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部经典古装武侠电影
逍遥自在,云淡风清。正气禀然,豪气干云。仗剑侠酒,笑傲江湖。顽强刚毅,一身忠义。(功夫片不算,功夫片着眼于打斗本身,武侠片更注重“侠义精神”和情怀。
1.倩女幽魂 (1987)
人鬼的邂逅,不与风流。多的是哭泣与泪水,多的是怅惘与叹息。多的是心碎和疼痛。 要说这部电影在讲爱,其实它更多篇幅里都在展现欲,但最终打破这所有的纠结的,只是两人之间还来不及分辨。
2.东邪西毒 东邪西毒 (1994)
王家卫是借金庸的皮拍出了古龙的骨,没有侠之大者,只有浪子、痴女和大漠。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这漂浪的人生正如大漠一望无垠,在时间的灰烬中只想和你浪迹天涯,客死他乡。太喜欢陈勋奇的配乐《天地孤影任我行》:一去不返,一眼万年。
3.新龙门客栈 新龙门客栈 (1992)
昨晚看完就去睡了,一觉醒来,脑子里还全是林青霞抱着缸子喝酒时的一滴泪;张曼玉不穿衣服唱歌,裹着“龙门客栈”的旗子从屋顶跳下来,亦正亦邪的眼神让人看不透,只甘愿被她电死;还有梁家辉一句“我没有你那样的勇气面对沙漠”。有些电影就是这样,一切都恰到好处。
4.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 (2000)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5.师父 (2015)
依旧是徐皓峰式仪式感镜头与演员调度及写实武打设计,只不过这次终于用对了地方,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提升,点映场笑点密集。前半段讲规矩,后半段讲气节,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辑利落巧妙,台词有风韵而不装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气看到爽,动作设计精妙绝伦,铁质音响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称快。
6.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 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 (1992)
无以伦比的经典,徐克颠覆了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的概念,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另类的道路,演员的完美表演也是没挑的,林青霞、李嘉欣、关之琳、李连杰、袁洁莹,这些人凑在一起,每个角色都那么深入人心,尤其是林青霞的东方教主,那种感觉不是随便谁都能表现出来的,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版本。
7.黄飞鸿 黄飞鸿 (1991)
现在才算是认认真真地看这部片子,才晓得了徐克作为港片黄金时代的旗手的辉煌。不只是新派武侠的创新,还有对中西碰撞的思考。洋人靠不住,朝廷靠不住,黑社会猖獗,内斗正欢,名不聊生,人民能依靠什么?惟有“自强”。
8.刀 (1995)
影片改编自张彻经典《独臂刀》。在这个架空了时代背景的故事里,刀场、猎户、马贼、强盗、黎民,就构成了江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没有浩然于天地间的大义,充斥着的只有野蛮和血腥,烧杀抢掠、欺凌弱小、倒挂虐杀、剥皮示众。开场的和尚惨死,便象征着仁义尽失,规则不复。徐克刻意运用了凌厉碎片的剪辑、晃动不安的镜头、大量特写的画面,以呈现出极度风格化的视觉效果。
武侠元素的表现也是极端化的,无处不在的男性荷尔蒙和愤懑狂躁的情绪肆意喷溅,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武侠不再是清晰的一招一式,而是混乱与搏命的缠斗厮杀。最后的高潮段落,赵文卓几乎只有转陀螺一招,熊欣欣也是只有舞双刀招架,歇斯底里,唯快不破,为了生存,没有理智。
9.双旗镇刀客 (1991)
大陆武侠片里的最顶级作品,没有之一。何平在1991年带来了一部毫无征兆的电影,在它之前与之后大陆都没有出现类似风格的武侠片,它的独树一帜堪称惊艳,也必须被载入电影史册。内容不过多评价,故事虽简单但情节十分精彩,美术方面效果极佳,整体给人一个酷字,并且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人性,另外好妹好美。
10.侠女 侠女 (1970)
如此禅意,如此纯粹。原著的精髓,加以精致的镜头语言演绎,堪称真正的武侠电影。过慢的节奏在我眼中也是诗意的象征了,剪辑流畅又不失古典味道。古诗词的意境,也有西方的悬疑叙事。哎呀呀,这才是武侠片嘛,胡金栓是大师。
11.新独臂刀 新独臂刀 (1971)
这一部依然保持了茄汁飞舞断臂满天的情结,但是男主一换,素质立刻大大不同。尊叔和狄龙两个清瘦俊美的孩子,岂止有爱两字可以衡量!“你是来陪他一起死的!”龙大侠你没说几句人话,但此语道破天机啊!对尊叔的认识加深,那一袭白衣啊一袭黑衣的,爱煞人啦!
