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狄浦斯王》原作是小说还是戏剧剧本是一本书还是一篇短文 另外的一些古希腊悲剧呢
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之一
注意 古希腊的戏剧载体为诗体
目前存世古希腊悲剧
欧里庇得斯 存世18部
《独目巨人》
《阿尔刻提斯》
《美狄亚》
《赫拉克勒斯的女儿》
《安德洛玛刻》
《希波吕托斯》
《赫卡柏》
《特洛伊的妇女》
《在陶洛人里的伊菲格纳亚》
《厄勒克特拉》
《海伦》
《伊翁》
《腓尼基的妇女》
《俄瑞斯特斯》
《醉酒的女人》
《伊菲格纳亚在奥里斯》
埃斯库罗斯 存世7部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波斯人》
《祈援女》
《七将攻忒拜》
《阿伽门农》
《奠酒人》
《报复神》
索福克勒斯 存世7部
《埃阿斯》
《俄狄浦斯王》
《安提戈涅》
《厄勒克特拉》
《特拉喀斯少女》
《菲罗克忒忒斯》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② 电影俄狄浦斯王对原作的改编是什么
<安提戈涅
③ 世界名著的电影版名字有哪些
欧洲文学
希腊罗马文学
赫拉克勒斯——(美国导演John Musker根据《古希腊罗马传说》中的故事改编)
特洛伊——(德国导演Wolfgang Petersen根据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改编)
奥德赛——(俄国导演康恰洛夫斯基根据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同名史诗改编)
俄狄浦斯王——(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根据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戏剧改编)
美狄亚——(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根据古希腊作家欧里庇德斯同名戏剧改编)
美狄亚——(丹麦导演特里尔根据古希腊作家欧里庇德斯的同名戏剧改编)
希腊血仇—— (希腊导演卡柯尼斯根据古希腊作家欧里庇德斯的戏剧《埃莱克特拉》改编)
萨蒂里孔——(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根据古罗马作家阿尔比特罗的同名小说改编)
希腊奇人佐尔巴——(希腊导演卡柯尼斯根据希腊作家卡赞扎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基督最后的诱惑——(美国导演马丁?斯克塞斯根据希腊作家卡赞扎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东欧文学
塔杜斯先生——(波兰导演瓦依达根据波兰作家密茨凯维奇的同名长诗改编的电影)
君在何处——(波兰导演卡瓦列罗维奇根据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福地——(波兰导演瓦依达根据波兰作家莱蒙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色情文学——(波兰导演Jan Jakub Kolski根据波兰作家贡布洛维奇的同名小说改编)
好兵帅克——(捷克导演Karel Stekly根据捷克作家哈谢克的《好兵帅克》改编)
好兵帅克现代版——(意大利导演DINORISI根据捷克作家哈谢克的《好兵帅克》改编)
底层的珍珠——(捷克导演门泽尔/齐蒂洛娃等根据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严密监视的火车——(捷克导演门泽尔根据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玩笑——(捷克导演JAROMIL JIRES根据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改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美国导演PHILPKAUFMAN根据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改编)
无命运的人生/非关命运——(匈牙利导演Lajos Koltai根据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北欧文学
朱丽小姐——(美国导演MIKEFIGGIS根据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同名戏剧改编)
巴拉巴——(美国导演Richard Fleischer根据瑞典小说家拉格奎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屋顶上的小飞人——(瑞典导演Vibeke Ids?e根据瑞典童书作家林格伦的原著改编)
灰姑娘——(俄国导演戈洛夫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同名小说改编)
征服者佩尔——(丹麦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根据丹麦作家马丁?尼克索的同名小说改编)
走出非洲——(美国导演波拉克根据丹麦作家卡琳?布里克森的同名小说改编)
法国文学
危险关系——(英国导演弗里尔斯根据法国作家拉克洛的同名小说改编)
危险关系——(法国导演Josée Dayan根据法国作家拉克洛的同名小说改编)
孽恋焚情——(法国导演瓦德姆根据法国作家拉克洛的小说《危险关系》改编)
丑闻——(韩国导演李在容根据法国作家拉克洛的小说《危险关系》改编)
西哈诺.德.贝热拉克——(法国导演JEAN-PAUL RAPPENEAU根据法国浪漫主义戏剧家埃德蒙?罗斯丹的同名戏剧改编)
索多玛120天——(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根据法国作家萨德的小说《萨罗》改编)
包法利夫人——(法国导演夏布罗尔根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改编)
