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野武是谁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足立区,日本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
1973年,北野武与兼子二郎组成相声搭档Two Beats。1975年,作为漫才演员初登小荧幕。1980年,与明石家秋刀鱼一起为富士台制作一档低俗无厘头的爆笑节目《THE MANZAI》。1983年,参演战争片《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9年,自导自演处女作《凶暴的男人》,该片囊括当年日本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奖。1991年,凭借爱情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获得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凭借犯罪片《花火》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
2001年,出演由深作欣二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大逃杀》。2003年,凭借执导的第11部作品《座头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5年,就任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电影专业主任。2008年,凭借剧情片《阿基里斯与龟》获得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3]。2010年,自编自导并主演犯罪片《极恶非道》,该片入围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4]。2014年,获得第27届东京电影节武士奖[5]。2015年,北野武获得法国香槟骑士团颁发“名誉侍从”勋章,是全球第3人获颁此勋章,也是首位日本人得此荣誉(截止2015年)。2017年,其执导的影片《极恶非道3》在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亮相[6]。2018年,担任“第27届东京体育电影大奖”评委会主席并获最佳导演奖。
㈡ 求一部关于日本学生杀人的电影名
这是深作欣二的经典电影,大逃杀,共有两部。分别是2000和2003年出的。
大逃杀I:
剧情:四十二名学生由班主任带领,被逼到一荒岛参加大逃杀死亡游戏。他们当中只能有一人生存。血溅四周,互相残杀,敌友难分。为求活命,这班学生的真本性彻底表露出来……
幕后花絮:
本片推出后广受争议毁誉参半。名导演深作欣二在本片中毫不手软地大胆表现暴力场面,用充满冲击性的画面,揭示出非常情况下赤裸裸的人性,营造出触目惊心的效果。但这部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影片的主题却是反暴力的,它刻画人心中温暖的部分,讴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对社会的丑恶进行辛辣地讽刺,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是一部发人深省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最佳影片大奖。出演男主角的藤原竜也后来还演出《死亡笔记I和II》
演员:藤原龙也 前田亚 北野武
大逃杀2:
剧情:从全国中学三年生中选出被认为是最不良的一个班级,令其所有成员在一起自相残杀直至仅余最后一人存活的游戏法则——新世纪教育改革法,通从全国中学三年生中选出被认为是最不良的一个班级,令其所有成员在一起自相残杀直至仅余最后一人存活的游戏法则——新世纪教育改革法,通称“BR”。 三日之内,要么将身边所有同伴杀死,要么等着自己被杀,道路残酷而唯一。而当年最终从这种极限状态中脱逃,残活下来的人。。。
主演: 藤原龙也 前田爱 忍成修吾
影片相关:《大逃杀》原为一部同名小说,由高见广春所作。原标题为音译的英文“Battle Royale”,中文译为“大逃杀”。据作者本人称,这部小说表现的是在日本民族性中的那些终将使日本陷入危机的恶劣特性。从其内容不难看出作者对军国主义思维的强烈反感。导演深作欣二也是一直在作品中反对军国狂热。虽然有这些特殊背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品中对人类普遍本性的反思。
作为日本影视业一贯的运作方式,《大逃杀》还有漫画等其它产品。而各种版本(小说、电影、漫画)的相互补充也使得本作内涵更加丰富。
㈢ 寻求一部日本电影的名称
《大逃杀》
(英语:Battle Royale;日语:バトル・ロワイアル;罗马拼音:Batoru Rowaiaru)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家高见广春原作的同名电影,包括《大逃杀I:东京圣战》(2000年)和《大逃杀II:镇魂歌》(2003年),导演分别为深作欣二及其子深作健太。该作品亦被改编为同名漫画、网页游戏及纸牌游戏。剧情梗概
已经饱和的世界经济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萧条。新世纪伊始,有一个国家彻底崩溃了,完全失业率超过了15%,一千万失业者遍及全国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们开始威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全国有80万儿童、学生拒绝上学。学校内的教师又遭受到学生的暴力行为,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就在这个时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法》的通称。所谓BR法案,就是为了解消公民对学校的崩溃、对卑劣少年的恶性犯罪引起的愤恨;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在逆境中排除各种困难,并由此获得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们从大人们手里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利。
从全国的初中3年级中,每年随机地选出一个班级,并把学生们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时间限度为3天。学生们必须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在此期间的学生杀人、致人伤害、持带枪械等违法行为都不受法律限制。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本片推出后广受争议毁誉参半。名导演深作欣二在本片中毫不手软地大胆表现暴力场面,用充满冲击性的画面,揭示出非常情况下赤裸裸的人性,营造出触目惊心的效果。但这部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影片的主题却是反暴力的,它刻画人心中温暖的部分,讴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对社会的丑恶进行辛辣地讽刺,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是一部发人深省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最佳影片大奖。出演男主角的藤原竜也原是活跃在话剧界的少年明星,他凭借此片获得了日本电影界众多大奖中的最佳年度新人奖项。
简评
有人说《大逃杀》是人性的讽刺画,似乎所有的一切是由所谓人性的恶所造成的,这是完全不对的。如果《大逃杀》的主旨是揭露所谓人性的恶,那么电影的主角将完全是另一些人,而结局也将完全是另一个。《大逃杀》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讽刺画,电影中的那个孤岛难道不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极端的表现吗?电影中是颈环的逼迫,而现实中则生存压力的逼迫;电影中是互相残杀,而现实中则是残酷无情的竞争;电影中有人自杀,现实中难道迫于生存压力而自杀的人还少吗?电影中有桐山那样残酷无情的人,现实中不是也有人叫嚷什么“狼性生存”吗?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建立在残酷无情的生存斗争之上的社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动物的自然状态竟表现为人类发展的顶点,这就是《大逃杀》所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