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说一下,奥黛丽赫本的一生,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舞台剧女演员。
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电影生涯。1953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
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患癌,病逝于瑞士,享年63岁。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1)电影中的主角戴奇姬塔扩展阅读
主要作品
1、《罗马假日》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
剧情介绍
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
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
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赶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让他准备好。同时自己跟踪公主,在西班牙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
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然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公主的失踪引起了官员和侍从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
便衣在乔领着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发现他们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便衣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厮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而那些便衣们却被当地警察抓走了。
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
乔的朋友欧文在和公主握手后决心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后,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2、《窈窕淑女》华纳兄弟影业于1964年出品的歌舞片,由乔治·库克执导,奥黛丽·赫本、雷克斯·哈里森、杰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剧情介绍
卖花女伊莉莎·杜利特尔,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但出身寒微,家境贫寒。她每天到街头叫卖鲜花,赚点钱养活自己补贴父亲。
一天,伊莉莎低俗的口音引起了语言学家希金斯教授的注意,教授夸口只要经过他的训练,卖花女也可以成为贵夫人。伊莉莎觉得教授说的话对她是一个机会,就主动上门要求教授训练她,并付学费。
被嘲弄后,教授的朋友皮克林和他打赌,如果让伊莉莎以贵夫人的身份出席两个月后将举办的大使游园会而不被人识破真相,那么皮克林愿意承担一切试验费用和伊莉莎的学费,这激起了教授的斗志,希金斯欣然接受了挑战。
他是不甘示弱的,他从最基本的字母发音开始教起。希金斯是个精力旺盛和讲究科学的学者,对每一件感兴趣的事都能废寝忘食。他胸怀坦荡、丝毫不怀任何恶意,但他又象孩子一样,毫不顾及他人的感情,对伊莉莎严加训练。
有一次,希金斯带伊莉莎去参加母亲的家宴时,年轻的绅士弗雷迪被伊莉莎的美貌和谈吐自若的神情深深打动,一见倾心,竟然丝毫也认不出她就是曾经在雨中向他叫卖的肮脏的卖花姑娘。
希金斯已经40多岁,还未结婚,他从来看不上年轻姑娘,可在生活上竟然离不开伊莉莎了。他的衣服饮食和约会安排,全凭伊莉莎照料。
然而使伊莉莎气恼的是希金斯简单粗暴的脾气。他教她温文尔雅的用语,却从不用温文尔雅的态度对待她。
6个月后,希金斯满怀信心地带伊莉莎和皮克林一起出席希腊大使举办的招待会。伊莉莎是以皮克林上校和希金斯教授的远房亲戚的身份参加这次大使的招待会的,她全力以赴,谈笑自若,风度翩翩,光彩照人。
当她出现并受到女王与王子的青睐后,人们停止了交谈,欣赏着她令人倾倒的仪态。她的待人接物圆熟而老练,而又恰到好处,希金斯的第一个学生尼波姆克为听出她的出身用尽看家本领与伊莉莎周旋,却被伊莉莎弄得晕头转向,失败而归,希金斯成功了。伊莉莎在招待会上光彩夺目!
但当回到家里后,由于希金斯无视疲惫不堪的伊莉莎的存在,而是只顾和朋友庆祝打赌的成功,对未来充满恐惧的伊莉莎不被理解,伤心之下,愤然离开了希金斯的家。
她在门口遇到了痴情的弗雷迪,在马场见过后追求不成,他便每天晚上几乎都来到伊莉莎窗下徘徊,默默地关注着伊莉莎,伊莉莎为他的痴心感动。
虽然希金斯态度暴躁,然而却是潜移默化,日久生情,在伊莉莎赌气出走之后因此变得十分苦闷,他到母亲家寻求帮助,却意外相遇,可两人却又吵了一架。伊莉莎表示要嫁给弗雷迪,希金斯既惊讶又生气,愤然离去。但是回家途中却又不可抑制地想起伊莉莎,认为伊莉莎已融入他的生命。
B. 求两部动画电影的名字 一部是关于一个考古学家在一个赞助假的赞助下带领一群精英去水下考古
这两个都是在央6看的吧?至少我是.
第一个是<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
第二个是<最后的雨林>.