12.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 (1979)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庙里众人,芸芸众生,各怀鬼胎。不得不说,胡金铨是最接近道法的武侠片导演,片子镜头运用极为出彩,配乐恰到好处,各个人物性格刻画独具匠心。
除了以上的12部外,其实还有不少经典的武侠片,因为时间关系,以后再介绍给你们。
以前的武侠影视都很真实,没有磨磨唧唧那么多废话的,都是“刷”地一下胳膊落地,“刷”地一下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叫声凄惨。相信喜欢看老武侠片的人对那种血腥场面回忆起来都心有余悸,就是说明拍得很成功、很真实、给观众印象也最深。
据说爱演爱看武侠影视的人不仅没有血腥暴力,相反大部分人都很温和,有自信。而且一定都很大气,有诚信,有一副侠义心肠,乃是比较简单的性情中人。
Ⅱ 姜文导演的几部影片是
1,《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1993年出品、1995上映的一部电影,本片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由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主要演员有夏雨、宁静、陶虹、耿乐等。
该片的背景是文革时的北京,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匿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渡过自己的青春。意识流的故事里,有爱情和性的冲动,有幼稚和失败的革命精神,也有成长的故事。
2,《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是一部由华亿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喜剧战争剧情片。影片由姜文执导,姜文、姜鸿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
3,《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是英皇、太合、不亦乐乎三家公司联合出品的文艺片,由姜文自编、自导、自演,周韵、陈冲、黄秋生、房祖名等演员主演。该片于2007年9月21日上映。影片讲讲述了四段交错的故事,分别以疯、恋、枪、梦为主题。
4,《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是由姜文执导,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陈坤、周韵、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12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悍匪张牧之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县长,并与镇守鹅城的恶霸黄四郎展开一场激烈争斗的故事。
5,《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是北京不亦乐乎电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由姜文执导,姜文、葛优、周韵、舒淇、文章、王志文、洪晃、刘利年、那英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4年12月1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Ⅲ 古惑仔电影全集
陈小春主演的《黑势力》,可能是古惑仔系列的最后一部吧。
Ⅳ 世界优秀的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
昆汀·塔伦蒂诺
美国导演,演员及奥斯卡获奖编剧。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为风格独特的导演迅速成名,他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给传统的美国电影加入了新鲜的元素。
《落水狗》 (1992)
《低俗小说》 (1994)
《杀死比尔》 (第1集2003, 第2集2004)
斯坦利·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过去40年间始终最吸引人的电影制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赞扬几乎和招致的咒骂一样多。影片中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为他赢得如潮好评,而他非传统的叙述感又常常会引来轻蔑的挑剔。尽管如此,他在重复和模仿主导的传媒圈仍旧是一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洛莉塔》(1962)
《奇爱博士》(1963)
《2001:太空漫游》(1968)
《发条橙》(1972)
《闪灵》(1980)
《大开眼戒》(1997)
蒂姆·伯顿
他被誉为好莱坞的鬼才导演,他的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温婉和忧伤,自闭又很有张力,冷与暖的交揉,是阴森中的华丽,温暖中的残酷,黑暗中的温馨,一个非常诡异的世界。
《剪刀手爱德华》(1990)
《艾德·伍德》(1994)
《断头谷》(1999)
《大鱼》 (2003)
《僵尸新娘》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2005)
《理发师陶德》 (2008)
奥利弗·斯通
奥利弗·斯通的电影大多反映现实,犀利的手法和尖锐的刻画常常引起争议。奥利弗始终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以图象和声音记录着这个时代。
《疤面煞星》 (1983)
《野战排》 (1986)
《华尔街》 (1987)
《生于7月4日》 (1989)
《天生杀人狂》 (1994)
《亚历山大大帝》 (2004)
《世贸中心》 (2006)
以上几人除了蒂姆波顿,其他人的电影都比较男性化,如果你是女生,那就请无视~
Ⅳ 求一部真正的电影!