包法利夫人——(英国导演TIN FYWELL根据法国作家福楼拜同名小说改编)
红与黑——(法国导演Claude Autant-Lara根据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同名小说改编)
拉孔布.吕西安——(法国导演路易?马勒根据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同名小说改编)
巴黎圣母院——(法国导演JEAN DELANNOY根据法国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
悲惨世界——(法国导演Josée Dayan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悲惨世界——(法国导演赖卢许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改编)
新悲惨世界——(丹麦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改编)
基督山伯爵——(美国导演Kevin Reynolds根据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个火枪手——(英国导演莱斯特根据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
茶花女——(美国导演George Cukor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
乡村一角落——(法国导演雷诺阿根据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卡门——(西班牙导演绍拉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
卡门——(西班牙导演DE VICINTE ARANDA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
卡门——(意大利导演罗西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
金马车——(法国导演雷诺阿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戏剧作品改编)
洗衣女的一生——(酒店)(法国导演克莱蒙特根据法国作家左拉的小说《小酒店》改编)
衣冠禽兽——(法国导演雷诺阿根据法国作家左拉的同名小说改编)
追忆逝水年华——(法国导演RAOULRUIZ根据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追忆逝水年华——(智利导演ALFONSO ARAU根据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追忆逝水年华——(德国导演斯隆多夫根据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田园交响乐——( 法国导演Jean Delannoy根据法国作家纪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法国导演布列松根据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莫谢特——(法国导演布列松根据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撒旦的阳光下——(法国导演彼亚拉根据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肉体的恶魔——(意大利导演贝洛切奥根据法国诗人雷蒙德?哈第盖Raymond Radiguet的同名小说改编)
弗洛莱特的若望——(法国导演贝里根据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小说《山泉》改编)
甘泉玛侬——(法国导演贝里根据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小说《山泉》改编)
我父亲的荣誉——(法国导演Yves Robert根据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我母亲的城堡——(法国导演Yves Robert根据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母亲,爱情的限度——(法国导演Christophe Honoré根据法国作家巴塔耶的小说改编)
朱尔与吉姆——(法国导演特吕弗根据法国作家昂利-皮埃尔?罗歇的同名小说改编)
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法国导演特吕弗根据法国作家昂利-皮埃尔?罗歇的小说改编)
地下铁的莎姬——(法国导演路易?马勒根据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小说《地铁姑娘扎姬》改编)
屋顶上的轻骑兵——(法国导演Jean-Paul Rappeneau根据法国作家季奥诺的同名小说改编)
死刑——(德国导演斯隆多夫根据法国作家尤瑟娜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情人——(法国导演阿诺根据法国作家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广岛之恋——(法国导演雷乃根据法国作家杜拉斯的剧本改编)
去年在马里安巴——(法国导演雷乃根据法国作家罗布?格里耶的同名小说改编)
37°2/巴黎野玫瑰——(法国导演贝纳克斯根据法国作家菲利普?迪昂的同名小说改编
④ 俄狄浦斯王。。。。。。。
链接:
《俄狄浦斯王》是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肖瓦娜·曼加诺、阿莉达·瓦莉、尼纳托·达沃力主演的剧情片,于1967年9月3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根据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改编的电影,其范本是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讲述了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的故事。
克林多斯的一名牧羊人将一个遭人遗弃的婴儿救下后,将他献给了没有子女的国王,时光荏苒,婴儿长大成人,被唤名俄狄浦斯(佛朗哥•齐蒂)。某天,女巫将阿波罗神话讲给俄狄浦斯听,说他将来会亲手杀死生父并和生母结婚,听后,俄狄浦斯决定外出流浪。
途中,他与一群人发生殴斗,失手将一名老者打死,其人正是他的生父。接着,他继续流浪到了提北国,将那里的人面兽身怪物打死后,与王妃依娃卡丝蒂(西尔瓦娜•曼诺迦)成亲成为该国新国王,而该王妃正是他的生母,阿波罗神话灵验。遂即,提北国开始蔓延一种疾病,为了消灭这种病,该国人民四处寻找杀死老国王的凶手,俄狄浦斯终于知晓所有真相。
⑤ 《俄狄浦斯王》是电影还是书作者是哪国的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了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日本著名舞台剧导演蜷川幸雄于1976、1986年两度执导【俄狄浦斯王】。2002年邀请了日本狂野家野村万斋再次演出【俄狄浦斯王】,2003年3月,野村万斋凭借【俄狄浦斯王】获得读卖演剧大赏提名 。04年在【俄狄浦斯王】诞生地的希腊雅典又进行了演出。在1976、1986的两场演出中,蜷川都安排大量的临时演员当剧中的人民,第一场用了148个人,第二场则有85个人,两回的排场都很壮观。1986年的首演场,他更是选择了在东京筑地本愿寺登场,利用寺庙中的石阶和广场,塑造古典希腊神话的风味,让它更加的宏伟庄严。
⑥ 伏尔泰的俄狄浦斯王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讲的同一个故事么
是一个故事,只不过索福克勒斯是原著写的剧本。而伏尔泰则是借着这本书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说白了,伏尔泰就是借古代已有的作品作为其名正言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工具,用以减少宣传思想时的阻力。
⑦ 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谁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主要情节是:底比斯国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伏法,才能消灾祛祸。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不知凶手是谁。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追查。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俄狄浦斯出生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成年后他得知神谕,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仆数人打死。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斯正是凶手。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⑧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如何
《俄狄浦斯王》(演出于公元前431年)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取材于人类由杂婚制向父权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古老传说。戏剧一开始,就写忒拜城里发生了大瘟疫,城邦正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俄狄浦斯王心情沉重,他对祭司说,“你们每个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墟邦,为自己,也为你们。”他决心要遵照神示,处罚给城邦带来灾祸的不洁之人。
俄狄浦斯是城邦继任之王,他的前任老王拉伊俄斯在一次出行中,由于与人争路而被杀身亡。俄狄浦斯原是外邦人,因有人预言他将弑父娶母,他为此害怕,不得不离开家园。在流浪途中他曾杀死一位老者,在忒拜,因为他才智过人,猜中了人面狮身妖怪的谜语,使得妖怪自杀,结束了忒拜人的苦难,人们拥立他坐上王位,并娶了老王的妻子。灾难使得俄狄浦斯忧心如焚,他将严厉的诅咒施加给不洁之人,并要把这个杀害老王的凶手追查出来。
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俄狄浦斯王》剧照
盲先知知道其中的秘密,俄狄浦斯再三追问,他却不肯讲出谜底,这激怒了俄狄浦斯,他出口不逊,认为盲先知就是参与了谋害老王罪行的人。先知在愤怒中宣布:俄狄浦斯是这地方不洁的罪人。俄狄浦斯认为是王后的弟弟克瑞翁为夺取王位,才串通盲先知对他进行诬蔑,这愈加使他要把事情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王后的弟弟克瑞翁与俄狄浦斯发生了争吵,他说自己并不想当国王,而只想给国王做事。俄狄浦斯却一口咬定,是克瑞翁授意盲先知诬他为杀害老王的人,为此,他要把克瑞翁驱逐出境甚至杀死。王后赶来劝解,她说,老王曾得到神示,说他儿子将会弑父娶母,这个孩子后来被扔进荒山,而老王死在强盗之手,而非儿子之手,可见神已经收回了预言。她讲出了老王遇害的地点,与俄狄浦斯杀死那位老者的地方十分相似。
在惊恐中,俄狄浦斯找来了知情者:一个报信人和一个牧羊人,他们不愿讲出所知实情。在俄狄浦斯的拷问下,牧羊人说,他并没有将老王的儿子扔进荒山,而是交给了报信人:他也是老王被杀事件的惟一的见证人,因此,俄狄浦斯即位后,他才逃进山林,做起了牧羊人。报信人说,他不忍伤害这个孩子,于是将俄狄浦斯交给外邦人收养。而现在他的养父已经死去。