C. 哈利波特迷~~
名字:Daniel Radcliffe (丹尼尔·拉德克里夫)
全名:Daniel Alan Gresham Radcliffe
呢称:Dan, Danny, Daniel , Do--it--again Dan(在拍摄时的称呼)
Fans对他的爱称:Dannerz, Danny Boy, Dan the Man
有时候又叫:Harry(哈利)
最喜欢的科目是体操和科学
生日:1989年7月23日
星座:巨蟹座或狮子座“我在巨蟹座和狮子座的边源,所以我可能是只有着狮子头的蟹子。”
生肖:蛇
出生地:位于英国伦敦西部的Fulham(富咸/富勒姆)
发色:深褐
眼睛:蓝色
身高:170(cm)
母亲:Marcia Gresham玛西娅·格雷斯姆(选角导演),45岁
父亲:Alan Radcliffe艾伦·雷德克里夫(文学代理人,现在已成为Dan的全职经理人),47岁
宠物:Binker和Nugget(都是柯利牧羊犬)
学校:伦敦的一间重点中学。在拍摄《哈利波特》其间跟私人教师学习,每天在三小时至五小时之间。2002年以前一直在全男子的私立学校里上学。
眼镜:他需要戴,但并不喜欢戴。“我需要戴眼镜,但我不会戴,因为我会弄坏它们。我的第一幅眼镜使我没了半只牙齿。我经常咬眼镜的末端,这使我的牙齿都碎了。”
曾去国家:西班牙、瑞典、法国、意大利、巴拿马、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
兄弟姐妹:没有(他是家里的独子)
幸运数字:9
口头禅:cool~~~
日常早餐:巧克力酱吐司
用手习惯:他习惯用右手
对伦敦的评价:“伦敦常常很繁忙。那是一个你永远不会感到无聊苦闷的地方,因为常常会有很多东西要干。”
小脾气:讨厌被人看低
女朋友:没有
最想合作的演员:Tobey Maguire(托比马圭尔,《蜘蛛侠》男主角)
在《哈1》中感到最难拍摄的镜头:厄尼思魔镜
在《哈2》中感到最难拍摄的镜头:与多比的对手戏
使他成名的角色: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饰演哈利一角(2001)
正在拍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犯》(开拍于2003年2月17日)
关于读书:虽然DAN现在是个书迷,但他在得到哈利·波特这个角色以前并不太喜欢读书。“我第一次看头两本《哈利·波特》时并没有太迷这个故事。”
偶像:蜘蛛侠(他喜欢蜘蛛侠的电影和连环画)及演员Gary Oldman(在《哈利·波特3》中饰演小天狼星·布莱克一角)。小时候还喜欢过Beano(一部英国连环画里的一个角色)
日常生活:平时,Daniel只会过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并不会像人们想像中的巨星那样过得那么辉煌。他会开PIZZA聚会,和朋友四处溜达,看些电影和玩游戏机。
背台词用了他多长时间:他大概要看六次左右。
他想担任的角色:蜘蛛侠,Ewan Mcgregor在《红磨纺》里的角色
每日收到影迷来信:1000封左右
关于哈利波特:
最喜欢的哈利系列: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犯》
最喜欢的《哈》书角色:小天狼星布莱克
最喜欢的电影场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后的棋盘,对抗伏地魔, 魔鬼网; 《哈利波特与密室》--与里德尔的对话,决斗俱乐部
最喜欢的电影台词:伏地魔
最想拥有的魔法:隐形,将自己的狗变成狼,自由地飞翔
最希望自己进的学院:格兰芬多
与哈利的共同点:忠心,支持自己,有好奇心并且有时候也会遇上一些小麻烦
喜好:
喜欢的体育:足球(支持富勒姆英超足球队),世界摔跤(特别欣赏Rock)及一级方程式赛车
喜欢的歌手或组合:Rem、 U2、 Stereophonics、 Dido、 JJ72、the Sex Pistols、 the Undertones、 the New York Dolls、the Stranglers
最喜欢的组合:Sex Pistols
喜欢的女孩:Cameron Diaz(卡梅隆·迪亚兹)和Kirsten Dunst(克斯汀·邓斯特)
喜欢的(除哈利波特以外的)书:Darren Shan的 Cirque Du Freak(这本书常常排在美国儿童畅销书排行榜的前面,仅仅落后于《哈利波特》系列);Louis Sachar的Holes;Terry Prachett的 The Light Fantastic和The Color of Magic;Douglas Adams的The Hitc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喜欢的作家:Lain Banks (连恩·班克斯)
