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鸟朝凤》的制片人下跪一事你怎么看
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让“大半个中国电影圈”纷纷自发力挺?
《百鸟朝凤》上映,电影界近百位志愿者不辞辛劳,为推广尽其所能。全国九大影业发布联合声明,为影片发行保驾护航。李安、张艺谋、徐克、黄建新、陈凯歌、贾樟柯、张一白、黄健中、谢飞、何平、管虎等多位著名导演齐声应援,义气力挺。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这部电影票房如何得让人尴尬,对我来说,看完《百鸟朝凤》,真的是意犹未尽,如获至宝。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百鸟朝凤”。
致敬电影巨匠“吴天明”!这电影我给满分。
Ⅱ 《百鸟朝凤》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票房不高
《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的一跪,看来确实是挽票房于惨淡,但其将《百鸟朝凤》一片的境遇扩展到整个“文艺片”,将“文艺片”和“商业片”对立的意旨,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在这些讨论汇聚形成一个文化事件后,《百鸟朝凤》内外所折射的现象已经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在这种情况下,5月24日,《探索与争鸣》杂志编辑部与上海大学电影产业与中国股市创新研究基地共同邀请了来自文艺评论界、社会学界、影视专业等不同专业和背景的专家学者,就电影内外所呈现出的文化意涵进行了探讨。
毛时安:艺术家的失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带着对同代人很大的同情和理解进入到电影,而且他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感情的观众,但对于《百鸟朝凤》,他能收获的就是审美的尴尬。
所以《百鸟朝凤》需要下跪,不是商业片的挤压,也不是观众的冷漠,在毛时安看来,只是艺术家的失败。
毛时安说,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这部电影的艺术语言非常的做作,比如天鸣的父亲摔了一跤,然后上去递烟的场景。而愈到后来,毛时安越觉得电影力所不逮:“它要反映一种文化的悲哀,文化的落寞,结果还是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来面对一个发展的世界。”
在这次由《百鸟朝凤》引起的诸多话题中,艺术电影再次成为议论的中心,有评论认为艺术电影的自我封闭性,成为认定艺术电影导演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向市场妥协的一种符号。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曲景春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艺术电影观念的形成,是上世纪20年代法国一群以精英自居的电影艺术家,故意抬高电影,并拒绝电影的大众身份而人为地制造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区分。而后各种批评家们也对这一区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人们以为商业电影就是低俗的、不走心的,重视票房而强调感觉和感官的刺激,而艺术电影则是高雅的、理智的,注重心灵和思考的。这种划分在进行文艺批评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却掩盖了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和相容性。
Ⅲ 对不起,我不愿意被“道德绑架”
01 跪出来的票房成绩
5月12日,著名电影制片人方励在网络直播中下跪磕头,恳请影院经理为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增加排片,引爆了网络:有人感动于方励为情怀不顾尊严,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方励回应称,他认为道德绑架是好事儿,“我就是想把大家绑来跟我一起做志愿者”。方励这一跪的票房作用立竿见影,《百鸟朝凤》昨天一天的票房超过前8天,终于在上映9天之后总票房突破1000万。
02 “道德绑架”是好事?
方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说是“道德绑架”是个好事。“我从来没有讲,所有的小制作文艺片一定要让商业电影为它让出份额来,我仅仅说在这个周末我们能不能够为吴天明导演做一件事,为很多想看这个电影的观众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个叫道德绑架,那我特别高兴,我就是想把大家绑来跟我一起来做志愿者,来为这个电影贡献一份心愿和力量。我觉得道德绑架就是个好事儿。”
方励的话听起来很是高尚,但是我却认为,再高尚的话也掩盖不了“道德绑架”的实质和作秀的成分。
03 《百鸟朝凤》的冷遇只是因为排片?
