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和平与成龙的天作之合——评电影《醉拳》
如果说《蛇形刁手》令成龙一炮而红,那么《醉拳》则正式奠定了成龙香江首席动作明星的地位。
《蛇形刁手》的大卖,证明监制吴思远对谐趣功夫片(动作+喜剧)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观众对《蛇形刁手》的认可,也证实了成龙身上的潜力。于是,二人决定趁热打铁,准备再拍一部升级版的《蛇形刁手》。
正当二人为拍什么而苦苦思索的时候,恰逢监制吴思远有一次在席间见到有人喝醉酒猜拳:醉—拳;喜剧—动作。刹那间灵光乍现,拍醉拳的念头应运而生,离席时与袁和平商量,二人一拍即合,并千方百计从罗维手中二度借来成龙,而《蛇形刁手》中表现出色的袁小田和黄正利也再次披挂上阵。于是监制吴思远+导演袁和平+主演成龙+师傅袁小田+反派黄正利的《醉拳》组合就正式成立了。
天作之合。
《醉拳》沿用并强化了《蛇形刁手》中成功的元素。成龙功夫小子的形象进一步得到加强,不仅如此,《醉拳》中的黄飞鸿,比《蛇形刁手》中的简福性格更加活泼跳脱,对观众也更具有亲和力。
而袁小田所塑造的苏乞儿则是其演艺生涯最为成功的角色,它不但直接催生了《醉侠苏乞儿》、《南北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更成为日本经典街机 游戏 《拳皇》中镇元斋一角的原型,可见该角色影响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还是得归功于动作指导袁和平对于醉拳这一武术形式的绝妙设计。
在电影《醉拳》上映之前,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醉拳是个什么样子;而在《醉拳》上映之后,它几乎成了唯一可供模仿和抄袭的范本。就连成龙自己,在若干年之后的《醉拳2》中,也仅仅只是对《醉拳》中的相关动作设计进行了略微的升级而已。
作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有两大独门绝技:其一是“量体裁衣”,也即是根据每个动作明星自身的长处,设计出符合其特点的动作形式;其二是“化虚为实”,对于各种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八爷都能以最形象、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给观众。
在本片中,仅仅根据流传下来的几句“醉八仙”口诀,袁八爷就在观众面前成功地“还原”甚至可以说是“定义”了醉拳。
而最终出奇制胜的,是成龙自创的何仙姑的招式,这真是神来之笔!(即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香港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出色的两大功夫巨匠,成龙和袁和平在《醉拳》之后再无合作,一直到30年后的2008年,两人才在《功夫之王》中再度联手(成龙和李连杰主演,袁和平任武术指导)。从这个角度来看,《醉拳》的成功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2. 关于成龙演的醉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醉拳1》的时代背景是清末民初,讲的是清末武林各派恩仇的故事,而《醉拳2》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初年,讲述的是黄飞鸿为了夺回国宝,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
3. 小僧推电影第一期——《醉拳2》
之前在朋友圈推了一阵子电影,捡些喜欢的推荐一下。
左右无事,继续推荐。首推这部经典之作。
1994年嘉禾影业推出了一部成龙主演的商业动作电影《醉拳2》。
在那个香港电影百花齐放空前繁荣的时代,说不出哪部更好,但是以我来看,这部算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因有三。
其一,真实还原!主演成龙、狄龙、刘家良、梅艳芳、黄日华、钱嘉乐等人正直当打之年,使得电影一片活力而不是消费情怀。以民初黄飞鸿等人英勇抗击邪恶势力为蓝本精彩地表现了醉拳这一拳种(说这种主流的话很绕嘴)。初中练过武术使我对于功夫片情有独钟。
看过成龙大哥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成龙之所以成功因为后期开辟了一种新的动作片形式——诙谐功夫。但是这种不成体系的功夫虽然看得有趣但是并不过瘾。
这部是少有的展示真实拳法的电影之一(类似的还有《蛇形刁手》《醉拳》等)。当然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免不得也必然要有艺术加工。但是片中几段武打片段真是值得反复观摩!