喜欢的电影:Moulin Rouge(红磨坊/梦断花都/情陷红磨坊), 12 Angry Men(12个愤怒的男人), Shakespeare in love(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莎翁情史),Apollo 13(阿波罗13/太阳神13号)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恋恋情深/不一样的天空),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庶),The Dish(天线),the Royal Tenenbaums (特南鲍姆一家) Spiderman(蜘蛛侠/蜘蛛人)
最喜欢的电视剧:Simpsons(阿森一族/辛普森一家)[而且丹一直希望能为这部片子配音]
喜欢的糖果:Mars bar(一种巧克力)
喜欢的饮料:Diet Coke(健怡可乐)
喜欢食物:汉堡,Pizza和金枪鱼
最喜欢的动物:狼[因为丹认为狼既可爱又危险]
喜欢颜色:绿、红、金
爱好:电影、写作、阅读、跑步、运动、音乐、和Rupert玩电脑游戏[但丹经常输给Rupert]
最喜欢的游戏:Medal of Honor(荣誉勋章)
喜欢的职业:演员、导演、编剧/作家 (Dan喜欢当一名能够自编自导自演的全能演员)
喜欢的学校科目:英语(即英国的语文)、科学、体育、美术
喜欢的女演员:Julia Roberts(朱莉娅·罗伯茨),Kate Winslet(凯特.温斯蕾特), Catherine Zeta-Jones(凯瑟琳·泽塔·琼斯),Kate Hudson(凯特·哈德森);Renee Zellweger(蕾妮·泽尔维格),Kirsten Dunst(克斯汀·邓斯特);Nicole Kidman(妮可儿·基德曼), Cameron Diaz ( 卡梅隆·迪亚兹)
喜欢的男演员:Tom Hanks(汤姆·汉克斯),Ben Stiller(本·斯蒂勒),Jude Law(裘德·劳) ;Ed Harrie(艾德·哈里斯), Robert Deniro(罗伯特·德尼罗)
喜欢的T 恤设计: Mambo
最喜欢的机器: 随身听CD机
最喜欢的晚间甜品:Cheerios蜜糖果仁或是一杯牛奶加上涂了果酱的Dodgers饼干
最喜欢的甜品:有巧克力酱的香草冰淇淋
最喜欢的音乐风格:朋克
最喜欢的曲棍球队伍:Phoenix Coyotes
讨厌:
最讨厌的食物:蛋糕
最讨厌的学校科目:数学&法语
选择:
Britney还是Christina : Christina
PS2还是XBOX : PS2
DAN对哪些东西着迷:
1.The Simpsons(阿森一族/辛普森一家)
2.Punk Rock(朋克,特别是以前的,DAN
喜欢朋克的思想)
3.Spiderman(蜘蛛侠,无论电影还是连环画,
DAN都喜欢, 就连带片中的男女主角DAN也
喜欢上了,再看他在OPRAH节目里衣服上的大
蜘蛛,还有伦敦和日本记者会上的小蜘蛛
就可以想像出他有多喜欢)
曾去国家:西班牙、瑞典、法国、意大利、巴拿马、美国 女朋友:暂时没有
丹的电子邮箱地址是:
(1)[email protected]
(2)[email protected]
(3)[email protected]
丹尼尔的地址
国外两个有名的丹尼尔网站- danradcliffe.com 和 danradcliffe.co.uk -都收到最新的丹尼尔签名照(上图),这张照片也是丹尼尔以后发给影迷的照片。另外还有一封丹的父亲 alan radcliffe 的来信,大意如下:
只有两个地址是可以丹收到来信的:
arg talent
4 great portland street
london w1w 8pa
或者
leavesden studios
po box 3000
leavesden, herts, wd25 7lt
如果是寄往其它地址(网上有关dan的地址特别的多)的信件可能会要更长时间,或者根本就没办法寄到。
丹的回信包括 - 有丹亲笔签名的最近照片、一封短报(newsletter) 或者消息(message),消息主要是丹告诉影迷他最近的生活、喜欢看或听些什么等等。这些消息都是丹自己写的 - 不是他的经纪人或其它人 - 然后复印成多份再寄出。短报主要是丹尼尔集中影迷来信中的问题并作出回答,在此之前已经寄出了三份不同的短报,第四份将在11月1日寄出,丹坚持每三个月就做一次短报。
D. 有个电影,讲一个女的开始像疯子,后来被警方捉住训练成杀手,她爱上了那个警察的故事,是不是叫洛姬塔
是电影版的《尼基塔》,没有错,现在美剧也有,很不错!
