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完电影《爱情神话》你有什么感受
《爱情神话》是一部都市群像剧,不同于男导演视角下刻板形象,这部电影由女导演拍摄,女性形象鲜活又迷人。
电影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三个个性迥异的女人:
单身精英李小姐,风情万种格洛瑞亚,精致女性蓓蓓,因为一名上海男人老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纠葛。
三个女人都喜欢老白,但都不想尘埃落定。
她们内心性与爱的冲突,安全与漂泊的矛盾,因为一次浪漫关系,碰撞出耐人寻味的火花。
1
李小姐:爱情边缘的玩家
李小姐是一名单亲妈妈,前夫是英国人,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寄居在母亲家里。
她有着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
但困于鸡毛蒜皮、生活琐事,青春时代对爱情的憧憬渴望,被生活磨得无比现实。
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她满心愁着房子孩子票子。
男人,曾是她生活的唯一,如今成了调味剂。
老白,是李小姐邂逅的其中一名男人,两人一同看完话剧后,眼神传递着心照不宣的暧昧暗示。
老白遮遮掩掩:走走吧。
李小姐大大方方提议:去你家!
于是,两人发生了亲密关系。
老白是一名离异的美术老师,生活态度随波逐流。
生平愿望除了办画展满足虚荣心,就是寻找第二春。
春宵一夜之后,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爱情,欢喜地做起“爱心早餐”。
谁料,李小姐根本不打算继续这段关系,早已偷偷摸摸穿好衣服,趁老白不注意溜走。
那小心翼翼的神态,像极了“偷腥”的男人。
只享受爱情的愉悦,不承担爱情的责任,很多人以为这只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其实,无论男女都有同样的困局:
既想拥有一份浪漫亲密关系的愉悦,又不想承受关系冲突争执的痛楚。
心理学中,这被称为“趋避冲突”:我们渴望得到一样东西,同时,我们不愿接受随之而来的另一样东西。
就像美酒好喝,喝多贪杯,一趋一避的考量下,难免让人踌躇。
李小姐的选择,或许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激情来了,接纳并让一切顺其自然发生;
激情走了,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最有益的决定。
看似洒脱不羁,其实分外清醒。
老白送给她自己亲手画的画,渴望打动她,她也只是淡然一笑:
年轻时肯定会为这幅画动心,但现在已经不会了。
中年女人的爱情,不过是恰逢其时的那杯酒,享受完微醺的快乐,酒醒了,还是得独自面对生活。
所以,李小姐游走于男人之间,但拒绝和任何一个人发展稳定关系。
对她来说,男人就像夜深人静时,对着窗口抽的那根烟。
虽然醉人,但香气散尽后,只留下淡淡的叹息。
2
格洛瑞亚:敢爱敢恨的花蝴蝶
格洛瑞亚是老白的学生,虽然隔着一层“师生”关系。
但她明目张胆表达对老白的好感,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热情。
她有着妩媚动人的外形,一口甜美的嗓音,唤着“灵呀灵呀”,直叫人骨头里酥酥麻麻。
格洛瑞亚有老公,可失踪了。
她对老白说:
老公长得很帅,因为从事非法交易被绑架了,绑匪要求2万5千人民币赎金。
赎金的数字,成了她与老白春风一度后,为了撇清关系,她购买老白画作时扔出的钱。
2万5千元,这就是她心中男人的分量。
“有钱有闲、老公失踪”,格洛瑞亚活得惬意自由。
她会在一夜情后给男人钱,也会帮老白筹备画展的场地,看起来,她才是两性关系里的强大的一方。
但电影立体地呈现出:
人并不是有强大的一面,脆弱和强大总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格洛瑞亚会找老白吐槽,倾诉心中的苦水,渴望得到理解。
可当老白真的尝试走近她,她又会戴上“花蝴蝶”的面具,用妩媚来隔离真情。
她享受特立独行的生活,但也容易被外界影响心情。
当她和蓓蓓同坐一张餐桌时,蓓蓓讽刺她: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
她回怼:
这是骗鬼的,这话我也可以编。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格洛瑞亚就像一个包装精致的礼物盒,用身体强行闯入男人的世界,但绝不把心灵交给对方。
她可以让男人看到她有多精致、多独特,可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
对格洛瑞亚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尊、自信、自爱。
她渴望活出自己,即使要为此付出孤独漂泊的代价。
所以,哪怕老公失踪,她也不孤苦无依,而是想爱就爱、想笑就笑。
肆意过着自己喜欢的人生,并且为一时的激情冲动给钱买单,大有“我对我的行为负责”的意思。
男人无法为她的人生负责,那就自己为自己负责。这笃定的人生观,何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精彩姿态呢?
