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安导演,赵文瑄、金素梅主演的电影
《喜宴》由李安导演,赵文瑄,金素梅主演,内容涉及的是同性恋的题材,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美籍华人高伟同是一个同性恋,他跟美国人赛门已同居五年,然而在台湾的父母却不知情,一直为他的亲事操心,为了安慰年迈的父母,他假装与一个从大陆出来的画家女孩子,也是一心想获得绿卡的女孩威威结婚,父母闻讯而来美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举办了一场浩大的婚宴,酒醉中伟同和威威假戏真做,成了真正的夫妻,然而伟同是同性恋的事实由他的父母在不同的场合分别知道了,但为了不能刺激各自双方,谁都隐瞒住事实的真相,最后的结局是:伟同的父亲默默的接纳了儿子的真正情人赛门,他和伟同的母亲离去,留在美国的伟同,赛门和威威决定共同养育即将出生的婴儿。 李安导演的《喜宴》虽然是男同性恋电影,却使全片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幽默感,在每一个不经意处都让人感受到喜剧用法的娴熟运用,但是导演的意图并不是在这里,而是用一个通俗的故事来提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我们如何去面对,他用喜剧手法来处理悲剧内容,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去看世界与自我的不协,这应该是导演的真正意图吧。但是在我看来,《喜宴》则更像一部亲情电影,它在描写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感情几欲催人泪下,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却能使人看到中国传统的亲情浓厚的渲染,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依旧由亲情联系着, 然而《喜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那场人声鼎沸的宴席上,各个宾客大都不认识,却为了一个美好的祝愿而来,它真实的再现了中国传统婚宴的排场,中国人的沉默与埋头苦干终于在这一天发泄出来,诚如席中一个美国人所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性压抑下的解放,在这个喜宴上,导演以轻喜剧的用法铺陈,流泄出一阵阵令人抿唇而笑的幽默,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前半部惹人发笑,后半部切入中国人的亲情描写,一个通俗的故事能涵盖出这么多的内容,诚属不易,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黑色幽默电影。
② 电影喜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喜宴》,讲述了一个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和碰撞的社会下,长辈和青年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的故事。李安导演都运用大量的镜头,以丰富的电影语言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事像,在热闹和喜庆中为我们生动的展示出一副中国当代婚庆风俗画,并通过热闹的喜宴婚庆习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伦观念,不愧为一部反应我国传统婚姻习俗和文化内涵的佳片。
《喜宴》拍摄于1993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礼喜宴的故事。台湾青年高伟同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两人为同性恋),但却不断受到远在台湾的父母亲电话逼婚。由于成天被逼婚的电话吵得几无宁静之日,赛门和伟同只好想出和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协定假结婚的主意,以应付父母的逼婚。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家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为他们操办婚礼。终于婚礼举行了,在大伙强闹洞房的情况之后,伟同跟威威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最终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不得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威威孩子的干爸爸。
初看剧情,好像这个故事题材大胆前卫,然而仔细看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发生的舞台虽然是美国,实际上导演为我们展现的是极其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对中国婚俗事像的展现,更是原汁原味。
③ 喜宴简介及详细资料
伟同(赵文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与男友赛门(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国过著幸福的同居日子,烦恼来自要用各种招数应对远在台北的父(郎雄)母(归亚蕾)的一次次逼婚。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没料父母想亲眼见证。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剧照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拚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
以上信息来源
赵文瑄饰演高伟同
高伟同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高家独子,与男友Simon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过著同居日子。
米切尔·利希藤斯坦饰演Simon
Simon是美国人,医生,与高伟同相爱五年的同性恋人。
金素梅饰演顾葳葳
顾葳葳是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在高伟同的公寓里借住,属于非法女移民。为拿到美国绿卡而答应与高伟同假结婚。
1、李安挑演员相当谨慎,拍《喜宴》找不到适合的男主角,他一度想自己演高伟同这个同性恋角色。
剧照2、高伟同的扮演者赵文瑄参演此片前曾是空少。当时,他州搭兆把试镜带寄给李安看,居然让李安和他儿子整整笑了一个星期。李安对他的评价是“这个人完全不会演戏”,但尽管如此,李安还是选中了这个英俊但不会演戏的人做男一号。李安认为,“导演就是教枝袭演员演戏”。
3、出现在喜宴的众多客人中也包括导演李安。
4、李安是本片拍摄6年前写的剧本。
5、影片前半部的剧情来自李安好朋友Neil Peng的亲身经历,他也参与了本片编剧。
6、影片中Simon给新婚的二人做饭那晚出现穿帮镜头,在不同角度的镜头中西蒙手里的筷子有册租变化,身边的碗也不时出现、消失。
7、李安在柏林电影节上凭借《喜宴》拿到金熊奖的时候,张艺谋是评审团主席。2007年,张艺谋任主席的评审会又把威尼斯的金狮颁给了李安的《色·戒》。
8、徐立功回忆,《喜宴》获得金熊奖后摆庆功宴,当天李安一看到桌子上的鱼翅汤就哭了起来,后来徐立功到厕所悄悄问他才知道,那碗鱼翅,让他想到美国家里的太太和孩子,在他从事电影工作奋斗过程中,家里过得很苦,他得到了荣耀,有人请他吃鱼翅,这是妻儿多年吃不到的,他很希望家人能够跟他一起分享这碗珍贵的鱼翅。
提名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当然,《喜宴》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其中几位演员称职的演技。特别是李安的两位御用老将郎雄和归亚蕾,他们自然、持重的表演几乎盖过了几位俊男美女的风头。
剧照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的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创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处在于能把这诸多线索加以巧妙编织,并在一层一层展开故事,推向戏剧冲突 *** 的同时,对各种人物细致到位的刻画和对诸多价值、情感的裂缝用一种普遍的“爱”的名义来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这种叙事风格上的特点在其后来执导的《理智与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新浪网评)