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0年代,拍《霍元甲》的导演是谁
徐小明香港导演徐小明5岁当电影童星,此后,当过龙虎武师、武术指导等,与成龙、元奎有过多次合作。作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徐小明集编、导、演、武指一身,首次引进内地《大侠霍元甲》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获得“金鹰奖”等殊荣,其主唱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风靡全国,令男女老少为之疯狂。除了导演《大侠霍元甲》,他还先后参与制作了《陈真》、《再向虎山行》、《霍东阁》等风靡全国的作品,并率领第一批到内地拍片的香港导演和演员,创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楼》、《阮玲玉》,《卫斯理》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动作片因此成为他的专长,“徐式武侠”也俨然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备受内港观众青睐。徐小明监制:1981年:大侠霍元甲 (丽的电视)
Ⅱ 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侠霍元甲》,主角霍元甲和陈真,你心目的最佳人选是谁呢
我心目中最佳人选是赵文卓(饰演霍元甲)、释小龙(饰演陈真)。
1、因为赵文卓和释小龙都有武术功底。
赵文卓从小学习武术,荣获全国武术冠军。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黄飞鸿之王者之风》、《苏乞儿》、《风云》、《生死拳速》、《中华大丈夫》、《霍元甲》等等,有一定的武侠文艺片功底。释小龙从小拜师少林,学会了少林通臂拳、醉剑、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传统套路,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加上之前参演了不少武侠古装剧,有拍摄的经验。
赵文卓和释小龙饰演的霍元甲、陈真这两个人物,在拍摄期间,少不了一些打斗戏份。由他两人表演,在适合不过了。毕竟演员当中,武术功底的实力派演员还是在少数。所以,如果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侠霍元甲》,赵文卓和释小龙是最佳人选。
释小龙虽然是童星出身,但《少年包青天》饰演的展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释小龙完全可以塑造不一样的陈真。如果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侠霍元甲》,赵文卓和释小龙是最佳人选。
Ⅲ 徐小明是谁
1、演员徐小明
姓名:徐小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11月28日
地域:港台
籍贯:广东
职业:导演 演员 歌手
喜爱:喜庆歌曲,看电影
职位:徐小明昵称小明哥,又名徐耀明,现为有线娱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有线卫星电视营运总裁总裁兼有线宽频高级管理人员,及骄阳电影及骄阳音乐行政总裁,曾任丽的及亚洲电视演员、导演及香港电影监制,前丽的电视监制,前亚洲电视监制,及前无线电视监制,专长于武打片
父母:都是1950年代的粤剧演员,闻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徐小明祖籍广东,其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粤剧演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颇有名气。出生在香港、从小在剧团里长大的徐小明酷爱演戏,5岁就开始步入电影圈,成为当时一颗耀眼的童星,出演了几十部电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对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徐小明到武行当过武师、做过武术导演,他执导的第一部武侠电影是与成龙、袁奎合作的《四皇一后》。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题材的影视作品,现代片《变色龙》、乡土戏《大地恩情》等使徐小明“红透”东南亚,在香港电视界被传为佳话。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徐小明挑选的第一个片子就是《霍元甲》。徐小明自己重写剧本,导演、监制、主唱一身挑。结果,《霍元甲》一鸣惊人,在香港掀起了疯狂的收视率,又像旋风一样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广东等地,改写了武打片没有灵魂和格调的历史。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电视连续剧《陈真》,与《霍元甲》一样大获成功。1998年,他重返“亚洲电视”,以非常大的突破性业绩盖过了“无线”收视率;1999年,他担任英皇电影集团的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的影视发展。
今天,当许多人已经记不起徐小明为何许人时,他的那部曾经风靡中国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却仍然名震四方。作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已身为香港演艺协会副会长的徐小明日前来到北京观看《少林雄风》的演出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徐小明说,他已经把重振中国功夫片的重任寄托于民间的后起之秀,而导致他此举的真正原因是对中国功夫片的深深忧虑:中国功夫电影后继无人!