E. 关于亚特兰提斯的电影
英文原名: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中文译名:
失落的帝国(大陆)
失落的帝国(台湾)
迷失帝国:阿特兰蒂斯(香港)
首映日期:2001年6月15日
发行品牌:Walt
Disney
Pictures
影片长度:120分钟
导演:Gary
Trousdale、Kirk
Wise
《失落的帝国》是迪士尼2001年出品的,第40部经典动画长片,关于沉没于海底的亚特兰蒂斯,片中的主角为迈罗戴奇。
该影片是黑神锅传奇之后的第一部70mm超宽银幕动画电影,而且和这部影片一样都是美国PG级的影片。
Atlantis:
Milo's
Return
(2003)
(V)
失落的帝国:神秘的水晶
【编剧】
Henry
Gilroy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冒险/动画/家庭/动作/喜剧/
【译名情况】
失落的帝国:神秘的水晶(台)
剧情简介
迈罗和夥伴们及帝国的姬塔女王,将展开另一次更刺激的冒险行动,原来地面上出现了重大危机,一股神秘力量正在破坏人民生活的安宁!从海底、沙漠、到寒冷的冰岛,迈罗一行人历经了巨大海妖攻击船只事件,还遭受沙暴土狼的凶猛袭击,一路经历重重考验的姬塔女王,终于发现自己居住的海底城市里那颗名为「亚特兰提斯之心」的大水晶,蕴藏著无限的神奇力量。究竟要隐藏大水晶的力量以免被人滥用,还是要让水晶的力量发挥为世人带来幸福,正考验著姬塔女王的智慧!
F. 百看不厌的爱情经典,无与伦比的奥黛丽赫本,为什么大家却说她是渣女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塞尔分行的总经理;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何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的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对贝多芬和巴赫的作品,她简直是如醉如痴。然而与音乐相比,她更喜爱舞蹈,看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她是她那一伙同龄少女的典型,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是,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9月,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期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这段时期,她正值她10-15岁的发育阶段,由于食品短缺,许多人营良不良,赫本1米7的个子,仅剩下一付骨头架子。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股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说都是如此。我周围有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声和杀戮面前,努力坚守首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来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在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索尼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腿,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借,有很好的基本功。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岁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术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剧主角的前途。同时,多年的饥饿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主要的是,这个时候,赫本忽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蹈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
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长片,是一部关于旅行风光介绍短片,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景物。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行后接见了她。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我呢,立刻打电话把助手叫来。记行当时我对助后‘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1948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英国伦敦的玛莉·蓝伯特(Marie Rambert's)芭蕾舞学校学习,由于年龄和身高以及早年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的原因,她被告知,她无法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 之后,她做了一些模特工作,拍摄了一些广告,也参加了一些舞台剧的演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罗马假日》剧组的演员试镜,从这以后奥黛丽·赫本走上了演艺道路。
1954年,赫本与梅尔·费拉结婚。虽然,水银灯下,她总是与英俊潇洒的男星们谈情说爱,浪漫多情。然而一旦回到现实,她却是一个一心热爱丈夫与孩子的贤妻良母。1963年之后,奥黛丽在四年时间一直是深居简出,精心照顾着病弱体衰的费拉。然而费拉对并非投桃报李。1967年,赫本拍完由丈夫担任制片的《等到天黑》之后,竟发现费拉爱上了一个西班牙女郎,真诚的奥黛丽无法容忍这种欺骗与伤害,与费拉一刀两断。