一段是开篇火车中转站与满洲最后武举福民祺的小试牛刀。黄飞鸿不必说,单是狭小空间福民祺长枪耍开毫无顿挫便是如水银泄地没有几十年浸润难以做到!
一段是黄飞鸿痛打抢包团。在小妈的威逼利诱下施展醉拳。这一段可谓尽解我馋!先是以见招拆招来应付喽啰(都是成家班套招非常娴熟)。之后喝了“一个XX一个O”,瓶子一抛“刚刚好!”一个起手式音乐一起,瞬间激情燃爆。一个喽啰上来,黄飞鸿几个醉步闪躲走位恰到好处,精彩开始。
醉八仙各有心法: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
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
汉钟离:跌步抱捏兜心顶
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
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
张国老:醉酒抛杯连环踢
铁拐李:旋肘滕碰醉还真
直到把一个喽啰圈在双臂里“喝酒洗壶一醉解千愁”。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潇洒的动作设计加上朗朗上口的口诀,配合地天衣无缝看得颅内高潮不断!
没有满天飞舞特技炫目,偏偏地拳拳到肉便刺激无限!每个动作都是呼应口诀地自然施展出来,恰到好处地解决来敌。
尤其何仙姑那段,神态身段拿捏到位“点,点,点点点~~弹~~”虽然搞笑但是背后紧扣八仙之名并非强行作态。
贯穿“醉”字以八仙之名打出,各有特色。吕洞宾的厚重凝实,曹国舅的直击要害,汉钟离的猛冲猛打,韩湘子的潇洒写意,张果老的华丽伤害,铁拐李的虚实变幻等等贴切又实用。
又有偶尔从黄飞鸿嘴里蹦出来的“八仙齐贺寿”等,说明这套醉拳实不只那主打八招,还有很多狠辣的后手,更增神秘。
一串醉拳打下来黄飞鸿酒劲儿上涌连亲爸爸也揍,一个旋肘要干被老黄几下制住。真让人垂涎于黄麒英打醉拳是怎么一个天崩地裂的效果!
还有最后打芦荟膏……不是,卢惠光(这什么输入法)的那段。虽然招式一样但多了变化。如果说之前臭扁抢包团是炫技,那这里就是真刀真枪一枪过去一个窟窿眼儿的残酷对决!虽然同是如八仙附体般各呈英姿,但内里的功力厚重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武打设计水平之高难出其右者。因为要在醉拳这个框架里发挥出艺术性,并非不可能但是做到赏心悦目又形神兼备且自始至终强调一个原汁原味的“醉”字,太难!
其二便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里说的不是动作武戏,而是文戏。当然各路演员成龙狄龙刘家良钱嘉乐卢惠光等依靠很好地功底展现了非凡的专业水准。动作片不比文艺片剧情片,强调演员演技。但是能在有限的情感表达和对白里充分演绎不得不说很是精致。
主要就是那段黄麒英训子。眼看着儿子喝了酒打了醉拳,还拿毒物给人当药还对自己还手,直气得怒火冲天“我真是白养你这个儿子!”爷俩推推攘攘跌跌闯闯好是悲凄,加上梅艳芳演的小妈从无所谓到不知担心谁好说了老的骂小的,一手杵地托着身子挪的狼狈为难,都是很好的情感表达。
动作片毕竟还是动作片,短板能够演绎得到位也使得整支“水桶”容量倍增,能把该有的情绪表达出来就不会拉低整体水平。
再看黄日华饰演的卖鱼阿灿,神态丰满,激情四射。老牌无线出来的演员都是秉承饱满来表演,有点偏于舞台剧话剧风格,略过一些但是确实顶到那个点了。刘德华客串的大少则是信手拈来不露痕迹。还有鸡骨草表情夸张放得开。
就不再鸡蛋里挑骨头了。
经典原因之三就是正能量情怀!
