,它无法容忍对自己的本性——视觉可信性的丝毫破坏.正如巴赞所说:"电影中的幻景与戏剧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观众默许的假定性为依据,相反,它是以表现给观众的事物的不可剥夺的真实性为依据的".
比起其他艺术,这种幻觉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优势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态,它拥有绘画和雕塑所失去的运动,音乐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戏剧的时空局限,把文学形象转化为直接可观的形象.虽然,银幕在瞬间给观众展示的是世界的一个片断,但它却能使人信服这个片断是与世界的其他部分联为一体的.银幕不是画框,而是窗户,是将事件的局部展示给观众的窗户.影视空间不像绘画空间和舞台空间那样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产生,存在的.
影视艺术的幻觉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绘画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原貌,但它们却不具有摄影那样使我们相信原物确实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视的幻觉逼真性还来自于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来自他们自觉地按照这一特性来进行创作.例如,镜头的组接,就要根据人们观察外在世界的习惯,按照视觉逻辑来进行.而演员,为了逼真性,也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如电影《甘地传》的主角为了逼真性,甚至绝食数日,使形体和精神体验更接近原型,来满足观众对逼真性的审美要求.影视艺术的技术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发展过程史,如宽银幕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视觉性质.而立体电影,以及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有感电影","嗅觉电影"等等,把这种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时空再造性.
其他艺术也能进行时空重组,戏剧艺术更是必须再造时空,但是由于舞台和剧场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视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自由度.摄影技术和剪辑技巧的发展,使得保持在胶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组合,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可以从特定的艺术材料中抽取出时间和空间来重新构造.这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技巧.这样,影视艺术就能打破现实时空和上演时空的束缚,既可以集中,压缩,又可以延伸,扩展;既可以自由地转移,反跳,又可以灵活地跨越,并列,可以说能用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引导我们自由地穿越时间和空间.
影视艺术再造时空,构建起符合心理的审美空间,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两个因果性镜头之间建立起一种纯虚拟的空间连续关系,这种联接的合理性通过内容的呼应而获得.例如,在英国影片《灯塔看守人》中,一个发高烧者呼唤着他未婚妻的名字,紧接着出现的是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惊醒,就像听到了他的叫声一样.还可以按照视线(内在的)与内心活动来进行空间组合.例如美国影片《党同伐异》中,一个妇女双手捧头,然后惊愕地转向正面,下一个镜头则是她关在狱中的丈夫.甚至还可以直接按照主题,理性地组接空间.例如苏联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从吊车上下降到工厂的大厅中,下一个镜头便是壕沟中的士兵低下头…….这些组接的空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却是合理的.而"任何电影表现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论它在物质上是否真实,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影视世界作为一种构造的时空连续体,其空间的性质与真实空间相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那么,它重构的时间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时间的性质.在影视中,时间可以加速和放慢,几天才能完成的花朵开放,数秒即可,而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流程,却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显示,如子弹的射出.也可以将时间颠倒,如各种各样的"闪回"手法,阿仑·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在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让时间停止(定格),让时间消失(跨越)等等.其实,影视艺术的空间重构,常常是按时间的重构来进行的,如果说绘画和雕塑是将时间空间化,那么影视则是将空间时间化了.
当然,影视再造时空,也不是可以无限自由的,作为艺术,它再造时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现的内容所制约,也应该符合观众的心理活动规律.
(4)画面运动性.
从本质上看,电影是一门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造型性(画面)在影视艺术的重要地位;而"时间艺术"又决定了运动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画面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正是连绵不断的运动着的画面,给影视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国电影艺术家雷内·克莱尔说过:"如果确实存在一种电影美学的话,那么,这种美学是在法国,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摄影机和影片的同时诞生的.这种美学可归结为两个字即'运动'."可以说,没有画面的运动,就没有影视艺术.
这种画面运动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只有影视才能完整地,真实地展示事物的运动,而影视也对运动着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其次是指包含着因摄影机的移动以及镜头焦距的变化所造成的运动感.所谓"摄影机的移动",不仅可以追随正在运动着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动的背景不断变化,这就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并非在于事物自身的运动,而是由于镜头的推,拉,摇,移与变焦所造成的运动的幻觉.
画面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这种节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长镜头的运用所制造出来的,是将镜头按不同的长度(这既取决于镜头的实际长度,又取决于内容刺激观众所产生的时间延续感)和强度(景愈近,心理冲击愈大)关系将其联接起来而产生的.影视画面运动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气氛,或紧张,兴奋,恐怖,喜悦,或沉闷,压抑,伤感等,能修饰和强化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情感.画面运动的节奏,不仅仅是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强度来确定,也不只是根据情节进展来确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画面内容所激发起的观众的兴趣的程度来确定.例如,镜头短,不足以展示内容的内蕴,但镜头冗长,就使人厌烦.如果镜头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时切断,并由另一个镜头所替代,注意力就会不断被抓住.因此,所谓影视艺术的节奏并不仅仅意味着抓住镜头的时间关系和景深的变化,更是镜头的延续时间和画面的强度与他们所激起并满足了注意力运动的一种结合.应该指出,影视艺术的配音也对节奏的形成有较大的作用.
