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元首的愤怒里元首要到哪里来
元首的愤怒里元首要到哪里来,由德语“Unddochhabeichallein”谐音而来,出自电影《帝国的毁灭》,原意为“我孤单一个人”。
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当希特勒发现大势已去之后,对着手下将帅们怒吼。这一段被称为“元首的愤怒”。
《元首的愤怒》是网友对《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片段的多部恶搞作品的总称,用来发泄对某些现象或人物的不满。自从《帝国的毁灭》上映之后,youtube上就已经有元首的愤怒桥段的恶搞视频出现。其他用做恶搞元首的素材有1935年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行动目标希特勒》。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各种版本已经超过15000个。原版剧情设置是希特勒因为战场失利而发出怒吼。
总结如下: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元首的愤怒》是一部约3分47秒的视频,该视频来自《帝国的毁灭》中的一个片段(约38分56秒开始),元首在这一片段中表现力非常强,因此无论是表达观点或是引起观众共鸣的效果都相当好。而且元首在该片段中时常冒出中文词汇。
② 有没有关于希特勒元首的好电影 大制作的 要详细些
《帝国的毁灭》
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比较客观地刻画出了希特勒的个人魅力。
作为第一部“正面”描绘希特勒的纪实性历史反思影片与德国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员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帝国的毁灭》引发的巨大争议要远远超过《华氏911》掀起的政治攻讦浪潮——希特勒是神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十二天。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可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该片去年9月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下,短短一个月有300万人被劝进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帝国的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1920年生于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③ 关于希特勒的电影有哪些
《帝国的毁灭》: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纳粹与希特勒》: Discovery Channel将带领您进入由玄学者、杀人狂与疯人统治世界的慑人旅程。希特勒因相信劣等人种正污染着亚利安纯正血统而发动邪恶远征,他的亲信-副元首黑斯、宣传部长戈博斯、精卫队兼死亡集中营首领希姆莱等,皆具备深远的玄学渊源,并以纳粹信条制约德意志人民以逞征服世界的野心。本片详实记录欧陆史上最大的种族迫害行动,直至1945年四月间希特勒因战败而自杀。《暗杀希特勒》:由汤姆·克鲁斯主演、执导过《X 战警》系列、《超人归来》等动作大片的布莱恩·辛格导演。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描述了1944 年7 月22日德国军官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德国年轻军官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和同谋仔细斟酌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他们清楚,一旦暗杀行动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结束。镜头通过他们略显凝重、僵硬的面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次行动的艰巨性。参与此次暗杀阴谋的其他德国军官分别由凯文·麦克纳利、克里斯顿·伯克、比尔·奈伊、特伦斯·斯坦姆普、大卫·斯科菲尔德、肯尼思·布拉纳等人饰演。在《刺杀希特勒》一片中,这些军官构成了纳粹抵抗组织的核心成员。汤姆·克鲁斯一再承诺影片将忠实于历史,不过现实总与虚幻不同,克鲁斯到最后依旧“安然无恙”,但那些德国军官却因刺杀行动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独裁者》:电影大师卓别林拍摄的希特勒相关电影,表达了对希特勒这个疯狂人物的嘲讽。
④ 元首是哪部电影/电视剧里的
如果你指的是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元首恶搞视频的话,是出自电影《帝国的毁灭》,其实挺严肃一电影,让鬼畜给玩坏了😂
⑤ 希特勒饮弹自尽是什么电影
帝国的毁灭。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科琳娜•哈弗奇 Corinna Harfouch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⑥ 元首出自哪部电影
《帝国的毁灭》(德语:Der Untergang,英语:Downfall)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一部纪实性电影,2004年9月在德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
⑦ 关于希特勒的所有电影!
行动目标希特勒、帝国陨落、无耻混蛋、希特勒:恶魔的崛起、王中王、拜见希特勒、(老版)刺杀希特勒、大独裁者 、奥林匹亚 众神的节日、纳粹与希特勒、彩色第三帝国、撒旦之子、意志的胜利、彩色第三帝国、阿道夫·希特勒的一生、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叔叔、希特勒传
⑧ 《元首的愤怒》是很有名的影片,里面和希特勒一块在房间的五个人是谁
希特勒后头站着的胖子和那瘦子,瘦的是约瑟夫·戈贝尔(二战末期德国总理,帝国教育与宣传部部长,希特勒至死的忠心追随者),胖的是马丁·鲍曼(元首私人秘书)。
光头男子是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黄色胡子男子是:威廉·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和希特勒有矛盾的男子分别是:威廉·鲍格道夫中将(元首首席副官兼陆军人事局局长),汉斯·克雷布斯(帝国陆军总参谋长)。
《元首的愤怒》是网友对《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片段的多部恶搞作品的总称,用来发泄对某些现象或人物的不满。自从《帝国的毁灭》上映之后,youtube上就已经有元首的愤怒桥段的恶搞视频出现。其他用做恶搞元首的素材有1935年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行动目标希特勒》。
(8)元首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帝国的毁灭的基本剧情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培尔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⑨ 有关国家元首的电视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