黄麒英因为儿子打醉拳还没有疯狂爆发,甚至最爱的金枝玉叶被毁也是正常生气反应。但当听说儿子竟然无视别人性命用毒物敷衍时暴跳如雷。这是底线!可以不听父训胡闹,但是不能危及别人利益甚至生命,这是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宝芝林绝对不能允许的!
黄麒英义正言辞地告诉儿子:“谁要你逃税?我黄麒英虽穷,但是光明磊落!”
宝芝林深入民心黄麒英责任在肩自然而然地组织募捐赈灾。
还有刘家良饰演的福民祺在酒楼对黄飞鸿说:“他今天拿走你玉玺你不管,明天他就拆你长城。以后我们就要到外国去看自己祖先的宝贝啦!你自己不自强谁会跟你客气?人必自毋而后人毋之!”
福民祺不幸遇害,阿灿与黄飞鸿第一时间想到舍身取义抢回国宝。明知是虎穴毒却义无反顾。直至小妈无奈地问他是不是你们练武的人都喜欢强出头?这并非如此,借用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强,既然遇到了就要管,哪怕付出生命!
不必高谈阔论去说教,只是不同角色不同的几句话就表达出了影片要灌输的主旨和价值观。因为这是那个迷茫年代乃至现在更加迷茫时代我们所需要的那道红线——为人正直骨气,做事侠义为怀。古老的训条尽人皆知却难有施为。
“侠义”二字并非刻在黄麒英父子和福民祺阿灿等人眉心,工厂工人冒死反抗也是众人道德准则的体现。我没有功夫在身,但是让我遇到了不公不平我是不会退缩的!
动作片或者电影等艺术形式没有肩负训教之责,但是一个人物肯定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根本不能回避用一个框子框住角色。但是能够在娱乐大众同时稍作点醒,这绝对值得为之喝彩!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剧情编辑。黄飞鸿因为痛扁抢包团喝酒破戒被训,直至矛盾升级被赶出家门大醉时遇到抢包团寻仇最后化解矛盾。阿灿租宝芝林地面晚间练武使得老外恨之入骨无法可施后,玉玺与人参包装类似错拿导致戏剧冲突不断,福民祺远来训宝卷入阴谋被害后黄、灿二人闯大使馆使得老外借机买下地皮。几条线索穿插,情节紧凑不拖沓。笑料穿插节奏感强,让人不至于深陷沉重。
黄麒英语重心长向阿灿等人解释醉拳为何不能轻用。单就拳术本身没什么,但是醉拳不醉不成拳,这就是为什么故事开始福民祺说黄飞鸿的醉拳没劲儿打不死人。用现在话说就是:“不喝酒打着像小号儿,喝了酒平A带暴击无视防御还免伤害!”“三级套端俩火箭筒往前冲……”
酒精刺激让人兴奋并且麻痹神经不知疼痛,给人威猛无敌的错觉。但是因为使醉拳而误入禁区成了酒鬼又何必如此呢!
讽刺的是最后黄飞鸿无奈喝下大量工业酒精导致大脑受损完全因为无路可退。
没有超级无聊的第二结局,只有真实的选择就有后果。虽然成了英雄也差点毁了自己。
诸多细节不能列举。这部《醉拳2》一直都是我心中最好的功夫电影!狠狠推荐给大家!