真相已经大白,俄狄浦斯知道自己没能逃脱神强加给他的命运,他到底还是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弥天大罪。此时,他的妻子(亦即他的母亲)对乱伦之罪感到万分羞愧,她以悬梁自尽的方式,结束了人生之悲。而俄狄浦斯觉得,死固然容易,但却不足以洗刷自己的罪孽和耻辱,于是,他刺瞎双目,自我惩罚,走上自我放逐的不归路。
俄狄浦斯的悲剧,反映着人的责任和命运之间的矛盾,命运的阴影像漫天的云翳,使人的自由精神和创造活力不可能无限制的拓展,人似乎只能在命运的定数内辗转腾挪,并且由于人的不断求索必将招致自身之祸。但是,俄狄浦斯的精神,就在于他以自身的悲剧,向人们显示着命运不公的事实;以反抗命运的人生之旅,升华着自由的生命意志;以敢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勇气,毫不苟且地质询自己的人生;以独自咀嚼苦难的方式,表示对人类道义和绝对真理的崇敬。
这部戏剧具有丰富的内涵,包藏着深刻的哲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足见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欧里庇得斯与《美狄亚》
⑨ 浅谈《俄狄浦斯王》
悲剧是人类在充满苦难的向理想王国跋涉、迈进的旅程中,对自身存在状况的深切关照、感悟和感知,悲剧,是每一个民族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蕴含并折射着各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文化。其中作为西方悲剧的起源,《俄狄浦斯王》这部古希腊悲剧占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就是这样一部《俄狄浦斯王》,就是索福克勒斯笔下这个人物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经久不衰的兴趣,几乎所有的西方著名批评家、美学家和哲学家都就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结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不仅成为了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持久的神话,甚至成为了整个西方思想史上一个永远的神话。
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诗学》里这样说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兴味的模仿,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并使这种情感得以陶冶和净化。也就是说人,认识你自己!古往今来,在众多批评家对于《俄狄浦斯王》的探讨中形成了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这部伟大的悲剧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试图摆脱命运枷锁,敢于正视自己的生存困境,并对城邦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悲剧英雄,这深刻的体现着人类在抗争不可知的命运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自由精神和坚强意志。再仔细研读了《俄狄浦斯王》以及参考了阿尔教授的著作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之后,我也来表达一下自己不同的观点。
斯芬克斯在希腊神话中希腊神话中是一个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索福克勒斯曾说:斯芬克斯之谜使我们顺从自然,当迷雾逝去之后,我们会更加注意目前的需要。虽然说俄狄浦斯的悲剧色彩在之前已经铺垫,但是他的命运是在遇到斯芬克斯之后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矛盾开始突显,悲剧所表达的主题开始浮现。俄狄浦斯运用智慧和理性答出了斯芬克斯的答案,却没有想到这正预示着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斯芬克斯之谜在更深层次表现为恐惧和诱惑,及现实生活。解开了谜底的俄狄浦斯最终并没有逃离冷酷无情的现实,而作为谜底的人,其个人价值和尊严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汪汪无可挽回地失落了。也许“人,认识你自己”只是一个一个伪命题。而对于过度崇拜理性、盲目自己地俄狄浦斯而言更是无解的。
虽然说故事地主题才是探索的起点,但是对于情节地把握能够让人更好的意会作者所要表达思想。在《俄狄浦斯王》中,其情节存在着众多的疑点,这些疑点让我对主流观点所认同的表达主题产生了一些质疑。
首先,克瑞翁是否有撒谎,对王位是否有企图?在戏剧中,克瑞翁被塑造成一个正直、不贪恋权力的形象,他称自己满足于做二把手而并不愿意成为国王,但是在剧情的最后,克瑞翁确确实实是成为了新的国王。而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一剧中,克瑞翁卑鄙狡诈,能言善辩,对俄狄浦斯粗暴无礼,出言威胁,进而使用暴力,还威胁俄狄浦斯,要对雅典宣战。他的卑鄙恶劣,反衬出俄狄浦斯的伟大。所以说,不排除克瑞翁对俄狄浦斯的王位有所觊觎。除此之外,克瑞翁是独自一人到神庙去求问神旨的,而他回来之时,神的话也是通过他传达出来的,所以说克瑞翁有着撒谎的可能性。另外,俄狄浦斯所发的毒誓很大程度上是克瑞翁诱导的结果。
