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电影如果爱中舞蹈有哪些

电影如果爱中舞蹈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16 05:28:00

1. 有关舞蹈的电影有哪些

1《舞动我人生1,2,3》
2《精舞门》

3《歌舞青春》
4《跳出去》
5《街舞少年》
6《重击巧克力》
7《如果爱》
8《魅力四射》
9《舞梦成真》

有关街舞的电影:《继续跳舞》《霹雳舞王1、2》《巧克力重生》《热力四射》《舞出我人生1、2》《save
the last
dance》《街舞少年》《甜心辣舞》《街舞女孩》《舞梦成真》《中央舞台1、2》《摇滚夏令营》《青春舞会皇后》《灰姑娘之舞动奇迹》《美少女拉拉队》《歌舞青春》《闪电舞》《街舞新曲》《舞动青春》《精舞门》《浑身是劲》《8英里》
有关国标舞的电影:《tanghi argentini》《情舞师生》《take
the lead》《探戈课》《探戈》《可可香奈儿》《闻香识女人》《巴黎最后的探戈》《辣身舞》《绝情舞女》《我要跳舞》《dance
dance》《舞动心方向》《狂热舞厅》《留住最后一支舞》《情迷哈瓦那》《雨中曲》《跳出我的天地》《爱君如梦》《佐罗的面具》《斗爱》《古巴拉丁舞与冲绳杂煮》《拉丁生活》《舞国英雄》《独领风骚》《出租》《谈谈情跳跳舞》
有关芭蕾的电影:《save the last dance》《红菱艳》《芭蕾人生》《我们在跳舞》《芭蕾公主》《戏梦芭蕾》《舞吧,昂》《芭蕾舞蹈家》《两个人的芭蕾》《芭蕾学院》