我是没有看过《百鸟朝凤》这本电影,但大致知道这本电影讲述的是关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忧思,表现了社会变迁中,面对困境,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有人说,这本电影表达了一种“久违的质朴”。
对于片子的好坏我不去评论,一来我没有看过这本电影并且也不打算去看;二来我也不是专业的电影点评人,只是一个偶尔看看电影的观众而已;三来看电影这个事情本来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加之蜜糖乙之砒霜,我觉得好的你不一定觉得好,反之亦然。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吐槽两句。《百鸟朝凤》这本电影,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偏向于中国的农村,贯穿全剧的载体是中国农村传统的乐器唢呐。我不是学音乐出身的,对于唢呐了解得不多。但是平心而论,现在有多少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唢呐的?大部分家长给孩子报乐器课,首选的乐器通常是钢琴、小提琴、长笛之类的西洋乐器,再来是竹笛、古筝、琵琶、葫芦丝之类的中国民族乐器。当然唢呐也是一件舶来品,但是显然它在城市里,尤其是一线二线城市没什么大市场。
现在的电影市场,主力消费人群还是“80后”、“90后”人群,但是《百鸟朝凤》这本电影,从故事发生的背景,到唢呐的题材,非常难以吸引“80后”、“90后”的关注。我举一个例子,两天前我一个朋友晚上出去看电影,发现那个时间点只有三本片子可以选:《美国队长3》、《北京遇上西雅图2》,还有一本就是《百鸟朝凤》。前面两本电影他已经看过了,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最后直接掉转头回家了。
这个朋友在我认识的朋友里面,读书量算不上最多也肯定排的上前三名了,每年花在购书上的钱大概是最大的一笔开销。他的书我看了,都由于浓厚的乡村气息最后看不下去半途而废。然而,即使是他这样一个人,在没有其他电影可以选择的时候,依然没有选择《百鸟朝凤》,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从这点来看,既使是《百鸟朝凤》的拍片场次达到了和《美国队长》一样的数量,真的会有许多观众仅仅冲着这本片子去看这本电影吗?电影院线又能够从中获得多少的利润?
或许会有人说,现在《百鸟朝凤》的票房很不错啊,9天就突破1000万了!嗯,我并没有说增加场次对《百鸟朝凤》的票房一点影响都没有啊!但是大家问一下自己,有多少人是冲着“那一跪”去的?
04 下跪,是想让谁为电影票房买单?
当然,我不是说这类题材就一定不好。记得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同时也捧红了巩俐,更是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高粱的拍摄时间是1987年,那个时候国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现在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按照以前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影片好坏,无异于刻舟求剑。
如果只为为了所谓的情怀,方励完全不用去下跪。我知道,有很多电影拍的都很不错,比如《工厂女孩》、《燕麦饼干店》、《阳光小美女》等影片,但是依然鲜为人知,有些国内甚至没有上映,难道让那些导演也在Facebook、twitter上哭天喊地地演一出下跪的戏码?
如果你只是按着自己的心意做一本电影,那就不要去追求观众人数和票房。相反的,如果你追求破票房,那就要考虑一下,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平心而论,如果我是电影院的排片方,在有选择权的前提下,我也会将更多的场次和较好的时间段留给《美国队长》、《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类的片子。因为观众基本都是根据广告、宣传来进行选择,《美国队长》、《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类的片子在上映前做了足够的宣传,无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看观看,电影院才能够得多更多的利润。事实上,电影院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仅仅是门票收入,很多电影院几乎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电影院不是慈善机构,你凭什么要电影院为你的情怀买单?
你凭什么要求观众为一本他不是很感兴趣的片子买单?你凭什么要求电影院线为一本他觉得没有利润的片子买单?你又凭什么要求广电总局为一本你觉得非常有文艺性的但是他们也不看好的片子买单?
05 弱者追求公平 强者解决问题
也许会有人提出,三本电影同时上映,《美国队长》《北京遇上西雅图2》这两本电影获得的90%以上的排片,相比较之下百鸟朝凤的排片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太不公平了!但是,亲爱的,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
我举个例子,也许有一个新生的作家或编剧,他的作品非常出色,但是他的知名度不够,很少有人关注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报纸主辑、出版社的编辑,是会选择这个新生作家,还是会选择一个知名度很高,粉丝数很多的作家来约稿?我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可是你不要觉得不公平。那个知名作家,也是从当初一个不知名的小写手,默默码字,一点一点熬到今天这个地位的。莫言、方文山、倪匡、雨果,哪个人不是被拒稿八百万次?我也没听说谁跪在出版社门口啊!