徐小明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由徐小明执导的《大侠霍元甲》作为引进内地的第一部香港连续剧,1983年在中央台播放时创造了真正的奇迹,霍元甲、陈真、精武馆、迷宗拳……男女老少无不痴迷,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街知巷闻倒背如流。徐小明目前是香港演艺协会的副会长,除了导演过《大侠霍元甲》,他还先后参与制作了《陈真》、《再向虎山行》、《霍东阁》等风靡全国的作品,并率领第一批到内地拍片的香港导演和演员,创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楼》、《阮玲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徐小明回忆起当年的香港功夫电影时,心中感慨无限:“80年代香港年产300部影片,大部分出口到好莱坞,而现在香港本地已经没有市场了,一年产量仅有50部而已。”
提起当年的电视剧《霍元甲》,徐小明十分谦虚,已经不愿多提当年之勇。据他分析,《霍元甲》之所以受到热捧,也是人物有血有肉的原因。“以前的香港影视剧注重的是动作,忽视故事和结构,基本不注重刻画人物本身的情感和性格,只剩下了打斗的空套子。我要求自己在《霍元甲》中注入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旧版《霍元甲》的迷宗拳无影无形,当时给人很深的印象。《大侠霍元甲》播出后,全国众多少年儿童在练习自己的迷宗拳,在香港,又跟着出了《陈真》和《霍东阁》两部续集,内地出版人也借机推出了不计其数的衍生小说和新编故事。徐小明告诉记者,后来很多人都拍过《霍元甲》,但都失败了,败就败在太注重动作本身,而忽视了人物的情感和其他细节处理。
[编辑本段]作品
演员
1974年:家春秋 (丽的电视)
1974年:鬼马神偷 (丽的电视)
1974年:穷巷 (丽的电视)
1974年:小檈梦春 (丽的电视)
1974年:梁天来 (丽的电视)
1975年:海角风云 (丽的电视)
1976年:龙蟠虎蜛 (丽的电视)
1982年:陈真 (丽的电视)
监制
1977年:牛精良 (丽的电视)
1978年:危险人物 (丽的电视)
1979年:怒剑鸣 (丽的电视)
1981年:大控诉 (丽的电视)
1981年:女娲行动 (丽的电视)
1981年:大侠霍元甲 (丽的电视)
1981年:马永贞 (丽的电视)
1982年:陈真 (丽的电视)
1983年:再向虎山行 (亚洲电视)
1983年:铁胆英雄 (亚洲电视)
1984年:霍东阁 (亚洲电视)
1984年:神相李布衣 (亚洲电视)
1985年:第四代 (亚洲电视)
1987年:杜心五 (无线电视)
1988年:乌龙贼替身
1988年:无名火 (无线电视)
1990年:水玲珑
1991年:阮玲玉
1991年: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2001年:爱你爱我
2006年:双子神偷(骄阳电影)
2007年:跟踪 (骄阳电影)
2007年:情意拳拳 (骄阳电影)
2007年:墨攻 (骄阳电影)
2007年:犀照 (骄阳电影)
2008年:蝴蝶飞 (骄阳电影)
2008年:李米的猜想 (骄阳电影)
2008年:夺标 (骄阳电影)
2008年:秘岸 (骄阳电影)
编剧
2007年:双子神偷 (骄阳电影)
2007年:犀照 (骄阳电影)
导演
1982年:帮规
1983年:风生水起
1984年:木棉袈裟
1986年:海市蜃楼
1988年:乌龙贼替身
1991年: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1992年:特异功能猩求人
2008年:夺标 (骄阳电影)
Ⅳ 同样演“陈真”,把甄子丹、梁小龙、李连杰放一起,有何不同
几乎华语动作片的半壁江山都曾参演过“陈真”一角,梁小龙、李连杰、甄子丹、释小龙、陈小春被屡次拿来比较。同样演“陈真”,把甄子丹、梁小龙、李连杰放一起,有何不同?