2. 影片《如果爱》

《如果·爱》是著名导演陈可辛的一部爱情大片。这是一部保留丰富剧情的当代歌舞片,由金城武、周迅、张学友等大牌明星倾力出演,人物有血有肉。作品载满了流行动感,又不失醉人情怀。该片用歌舞片的形式,华美丰饶的舞美设计,千变万化的缠绵曲调,再现了一个有关爱恨情仇的永恒主题,并将当代中国艺术青年残酷的现实境遇,特别是“北漂”一族的流浪式梦想,展示得淋漓尽致。纽约《时代》周刊将该电影称为中国的“红磨坊”。
故事讲述艺术片导演聂文在上海拍摄大型歌舞片,主角则是他的多年女友孙纳,及来自香港的林见东,谁料,原来孙纳与林见东是十年前的旧情人。当年孙纳出身贫苦但志存高远,为了生存和成功,她不择手段,终于成为人人艳羡的大明星,成名后的她努力忘记过去,否定岁月的全部痕迹。然而命运弄人,十年后,她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却同时出现了——十年前相爱的恋人,有当年不得志的导演系学生,转为大明星林见东,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金牌导演,自己的男友聂文。更戏剧的是,三人要同演一出戏,剧情和命运却惊人相似。面对昔日情人和今天的爱人,孙纳陷入了选择的困惑。
作为一部歌舞片,导演将西方文化元素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视角做了很好的融合,在故事内涵、叙事形式、歌舞运用、画面声响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整部影片成功地凸显出了导演对影像语言的综合驾驭能力。通常歌舞片流于类型片的浅淡方面,可是,陈可辛却把影片伸展到多种变化层面。片中没有象童话式的大团圆结局,没有一个角色可以摆脱悲痛,这样的设计对于欧美的观众可能是一种挑战。同时,影片的剧情多重关系交错,虽不复杂但显零散,导演却处理得十分紧凑有力,衔接得也圆润流畅。整个故事简单但叙事形式复杂,实际上是一个“戏中戏”,与现实对比是两个时空,还有十年前的时空。戏中戏又与现实相同,所以这三个时空有了交集。但导演的条理却很清楚,现实的这条线往前走,回忆的线也往前走,歌舞的线则穿插其中,负责解释回忆的线和渲染现实的线——这些在银幕上放到一起,互相渗透,互相感染,似真似幻。整部影片都是在回忆、现实、舞台里交错进行,随着剧中人物的重遇、回忆、拒绝、妒忌,电影语言显出了它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的魅力。在一部充斥MTV式剪辑和时空交错的影片里,能突出核心,需要很强的掌控能力,这正是陈可辛导演水平的直接体现。
影片中的镜头运用非常出色。该片有两名亚洲最强摄影师鲍德熹及杜可风分担镜头工序,各自有精彩的构造独特的影像。鲍德熹以热切及浪漫的角度负责巴洛克式酒店及上海外滩风貌,令画面填满了锃亮的绿、蓝及茶色。至于杜可风,则把孙纳及林见东的回忆片段赋予灰暗及冰冷的外观。全片的水中镜头、奔跑运动镜头以及遮挡物隔离状态下的镜头都拍得很具效果。金城武和周迅所扮演的角色看到,勒令他不许送行,也不许目送。当她发觉他隔着玻璃窗偷看时,猛力踹了一脚,然后跑远了。镜头隔着玻璃表现了那个落寞男生的情绪,很形象,很真实。孙纳向前走去,镜头跟拍了几步,然后不是按通常的做法,镜头一路跟着,而是突然沿着相反的方向越拉越远,魂牵梦萦。如此理性的镜头处理,与一路跟拍下去的主观镜头相比,更能让人感到留守者的凄怆。这种客观距离的写照,也逼真地反映出了人物的心理距离,扣人心弦,使人心碎。《如果·爱》里还有个时空重叠的镜头,极有韵味。那是金城武(林)和周迅(孙)在样片房里拥抱在一起,此时,他们前方的荧幕上恰好播放着与他们的回忆一样的在冰河上拥抱的样片,镜头慢慢拉远开来,仿佛可以清晰看见他们的回忆,现实和超现实融为一体。
在歌舞创意方面,导演对歌舞表演的处理也是要简不繁,曲目很好的与剧中男女的心境融为一体。加强了影片的情感浓度。《如果·爱》的歌舞部分,音乐节奏成为剪辑的最大依据。除此之外,多种叙事蒙太奇的运用,将歌舞部分的表意功能运用到极致。镜头整合的依据不再是时空的连续性,而是情绪的一致性。《如果·爱》的情节虽不感人,但歌舞段落将整部影片的情绪烘托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爱》可谓一寸歌舞一寸金。全片穿插的歌曲带有异国风情,顶尖印度排舞师Farah Khan,由她领导中国演员们加入多位好莱坞舞蹈艺员组成舞步。同时,陈可辛运用柔软体操、软骨功、喷火师、空中飞人、小丑、小矮人等来点缀连场歌舞,不过,影片内的歌舞场面,其实只是用作掩饰镜头背后那段错综复杂之感情瓜葛。陈可辛巧妙地分配动感歌舞场面,以此推动剧中人互动升级的爱情危机,及交代孙纳与林见冬的北京回忆爱情故事。
应该说,陈可辛试图从艰难、暗淡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出某种发亮的色彩,他把观众的眼光从现实生活引向了简单而美好的回忆和经过艺术再塑的超现实这两极。同时他又冷静地观看这正在发生的一切,他将回忆、现实和超现实进行相互对比关照,甚至进行不断修改,从中传达出一种思索的意图,一种对自身生存的明澈洞察的努力。人一生总是有爱的机会,尽管有时心里并不确定。我们心里会有一个见东,他英俊忧郁,我们心里还会有一个聂文,他善良成熟又才华横溢,那些公主与王子的美好故事被我们在心里一幕幕轮回上演,却掩盖不了孙纳浮躁可怜的心机。也许,这部电影正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去回忆。