Ⅳ 经典be美学代表作有哪些
经典be美学代表作有《泰坦尼克号》、《霸王别姬》、《周生如故》、《东宫》、《大话西游》等。
1、《泰坦尼克号》
《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是由春秋时代(霍尔果斯)影业有限公司、乐视视频联合出品的古装魔幻爱情喜剧,由刘镇伟、朱锐斌执导,白一骢编剧,黄子韬、尹正领衔主演,赵艺、刘天佐、杜若溪、温心等联袂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至尊宝经历尘世爱情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领悟到众生皆苦的本质,决心追随唐三藏,继续西行取经的故事。
Ⅳ 电影美学的两大派流
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电影美学的两大派流;
一是蒙太奇(或称技术主义)传统,
一是纪实性(或称写实主义)传统,
二者的歧异源于电影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Ⅵ 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三个美学原则
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三个美学原则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好莱坞云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好莱坞电影场面的大气、火爆,特技的逼真、绚丽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好莱坞作为电影人的天堂也吸引了中国大批明星和导演。
中国明星 : 尊龙、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李冰冰、刘亦菲、章子怡,范冰冰,日本明星宇野实彩子等,著名导演李安、吴宇森都到好莱坞发展过。好莱坞电影随着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电影以后迅速在国内红火起来,美国大片、好莱坞明星都有了很多支持者。
Ⅶ 你觉得哪些电影能让你感到美学启蒙
一部色调统一的电影即使故事情节枯燥无味但对于视觉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
1.《布达佩斯大饭店》就以色彩色调统一闻名。导演韦斯·安德森运用卡通插画般的色调配上严格的对称法拍摄使得电影中每一帧每一秒随手截图都是壁纸,当然影片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也不止于画面更深一层次还是叙说了战争与谋杀。而童话般的梦幻场景也不过是为了更显讽刺意味。
Ⅷ 什么是电影的独立美学
电影美学(aesthetics of cinematography)是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电影美学的重要著作有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欧纳斯特·林格伦的《论电影艺术》、斯坦利·梭罗门的《电影的观念》、马赛尔·马尔丹的《电影语言》。
朱小丰的《现代电影美学道论》、路易斯·简尼丝的《理解电影》、约瑟夫·V·马色里的《电影术的五个C》(这本讲解电影摄影技术的著作实际上也讲出了很多电影美学道理)、朱小丰的《电影美学》(这本书被视为最新的电影理论的巅峰著作)等等。
介绍早期(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发展的简要情况的有亨利·阿杰尔的《电影美学概述》。
电影美学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
还有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
Ⅸ 哪些电影能给人美学启蒙
1、《至爱梵高》
剧情介绍:纪录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2、《海的艺术》
剧情介绍:本片呈现了海洋的恐怖,更呈现了海洋的美丽,以海洋国家——英国为例,通过这个国家的优秀画作、雕塑、摄影作品、小说等,来展现人类艺术和海洋之间的莫大牵连。
3、《设计天赋》
剧情介绍:本片呈现了知名设计师们亲身示范的创作过程,让孩子们对“匠人精神”有更多体会。
4、《法国艺术》
剧情介绍: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到凡尔赛宫的启蒙运动,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唯美的印象派……不仅讲艺术,更以画作为线索,给孩子科普法兰西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艺术精神。
5、《美第奇家族》
剧情介绍:纪录片除了肯定梅第奇家族对艺术的热情和慷慨,也直言不讳他们在资本市场的“不光彩”行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客观的观察视角。
6、《艺术的力量》
剧情介绍: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
7、《艺术创世纪》
剧情介绍:本片将穿越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从现代社会某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出发,带领孩子去寻觅视觉艺术的起源——包括绘画、人体、电影等奥秘。
8、《伟大工程巡礼》
剧情介绍:由美国国家地理出的这一套纪录片,展示了全球最具野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案是如何展开的。
9、《攀爬伟大建筑》
剧情介绍: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达勒姆大教堂,见证过历史的伯利庄园,从优雅的克利夫顿悬索桥到英国最古老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不仅看到了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建筑风情,更看到了建筑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10、《世界八十宝藏》
剧情介绍:在10集节目中,BBC带我们游览了共44个国家,介绍了80个世界级宝藏和建筑,是孩子了解世界文化和精美建筑的入门片。
11、《层层透视古建筑》
剧情介绍:采用三维动画,模拟炸开这些地标性建筑,带着孩子探索人们如何使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