3
蓓蓓:独立意识萌芽的女人
蓓蓓是老白的前妻,她是一个精致的女人,离婚后迷上跳探戈;
也是一个念旧情的女人,总是对老白念念不忘。
关于两人的离婚原因,电影给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真相:
蓓蓓说:“我只不过是犯了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
婚后出轨,这个总是发生在女人身上的悲剧,也发生在了男人身上。
老白听到这话表情很不是滋味,荧幕前的你我却会心一笑。
无论男女,都有寂寞、孤独、迷茫的时候,这让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错误。
可即使亲密关系因此走向破裂,也不意味着关系就此结束。
蓓蓓深知自己做错了事,出于内疚,也出于弥补,她没有和老白划清界限,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蓓蓓的男友是北方人,她嫌弃儿子找了个北方女友,说“北方人和南方人合不来。”
老白在旁边听到了,愤愤地说:你相好不也是北方人。
可见,蓓蓓并非真心爱着男友,可男友让她发现:
这世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关系,婚姻,只是一种关系,它是人生的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
因此,蓓蓓并不打算和老白复婚,尽管看着老白有爱慕者,她内心不安。
故意呛李小姐和格洛瑞亚“跟我在一起几十年没人睬,一分开变成抢手货”。
可内心深处,她何尝不希望老白获得幸福?前婆婆一心想让他们复婚,蓓蓓却说,老白应该另寻佳缘。
拧巴又真实,小气又大气。蓓蓓如同一个多面体,真实地表现出中年女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而她拒绝婚姻、拒绝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女性成长的出路。
结婚几十年,才知道自己爱的不是眼前这个人,有多少女人,拥有蓓蓓这样及时止损的勇气?
与其说,蓓蓓对老白念念不忘,不如说,她通过照顾老白,来安抚过去的自己。
看似念旧情,其实正在告别过去。扎入婚姻几十年,如今总算做回自己,蓓蓓渴望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人说:
《爱情神话》中没有爱情,没有神话,只有爱情破碎后的清醒自洽。
我深以为然。
无论是李小姐的理性,格洛瑞亚的洒脱,还是蓓蓓的成长,三种面对感情的态度,其实都与爱情无关。
或者说,她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爱,有则很好,没有也不差。因为我可以爱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权衡性与爱的关系,过好自己的生活。
冷暖自知,惬意自得。
中年女人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
知道生活充满了破碎与挣扎,依然在破碎中勇往直前,势必要突破常规,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三个女人都有着迟来的叛逆,如同暗火,悄无声息,却燃尽了草原。
影片最后,三个女人一起看经典电影《爱情神话》,却看得昏昏欲睡,更加点破了电影的主题:
中年人的生活,爱情不再崇高,即使依然渴望爱情,也能在爱情和生活之间四两拨千斤,游刃有余地转换。
唯一不变的,是好好爱自己。
千军万马挤“婚姻”这个独木桥,大可不必,为一段关系投入再多,都不如在自己身上施加养分。
爱自己如同种果树,慢慢蜕变升华,长出独属于自己的形状,最后收获的果实,必然能让生活添色增香。
B. 奥斯卡获奖影片《犬之力》想表达什么这部影片有哪些看点
奥斯卡获奖影片《犬之力》是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拍摄的电影,这部影片获得了2022年第79届金球奖7项提名并拿下了其中的3项,其中包括最重磅的剧情类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影片中饰演冷酷小哥彼得的演员柯蒂·斯密特-麦菲获得了最佳男配角。
值得一提的是简·坎皮恩导演是一位低产的导演,她已经有长达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了,但是在这四十年中她只创作过8部长片,8部短片和2部剧集,虽然她的作品不多,但是只要出自她手的便部部都是精品。
C. 徐静蕾被称为“中国第一女导演”,她的代表作有哪些
徐静蕾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的女神了,她容貌清丽,气质独特,人淡如菊,多才多艺,她既是一个出色的的演员,又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她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比如《我爱你》、《开往春天的地铁》、《杜拉拉升职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D. 胡安(著名女导演)详细资料大全
胡安,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内地导演。