《豚鼠》系列
全球最能挑战人类视觉忍受极限的影片:日本80年代的<<豚鼠系列地下实验电影全集>>
1、Devil’s Experiment 恶魔实验
2、Flowers Of Flesh And Blood 花之血肉
3、He Never Dies 他不会死
4、Devil Woman Doctor 恶魔女医生
5、Android Of Notre Dame 圣母机器人
6、Mermaid In A Manhole 下水道人鱼
开山之作--〈恶魔实验〉
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十大酷刑”,影片讲述了三名男子为了了解“人类所能承受的痛苦极限”而绑架了一名女子,并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待(….叫我想起了鸟笼山剿匪记),包括:殴(就是拳打)`蹴(就是脚踢)`抓(用钳子夹肉)`回(绑在椅子上转………)`音(长时间的噪音)`剥(用钳子拔手指甲)烧(用热油泼……..)`虫(往经历折磨的伤口上倒虫子…好像是蛆….)`脏(用一些动物的内脏丢在身上)针(用针刺眼睛)。
其血腥的风格奠定了该系列的总基调,也使得该系列有了“实验电影”的称号。〈恶魔实验〉是在实验的幌子下对人性的背离,或者说是表达了人性屈从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那也能叫知识的话)这一主题。再进一步讲,如果把这里的“实验”引申为某种目的的话,那么则可以将其理解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是可以灭绝人性的(让我想起了731)。而影片所设定的“了解人类所能承受的痛苦极限”这一目的,必须要求蔑视人性。从这一点上,可以窥测一下RB民族的民族心理。 〈恶魔实验〉所采取的写实风格的拍摄手法,加之出色的音效与不俗的技术,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其变态的主题也恰好迎合的部分观众心理的阴暗面(……...这实际也是整个系列受人关注的原因之一),取得不俗的销量也在情理之中。
超越升级--〈血肉之花〉
如果说前作〈恶魔实验〉变态的话,那么〈豚鼠〉系列的第二作〈血肉之花〉就是相当变态。
该片延续了前作“实验”的基调,只不过缺少了“某种实验目的”而变为纯粹的肉体摧残。影片讲述了一个戴着RB武士头盔,脸抹的跟艺伎似的RB男人,在绑架(又是绑架)了一名女子后对其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并致死的故事。如果说〈恶魔实验〉还表达了一定的主题的话,那么〈血肉之花〉则是赤裸裸的血腥展示。片中男子将女子麻醉后,使用各种工具对其肢解,也就是“活体肢解”。再肢解掉女子的四肢后,男子划开女子的腹腔,玩“内脏游戏”(…………)使得女子死亡。男子最后砍下其头颅,并挖出其眼睛进行爱抚(无语了……)。随后镜头跟随变态男子到房屋的内间,里面陈列着男子的“收藏”——一大堆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器官和肢体,以及一些爬满蛆虫的腐败头颅。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除了表达血腥和变态之外再无其他意义,非要说有的话也只有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内心最最阴暗的地方——以摧残为乐的心理情节。一如孩童抓住蜻蜓或其他小虫后,总喜欢断其翅膀,然后看其挣扎的样子。只不过这里把小虫换成了人。
〈血肉之花〉的视角是以变态男子为中心,全程记录变态男子创造一件“艺术品”的过程。影片的每一秒钟无不充斥着血腥。
风格转变--〈他不会死〉
〈豚鼠〉系列到了第三部〈他不会死〉有了两个较为明显的转变:其一是放弃了绑架后虐待的思路而改为自虐(……..还是虐);其二是更注重的影片的剧情并减少了对血腥场景的刻意描写。
影片的开头是一位西方教授讲述发生在东京的“非自然”事件以导入影片的方式引出剧情。延续了该系列的写实性。剧情简单来讲就是一名事事不得志的小职员在自残时发现自己是不死人进而更加疯狂自残。片子前半段略显沉闷,交代主人公在公司受上司的气,更得不到MM(其实是恐龙)的欣赏。随后高潮(…..)到来,当主人公下定决心割破手腕时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死,甚至连疼痛都感觉不到。随后,他打电话叫来同事,利用不死之身戏弄,惊吓同事。主人公切腹后把自己的内脏扯出来往同事身上仍(….彻底无语),将同事吓昏(这种情况不可能不昏)。最后影片在主人公,同事以及同事的妻子三人(如果他还算人的话)嬉笑打闹的场景中结束。
〈他不会死〉的剧情有两点值得细想:其一,主人公在拥有了不死的“超能力”后首先做的是将同事叫来戏弄吓唬一翻,这实际反映了一种普通人的心态——一旦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力量(…..说现实一点,可以是物质财富)后,想到的往往不是拯救世界维护和平为大众做贡献之类,而是将平时看不惯却又无可奈何的人好好嘲弄教训一翻;其二,关于自残,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就复杂了,自残嘛,有为寻求快感而自残的(………),有为减压而自残的,有因为抑郁而自残的,有吃饱了没事自残的(………瀑布汗)。自残可以看作是对自我的绝对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自主权的体现(这都什么理论),而〈他不会死〉正从侧面体现了这一点:我的身体,我做主。