1993年,导演陈嘉上绝对将李小龙的动作经典《精武门》进行翻拍,别的不说,主角陈真第一时间就选定了李连杰。而没想到这一选角却造就了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相比1972年《精武门》单纯的报仇主线剧情,《精武英雄》对于武学理念、中华与日本关系的博弈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让文戏的可看性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和其他版本的“陈真”相比,在演技上略显单薄的甄子丹无疑加大了动作戏的比重,虽然呈现了赏心悦目的武打效果,但文戏的短腿,都让甄子丹难以撬动前几位“陈真”的地位。
Ⅳ 徐小明的主要作品
1977年:牛精良(电视剧)
1978年:危险人物(电视剧)
1979年:怒剑鸣(电视剧)
1981年:女娲行动(电视剧)
1981年:霍元甲(电视剧81版)、天蚕变(电视剧)
1980年:大地恩情(电视剧)
1982年:陈真(电视剧)
1997年:中华大丈夫(电视剧)
1983年:再向虎山行(电视剧)
1987年:杜心五(电视剧) 首播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1999 中华大丈夫 张铁七 徐小明 赵文卓 刘家辉 1984 霍东阁 程小娇 徐小明 钱小豪;郑佩佩 1982 陈真 程小娇 徐小明 梁小龙 余安安 1981 大侠霍元甲 独臂老人 徐小明 黄元申 梁小龙 米雪 1976 三国春秋 赵云 ---- 陈振华 刘志荣 1976 龙蟠虎蜛 ---- ---- ---- 1975 海角风云 ---- ---- ---- 1974 梁天来 ---- ---- ---- 1974 小檈梦春 ---- ---- ---- 1974 穷巷 ---- ---- ---- 1974 鬼马神偷 ---- ---- ---- 1974 家春秋 ---- ---- ----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1992 双龙会 ---- 徐克 林岭东 成龙 张曼玉 1991 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 ---- 胡慧中 1990 夜魔先生 ---- ---- 张坚庭 1987 海市蜃楼 毛德威 徐小明 于荣光 1983 风生水起 ---- ---- ---- 1980 佛掌罗汉拳 ---- ---- ---- 1976 你系得既 ---- ---- ---- 1973 老虎燕星 ---- ---- ---- 1973 小偷斗大贼 ---- ---- ---- 1966 女杀手虎穴救孤儿 ---- ---- ---- 1965 女间谍 ---- ---- ---- 1963 第一号女贼 ---- ---- ---- 1972年:四王一后(电影)
1979年:佛掌罗汉拳(电影)
1980年:帮规(电影)
1982年:风生水起(电影)
1983年:木棉袈裟(电影)
1986年:海市蜃楼(电影)
1987年:中华英雄(电影)
1988年:乌龙贼替身(电影)
1990年:霸王卸甲(电影)、水玲珑(电影)
1991年:阮玲玉(电影)、双龙会(电影)、特异功能猩求人(电影)、豪门夜宴(电影)
1993年:东邪西毒(电影)1996年:五行战士(电影)
1999年:天长地久(电影)
2002年:五月八月(电影)
2003年:古宅心慌慌(电影)
2005年:犀照(电影)
2006年:双子神偷(电影)、墨攻(电影)、情意拳拳(电影)
2007年:跟踪(电影)、夏天的尾巴(电影)
2008年:蝴蝶飞(电影)、李米的猜想(电影)、夺标(电影)、车票(电影)
2009年:荡寇(电影)
2011-2012:忽必烈传奇(又名:建元风云)
Ⅵ 北京亚运会电影《冲出亚洲》的主演
徐向东
[编辑本段]武术名家 影视演员
徐向东,为早期大陆与香港合拍片的主演,参演徐小明导演的电影《木棉袈裟》上映以后,获得了巨大的好评;《木棉袈裟》上映于一九八五年年初,当时功夫片的热潮已降温,但该片因为制作精良,打斗精彩,场面宏大,气势恢弘,仍受到观众欢迎;政府也对该片予以肯定,授予其“金鸡奖”最佳合作片特别奖项。