4. 成龙在《醉拳》里那段独白是什么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斤
铁拐李——旋争膝撞醉还真
汉中离——跌步抱提窝心顶
张果佬——醉酒抛杯踢连环
韩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箫
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
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
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另有一首醉八仙歌诀抄录如下:
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北周巅,两肩谁敢与周旋。臀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为风烟。膝儿起,将人掀;脚儿勾,将人损。披削爪掌,肩头当先。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址西牵,好叫人难留恋。八洞仙迹,打成个锦冠顾天。
第一节:汉钟离,酒醉仙。胡芦儿,肩上安。让来让去,得他便。虽则是玉山颓样,也须要躲影神仙。膝儿起,撇两边,起时最忌身手便。牵前踏步,带飞推肩。
第二节:吕洞宾,酒醉仙。背上儿,双飞剑。披手披脚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两手如矢,也须要直利牵拳。反后步,要身偏,偏时要闭***现。从上劈下,石压山巅。
第三节:韩湘子,酒醉仙。竹筒儿,手内拈,重敲轻打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里裹外裹,也须要,插掌填拳。鱼鼓儿,咚咚填,打时谁知扫阴现。去时躲影,来若翩迁。
第四节:曹国舅,酒醉仙。手儿里,拂尘翩。直臂横肘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身步齐进,也须臂膊浑坚。顶肘开,顿肘填,坐时谁知身坐连。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节:何仙姑,酒醉仙。铁爪篱,怀中见,上爪下爪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鸾颠凤倒也须要,侧进身偏。指上爪胜铁鞭,爪时谁知血痕见。长伸短缩,通臂如猿。
第六节:蓝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篮艳,上勾下挽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蜻蜒点水,也须要,搬开争先。眼儿紧,望下边,望时只怕腿尖现。挽拳挽脚,里进填拳。
第七节:张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铁栗片,拿来拿去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金丝缠洗,也须要,骨反筋偏。身窈窕,采摘坚,采时离托人前面。拿拳拿掌,后手紧拈。
第八节:铁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刚圈。左投右撞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黄莺磕耳,也须要,脚管肩先。脚儿弯,好勾臁, 勾时郑重人后面。翻身进步,身倒脚掀。
2.武当(醉)八仙拳。又称“醉八仙”。是模仿传说中的八仙,如汉钟离解衣,蒙蒙胧胧;吕洞宾饮酒,似醉非醉;铁拐离独步下云梯,如灵猿出洞等等,表现醉形、醉态。因其拳行招走势如醉汉,故名“醉拳。其醉打技法取之于柔化巧打拳种,成形于明清。醉拳将地术拳法、醉形溶为一体而独树一帜。讲究眼捷手快,形醉意清,随机就势,避实击虚。闪摆进身,跌撞发招。身法矫健,刚柔相兼。醉而不乱,以醉态攻其不备,以醉步攻其无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126aa07010006vs
5. 成龙拍过的电影,哪些算得上经典你看过几部
说到成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吧,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优秀电影,风格也是千变万化,今天我就给成龙的影迷们盘点成龙演过的一些经典电影,不知道你有看过几部。
《醉拳》《醉拳》作为成龙早年的电影之一,对其而言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同时《醉拳》也是成龙开启龙式喜剧风格的第一部电影。成龙在《醉拳》中的武打风格勇猛有力、遒劲酣畅。他善于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来创造新颖的打斗样式。
成龙的武打风格带有诙谐和轻灵的杂耍风格,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喜剧元素融汇中西,既带有东方的喜剧元素,也带有西方的喜剧元素,赢得了东西方两大市场,非常成功。作为一部商业作品,红番区近乎完美。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以外,还有《重案组》、《奇迹》、《龙兄虎弟》、《A计划》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不知道你看过几部呢?
6. 42年前穷小子成龙凭醉拳风靡亚洲,连鸟山明、木村拓哉都迷上他
前不久国庆档动作大片《急先锋》的热映,将许久未露面的影坛大哥成龙再次带回了观众的视线。
看完整部电影后,我不禁要感叹一句:虽然成龙大哥依旧在影片中贡献了精彩的打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已经年过六旬的成龙是真的老了!