另类血腥--〈恶魔女医生〉
影片刻画了一名专治各种希奇古怪疾病的女医生。之所以说它另类是因为它有浓重的漫画风格。影片中的女医生利用自己的“超能力”每天为各种病人看病,帮助其“解除痛苦”。并且影片导演将数个彼此之间并无联系的小故事整合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这种模式正是不少漫画所采用的故事模式。
当然,做为〈豚鼠〉系列的一部分,血腥的传统也在该片中得到延续。片中亦有不少诸如与僵尸KISS或是活人剥皮之类令人反胃的场景,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恶魔女医生〉整体风格荒诞且血腥,其中有不少黑色幽默,是〈豚鼠〉系列中唯一叫人略感轻松的作品。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恶魔女医生〉中的道具,化妆比之前面几部作品给人感觉整体下降了一个层次,不少场景看起来相当假。
披着科幻的外衣--〈圣母机器人〉
影片讲述了一个侏儒科学家(……我还牛头人萨满呢)为了拯救垂死的姐姐而进行了禁忌的人体实验(剧情实在是有够俗)的故事。片中侏儒为了救姐姐而不惜采取任何办法,这一点跟〈恶魔实验〉有点像哦。首先,他用了复活女尸的办法,但最终失败(如果成功,那就是女版的科学怪人了)。也许是为了使影片更恶心,复活的过程中有将尸体眼睛,舌头,耳朵拉出来架到铁架子上,插上电极的镜头,确实起到了增加恶心的效果。然而全片真正恶心的地方是侏儒将赶来的BOSS改造成一只插满电极的头颅放在桌子上并对其虐待(………)。最后侏儒剖开BOSS的女人的胸腔,取出几跟肋骨并最终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心脏。然而当侏儒要用抢劫来的心脏救姐姐时,其姐姐拒绝了。
也许可以将〈圣母机器人〉定义成一部亲情片,片中侏儒为了救姐姐而采取一切方法。这种俗套的剧情现在许多亲情题材的电视剧还在用。只不过由于〈豚鼠〉风格的原因,将这一过程表现的非常令人反感。影片最后侏儒的姐姐没有接受侏儒的治疗是否可以看作宁愿堂堂正正的死也不愿龌龊的活呢?
〈圣母机器人〉开头是老年侏儒对往事的回忆,由此引出剧情。最后返回现实,年老的侏儒座在椅子上,胸前放着一付人类的大脑,影片结束。全片剧情与血腥并重,是〈豚鼠〉系列中二者较为均衡的一部。
工业时代的海之女儿—下水道人鱼
咳,这部片子是要重点介绍的。理由很简单,这部片子是整个《豚鼠》系列里面最恶心的一部。
如果说在〈豚鼠〉的其他五部片子中,画面上充斥的是鲜红刺目的血,那么在〈下水道人鱼〉中,整个画面则常常被色彩斑斓的脓填满。绿的,黄的,紫的,蓝的………..难以想象脓水竟然还可以表现出如此纷繁的色彩。影片剧情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关于颓废画家与蛆虫饲养厂之间暧昧关系的故事”。精神抑郁的画家在去下水道中寻找灵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条人鱼。而这条人鱼竟然是画家曾经在河中遇见过的,这就为二者的暧昧关系做了一个铺垫。画家开始为人鱼作画,而此时才发现人鱼的服部因为某种原因(工业污染?)而溃烂。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脓包和肉瘤(后来证明那是蛆虫的卵),然后画家将人鱼带回家包养(……)。画家买来药为人鱼治疗,但人鱼拒绝了。人鱼要求画家为自己作画,这时候影片开始表现人鱼腹部的烂疮是怎样慢慢扩展到全身并进一步恶化的。先是慢慢向人鱼的上身扩展,然后流出各种颜色的脓水,导演大概还是嫌弃恶心程度不够,加入了蛆虫,再配合长时间的特写镜头.事实证明这一举措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种蛆虫,长长短短,五颜六色,伴随着黏液从人鱼身上的脓包中喷射而出,混成一团,布满了浴缸(前面忘了说,人鱼是被画家包养在浴缸里的)以及浴缸周围的地板。而浴缸里的水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颜色,甚至变的粘稠。最后,脓疮蔓延到人鱼的脸上,布满了整个半边脸,当然也会涌出脓水和蛆虫。此时的人鱼已经变成了令人作呕的脓疮+脓水+蛆虫的怪物。最后人鱼开始呕吐,吐出来的也是蛆虫和粘稠的脓水。
这个过程贯穿了影片的大部分,期间人鱼痛苦万分而画家则给予人鱼温情的关怀,帮人鱼挤脓,抽出身体里的蛆等等。而画家的画也伴随着人鱼的状况而改变,直到人鱼死去,画作也最终完成,一张布满五彩脓疮的脸。神情恍惚的画家肢解了人鱼,然而在人鱼的腹中竟然发现了一个婴儿。最后police在画家邻居的举报下逮捕了画家。影片完结的镜头定格在一枚人鱼的鳞片上。