徐向东当年是河北武术队的主力队员,他的鹰爪拳功夫独树一帜,拳脚刀枪无一不精,是与赵长军、李志洲、王建军、熊长贵齐名的优秀运动员。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憨厚朴实,表演激情四溢,武艺精彩漂亮,应该说是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但他本人并不满意,因为当时正在参加进入北京体育学院的考试,他没有完全地投入,直到影片公映,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他才感到几分懊悔。后来成为功夫明星的于荣光在该片中饰演祁天远,京剧武生出身的他身材健美,外形俊朗,虽是反派却更多地表现出英武过人的大将风度,非常具有震撼力。这次演出奠定了于荣光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也让不同的电影导演看到了他宜正宜邪的独特气质,从此,他曾多次塑造正义凛然的正面角色,也扮演了不少威风八面的黑道大哥。
而徐向东放弃了成为功夫片明星的机会,他先是在北京体育学院学习了四年,后来到国家武术协会工作,曾在90年亚运会上担任裁判,而再次走上比赛场则是在他的第二部电影《她来自台北》里。
徐向东在这部宣传1990亚运会的的影片里扮演了一个运动员,和现实中的自己几乎一模一样。他在影片中的名字叫李立军,是国家武术集训队的一员。在北京的干妈家里,他偶遇一名从台北来的少女张弘,受干妈之托,教授她武术。张弘有心参加亚运会的武术比赛,对李立军由崇拜发展到爱慕,却遭到了来大陆寻找自己的父亲的反对。张的父亲过去也是个武术高手,却因为地位低下,被李立军干妈的父亲拒绝,一气之下再不言武,埋头从商,这次与旧情人相遇,又感受到大陆的进步,思想有了变化。亚运会隆重招开,张弘实现了参与的理想,而李立军发挥了高超的水准,获得了全能冠军。二人在亚运结束的狂欢之夜走到了一起,也受到了张弘父亲的祝福;这部影片的风格很象六十年代国内的体育片,情节简单,节奏欢快,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更多的是靠节日般的氛围与体育比赛的精彩来吸引观众。该片的影响不大,徐向东的演出也没有多大突破,只是在结尾处表演的长拳和枪术的套路,给人留下了一些印象。其实,亚运会比赛时,他只是在现场执裁,没有进入国家队参加比赛。影片通过巧妙的间接,将比赛表现得几可乱真。
此后不久,徐向东去了法国,几年后回国参加杨子琼主演的《咏春》的拍摄,再以后,又参演了几部影视片,有《太极宗师》、《新少林寺》和《功夫小子闯情关》。他的形象也有了改变,成了一个流着连鬓胡子的粗汉,再也不见了年轻时的阳光与朝气。
徐向东直到2002年参与徐克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武术指导工作,才又算是回归影视圈,后来又凭借电影《墨攻》,重返大银幕。
徐向东访谈录
张:电影《木棉袈裟》由当时著名的武打片导演徐小明导演,您作为男一号,可谓一举成名。请问您当时的拍摄感受如何?
徐:拍这个戏的过程,我感觉太耽误时间了,我有多少个高考补习班可以上,整天在现场耗时间,不出活,一天就拍几个镜头,从福州、内蒙到河南、武当山,我感觉拍了一年一样,实际上从冬天拍到夏天,就半年。我在片厂一有空就跑去看书了。那时候也没看剧本,导演很忙,有时候我想听,他在开会,他想找我,我却去上补习班了。当时是身为男一号,却不知道男一号的重要,就和于荣光互相交流,我教他武术,他教我京剧,我跟他学唱京剧《林冲夜奔》:望家乡、去路遥,很能表现我当时的心情,人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复习高考,我却懒懒散散在现场,那种感觉。
张:听说《木棉袈裟》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徐小明导演主张您继续拍电影,而您却婉言谢绝了?
徐:他当时要我继续拍戏,但我当时要投身武术改革事业,我是个武术人,我觉得对武术有责任。我从业余队到专业训练,从拿冠军到保冠军,从实践到体院学习,这个过程我感觉技术在不断变化,在变化中走偏了,然后我又练习散打,挑战河北民间武术高手,那么我觉得不能光练,要打练结合,当时脑子里在整天想这个。每年回家,老师傅会教我一些传统武术。这个过程中,我对武术的理解不断困惑和反思。徐导了解这些后,就说那你就去追求你的武术理想。
张:当时李连杰的《少林寺》公映了,引起全国性的武术热潮,您难道不曾为电影明星的巨大光环而打动?
徐:那时候,《少林寺》公映了,对我丝毫没有触动,那帮运动员我都很熟,当时胡坚强喜欢拍、李连杰也拍了,但我不为心动,我当时上大学,我就说李连杰可以走电影的路,我要走学问的路。你喜欢电影,我喜欢学问。其实当时是抱着改革中国武术的目标选择的,把自己看的很高。
张:回头数十年的沧桑,您怎么看待自己对武术的坚持,怎么看待人生机遇?
徐:其实我有很多机会,比如有机会当明星,到国外当老师,有机会读完法国哲学博士,有机会在国外定居,有机会留在国王身边,因为机会太多,所以不重视机会,就变的没有机会了。
张:那您是否觉得错失机会是一个教训?