在成龙以往的电影中,他的打戏几乎贯穿整部电影的始终,更是以几乎“搏命”的方式去演绎每一场打戏。有人说,观看成龙的动作电影,有一种亲临冒险的紧张感和刺激感。
但到了《急先锋》,成龙选择在影片里退居幕后,把更多在镜头前表现的机会给了新生代的年轻演员们。而在戏外,他更是成了后辈们尊敬的老师和大哥,不仅悉心指导演技、武打动作,就连片场的安全问题都考虑周到。
《急先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迪拜拍摄商场追击的那场戏。
成龙本想跟着杨洋从高处直接跳下去追犯人,结果在他捋捋袖子准备跳的时候却犯难了,这时迪拜警官说"那边有楼梯",成龙这才松了一口气。
尽管这个情节被导演加了 搞笑 的成分,但看完后不禁有点心酸,也许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成龙大哥在影片中纵身飞奔跳跃的震撼场面了。
作为90后的我,也是从小看着成龙的电影长大的。看着他在大银幕上用血肉之躯“打”了几十年,拼了几十年,受过无数伤病,才能拥有这么多部精彩的作品和称霸影坛的至高地位。
即便已经66岁了,他还是恪守着身为演员的职业操守,用敬业和热忱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事实: 生命不息,演戏不止。
说到成龙的代表作品,有一部经典影片一定要拿来重温,那就是 《醉拳》 。
《醉拳》是拍摄于1978年的动作电影,由袁和平执导,成龙主演。这部影片是成龙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凭借此片在影坛崭露头角,一下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武打明星,身价也水涨船高,并由此确立了个人功夫喜剧的动作风格。
影片的故事内核并不复杂,讲述了少年黄飞鸿从只会调皮惹事的混小子,在经历人生的一番挫折与挑战后,在师父苏乞儿的教导下苦练醉拳,最终击败敌人的故事。
人们喜闻乐见的黄飞鸿的英雄故事,喜剧题材元素的加持,令这部电影一炮而红。
《醉拳》诞生的年代,是香港武侠电影随着电影商业化进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继而逐步走向辉煌的年代。
没有特效参与,所有的武打动作都是演员一招一式用血肉之躯打出来的,不仅是影片主演、武术指导,甚至连一些充当背景的群演,都有着一身利落的功夫。
1971年,17岁的成龙以武师的身份正式踏入电影圈,通过担任剧组的武术替身、武术指导逐渐向武打演员过渡。
1978年,已经参与过多部武打片的成龙表演经验日益丰富,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传统荧幕硬汉形象,将喜剧元素融入到个人表演中, 凭借《蛇形刁手》、《醉拳》奠定独具个人特色的功夫喜剧表演风格,打破了以往武侠电影单一艺术模式的窠臼。
《醉拳》的大获成功,与片中成龙那矫健灵活的身形、诙谐幽默的动作、极具观赏性的醉拳表演息息相关,也和喜剧元素与江湖侠义的主题思想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密不可分。
《醉拳》当年上映后,不仅在中国引起轰动,还风靡了整个韩国和日本。
1979年,《醉拳》在韩国公映, 放映时间长达半年 ,观影人次达到 145万 ,创下了华语片在首尔的最高观影人次记录。同样,电影在日本上映后,不仅令日本影迷为之疯狂,还一举收获了 19亿日元票房 的辉煌战绩。
那个时候,日本人追捧的男星是以高仓健、真田广之为代表的成熟稳重型艺人,日本荧幕上出现的大部分男星都是一副儒雅沉稳的形象。所以当《醉拳》中那个性格跳脱、活力四射的功夫小子成龙突然出现,日本观众一时间都感到十分新鲜有趣。