1969年,奥黛丽与罗马心理医生安德列亚·道蒂结婚了。赫本极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此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热爱的影艺事来,她对跟在身后的记者宣布:“我不再是奥黛丽·赫本了,我是奥黛丽·道蒂”。但俩人的婚姻最终以悲剧告结束。这时候,赫本重返影坛,并与道蒂办理了分居手续。单身的凄苦和晚年的孤寂使赫本很想找一个男子作生活伴侣。朋友们对此很关心。其中一个好友为她介绍了一个男子――英俊的演员罗伯·瓦尔达兹。
1981年,罗伯走了大胆一步,他住进赫本在瑞士的家,开始了二人的同居生活。尔后,两人正式结婚,赫本与丈夫住在风景幽美的瑞士共度晚年。赫本在罗伯身边找到了幸福。
1992年,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身份前往索马里访问的赫本突感腹痛如绞,随即送往洛杉机的西达兹塞尼医院诊治,一代巨星身患结肠癌。
12月,奥黛丽自知病情难复,向医生请求回乡看最后一眼瑞士的白雪。1993年1月20日,克林顿就任美国第四十二届总统的当天, 一代巨星奥黛丽·赫本在罗伯·瓦尔达兹及儿子们的看护里闭上了双眼。
拓展资料:
赫本的父亲名为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总经理,母亲名为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男爵夫人、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后裔。
赫本母亲的第一次婚姻嫁给了荷兰贵族,生下了两个儿子。第二次婚姻对象即赫本生父,生下了赫本。母亲从小有着演电影唱歌剧的梦想,父亲因工作原因往来三地(英国、布鲁塞尔、荷兰),致使一家人鲜有团聚。
赫本之父倾向纳粹甚至信仰法西斯主义,似乎是两人婚姻关系的致命一击。在女儿六岁时,父亲抛下了妻子离家出走,母亲一夜白头。随后欧战爆发(1939.9),赫本跟随母亲来到荷兰。由于奥黛丽这名字并不常见,为保护女儿,母亲将其临时改写为Edda以求平安度世。
战乱饥荒,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挡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支持,战争结束,母亲把赫本送到了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多年来借口不见女儿的父亲在其从艺后曾给她写过不少信,但都被母亲秘密拦截。母亲想让赫本忘记父亲,并告诉她,她的父亲从未改变“当初的信仰”。
成名后的赫本曾专程去看望孤身一人的父亲,但不欢而散,父亲表示不愿再次相见。肖恩(赫本长子)曾表示外祖父患有情感交流障碍,终其一生,赫本都对父亲的失踪感到遗憾,称之为“生命中最大的创伤” 。最后十年母亲与赫本同住在和平之邸,受到悉心照料,于1984年8月26日逝世
赫本的长子名为西恩·赫本·费勒,为赫本与梅尔所生,出生于1960年7月17日,从事电影行业,涉足后期、制片、推广等。建管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著有赫本传记《天使在人间》。西恩与第二任妻子乔凡娜及两个儿子住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
次子卢卡·多蒂,为赫本与多蒂所生,出生于1970年2月8日,与哥哥共同管理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
网络——奥黛丽赫本
G. 《亚特兰蒂斯 失落的帝国》的有关资料
“在一个分不清楚昼夜的晚上,亚特兰蒂斯沉入了深海。”这是在公元前360年时,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两度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及的、关于亚特兰蒂斯帝国的文字。
时间来到1914年,在华盛顿的市立博物馆里,年轻的绘图师迈罗始终对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深信不疑。一天,迈罗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古老的航海日志,里面的记述对人们确定亚特兰蒂斯这个帝国的最新位置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于是迈罗决定继承他的祖父——一个有名的冒险家未尽的事业,寻找传说中的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帝国。
迈罗这个看似荒唐的决定没能得到博物馆的资金支持,举步维艰之际,一位不名身份的百万富翁的出现,重新给迈罗的冒险之旅带来了曙光。百万富翁名叫普雷斯顿·维特莫尔,他主动找到迈罗,表示愿意无条件地提供给他一艘功能极佳的潜艇,此外艇长罗基以及几位训练有素的船员也将与他共赴此次航程。在普雷斯顿的支持下,很快一切便准备就绪,迈罗跟随着这支无论是人员或者设备都堪称最顶尖的探险队踏上了神奇的海底之旅,目标直指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大陆。
让迈罗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亚特兰蒂斯人居然仍旧生活在海底世界里。在亚特兰蒂斯的国度里,迈罗与探险队见到了亚特兰蒂斯帝国那位两万岁高龄的国王,以及8500岁的姬妲公主,他们都对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未来感到忧虑,公主希望探险队可以帮助她的王国重新找回动力。不料,除了迈罗之外,整支探险队的队员都各怀不轨,他们并不关心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存亡,金钱和财富才是他们此行的目标。
艇长罗基偷走了关系着亚特兰蒂斯生死存亡的水晶球,并且计划绑架姬妲公主。而姬妲公主是亚特兰蒂斯城生命的源头,她的安危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帝国的命运。迈罗必须在整个亚特兰蒂斯毁于一旦之前阻止罗基的疯狂行径。最终,迈罗在亚特兰蒂斯人民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在经历了种种艰辛之后,成功阻止了艇长罗基等人的阴谋,保护了亚特兰蒂斯文明。