前两天听樊登读书会,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 弱者才会讲公平,弱者才会讲面子,弱者才会去报复,而强者只会追求解决问题。
记得当初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的时候,排片也不是非常多。可是上映后,由于看过的人反映特别好,根据观众的也需要,电影院临时增加场次,最后《夏洛特烦恼》获得了非常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个票房,这个口碑,可不是跪出来的!
作为一个制片人,你既然为一本电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你真的尽了全力吗?你有去做过前期宣传吗?影片放映前,你有想尽一切办法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吗?还是你有在前期乘做过什么准备,必选通过其他宣扬一下唢呐题材,掀起一阵“唢呐热”,为这本电影做一个铺垫?
没有,什么都没有。
既然什么都没做,拿不到好的排片场次在情理之中。这种情况下,在媒体前向所有的电影院线摆出一个下跪的姿态,真的有意义吗?说得刻薄一些,我觉得这种下跪,作秀的成分更多于真情流露。
06 “道德绑架”是一种最恶劣的绑架
在方励的下跪事件发生以后,有很多演艺界的人开玩笑说:“看来以后发生什么事,只要下跪就可以了!”
也许,下跪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特别没有自尊的事情。可是成大事者,有多少人没有吃过苦,下跪与之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在电视剧、电影当中,下过跪爬过滚过的演员多如过江之鲫,我看不出他们的表演与方励的下跪有任何不同。方励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特别高的位置上,觉得他的下跪特别的有价值,他的尊严格外地值钱。
可是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道德绑架”就是绑架,方励可以说他乐于做这样的“道德绑架者”,把所有人都绑去做志愿者。可是他有没有想过,有很多人并不乐意于“被绑架”。我们喜欢做志愿者,是因为我们愿意为自己的想法理念买单付出,并不是愿意为你方励的情怀买单付出啊!
“道德绑架”打着高尚的旗号,看起来似乎有着无比充分的理由。其实,“道德绑架”比一般的绑架更为恶劣。它让人以为,在遇到问题时,错误都是别人的。只要用过激的行为,博到足够多的眼球和媒体,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一次是下跪,下一次呢?
最后,我想说,也许有人愿意“道德绑架”,有人愿意“被绑架”,可是,对不起,我不愿意。
Ⅳ 你从《百鸟朝凤》中看到了什么
但是,就像影片里焦老爷子的那句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我想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吴天明老师拍给自己的,在生命的最后,留下一曲让世人珍重的绝唱,为他的电影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他的荣幸。匠人以手艺为生,一辈子都为此而活,不管是民间艺术还是其他任何现当代艺术,只要你敢称自己为匠人,那就要用心到骨子缝里去。这部《百鸟朝凤》虽然在票房的狂欢中黯淡无光,但它将被写入中国电影史,放在一个逝去电影艺术家的旁边,陪着他在未来的岁月里熠熠生光。
Ⅳ 百鸟朝凤只能吹给德高望重之人,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
2016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名为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这部电影从制作到到上映经历了许多磨难,一度很难登上大荧幕。最终是吴天明导演的一跪,才被安排上档期。或许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制作精良的电影不被重视,流量电影却总是能轻松进入电影院。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更是有很多民间艺术文化,近年来这些民间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很多问题,年轻人更喜欢追寻潮流,而不接受这种接地气的艺术。很多地区这几年一直立志于发扬当地民族特色,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国际上中国也从不被人看好,到如今的一步步复强,但我们更多的还是表面强,内里还是自身的否定偏多一些。世界历史中,中国是唯一传承下来的历史古国,何其珍贵。不骄傲自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民族自信也是重中之重的。
Ⅵ 为什么电影《百鸟朝凤》评分很高
电影《百鸟朝凤》之所以评分很高,主要原因在于该影片具有艺术传承精神,导演本身创作功底雄厚,在影视界领域影响力较大,加之多位知名导演助阵,影片质量已然得到保障。影片主打现实生活模式,丝毫找不到表演痕迹,是一部反应社会现实的文艺片,内容大于形式,直击人心,且主旨意义鲜明独特,演员演技传神,多种元素完美融合,堪称一部经典之作。
电影《百鸟朝凤》堪称文艺片中的佼佼者,在揭露现实状态的同时,唤醒人们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及保护意识,同时也是向众多艺人传承者表达致敬之情,在嘈杂大背景下,有这样一部净化心灵的温情之作,实在难得。
Ⅶ 作品人品!