3. 歌舞片的歌舞片的流行史

歌舞片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歌舞片的诞生,但是由于缺乏声音这一方面的要求,人们将1929 年米高梅的《百老汇的旋律》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歌舞片。
歌舞片在30年代开始盛行,并成为30、4O年代的流行时尚,出现了一系列经典的歌舞片,如我们熟知的《绿野仙踪》Wizard of Oz (1939),《四十二号街》等。50、60年代达到辉煌,产生经典《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音乐之声》,70年代便开始萎缩,90年代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光影世界,世事浮沉,当科幻片、动作片、灾难片和恐怖片等轮番上阵后,往昔“歌舞升平”的时代虽然已经渐行渐远。
而歌舞片在印度则依旧美轮美奂。印度,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歌舞电影电影生产国,每年拥有全世界36 亿观众,在它的市场上,好莱坞电影仅占6% 的份额。以孟买为中心的南好莱坞电影,以“无歌舞不成片”的传统为世界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歌舞片。从50 年代风靡中国的《我的情史》,到新世纪红遍全球的《印度往事》,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但印度电影依旧是歌舞升平、如梦似幻。今昔的歌舞片更是摆脱以前的模式,推陈出新《印度往事》《野玫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片。今天的印度歌舞片在印度新的电影人的带领下,呈现出新的现代特征。
我国歌舞片的雏形早而有之,只是形式单纯,没有好莱坞的豪华阵容,也没有巴西歌舞片的民族特色,发展不够成熟,加之数量又少、不成规模,观众自然也形不成对中国歌舞片的认识。1931年《歌女红牡丹》诞生,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部歌唱片。30、40年代歌唱片成为上海娱乐电影的一种主要形式。比如第一部有插曲的影片《野草闲花》,阮玲玉和金焰演唱的《万里寻兄》清新感人;由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根据美国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改编而来,在上海创下了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纪录,其中由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金山演唱的三首插曲功不可没。虽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歌舞片,但是歌舞的魅力已经开始在电影中闪现。其中最著名的是《马路天使》。到了五六十年代,彩色歌舞片曾在香港风靡一时,尤其是邵氏的《花团锦簇》和《千娇百媚》,其豪华的歌舞场面蔚为壮观,是着力模仿好莱坞金碧辉煌、歌衫俪影之风格的经典作品,堪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媲美。
我国的现代歌舞片比较有影响的是香港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陈可辛怀揣着“中国50年来第一部真正音乐剧电影”、“3 年来最盛大的中国歌舞片”的理想,使《如果·爱》终于在2005年末粉墨登场,一场豪华的歌舞盛宴刹然间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通览世界歌舞片发展史,美国和巴西的歌舞片从把简单的舞台剧搬上荧幕到现在的制作商业歌舞大片同为歌舞片,表明他们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而中国的歌舞片经过多年停滞之后,现在正在尝试改进注入新的活力。是巧合,还是事出有因,下面就通过以新世纪好莱坞,巴西和中国歌舞片代表《红磨坊》,《巴西往事》,《如果爱》这三部影片艺术创作特色上的比较来探讨新世纪歌舞片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以及寻求当代成功的歌舞片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红磨坊》在叙事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新的东西。这部电影在片中讲述的正是一个传统好莱坞“后台歌舞片”的故事。剧情设置可以说毫无新意,简单老套的剧情都成了它被载入歌舞片历史的“拦路虎”。影片先是把红磨坊内颓废、奢靡、淫乱的狂欢场面尽其所能地铺陈在观众面前,营造出乌托邦式的气氛;紧接着,让莎婷(尼克·基德曼饰演)与克里斯汀(伊万·麦克雷格饰演)错遇并相爱,进而编织出乌托邦式的爱情诺言。公爵的出现预示着这对刚刚热恋中的男女将要在社会现实和理想之间艰难抉择。莎婷为了使克里斯汀不被杀害,赶走了克里斯汀,最后克里斯汀还是回来了,歌舞剧成功了,但是莎婷因为肺痨死了。所有情节铺垫都是按照典型的后台歌舞片的套路来编排,丝毫没有创新,所谓“后台歌舞片”是指在一个真实的舞台上表演歌舞节目,加上后台的爱情故事作为填充。在1930 年的歌舞片中“后台爱情”是常见的叙事设计,为歌舞表演提供形势和情绪的框架,这一时期好莱坞歌舞片对叙事和主题的处理还主要是为前台表演作陪衬的。在这种模式下,即使结局变为有情人终不能白头偕老, 《红磨坊》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了任何吸引力。
同样地,《如果·爱》在整体剧情上也未免于落入俗套。陈可辛导演运用“戏中戏”模式,讲述同一部戏的戏内戏外两个雷同的三角爱情故事。但它与《红磨坊》最突出的不同就是,《如果·爱》的结局是开放式,孙纳爱林见东,也爱聂文,但她的最终选择无人知晓,影片结尾并没有交代,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就使剧情丰富化,自由化,不会像好莱坞经典模式那样,将情节都设置成一个套路,看到最后所有人都能猜到结局。《如果·爱》留给孙纳选择的余地也便留给了观众思考的空间。这是作为歌舞片的一个突破,情感纠缠的细腻充分融入于剧情的走向,把选择留给时间,把情绪抛给观众,把思索对比现实。 早在40 年代歌舞片的“黄金时期”,米高梅的梦幻王国将音乐变成了一种普遍的世界观,是对一种“态度”的视听表现,这种态度实质上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美妙和富于浪漫色彩的地方,其中渗透着音乐的节奏与优雅。”这种态度从最早的《爵士歌王》开始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歌舞片的“风格”,却是在“融和歌舞片”将情节和歌舞融为一体之后才明确的。但是歌舞片发展到当代,开始转向多样和含混:《芝加哥》揉合了“黑色电影”的元素,采用阴影和低调光,一反歌舞片高调布光的明亮场景,将镜头转向街道、监狱、法庭等场所,表现“黑色电影”的经典主题——“性和暴力”。其中最为著名的段落“监狱六重唱”引进女权主义色彩,在歌舞片的主题中是一大突破。被冠以“后现代激情主义”的《红磨坊》是一场拼贴和碎片化的游戏,这符合“后现代”的叙述特征。饱和色块的垒积、漫画式的表演、自由变化的摄影机视点,都体现了后现代“不建设一物”的狂欢式的信条,而歌舞本身的对位运用是对经典的嘲讽和解构。歌舞片不再是表演的标准和陈规了,变成了漫画化和游戏化的杂耍。