第二,作为忒拜城先知的忒瑞西阿斯也有着很大的嫌疑。他作为先知,却有着两个很大的失误。首先他未能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这是不符合他先知的身份的。另外,作为先知,他是能够预料到未来事态的发展的,但是在俄狄浦斯王登上王位,他却没有进行阻止。在俄狄浦斯王召见忒瑞西阿斯时,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位先知迟迟不肯把杀人凶人说出来,而是在俄狄浦斯对其进行辱骂时说出的,这说明他很有可能并不知道杀人凶手是谁,只是在一气之下说出。
第三,俄狄浦斯是否有谋杀他的父亲?是否在潜意识里要杀父娶母?在之前的剧情中,克瑞翁以及王后和逃回来的证人都说国王是由一伙强盗杀死的,而俄狄浦斯当时是一个人,所以说很有可能是俄狄浦斯曾经在一个三岔路口杀了五个人,但只是巧合,国王并非俄狄浦斯所杀。但是俄狄浦斯在潜意识上是有杀父娶母的倾向的。在他得知收养自己的父亲病死而非被人所杀时,他最大的反应时松了一口气,这严重不符合正常人的心态,虽然说俄狄浦斯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父亲不是自己所杀而松了一口气,但是父亲的死没有引起他的一丝悲痛明显是很反常的。另外,俄狄浦斯因为不想实现杀父娶母的预言而背井离乡,按正常理论来讲,他会为了防止预言的实现而避免杀死任何一个人,但是在路上他却屠杀了五个人。而为了避免娶到自己的母亲,他完全可以和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结婚,而俄狄浦斯偏偏却娶了一个和自己母亲年龄差不多大的女人,所以说,看似是宿命的安排其实是可逆转的,只是他潜意识里是有杀父娶母的倾向的,也就是之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四,据俄狄浦斯妻子及母亲所言,她和老国王的孩子是被钉住双脚扔到山林里去的,而俄狄浦斯和她的母亲生活了这么多年,王后不可能不知道俄狄浦斯的脚和当年她孩子的脚的状况是一致的,而俄狄浦斯要下决心揭露真相的时候,伊俄卡斯忒极力劝阻,她说:看在天神的面上,如果你关心自己的性命,就不要再追问了,我自己的苦闷以及够了,而俄狄浦斯却理解成了王后怕俄狄浦斯出生卑贱所以阻止其调查下去。由此可见,俄狄浦斯的母亲很有可能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实,只是出于某些原因没有告诉俄狄浦斯,这也有可能和俄狄浦斯情结有关。也许索福克勒斯想探讨的主题是社会禁忌同人性的冲突,借此表达禁忌作为社会秩序的底线,如果违背则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第四,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43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市民生活在噩梦之中,至少三分之一的雅典人被这场瘟疫夺取了生命,包括雅典杰出的政治家伯里克利,这部伟大的悲剧是否在隐喻当时的政治,表达对当时执政者和政治环境的不满,如今我们不得而知,只是猜测有这种可能。
在近代,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法,同时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让我们对这部悲剧有了更深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男人对自己的母亲都有欲望,想杀掉自己的父亲,并取而代之。他还认为一般人也许认为这部剧作者是借这个神话故事,以表达其对命运和神庙的怨恨,但对虔诚笃信的索福克勒斯而言,则绝不怀有此意。他以为神明纵使预定我们应犯某罪,我们也必须顺从它们的意志才算是最高尚的道德,这种宗教信念使他解决了人身之间的冲突困境,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本剧的优点之一。在他看来索福克勒斯的意思好像是说:纵然你否认你曾经有此念,或称曾如何地努力挣扎反抗这些恶念,结果都不免徒劳无功。因而你绝无法消除这些恶念,它们将一生留存在你的潜意识之内。弗洛伊德还认为娶母杀父是俄狄浦斯的两种罪恶,在他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他指出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宗教制度,是图腾制度,而图腾制度便深以二罪为戒。所以说早在精神分析诞生以前,俄狄浦斯的两种罪恶,早已为人们认为是无法制止的本鞥的真正表现。弗洛伊德的说法证实了俄狄浦斯在潜意识里是有杀父娶母的倾向的,他一生的悲剧完全由他自己一手造成,而他最后选择刺瞎双眼,在某种程度上是阉割的象征。
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猛烈抨击,在一些女性批评家看来,弗洛伊德反映着的是男性的欲望和要求,是在试图维护父权的秩序和统治,而且将人类的一切行为和感情归结为性欲是不科学和无法证实的。在我看来,也许弗洛伊德的观点有这许多的缺陷,但是他的观念的提出却为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即对于人本性和人是否足够理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思考。
总体来说,对于索福克勒斯多表达主题的争论是一直存在的,谁也不能说谁的见解是更高明的,只能说所想即所感,文学艺术是开放的、包容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是无可厚非的,但经典即经典,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都总会有新的意义等待我们去挖掘。
⑩ 俄狄浦斯的相关电影
俄狄浦斯王是个英雄不是一个弱者,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去抗争,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抗争得到的结果还是走上了\“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他的悲剧不是有意的杀父娶母,而是毫无杀人动机,在竭力摆脱命运中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