H. 有没有人看过一套电影...
动画电影
英文原名: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中文译名:
失落的帝国(大陆)
失落的帝国(台湾)
迷失帝国:阿特兰蒂斯(香港)
首映日期:2001年6月15日
发行品牌:Walt Disney Pictures
影片长度:120分钟
导演:Gary Trousdale、Kirk Wise
《失落的帝国》是迪士尼2001年出品的,第40部经典动画长片,关于沉没于海底的亚特兰蒂斯,片中的主角为迈罗戴奇。
该影片是黑神锅传奇之后的第一部70mm超宽银幕动画电影,而且和这部影片一样都是美国PG级的影片。
角色列表
Milo Thatch - 迈罗戴奇
Princess Kida / Kidagakash Nedakh - 姬塔公主
Audrey Ramirez - 奥黛丽
King Kashekim Nedakh - 凯希金尼塔克国王
Cookie - 库奇
Helga Katrina Sinclair - 海嘉辛克莱
Mole - 土豆
Preston Whitmore - 普斯顿卫摩
Captain Rourke - 洛克船长
Dr. Sweet - 斯维特医生
Vinny - 威尼
Mrs Wilhelmina Packard - 魏老妈
票房成绩
该电影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仅仅为8千5百万美元,甚至低于制作成本1.2亿美元。这在当时让很多业界人士失望,也正是这个电影,开始了迪士尼2000年以后的一系列票房失败电影:《变身国王》、《星银岛》还有《放牛吃草》。
I. 亚特兰蒂斯的电影
亚特兰蒂斯
外文片名
Atlantis
更多中文片名
亚特兰提斯
更多外文片名
Atlantis - Le creature del mare .....(Italy)
影片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片长
France:80 min / Germany:78 min
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对白语言
法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Dolby SR
级别
Sweden:Btl UK:U Finland:S France:U Iceland:L Germany:o.Al. New Zealand:G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2270 m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吕克·贝松 Luc Besson
制作人 Proced by
Claude Besson .....executive procer
吕克·贝松 Luc Besson .....co-procer
Mario Cecchi Gori .....co-procer
Vittorio Cecchi Gori .....co-procer
Patrice Ledoux .....procer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91年8月21日
瑞典
Sweden
1992年6月5日
芬兰
Finland
1993年1月1日
德国
Germany
1993年2月3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1998年9月24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98年11月26日
新西兰
New Zealand
1999年11月4日
芬兰
Finland
1999年11月19日 ..... (Amnesty Film Festival)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Cecchi Gori Group Tiger Cinematografica [意大利]
Société des Etablissements L. Gaumont [法国]
Les Films Loup [法国]
发行公司
Virgin Films ..... (1992) (USA) (bbed)
Warner Home Video (U.K.) Limited [英国] ..... (1992) (USA) (bbed)
剧情简介
当人们突破现代都市的钢铁和玻璃组成的嘈杂世界,进入人类出生、成长的大海,那里的一切,包括爱、温柔、精神、节奏、优雅等都吸引人们回到他们的原始时代,回归生命的初始,伟大而神秘,美妙得令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惟一的办法是用心灵的感悟,体会造物主赋予我们的所有一切。抛开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忘掉一切,投入大海的怀抱,所有的梦幻都将变成现实。
亚特兰提斯是传说中一片位于大西洋底下被淹没的神秘陆地,本片中动物是唯一的演员,导演吕克·贝松带领观众进入美丽的海底世界,因为他想要证实海底下的世界,也有和我们社会一样的组织,也可以说《亚特兰提斯》是《碧海蓝天》所衍伸出来的副命题。