人鱼是大海里美丽的精灵,然而将其置于下水道这一伴随人类文明进展而出现的特定环境中,就注定了影片中的悲剧。可以理解为原本美丽的自然一经人类的玷污就会变的丑陋无比。是对人类工业化进程以及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其中还有对人类的污染行为进行批判的意味。另外一点,片中对画家的刻画亦十分深刻。从开始的对人鱼迷恋,到后面对已经异化的人鱼所表现出的关怀都体现出画家的勇气,虽然面对一些场景表现出了恐惧和犹豫,但他依然去做了,这可以理解为爱情中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里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当我们的爱人变成片中人鱼的模样(当然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
最后给想看这一系列影片的朋友几点建议:
一,不要在饭后观看,需要饭后催吐的除外。
二,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不要过分低估上个世纪电影的道具以及化妆技术。
四,必要的心理暗示,这仅仅是一个故事。
五,实在想看却又担心自己承受不了的话可以在看片子时将声音关掉。
《豚鼠》系列地下电影是日本的两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制作人Satoru Ogura和Hideshi Hino系列短片集。这一系列共有六部电影,影片长度自43分钟至65分钟不等。
这一系列影片自发行以来,就在日本国内和欧美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以至在所有国家都被禁止公映,只能以Home Video的形式在音像市场上销售所以落了个“地下电影”的名声。其实它与一般意义上独立制片、带有一定实验性且利润不高的地下电影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自这一系列影片投放市场之后,它的销售量在日本国内甚至超过了同期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如《血肉之花》和《地窖人鱼》在日本发行的两个月内便成为音像连锁店销售量TOP10中的一员,《血肉之花》创下的业绩甚至超过了同期引进的斯皮尔伯格的科幻浪漫主义巨作《E.T.》。同时在西欧北美市场上,该系列自90年代初被引进之后,在音像市场上也是叱咤风云,并因其高度的写实性把美国的FBI牵涉进来,当然调查的结果还是“fake”。尽管不同肤色的大多数消费者对这种登峰造极的“Snuff Pic.”或“Gore—hound Films”极其厌恶与憎恨,但奇怪的是,他们恨的狂也买得狂,能够在影迷中制造如此大规模反常的消费心理,《豚鼠》系列地下电影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
该系列的第一集《恶魔试验》讲述的是三个蒙面男青年为了考察“人的精神与肉体所能承受的痛苦极限”而对一名女子实施各种暴行,包括拳打、脚踢、针刺、噪音干扰、脏物攻击以及最残忍的挖眼。最后受尽折磨惨死的女子被他们抛尸荒野。
第二集《血肉之花》也是一个关于绑架女子并进行残酷折磨的故事。一个穿着日本古代武士服、涂脂抹粉的变态男子像制造一件艺术品一样把一女子麻醉后进行肢解,完事之后,余兴未了的他居然向摄影镜头公开了它收藏的全部“艺术品”:一大批早已腐烂,且长满植物和寄生虫的死人头颅及肢体。
第三集虽然换了“汤”,不在绑架和折磨他人上做文章,但仍然不换“药”,表现的是同样血腥的“自残”。一个在事业上颇不得志的普通小职员,在无聊烦闷之极竟然用各种器具进行自残以寻找刺激,结果在发现自己居然是“不死人”之后,欣喜若狂,立即打电话邀来同事,并当着同事的面作恶心之极的剖腹表演。尽管影片以一个玩笑式的场景收场,但仍无法冲淡其强烈的血腥气。
《豚鼠》系列的第四、第五部《地窖人鱼》和《圣母机器人》算得上是该系列中较有思想性的两部作品了,可依然是血气冲天。前者《地窖人鱼》的创作灵感似乎来源于安徒生童话中的“海的女儿”,不过日本人却把这个美丽的童话“异化”得惨不忍睹。片中精神自闭且中年丧妻的画家为了寻找某种创作灵感跑到他心中的圣地——污秽的下水道中一游,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了幼时幻想中的“美人鱼”,只是此人鱼因搁浅而长期浸泡在工业废水当中,身体已开始腐烂。画家出于怜悯,将人鱼移至家里的大浴缸中并悉心照料,但人鱼已病入膏肓,身体一天比一天烂得厉害,失望的画家无奈之下只得依人鱼之意用画记录下她腐烂死亡的全过程。最终人鱼在极度腐烂中死去,画家亦随之精神崩溃,亲手肢解了人鱼,事后他被不肯相信这个“成人童话”的警察以谋杀妻子的罪名逮捕。影片之所以具有一定思想性,就在于导演刻意将画家幼时的一幅充满童话般意境的关于“美人鱼”的彩笔画与记录人鱼腐烂的油画反复进行对比切换,以强调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纯洁心灵的异化和腐蚀,人鱼悲惨的死象征着人类的纯洁之美在工业社会中的死亡。《圣母机器人》通过讲述一个侏儒科学家用活人实验得到的器官来挽救身患绝症的姐姐,却被他的姐姐回绝的故事,对科学与人性的矛盾做了番“残忍”的探讨.