之前小张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作品与人品有关系吗?其实我知道她想说什么。我回答道:作品不等于人品或者约等于。我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两者压根就没关系。
她是听了韩寒《乘风破浪》的主题曲《男子汉宣言》以及受到网络对韩寒大男子主义的批判的影响。不知情的可以网络一下这个娱乐事件。我觉得很好笑,一个潦倒的男人对自己老婆提出不平等的高要求。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这种吃软饭的男人,可能因为受生活所迫,但他深爱着他的妻子。歌词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对女人撒的一个大娇顺带撒了一把狗粮,这很韩式幽默可爱。人家又没有向你的老婆做出宣言,你急什么?
那么进入一个辩题《作品等于人品吗》。我认为不等于!一个拍了AV的男优或女优你能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好变态,好猥琐吗。很多人一般都是爽了自己然后骂别人下贱,这种人最好远离!一个演员或歌手的文艺作品也不会受到本人嫖娼或吸毒的影响而价值贬值。昨天在初中的班级群里聊天,女班长小方说,孙启飞,你怎么变得那么污,你看你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我很淡定地回答,不过是发了一些敏感的表情包和说了一些粗俗的话而已。其实我知道大家在开玩笑。我只是很纳闷:小方,你怎么现在才知道,以前我俩可是正副班长的关系啊。我们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却在这个不好不坏的世界里迷失。
关于我写的东西我并不觉得有任何文学价值,但是娱乐价值还是有的。其实我都是在娱乐自己,耍点小聪明,咬文嚼字,大家看了乐呵一下就行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搓澡的小仙女也……(果然正如昨天小姜说的,你正经不过三秒,我说我能坚持五秒!)
还是说韩寒吧,有人说,你这是借着主题曲来炒作吧?我认为炒作分为三种,善意炒作,恶意炒作和官方性炒作。之前百鸟朝凤的导演下跪事件我认为是善意的,毕竟人家的作品确实优秀。那什么是恶意的呢,就是那些刻意让狗仔偷拍,造出声势,大胆露骨,借机制造羞耻的话题。官方性的炒作大概就是很传统的宣传,按部就班。一个作品出来之前肯定是要宣传的,这跟一个有才华的人表现自己很相似。你都不去勇敢表现,还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如果你不拿出自己的真材实料就连怀孕也很费劲。那么韩寒属于哪种炒作方式呢,我也说不准,毕竟你不是他,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但当我看到《乘风破浪》的口碑后,就觉得无可厚了,人家用实力说话,啪啪啪打脸那些无事生非的网民,韩寒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人并不感兴趣你的作品,而是生怕你的东西不出岔子,纰漏,这种人也要远离他,幸福你我他!
我并不是韩寒的脑残粉,只是曾经或现在都受他的影响,希望大家都能理智地看待各种事情。有趣的灵魂从来都不受无知和偏见影响,因为你看不见,也摸不着。
Ⅷ 电影《百鸟朝凤》制片人为什么下跪
怎么说呢,我个人感觉吧,是因为心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部电影拍出的是老一辈的传统和中华民族最历史悠久的那一种精神,慢慢失传。制片人本着一颗传承的心又历尽艰辛,在没有多少人支持的情况下拍了一部这样的片子,但是宣传力度不是很大,看的人又极少出于心疼,也出于对这部影片的特殊情感。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有更多的人能知道百鸟朝凤这个唢呐的影响力。所以他只有做出这种举动,让大家对这部片子有所期待,让大家哪怕有一点点他的影响力去渲染,让观众去看这部电影也是极好的。
Ⅸ 百鸟朝凤导演下跪事件后,还有哪些导演纷纷模仿,这就引出什么话,第一个人做是聪明,在做同一件事是,,
粉丝们依然不厌其烦地为其去刷票房,国产电影能拿出和他口碑相当的电影有多少,近几年!