相比之下,《如果·爱》的画面全然是另一种风格。两位华语电影界著名摄像师鲍德熹与杜可风分担镜头工序。鲍德熹以热切及浪漫的角度负责歌舞场景的拍摄。但这次,导演和摄影师并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惊喜,歌舞部分的拍摄和剪辑中规中矩,侧重保证画面流畅和叙事抒情。依据歌舞的意境和情绪,景别的运用比较局限。
以《忘了我是谁》为例,这首歌描述的是男主角与失忆的主角第一次在马戏团见面的片段。由于重点在于两人的对话,所以景别集中于中景,在两人的腰部以上转换。再以《人生蒙太奇》为例,这首歌是整部片子的开场歌舞,场景着重于热烈、欢乐的气氛,所以多用摇臂摄像机在旧上海的街道内拍摄。景别都是全境,包括正面全境、侧面全境和俯拍全景。比较出彩的是对于色彩的使用。在本片中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摄影风格。歌舞剧部分的画面呈现一种橘红色的暖色调:色彩浓烈丰富、场面宏大热烈,是侧重于视觉奇观营造的华丽风格;回忆部分除了主人公孙纳的服装选用橘黄、紫色等相对饱满的色彩之外,整体上呈现一种蓝灰色的冷色调,这种“褪色”感画面紧扣了“回忆”的主题,加上对雪景的运用,使画面有一种纯净抒情的唯美化色彩;现实部分则采用了生活化的摄影风格,在布光和色调运用上贴近自然。
《巴西往事》的整个的影片都使用肩扛摄影, 而且一直保持在同肉眼视距相同的焦距上, 摄影师并没有故意的晃镜头。这样的拍摄观念使得观众能够以更加现实的生活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领悟影片所传达的内在信息,并触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共鸣。肩扛摄影同时意味着灵活的机位和镜头调度, 一般的固定几个机位拍摄一组场面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被外在因素诱导的感觉, 而肩扛摄影的镜头转向随意、机位感模糊, 画面感觉会相对客观。影片进行到第11分钟时出现了情节的第一次高潮—女仆爱丽斯和工头杜比的初次邂逅, 当杜比碰倒了爱丽斯的托盘, 爱丽斯蹲下捡东西, 两人一上一下互相凝视, 此处摄影师采用肩扛、亚高速摄影在一个镜头内一气呵成, 完成了从俯拍到仰拍的过渡, 给观众以新颖、流畅、自然的感觉。 影片表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故事,但大部分音乐与歌曲选择的都是20世纪后半期的经典流行音乐,例如,在《红磨坊》里, 基德曼与麦克格雷格互赠的情歌有甲壳虫的《你需要的是爱》,U2乐队的《骄傲》、保罗·麦卡特尼的《蠢笨情歌》基德曼在“红磨坊”中被众人拥舞模仿了麦当娜《物质女孩》的MTV,而麦当娜的成名曲《宛若处女》则由“红磨坊”的经理泰勒拿来戏仿。这样的混乱使歌舞与叙事不能糅合在一起,但是与其后现代激情的主题是符合的。歌舞场面是对早期歌舞片的复兴。在歌舞片早期,华丽的歌舞场面是必不可少的,制片公司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华丽的布景和艳丽的服装,营造花团锦簇的盛景,呈现给观众的往往都是一派仙乐飘飘、奢靡繁华的梦幻场景。
红磨坊》在制作规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做到了“复兴”,而影片的核心———歌舞段落,却充满了华而不实的声色表演。在歌舞片的每一发展时期都有其特色与代表作,其歌舞表现形式也都被注入新的活力,更有许多经典歌舞段落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例如,《雨中曲》里,金·凯利在雨中欢快地跳起踢踏舞,并唱起《雨中曲》的场面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歌舞电影史上的经典。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鲍威尔执导的辉煌的歌舞电影《红菱艳》,片中著名的长达13 分钟的“红舞鞋”的芭蕾舞场面宛如流动的“西斯廷壁画”,光彩夺目,美丽绝伦。而作为力图复兴歌舞片的《红磨坊》,除了过度喧嚣疯狂的歌舞场面,与戏仿的段落,很难找出经典的段落能够在歌舞电影史上抹上浓重的一笔。
《如果爱》中的叙事和歌舞是分开的,歌舞没有参与叙事。影片是依据音乐节奏剪辑镜头,运用平行,交叉,对比等多种叙事蒙太奇,充分发挥歌舞部分的表意功能。正因为有歌舞才有戏里戏外的真情假意。相比《红模仿》歌曲的随意和混乱,《如果爱》是纯净的,歌曲也是由演员演唱的新创作的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的参与,更能使人感受到歌舞片娱乐大众的的这一方面,吸引眼球。相对于音乐的雕琢,对舞蹈的细心安排在影片中也看得出来。通观影片,社交舞,新创舞,马戏班热舞竞相亮相,“伞舞”“邋遢的世界”,“男人本该嫉妒”等舞段各有特色。影片巧妙的用“戏里”的舞蹈表现戏外人物的心声,歌舞和剧情十分的契合。
《巴西往事》中的歌舞艺术则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不得不承认,巴西是一个歌舞国家,婚礼上的歌舞场面让人激动不已,有位巴西电影导演曾说:“巴西电影既是夜总会又是教堂,既是马戏团又是音乐厅,既是比萨饼又是诗歌研讨会。”因此,巴西歌舞自身的特质使它能在世界歌舞片这个类型上力拔头筹。与传统巴西歌舞片不同的是该片不再营造梦幻,以前在巴西歌舞片里看到的华丽服饰,宏大场面,充满梦幻色彩的歌舞不见了,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发现巴西人的焦虑,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导演以冷静客观的镜头表述生活在歌舞片里是难能可贵的。《巴西往事》的女导演米拉· 奈尔曾说“ 歌舞的展现不光停留在美丽的乡村、豪华的公馆和清新的大自然, 它应该停留在人们的心中, 停留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将自己的话付诸行动。