由于《豚鼠》系列电影在畅销后对日本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群的诱导作用,公众开始指责它对残忍的“过度表现力”,迫于这种压力,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恶魔女医》不得不改走“温和路线”,把一系列血腥却不失幽默的猎奇性小故事组合成章,完成了《豚鼠》系列的封山之作。
Ⅵ 苏有朋导演处女作《左耳》上映7周年了,这部电影当时的口碑如何
《左耳》是苏有朋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因此可以理解他对它的情结很深。苏有朋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执导第一部电影压力也很大。他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也曾出现演员们对导演怨声载道的情况,但也正是因为苏有朋的严格认真,才最终呈现了一部非常有质感的电影,它的票房成绩也很亮眼,对苏有朋来说,也算名利双收。
杨紫自曝曾面试过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左耳》,结果惨遭淘汰……杨紫称,面试的时候苏有朋让她演了两个角色,每演一个角色苏有朋都夸赞一番,她还觉得这事儿成了,喜滋滋回去等通知,结果副导演连个电话都没有。据了解,电影《左耳》为苏有朋的处女作,由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北京译林影视文化投资。可能是我们的小可爱杨紫太可爱了吧,所以不太适合演这类戏。
Ⅶ 求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名字
丹泽尔-华盛顿
英文名:Denzel Washington
生日:1954年12月28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弗农山
身高:183CM
体重:90kg
教育:新闻学学士学位
主要作品:
《为自由而呐喊》、《光荣》、《马尔科姆-X》 《迫在眉睫》 《限时追捕》 《谍网迷魂》 《局内人》 《时空线索》 《费城故事》、《怒火救援》、《飓风》、《冲锋陷阵》、《训练日》、《约翰-Q》 、《伟大辩手》、《美国黑帮》
获奖情况:
1990以<<光荣>>一片的出色表演获的了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次殊荣的第一位黑人演员.
2002年在<<训练日>>中首次以大反派形象示人,鲜活生动的表演终于使其众望所归的赢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桂冠,成为继西德尼 波埃特之后奥斯卡历史上第二位黑人影帝.