《醉拳》在日本的风靡,不仅让成龙获得了日本影迷的大肆追捧,就连著名漫画家鸟山明也成为了他的粉丝。熟悉鸟山明的人都知道,他的漫画经典作是《七龙珠》,而《七龙珠》的创作则深受《醉拳》的影响。
鸟山明本人曾说道: “没有《醉拳》,就没有《七龙珠》。”
《醉拳》在日本有多轰动,日本粉丝就对成龙有多痴迷。更有女影迷在听到成龙结婚的消息后,一时无法接受,竟然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醉拳》在日本,可谓是从戏里火到戏外。日本年轻人看了《醉拳》后,对影片中的武打招数念念不忘,有人专门为此去学习,还特别开展了一场醉拳PK日本传统格斗术空手道的比赛。
成龙凭借《醉拳》,除了奠定自己在日本影迷心中的宝藏地位,还深深影响了日本的一代偶像艺人。
日本国民巨星木村拓哉也是成龙的忠实粉丝,他后来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有幸和成龙相遇。
见到偶像的第一眼,他兴奋不已,激动地表达到自己也曾是《醉拳》的影迷,那时看完电影后就天天模仿成龙在里边的喝酒动作。
《醉拳》代表着功夫片新的崛起,也宣告了成龙璀璨演艺生涯的开启。
时光荏苒,从《醉拳》到《急先锋》,韶华易逝弹指间,斗转星移四十年。当年荧幕上那个矫健伟岸的少年,如今已是华发丛生。英雄,也终将有迟暮的一天。
但英雄迟暮又如何,人无法抗拒年华的逝去和身体的老去,心灵却可以永葆年轻。 成龙在66岁的年纪还在为事业拼搏,这不正是靠年轻的心态支撑着吗?
《急先锋》里有一场在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拍摄的惊险水上追逐戏,当时水流湍急,成龙驾驶着摩托艇飞驰在水面上不慎出了意外,足足在镜头前消失了40多秒,才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得以脱险。这惊险的一幕,令他的老搭档唐季礼急得泪奔。
在成龙从影的几十年间,他是真的用生命在热爱演员这个职业,以无限热爱演戏的情怀为精神支柱,在同岁月和年龄“搏斗”。
成龙在2016年就已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他对中国影坛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早已无需多言。
而对于熟悉他的所有观众来说,成龙二字,不仅一个演员的名字,更是一种电影 历史 的象征和符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66岁的成龙虽然英雄迟暮,但他的电影人精神则始终像少年般蓬勃有活力。
7. 醉拳Ⅱ的影片评价
《醉拳2》不但上映时受到好评,而且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之一。《醉拳2》在美国上映后也创下不俗的票房成绩,标志着成龙电影开始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时《醉拳Ⅱ》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大陆获准以胶片形式上映的“成龙电影”,也标志着其对内地市场的成功开拓。片中成龙的艺术化动作别具一格,极具观赏性。这种近似卓别林式的表演,充满着趣味。 影片风格明快,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达到了动作片的一个高峰。片中有一段自由打斗场面整整持续了20分钟,其间全是稀里哗啦的撞在一起的木桶、烧得通红的煤块和被击倒后满地翻滚的打手,以及成龙以勇气和笑声击败敌人的出色表演。