4. 《如果爱》电影的音乐鉴赏

如果爱》,与爱无关

电影院里一连看了两遍《如果爱》。观众多是情侣,看的时候窃窃私语。也许和他们期待的歌舞片不一样,每一场都有提前离场的观众。

我也有一些失望。论剧情的张力和巧妙,《如果爱》不如《甜蜜蜜》;论剧情的复杂和诙谐,不如《金枝玉叶》;论剧中人的心理刻画,又不如《三更之回家》那样细致。香港导演触碰内地题材,前有张婉婷《北京乐与路》遭遇滑铁卢的前车之鉴,陈可辛这次不能不加倍小心。毕竟,香港导演对内地的情形掌握的有限,很容易就陷入隔靴搔痒,乃至猎奇的套路。好在有大明星作阵,打着当代首部华语歌舞片的旗号,《如果爱》的票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其实,《如果爱》只能算是一部插曲多了一些的故事片,打着歌舞片的旗号,未免有些牵强。真正的歌舞片,如《西区故事》、《红磨坊》,情节应该和歌舞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如果爱》中,歌舞的段落和故事情节泾渭分明,更多的是一种戏中戏的格局。其他地方出现的歌曲,只能算作是插曲。

张学友的歌声,有百老汇音乐剧的感觉,然而演技却不敢恭维,声调忽高忽低,情绪控制不稳,台词的功底明显不够。池珍熙的戏份过于局限,作为串场的人物,担任见证人的职责,算天使还是凡间的人?导演的处理写意不写意,写实又不像写实,所以很看起来有些别扭。