丹泽尔-华盛顿1954年12月28日出生于纽约州的弗农山(Mount Vernon,New York),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母亲是个美容师。到他14时,他父母亲的关系开始恶化,丹泽尔和他的姐姐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家庭的影响使华盛顿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静默沉实的性格,他不像其他小孩一样调皮爱胡闹,而是喜爱看书,他在少年时就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1977年丹泽尔从富德汉姆(Fordham)大学毕业并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就去了旧金山,并在那里获得了美国音乐戏剧学院(ACT)的奖学金。他在美国国家戏剧学院学习了一年的表演,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久,丹泽尔-华盛顿便又回到了纽约。在大学期间就酷爱喜剧的他此时开始在各种电视剧中饰演角色。期间他曾参加了约瑟夫-佩珀(Joseph Pepper)导演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舞台剧的演出,饰演了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理查三世。
80年代后,丹泽尔-华盛顿开始转向影视界方面发展,在1981年拍了个人第一部电影《黑人儿子》("Carbon Copy")。在这部影片中,丹泽尔担纲主角,饰演一位白人富翁的私生子。但刚踏入影视圈的他,并没有因为这部处女秀而出名走红。后来他还相继在《一个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等影片中饰演角色,但都是些普通黑人角色。由于他演得认真,终于引起了一些导演的注意。
1987年,丹泽尔-华盛顿参加了影片《为自由而呐喊》的拍摄,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这部影片让他在影坛上崭露头角。这部以南非为背景的政治电影,导演是曾执导过奥斯卡获奖影片《甘地传》的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丹泽尔在该片中饰演一位温和善良的南非黑人民权领袖斯蒂芬-毕柯,由于在该片中他富有激情的表演,丹泽尔-华盛顿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接着他相继参加了《为了女王,为了国家》("For Queen and Country")等几部影片的拍摄。1989年,丹泽尔-华盛顿参加了爱德华-兹维克(Edward Zwick)执导的史诗片《光荣》的拍摄,终于一炮走红。这是一部叙述南北战争期间一支美国黑人军队浴血奋战的历史影片。片中他饰演了一个不堪忍受奴隶主折磨,愤而参加南北战争的黑奴士兵特里普。丹泽尔-华盛顿将特里普的倔强个性,逃亡途中的磨难,战斗中的英勇顽强表演得淋漓尽致。凭着在此片中的令人难忘的表演,丹泽尔-华盛顿战胜了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及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等大腕级竞争对手,赢得了第62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获奖以后,华盛顿开始大胆地尝试各类风格的影片。1992年,他主演了斯派克-李(Spike Lee)执导的政治题材影片《马尔科姆-X》,在剧中饰演一个黑人运动和解放运动的领袖,因为这部影片,在美国黑人青年中还掀起了一股"马尔科姆-X热"。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有人评论那可能是丹泽尔-华盛顿最杰出的一次表演,也正是他在这部影片中的精彩演出使他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1993年,丹泽尔-华盛顿与朱丽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共同主演了艾伦-J-帕库拉(Alan J. Pakula)执导的纯商业娱乐影片《鹅塘暗杀令》("The Pelican Brief"),开始尝试动作片。在这部动作片中,他饰演一个锲而不舍的报社记者。1993年,他拍摄了时事影片《费城故事》("Philadelphia"),与汤姆-汉克斯(Tom Hanks)联手演绎了艾滋病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在片中他饰演了一个憎恶同性恋的律师。1995年,丹泽尔-华盛顿主演了布雷特-伦纳德(Brett Leonard)执导的《时空悍将》(“Virtuosity”),这是一部他难得主演的惊险科幻片。
1996年,丹泽尔-华盛顿与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拍摄了军事题材影片《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在这部以海湾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丹泽尔-华盛顿饰演一位美军军官,负责调查女军官是否的确是个英雄。1998年,丹泽尔-华盛顿又与爱德华-兹维克二度合作,与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合力上演了政治惊险片《纽约大爆炸》("The Siege"),亦取得了相当的成功。1999年,丹泽尔-华盛顿与安杰利娜-朱莉(Angelina Jolie)联手主演了澳大利亚导演菲利普-诺伊斯(Phillip Noyce)的惊悚片《人骨拼图》("The Bone Collector"),片中他饰演一名瘫痪的罪证专家,靠着他的冷静与机智,破获了一桩连环谋杀案,此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与此同时,丹泽尔-华盛顿还主演了多部传记影片。1999年,丹泽尔-华盛顿主演了名导诺曼-杰维森(Norman Jewison)执导的传记片《飓风》,在片中饰演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飓风",他因为一桩冤案而被判终生监禁,在几名年轻人的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重获自由。为了这部片子他花了两年时间准备,包括苦练拳击,力求练得拳击手的健美体形。丹泽尔-华盛顿也因在这部影片中精彩演出而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提名,只是再次遗憾地与这尊小金像擦肩而过。2000年,丹泽尔拍摄了关于黑人教练赫尔曼-布恩的传记影片《冲锋陷阵》("Remember The Titans"),这也是一部改编自弗吉尼亚州某黑白混合高中足球队的真实故事。