《醉拳Ⅱ》坚持80年代以来“成龙电影”逐渐形成的导人向善、弘扬正义的母题,和《醉拳》相比,对人物做了很大修正。成龙扮演的黄飞鸿尽管保留了一些少年天性和无伤大雅的缺点,但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则明显大大地增强了。影片还有意加强了父亲黄麒英的形象,增加了满洲武举人福民祺这一人物,作为黄飞鸿的精神引导者,他除了向黄飞鸿讲忍让、讲宽恕、讲正直这些个人行为准则外,还要黄飞鸿深明国家和民族之大义。因此,和《醉拳》相比,《醉拳2》里明显增加了更多积极的因素和成分。
影片由一个少年学艺、为父报仇的陈旧俗套,发展为一个抗击外国殖民者、维护民族利益的故事。虽然人物夸张的表演风格和《醉拳》有类似的地方,但并非粗糙,而是与影片的喜剧色彩形成微妙的平衡。黄飞鸿的行为除了体现中国儒家传统的忠孝仁义等优秀品质外,还带有西方泊来的平等博爱等观念的影响。《醉拳》中正面人物贪吃、酗酒、好赌、报复心强等缺点,都是没有任何反省和批判地直接表现,这些在《醉拳II》中都不见了,影片开始时黄飞鸿还带有争强好胜的少年心性,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都是迫不得已才出手,而且得饶人处且饶人。饮酒被作为一种负面的行为被批判,而影片最后黄飞鸿喝工业酒精最后身体和智力受到损害的情节也带有双重的含义:既为疯狂的打斗场面提供合理的依据,给成龙一个机会展示其拼命的专业精神,同时也有反省和警世的味道,说明饮酒和武力都是不祥之物,君子不得已而用之。
8. 《醉拳II》到底好不好看呢
初看成龙的《醉拳II》是1990年代中期。这部一招一式超乎想象连贯的功夫片完全颠覆了李连杰版黄飞鸿的形象。这是部1994年上映的电影,而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到1993年的时候已经拍了足足三部。《醉拳II》和《黄飞鸿系列》除主要人物外,不论风格还是故事,都毫不相干。然而,这两个版本都让人津津乐道。如此看来,《醉拳II》既非成龙江郎才尽借“黄飞鸿”之名东山再起的粗制滥造之作,亦非旨在颠覆黄飞鸿形象,跟李连杰死磕的硬派功夫片。那么,这究竟是部怎样的电影?
片中中国元素十足,自然不必多说。可是,我们看到,1990年代的时候,港产片的道具、布景和化妆早已拜托了邵氏风格,但《醉拳II》里依然有这种痕迹。卖蛇女的打扮,便十分复古。此外,许多布景搭建得也并不写实,仅仅是为了营造中式风格而打造。黄飞鸿家的宅院看上去非常山寨,根本不符合人物身份。
尽管除英国领事馆和一些租借地外,该片并无太多西方元素,可片中处处有着西方电影的痕迹。片头的老式蒸汽机车是美国西部片里的典型元素。不同的只是成龙没有拔枪,而是用短刀和长枪在跟“偷包贼”较量。片中黄飞鸿的父亲是个武功盖世的人物,但很显然,作为一部老爹根本不出手动粗的功夫片,给狄龙太多戏份很多余。可偏偏狄龙戏份很重,这是个反常现象。影片最后,狄龙没有出手拯救工厂,而是成龙偷偷去的。由此可以看出,狄龙的戏旨在让成龙演的黄飞鸿完成由大龄少年到大龄爷们儿的转变。此外,影片镜头不再刻板。不单如此,整个片子的制作还吸收了许多好莱坞动作片里的镜头和剪辑方式。
可以看出,《醉拳II》是部旨在给老外看的功夫片。该片2000年由帝门公司引进发行后,受到了美国影迷的广泛好评。而此时距离这部电影制作完成,已经过了整整六年。
9. 醉拳Ⅱ的电影剧情
广东十虎黄飞鸿(成龙饰)与其父黄麒英(狄龙饰)远赴东北购药,为了逃避军阀所设之关税,于是将购得之人参混入英领事馆人员行李上,怎料途中与一武林高手福民祺(刘家良饰)发生误会而大打出手,黄飞鸿亦因此取错行李。
英领事馆人员在点算从北方运回之中国文物时,赫然发觉珍贵之皇帝玉玺不翼而飞,调查之下,派遣武官谭昌(卢惠光饰)向黄飞鸿索回,适逢鸿因丢失人参,违背父命使用醉拳而被父赶出家门,饮得醺醺大醉,难敌谭昌之武功,被毒打后更被剥光衣服示众。
不久,当日与鸿过招的武林高手福民祺前来宝芝林求访,并说此行目的是调查英领事馆偷运国宝之事,黄飞鸿与父亲将玉玺归还,不料被英国领事派遣谭昌收买斧头帮将玉玺夺去,福民祺亦惨遭杀害。