林见东和孙纳的感情戏应该是片中的重中之重,导演也着实下了气力。可是前面的铺垫毕竟太少,林见东的十年痴情就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戏中戏的框架,加上大量的闪回,对于习惯线性叙事结构的观众来说,也造成一定的欣赏阻碍。

此外,片中有些地方显得多余,如导演聂文暂时离开剧组那场戏,曾志伟饰演的监制和工作人员的那段对话就与剧情关联不大。还有就是一些台词,显得莫名其妙。记者会上,当记者集中询问孙纳的一些情况时,林见东的插话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们的问题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话,我想对我的提问到此为止。”再有聂文发现了孙纳和林见东的感情之后,在戏中戏打了孙纳一巴掌,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剧本如此,还是演员的处理问题。

说归说,不管怎样,片中的几处歌舞还是蛮赏心悦目的,那段表现孙纳转变过程的戏,舞蹈演员的服装非常有创意,舞蹈场面和现实的交叉,交待了一个人的转变过程,节省了叙事的气力,又增加了看点。

打动我的地方,不是事先被媒体炒作的金城武在水中流的那滴眼泪,而是被老外制片抛弃后,躺倒在冰面上的孙纳,配着充满憧憬和迷惘的歌声,你能体会到一个女孩被伤害后心碎成一片片的滋味。还有两个人再回到北京以后,录音机里传出的见东的经年录音,虽然老套,却很有杀伤力。最后一场戏中戏,欺骗了很多人,大多数的观众都以为聂文真的死了,看到聂文重新站起,很多人发出失望的叹息声。其实,如果导演真处理成这样的话,就未免太离谱了。总之,论艺术成就,《如果爱》构不成经典,《甜蜜蜜》仍然是陈可辛的最佳作品。

至于《如果爱》的情节是否影射了演艺圈的潜规则,以及影射了谁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多大兴趣。倒是觉得,这故事很像是对当下的一个隐喻。一个急着摆脱贫困的国度,会使用种种不良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同时,也留下一道道的伤痕。即便是面子建设得再富丽,没有足够的时间累积,总会在某一处露出马脚,就像影片中成名后的孙纳,仍旧会磨牙一样。电影院里的说话声、打电话声都在给这一切做着现实的注脚。
林见东对孙纳说,不要忘了北京。而现实却是,北京,真正的北京在一点点地消逝。老房子、地下室、护城河、小饭馆,破虽破矣,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从这点来看,《如果爱》的故事与爱情无关,倒是不经意间了营造了一个时代的心灵写照——遗忘和记得

5. 一年级大学季《如果爱》里面有哪些歌

都是电影《如果爱》里面的歌曲,其实算是一部歌舞片,《如果·爱》由陈可辛执导,由周迅、金城武、张学友、池珍熙等人主演,讲述了出身贫苦的女星孙纳,在她努力想要忘记过去一切的时候,她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同时出现,孙纳面临情感抉择的故事。
一年级大学季是要把它改成话剧,用的还是电影里面的歌:

生蒙太奇 池珍熙
忘了我是谁 金城武、 周迅
美丽故事 池珍熙
你是爱我的 张学友
外面 周迅
男人本该妒忌 张学友
十字街头 金城武、周迅
假如 金城武
命运曲 张学友、池珍熙
如果·爱 张学友
可以去音乐软件里搜一下

6. 电影《如果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的开始应该追朔到1995年的北京,林见东前往北京去读电影,他一心想挑战自己读电影导演系的野心,却惨遭滑铁卢。他的成绩只是平平,理想完全破灭。

就在心灰意冷之际,他遇上了孙纳,当时,孙纳在一个歌舞团当洗烫工,却已雄心壮志,努力要成为一流的歌舞演员,同时她更身兼多职,赚钱养活湖南乡下的家人,对于只会伸开手掌问家人索取生活费的见东来说,孙纳顿时成为他祟拜的对象,鼓舞他重燃斗志。

这一段情缘,本来可以有个美好的回忆,可是见东发现孙纳为了多赚一点钱,竟不择手段,天真的见东一心为了帮孙纳找岀路,介绍她认识一些电影制作人,孙纳竟暗地出卖了他;孙纳从此消失,见东的大学生活也结束。

歌舞片《如果·爱》由陈可辛执导,由周迅、金城武、张学友、池珍熙等人主演,讲述了出身贫苦的女星孙纳,在她努力想要忘记过去一切的时候,她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同时出现,孙纳面临情感抉择的故事。本片亦为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影片。

(6)电影如果爱中舞蹈有哪些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孙纳:演员 周迅

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成功人物,虽然对当年发生的事感到不安和内疚,但她并不十分在意。她以为自己能在电影里翻云覆雨,却没想过现实中的她,也要在两个男人之间作出抉择,更没想到她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作出这样的抉择:去珍惜怀念她的过去,还是像她现在一样,只顾眼前?