E. 大片看多了,谁推荐一些女导演执导的电影~~ 谢谢(看答案质量有追加分数~~)
以下是我个人的见解:
许鞍华:强烈推荐《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是中国女导演里面最具大师气质的一个。她的片子都值得一看,《女人四十》、《千言万语》、《疯劫》也很经典。获香港金像奖最多的导演之一。是导演之一,不是女导演之一。
简坎皮恩:《钢琴课》。她这个片子拿了戛纳最佳电影,相当出色。她的其他片子就不推荐了……她就这一个片相当牛。不牛的还有《裸体切割》,《圣烟》。
索菲亚-科波拉:《迷失东京》。她的代表作,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的奖,也是她最好的作品。她跟坎皮恩一样,除了最好的一部,其他的作品都很平庸。平庸的有《玛丽皇后》、《处女自杀》。
张艾嘉:《少女小渔》,《心动》。前者拿过亚太影展的奖,后者拿过金马。听起来名气挺大,但是作品都泛泛。这两部还不错。其他像《20 30 40》、《一个好爸爸》等,娱乐还行,但是没有什么实质价值。
张婉婷:《玻璃之城》《秋天的童话》,还好。
麦婉欣:《蝴蝶》,尚可。
李少红:《红粉》,《门》。她的电影远逊色于她的电视剧。
马俪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我叫刘跃进》《桃花运》。前两部是文艺片,很不错,后两部是商业片,很不怎么样。尤其是《桃》,其糟烂程度堪比爱情呼叫系列。
徐静蕾:……她也敢称为导演,不害臊。你所看见她署名导演的作品都不能算她导演。她的作品可以忽略。
其他的女导演没大研究,就不瞎说了。
F. 你最喜欢的十部女性导演电影作品分别是什么
1《 日烦夜烦》
影片虽过于血腥与残暴,但令观众体验到人类天性的一面。男主文森特·加洛对于角色的掌控,那种忧郁的绝望,几近崩溃的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
2《拾穗者》
像用电影来写散文,法国好像随处都是风景,随地都可以用来作画!电影是想象的艺术,纪录片是当下的发声。如果认为生活很无聊的人,随意找个主题拍纪录片应该顿时会有趣起来。印象深刻的是,你愿意和扫垃圾的人握手吗?
女孩儿们和她们的哥哥都挺好。表面上都是毫无意义的家庭琐事,实际上是表达亲子、兄妹、女仆、同龄友人的微妙情感关系。看似符号化的各种道具创造了超现实感。大量近景镜头创造了逼仄感。灯光师和音效师居功至伟。
9《沙罗双树》
和阿彼察邦很像从生活从逐渐挖掘出生命的律动,这部很闷的片子在河濑直美以琐碎现实为主添加了亦真亦幻的辅料后开始有了“神性”,两点:一是沙罗节上震撼的舞蹈俨然民俗风情,醉心于雨中的舞动摄人心魄,二是众人用共同的音律帮助生产见证新生命的诞生,俊在哥哥圭神隐后看到新生的弟弟流下了泪水
10《将来的事》
忧郁症母亲的政治审美,市场和内容所提供的真理能否辩驳,无政府主义农场走丢了潘多拉,分手丈夫的海边小屋,欣慰学生亦非归属,柏拉图儿童读物,平安夜催眠曲……一位哲学老师bitter sweet的小生活,将所有悲痛都过得轻松幽默波澜不惊,只在不经意时悄悄哭泣。很不错
G. 电影《世间有她》引发温暖共情,你在哪个角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电影《世间有她》 一经上映引起各大网友的热论,表示这样一部以女性题材为主体的电影在中国内地十分少见。并且演员也演出了不同角色时期女性的身份位置与困难,剧中表达的深度和意义都让人不禁反省深思。小小的女性通过自己不同面的努力,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可以说简单的三个家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生的缩影。而在面临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琐事时,应该如何去平衡和调节自我?在这场新冠肺炎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家庭里面为生活金钱的打压的窒息感,还有孩子生病时的焦急感。甚至是恋爱,也因为疫情而变得岌岌可危。一系列问题夹杂在电影中,许多观看电影的朋友都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当时的自己就像她们一样被困在茧中无法挣脱,幸好一切都挺过来了。
H. 皮克斯新作《青春变形记》获单日观看人数冠军,你喜欢这部动画电影吗
皮克斯新作《青春变形记》获单日观看人数冠军,小编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华裔女导演拍摄的,因此在电影中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说祠堂、字体等等,让人觉得在异国他乡,依旧有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这部电影的质量上乘,口碑非常不错。虽然故事很好懂,但是暗含着人生最真实的道理,也体现着妈妈对女儿的期望。妈妈一直希望女儿可以成为一个乖孩子,能够拥有很好的学习成绩。但是最终选择尊重女儿,这是妈妈心态的转变,很多父母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觉得对孩子的管束太严格。只有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