徐:我没有觉得是教训,我觉得人这一生,无论你做什么,最终的结果都是死亡,所以你不要后悔,到现在我也不会因为丢失了很多机会而后悔。我觉得人的经历应该是,那个时刻你想干什么,你就做了什么,你就不后悔,就怕你在那个时候想做却没做,那是后悔。
参演影视作品
电影作品:
1983年 《木棉袈裟》饰演 慧能和尚 导演:徐小明 , 上映时间:1985年
1988年《少林达摩》饰演 黑袍、卢大人,兼武术指导
1990年《她来自台北》饰演 李立军 导演:朱岩
1993年《咏春》饰演 拳师 导演:袁和平 (又名《红粉金刚》)
1994年《西楚霸王》饰演 项庄 导演:冼祁然
1996年 参演《太极拳》 (又名《功夫小子闯情关》)
2006年 参演《墨攻》
2008年 参演《夺标》
电视剧作品:
1998年《新少林寺》饰演 渔霸 总导演:张鑫炎
1999年《太极宗师》饰演 董汉成 导演:袁和平、张鑫炎
2004年《少林武王》饰演 圆照 总导演:张鑫炎
2004年《七剑下天山》饰演 纽咕噜,兼剑术指导 导演:徐克
2005年《大班主》(又名《金戈梨园》)饰演 丁虎 导演:胡明凯
2005年《侠骨丹心》饰演师陈天宇
2006年《咏春》饰演 伏振东 这部剧是谢霆锋主演的,徐向东跟元彪演的梁赞有一场打戏。
2007年《浣花洗剑录》中饰演王巅
2008年《少林寺传奇2》中饰演画师
Ⅶ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如下:
1、《少林寺》
80年代十大经典武打片,南拳王不幸离世,李连杰在世界成名的前夜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创始人宗道臣访问嵩山少林寺,并与时任香港长城影业公司董事长的廖一原接触。宗道臣表示希望长城影业能够拍摄一部少林寺题材电影,让他能够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广少林文化,弘扬少林精神。
Ⅷ 大侠霍元甲中程天啸的扮演者
徐小明 饰演 程天啸
徐小明籍广东,其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粤剧演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颇有名气。1955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4岁举家迁往台北市。20岁立志当画家,却因暑假至片场打工而爱上电影。毕业于世界新闻专校电影制作科编导组。作为最早来大陆内地拍片的香港电影人之一,徐小明先生还曾自编自导自演过《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多部武打影片。旗下的徐小明制作有限公司也拍了不少影视作品。曾自编自导自演过《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多部武打影片,并一手捧红了于荣光等一批武打演员。不过徐小明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霍元甲》中独臂老人的角色。
主要有《大地恩情》、《霍元甲》、《木棉袈裟》、《变色龙》、《佛掌罗汉拳》、《帮主》,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等。
作为武打演员和导演,徐小明的功夫十分出色,他精通太极、八卦、形意、六合、少林洪拳等等,尤其擅长太极螳螂拳,对长短硬软兵器都有涉猎。徐小明自幼就跟香港螳螂拳武师学“螳螂排打”功,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的硬功夫。
徐小明走过了不少公司和集团。1998年,他重返“亚洲电视”,以非常大的突破性业绩盖过了“无线”收视率;1999年,他担任英皇电影集团的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的影视发展,仅7个月的时间就看到了效益;后来他又到了一家公司,同样是为了坚持自己,他又离开了那家公司。2002年他在香港有线电视台担任执行董事一职,负责香港各个有线台的节目策划、采编与制作,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很久没有在荧屏上露面了。
Ⅸ 他打戏不输李连杰,拍50部电影2000集电视剧,为何一直红不了
说到美髯公,人们自然就想起92版陆树铭扮演的关羽,简直是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然而,年轻一辈熟知认可的关公形象,却是09年于荣光版的关二爷。
相较于老版《三国》选角的注重形象,新版《三国》的选角更注重刻画人物性格。
在新《三国》里,于荣光突破经典形象,不但呈现出关二爷的高超武艺,更是把关羽的桀骜不驯和忠肝义胆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说:“我觉得功夫就是为了一句话,坚持一个事儿。人家说我不行,我就行给你看,坚持下来后,结果就变得一身功夫。这种功夫,不管从信念上还是意志上,都能让你得到提升。”
在他眼中,功夫并没有被简单的定义为武打动作,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坚持到底、奋力拼搏的精神。
深以为然:
酒,越醇越香;
功夫,越练越深。
Ⅹ 你认为武打戏的巅峰作品有哪五部为什么呢
中国的功夫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以香港的动作片最为有名,它之所以出彩,一是动作演员精湛的演技,最主要的来自于幕后武术指导的辛苦付出。现在港台动作片也走了下坡路,由于内地的娱乐行业起步较晚,我们就以港片辉煌时代五位最著名的武术指导为例,来回顾一下他们当年的巅峰作品。
5,洪金宝《败家仔》
洪家班的领导人,七小福之一,成龙的大师兄。他早期的作品内含喜剧的风格,此片讲述了咏春拳的故事,洪金宝既是主演又兼武术指导,影片播出后反响强烈,最终荣获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当然优秀的武术导演很多,经典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在这里只列举了几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其作品,让大家领略了不同风格的功夫影片。他们都为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娱乐了观众,应当向电影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