《亚特兰提斯》片中没有对白,只有音乐与画面的结合,给予观众纯视觉的享受,影片中的音乐表现不同的生活面貌与心灵层面。吕克·贝松设定了几个主题来描绘“海底的一天”,如“内心”、“旋律”、“悸动”、“黑暗”、“温柔”、“爱”、“恨”等,本片也是部充满环保意识的片子,值得大家一同来欣赏。
影片评价
本片是1991威尼斯影展开幕大片。
吕克·贝松对未能圆的儿时海洋梦诉诸于了影像。
片中用了“光线”、“运动”、“嬉戏”、“精神”等主题词,从各个方面将涌动的海洋的深邃、博大、激烈、温柔等各个侧面分别进行了展现,如同跳动的音符,在人们眼前营造出一个色彩斑斓、动感十足的海底世界。
1991年拍摄的这部影片或许很多人都不能确定该不该将它视为一部电影,因为片中没有剧本、没有人物对话,纯粹是视听感官的享受,由连绵不绝的音乐和视角独特的影像交织而成。
这是继《碧海蓝天》等多部海洋影片之后,导演再次诠释了他对海洋的热爱。这位潜水教练的儿子、立志要成为研究海洋生态的专家的大师,把他钟爱的海洋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和体味,得心应手地借助于电影语言,酣畅自如地表达出来。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几卷也提到过一个神秘的国度的商人。
当时的禹因为治水来到了北非(现在看有点不太可能,但是神话卷就这么说的)在那遇到了一批使用高度文明的潜水艇的家伙,并且参观了他们的潜水艇。
另外要说下的是关于埃及和玛雅人,他们是幸存的亚特兰蒂斯人的移民,因为埃及文化和玛雅文化有很多地方相似。
补充(动画电影等)
动画电影
英文原名: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中文译名:
失落的帝国(大陆)
失落的帝国(台湾)
迷失帝国:阿特兰蒂斯(香港)
首映日期:2001年6月15日
发行品牌:Walt Disney Pictures
影片长度:120分钟
导演:Gary Trousdale、Kirk Wise
《失落的帝国》是迪士尼2001年出品的,第40部经典动画长片,关于沉没于海底的亚特兰蒂斯,片中的主角为迈罗戴奇。
该影片是黑神锅传奇之后的第一部70mm超宽银幕动画电影,而且和这部影片一样都是美国PG级的影片。
角色列表
Milo Thatch - 迈罗戴奇
Princess Kida / Kidagakash Nedakh - 姬塔公主
Audrey Ramirez - 奥黛丽
King Kashekim Nedakh - 凯希金尼塔克国王
Cookie - 库奇
Helga Katrina Sinclair - 海嘉辛克莱
Mole - 土豆
Preston Whitmore - 普斯顿卫摩
Captain Rourke - 洛克船长
Dr. Sweet - 斯维特医生
Vinny - 威尼
Mrs Wilhelmina Packard - 魏老妈
票房成绩
该电影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仅仅为8千5百万美元,甚至低于制作成本1.2亿美元。这在当时让很多业界人士失望,也正是这个电影,开始了迪士尼2000年以后的一系列票房失败电影:《变身国王》、《星银岛》还有《放牛吃草》。
J. 007所有电影的名字 和演女主角人的名字
1、《007之诺博士》——乌苏拉·安德丝
2、《007之俄罗斯之恋》——丹妮拉·碧安琪
3、《007之金手指》——霍纳尔·布莱克曼
4、《007之霹雳弹》——克劳迪娜·奥格尔
5、《007之雷霆谷》——滨美枝
6、《007之女王密使》——黛安娜·里格
7、《007之金刚钻》——吉尔·圣约翰
8、《007之生死关头》——珍·西摩尔
9、《007之金枪人》——布里特·艾克拉诺
10、《007之海底城》——芭芭拉·贝芝
11、《007之太空城》——洛伊丝·奇利斯
12、《007之最高机密》——卡洛·波桂
13、《007之八爪女》——莫德·亚当斯
14、《007之雷霆杀机》——坦娅·罗伯茨
15、《007之黎明生机》——玛瑞·亚达波
16、《007之杀人执照》——凯莉·洛维
17、《007之黄金眼》——伊沙贝拉·斯科鲁普科
18、《007之明日帝国》——杨紫琼
19、《007之黑日危机》——苏菲·玛索
20、《007之择日而亡》——哈莉·贝瑞
21、《007:大战皇家赌场》——伊娃·格林
22、《007:大破量子危机》——欧嘉·柯瑞兰寇
23、《007:大破天幕杀机》——娜奥米·哈里斯
24、《007:幽灵党》——玛德琳·斯旺
25、《007:无暇赴死》——娜奥米·哈里斯
(10)电影中的主角戴奇姬塔扩展阅读
《007》不仅是影片的名称,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詹姆斯·邦德(英语:James Bond)是一套小说和系列电影的主角名称。小说原作者是英国作家、前MI6特工伊恩·弗莱明。
在故事里,邦德是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间谍,代号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的权力。此外,詹姆斯·邦德总是有美女相伴,那些女士被称为“邦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