最后,黄飞鸿与好友卖鱼灿偷入领事馆欲偷玉玺却被抓获并毒打,黄飞鸿的父亲更被迫让出武馆旧址。一直以来,英领事的暴行令鸿怒不可遏,闻偷运国宝与武馆被夺,鸿更觉忍无可忍,得知英国人所开铁厂名为铁厂,实为偷运中国国宝之掩护,更有殴打、虐待中国工人之行为,于是决定与众好友闯入铁厂,营救被困工人并夺回所失国宝。
黄飞鸿与谭昌等人大战,寡不敌众,更因未饮酒而无法发挥醉拳威力,生死危难之际,飞鸿急中生智,饮下工厂里用作燃料的大量工业酒精,终于发挥出醉拳的十足威力,将谭昌及其爪牙尽数击败,夺回被窃的国宝。
10. 关于成龙演的醉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香港电影全盛时期,功夫片中的动作指导门派非常之多,其中刘家班最为引领风潮。刘家班的刘家良的父亲刘湛是林世荣的徒弟,而林世荣则是黄飞鸿的徒弟,因此刘家班是正宗的洪拳背景。刘家班纵横香港影坛几十年,门下英才包括刘家辉、冯克安、任世官、姜大卫等等。而成龙主导的成家班则崛起于1980年代,成龙与刘家良此前各打一片天,王不见王,却终于在1994年进行了唯一一次的历史性合作:《醉拳2》。
《醉拳2》是为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的创立而拍摄的纪念作,这是香港唯一一个由武师组成的业界团体,因此刘家良和成龙才破天荒合作演出,并邀请到大量明星客串。其中包括狄龙客串扮演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但其实他只比成龙大8岁)、梅艳芳、黄日华、刘德华、鲍方、钱嘉乐、董骠、翁虹等等。
两大动作天王这次的聚首注定了要不欢而散。刘家良对动作要求极高,希望影片可以传递武术的写实感,并强调武德,但成龙觉得观众需要更多的醉拳招牌动作,于是两人在影片拍摄后期走向分裂,刘家良离开剧组,成家班独立完成了片尾的大战。
韩裔明星Pak Ho-Sung是原定的最大反派,但因为他的脚踝受伤所以最后大战只能由成龙的老伙计卢惠光来完成,他以精湛的腿功与成龙对战,演出了一场经典之战。这场 7分钟的武戏足足拍摄了一个多月(这是卢惠光的说法,IMDb的介绍说一共拍了3个月),对于一般的电影来说无法想象。成龙在影片里搏命演出,亲自跳入摄氏网络的煤炭中,口、舌都严重受伤。
影片在春节档上映,由于真功夫+喜剧元素,因此票房冲破4000万港币,列香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50部港产片第13名,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双奖,但这个奖给予的是刘家良。主要原因不仅因为刘家良是原始的挂名动作指导,而且影片前中段连场打斗也都是由他设计,其中包括刘家良跟成龙用长枪在火车车底过招、成龙大战斧头帮等精彩段落,因此获奖也是实至名归。
2000年,《醉拳2》在美国发行,英语配音并重新撰写了配乐,但除了片尾之外,这个版本基本与香港版一致。影片取得了1154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2001年3月13日,帝门公司发行此片的一区版DVD,除了正片之外还有成龙的访谈花絮,此后中录德家拉发行过带原始粤语音轨的DVD,但正片不可变。而香港三区版的最后打斗戏居然还少于一区版。
2009年9月15日,博伟公司发行《醉拳2》美国A区蓝光(全区格式)。这张BD25格式的蓝光容量为24.9G,其中正片22.60G,平均码率22.09Mbps。音轨方面十分离谱,原始粤语音轨被阉割,只有英、法、西三条配音音轨,其中英语音轨为dts-HD格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英语配音是由成龙亲自担任的,这也应该是他当时为了进军好莱坞而特意制作的。花絮方面,收录的是成龙6分35秒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