2、林见东:演员 金城武

10年前的他,跟大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物质生活丰富的香港成长的人们一样,从没想过物质的缺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他本着纯真的想法去北京追寻梦想,但考验真正到来时,他却经受不住。

清贫的大学生活令他措手不及,与刻苦耐劳的本地年轻人相比,他更是逊色,这一切更被一个叫孙纳的女子彻底摧毁。10年后他以报仇为借口回来,目的是要让“她”知道,她曾怎样一手摧毁一个人。

3、聂文:演员 张学友

内地最出名的导演,并一手将孙纳捧红。与孙纳一起的5年,是他们最风光的时光,但此时,他却开始害怕自己已江郎才尽。创作的危机令这对情侣关系紧张,感情也出现了危机,更重要的是,聂文隐约觉得,孙纳当年之所以跟他一起,只不过是因为他可以将她捧红。

电影圈是很小的,孙纳如何利用关系,爬到这一个位置,聂文一一清楚,但他是爱孙纳的,也许他觉得他们是属于同一类的,虽然他并不喜欢这样的他们,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生存。

7. 电影《如果爱》中的插曲叫什么名字

如果爱插曲 你是爱我的 http://58.22.96.117/data/jtmusic/CNC/16898_33431_396482.wma 外面 http://www.brair.cn/music/waimian.mp3 忘了我是谁 http://www.zbidc.cn/user/zbnxl/UploadFile/%CD%FC%C1%CB%CE%D2%CA%C7%CB%AD.mp3 十字街头 http://www.emimusic.com.cn/song/57.mp3 具体专集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0000075490.html 中文名称:如果·爱 资源类型:MP3! 版本:224KVBR 发行时间:2005年11月18日 专辑歌手:原声大碟 地区:香港 语言:普通话 简介: 专辑介绍: 2005年威尼斯电影展的闭幕电影,《如果.爱》扬威气势如虹,更代表香港出征“奥斯卡”角逐最佳外语片!陈可辛继十年前的《甜蜜蜜》再度执导的爱情歌舞片《如果.爱》,斥资3.2亿人民币,拉拢亚洲区四大明星张学友、金城武、池真熙及周迅携手合作,云集奥斯卡得奖摄影师鲍德熹、荷里活舞蹈大师Farah Kahn、香港顶尖音乐人金培达、首席美术指导奚仲文及国际级动作指导董玮,以歌舞片来打破地域、语言的界限,将色彩缤纷、前所未见的歌舞场面搬上大银幕。 专辑曲目: 01. 人生蒙太奇 -池珍熙 02. 忘了我是谁 -金城武 周迅 03. 美丽故事 -池珍熙 04. 你是爱我的 -张学友 05. 外面 -周迅 06. 男人本该妒忌 -张学友 07. 十字街头 -金城武 周迅 08. 假如 -金城武 09. 命运曲 -张学友 池珍熙 10. 如果·爱 张学友

阅读全文

与电影如果爱中舞蹈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全民的电影 浏览:745
海洋之歌电影哪个国家文化 浏览:738
爆笑电影推荐胆小勿入 浏览:668
10新上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79
2018枪战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715
印度电影一票革命 浏览:902
天羽电影电脑版 浏览:600
叶罗丽精灵梦电影第一季 浏览:741
电影相同但不同豆瓣 浏览:445
禁18的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923
幽灵船泰国电影 浏览:698
吴京和洪金宝合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265
多电影院视 浏览:927
黑道龙少爷是什么电影 浏览:80
爱情电影开饭馆 浏览:662
爱情电影龙母 浏览:433
私人情侣电影院加盟 浏览:806
日本电影愉情 浏览:593
张国荣刘德华上海滩电影全集 浏览:759
周润发刘德华电影赌神粤语版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