而且这部电影承载着一位逝去的天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甚至是近十几年?屈指可数、逻辑什么并不重要!
而其承载的立意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失的东西,我只能怀疑他哪里来的勇气会把这句话说得出口!看看现在的国产电影!这的确是一种讽刺,几个当红小生放在一起就能大卖,爱情的狗血剧情,小学生都能写出的剧本,剧情。故事一个个全是青春,刷评分!而这些真正的好片子排片量近乎为0!
如果真有人要说这是道德绑架的话。这位导演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产电影,国内影视却一步步走向崩坏道德绑架的说法太过夸大了吧。
《百鸟朝凤》本来就是一部经典的好片子
Ⅹ 《百鸟朝凤》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中国电影大师级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即将在明天正式上映,与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美国队长》正面对抗。在昨晚举行的首映礼上,包括世界级电影大师张艺谋、马丁斯科塞斯在内的大导演、电影人、文化名人、政府官员都对影片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希冀与期待。而《百鸟朝凤》似乎也成了检验中国电影良心的又一块试金石,但无论票房表现如何,《百鸟朝凤》在剧情上是值得交口称赞的。
作为一部主打唢呐文化传统、继承的主旋律影片,《百鸟朝凤》剧情并不枯燥乏味,反倒有着张力十足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甚至有好几个地方都戳中了泪腺,让人有泪如泉涌的冲动。其实,这类影片是很容易让人困顿、乏味的。但乡土情怀浓郁的吴天明却以扎实的情感入手,将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刻画的细腻而真挚,以传统文化载体唢呐的承袭、弘扬为主轴,以唢呐情为坚实、丰厚纽带,将两代糙老爷们间的朴实情感牢牢勾联在一起,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特有民俗民风。
吴天明导演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大师级人物,其导演的《生活的颤音》《人生》《老井》《没有航标的河流》《变脸》记录的都是中国百姓最民间也最素朴的真挚情感。这些影片我早期是在露天电影院看的,后来又在录像厅、电影频道、现代化影院中有所欣赏到。可以说,吴天明导演的这些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部部都是精品,不仅在国际上收割大奖无数,在国内更是拿奖拿到手软。更挖掘了张艺谋等巨匠级电影人。吴天明导演作品所横跨的30多年,正是中国电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30多年。如今,中国电影已经迈进世界大国行列,可惜的是,吴天明导演已经驾鹤西去,无福亲眼所见。但颇感欣慰的是,其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百鸟朝凤》终于要上映,与广大观众见面了。无论票房几何,这部交口濯濯,获赞栩栩的口碑佳作,一定可以慰藉吴天明导演的在天之灵。
《百鸟朝凤》承袭了吴天明导演细腻而精致的叙事风格,这部电影与《老井》《人生》一样,有着浓烈的黄土地气息,而在传统文化唢呐所发出的阵阵情声中,我们更可以切肤感受到西北民风的淳朴、热烈、豪迈、奔放。电影虽然讲的是唢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但实质所涉猎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爱真情,人与唢呐之间的真情实感,人与乡土与大地间的淳厚情感。吴天明导演以犀利的镜头语言,精准捕捉到了人与人,人与唢呐的精妙关系,故而能在剧情上燃动观众的心绪,激活情感共鸣,激发心理共振,也就顺理成章了。
《百鸟朝凤》以唢呐写人,以人写社会,将唢呐、人与社会的命运有机勾兑在一起,以小博大,以点带面,切片式呈现出社会发展对人的命运的冲突,对唢呐文化的冲突。也因此,影片构建了几组非常精彩的矛盾冲突,也正是通过这几组矛盾冲突的立体呈现,让观众切实体验到了唢呐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紧迫性与现实性。
其实,又何止是唢呐,在中国有很多类似唢呐一样的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也许,这并非人人有责,但这些事情总有人去做,去坚持,就好像电影中的唢呐师徒。就好像不忘初心,乡音不改的吴天明导演一样。我想,作为一名观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进影院去欣赏、传播这部电影。去传播唢呐文化的承袭与发展,去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