进入新千年,丹泽尔-华盛顿又先后推出了二部力作:《训练日》和《约翰-Q》。巧的是,在这二部影片中,他饰演的都是反面角色。2001年,安图因-浮夸(Antoine Fuqua)执导的《训练日》是一部表现英勇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丹泽尔-华盛顿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秘密警察阿洛佐-哈里斯,一个工作了13年的缉毒老警官,他的行事方法是徘徊在法律边缘,因此而饱受争议。此片上映后,大获好评,并打破了丹泽尔-华盛顿2090万美元的票房开映纪录。华盛顿以这个腐败警察的形象,先后赢得了第1届美国电影学会(AFI)、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男主角奖,并终于让他成为了第二位获得奥斯卡影帝的黑人演员。
2002年,在尼克-卡萨维蒂(Nick Cassavetes)执导、众星云集的《约翰-Q》里,丹泽尔-华盛顿主演了一个为儿发狂的父亲。为了拯救濒临垂危的儿子,在得不到政府资助又无钱治病的情况下,他不得已劫持了一间急诊室,胁逼医生动手术。在好莱坞的黑人影星中,也只有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能与他分庭抗礼。曾有人评论他说:他不是一个伟大的黑人,而是一个有着黑色皮肤的伟大的人。
主要获奖情况:
2002年因《训练日》获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2002年因《训练日》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2002年因《训练日》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2002年因《训练日》获第1届美国电影学会(AFI)最佳男主角奖
2001年因《冲锋陷阵》获第一届"黑人娱乐电视奖"(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Awards)最佳男主角奖
2000年因《飓风》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00年因《飓风》获第72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2000年因《飓风》获第57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剧情类)
1993年因《马尔科姆-X》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1993年因《马尔科姆-X》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1993年因《马尔科姆-X》获纽约影评会最佳男演员奖
1990年因《荣耀》获第62届奥斯卡获最佳男配角奖
1990年因《荣耀》获第47届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
1988年因《为自由而呐喊》获第60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主要影视作品:
2008年《激辩风云/伟大辩手 The Great Debaters 》
2008年《 In Black and White 》
2007年《美国黑帮 American Gangster 》 (2007)
2007年《 Hollywood on Fire 》 (2007)
2006年《局内人 Inside Man 》 (2006)
2006年《超时空效应 Deja Vu 》 (2006)
2004年《谍网迷魂/满洲候选人/洗脑密令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 (2004)
2004年《愤怒复仇/怒火救援/怒火拯救 Man on Fire 》 (2004)
2003年《限时追捕 Out of Time 》 (2003)
2001年《约翰-Q》("John Q")
2001年《训练日》("Training Day")
2000年《冲锋陷阵》("Remember the Titans")
1999年《飓风》("The Hurricane”)
1999年《人骨拼图》("The Bone Collector")
1999年《堕落》("Fallen")
1998年《纽约大爆炸》("The Siege")
1998年《他赢得比赛》("He Got Game")
1996年《牧师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
1996年《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
1995年《赤色风暴》("Crimson Tide")
1995年《时空悍将》("Virtuosity")
1995年《追梦》(“Hank Aaron: Chasing the Dream")
1995年《蓝衣恶魔》("Devil in a Blue Dress")
1994年《电影世纪》("Century of Cinema")
1993年《约翰-亨利》(“John Henry”)
1993年《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年《费城故事》("Philadelphia")
1993年《鹅塘暗杀令》("The Pelican Brief ")
1992年《解放者》(“Liberators”)
1992年《马尔科姆-X》("Malcolm X")
1991年《阿纳斯》(“Anansi”)
1991年《赶尽杀绝》("Ricochet")
1991年《密西西比马萨拉》("Mississippi Masala")
1990年《心脏病》(“Heart Condition”)
1990年《密苏里更好的布鲁斯》("Mo' Better Blues")
1989年《荣耀》("Glory")
1989年《无敌神探》("The Mighty Quinn")
1989年《为了女王,为了国家》("For Queen and Country")
1987年《为自由而呐喊》("Cry Freedom")
1986年《权力》("Power")
1986年《乔治-迈克肯纳的故事》("The George McKenna Story")
1984年《杀人执照》("License to Kill")
1984年《一个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
1983年《圣艾尔西维亚II》("St. Elsewhere, Vol. 2")
1982年《圣艾尔西维亚I》("St. Elsewhere, Vol. 1")
1981年《黑人儿子》("Carbon Copy")
Ⅷ 刘烨主演的电影大全
1、杀戒
《追凶者也》延续现实主义关怀,剖析徘徊于善恶边缘的人物心理,将人物内心纠结的一面放置在轻松表象之下。在导演曹保平看来,这种在危险极端环境中的幽默,是由人物的自身处境决定,它牵引剧情朝更纷杂有趣的方向延伸。
刘烨饰演了一个四十岁,小镇上的汽车修理店老板,当过兵,人高马大,相对其他村民而言,他算富裕的,在西南地区来说,他的身高和家境都容易成为别人的嫉妒对象。加之他性格耿直、倔强,在小镇上人缘并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